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大学世界史讲义4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水倾城 发表于 07-10-27 20:4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章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恢复和发展
第一节 称霸世界的美国

二次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的西欧被严重削弱,美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发展
从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47——1953年的初期繁荣阶段。
1947
——195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9%,工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6.6%。虽然在1948——1949年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但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又出现了“战争景气”。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8.7%,工业生产增长率15.7%。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之所以出现繁荣,是由于存在着刺激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居民在战时受到压抑的对住宅建筑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急需得到满足。2)战时被迫减少或暂时停下来的固定资本更新需要大规模进行。3)军工技术转入民用。4)西方世界为重建本国经济需要美国援助。5)朝鲜战争的刺激。
21954——1960年的经济低速增长阶段。   这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只有2.5%2.7%,之所以出现低速增长局面,主要因为:1)战后初期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有利因素逐渐消失。2)这一时期美国遭到三次经济危机的打击(分别是19539——1954419573——1958419602——19612)。由于多次发生危机,美国经济在此期间升升降降,低速增长。
3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19612——196910,美国经济持续上升了104个月。这样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期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3%5.9%196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美元,1970年上升到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从1883亿美元上升到2579美元。
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从美国兴起,促进了新工艺、新产品与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改造。
2)美国政府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加紧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刺激投资和消费,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
3)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刺激。
60年代,美国发动和扩大印度支那战争,使国家长期保持高额的军事开支,刺激了经济,特别是刺激了与军事有关的工业的增长。美国的军火输出1953年为1.9亿美元,1970年达到14.8亿美元。
4)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廉价原料和燃料。   美国对外投资从1946年的187亿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55亿美元,1960——1970年,美国从直接投资一项中就获得623亿美元的利润。
战后美国的社会经济政策(1945——1969
1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194596 杜鲁门向国会提出第一个关于内政的综合性咨文,共21条内容。
1)制订充分就业的立法。

1946
2 国会通过《1946年就业法》,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必须利用自己的一切职能,为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授权总统设立经济顾问委员会,制订出旨在防止经济衰退、保持充分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  《就业法》把促进最大限度就业作为联邦政府的职责,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首创。
2)实行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
1946年国会通过紧急住房法案,决定两年内为退伍军人建造270万套住房。1949年国会通过《全国住宅法》,授权总统在6年内为低收入家庭建造81万套廉价住房,并为城市清理贫民窟和改善农村住宅提供大笔贷款和援助。
3)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
19501 杜鲁门提出《公平劳动标准法》修正案生效,工人最低工资由美小时40美分提高到75美分。
4)扶植农业。
194910 国会通过《农业法》,规定给予农产品以价格支持。
对公平施政的评价
公平施政总得来说成就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保守势力比较猖狂。但公平施政不是背离新政,而基本上是新政的继续。杜鲁门在战后保守思潮泛滥的时代,继承和保卫了新政的成果,虽然他的许多重要建议没有制订成法律,但这些建议为后来者指出了改革的方向,为战后美国国内政策奠定了基础。杜鲁门在美国自由主义改良运动的发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2 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
艾森豪威尔进入白宫,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执政20年后的第一次胜利。他在施政上采取了一种“能动的保守主义”思想(Dynamic Conservatism[保守主义:共和党,美国的传统,指倾向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主张政府干预,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自由主义:民主党,主张政府干预,多一些规章制度,主张抑强扶弱(福利)]
艾森豪威尔执政后,不可能再回到共和党传统的保守主义的老路,因为民主党的改革已经深入人心,要取消社会经济改革在政治上是冒险的事,所以艾森豪威尔只能在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与新政式的国家干预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一方面,继承共和党的传统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另一方面,又基本上沿袭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扩大失业保障的范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75美分增加到1美元;建造公共住房;19589 国防教育法,为大学生提供长期低息贷款,贷款学生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贷款只要偿还一半。)
现代共和党主义是传统的共和党主义和罗斯福新政的折衷,是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问题上进行折衷调和。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身发展矛盾的产物,适应了美国5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 肯尼迪的“新边疆”
肯尼迪任职后,最引人注目的是实施了“新边疆”的政策。“新边疆”是他在竞选时提出的口号,他说:“我们今天是站在一个新边疆——60年代的新边疆——这是一个存在着尚未知道的幸运和危险的边疆,一个充满着从未实现过的希望和威胁的边疆”。肯尼迪的“新边疆”是利用美国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去征服“一切未开发的领域”,它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要开拓新的领域,迎接新的挑战,力求在国内政治上有所改变,有所创新。
肯尼迪在国内的最大成绩是在经济领域,他采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减税、扩大开支),刺激经济,他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为5.6%,通货膨胀率只有1.3%,失业率由艾森豪威尔时期的7%下降到5%。肯尼迪有意识地使用赤字财政的政策来推动经济。这种政策也为以后的历届政府所继承。
肯尼迪上台后,针对苏联在空间技术方面的优势,美国增加了国防开支。一方面加速推行导弹计划,另一方面,要求国会批准阿波罗登月计划。从1961年起,航天计划逐步实施。19697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首先登上月球。 增加国防开支,实施航天计划也刺激了美国经济。
肯尼迪在教育和民权方面也向国会提出了一些法案,尤其是民权方面,成就比较突出。19636 他提出第一个比较彻底的取消种族隔离的民权立法,这项立法被称为“第二次解放宣言”(给黑人以普遍的投票权;给黑人以平等的教育机会,取消学校种族隔离;在公共场所、军队等方面取消种族歧视)。这项民权法案内容较全面,但在国会最后没有被通过。
肯尼迪被美国人认为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多次民意测验都遥遥领先。196311 他到副总统约翰逊的家乡得克萨斯州进行活动,试图调解民主党内派别之间的分歧。1122 中午,他乘敞篷车到达拉斯,接受市民的欢迎。当汽车开过一个教科书仓库时,一名凶手突然连开几枪,一颗子弹穿透他的脖子,另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后脑,他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但终因流血过多而死亡。
肯尼迪遇刺后,副总统约翰逊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4 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约翰逊继任总统后,宣布要继续肯尼迪的事业,他利用肯尼迪死后的声望和他本人多年来在国会的关系网,积极推动国会通过没有完成的“新边疆”的主要立法。到1964年大选前,他使肯尼迪遗留的52项立法提案中有45项在国会通过。
“伟大社会”的核心是“向贫困宣战”,他的改革计划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扩大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反贫困和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的立法计划;二是保障黑人民权。
评价:“伟大社会”计划是“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并且在立法上取得成功(约翰逊任内,国会共通过435项立法,基本实现了伟大社会的主要目标),“伟大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不合理现象,国家干预发展到了极点,缓和了社会矛盾,将盲目竞争性生产限制在合理的轨道。
战后美国的内政
1 反共反民主浪潮和麦卡锡主义
杜鲁门执政时期,美国在对外政策上实行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这一时期,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反共、反民主的浪潮。
1947321,杜鲁门发布了第9835号行政命令,即忠诚调查令,要求联邦调查局调查所有联邦雇员的忠诚。据估计,美国有1350万人受到某种形式的忠诚调查,占全部劳动力的1/5
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对共产党的迫害在不断加深。1948720,美国最高法院逮捕了12名美国共产党全国政治局委员,并对他们提出起诉。19491月到10月,联邦法院在纽约的广场对11名共产党领袖进行审判。
这一时期,美国反劳工活动也在加紧进行。为了削弱有组织的劳工运动,战争结束后,国会中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保守派结成联盟,要求采取严厉手段镇压工人的罢工运动,起草了各种各样的反劳工法案。19451946年,向国会提出的反劳工法案达90多项,1947年,提交给国会的反劳工法案达200项。其中最严酷的是19476月由参议员塔夫脱、众议员哈特莱提出的《塔夫脱——哈特莱法》其内容: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的集体谈判,集体谈判的范围只限于50英里之内,禁止工会与资方订立只许雇佣工会会员的合同;工会在举行罢工前必须先发出通知,并有60天静候调查的“冷却时期”,如果是整个行业性罢工或被宣布为“危及国家繁荣与安全”的罢工总统可以要求联邦法院发布命令,制止工会在80天以内举行罢工;禁止联邦政府的工作人员举行罢工,参加罢工者立即予以开除并禁止在3年内担任国家职务;禁止共产党担任工会领导职务;工会领导成员必须进行反共宣誓。
塔夫脱——哈特莱法取消了二战前赋予工人的一些权利,不仅分化了工人的集体力量,限制了工会组织的领导作用,实际上把工会变成了受资本家支配的工人组织。
在反共高潮中,国会又在19509月通过了《国内安全法》,由于其主要发起人为民主党参议员麦卡伦,又称《麦卡伦法》,主要规定:一切共产主义组织和受共产党控制的组织,必须向司法部登记,并提供其成员名单和财务报告,禁止共产党员在政府机关和国防企业工作;禁止发出国护照给共产党员。违反这些规定或拒绝登记者,都被认为是犯罪。这项法律还授权总统,在他认为国家处于“非常状态”时期,通过司法部把共产主义组织成员无限期地关押。该法还禁止共产党人或任何属于“极权主义组织”的其他外国人移居美国。
50年代初,美国又掀起了一股极端反共反民主的潮流,即麦卡锡主义。
1950——1952年期间,麦卡锡对罗斯福以来民主党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进行了攻击。他声称: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把中国和波兰出卖给了俄国,并且为朝鲜战争设置了舞台;马歇尔任驻华特使期间帮助了中国共产党;杜鲁门政府执行了有利于国际共产主义而不利于美国的外交政策。罗斯福和杜鲁门执政的二十年,是“叛卖的二十年”。
1953年艾森豪威尔任总统后,麦卡锡竟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共和党政府,变本加厉地干预政府和军方事物,妨碍了政府内外政策的推行。他的活动践踏宪法、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统治集团内部造成严重的混乱,威胁到共和党内部的统一和艾森豪威尔的竞选连任。于是,国会中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派和民主党人联合起来,结成反对麦卡锡的同盟,促使参议院于195412月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完全衰落,麦卡锡本人三年后因为酗酒过度而死去。
麦卡锡主义的兴起,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原因:
1)杜鲁门对外冷战政策和对内的反共宣传、忠诚调查,为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政治气候。
2)麦卡锡主义得到共和党保守派、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等反共组织和人物的支持。
3)麦卡锡是个品质恶劣的资产阶级政客,他善于利用各种不满情绪,疯狂进行政治投机,制造谣言,致使许多美国人听信他的欺骗宣传。
4)朝鲜战争加剧了美国的反共狂热,使麦卡锡主义兴起的政治气候更加成熟。
2 战后美国的群众运动
    1)觉醒的民权运动
黑人运动1947——1955,处于低潮。因为1947年后美国加紧迫害进步力量,黑人运动同样受到压制。这一时期他们通过法院斗争来争取民权。1953,最高法院任命新的首席法官厄尔·沃伦,审理了有关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的案件,作了有利于黑人权利的判决。
有局限性,南部大多数州不执行。
法院斗争的局限性使黑人抛弃幻想,不依赖法院斗争来谋求解放,而是通过直接行动来取得自由。蒙哥马利市的斗争成为导火线。1955121
50年代中期以来,在以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民权领袖的领导下,美国黑人以非暴力的方式,对种族歧视与隔离制度展开了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美国黑人并没有得到事实上的平等,还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警察的暴行。这些使他们认识到,法院斗争、非暴力行动,并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平等,他们在60年代中期开始走上暴力反抗的道路。
19647月,纽约曼哈顿哈莱姆区的黑人暴动,标志着城市造反时代的开始。而声势最大的是底特律市。1967723 汽车城底特律爆发了美国自“南北战争以来最大的国内暴乱”
这一时期的黑人运动已经超越了马丁·路德·金倡导的非暴力的范围
面对60年代黑人运动的高涨,美国政府制订了一些民权立法来缓和黑人的不满。另外,美国私人垄断财团试图把黑人纳入美国经济,主要是推行黑人资本主义,改善黑人的就业状况。
在美国改良政策的软化下,再加上黑人运动本身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和正确的行动纲领,黑人斗争在60年代末逐渐失去势头,70年代进一步低沉下去。
在民权运动的推动下,美国还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
2)反战运动
60年代初,美国直接介入越南战争后,美国在越南越陷越深,从而使越南战争成为美国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
19654月中旬,25000人举行游行示威,向华盛顿进军,反对越战。
1965年春,由于约翰逊政府决定征召学生进入越南参战,反战运动开始转入校园。
美国官兵的反战情绪也很强烈,部队开小差的人数不断增多,许多军官拒绝开赴越南。为逃避兵役,约有5万至10万人逃亡国外。1973年初,美国签订停战协定后,反战运动才沉寂下去。
3)新左派和反正统文化
“新左派”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50年代后期的英国。在美国,这一社会思潮同样起源于50年代后期,60年代达到全盛阶段,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新左派”理论的先驱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权力中枢》,声称美国工人阶级由于受社会福利制度的麻痹,再加上劳工领袖们的出卖,最终丧失了革命活力。只有青年知识分子可以成为一支适合时代的、真正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新左派”思潮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哲学家马尔库塞,他认为福利国家使现代工业无产阶级已与资本主义制度同化,不再成为革命的媒介,只要非生产性的社会阶层才是革命的主体。
同新左派交织在一起的是反正统文化(Counter Culture)的兴起。反正统文化就是反对西方社会主流文化。反正统文化的青年多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他们面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精神上感到极度空虚,他们厌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物质享受,有意加以抛弃,他们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纯洁,往往采取种种奇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外界环境和整个社会的反抗情绪。人们把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的青年称作“嬉皮士”。
反正统文化是美国青年倾吐心中怨恨和发泄心中不满的消极方式。它尽管是一种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反叛表现,但却是一种病态现象,存在很多消极错误的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30 02:31 , Processed in 0.09711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