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看看几个题 [打印本页]

作者: wtx    时间: 07-10-9 19: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历史教师    时间: 07-10-9 21: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cwayne    时间: 07-10-10 11:51
标题: 北京大学的题目
北京大学的题目
答起来不容易啊 他们要求一要条理清晰、二要内容宏富、三要字迹工整;
作者: happy008    时间: 08-5-9 18: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9 23:43
标题: 金字塔铭文相关
也称金字塔文 是古埃及宗教文献。出现于第五王朝末期,是为死去的国王复活、升天而作的丧葬祷词、歌颂和符咒。萨卡拉第五、六朝的几座金字塔中都有发现。在这类金字塔中,第五王朝末代法老乌纳斯的金字塔最早闻名于世。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神学理论、神话引喻、宗教仪式。包含了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信息。


也称金字塔文 是古埃及宗教文献。
多为刻在金字塔内壁上以保佑法老王或王后死后幸福的丧葬祷词、歌颂和符咒。萨卡拉第五、六朝的几座金字塔中都有发现。在这类金字塔中,第五王朝末代法老乌纳斯的金字塔最早闻名于世。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9 23:44
标题: 北大西洋联盟相关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称“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简称“北约”。是战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在欧洲的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进入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

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华约解体后,北约谋求扩大其使命,如维持和平和通过对话促进区域稳定等。

该组织的主要机构为北大西洋理事会(部长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计划与分析委员会、常任代表理事会、国际秘书处和军事委员会。北大西洋理事会为北约的主要决策机构,它经常举行大使级的会晤,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外长级会晤,必要时举行首脑会议。军事委员会为北约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下辖欧洲盟军司令部、美国—加拿大区域联合防空计划小组等,军委会每年开会两至三次,负责就北约防务问题向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提出建议,其主席由军委会成员选定,任期两到三年。除法国、西班牙和爱尔兰外,所有成员国都指派一些本国军队由北约统一指挥。1991年12月,北约设立了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作为同它原来的东欧集团对手中的国家进行对话的一个论坛。

北约成立以来的主要活动是通过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就高级国际重大政治问题密切磋商、协调立场;在军事方面研究和制定统一战略和行动计划;每年举行各种军事演习。

北约的主要出版物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讯》(月刊),英文。

北约成员国:
从1949年建立开始:比利时、加拿大、 捷克(1999年)、 丹麦 、法国 、德国(1955年)、 希腊(1952年)、 匈牙利(1999年)
冰岛、 意大利、 卢森堡 、荷兰、 挪威 、波兰(1999年)、 葡萄牙、 西班牙(1992年)、 土耳其(1952年)、 英国 、美国 、爱沙尼亚(2004年)、 拉脱维亚(2004年)、 立陶宛(2004年)、 斯洛伐克(2004年)、 斯洛文尼亚(2004年)、 保加利亚(2004年)、 罗马尼亚(2004年)

基本上,除了前苏联的成员国和阿尔巴尼亚以外,其它前华沙条约组织都已成为了北约的成员国。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9 23:45
标题: 萨法维王朝相关
萨法维王朝(al—Sulalah al—Safawiyyah)  

16世纪在伊朗建立的伊斯兰教什叶派王朝(1502~1736)。亦译“萨非王朝”。1502年由伊斯玛仪一世(1487~1524)创建,以其先祖、苏菲派萨法维教团谢赫萨菲·丁(1252~1334)的名字命名。15世纪末,南阿塞拜疆阿迪比勒宗教首领伊斯玛仪一世,宣传萨法维教团教义,发展信徒,重建凯兹莱巴什(Kizilbash,即红头巾军)逐渐联合附近7个土库曼部落,组织军事力量,势力日益强大。1500年在古里斯坦打败白羊王朝素丹希尔万沙,后攻占巴库和舍马哈城。1502年,伊斯玛仪一世率军16000人击溃白羊王朝主力部队,占领南阿塞拜疆和大不里士城,宣布自立为沙(Shah,即国王),定都大不里士,建立萨法维王朝。同时宣布以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为国教,命令臣民尊奉什叶派教义和教法。1503~1508年,相继占领伊朗大部、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伊拉克。1510年,伊斯玛仪在木鹿附近击败乌兹别克汗军队,进占呼罗珊,将势力伸展到中亚。1514年,伊斯玛仪向西推进,同奥斯曼帝国素丹赛利姆一世(1512~1520在位)的近卫军在加勒迪兰激战中惨遭失败,丧失库尔德斯坦和亚美尼亚西部,首都大马士革曾一度被奥斯曼人占领。塔赫马斯普(1524~1576在位)继承王位后,于1548年迁都卡兹温。1555年,同奥斯曼帝国缔结和约,并容许和保护两国的穆斯林可相互到对方的圣地朝谒。16世纪70~80年代,因连年战争和横征暴敛,农民破产,各地不断爆发起义,乌兹别克汗又乘机侵入呼罗珊,国势一度衰微。在内外交困中,阿拔斯一世(1588~1629在位)即位。1590年,阿拔斯一世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被迫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包括大不里士)大部割让给奥斯曼帝国。阿拔斯依靠伊朗封建主和大商人的支持,励精图治,在国内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政权,限制和削弱地方封建势力,建立正规军,配备火枪大炮,军队由国王统辖;发展经济,奖掖商贾,修筑道路,促进对外贸易,国力大增。1598年迁都伊斯法罕,并建造宫殿、清真寺、图书馆和宗教学校。1597年在赫拉特战役中,打败乌兹别克人,夺回呼罗珊。1603~1612年,多次与奥斯曼帝国作战,先后收复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库尔德斯坦、摩苏尔和巴格达等地。1622年打败莫卧儿帝国军队,占领坎大哈,并把葡萄牙人逐出霍尔木兹,从而形成了多民族的伊斯兰强国。1629年,阿拔斯一世逝世后,其继任者软弱无能,不理朝政,王室纷争,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吉梁爆发大规模起义,奥斯曼帝国乘机入侵,又占领了哈马丹、大不里士和巴格达,王朝转衰。1722年,阿富汗人攻陷伊斯法罕,国王侯赛因投降,其子塔赫马斯普逃往呼罗珊马赞达兰自立为沙。1729年塔赫马斯普二世联合土库曼人驱逐了阿富汗人,夺回失地。1736年王朝土库曼将领、摄政王纳迪尔·库利汗(Nadir Kuli)夺取政权,萨法维王朝最终灭亡。

    萨法维王朝实行王权统治,国王(沙)集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中央设最高会议(埃米尔会议),由7个突厥土库曼部落贵族、高级官吏和伊斯兰教长老组成,作为国王的咨询机关,后改为大臣会议。全国大部分土地归王室所有,将部分没收的封地以禄田的形式分封给文武官吏。农民无土地所有权。16~17世纪,王朝兴修水利,改良耕作技术,减轻捐税,使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对工商业采取奖掖政策,修筑驿道,减关税,建置货仓,招揽四方商旅。首都伊斯法罕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达50万,与东、西方各国贸易频繁,来自中国、印度及欧洲的商人云集到此。蚕丝、挂毯、纺织品、陶器、玻璃制品为主要外贸商品,由王室垄断。

    萨法维王朝实行政教合一制,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行什叶派教义,实行伊斯兰教法,确立了什叶派在伊朗的统治地位。伊斯玛仪执政时,向全国派出传教师(即达伊)传播什叶派教义,并派什叶派教法官主持各地教务和司法。明令各地清真寺在聚礼日(即主麻日)为阿里和国王祈祷,对逊尼派的学者和毛拉进行迫害。阿拔斯一世统治时,什叶派长老在朝廷参与国事,创制教法,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各清真寺举办的宗教学校以传播什叶派圣训和教义为主。正式确定纳贾夫和马什哈德为什叶派圣地,并下令全国纪念什叶派的节日。什叶派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得到广泛的开展,伊玛目敦义和马赫迪学说形成理论体系,出现了阿卜杜勒·阿里、巴哈丁·阿米里、萨德尔丁·设拉齐、米尔·达马德、马吉里西等著名的什叶派学者,被国王赐予“伊断兰长老”称号。王朝在各地修建了大量清真寺和什叶派宗教学校,首都伊斯法罕成为宗教和学术文化中心,有清真寺160多座,宗教学校40多所,尤以皇家清真大寺最为著名。王朝十分重视发展学术文化,宫廷学者云集,在文学、语言学、绘画、手工工艺、建筑等领域部取得重大成就。波斯语逐渐代替阿拉伯语,学者多以波斯语从事创作,出现了波斯伊斯兰文化的复兴。  



萨法维王朝(1502年至1722年):帖木儿死后的近一百年中,伊朗再次陷入各地方封建王朝的纷争割据之中。其中,萨法维王朝建于1502年,此后一直向外扩张,极盛时版图包括阿富汗的坎大哈、赫拉特。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帝国曾长期进行战争。萨法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朝代,对什叶派在伊朗的发挥壮大起了重要作用。17世纪末,萨法维王朝日渐衰落。1722年,阿富汗的吉尔扎部落在马赫穆德的领导下,攻占萨法维王朝国都伊斯法罕,并自立为伊朗国王。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9 23:46
标题: 普列斯特斯纵队长征相关
普列斯特斯纵队长征 1924年,巴西政府军队中爆发多次起义,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年7月,巴西圣保罗卫戍部队6000士兵在伊西多·洛佩斯将军的领导下,爆发了反独裁起义,起义者占领圣保罗城达三周之久。同年10月,驻在巴西南部里约格朗德北部的一个小镇上的工兵大队,在大尉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领导下发动起义,号召推翻贝尔纳德斯独裁政权。这支被称为“普列斯特斯纵队”的起义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起义队伍很快扩展到1500人。为了增援圣保罗的起义者,同洛佩斯将军的起义部队会合,普列斯特斯率部北上。贝尔纳德斯政府集结大军,配以大炮、坦克和轰炸机,追击围剿起义部队。普列斯特斯采取了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战术来对付政府军,突破重围,于1925年4月与洛佩斯的部队会合。

起义部队会合后,仍然面临被剿灭的危险。为了把斗争继续下去,部队进行了整编,并接受普列斯特斯提出的计划,深入内地开展游击战。经过整编,纵队分为四个支队,拥有3000名战士,由洛佩斯任司令员,普列斯特斯任参谋长。洛佩斯为取得同巴西沿海地区起义者的联系,前往阿根廷。纵队则在普列斯特斯的领导下向内地挺进。所以,人们称这支队伍为“普列斯特斯纵队”,把普列斯特斯称为“希望的骑士”。纵队翻山越岭,横渡大河,穿越沙漠、沼泽和原始森林。战士们忍饥挨饿,饱受疟疾和黄热病的折磨,但他们始终保持顽强的革命斗志。起义军所到之处,烧毁税租帐册,释放政治犯,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主张。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这支革命的纵队同超过他们20倍的政府军进行53次大战斗和千百次小接触,两次穿越巴西全境,转战巴西13个州,行程两万五千多公里。成为拉丁美洲现代史上的一大革命壮举。但是,由于起义队伍没有建立根据地,没能将群众广泛动员起来,最后在政府的追击下,于1927年初退入玻利维亚境内,起义遭到失败。普列斯特斯本人流亡国外,1934年在墨西哥加入共产党,后来长期担任巴西共产党总书记。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9 23:47
标题: 阿散蒂抗英战争相关
英国-阿散蒂战争 1805~1902年,英国侵略西非阿散蒂联邦的殖民战争 。又称阿散蒂战争。19世纪初,英国加紧对西非的殖民侵略,西非强国阿散蒂联邦(位于今加纳中南部)成为其殖民扩张的主要障碍。1805年,阿散蒂与沿海地区的芳蒂邦发生战争,英军乘机干预,战端遂起。1806年5月,阿散蒂军在阿博拉击败芳蒂军,随后围攻英军要塞安诺马布,迫使英国承认芳蒂隶属阿散蒂。1823年,英军再次挑起战端。阿散蒂军万余人由西向南推进,于翌年1月在班萨索与英军遭遇,经激战击败英军,击毙其指挥官C.麦卡锡总督。1826年,战事又起。8月,双方在卡塔曼索激战,阿散蒂军遭英军猛烈炮击,严重受挫。1831年双方议和,芳蒂、阿辛等邦脱离阿散蒂。1863年因英国庇护阿散蒂逃犯而引发战争,阿散蒂军分三路进攻,获胜。70年代后,英国加快侵略阿散蒂的步伐,于1873年调集优势兵力发起大规模进攻。阿军在阿曼克瓦迪亚指挥下,向沿海地区推进并屡创英军,后因疾病流行和补给困难被迫撤回国内。1874年1月,G.沃尔斯利指挥英军实施反攻,突入阿散蒂境内。阿军民奋起抗战,歼灭大量侵略军,但因力量对比悬殊,首都库马西于2月陷落。3月,双方签订《福梅纳条约》,阿赔款5万盎司黄金,并放弃沿海地区主权。从此,阿散蒂国力日衰。1895年,英国向阿散蒂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阿接受英国保护。次年,英军再占库马西,阿散蒂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00年3月,不堪殖民奴役的阿散蒂人民举行反英起义。11月,起义失败。1902年1月1日,阿散蒂被并入英属黄金海岸。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9 23:50
标题: 尼采相关
太多了 用附件好了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9 23:50
标题: 甘地相关
太多了,用附件发上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9 23:58
标题: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相关
太多了,用附件上传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10 00:00
标题: 文明相关
文明相关
作者: leonhl    时间: 08-5-10 00:13
标题: 东亚经济区域化及10+3模式相关
东亚经济区域化及10+3模式相关
作者: 不再有鱼    时间: 08-5-10 13:17
标题: 回复 #1 wtx 的帖子
!~~~~~~~~
作者: xiaorenzi123    时间: 08-10-29 14:50
[s:2] [s:2] [s:2] 太谢谢了  我刚好在看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