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与大蜃吐气之谜
--------本质和现象
海市蜃楼,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也叫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示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景。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现代人可以做出科学解释的这一物理现象,对于古代人来说却始终是一个谜。古时候传说这种幻景是生活在海里的蜃吐气所形成的,故名海市蜃楼。蜃,即蛤蜊,一种软体动物。有两扇卵圆形的贝壳,一般生活在浅海泥沙中。那么,古时候人们看到这种自然现象,为什么还不能立刻认识它们的本质呢,这就涉及到现象和本质的矛盾。人们认识某种事物的本质固然必须通过它的现象,但现象本身并不就是本质。
本质和现象范畴是从事物的根据和表现方面来把握事物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构成要素的稳定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经验、感性的认识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外在特征。二者的差别首先是,本质是现象中一般的东西,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个别表现。例如,我们周围的各种颜色、声音、温度各不相同、各具个性,但在每一类现象中都存在一般性的本质的东西,它们分别是弹性媒体的振动、电磁波和分子运动。生命的表现千差万别,但作为本质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则是所有生命现象的一般性。其次,本质是内在的、稳定的,现象则是外露的、多变的。比如,万有引力是宇宙间任何二个质点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但其外在表现却可以有:苹果落地、潮水涨落、水往低处流等现象。本质和现象既相互区别、对立又是相互依赖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任何现象都表示着本质。科学仪器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如底片的光谱、宇宙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等等,都是一定物理、化学运动的本质的表象。天空中有时出现的拖着长尾巴的天体——彗星,老百姓称之为扫帚星,甚至认为它是灾祸来临的预兆。其实,他本质上不过是一种主要由低沸点物质(氨和甲烷)构成的天体。这种天体,在冰冷的外层空间是稳定的,一旦靠近太阳,冰块变成蒸汽,在太阳风的作用下,组成彗星的蒸汽和尘埃,就在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尾巴。科学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现象揭示其本质,进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关系,比如中医给病人看病,经过一系列的望、闻、问、切,西医还要有触、扣、听、查等检查手段,掌握了疾病的各种表现之后,就要揭示疾病的本质,即下“诊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会酿成大错,同样的发烧现象,可以因有多种炎症。另一方面,事物的本质也必须通过各种现象,乃至是假象表现出来。大部分事物本质通过真象表现,但在各种现象中,人们常常看到一种特殊的现象,如军事上有所谓“围魏救赵”、“声东击西”;人们形容某种惯于耍两面派的人是“佛面兽心”,等等。我们把这类现象叫做假象。假象也是一种现象,但它比一般的现象要复杂一些,为了更好的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重新分析假象。
最近,红楼梦又要进行重拍,北京电视台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红楼梦中人”的海选活动。选拔出演新版红楼梦的演员。除了饰演贾宝玉、林黛玉的演员是大家的关注焦点外,谁能演好王熙凤,也是媒体瞩目的话题,因为《红楼梦》原著中对凤姐作了一番淋漓尽致的刻划:“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正是因为凤姐身上有许多假象,“好妹妹”不离口,使尤二姐上了她的圈套,终于被逼自杀。但是,尤二姐一直到死,都没有看出凤姐阴险毒辣的本性。演好这个人物不容易,演好了出彩,演砸了全剧失色。这就告诉人们,事物的现象是很复杂的。有些现象同事物的本质是一致的,直接、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叫真象,有些现象正好同事物的本质相反,是以歪曲的方式、颠倒的方式表现本质的,这就是假象。假象是从反面来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列宁说,“假象=本质的否定的本性”。因此,假象也是本质的规定性,也具有客观性。同时,我们必须认清,假象不是错觉,也不是幻觉。错觉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幻觉是人们主观产生的虚幻的感觉。错误、幻觉虽然与对象有时有关,但是,它们的产生纯属主观感知上或主观判断上的错误。因此,错觉和幻觉不是现实矛盾的反映,也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因而它不是客观的,是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性的东西。由于假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是可以认识的。只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假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一切假象都是可以被识破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赋诗道: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谁复知?其实,任何谣言、伪装只能得逞于一时,它们是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的。今天我们看到,周公的为人,王莽的下场,事实俱在,历史已经给他们做出了公正的结论。在掌握本质与现象范畴的基础上,人们的认识,需要逻辑地过度到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及其相互关系。
\"胸有成竹”
_____意识的本质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赞扬.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了一首诗歌称赞他,其中有两句说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从作为此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文与可“胸中”的“成竹”从何而来呢?是天生的吗?不是,是冥思苦想主观自生的吗?也不是.它是客观存在的竹子在他的头脑中的反映.原来,文与可在他住处周围,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因而他在画竹时,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快速地画出各种各样生动逼真的竹子,如果文与可不同竹子打交道,那么不论他如何构思,也不会做到“胸有成竹”。更不会成为画竹高手。这就是说,人光有脑子,还形成不了意识,人只有用脑子去反映外部世界之后,才能产生意识。
辨证唯物主义在总结和概括科学材料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出意识的本质,即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外界的主观映象。“兽孩”为什么难以成人这一事实,有力地确证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这一科学结论。1927年,在印度某地森林里,发现了两个在猴群中长大的女孩,颇为伶俐,能像猴子一样爬树摘果,奔腾跳跃。1964年,前苏联曾发现一个熊孩,他像熊一样咆哮,像熊一样笨拙地走路,像熊一样喜欢敲打树木。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兽孩都有野兽般的兽性,狼孩像狼,猴孩似猴。但他们没有讲话和记忆能力。兽孩为什么不能成人呢?这里涉及到人的意识的起源、本质等一系列科学与哲学问题.
人的意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直到人类出现,才产生了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因此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古人受到科学知识不足的限制,弄不清思维和人脑的关系,常常把心脏看做思维的器官。孟子曾说:心之官则思。现代科学早已告诉我们,思维的器官不是心脏而是大脑。自然科学已经可以证明,人的意识产生的基本过程,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有神经系统传达到大脑,引起大脑皮质的活动,用思维工具的语言对感觉材料进行概括,便形成了对事物的认识。离开人脑这一特殊的生理物质基础,便不能产生意识。恰与前面所说的各类兽孩的情形相反,如果把各种小动物带到人的生活环境中,对它们进行人性的训化,其结果只能在表面上类似人的行为,但却无法真正产生人的意识。据一些科学研究的结果证明,有人曾把小黑猩猩带到人群中生活,包括教他人的语言,到了三岁时,小猩猩也会叫“妈妈”、“杯子”等若干单词,但仅限如此。对于某些成熟的高等动物如大猩猩,人们也进行过人性方面的训导,结果,除了在形式上、表面上可以仿照人类发出一些语言单词,做出一些仿人的行为,而没有任何自觉性的意识行为。究其根由,说到底他们没有人脑这个特殊器官,他们具备动物的脑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力地批驳了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它只是揭示了意识本质的一个方面,还不能全面深刻的说明意识的内容的源泉问题,作为意识本质的另一方面,即意识的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意识在内容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作为物质世界的反映,通过感觉和思维等形式进行。唯物主义首先承认感觉是我们意识的起点,没有感觉赖以发生的感觉器官,没有感觉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一切意识都无从谈起,我国有一个民间故事,叫“瞎子摸鱼”。传说,古时候有两个瞎子,在锅里煮了一条鱼。吃时,两个人都在锅里捞鱼,结果谁也没捞着。两人都说是对方捞来吃了,互相埋怨,争吵不已。邻居听见了,走过来一看,连忙说,你们不要吵了,鱼还在锅台上放着呢。这一笑话说明了感觉对意识产生的重要性,说明意识首先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映像。思维作为意识对外部世界反映的高级形式,最终能够使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的全面性、本质性。思维虽然不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感官引起,但它同样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不过,这种反映是间接的、存在中间环节的,经过一系列抽象过程才实现的。有思维而产生的抽象概念、范畴,归根到底,来源于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世界。例如,“水果”这一概念的产生,固然不是“水果”作用于人的感觉的结果。但人如果不感觉到梨、苹果等客观事物的各种具体形象,如何会产生水果这一概念呢?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前面提到的“兽孩”为什么不具有人的意识呢?从本质上说,就是它们离开了作为人的意识赖以产生的人的社会存在,离开了人的环境,离开了人的对象世界,这些兽孩,虽然原本属于人,曾经具有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生理基础。但他们长期的生活在野兽的现实环境中,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都只是野兽般的生活方式和动物式的心里状态。他们无法理解和适应人的生活,所以不可能产生人的意识。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外部世界和人的社会存在才构成意识的内容,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环境和各种实践,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水。即使具备了产生意识的器官——大脑,也不能产生人的意识。只有当客观外界的事物、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传导神经传到人的大脑,在大脑中产生了对外界事物的“复写”、“摄影”、“反映”,才产生了意识。正确的理想、意识、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观念,则是错误、歪曲的反映。
既然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又为什么人的思想往往会出现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东西,例如神灵鬼怪,这又作何解释呢?
原来,神灵鬼怪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不存在,但构成神灵鬼怪的“零件”,在实际生活中却是存在的。《聊斋志异》中的《画皮》篇描绘了一个狞鬼的形象。此鬼“面翠色”、“卧如猪嗥”、“身变作浓烟”。这里说的“翠色”、“猪嗥”、“ 浓烟”,哪一样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呢?所谓狞鬼,不过是这些东西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又经过人的头脑的重新制作罢了。我们再看看神灵形象:弥勒佛挺胸腆肚,女观音点着吉祥痣,耶稣披着长袍,济公不修边幅,等等。每一个形象,都可以在人间找到他的原型。有趣的是,不同民族的神灵形象,都带有那个民族的不同特征。同为女神,古希腊的维纳斯体态丰满,优雅而健美;《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子.则晧齿丹唇,纤腰细步.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过:如果牡牛和狮子都生得有手,也会像人那样做成艺术品.则它们也同样会描绘神灵并且也会给神灵一个像它们自己的形象一样的身体.这话是对的.神灵的形象正是人们按早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山西的云冈石窟,有佛像十万左右,分布在四十几个洞里.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出举世独尊、无与伦比的气概,象征着最高统治者的威严.其他佛像,按品级高低排列,全都服从与大佛;洞中的飞天和侏儒,则代表奴隶和民众.这些不就是社会的阶级关系、等级关系的反映吗?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是我们所熟悉的.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嫉恶如仇、坚忍不拔等性格,其实就是我过古代人民在反抗压迫中形成的可贵品质的真实反映.
人们常把不切实际的幻想叫做“黄粱美梦”.然而即便是梦幻,它与客观现实也不是毫不相干的.常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有道理的.做梦和人在清醒时的正常思维活动不一样.但梦中的内容,毕竟根植于现实世界.做梦也是一种生理现象,当人入睡时,大脑并未停止活动,人们平日的活动在大脑皮质留下的印象以及睡眠中来自体内或体外的刺激,传到大脑皮质,就会构成五花八门的梦境.因此, 梦境不论多么离奇曲折,还是可以在现实生活总找到他的印迹.做梦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在清醒时头脑中出现的意识了.
理解了意识的本质,在实际生活中就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白马非马”论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普遍现象,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有各自的特点,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为了正确的认识和解决矛盾,在弄清矛盾的实质、矛盾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之外,还必须进一步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绝对和相对、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唯物辨证法认为,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基础即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中外哲学史上围绕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的辩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历史典故和哲学命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就有著名的“白马非马”论,这个命题出自战国时期的公孙龙,他也因此而闻名于世。公孙龙(约公元前325—前250年),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客观唯心主义者,曾做过平原君的的门客。据说,他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他的著作《公孙龙子》中有一篇《白马论》。其主要命题即是“白马非马”。公孙龙通过三点论证,证明自己的命题。第一点是:“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普通逻辑的角度看,这一点是强调,“马”、“白”、“白马”三者的内涵各不相同,一为动物、一为颜色、一为动物加一种颜色。“色”不能同等于“形”,故曰:“白马非马”。这一点说明,马、白马的外延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相应的颜色区别。因其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第三点是;“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这一点在于说明马与白马的共性(本质属性)不同。马的共性,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但它不包含颜色,仅是“马作为马”。而白马则不同,也就是说,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的本质不同,所以白马非马。公孙龙看到了一般与个别的区别,这是正确的。但是他把不同的概念之间的区别绝对化,过分夸大了这种区别,否认一般寓于个别之中,认为马、白马、黄马、黑马等等概念,无论在内涵或外延上,都没有共同的或一致的地方。“马”这个类的概念不包括“白马”这个属的概念。这样,他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诡辩论的泥潭。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是一切客观事物的矛盾本性,因而也是一切辩证概念的矛盾本性所在,他们是万事万物的种种矛盾关系中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
列宁在他经典著作中,对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他举例伊万是人,哈巴狗是狗,说明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个别中包含一般。伊万是人,他就是人的一般共同的本质属性,会吃、喝、拉、撒睡。同时,一般(共性)又要通过个别表现出来。你想让我去买水果,你必须告诉我去买具体哪种水果,是梨、桃还是苹果?水果要通过梨、桃子、苹果这些具体水果表现出来。同时,一般与个别又是相互转化的,在一定场合、一定的时间为普遍性的,一般的东西,在另一些场合、时间则可以变为个别性、特殊性,反之亦然。
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是即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这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要把握好两者关系。很多同学向我咨询:“老师,考研到底难不难。”这个问题我无法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这需要看具体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如果你考西部院校一般专业,其实考研真如探囊取物一般的简单,象有些院校特殊照顾专业,比如地质等专业,政治、英语要求40分以上即可,40分凑也凑出来了。然而,若你报考的是北大、清华那些热门专业初试总分400分以上的也不敢保证你稳操胜券,考这种院校过了初试还有复试这道难关横亘在你面前,今年就有考生初试专业排名第一复试却遭淘汰的案例发生,所以我们选择了一所院校一个专业的报考目标后,必须要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获取尽量多的备考信息,才能曾加成功的希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当然考研也有很多共性规律可以把握,不管考那所院校,都必须过政治这一关,怎样在政治课上取得满意成绩,就要抓它复习的很多规律:比如历年考过的经典选择题,经常若干年后重新考啊,每年大纲新增考点往往是命题重点啊.等等.认识了这些普遍规律,将它融汇到具体知识点复习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讲我们自身要把握并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和辩证关系,往大了说.从社会实践看,只有坚持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错误就表现在,它们在对待和处理共性与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上各持一个极端,不懂得二者的辩证统一。教条主义在思想方法上只看到共性的方面、绝对的东西,而否认共性与个性的依存关系,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因而把普遍性当成了现成的答案,削足适履地使具体事物适合某种理论的框子.经验主义则相反.只讲个性而忽视了共性,只看到相对性而忽视了绝对性,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以个别经验否定普遍原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列宁曾指出:对社会主义者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思想理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邓小平同志是运用这一思想的又一个光辉典范,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直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中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的实际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中,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而中国特色则是特殊性、个性、它充分体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中处处都体现出这一矛盾关系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实际应用.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也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有个“起始阶段”,这就是普遍性、共性;即:“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特点,是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分不开的,因而也就具有了与一般社会主义起始阶段不同的许多新特点。上述表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确实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真正把握这一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李贺的锦囊
——质量互变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和量就是放映事物之间的区别性的一对范畴。
所谓质,用哲学术语表示,即指一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相区别的特殊性,由事物内在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认识它是什么,即首先认识质。《史记·秦始皇本纪》上曾有一段指鹿为马的故事,说的是赵高当了宰相以后,为了试探究竟有多少人顺从自己而演的一出丑剧。他牵来一头鹿献给秦二世,却硬说是一匹马。秦二世当即指出其错误。赵高趁机询问在场的官员们,究竟是鹿还是马?结果有人直说了,有人则见风使舵,指鹿为马。这一典故警世后人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鹿和马本是质上不同的东西,是不能混淆的。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草木虫鱼,我们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别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那么,一个事物是否只有一种质呢?不是的,由于事物往往包含许多层次方面的矛盾,因此事物的质也是多方面的。拿人来说,人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质;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的人又有各自的阶级性,这又是不同阶级属性的人相区别的质;在同一阶级的人群中,有做医生的,有从事科学文化教育的,有从事服务性行业的等各种岗位、职业,这又构成了社会分工的不同的质。因此,当我们研究一事物的质的时候,应当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和不同的实践需要,去把握它某一方面的质,从而把重要的和非重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质区别开来。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需要通过其显露在外的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就是事物的质同别的事物发生关系时的表现,例如,不同的化学物质在和水、火等发生关系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属性是从一定方面表现出来的质,而质则是各种属性的内在的有机统一。
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同一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也就是说,一定范围内的量的变化不会影响某一事物的存在,比如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认识,就全国而言,只要保证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两条,至于某些地方、产业和公有制经济的增减与否,都不能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性质。质和量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制约,首先质是量的基础,离开了质,量毫无意义。一定的量总是表示某种物质的东西的多少。其次,量又制约质,没有一定量的质是不存在的。比如说,没有一定量的树木则不成其为森林,没有一定数量的水,就形成不了湖泊等等。坚持质和量的统一是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基本要求,如前所述,强调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仅仅是量的优势。从而使人们对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单纯看它们在国有经济中所占比重,扩展为从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掌握质和量的统一,重要的一点是善于把握事物的度。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雷洛夫,写了一篇寓言《杰米扬的汤》该寓言是说,主人公杰米扬用鲜美丰盛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一盆接着一盆地请客人吃,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逃席而去,从此再也不敢登门。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在一定界限内,量的改变不影响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的佳品,但过量了,则变成了灾难。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度”,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每种液体都有其冰点和沸点,每个生物都有其生命的界限,所有这些“关节点”,都是一起事物质变的界限。这种使事物保持特定质的数量界限,在哲学上称之为“度”。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掌握事物的度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孔子说过:“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不是辨证法。“不及”,即达不到一定的度,不能保证一定事物的质;“过”,则是超过了一定的度,使事物的质受到破坏。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我们应该既要防“左”,又要防“右”,避免左右摇摆。列宁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事物的质和量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把量变和质变统一起来,并从二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去说明事物演变的过程。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曾举过大量通俗而有生动的事例,“譬如,问一粒麦是否可以形成一堆麦,又如何从马尾上拔去一根毛,是否可以形成一秃的马尾?”“这些例子与一个农人的故事,颇有相同之处。据说有一个农人,当他看见他的驴子拖者东西愉快地行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一直到后来,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由于量的变化,随后将引起质的变化。故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黑格尔的这段话是值得记取的:一种量的变化之发生,最初好象是完全无关轻重似的,但后面却蕴藏着别的事物。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一般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质量互变规律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扬弃黑格尔辨证法的基础上,科学到揭示了质量互变规律.这一规律对我们考研学习也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古人治学就有这样的经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被誉为诗坛鬼才的李贺每次外出,都在身上背一锦囊,每有所得,精神火花一现,便立即写出,放入锦囊之中,日积月累,佳诗不断。枕上、厕上、马上,古人就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来学习。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不要总想投机取巧,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应当老老实实,步步深入,一点一滴积累,有量的积累去完成最终的飞跃。
中日之间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辨证关系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要了解矛盾,首先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
《韩非子》中的一个典故:有一个楚国人拿着矛和盾在大街上兜售。他说,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能穿过任何坚固的东西。接着又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没有任何利器能穿过它。于是,旁边有人问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怎么样?这个楚国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这便是传为后世的所谓“自相矛盾”的笑话。显然,这位楚国人的两句话是不能同时成立的,他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叙述问题时,严格遵守逻辑规则,即对同一事物、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不能既肯定又否定。违反了这条规则,就会引起思想混乱。形式逻辑所说的矛盾,是指对同一事物有着相互抵触、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两种相反的看法或判断,它是从相对静止的角度来研究事物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客观事物所存在的静止状态的确定性是形式逻辑矛盾律的客观基础。而辨证矛盾则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同一的本性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例如,我们说中国与日本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体现在双方有不少分歧、矛盾、利益冲突,统一体现在双方又有很多共同利益,可以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作为矛盾构成的对立统一关系,它包括两个层面上的关系:首先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和统一关系;其次是对立关系和统一关系之间的关系。同一性(即同一关系)和斗争性(对立关系)是构成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理解辨证矛盾的实质,关键在于把握住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具体分析了同一性的不同表现形态,明确规定为“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同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斗争”是从社会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最早使用“斗争”概念的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斗争性是矛盾的一般的、普遍的属性。需要明确,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概念,它是对各种具体斗争形式的概括。斗争性与斗争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斗争性是斗争形式的一般性质,斗争形式是斗争性的具体表现。斗争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社会领域中敌对阶级间的对抗、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术界百家争鸣、自然现象中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排斥、物种之间的竞争,包括由超女引出的PK一词,都是斗争的表现形式。因此,列宁在阐述矛盾的斗争性时,特意把“斗争”这个词加上引号。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其关系是相对和绝对的辨证统一。列宁在《谈谈辨证法问题》中明确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所谓相对,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互相依存,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下才存在。如果生产方式改变了,在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等条件下,就不会相聚在它们二者的相互依存的同一性。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原有的社会对立阶级的同一性就必然为新的同一性所代替,事物也因此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旧质变成新质。
再比如,中日友好必须是在日本政府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以往小泉纯一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六年里,中国总理没有踏上过日本列岛,安倍上台后,着力改善中日关系,才赢得中国政府脆弱的谅解,正如媒体评价去年10月安倍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这次温总理访日被称作\"融冰之旅\"
本次温总理访日,双方就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一致,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中日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种共同战略利益即矛盾的同一性制约着其斗争的范围,形式和规模.斗争的绝对性,指斗争性存在的无条件性,连续性,永恒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宇宙万物处在永恒的不断运动和不断发展中,运动是绝对的.而运动,发展的决定力量就是在于事物内部具有的相互排斥,否定,对立的倾向,即事物内在的自我否定性,永不间断的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性.如果矛盾的斗争间断了,事物的运动也就中止了.所以,运动的绝对性是由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所决定的.所以尽管中日建立了战略互惠关系,并不意味着双方的分岐冲突会消失.东海油气田之争,历史教科书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现阶段中日关系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一旦不能得到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又将面临恶化趋势因此,斗争性是同一性存在的前提条件.
所以,我讲抵制\"日货\"的人是愚蠢的不懂辩证法的,日本的原装产品质量就是过硬的,记得家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1982年购的,今天我从地下仓库里取出来无论画面,声音都是那么清晰,我们为什么要拒绝这么优秀的产品呢?而且每当想到日本人为给我们造出好的新产品起早污黑.殚精竭虑.不亦乐乎!
了解矛盾及其根本属性,就可以进一步把握 矛盾
的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如果对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而矛盾的斗争性则是事物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譬如,一种生产关系刚建立起来,马上又进行变革,总是\"过渡\",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那么生产也就无法进行了.所以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无论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或显著变动阶段,矛盾的斗争性都是始终存在的,当事处于量变阶段,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时,斗争性可以起到巩固统一体,保持事物相对稳定的作用.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对内开展\"三反\",\"五反\",和\"肃反\"斗争,对外进行抗美援朝.这些斗争,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对于保持社会和生产相对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统一体由新变旧,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矛盾的斗争性就发挥了破坏旧的统一体,使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的作用(变质).例如,解放战争时期,我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八百万军队,最终于1949年实现了由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质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指出:对立面以其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相互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来决定自然界的生活。可见,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从精神接生术到发展观理论
———辨证法历史发展的轨迹
辨证法一词在哲学史上曾有多种意义上使用。次词来源于希腊文diale-go,原意是进行谈话和论战。其本意是指在辩论中用来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从而驳倒其论据的一种方法。最早使用辨证法一词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89年)把自己用来同他人论辩、谈话的方式称做“精神接生术”,又称辩证法。苏格拉底使用的通过谈话寻求普遍定义、寻求真理的方法是古希腊最初意义的辨证法。传说这位哲学家的父亲是个石匠,母亲是个助产婆。苏格拉底自称他是从母亲的助产术中体验到所谓的论辩方法的。不过他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他们分娩时的灵魂而不是身体。而且这种方法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以各种方式考察年轻人的心灵所产生的是幻觉还是真知。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是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与回答的形式,最后走向正确的普遍知识。它包括四个基本的环节:反证、归纳、诱导、定义。所谓反证,即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迫使他承认对原来自以为十分熟悉的事物实际上一无所知。辩证法也就缘此而生;所谓归纳。即通过人们对片面意见的层层否证,走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这是辨证法的过程;所谓诱导,即通常所说的助产术,他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于自己意识中的思想,进而考察这些思想的真伪,这是辨证法得以逐步行进的手段;所谓定义,就是对社会和人生等德性问题的共同性质作出概括性的说明,从而牢牢地把握它,这是辨证法的目的,不过苏格拉底自称是助产者,不会生出真理的婴儿,所以他对各种德性概念从未下过一个绝对的定义,真理只存在于寻求的过程之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黑格尔,以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作家都充分肯定了苏格拉底在辨证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但是辩证法从最初的达到概念认识的一种论辩方法,演进为一种发展观、世界观理论,其间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直到黑格尔,才使其演变为一种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世界观理论(尽管是以头足倒置的方式揭示了辨证法的真实内容)。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既是以精神为核心的一切事物运动的原则,又是理性的一种高级思维方式。他明确地说:“辨证法是现实社会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从而是辩证法具有了近现代的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学说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把世界理解为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辩证法学说,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的辩证法、近代的唯心辨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西方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在古希腊时期便已产生。赫拉克利特是它的最卓越的代表。他认为,万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并猜测到对立面在自然界变化发展中的作用:“一切都是斗争产生的”,凡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恩格斯、列宁都高度评价赫拉克利特所具有的“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称其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这种辩证法虽然正确的抓住了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性质,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现象层面,是一种朴素的直观。应该指出,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内容极为丰富而又独具特色。辨证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素有品格,运动变化、全面联系的观点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择其要者,1)物生有两与一分为二的矛盾统一观。春秋时期的史墨首先提出“物生有两”,认为既要把握统一体之“一”,又要抓住对立面之“二”,注重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老子》继承和推动了史墨的观点,确认天下不存在孤立片面之物,并据此提出了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反者道之动”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矛盾转化观点。儒家哲学对于对立互反规律则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经典表述;2)和合与中庸的辨证生成观。“和合”意味着和谐与多样性的统一。西周末的史伯最早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而不同的观点。认为只有“和”即不同性质之物的相互作用才有可能生成新物,而同一性质之物的量的简单相加最终只能引起事物走向死亡。“和合”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孔子遂以“和而不同”作为君子的标志,并将和合思想与“中庸”的无过不及联系起来。中庸作为辨证思维,强调的是合两为中心,把握适度,中庸是处理对立关系的标准,只有符合中庸,才算把握了道。3)生生与变易的变化发展观。自《易经》提出“天地之大德日生”,和“生生之谓易”以来,中国哲学便以生生与变易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的.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对于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使辩证法具有了世界观意义,推动辩证法进入到它的矛盾二种历史形态。黑格尔认为,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莫不受辩证法的支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肯定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作为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只是概念的辩证法中天才地猜测到了事物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全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概括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辩证法的传统,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创立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学说。恩格斯曾给辩证法下过科学的定义:“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科学”。列宁认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是基于观念的主观辩证法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辩证法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的辩证的,人的认识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必须遵循辩证法规律。
猫、老鼠、熊蜂、三色堇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恩格斯曾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9纪60年代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以猫、老鼠、熊蜂、三色堇(俗称“蝴蝶花”)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一个侧面生动鲜活地确证了自然界中一切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猫、老鼠、熊蜂、三色堇,在自然界中是种属相距甚远的动植物,乍看起来,彼此互不相干,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三色堇,属于兰科植物,是依赖熊蜂传递花粉受精的;一个地方熊蜂的数量,又跟田鼠的数量直接相关,因为田鼠常常破坏熊蜂的蜂窝;而田鼠的多少,又与猫的多少不可分,这样,猫、老鼠、熊蜂、三色堇之间,就有了生死攸关的联系:猫吃田鼠,猫多则田鼠少;田鼠毁掉蜂窝,田鼠少则雄峰多;熊蜂能替三色堇传递花粉,雄峰多则三色堇繁茂。人们耳熟能详的这个例子,使我们相信,自然界确实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普遍联系之网。而对于人类现实社会生活中普遍联系的切身感受,则不能不提到一个世纪后.
椐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家利用网络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正是这种普遍联系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当然这种联系带来的也不尽是福音,伴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性问题陡然出现.全球问题是指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如气候变暖、粮食危机、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以研究“全球问题”而著称的罗马俱乐部公布\"20世纪70年代爆炸性杰作\"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对人类命运有决定性意义的五个因素为参数(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出了解决了全球性问题的理论模型。通过对五个参数的相互作用,联系和影响系统分析,《增长的极限》认为地球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追求是无限的,人类需求最终极限增长,它的最有可能的行为方式是:社会系统的自我崩溃,如果不改变现在认识和行为方式的话。
唯物辩证法所谓的联系,是指客观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现象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不是只为个别或局部的事物所具有,也不是只在某一时间里存在,而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具有普遍的性质。在现实生活中,《增长的极限》所系统分析的五个参数没有一个独立的,每一个参数经常同所有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例如,人口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而粮食是通过资本增长而增加的,但更多的资本又需要更多的资源,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联系可以分为直接联系与间接与偶然联系,内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等等。显然,上述五个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有直接联系,还有间接联系,有主要联系还有次要联系。
我国有许多寓言故事都反映了这方面的思想。比如有个“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结而发生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按性质说,又可分为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这种区分是重要的。本质联系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稳定的反复起作用的因素。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说种下的瓜种,豆种,在正常条件下一定要结出瓜和豆。在瓜种,豆种与长出的瓜,豆之间的联系,是本质联系。至于同样的瓜种,种出的瓜有大有小,就不是本质联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