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话:中国文化研究与功利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qcwayne 发表于 07-10-30 00:1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话:中国文化研究与功利主义

  覃杰

  数日前,段建中先生的短文《文科的学问原来是如此无用》引发了一些小小
的争议,在我看来,这场争议的焦点还是落在如何看待社会功利主义这个问题上。

  在讨论一个问题之前,明确所涉及的主要概念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
会陷入各说各话的窘境中,因此我得先谈谈关于“功利”以及“功利主义”的定
义。

  理论上对功利主义的定义很庞杂,什么古典功利主义、消极功利主义、积极
功利主义、摩尔理想功利主义、边沁的功利主义、罗尔斯的功利主义,诸如此类
的,但本文并不想探讨这些抽象的理论,所以我更中意这样一个简洁的功利主义
定义:

  功利主义是指一种强调事物的现实价值,以现实价值作为衡量一切事物价值
尺度的思想、文化现象,并将现实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一切行为的指导原则。

  在这个定义中,关于功利的定义也是最关键的。我们这里所谈论的功利都是
特指有形的利益,比如金钱、物质、荣誉、职称,或者可以很快感受到的感官愉
悦,而不是广义的功利。这些利益往往都是短期的,而且是可以被操作者明显观
察到的利益。

  所说我们所谈的功利主义者关注的是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利益。

  在中国的整个历史长河中,短期功利主义倾向一直是比较严重的,甚至把这
个倾向看成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恐也不为过。

  比如数百年前,当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就有人说过“纵得奇宝回,于国家何
益?”,当这种思想成为一种普遍后,中国的远洋活动就嘎然而止了,发现新大
陆的荣誉归属了洋人。

  比如今天,作为一种个人经验,每当我遇到一个新事物,我总会习惯性的问:
这有什么用?有什么好处?现实利益是我首先关注的焦点。

  所以当我听说洋人们的企业常常会做出20年的规划,当我听说洋人的企业来
到中国后首先就先打算五年八年不赚钱时,我只做了一个最简洁的评论:“靠”!

  因为我们从小就浸泡在一种只关注眼前利益的功利主义文化之中,无人能够
幸免。

  正是因为这种短期的功利主义在作祟,导致我们整个社会很难站在思想的高
度,做出一些长远的规划,更不用说那些动辄需要十年二十年潜心耕耘的基础项
目了。“浮躁”成了当下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是功利主义所导致的一个极
致。

  多数政府部门的官员,都在追求任期内的功利最大化,至于这些行为是否对
社会长期利益有利,是否对可持续发展有利,在他们看来,那是下一任的事情,
和他有何关系?

  所以,早在延安的时候,就有野贤送了我们党八个大字“好大喜功、急功近
利”!现在看起来,这其实更是中国文化的问题,而不是某个政党的问题。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古代的技术文明,总是停留在“术”这个层面上,
而很难上升为“道”层,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术”总是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眼前
的利益,而“道”则很难提供这种利益的。

  而作为另一个极致,古希腊的哲人们,则把功利主义丢在一边,甚至以功利
主义为耻。二千多年前,当有人问到欧几里德“几何有什么用”时,他总爱从兜
里拿出一个硬币,告诉仆人:"把这个硬币给他,他问学几何有什么用,学几何
不能赚钱,让他拿这个硬币走吧!"

  所以,我们今天还可以学习几何原本。

  正是这种对客观真理、对事物本质的无限追求,这种非功利化的倾向,使得
古希腊人可以早在二千年前,就为今天的世界打下了精神基础,并成为近代科学
的奠基文明。

  当我偶读古希腊的先贤们的文章时,宁愿相信这是二百年前的人所著,而不
是二千年前,因为那文章无论形式或内容,都和今天的世界离得很近。

  300多年前,西方人冲破中世纪的黑暗,重新拾起这种精神,开始了伟大的
文艺复兴!在这人类史上的文明奇迹中,也曾充满了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的斗
争:

  曾有人问电磁学的奠基人法拉的:“电有什么用呢?” 法拉的则反问到:
“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曾有人在进入到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实验室里,也发问道:“您做的这些
工作有什么用?”富兰克林同样回答到:“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

  倘若,当时的西方的功利主义也如今天的中国一样极度发达的话,或许文艺
复兴就不会发生。

  虽然说了这么多功利主义的坏话,其实平心而论,我也不想把功利主义描述
成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因为关注眼前利益是人类最寻常的行为特征,当然也是最
符合现实逻辑的。功利主义在一个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站在广义功利的角度,我得承认,一切知识都是功利的。一个理论,无
论看起来多么的纯粹、深远,多么的与现实无关,其实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现实
它固有的价值,即便这个时刻非常的遥远也无妨,除非这个理论是错误的。

  问题是,一个社会中功利主义的比重不可太过。在人们的思想、文化中,总
要为非功利主义留下一些空间,非功利主义可以导致人们去追寻万事万物的本源,
去进行事关一个社会的长期利益基础研究,去探索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毫不相关的
太空世界,最终将大大的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也只有在一个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得很好的社会,才有可能取得广义
上的利益上的最大化。所以,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寻找这个平衡点。

  话说了这么多,再回到段建中先生的文章,我却并不想苛评段先生。

  这是因为,虽然这些非功利化文化研究很有意义,但问题是大多数研究者却
是以功利化的心态来研究这些学问的,因为他们要为职称而“研究”、为升官而
“研究”、为稿费而“研究”、为唱和主旋律而“研究”,为证明“祖上曾经阔
过”而 “研究”,却很少是出于对学问的真爱而研究,在这种前提下,他们的
研究质量就不免令人担心了。

  而且,中国的文化研究也纷纷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比如段先生提到的红学
研究,就养活了不少文人骚客,形成了一个庞大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
《红楼梦》那里是什么文学巨著?分明就是他们的饭碗。在这种前提下,对《红
楼梦》的研究那里还有半点客观性?

  我相信,段先生批评的本意,是批评这些文人们的研究心态,批评他们的研
究质量,批评他们数十年的研究却无法催生新的高质量的作品,而不是批评文化
研究本身。

  我也认为:当前劣质的文化研究只会彻底的葬送中国的文化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30 02:30 , Processed in 0.56137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