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战后国际关系笔记(颜声毅)

[复制链接]
11#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7:4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战后发达国家间关系的特点
战后美欧日同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与冷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间经济联系的空前加强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实力的相对突出及其拥有的足以给欧洲、日本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保证了同盟关系的相对稳定性。而且,十分引人注目的是,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间第一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发生战争和武装冲突。战后西方发展国家建国心中的这些重要现象,反映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共同对手下的联合
战后西方同盟关系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们是在面临苏联的崛起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联合起来的。西方阵营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战后初期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没有苏联的崛起及其被西方各国视为共同的敌人,很难想象它们会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对外一致的政治和军事集团。此外,在整个冷战期间,西方联合态势的强弱也受到苏联这一共同对手威胁大小的巨大影响。
二、与力量对比变化相适应的控制与反控制
西方联盟的形成也与战后美国实力的相对突出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曾经互为对手、相互矛盾和斗争达数百年的西方各国才得以在“保卫自由世界”的旗帜下走上联合的道路。同样由于这一点,也使西方联盟内部始终存在着与各国实力相适应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这种斗争也构成了战后发达国家间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
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绝对超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制定了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遏制苏联,也有必要控制西欧和日本,将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使西欧和日本不再构成对美国地位的挑战,同时利用它们作为抗衡苏联的前沿阵地。
然而,随着西方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其联合的程度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为了提高各自的国际地位,西方联盟在战后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和西欧、日本实力的增强,这种斗争日趋激烈。
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恢复和迅速发展,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更加显著,各国不顾美国立场而自行其是的事例比比皆是。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各国实力对比的进一步变化,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进一步得到强化。
三、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
除政治关系方面的特点外,经济上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间关系的最显著特点是,它们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这一点也是战后西方阵营得以形成并始终充满矛盾和摩擦的重要原因。
四、行之有效的内部协调与磋商机制
二战以后,尽管国际社会仍然战争不断,在40多年的冷战时期全世界共发生了170多次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等都先后发生国直接的武装冲突。只有发达国家间较成功地避免了战争,成为各类国家集团中最稳定、合作程度最高的一个。而发达国家之间之所以能取得这种成绩,除了共同面对苏联的威胁之外,还在于他们内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与磋商机制。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的协调与磋商机制是全方位的。从层次上看,包括:㈠共同的协调和磋商,即在对待全球性事物或共同关心的事物时采取一致行动;㈡多边的协调与磋商,即就西方内部需要解决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问题举行的协商和磋商;㈢双边的协调与磋商,即两国在发生矛盾和摩擦时采取协调行动;㈣一国主动采取克制和和解举措,即出于更高的利益考虑,在与别国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冲突时主动妥协。从渠道和方式看,主要包括:㈠全球性渠道,西方各国常常通过联合国、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世界性组织协调彼此的立场,化解矛盾。㈡国际会议和多边谈判。每年定期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北约部长理事会等都有效地协调了各国的政策和行动。㈢领导人的互访和双边谈判。这是战后西方各国最常采取的协调和磋商行动,它使许多过去可能导致两国兵戎相见的矛盾得以在谈判桌上解决。
12#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7:5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巨龙腾飞——中国在国际舞台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东方巨龙已经觉醒。中国外交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顶住了超级大国的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它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日益密切、日益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经济、贸易、文化往来,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它坚决支持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对争取维护民族独立、捍卫世界和平、加速经济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第一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脉络
一、新中国独特的外交风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纪元,中国外交也开始了新的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战后世界政治结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就同鸦片战争以来历届中国政府推行的屈辱外交、投向外交彻底决裂。40多年来,中国外交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领导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并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风格。主要有:
第一,不畏强暴,坚持原则。这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同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斗争及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问题上。
第二,伸张正义,爱憎分明。中国总是站在被压迫、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一边,坚决支持他们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第三,注重信义,说话算数。中国外交历来以信为本,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始终重视履行同别国达成的各项协议。
第四,求同存异,平等待人。在对外交往中,中国领导人总是以平等的身份,协商的口吻同别人磋商,不强加于人。
第五,审时度势,通权达变。能够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顺应时代潮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二、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对外战略重心的转移,40多年来中国外交大致经历了一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末。其战略重心是联合苏联,反对美国。为了同旧中国的投向卖国外交彻底决裂,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决策。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这是中国外交经受严峻考验的阶段。我们的战略重心由联合苏联反对美国,转为既反对美国又反对苏联。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美国和苏联的严重威胁。在反对美国和苏联霸权主义的同时,中国大力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全力支持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支持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并且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同一系列国家签订了边界条约,圆满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但在后期,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同不少国家发生了外交纠纷,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第三阶段,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这是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时期,战略重心是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在外交上推行“一条线”战略方针。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日本恢复了邦交并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国还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四阶段,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这是中国外交出现崭新局面的时期。我们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努力创造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对外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第一,改变了对国际形势的估计,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作出了新的科学论断;第二,改变了“一条线”的战略策略,不与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构想,进一步加强独立自主地位;第三,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论亲疏,不以哪个大国划线,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第四,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圆满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第五,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把它作为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由于实行了这些调整,我国外交出现了崭新局面,中美、中日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中国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团结进一步加强。
第五阶段,80年代末以来,面对国际风云的巨大变化,中国坚决顶住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赢得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13#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7:5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独立自主外交的发展与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在继续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根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国内任务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使我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新局面,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为加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也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解决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了新的科学论断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曾过分强调战争的不可避免性,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要准备早打、大打,不仅要准备打常规战争,而且要准备打核大战。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思想。这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为深远的战略决断,它为我党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邓小平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第一,当今世界上有资格大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家,它们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消灭对方多次,处于“恐怖平衡”中,这是他们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第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第三,美苏两国争夺战略要地,进行战略部署,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和牵制,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第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大大削弱了爆发世界大战的根基;第五,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邓小平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办法,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二、改革开放以来独立自主外交的新特点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也是新中国外交思想的核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在国内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有了很大发展,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具有更鲜明的特点。
首先,两极格局解体以前,国际关系的重要特点是两个超级大国通过各种条约成立对立的军事集团、控制各自的盟国、进行激烈的争夺。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不仅不依附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不同它们建立战略关系。这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其次,在国际关系中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决定亲疏好恶,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重大国际事件,按照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决定对策。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义,主持公道,不迁就于一时的事变,不拿原则作交易。
再次,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同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我们的外交领域更加扩大,外交内容更加丰富。
三、建立新型的党际关系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处理和发展同其他兄弟党的关系,坚决抵制和反对“老子党”的控制和指挥。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也存在一些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强加于人的做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准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这些原则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政党的理解和支持。
四、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庄严宣布,香港、澳门是中国领土,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为了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经过谈判,在1984年和1987年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签署了联合声明,圆满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问题。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政策的调整,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更加充实、更加完善,它为中国外交开创了崭新的局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合作,促进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14#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8: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中国同各国关系的发展
一、中国同美国、苏联关系的演变
如何处理与美国、苏联的贡献。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最大课题。
40多年来,中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政府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企图把社会主义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在政治上进行遏制和孤立;在军事上进行包围和侵略;经济上进行封锁和禁运。针对美国的反华政策,我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国倡导并积极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许多国家冲破美国的阻挠与中国建交。在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彻底失败。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政策也完全失败。在中国的倡议下,从1955年之1970年,中美双方进行了136轮大使级会谈,但由于美国缺乏诚意,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调整了美国的对外战略。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28日,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1979年1月1日,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建交后,两国关系得到较大发展,双方领导人互访频繁,双边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迅速。但在台湾问题上,两国关系仍存在很大障碍。197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实质上继续把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公然违背两国共同达成的协议。两国关系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售台武器问题。经过谈判,双方于1982年签署了“八一七公报”,美国承诺逐步减少直至完全中止向台湾出售武器,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美国一再违背“八一七公报”,不断扩大对台武器出口的规模,提高武器质量。
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宣布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中止两国领导人的接触,并在人权等问题上大肆攻击中国,使两国关系严重受挫。中国为发展中美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1992年以后,中美关系逐步恢复正常化。
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50年代上半期,两国关系是友好的。苏联第一个同中国建交,政治上两国结成了同盟;经济上两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援助。1956年苏共20大之后,中苏两党在一系列理论问题上出现了较大分歧;1958年苏联提出的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主张遭到中国的拒绝,两国关系出现阴影。以后,在中印边界冲突中,苏联公然站在印度一边对中国进行指责。1960年,苏联宣布撤回在中国帮助建设的全部专家,撕毁了中苏两国政府签署的12个协定和300多个合同。中苏关系宣告破裂。此后,两国边界不断爆发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屯兵百万,对中国的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胁。同时,苏联还着手组织反华包围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并出兵入侵阿富汗。中国则实行了“一条线,一大片”策略,以图组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双方进行了进展激烈的对抗。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塔什干讲话,表示愿意改善中苏关系。中国政府也对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改变了过去的“一条线”策略,希望与苏联改善关系。中国提出了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问题,要求苏联必须解决。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表示接受中国的要求。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标志着中苏关系的正常化。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罗斯顺利实现了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转变,并且经过谈判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与独联体国家和原东欧各国的友好关系也得以保持和发展。
二、中国与日本、西欧各国关系的发展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日本政府追随美国、亲蒋反华,中日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在民间交往的促动下,1972年中日关系开始出现转机。9月田中首相访华,29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的不正常状态,日本政府对过去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不幸和重大损失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此后,中日关系发展迅速。日本目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由于日本政府在对过去侵华战争、日台关系和钓鱼岛等问题上一再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因此两国关系存在很大的阴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的局面没有打开。1964年1月法国同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欧国家。70年代,由于中美关系的解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西欧国家基本上结束了他们的殖民统治,这位中国普遍与西欧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扫清了道路。中国与西欧国家出现了建交高潮,形成了既大力发展这种合作又迅速扩大经济交往的新局面。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了外交关系。80年代,中国与西欧各国的关系继续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济合作发展迅速。1989年“六四事件”后,西欧国家跟随美国宣布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使中国西欧关系受到损害。从1992年后,西欧逐步解除了对中国的制裁,双方的关系在以前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5#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8:15 | 只看该作者
三、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
中国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40多年来,在处理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传统:第一,坚定不移地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正义斗争。第二,中国绝不为自己本国本民族的眼前利益而牺牲第三世界国家的根本利益。第三,中国不仅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取得政治独立,而且大力帮助他们发展民族经济,取得积极独立,把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贫困作为自己的任务。第四,中国在与第三世界的交往中,总是力戒以大国自居,始终坚持平等相待的原则。第五,中国十分珍惜和大力维护第三世界的团结,认为这是第三世界国家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80年代以来,除了继续发扬过去好的传统外,我们同第三世界的关系又有了新发展。首先,我们在处理与第三世界的关系时,不再以某个大国划线。其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同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中大都采取单方面提供援助的方式,但由于中国本身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因此局限了我国与第三世界国界的经济合作。80年代以来,我们在向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的同时,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双向互利的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再次,改变了中国共产党过去没有同第三世界国家民族主义政党建立党际关系的做法,积极发展同他们的关系。


第四节   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联合国中努力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中国始终坚持原则,伸张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公正、合理解决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作了不懈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世瞩目。
中国在联合国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坚决支持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中国积极促进地区热点问题的合理解决,在柬埔寨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问题上也都严格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积极促进问题的合理解决。中国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认真参加联合国的裁军行动。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及有关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合情合理的裁军主张,为促进军备控制和裁减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二、大力加强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多边经济领域的活动,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参加了亚洲开发银行以及联合国所有的下属经济委员会、发展业务机构和积极性专门机构的活动。从1986年起,中国为恢复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作了不懈的努力,并于2002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在多边经济活动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友谊的旗帜,按照“有给有取”的方针,努力开拓和开展多边经济合作,谋求解决国际经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
三、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合作活动
亚太地区是当今政治上比较稳定、经济增长最快、发挥最有活力的地区。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地区性冲突的逐步解决,以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也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成员,中国积极参与了亚太区域合作。
中国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的主张主要有:第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间有许多差别,但共同的经济利益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应继续坚持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这一宗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第二,该组织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多元化,区域经济合作的活力在于把这些多样性变为互补性,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方式符合客观现实,有利于挖掘合作潜力。第三,组织推行机制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同各成员国的意愿相一致,适当照顾发展中成员国的利益和要求。第四,组织应继续坚持开放性的原则,不仅要在内部相互开放,而且要求对其他区域合作组织开放。第五,该组织不能也不应代替区域内其他合作组织和机构,它们之间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6#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8:26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国际竞争的主战场——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国际社会政治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和决定世界一切问题的最终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并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世界仍充满激烈的竞争和矛盾,经济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国际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重点,世界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
第一节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战后经济恢复时期(从大战结束到50年代初);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滞胀”动荡时期(从79年代初到80年代初);缓慢增长时期(从80年代至今)。
一、经济恢复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许多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战争结束后,除美国之外,许多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经济恢复时期,美国则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凭借其经济实力,确立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1.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
二、经济迅速发展时期
50年代初,世界经济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了20年,其发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是历史上罕见的。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作战后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这一时期经济增长世纪不平衡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发展原因也有所不同。
1.在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每年平均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5%,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8年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3%,战后这20年的经济增长率要比战前高出一倍以上。就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战后相对统一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其次,科技革命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国家全面调节经济,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最后,廉价的能源和原料供应是战后西方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2.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过战后经济恢复时期后也实现了一段时期的经济快速增长。这一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充分暴露,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为苏联提供了一个迅速扩大而且稳定的国外市场,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从而对东欧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到了一定作用。
3.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比较快。原因是:首先,战后一大批民族国家获得政治独立,解脱了原宗主国对它的超经济剥削,并采取了种种有利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其次,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原来的一些宗主国为了保持与原殖民地、附属国的经济联系,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再次,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仍处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垂直分工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它们的经济发展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很大。
三、“滞胀”动荡时期
进入7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转折,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一度高速增长的阶段结束了,进入了一个普遍性的“停止滞胀”阶段,前苏联与东欧国家也大大放慢了积极作战高速度,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一度保持了相对高速的增长,但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中。70年代后半期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放慢,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低速发展和激烈动荡的时期。
1.西方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决定性的,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大转折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国际环境的恶化。其次,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再次,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
2.在7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都比50、60年代有所减慢,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在70年代下降到只有50年代的一半。
3.70年代与西方经济发生的巨大转折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维持了一个阶段的较快增长,而没有与之明显地同步放慢经济作战高速度。
四、低速增长时期
自7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事项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财政金融政策,以使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陷入了经济“滞胀”的困境之中。80年代后,为了摆脱“滞胀”困境,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对传统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西方国家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始于美国和英国。
由于西方各国相继调整经济政策,加强了国际协调,加上能源、原料价格的下降,1982年以后,以美国经济复苏为契机,西方经济开始有所恢复和发展,通货膨胀有所缓和。
8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慢,这与苏联、东欧国家进一步受军备竞赛的拖累、经济体制改革一再反复进展不大有关。
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受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政策的影响,又受到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强以及利息率的大幅上升的压力,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家缓慢。
进入90年代后,在美国“新经济”的带动下,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明显好转。特别是美国连续8年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新的经济“奇迹”。
第二节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战后世界经济的变化是极其深刻和广泛的,在经济结构、经济管理和国际经济关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动向,产生了许多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的新特点。
一、产业发展的逐步集约化
所谓集约化,就是投入较少的能源、原料和劳动力,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和价值。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约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其产业结构和生产程序是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70年代初以来为第二阶段,是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
产业集约化的结果是使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降低,知识、技术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已不是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资源来扩大生产,而是依赖技术进步。
二、世界经济活动的高度国际化
经济活动国际化是生产社会化在国界以外的扩大和延伸。战后,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经济活动国际化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都显著扩大,几乎席卷所有国家和一切经济领域。经济活动国际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几个方面。
1.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脱胎于国际分工,战后科技进步推动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二战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和农业的分工日益削弱,而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世界范围内新的分工与协作已成为现代生产国际化的主要趋势。
2.资本国际化。战后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是资本流动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战后大批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吸引外资,都大大促进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第二,资本国际流动的地理配置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资本回流、西方国家资本东流、区域化、集团化资本内流,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
3.商品流通的高度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还使各国对外商品流通迅速扩大,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各种类型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范围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食品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贸易出现许多新特点。首先是世界贸易已飞快的速度增长,贸易增长高于生产增长的速度。其次,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品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再次,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也有变化,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比重下降。最后,技术贸易发展迅速。
4.金融国际化。金融的国际化、全球化,就其规模和速度来说,远远超过了生产、贸易等物质经济领域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越来越脱离物质经济领域的、相对独立的国际经济活动形式。
5.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生产国际化的承担者、组织者和推行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市场、商品、资本国际化的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国际化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三、经济调整和改革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70年代末以来,一股强劲的经济改革之风吹遍了整个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调整或改革。形成这股改革潮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世界经济从从70年代起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高速发展转为低速增长,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遇到了困难和挫折,需要寻找出路;另一个是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国际化、信息化、自由化和金融化的发展,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这一变化,必须对经济体制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或改革。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大调整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其经济调整包括经济政策、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三个方面。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从凯恩斯主义转向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政策。经济关系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发达国家间的货币汇率,协调彼此间的金融、贸易矛盾,解决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争取实现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建立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改善世界贸易体制和平息贸易保护主义。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结构调整。二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7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改革浪潮。中国、苏联和东欧国家都相继开始了深刻的经济改革。
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甚至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克服困难和危机,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积极调整和改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有根本性、长期性、整体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主要内容有:第一,朝自由市场经济方向进行调整和改革。减少国家干预,实行私有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第二,发展战略的再调整,大都强调实行出口导向战略,有的主张实行综合发展战略。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纠正长期形成的重工轻农的产业结构。第四,由长期执行的扩张性经济改革转变为紧缩性经济政策,减少赤字,控制通货膨胀,力争走出危机。
四、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从60年代末开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选的更剧烈、更突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和南北方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世界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
1.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反映在西方各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不仅发展不平衡,而且两极分化。
3.南北之间的经济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均收入差别在拉大。第二,南北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不平衡。第三,国际资本南北流向不平衡。投到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下降,而且出现资金倒流现象。
五、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演变
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上占有一系列压倒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表现为单极结构。到60年代,苏联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许多主要工业品产量甚至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到60年代末,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形成美国、苏联两级经济结构。70年代,由于欧共体的扩大、发展和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形成了两个新的经济中心,美国经济地位衰落,出现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六、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的同时,世界范围内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区域集团化倾向,随着经济竞争的加剧,这种趋势也不断加强。这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有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节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和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象。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世界经济结构,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一种重要的新动向。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类型
所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就是指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国家(地区)为了达到对内部加强合作,对外增强竞争力等目的,维护它们的共同经济利益,通过协定、条约等形式组成经济共同体或贸易集团。区域经济集团化由于发展程度不同通常被分为不同类型。
1.自由贸易区。它是在成员国区域内取消商品贸易的限额,分阶段减免关税,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但对非成员国仍独自实行不同的贸易和关税政策。
2.关税同盟。它不仅在成员国的区域内取消了所有贸易限额和贸易壁垒,实行了自由贸易,而且对外部世界也采取了统一的贸易和关税政策。
3.共同市场。它不及包括关税同盟的内容,还包括成员国间实现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目标。
4.完整的经济联盟。它除了包括共同市场的内容,还要求统一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它不仅要求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取消国界,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而且要求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权力机构,拥有各国政府授予全权的中央会议及其执行机构,并要在近期内付诸实施。
17#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8: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类型
所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就是指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国家(地区)为了达到对内部加强合作,对外增强竞争力等目的,维护它们的共同经济利益,通过协定、条约等形式组成经济共同体或贸易集团。区域经济集团化由于发展程度不同通常被分为不同类型。
1.自由贸易区。它是在成员国区域内取消商品贸易的限额,分阶段减免关税,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但对非成员国仍独自实行不同的贸易和关税政策。
2.关税同盟。它不仅在成员国的区域内取消了所有贸易限额和贸易壁垒,实行了自由贸易,而且对外部世界也采取了统一的贸易和关税政策。
3.共同市场。它不及包括关税同盟的内容,还包括成员国间实现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目标。
4.完整的经济联盟。它除了包括共同市场的内容,还要求统一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它不仅要求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取消国界,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而且要求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权力机构,拥有各国政府授予全权的中央会议及其执行机构,并要在近期内付诸实施。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动因
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有其一定的客观基础和必然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是经济活动国际化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需要。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得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垄断所有重要技术。科研的复杂性、规模和费用的不断提高使得许多科研项目需要更多的公司和国家通力合作,分担费用和风险。加上其他因素,说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
第二,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是推进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直接动力。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全球性的加剧竞争日益加剧,原先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为了防止优势或地位下降,企图以区域经济集团为依托保持和加强自己的实力。与此同时,经济地位上升的国家为了打破原有格局,争取有利地位,也在寻求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以便和其他区域集团抗衡。
第三,战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自70年代以来,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并日益加强,极大地阻碍了国际经济交往和合作。到90年代初,98%的国际贸易产品必然受到一个国家以上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些情况使世界各国不得不寻求加强本区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以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
第四,国际政治局势走向缓和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提供了客观环境。
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大地促进了各集团内部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各经济集团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虽然不同,但这些经济集团的一个共同点是有利于集团内各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各区域集团的经济发展必然提高整个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使世界经济在合作与竞争并行中获得发展。
2.促进经济集团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随着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各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成为促进各集团成员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集团内部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一体化将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各经济集团之间虽然不是完全封闭的,但由于存在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它们之间的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甚至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由此产生的经济摩擦和冲突必然将增多。
3.促进各国更加着重于经济科技力量的较量。在当前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各国竞争的重点已经转到以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情况下,各国已把经济科技竞争作为夺取和占领新的商品市场的基本手段。
4.将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没有参加经济集团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更加恶化。这是因为:第一,各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将成为各集团成员国贸易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参加了近由发达国家组成或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组成的加剧集团,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需求减少。第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是许多发达国家主要将资金投在本经济集团内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以便尽快占领本经济集团的市场获奖资金投到别的经济集团的发达国家以便绕过贸易壁垒,占领别的经济集团的市场。这样,发展中国家将更加缺少发展经济、增加出口所需要的资金。第三,发展中国家现在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发达国家,出口的大多数是初级产品,由于经济集团趋势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受到影响。第四,由于经济集团化趋势使各国之间的加剧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为削弱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能力,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的条件更加苛刻。
5.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第四节  世界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
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缓和,国际角逐的主战场日益转到经济技术方面,经济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重点。当前,世界经济竞争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资本的竞争
经济的发展与投资和金融业发展的因果关系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整个80年代,对外投资发展正在广泛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世界著名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迪安妮.朱利叶斯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了开始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之间建立一系列性质不同的联系的程度。
二、金融业的竞争
货币汇率是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和实力的晴雨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核心的,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美元的中心地位发生了动摇。随着欧元的诞生,美元遭到了强劲的冲击。金融界的竞争已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三、贸易领域的竞争
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西欧、日本的贸易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50、60年代,美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但进入70年代后,除了少数年份,美国一直处于逆差。而日本、德国却连年大量顺差。贸易地位的变化引发了它们之间的贸易战,并使之不断加剧。据专家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各国的贸易纷争,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旷日持久的的贸易战还将继续下去。
四、势力范围的争夺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取得经济优势,还通过促进以本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加紧争夺经济势力范围。80年代,以美国、西欧、日本为中心的北美、欧洲、亚洲的区域性经济合作以及一些次区域合作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美欧两大区域经济集团加紧扩大地盘,划分世界经济势力范围。这些国家除了构筑以本国为中心的势力范围以外,还积极在其他地区争夺主导权。这突出表现在近年各国对亚太当地取得争夺上。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各国越来越重视亚洲,纷纷调整对亚洲的政策,制定新的“亚洲战略”。
争夺势力范围已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争夺呈集团对抗之势,并加强了世界经济竞争的范围和规模,使世界经济竞争向更高层次和更尖锐的方向发展。
五、产业优势的竞争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增强竞争力,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争夺产业结构优势。它们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朝高级化发展。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正朝着“立体型农业”、“农业电子化”、“生态农业”方向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如“行业农业”生产模式、“交替农业”生产模式等。另一方面,它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这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
总之,当前世界各国为了争夺下新世纪的国际格局主导权,正在进行跨世纪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主战场在以上五个方面为主要的经济领域,这场竞争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都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出发点和目标,以争夺经济优势作为对外战略的重点,经济外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经济摩擦已成为当今国际矛盾的突出表现,从而使经济因素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首要因素
18#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8:44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跨国界的一种多国机构,是国家之间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根据共同同意的国际条约而创立的常设性组织。它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联系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国际关系为基础的,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总格局的重要方面。战后,随着国际社会日益走向组织化和集团化,国际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它作为国际关系的一种非国家行为体,在战后的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 战后国际组织的蓬勃发展
国际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在19世纪,国际组织仅有几十个,作用甚微。进入20世纪后,国际组织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二战以后,国际组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
一、战后国际组织发展的特点
战后国际组织以联合国的成立为发端,蓬勃发展,呈现出了一下特点:
1.国际组织的数量呈爆炸性地增长。据布鲁塞尔国际协会联合会(UIA)编写的《国际组织年年鉴2000-2001》统计,全球各类国际组织的数量在20世纪经历了这样一个增长过程:1909年总数为213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37个,非政府国际组织(INGOs或NGOs)176个;1954年的数字分别为1126、118和1008;1962年的数字分别为1715、163和1552;1970年的数字分别为3621、242和3379个;1981年的数字分别为14271、1039和13232;1992年的数字分别为32068、4878和27190;1998年的数字分别是48350、6250和42100个;2000年的数字分别是52203、6556和45647。与此同时,国际组织的成员组成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某些全球性国际组织甚至囊括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如联合国……191个成员)。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组织有日益增加之势。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了某一类或某几类国际组织,一个国际组织也不参加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2.国际组织成员的普遍性、组织的严密性和权威性大大加强。战后以来,各类国际组织的成员基本上包括了个大洲、本专业领域涉及的或本区域内的国家。这就是的国际组织更具代表性,在协调各国行动时更有普遍效力。据统计,目前参加国际组织最少的国家是东帝汶,只有7个;最多的是法国,先后加入了6567个国际组织,我国目前参加的国际组织只有2205多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约263个。
战后国际组织的自身运行机制也不断发展完善,在组织上呈现高度严密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目前,各类国际组织大都有较完备的章程、公约等纲领性文件,详细规定了宗旨、原则、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了会员大会、理事会等多重行使权力的架构及秘书处、执行局理事会等常设行政机关;健全了各具特点的会议制度、表决制度和活动程序。
另外,战后国际组织的实际权力和权威性也有不断增强的趋势。随着国际交往、对话、协作的日益频繁,各成员国让渡给各类国际组织的实际权力也不断增加。各类国际组织在其章程中也大都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必须履行的义务,执行该组织通过的决议,并大都伴有相应的强制执行和惩戒措施。
3.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已遍及国际社会各个领域。除了联合国因具有广泛的职权而普遍开展工作之外,今天几乎国际社会的所有领域都有专业性的国际组织在进行活动。战后国际组织名目繁多,包罗万象,上至外层空间,下及海床洋底,都有其相应的国际组织存在。
4.国际组织间的相互协调日益加强。随着国际组织数目的大量增加,各种国际组织的彼此协调就显得愈来愈重要。虽然,早在本世纪初的1909年曾成立过一个国际协会联盟从事国际组织间的协调、联系工作,国际联盟盟约也有相应的规定,但都成效不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使得国际组织间的协调日益加强。联合国宪章对国际组织间的彼此协调作了专门规定。此外,其他各类国际组织在其基本文件中大都对互相协调问题有相应规定,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彼此的合作。
19#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8:53 | 只看该作者
二、国际组织的分类
世界上的国际组织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宗旨、目标和性质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国际组织成员的地位构成,可以将国际组织分为两大类: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前者的参加者全部是主权国家,后者的参加者则包括各类民间团体、社会组织或个人(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工会联合会、国际奥委会、大赦国际等)。
2.根据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权范围,也可以将国际组织分成两类: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前者有范围广泛的宗旨、活动领域和权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安全、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如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等。后者一般只具有专门的目标和有限的职权范围,主要以某种专业技术性的活动为主,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
3.按成员所处的地域范围划分,国际组织可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两类。前者不问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等因素,面向一切国家,对一切国家开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联合国。后者则是由同一区域的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而且其职权也局限在该地区,如东南亚国家联盟、美洲国家组织、西非经济共同体等。
4.根据国际组织的社会政治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三类:普遍性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国际组织、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普遍性国际组织不问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制度如何一律平等对待,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可以参加,因而其成员国比较多(如联合国)。发达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加者主要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实行西方式的政治民主和市场经济制度(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参加这些组织不仅需要达到其经济标准,也需要达到其政治标准。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加者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或存在种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如七十七国集团、二十四国集团、孔塔多拉集团等)。
5.根据国际组织的功能,国际组织可分为下面四类:综合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政治性国际组织、军事集团性国际组织。综合性国际组织不仅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以及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也关注人权、非殖民化、国际法建设、卫生、文化、科学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功能是多方面的(如联合国)。经济性国际组织主要以经济协调和合作为主要功能(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亚洲开发银行等)。政治性国际组织主要是以寻求政治上的一致或扩大政治影响为目的(如美洲国家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军事集团性国际组织实际上是一种军事同盟,以保障集体安全或实现某种政治目的为主要功能(如北约、东南亚防务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等)。
6.根据与联合国的关系,可以将国际组织分为两类:与联合国有关的国际组织和与联合国无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全球国际组织体系的核心,许多国际组织都与联合国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据统计,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大约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10%,在全部国际组织中所占比例还不到1%。但由于联合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与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是十分广泛的。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划分方法,可以进行更多的分类。这也是当代国际政治现象复杂化的一个标志。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战后,国际组织无论在数量、种类、活动范围、相互协调等方面均有了巨大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国际组织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国际法律地位,体现了它们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长期以来,国际关系中承认的国际法主体仅有主权国家一种。国际法是以法律形式体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力量对比条件下,各国相互冲突的利益、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达成妥协的产物。随着战后国际组织的蓬勃兴起,随着国际关系实践的深入发展,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具有广泛职能的联合国的出现,说明国际组织已深入参与了国际关系的运行和演变,国际事务、国际社会已离不开国际组织了。国际组织已成为国家间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必须要指出的是,在讨论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时,这里主要指的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由于其构成体谈不上有什么法律地位。当然,这并不排斥他有一定的国际行为能力,对国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出于完成其宗旨和目的的需要,战后国际组织与各国之间,某一国际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之间越来越多对发生各种关系,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十分突出的行为主体。这在客观上使得国际组织中必须具有缔约权,取得、处置动产和不动产以及从事诉讼的行为能力。它本身及其代表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同时,国际组织由各主权国家政府所组成,是主权国家集体的组织。他依据主权国家所签订的国际条约而成立,享有和承担该国际条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可以据之进行其独立的国际交往活动。既然如此,显然各国都同意而且也只能接受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所以,国际组织经过战后的迅速发展,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法律资格应该是具备的。
总体来说,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际组织一般具有下述几项显示其法律地位的具体权利:第一,它们能够直接参与国际关系。它们能够与各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建立经常性的、持久的正式关系,在各国派驻常设机构或代表,与各国或其他国际组织进行谈判和协商,协调国际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等。第二,国际组织可以与各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缔结协议,通常这种协议是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国际组织的总部及其他常驻机构的建筑不受侵犯,并如同外国使馆一样在驻在国享有特权和豁免。第四,国际组织享有通讯权,有权使用密码电报,其外交邮袋不得随意开拆。第五,在其建筑物及交通工具上,国际组织有权使用本组织的徽章、标记,悬挂本组织的旗帜。第六,国际组织的各成员国代表团因参加组织的活动,出席组织的会议,在国际组织所在国或会议召开地所在国享有其工作范围内的特权和豁免;其工作人员或雇员在上述国家内,在其职务需要的范围内享有特权与豁免。第七,当国际组织的财产及其他权利受到侵害时,国际组织有权向加害国政府或加害者所属国政府提出交涉,保护自己的权利,并要求予以赔偿。国际组织成员国代表及其官员、工作人员及雇员享有的特权和豁免,或其人身及其他权利受到侵害时,国际组织有权出面交涉,对上述人员提出保护,并要求加害者所属国道歉、惩罚加害人并做出赔偿。第八,国际组织的章程、规约、公约等纲领性文件,通过的有关决议和协议,成为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重要渊源。第九,国际组织有提起或接受国际诉讼的权利。第十,国际组织有权组织整理、编纂本组织职权范围所涉及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
尽管战后国际组织通过自身发展和不断参与国际关系实践运作,其法律人格逐步确立,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但必须指出,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与主权国家的法律地位还是有重大区别的。国际组织只能被认为是一定程度上具备法律人格的国际法特殊主题。这是由于下述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一方面,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来源不同。国家驻有主权,这是其自然属性之一,是理所当然的国际法主体。而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来自于创建国际组织时各主权国家订立的协议。它们享有的国际权利,是参加该组织的
20#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9:03 | 只看该作者
主权国家所赋予的,是派生的。因而,它们的职权范围和享有的权利、义务都要受到这类协议的限制。另一方面,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所享有的国际权力的范围不同。国家因为有主权,其享有的国际权利是全部的,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而国际组织只能在成员国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享有部分权力,它的活动只能限于组成该组织的章程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而且,国际组织毕竟与主权国家不同,它们不向国家那样拥有自己的领土;它们的官员、工作人员和雇员来自各国,各自持有本国国籍;除了具有某些执行组织内部行政法规的机构之外,它们不具有像国家中的行政和司法机关一类的组织。因此,国际组织所享有的国际权利只能是部分的、有限的。
正因为如此,国际组织上不能与主权国家在法律地位上相提并论。它们与各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交往仅限于执行其职务的范围内,不可能建立和发展国家间的那种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国际组织驻地所占用的土地是有驻在国提供的。该土地的法律地位是由国际组织与驻在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加以确定的。但是,由于国际组织不拥有常备军和警察部队,因此它们往往要借助驻在国对其所占用的土地,拥有的建筑物提供保护,以免受到侵害和骚扰。由于国际组织是设在某一国家内,因此各国驻国际组织的常驻代表、参加组织活动的代表、组织的官员、工作人员以雇员的特权和豁免,实际上是要求组织所在国政府加以确认和同意给予的。国际组织所能承担的某些义务也是有限的。如果国际组织的官员、工作人员与雇员,在其担任组织职务期间,在非其国籍所属国领土上从事了不法行为或犯有罪行,国际组织会因此而承担责任。但是,国际组织所能承担的这类责任是有限的。除了道歉和做出物质赔偿外,在惩罚犯有上述行为的官员、工作人员和雇员方面,国际组织所能采取的最严厉的措施仅仅是依照组织的行政法规将此类人等解雇或开除。这类人等个人应负的刑事或民事责任有赖于他们国籍所属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加以制裁。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事实上,我们都不能因为战后国际组织的蓬勃发展而在法律地位上把它们与主权国家一视同仁。国际组织的确应当是国际法主体,但只是特殊的主体形式。当然,国际组织具备国际法主体地位,大大推动了国际法本身的发展,也使得适用国际法的国际社会有高度分权状态走向较为有组织的状态,有利于国际关系逐步走向理性和有序。
第三节 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战后国际组织的蓬勃发展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各个国际组织成立的背景各不相同,参加过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各不相同,成员的普遍性也差异悬殊,活动的方式和设计的领域也是千差万别。而且国际组织本身也在发展变化,并受其内部力量对比和宏观国际格局变化的制约,以至于有的国际组织在成立初期和以后发展中,其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履行其宗旨和贯彻其原则的程度也前后不一。因此,对各类国际组织在战后国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历史的评价。
当然,从各类国际组织成立以来的总体发展看来看,它们对推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的积极发展发挥了相当作用。总的来说,战后大多数国际组织开展的活动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反殖、反帝和反霸斗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调节国际争端;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维护主权和联合自强的斗争;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和人民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国际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开展;有利于各国加强协调,促进彼此社会发展和共同解决全球性难题的努力。总之,国际组织推动着国际关系下向民主化、合理化、有序化方向发展。当然,也有一部分国际组织,因受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利用,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在国际关系中起了消极的作用。
一、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有普遍性,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边历史表明,联合国在诸如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促进和平解决地区争端,维护和发展国际友好与合作,以及在协调解决世界共同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文献、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上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联合国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各会员国中重要的国际讲坛。联合国是战后最重要、最广泛的世界性组织,各国都把它看成是宣传自己对外政策的重要讲坛。而联合国的一大优点就是各会员国不论大小强弱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各国代表可以利用它来申明本国政府的政策和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特别是那些弱者、被压迫者的被强权政治的损害者都能在联合国得到申诉和发言的机会,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2.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国际冲突的重要渠道。联合国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成立50多年来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促进和发展和平友好关系,提出解决国际冲突的建议。为此,联合国发表了许多关于和平、合作及和平解决争端的决议和宣言。这些决议、宣言及联合国提出的许多有利于和平的建议,总的说来符合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利益,对违反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为是一种谴责和制约,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遗憾的是,由于某些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的消极态度,许多决议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
其二,采取强制措施,解决争端,促进和维护和平。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规定很容易被某些大国利用来干涉别国内政,而且对涉及安理会及五大常任理事国的问题,由于否决权的存在而无法采取实质性行动。
其三,和平斡旋和调停。
其四,维持和平行动。几十年来,从1948年向中东派遣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观察部队到1995年向波黑地区派遣维和部队,联合国共实施了50多次维持和平行动。事实证明,联合国维和行动对调解许多地区冲突是有实际效果的。
其五,裁军和军备控制。联合国成立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在这方面也成绩显著。
此外,联合国还加强了对美苏双边裁军和军备控制谈判的监督和推动,直接指导了许多国际裁军谈判,有力地推进了谈判进程。1995年,有顺利通过了将《核不扩散条约》无限期延长的决议。
3.推进世界非殖民化进程的坚强堡垒。战后,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性大进军中,大批冲破殖民枷锁的亚、非、拉新兴国家走上国际舞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使世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非殖民化运动取得重大胜利。这首先是殖民地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但联合国在一大批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
4.制定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主要立法机构。首先,《联合国宪章》本实施一部战后最重要的国际法文献,它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都是各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应尽的法律义务。其次,在联合国主持下所缔结的数以百计,内容十分广泛的国际公约,构成了现代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许多宣言和决议,已成为国际法渊源的一个部分。尽管这些决议、宣言一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由于大会是全体会员国参加的代表机构,因此大会决议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有一些也具有法律意义或效力,并明文规定违反的国家应承担“国际责任”。
5.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的有效场所。50多年来,联合国不失时机地抓住了由于科学技术、通讯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病引起人类日益关切的大量问题。它为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和为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联合国系统为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作了很大努力。这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联合国在援助发展中国家,促进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第二,联合国相继成立了有关国际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机构和组织,在各自专业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以便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第三,联合国举行了一系列国际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国际会议,讨论了环境、人口、妇女、住房、水资源、新能源、老龄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国际解决有所促进。第四,在人权方面,联合国积极支持保护人权的斗争。
应该说,50多年来联合国为实现其宗旨作了巨大努力,成就和问题、生理和挫折交织在一起。冷战结束后,对联合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冷战结束使得两极对抗结束,为联合国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发展动力,联合国地位和作用也因为对他的希望和实际需要上升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联合国安理会由于“大国一致”的复活,形成会外磋商机制,否决权极少被使用,日益呈现出生机。但联合国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几十年来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联合国,未能彻底解决,新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从另一个方面对联合国发出了挑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3 10:26 , Processed in 0.09543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