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国 爱人类 爱世界——世界遗产与公民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tx 发表于 07-10-18 11:1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国 爱人类 爱世界——世界遗产与公民意识



以武汉大学历史系教师为主编写、季羡林教授作序的《世界遗产》一书,在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就要出版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向荣教授为该书写的“前言”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除了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对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之外,还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加以重点保护。截至1999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已将630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分布于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有23项。”该“前言”还说:按照《公约》的定义,“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自然遗产”是指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区和自然面貌;“综合性遗产”是指既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又有突出的自然价值、充分显示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景观。由此可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这630项文化、自然和综合性遗产,乃是截至1999年止,世人了解到的人类祖先创造、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最美好事物。《世界遗产》一书,就是力图全面、准确而又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地介绍这630项世界遗产的。
  
这是一本素质教育的好教材,我这样说,有以下一些理由。首先,我国需要加强国人的素质教育,这是大家公认的。不过什么是素质教育,则有不同看法。素质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应有不同的素质教育;在此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强的时代,参照中外学者设计的素质结构组成因素,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应该是:既要把国人培养成爱国的好公民,又要把国人培养成爱人类、爱世界的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人。
  
培养既是中国好公民、又具有世界公民意识这种素质的人,当然不能仅仅依靠《世界遗产》这本书,但这本书的确很有用。试想,如果一个人能有兴趣而且认真地读完这本《世界遗产》,他的胸中就会装满全人类祖先创建、全世界自然恩赐的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而容不下目前物欲横流导致的各种低级趣味的东西;在这些美好事物的熏陶下,他就会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生活旨趣。这样一个人,当他了解到中国是一个具有长城、泰山、故宫、莫高窟、黄山、苏州古典园林、九寨沟、颐和园、大足石刻、布达拉宫、平遥古城、武当山古建筑群、承德避暑山庄、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等等一大批自然、文化和综合性遗产的祖国时,他能不热爱吗?何况在这分布于119个国家和地区的630项遗产中,平均每一国家和地区只有5项,而中国就占有23项呢?还应指出的是,这些遗产不仅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还能激发人们的开创精神和想象力。滕王阁不是激励12岁的王勃写出千古流传的《滕王阁序》吗?岳阳楼不是激励范仲淹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吗?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所以我认为,这些遗产是具有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责任心,成为奋发有为、使命感强的爱国者、中国的好公民的。
  
除了对培养中国好公民具有作用外,《世界遗产》这本书对培养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作用更为显著。一个闭关自守或自我欣赏癖特强的国家或民族,最容易产生惟我独尊、歧视异国异族的狭隘民族主义,历史上的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军国主义日本以及我国清王朝,都是例子。人们只有接触、认识、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体会到除自己民族的祖先创建过优秀的文化遗产、自己的国家具有雄奇瑰丽的自然遗产外,其他国家和民族也是一样。这样,他才能胸襟宽阔,具有海纳百川的度量,关心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和他们和平友好地相处。因此之故,研究世界各种文化、特别是各种原始文化的文化人类学者,往往都是些既热爱自己国家和民族、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我在芝加哥大学读书的时候,有幸认识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虽然许多美国人因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知识贫乏甚至无知,盲目自大,认为只有美利坚民族(主要是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新教徒)才是上帝选民,傲视其他国家和民族,但他却迥然不同。有一次,他请我到芝加哥郊区他家农场度周末,他指着一本画报上颐和园长廊图片赞叹道:多美呀!他和他的家人不仅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也很友好。不仅对中国文化,他对各种原始文化也是欣赏而且尊重的。我的老师,著名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近年来抱着悲天悯人的精神,在1998年第11期和2001年第4期《读书》杂志上,分别发表两篇具有强烈世界公民意识的大作,希望20世纪“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将会在21世纪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希望世界各民族在处理与其他各民族的关系时,要树立“和而不同”的观念,彼此“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要不然,人类可能遭到毁灭。我提这些事例,就是要说明:接触、认识、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人,是最有可能具备世界公民意识的人。而《世界遗产》这本书,就是给读者提供接触、认识、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6 07:47 , Processed in 0.08277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