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地理初学者 发表于 07-11-12 12:0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9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
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


二、填空题(1×30=30)
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
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10)
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15)
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10)
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15)
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15)


2000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4×5=20)
1、油气藏
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

二、简答题(7×5=35)
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3、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其特点。
4、简述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5、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三、论述题(15×3=45)
1、是从生油母岩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因素、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要点。
2、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3、试述箕状凹陷(单断型断陷盆地)非构造圈闭及其非构造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2001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5=20)
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2、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3、煤型气与煤层气

4、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与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5、地层压力系数与地层压力梯度

二、填空题(0.5×40=20)
1、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干酪根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要比Ⅲ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结构,其生烃能力_____。
3、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油田水中无机离子的类型,可将油田水分为四种类型(苏林分类法),其中,__________类型代表地层保存条件完好。
5、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___势区向流体势的______势区运移。
6、在不考虑氧化作用的情况下,随着油气运移距离增加,石油的密度和粘度变______,含氮化合物含量变______。
7、渤海湾盆地的主要烃源岩是_______系的__________组。
8、盖层的封闭机理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组成圈闭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紫外线照射下,石油发荧光的现象是由于其组成中存在_____和___化合物。
11、在油气充注储层时,油气首先进入______孔隙,然后再慢慢进入______孔隙,这是由于大小孔隙的毛细管力不同。
12、某一盆地存在三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层(A、B、C),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中有机质类型均为Ⅰ—Ⅱ型,R0值分别为0.4%、0.9%和2.1%。该勘探发现了三种不同特征天然气E、F、G,它们的CH4含量分别为98%、83%和91%;其中δ13C1分别为-65‰、-48‰和-31‰,试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源岩层:E为__________类型,来源于______层源岩;F为________类型,来源于______层源岩;G为________类型,来源于______层源岩。
13、与对应深度正常压实泥岩相比,欠压实泥岩的孔隙度______、声波时差______、地层压力______。
14、地下烃类物系能否发生逆蒸发现象与地层温度和压力有关,即地层温度介于____________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______。


三、简答题(10×3=30)
1、简述断层在油气藏形成和破坏中的作用,并说明断层封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简述烃源岩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指标。
3、何谓含油气系统?简述含油气系统思想在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田勘探中的意义。


四、论述题(20×1=20)
何谓油气田?列举6种类型的砂岩油气田,描述其特征,并举例说明其在盆地中的分布特点。


五、分析说明题(10×1=10)
某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烃源岩为三叠系,生排烃史研究表明,其主要生排油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主要生排气期在早第三纪。在生烃凹陷周围从凹陷中心向盆地边界依次发育一、二、三等三排构造,第一排构造发育在三叠系下部的基岩和三叠系,基岩构造为三叠系沉积前的古隆起,处于长期隆起;第二排构造位断裂——背斜构造带,形成与白垩纪末;第三排构造为挤压逆冲构造带,断层较发育,形成于晚第三纪末以后。晚第三纪末的构造运动队第一、二排构造基本无改造。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三排构造中可能发育的主要圈闭类型。
(2)指出三排构造聚集油气的可能性,其中聚集的是油还是气,并说明理由?
(3)三排构造中如果可能聚集油气,分别指出其油气聚集的时期。



2002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5=20)
1、干酪根与氯仿沥青“A”
2、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4、地层压力与地静压力5、背斜圈闭的构造幅度与其闭合度

二、填空题(1×26=26)
1、目前,我国最大的油田是___油田,它位于___盆地,主要的产油层位是__系。

2、根据油田水中无机离子的类型,可将油田水分为四种类型(苏林分类法),其中,_________类型代表地层水封闭条件好。
3、天然气δ13C1的随其烃源岩的演化程度增高而_________;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 _________。
4、根据元素组成,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要比Ⅲ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___,Ⅰ型干酪根结构中富含__结构,其生烃能力____。
5、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某一盆地存在两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层(A、B),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中有机质类型均为Ⅱ型,R0值分别为0.4%和2.3%。该盆地勘探发现了两种不同特征天然气E、F,它们的CH4含量分别为98%和95%;其中δ13C1分别为-68‰、和-28‰,试判断:E天然气来自于______层源岩;F天然气为________成因类型。
7、渗滤和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两种基本方式。其中,_________方式运移遵循流体力学定律,可用______定律来描述,_____方式运移服从费克定律。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_区向流体势的____区运移。
8、从微观机理上讲,油气聚集的机理存在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作用或它们的共同作用的假说(模式)。
9、泥岩欠压实可以产生异常高压,对应深度的声波测井的声波时差值_________ ,对应段的热导率值_________。
10、凝析气藏的形成要求物系中气体数量_________液体数量;地层温度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_________温度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____________压力。

三、简答题(8×3=24)
1、简述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与破坏中的作用,并说明断层封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何谓有效圈闭,它受哪些因素控制?
3、根据下图,请指出有编号圈闭的类型,并指出它们形成时间的早晚顺序。



四、论述题(15×2=30)
1、试论述异常地层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异常压力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2、试以渤海湾盆地为例,论述箕状断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藏分布特点。

2002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B卷)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5=20)
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2、油气田与油气藏  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4、地层压力系数与地层压力梯度  5、背斜圈闭的构造幅度与其闭合度


二、填空题(1×26=26)
1、根据元素组成,干酪根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Ⅲ型干酪根与Ⅰ型干酪根相比,其原始H/C原子比______,Ⅲ型干酪根结构中富含_______结构,其生烃能力_____。
2、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一般认为,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程度与温度呈___关系,与时间呈_____关系。
3、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某泥岩层有机碳含量为0.2%,该泥岩是_________烃源岩。某烃源岩的R0=1.0%,则该烃源岩处于_________阶段。某烃源岩氯仿抽提物正构烷烃的OEP=1.4,说明该烃源岩处于_________演化阶段。
5、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 _________;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增高,其所形成的天然气的δ13C1 _________。
6、与地层不整合作用有关的地层圈闭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种类。“古潜山”油气藏的圈闭类型属于______类型。
7、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产层是_________系。吐哈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是_________系。
8、某油气田的储层流体静压为24MPa,地温为90℃,实验室高压物性分析得到该油气混和物的临界温度为52℃,临界凝结温度为115℃,对应于90℃的露点压力为18MPa,试根据相态判断地下该油气层的油气藏类型为_________。
9、在相同地层温压条件下,孔径半径为0.2mm的岩石与孔径半径为0.3mm的岩石相比,其毛细管压力_____;如果都作为盖层,前者的封闭效果比后者的_____。
10、在优质的岩盐盖层条件下,在相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对于聚集天然气无效的圈闭,对聚集石油是否有效?(____________)。
11、同一储层的系列圈闭中,油气按密度(比重)发生差异聚集现象是指离烃源岩区最近的圈闭聚集____,然后聚集____,离烃源岩最远的圈闭为水。能发生这种现象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沿离开烃源岩区距离增加的方向系列圈闭的溢出点海拔高度依次____。

三、简答题(8×3=24)
1、何谓非构造圈闭,简述其类型和形成特点?
2、简述烃源岩微裂缝排烃的基本特点。
3、简述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的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15×2=30)
1、试述沉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阶段及一般模式。
2、运用含油气系统思想论述盆地中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2002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C卷)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4=16)
1、原生油气藏与次生油气藏
2、油气田与油气藏
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4、干酪根与氯仿沥青“A”

二、填空题(1×30=30)
1、根据元素组成,干酪根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Ⅲ型干酪根与Ⅰ型干酪根相比,其原始H/C原子比______,Ⅲ型干酪根结构中富含____结构,其生烃能力_____。

2、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一般认为,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程度与温度呈_________关系,与时间呈_________关系。
3、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某泥岩层有机碳含量为0.2%,该泥岩是_________烃源岩。某烃源岩的R0=1.0%,则该烃源岩处于_________阶段。某烃源岩氯仿抽提物正构烷烃的OEP=1.4,说明该烃源岩处于_________阶段。通常把烃源岩的R0=0.5%-1.2%,以生液态石油为主的演化区间称为__________窗。
5、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 _________;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增高,其所形成的天然气的δ13C1 _________。
6、与地层不整合作用有关的地层圈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种类。“古潜山”油气藏的圈闭类型属于________类型。
7、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产层是_________系。吐哈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是_________系。
8、某一盆地存在两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层(A、B),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中有机质类型均为Ⅱ型,R0值分别为0.4%和2.3%。该盆地勘探发现了两种不同特征天然气E、F,它们的CH4含量分别为98%和95%;其中δ13C1分别为-68‰、和-28‰,试判断:E天然气来自于______层源岩;F天然气为________成因类型。
9、渗滤和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两种基本方式。其中,_______方式运移遵循流体力学定律,可用_________定律来描述,_____方式运移服从费克定律。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_区向流体势的____区运移。
10、根据下图,判断油气藏类型,a为________类型、d为________类型、e为________类型;并判断b和c形成时间的早晚_________。


三、简答题(8×3=24)
1、简述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的影响因素。

2、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3、简述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15×2=30)
1、试论述沉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阶段及一般模式。
2、试论述异常地层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异常地层压力在油气成藏方面的意义。


2003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5×7=35)
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2、油气藏与油气田  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4、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5、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超覆圈闭
6、油型气和煤型气  7、地层压力梯度与地层压力系数


二、填空题(1×25=25)
1、随着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天然气的δ13C1值_________,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型气的δ13C1比煤型气的δ13C1_________。
2、盖层的主要岩性一般是________和______,少数为_________。
3、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在England的流体势定义中,主要反映了三种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___区向流体势的______区运移。
5、圈闭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油气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渤海湾盆地属于________型盆地,其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5=50)
1、简述Ⅰ型干酪根和Ⅲ型干酪根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因素。
3、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主要受哪些地质因素的控制?
4、简述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5、简述前陆盆地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四、综合题(20×2=40)
1、根据油气藏形成与油气富集的基本原理,论述三角洲相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2、图1为某盆地的白垩系目的层顶面埋深图。该盆地中间有一近东西向的北倾逆断层,断层活动时为侏罗纪——早第三纪,使得盆地发育二个凹陷A和B。研究表明,凹陷A主要发育侏罗系煤系源岩,凹陷B主要发育白垩系泥质烃源岩,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的R0为1.0%——1.5%,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R0为0.6%——1.0%,已发现5个油藏和3个气藏,特征见表1。白垩系砂岩分布较广,砂体连续性较好,物性也较好。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主要生油期为白垩纪末,主要生气期为早第三纪末,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生油期为晚第三纪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油气藏5和11的压力分别为22MPa和25MPa,油气层分别为92℃和150℃,试根据图2判断地下两油气藏的相态类型。
(2)说明各油气藏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并指出气源岩的层位。
(3)试分析油藏7和9原油稠化(密度变高)的原因。
(4)分析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
(5)原油成熟度研究后发现,油气藏6的原油成熟度相当于R0为0.8%,而4、5、11号构造的轻质油的成熟度相当于R0为1.2%,为什么?与相关构造相比为什么构造6为油藏?
(6)在图1中用箭头标出油气运移方向。
(7)如果2、8、10为油藏,分别判断其原油性质。


(点击小图看大图)

2004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5×7=35)
1、干酪根与氯仿沥青“A”2、圈闭与油气藏3、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4、地层圈闭与岩性圈闭5、油气田与油气聚集带6

、正常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7、油型气和煤型气

二、填空题(1×25=25)
1、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要比Ⅲ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____结构,其生烃能力________。
2、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盖层的主要岩性一般是_______和_________,少数为_______。
4、断层的封闭性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天然水合物主要形成于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天然水合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6、油气资源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松辽盆地属于_______盆地,其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________。
8、克拉通盆地主要发育_______型油气聚集带,国内外重要的克拉通含油气盆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5=50)
1、简述油气生成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因素。
3、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主要受哪些地质因素的控制?
4、简述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5、简述断陷型裂谷盆地油气藏分布模式。

四、综合题(20×2=40)
题目内容与2003年综合题是一样的。

2005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3×10=30)
1、氯仿沥青“A”2、生油门限3、煤型气4、相渗透率5、异常高地层压力

6、油气二次运移7、区域盖层8、圈闭9、凝析气藏10、油气田

二、填空题(1×30=30)
1、根据苏林分类,油田水可以划分为Na2SO4、MgCl2、NaHCO3和CaCl2四种类型,其中油田水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根据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机理和主要产物的特征,可以把有机质向油气的演化过程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
3、在无机气、生物气、油型气和煤型气四种主要成因类型的天然气中,生物气富含轻的碳同位素,其δ13C1一般小于_________;无机气富含重的碳同位素,其δ13C1一般大于__________;煤型气和油型气的δ13C1介于二者之间,并与天然气的成熟度有关,一般地,随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煤型气和油型气的δ13C1都随之______,在相同的成熟度下,油型气的δ13C1值总是_____煤型气的δ13C 1值。
4、衡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对于一般的湖相泥岩,TOC大于_________即可作为烃源岩。
5、盖层的封闭机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盖层的岩性主要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石油主要以_________相态运移的,天然气既可以以_________相态运移,也可以以_________相态运移。
7、在England的流体势定义中,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三种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在流体势等值线图上,油气运移的方向是沿着_______,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区域是流体势图上的____和_____。
8、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三种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10×5=50)
1、简述Ⅰ型、Ⅱ型和Ⅲ型干酪根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3、简述烃源岩在异常高压作用下的微裂缝排烃模式。
4、简述油气藏按圈闭成因分类的分类体系。
5、简述生储盖组合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四、综合题(20×2=40)
1、在勘探实践中,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一个勘探目标油气成藏条件的优劣?每个方面都应研究哪些基本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
钻井揭示某含油气盆地发育的地层见表1:
下三叠统为三角洲和河流相的砂体为主;
中三叠统为一套较纯的暗色湖相泥岩,其中富含藻类和微体浮游生物化石;
上三叠统为浅湖和河流相沉积的砂泥岩互层,泥岩为浅灰色和暗紫色为主,下部砂岩较发育,顶部发育一套厚20—40m的盐湖相膏盐层;
下侏罗统为一套煤系地层,发育灰黑色泥岩夹厚2—5m不等的煤层;
中侏罗统以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其中砂岩较纯分布较稳定;
上侏罗统为一套杂色泥岩为主的地层夹薄层粉砂岩。
W1、W2、W3三口井发现4个油气藏(层),三口井的钻井分层数据和四个油藏的的顶面埋深见表2。
该盆地的断裂主要发育在膏盐层以下地层,少量断裂穿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下部地层,其中W3油藏发育一条较大的断裂,断穿T、J、K地层,研究表明断裂形成于早第三纪。
W1井油层B的饱和压力为18.0MPa,油层A的饱和压力为20.0MPa;W2号井油层C的饱和压力为12.5MPa。
油层D的原油为稠油,原油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 )为-31.02‰。
油层A和B的原油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 )分别为-31.32‰和-32.97‰,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 1分别为-41.39‰和-42.53‰。
油层C的原油碳同位素(δ13C )为-25.69‰,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 1为-32.67‰。


(点击小图看大图)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盆地有哪几套烃源岩?分析相应的有机质类型;
2)盆地有哪几套生储盖组合?并分析可能的生储盖组合类型;
3)分析A、B、C、D等四个油(气)藏的原油的油源;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气源;
4)分析A、B、C、D等四个油(气)藏的成藏时间;
5)分析D油藏的运移通道,为什么油藏是稠油?
沙发
keeon 发表于 07-11-16 20:46: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板凳
guo5707 发表于 08-12-28 09:59:57 | 只看该作者
对偶太有用啦  谢谢楼主啦
地板
tianlin1023 发表于 08-12-30 13:32: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呵呵
5#
专门赚考元 发表于 09-1-4 12:22:35 | 只看该作者
up~up~up~!
6#
shux9981 发表于 09-1-5 14:15: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等待着,实现目标
7#
guo5707 发表于 09-3-4 18:35:20 | 只看该作者
05   03  两年的图看不到啊
8#
lf39150666 发表于 09-3-8 14:05:07 | 只看该作者

有华东中国石油的真题吗?沉积,构造,石油地质

9#
未来的天使315 发表于 09-3-8 16:06:09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你了  辛苦了
10#
lsc 发表于 09-3-20 16:54:39 | 只看该作者
有答案最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7 09:36 , Processed in 0.09134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