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试卷答题标准及方法介绍(全)

  [复制链接]
251#
limanqing1984 发表于 07-9-18 19:20:28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252#
limanqing1984 发表于 07-9-18 20:04:41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253#
fengqiyunyong1 发表于 07-9-18 20:3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kaoyanlife 的帖子

好想看啊!!!
254#
ANDSTEIN 发表于 07-9-18 21:05:0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大家一起进步啊。
255#
wuleisangui 发表于 07-9-19 10:38:17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256#
jxEee 发表于 07-9-19 11:27:24 | 只看该作者
我回我回,我回回回~~~~~~~
257#
miaolingling 发表于 07-9-19 11:58:20 | 只看该作者

专题一 社会进步与制度创新

[s:2] 专题一   社会进步与制度创新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2.原因:
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
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
3.过程:
形成:战国。①韩非子“集权”思想;②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确立:秦朝。①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③思想上:推行“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④文化上: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巩固:西汉。政治上: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②汉武帝推行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上主要有改革官制,设内外朝,加强皇权;推行察举制,以扩大统治基础;建立刺史制度,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在军事上主要有北击匈奴,南攻越族。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崇尚法制。
完善: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
加强:北宋。①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削减节度使实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置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行更戍法;精编禁军,且分住两地,形成“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局面。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在地方:文臣知州,设立通判。二者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③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赋税运输,以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④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管地方司法,把司法权收归中央。
发展:元朝。①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强化:明清。明朝: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空前加强;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②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加强对人民的镇压。③设锦衣卫和厂、卫等特务机构,以保卫皇权。④实行八股取士,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清朝:①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设南书房,以加强皇权。③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造成社会恐怖。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发展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6.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影响:①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其积极作用为主流。但在下降时期,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二、中央机构和官制的变化
秦朝: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还专设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清朝:设军机处,1911年废军机处,设内阁。
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土司制度
四、选官制度
两汉:察举制、皇帝征召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隋:建立;唐:完善;北宋:发展;明清:没落)
五、监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
两汉:刺史制度
北宋:通判
元朝:御史台
明朝: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六、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战、秦:实行连坐法。
西汉:编户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国民党在国统区实行保甲制度
七、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辽:蕃汉分治
金:猛安谋克制度
后金:八旗制度

专题二   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中国历史上三次政治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
中国历史上四大统一朝代:秦、西晋、隋、元。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
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和巩固。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
国家统一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②基本因素是民族融合和民族凝聚力的逐步加强。③重要原因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统治者注意适时调整统治政策;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等。④人民渴望统一,反对分裂。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是在不断克服各种分裂割据因素的基础上实现的。
国家统一的影响:①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②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国家分裂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③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④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和民族矛盾的激化。⑤民族融合的不稳定。⑥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稳定的统一市场等。分裂时期充满着战争,既有民族间的战争,也有统治阶级内部的内战。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促成统一的因素:①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②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基础。③民族融合的加强。④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⑤意识形态对统一所起的积极作用。

国家分裂的影响:①使社会动荡,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阻碍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③不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④每次分裂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大加强。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民族融合的含义、主要方式和意义
含义: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主要方式(途径):①友好往来。②联合斗争。③民族迁徙。④杂居通婚。⑤政策推动。⑥民族战争。⑦统一管辖。
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②有利于各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④推动了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二、民族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及历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政策)
特点: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是其显著特点。
表现:一是战争。主要有:①民族掠夺战争。②民族征服战争。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⑤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二是和平。主要有:①和亲。②贸易。③会盟。④通贡。⑤⑥
处理方式(政策):①战争。②设管理机构。③册封。④和亲。⑤会盟(“议和”)。⑥互市。⑦防御(如迁民屯边,修筑长城等)
三、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管辖
东北:①唐:设黑水、忽汗州都督府。②元:设辽阳行省。③明:设奴儿干都司。④清: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
西北(新疆):①西汉:前60年,设西域都护。②东汉:班超经营西域,重设西域都护。③唐:设安西、北庭都护府。④元:设岭北行省。⑤清: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蒙古各部)、伊犁将军(辖整个新疆地区)。
西藏:①元: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②明: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③清:确立对达赖、班禅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设理藩院。
西南(云贵川):①西汉:汉武帝在西南夷设郡县。②三国:蜀国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做官。③唐: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④元:设云南、四川行省;建立土司制度。⑤明:实行土司制度;贵州“改土归流”后成为省级行政单位。⑥清:雍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台湾:(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依据有:①三国吴:230年,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②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③元: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球。④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台湾省。
(2)1895-1945年台湾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归祖国。
(3)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一部分的法律依据
①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②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规定必须实施。③1972年,中美发表了《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解决台湾问题总的方针、原则、方式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方式:“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四、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其他各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逐步融合,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3.统一多的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的统一,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实现了对西域、西南及华南两广地区的统治,既大大扩展了疆域,又有效地开发了边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隋唐时期,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更大范围、多种形式加强了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和管理,特别在西北和东北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
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逐步完成了封建化,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元统一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数民族贵族与西方侵华势力分裂国家的阴谋;同时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权,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式巩固下来。

专题四、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目的、条件、内容、途径、特点和影响
    目的:①发展经贸,互通有无。②传播文化,宣扬国威。③兼收并蓄,取长补短。④巩固统治,维护统一。
条件: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领先,交通畅通,政策开明等。
内容: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文化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军事上,有战争与和平,有侵略与反侵略。
途径:①官方和民间贸易(如丝绸之路)。②互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如日本遣唐史)。③宗教传播(如佛教传入、玄奘西游、鉴真东渡)。④战争(如蒙古政权的对外战争)。
特点:①外贸先陆路后海路。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③以官方贸易为主。④以友好往来为主,不以赢利为目的。⑤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⑥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影响: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二、汉唐对外交往的比较
共同点:①朝、日为主要对象。②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③政府积极参与。④以陆路为主。
不同点:①汉代以陆路为主,而唐代海陆交通都发展。②对外交流的物品和技术,唐代比汉代范围更加广泛,重视“兼收并蓄”。③唐代比汉代的对外政策更加开明,对外交往的国家更多。(4)唐代的对外交往比汉代的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更深远。
三、唐、清对外政策的比较
对外政策:唐对外开放,清闭关锁国。
产生原因:(1)唐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统治者比较开明,重视对外交往。(2)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清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不同影响:(1)唐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唐的对外交流,促进了唐的经济繁荣,增强了唐的国力。(2)清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四、古代对外关系对我们启示
(1)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2)加强联系,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才能不断进步。反之则会走向衰亡。(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4)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专题五、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继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与作用
(一)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们中的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墨等家,他们各自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这不仅繁荣了文化,也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发展过程
1.春秋: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主张以德治民,要统治者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在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损益”旧法。儒家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中的正统思想。
2.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宋朝: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朝: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明朝:李贽被称为“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传统道德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康有为借助孔子宣传变法思想,在当时比较容易被社会接受,这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本质所决定的。
资产阶级民主派: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为了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实现民主政治的需要。五四时期继续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
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
首先,儒学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它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哲学上宣扬“天人合一”的天命观,主张君权神授;伦理上宣扬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崇尚忠孝节义,严格封建等级次序。这些都是历代统治者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其次,是儒家的入世学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如汉代的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使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宋代的理学,是吸收了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另外,儒家也在同佛、道的斗争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质和立场。
三、儒学的现代价值
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进取精神、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我们都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含。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内容。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又如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可剔除其封建内核,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258#
miaolingling 发表于 07-9-19 12:0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kaoyanlife 的帖子

专题一   社会进步与制度创新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2.原因:
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
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
3.过程:
形成:战国。①韩非子“集权”思想;②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确立:秦朝。①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③思想上:推行“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④文化上: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巩固:西汉。政治上: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②汉武帝推行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上主要有改革官制,设内外朝,加强皇权;推行察举制,以扩大统治基础;建立刺史制度,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在军事上主要有北击匈奴,南攻越族。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崇尚法制。
完善: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
加强:北宋。①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削减节度使实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置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行更戍法;精编禁军,且分住两地,形成“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局面。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在地方:文臣知州,设立通判。二者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③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赋税运输,以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④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管地方司法,把司法权收归中央。
发展:元朝。①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强化:明清。明朝: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空前加强;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②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加强对人民的镇压。③设锦衣卫和厂、卫等特务机构,以保卫皇权。④实行八股取士,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清朝:①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设南书房,以加强皇权。③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造成社会恐怖。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发展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6.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影响:①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其积极作用为主流。但在下降时期,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二、中央机构和官制的变化
秦朝: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还专设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清朝:设军机处,1911年废军机处,设内阁。
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土司制度
四、选官制度
两汉:察举制、皇帝征召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隋:建立;唐:完善;北宋:发展;明清:没落)
五、监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
两汉:刺史制度
北宋:通判
元朝:御史台
明朝: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六、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战、秦:实行连坐法。
西汉:编户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国民党在国统区实行保甲制度
七、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辽:蕃汉分治
金:猛安谋克制度
后金:八旗制度

专题二   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中国历史上三次政治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
中国历史上四大统一朝代:秦、西晋、隋、元。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
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和巩固。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
国家统一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②基本因素是民族融合和民族凝聚力的逐步加强。③重要原因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统治者注意适时调整统治政策;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等。④人民渴望统一,反对分裂。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是在不断克服各种分裂割据因素的基础上实现的。
国家统一的影响:①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②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国家分裂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③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④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和民族矛盾的激化。⑤民族融合的不稳定。⑥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稳定的统一市场等。分裂时期充满着战争,既有民族间的战争,也有统治阶级内部的内战。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促成统一的因素:①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②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基础。③民族融合的加强。④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⑤意识形态对统一所起的积极作用。

国家分裂的影响:①使社会动荡,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阻碍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③不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④每次分裂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大加强。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民族融合的含义、主要方式和意义
含义: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主要方式(途径):①友好往来。②联合斗争。③民族迁徙。④杂居通婚。⑤政策推动。⑥民族战争。⑦统一管辖。
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②有利于各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④推动了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二、民族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及历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政策)
特点: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是其显著特点。
表现:一是战争。主要有:①民族掠夺战争。②民族征服战争。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⑤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二是和平。主要有:①和亲。②贸易。③会盟。④通贡。⑤⑥
处理方式(政策):①战争。②设管理机构。③册封。④和亲。⑤会盟(“议和”)。⑥互市。⑦防御(如迁民屯边,修筑长城等)
三、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管辖
东北:①唐:设黑水、忽汗州都督府。②元:设辽阳行省。③明:设奴儿干都司。④清: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
西北(新疆):①西汉:前60年,设西域都护。②东汉:班超经营西域,重设西域都护。③唐:设安西、北庭都护府。④元:设岭北行省。⑤清: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蒙古各部)、伊犁将军(辖整个新疆地区)。
西藏:①元: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②明: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③清:确立对达赖、班禅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设理藩院。
西南(云贵川):①西汉:汉武帝在西南夷设郡县。②三国:蜀国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做官。③唐: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④元:设云南、四川行省;建立土司制度。⑤明:实行土司制度;贵州“改土归流”后成为省级行政单位。⑥清:雍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台湾:(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依据有:①三国吴:230年,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②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③元: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球。④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台湾省。
(2)1895-1945年台湾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归祖国。
(3)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一部分的法律依据
①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②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规定必须实施。③1972年,中美发表了《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解决台湾问题总的方针、原则、方式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方式:“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四、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其他各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逐步融合,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3.统一多的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的统一,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实现了对西域、西南及华南两广地区的统治,既大大扩展了疆域,又有效地开发了边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隋唐时期,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更大范围、多种形式加强了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和管理,特别在西北和东北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
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逐步完成了封建化,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元统一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数民族贵族与西方侵华势力分裂国家的阴谋;同时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权,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式巩固下来。

专题四、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目的、条件、内容、途径、特点和影响
    目的:①发展经贸,互通有无。②传播文化,宣扬国威。③兼收并蓄,取长补短。④巩固统治,维护统一。
条件: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领先,交通畅通,政策开明等。
内容: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文化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军事上,有战争与和平,有侵略与反侵略。
途径:①官方和民间贸易(如丝绸之路)。②互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如日本遣唐史)。③宗教传播(如佛教传入、玄奘西游、鉴真东渡)。④战争(如蒙古政权的对外战争)。
特点:①外贸先陆路后海路。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③以官方贸易为主。④以友好往来为主,不以赢利为目的。⑤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⑥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影响: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二、汉唐对外交往的比较
共同点:①朝、日为主要对象。②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③政府积极参与。④以陆路为主。
不同点:①汉代以陆路为主,而唐代海陆交通都发展。②对外交流的物品和技术,唐代比汉代范围更加广泛,重视“兼收并蓄”。③唐代比汉代的对外政策更加开明,对外交往的国家更多。(4)唐代的对外交往比汉代的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更深远。
三、唐、清对外政策的比较
对外政策:唐对外开放,清闭关锁国。
产生原因:(1)唐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统治者比较开明,重视对外交往。(2)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清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不同影响:(1)唐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唐的对外交流,促进了唐的经济繁荣,增强了唐的国力。(2)清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四、古代对外关系对我们启示
(1)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2)加强联系,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才能不断进步。反之则会走向衰亡。(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4)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专题五、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继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与作用
(一)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们中的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墨等家,他们各自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这不仅繁荣了文化,也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发展过程
1.春秋: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主张以德治民,要统治者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在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损益”旧法。儒家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中的正统思想。
2.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宋朝: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朝: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明朝:李贽被称为“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传统道德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康有为借助孔子宣传变法思想,在当时比较容易被社会接受,这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本质所决定的。
资产阶级民主派: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为了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实现民主政治的需要。五四时期继续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
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
首先,儒学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它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哲学上宣扬“天人合一”的天命观,主张君权神授;伦理上宣扬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崇尚忠孝节义,严格封建等级次序。这些都是历代统治者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其次,是儒家的入世学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如汉代的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使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宋代的理学,是吸收了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另外,儒家也在同佛、道的斗争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质和立场。
三、儒学的现代价值
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进取精神、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我们都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含。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内容。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又如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可剔除其封建内核,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259#
jianghainong 发表于 07-9-19 13:00:43 | 只看该作者
hao  hao  hao  hao  ha o
260#
wuyunchaye 发表于 07-9-19 14:59: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啊,你真是个好心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6 18:31 , Processed in 0.09285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