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明德老师政治经济学习题超精华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sabb 发表于 07-9-26 17:0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政治经济学的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政治经济学单选题考核难度不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及关系的掌握程度,识记性内容比较多。大部分考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不定项选择题的难度比较大,考核的内容较难较深,死记硬背在这里不发挥作用,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认真理解并深入掌握相关大纲知识,并在平时多做一些模拟习题,从不同角 度把握知识点。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C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选项D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只有答案C才是理论基础。
  2、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产品分配关系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产品的交换和消费关系
  解析:A、B、C、D合起来构成广义上的生产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广义的生产关系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是所有制形式,而所有制中最重要的又是产权。因此,A是正确答案。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D )
  A、历史方法 B、抽象方法
  C、逻辑方法 D、唯物辩证法
  解析:A、B、C、D均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但最根本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4、在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B )
  A、原材料 B、机器设备 C、燃料 D、辅助材料
  解析:劳动资料是指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A、C、D属于劳动对象范畴,即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5、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 C )
  A、 掌握相当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
  B、 劳动对象的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C、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发展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解析:生产三要素是指,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工具,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
  6、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D )
  A、生产资料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解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故答案为D。
  7、生产关系总和是指( D )
  A、 生产、分配、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总和
  B、 生产、分配方面的经济关系总和
  C、 生产、分配、交换方面的经济关系总和
  D、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总和
  解析: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包括四部分内容,即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其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
  8、价值规律是( A )
  A、 只在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经济规律
  B、 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规律
  C、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D、 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解析: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非商品的劳动产品不存在价值,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因此,商品只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
  9、基本经济规律是( D )
  A、 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B、 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C、 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D、 一种社会形态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
  解析:此题考核的是基本经济规律的名词解释。需要注意,基本经济规律是一个社会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在中国现在虽然有存在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存在剩余价值,但因为它不占主导地位,所以不能说剩余价值规律是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目前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公有制占主导的按劳分配规律。
沙发
 楼主| msabb 发表于 07-9-26 17:05:44 | 只看该作者
  10、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它的基础或内容是( C )
  A、商品 B、货币 C、价值 D、使用价值
  解析: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1、价值的实体是( B )
  A、 具体劳动
  B、 抽象劳动
  C、 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
  解析:本题考察价值的内涵,即价值一词的名词解释,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答案是B。注意抽象劳动本身并不是价值,抽象劳动的凝结才构成价值。
  12、社会经济制度更替的一般规律是( A )
  A、 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自身的性质
  B、 生产力不断运动
  C、 生产关系不断变革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行矛盾运动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所以答案为A。
  13、市场经济是指( B )
  A、 以市场存在为条件的商品经济
  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C、 市场决定一切经济活动的商品经济
  D、 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都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市场经济的概念。当市场对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时,市场经济就形成了。和它相对应的词是计划经济,当人财物等资源由国家来配置时,就叫作计划经济。
  14、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解析:决定价值大小的是劳动时间,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大小,B是错误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任何有价值的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C是错误的。使用价值的大小并非由价值决定,而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D是错误的。
  15、当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单位时间内( C )
  A、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下降
  D、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上升
  解析: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时间(例如一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增加,既然商品数量增加了,当然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和相应增加。平均到每个商品的生产时间就自然减少了,故正确答案是C。
  16、“物以稀为贵”应理解为( D )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C、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D、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解析:“物以稀为贵”中的“稀”是商品数量供应少,供应不能满足需求,价格就会上扬,故正确选项为D。商品的价值是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非商品稀少就价值大,A、D选项错误。使用价值是由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决定的,而不是由价值决定,B选项错误。
  1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是( A )
  A、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阶级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C、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 D、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解析:在马克思所讲的五种社会形态中,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
  18、在简单价值形式中,1只羊=2把石斧中( A )
  A、 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B、 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C、 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D、 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解析:在此公式中,羊的价值通过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羊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自己),所以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而石斧反映出另一种商品的(羊)的价值,成为羊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起者等价物的作用,并且这种等价物是偶然在交换中产生的,并不是固定地充当等价物,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19、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 B )
  A、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B、对货币流通产生影响
  C、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D、可能引起通货紧缩
  解析:支付手段是指以延期支付商品的方式进行买卖,货币在此时是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支付手段对货币流通会产生影响,例如甲方购买乙方的商品,并约定在第二年付款,这样在今年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自然会减少,所以B是正确选项。膨胀和紧缩是由于货币数量发行和现实需要之间脱离而产生的,和支付手段无关,故不选。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货值等因素影响,也和支付手段无关,所以A选项不选。
板凳
 楼主| msabb 发表于 07-9-26 17:06:40 | 只看该作者
  2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商品竞争规律
  解析:价值规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简单说,只要有商品存在,就会有价值规律存在。选项B正确。
  2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B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的理论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的理论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
  解析: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一起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由马克思创造性揭示出来的,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关键和枢纽。选项B正确。
  22、资本价值构成是指(A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
  D、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资本价值构成的概念,正确答案为A。选项B反映的是对资本周转速
  度快慢产生影响的比例关系。C反映的是资本的技术构成。D反映的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资
  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这三个概念经常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出现,
  考生必须高度关注。
  23、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B )
  A、商品 B、货币 C、劳动力 D、生产资料
  解析: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因为用货币可以随时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可以用购买的方
  式买来任何所需要的商品,但不能认为资本一定表现为货币,现在资本的表现方式很多,如
  货币、生产资料、专利、商标等可以作为资本的表现形式。
  2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B )
  A、社会资本增大 B、个别资本增大 C、相对人口过剩 D、无产阶级贫困化
  解析:有机构成提高一般规律是指个别企业不变资本较大数量增加,可变资本数量相对减少
  或绝对减少,而要使不变资本数量增加,则必须追加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数额,所以有机构
  成提高的一般表现是个别资本增大。选项B正确。C、D选项是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是错
  误答案。
  25、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作为级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 A )
  A、由农业资本家获得 B、由土地所有者获得
  C、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 D、由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瓜分
  解析:因租约在签定时,就已经明确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数量,所以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农业资本家因多投入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自然由农业资本家获得,A选项是正确的。当租约期满,作为级差地租II的未来产生的超额利润到底归谁所有,要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
  26、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B )
  A、成本价格的形成 B、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价值的形成 D、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解析: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构成,而平均利润的形成的前提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B为正确选项。
  27、从G——W——G’中可以看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 D )
  A、G——W阶段的货币上 B、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C、G——W阶段购买的商品的行为上 D、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解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表现在他的使用价值不象一般商品一样(例如面包)随着使用而消失,而是会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和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故D是正确答案。
  28、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D )
  A、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B、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C、能保存自身的价值 D、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
  解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会转移,只会在劳动中创造出来。A选项是错误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一定时间内是不会消失的。B为错误选项。劳动力的价值必须在劳动中创造,自身无法保存。C选项错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源泉,D是正确答案。
  29、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8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6小时,当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C )
  A、从100%下降至50% B、从100%上升至200%
  C、从100%上升至300% D、从100%上升至400%
  解析: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6小时,则意味着一共创造出16元的价值,扣除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工资8元,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为8元,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故原来的剩余价值率为8/8=100%。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则剩余价值相应上升为12元。12/4=300%。C是正确选项。
地板
 楼主| msabb 发表于 07-9-26 17:08:31 | 只看该作者
  30、某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则该厂资本家每月获得剩余价值( A )
  A、5万元 B、10万元 C、30万元 D、60万元
  解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为4/4=100%,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即可变资本为5万元,m/5万=100%,则m为5万元。A是正确答案。
  31、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C )
  A、生产能力过剩 B、人口增长过快
  C、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D、劳动力价值过高
  解析: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说人口过多了,而是指相对于资本家的需要来说,而成为多余人口,其产生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32、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为( B )
  A、100% B、20% C、12.5% D、11.1%
  解析: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量(利润量)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本题计算方法为200万/1000万=20%。选项B是正确答案。
  3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说明了( B )
  A、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C、价值规律失去了作用 D、供求规律取代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
  解析:当社会处于简单商品经济时,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波动;当社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时(市场经济状态)时,因为竞争的存在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即成本加平均利润,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此时,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后,价值转化为垄断价格,这时,市场价格就会围绕垄断价格波动。
  34、超额利润的形成是( D )
  A、商品价值高于生产成本的差额 B、生产价格高于商品价值的差额
  C、平均利润高于剩余价值的差额 D、社会生产价格高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解析:超额利润是个别资本家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得到的,劳动生产率高则意味着单位商品生产耗费的劳动时间少,价值量低,但出售时,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来决定的,这样,在较低的个别生产价格和较高的社会生产价格之间就会出现差额,这种差额就是超额利润。
  35、由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获得的利润是( C )
  A、商业利润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超额利润的概念,掌握即可。
  36、有一张股票,其股息为20元时,其价格为400元,当利息率不变,股息降到10元时,其价格为( D )
  A、400元 B、300元 C、100元 D、200元
  解析:股票价格等于股息/利息率。可以先从已知数据中计算出利息率,而后可以得出选项D是正确答案。
  37、形成级差地租是( B )
  A、 农产品价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B、 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C、 农产品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 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额
  解析:农产品的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较低,但在出售农产品时,是根据较高的劣等地所决定的社会价格出售,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会形成级差地租第一形态。
  38、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 B )
  A、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 B、形成的条件是不同的
  C、产生的源泉是不同的 D、所体现的阶级关系是不同的
  解析: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因为土地的经营权的垄断,故A为错误选项。产生的源泉是相同的,都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故C错误。所体现的阶级关系是相同的,都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故D是错误选项。B选项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两者形成条件确实不同,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的丰富程度、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则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而产生的。
  39、如果资本家在劣等土地上追加投资( C )
  A、不可能产生级差地租 B、可能产生级差地租I
  C、可能产生级差地租II D、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都可能产生
  解析:级差地租II在任何土地上(包括劣等土地)都有可能产生,只要追加的投资所获得的产出大于投资额,则就会产生级差地租II。
5#
fangyifei 发表于 07-9-30 10:41:1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  能再多点就更好拉
6#
vagabond00 发表于 07-12-9 16:25:04 | 只看该作者
[s:2] [s:2] [s:2] [s:2] [s:2]
7#
oldandyoung 发表于 07-12-12 00:31: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我看了!!!
8#
zuoma 发表于 09-9-27 23:32:58 | 只看该作者
多发点啊
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7 06:46 , Processed in 0.10395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