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是重点章节?
请问大家:《行政管理学》夏书章 第三版中哪些是重点章节?哪些章节容易出案例?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从第二章开始到最后都可以出案例,所以想问一下哪些章节更容易出案例?
——吉祥如意77
回答:
全面复习及掌握整本书的逻辑结构很重要。
既然你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从第二章开始到最后都可以出案例,那么就再看看历年试题的出题规律,如果出题方向全面而具体,那么说明整本书的每个点都可能是重点。如果出题方向偏好几章几节,那么就在冲刺阶段重点突击。
历年考过的知识点都有可能重复考,所以要认真复习,小聪明可以应急,但不能全面发挥你潜在的水平,所以要熟悉书本,这很重要。
把心态放平和,三小时的答卷全在你的思维运转下笔。
——清辉私语
2、为什么说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变化既取决于商品家长的变动(成正比),又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为什么这样说呢?
——吉祥如意77
回答:
帮你理个思路:
一、首先要理解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定义。
1、商品价格,是指各类有形产品和无形资产的价格。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
2、货币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这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价值形式的特点:
它是商品价值形式最后发展阶段。
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在黄金上。
(似乎还没有人把“货币价值”的概念确切地说出来,我在网上也没有查到,所以只能给出货币价值的形式帮助了解。)
二、其次,提到价格和价值,那么就得知道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入过多,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入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由于价值规律调节(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盲目性和事后性等缺陷,所以,单纯的依靠价值规律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把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才有可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理解它们的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越大,价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越小,价格就越低。因此,商品价值的变化,一般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但是,商品价格的每次变化并不都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这是因为,引起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除了商品的价值外,还有供求关系的变化、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化、纸币发行量的变化、竞争和垄断等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因此,不能说商品价格的每一次变化都反映了商品价值的变化。
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又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自身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决定的,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同时商品价格又受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和市场垄断程度的影响。
四、总结归纳:为什么说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
答:因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越大,价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越小,价格就越低。所以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
五、学会反向思考,为什么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动不成正比?
呵呵,你再从头分析!
给你写得这么详细,知道我要表达什么思维方式吗?对一个问题的解答,首先要熟悉知识,了解相关概念,必要的时候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下来,这样遇到问题,就不会思路浑浊了。可以通过做题来锻炼思维。当一个问题不理解时,就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找出相关概念理解再找出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为时间关系,所以下次我可能不会给你做详细的解答了,所以你要努力哦。
相信你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加油哦!
——清辉私语
3、讨论考政治学基础时简答题和论述题怎么答
比如政治管理的行为方式
1。政治领导
2。政治决策
3。政治组织
4。政治协商
5。政治沟通
6。政治监督
要不要把政治领导的定义,四要素,根本特征,程序答出来
简答题该怎么答
论述题又怎么答呢
——kaoyans
回答:
这是是一位前辈的经验,供你参考:
有道题目是“试述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答案分为四条,分别是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个条目下面都有10多行的进一步解释,解释得很专业。但越专业的东西,就越难背。怎么办?”
第1条目“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的宾语是“动因”,定语是“政治行为的”,那么,根据全书的结构(第3篇政治行为)可以知道政治行为分为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分别是一小章的内容),所以在展开阐述时,只需要谈一下为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的“动因”都是“利益”就OK了,三句话搞定;
再看第2个小条目“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宾语是“基础”,定语是“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那么对应第四篇政治体系,可以知道政治体系分为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只需要以这三个概念为主语阐述一下“利益”是他们的“基础”就好。
第3目、第4目也一样(看定语和宾语)。根本不用背书(前提是你对书的目录很熟悉),一道就能拿到满分。这是举个例子,各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技巧,一定不要死读书,该省的力气一定要省。希望这个例子可以让大家举一反三,受点启发。
这门课的简答题都在书上。从理论上说,应该能拿全分的。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学习是很重要的,学政治学的好处就是它的逻辑脉络比较清晰,不像哲学那么抽象,所以,生搬硬套的模式是不太适合政治学的论述答题的。
论述题又怎么答?
在论述题中,一定要体现“专业性”,不能用大白话来说,用一些政治哲学的理论去回答。
首先,一定要熟悉书本里的名词术语和理论,
其次,要知道书的逻辑体系,比如你所看的书,一般都用了什么方法在分析问题,
我国政治分析一般是从马克思政治学原理体系的阐述来说明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对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科学阐释。所以有很强的逻辑体系。
再次,书本里相似和相通、相异的术语和问题,要自己列个表做对比分析。
最后,努力在努力!
勤能补拙,不懂就多看,背下来,多找找相关习题来做,做完再看答案,摸索并找出答题规律。
比如对考研政治的试题分析,其实也可以用来做个参考。
熟悉书本的好处,就是避免思维混乱,知识点乱用,答题离题。
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很详细地罗列出相关例子,同时我的水平也有限,所以重要的还是靠自己,
请相信自己,加油哦!
——清辉私语
4、斑竹,有事请教!
斑竹,你好:
我今天报考了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在复习中碰到了一些小麻烦。
第一,对于王沪宁主编的《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有些模糊,总觉得太宏观了,能否帮我理一下思路和重点?
第二,对于《西方行政学说史》我看了竺乾威版本和丁煌版本,觉得他们分类标准不一。考试时,该如何处理得到比较满意的高分,是否需要点出人物背景?
第三,对于《行政管理学》我已经看了张永桃版本,竺乾威版本,夏书章版本和张国庆版本,考试时若引用观点,是否要点出观点出处?
以上三问,希望斑竹抽空指点一下,谢谢!
——文公
回答:
第一,我没看过这本书,所以不能帮你理一下思路和重点。
建议是,把书的逻辑框假罗列出来,就像列大纲一样,要知道每一章共有几节,都大致讲了什么内容,这些你都要了解。其次,要知道书的逻辑体系,比如你所看的书,一般都用了什么方法在分析问题,我国政治分析一般是从马克思政治学原理体系的阐述来说明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对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科学阐释。所以有很强的逻辑体系。再次,书本里相似和相通、相异的术语和问题,要自己列个表做对比分析。
第二,惭愧,这本书也没看过,因为我所用的书目和你不同,当然复旦的要求是高些。
复旦规定用哪本书,就按哪本的分类标准,如果两本都用,就问问学校的人,哪本是重点,以重点的优先,若都是,那么就要学会综合运用。人物的背景当然要了解,并做出比较分析,因为政治观点的不同,学派的历史脉络都是学说史的重中之重。比较分析有利于帮助记忆。如果是简答题,就得简明扼要地回答,如果是论述题,当然要全面,但切记不能罗嗦说白话,否则写得太多也不会得分。仔细研究历年试题,找出试题的出题规律。
第三,还是如第二所说的。复旦规定用哪本书,就用哪本,夏书章那本的特色是“行政文化”,其他书涉及这个知识点不多,若考到行政文化,你当然可以引用夏书章的。个人认为,张国庆版本相对其他有深度,所以要引用的前提是你必须理解,不能不懂就引用,否则答题时,会张冠李戴。
若复习充分,可以找找导师的相关论文看看。
因为我的水平有限,回答有不足之处,请体谅,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交流,期待你的佳音。考试结束后,可以回到论坛告诉我们你的学习经验,不管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都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努力过,就没有什么遗憾了,不是吗?呵呵。
祝金榜提名!
——清辉私语
5、如何答政治学的名词解释?
版主好!在答政治学的名词解释时只答本书的观点(也就是马克思的观点)还是先答西方的观点指出缺点然后再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是不是要根据分值答题?如果这个名词的分值是五分的话如举个例子政治社会化怎以答?还是西方的观点吗?还是只答本书上的观点?
非常感谢大家的观注!共同努力!取得好成绩!
——feiran16
回答:
这是一些人的看法,供你参考:
1、如何答名词解释题,虽然这种试题在现在的考试中,出现的越来越少,但有些科目还是会考到的。一个名词解释一般来说有3分。如果想得到这三分,只答相关概念是不够的。如果你只答概念往往最多只给你两分。要想得到三分,就必须在所答概念后,再加上一句解释的话。这样答出来才完美,才会给你三分。记住呀,解释很重要的,但是也不用解释的太多,解释一句就够了。
2、答题注意,我觉得回答时起码要反应两个素质:首先是政治学原理的深度,其次是文字表达的逻辑性。
举一些例子,你自己摸索,当然你还得参考其他的名词解释,从中找出规律,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想通的东西就是你的,别人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见得你能够领悟的出来,所以还是要靠自己的勤奋。
1、如何解释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是西欧中世纪神学理论的奠基人,其主要著作是《论神之都》(也译上帝之城、神国论),他以所谓的原罪说为依据和基础,论证政府不是自然的制度,而是人类罪恶的结果,此人服从彼人,一半是为了惩罚最恶,一半是为了救济罪恶。人类的最高目的是同上帝结合,国家不过是达到宗教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2、名词解释阿奎那如何答?
阿奎那利用亚里斯多德的学说论证神学命题,力图将神学和哲学结合起来。他认为,政治社会起源于自然需要和人的理性要求,国家起源于人的本性,然而上帝是人类和人性的创造者,因此,国家来自上帝的创造,上帝是一切权力者为共同幸福而发布的真正命令,国家的目的在于和平与统一,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国家作为上帝权威与世俗国家权威的统一结合体,应实行君主统治。
3、如何解释马基雅维里?
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君主论》划时代地完成了政治学与伦理学的分离,使他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前驱者之一,对西方后来的政治法律思想发生重大影响。他主张意大利女子政治上统一,摆脱外国的侵略和压迫,克服国内的纷争,推崇共和政体;他从人性论出发,认为人类非完全是坏的,也非完美无缺,而更侧重于人性恶,强调人性是自私的;政治的目的在于保持和增强国家的权力,为此,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不必考虑是否残酷、背信弃义和不合法;他认为,一切政治关系的处理,都以财产关系为转移,为基础。马克思称他是资产阶级准备夺取政权的新时代的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清辉私语
6、版主大人,救救我啊
请问能不能将政治学导论笔记[杨光斌]完整版的笔记发给我啊!万分感谢!!!
——peelpea
回答:
剩下的时间就看看历年试题吧。要是有政治学导论笔记[杨光斌]完整版的笔记,早已发布。若复习中,有任何不解的难题,可以贴出来,帮你想想。希望你能够保持平衡的心态,坚持到底。
——清辉私语
7、有没有政治学的回答万能模板啊
有没有政治学的回答万能模板啊?
——king1983
回答:
会有吗?
我比较相信知识+逻辑
——清辉私语
那百科全书的规范解释名词的格式是什么啊?
——king1983
回答:
^_^那怎能混为一谈呢?
名词解释是需要一个简单明了的阐述。
政治学可是一个人类国家社会历史的发展线索,
它涵概的知识面很广,当今的政治学也牵涉了不少多边学科,如社会学、生态学等等。
所以,如果要有一个固定的答题模式,论述题不过也是论点论据是否能够充分体现罢了,而简答题,就是题目的要点摘要,当然也有个小技巧在里面。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学习是很重要的,学政治学的好处就是它的逻辑脉络比较清晰,不像哲学那么抽象,所以,生搬硬套的模式是不太适合政治学的论述答题的。
——清辉私语
8、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阿?
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阿?
大家帮帮我啊?谢谢了
——king1983
回答:
公共政策分析就是根据政策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各种备选的公共政策中确定何种政策将最有效地实现一套既定目标的过程。这是美国公共政策学者斯图亚持·尼古的观点。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是政府“政策主张的先决条件”,亦即政府决策、主张及其实施的前提,从而决定了公共政策的性质。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是指既实现人类经济发展的目标,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并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地发展。
——清辉私语
9、能不能小声问一句:\"楼主 请问文化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啥?\"唉 我考的学校出的公共政策导论题 真是让人郁闷
——cherry37
回答: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包括公共问题认定、政策方案制定、政策分析、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分析等步骤。
公共政策问题都包含五个基本条件:(1)社会客观现象,社会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2)大多数人对社会问题有所觉察并受其影响;(3)利益与价值观念的冲突;(4)团体的活动与力量;(5)政府的必要行动。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沉淀,上升到制度是一个渐进而缓慢的过程。文化制度可以说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公共价值取向,如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公共文化倡导的是个人主义,私有制文化,而我国的公共文化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公有制文化。文化制度虽不直接影响公共行政价值的选择,但它所包含的人们的生存理念,文化习俗, 风俗等等各个方面依然对公共行政价值的选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可见,公共价值取向是文化制度与公共政策的一个接合点,文化制度与公共政策问题包含的五个基本条件息息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与文化制度相融,若决策与公共价值相抵触,是不可能顺利执行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我国为何选择渐进性改革,我想主要也是一个适应文化制度的过程。
同样,文化制度的改革也要结合传统公共价值的取向,又要与新的公共价值取向接轨。方能加强新的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清辉私语
10、国家利益?
大家探讨一下国家利益这个东西啊?
有些不明白啊? 谢了啊 ?
——king1983
回答: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基本特点:
国家利益这一概念,是在近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形成之后,才开始在政治家和学者中使用的。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差别却日趋明显,因此,维护国家利益已经成了当代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们的口头禅。西方现实主义学派认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长期参与和主持制订我国的对外政策,对国家利益的认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对国家利益的论述逐渐增多,国家利益成了他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指导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了系统而有鲜明特色的国家利益观。
http://www.blogchinese.com/user1/54959/archives/2005/109548.shtml
——清辉私语
有没有西方的观点啊?
好象国际主义者都特反对国家利益的存在?
国家利益与国家主权相关,还与国家的安全相关
——king1983
回答:
个人认为国家利益的范围很广,比如国家利益包含了: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军事利益等等。
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的根本因素。这一点已成为当代国际战略家们的共识。列宁曾指出:国家的内外政策归根到底是由本国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美国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也普遍认为,“国家利益始终是一国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
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最根本内容,从政治学意义上讲,凡是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就是国家利益。
传统的安全观认为,国际政治是处在无政府状态下和权力的争夺中,国家是否安全主要看国家的军事实力,只要军事实力能与对方抗衡或具有威慑力,国家就有安全感,否则,就认为受到某种威胁。这种安全观的显著特点是以制约和压倒对方为基础。“冷战思维”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安全观。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的最高准则,邓小平在1989年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说,我们都关心自己的国家,“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而国家安全则是国家利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和保证。没有国家安全,就无国家利益可言。由于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我国国家利益主要表现为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发展的不可侵犯性,对本国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社会经济,提高生产力;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同世界各国加强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扩大对外交往与合作。由此国家利益就决定了我国传统国家安全观的特定内涵:一是国家的生存权可能受到外敌发动的侵赂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的直接威胁:二是威胁的主要载体是领土、主权和资源;三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部分是军事力量,军队的稳定与强大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决定性因索。
能力有限,只能作答到这,内容比较零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正确答案。
——清辉私语
[ 本帖最后由 清辉私语 于 2006-1-23 12:14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