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近代史教案 你们需要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tx 发表于 07-5-26 20:4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近代世界的曙光
15、16世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世界整体进程的序幕由此拉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开始形成,而引发这一重大转折的是西欧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和对外扩张。

 

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和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完全形态。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于14、15世纪,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英国,不久,西欧其他国家如法、德、尼德兰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前提条件是中世纪以来各国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生产的增长。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但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需要一定条件:货币、生产资本、生活资料所有者(资本家)和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互相对立和发生接触,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雇佣关系。

由封建性小生产向资本主义大生产国度,还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二是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创造这两个条件的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上,这两个条件主要是通过暴力实现的。

2、资本原始积累的形式

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国债制度;商业战争;近代课税制度;保护关税制度等。

以上所有形式都是通过国家权利,通过暴力促进封建生产方式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途径

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一般两条途径。一条是小生产者自然分化。在封建社会的条件下,手工业生产多由小生产者进行。在封建社会前期,这些小生产者的经济实力、生产规模、劳动效率等大体上呈均衡状态。但到封建社会后期,这种状态逐渐被打破,竞争随之产生。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在竞争中致富的作坊主,率先冲破行规,雇佣更多人手,扩大生产规模,作坊主和帮工之间形成雇佣关系。

另一条是商业资本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商人从商业资本中分出一部分用来购买原料,然后将这些原料分发至农村或城郊居民,令其按要求加工商品,然后再收集商品投放市场。后来,商人甚至给农民提供生产工具和生产设备,这种商人马克思称“包买商”。包买商和农民之间是雇佣关系。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萌芽中起了重要作用。

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的典型组织形式是手工工场,又称工场手工业。特点,工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在手工工场雇佣下进行生产。它有两种类型。分散的和集中的。在西欧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7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

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主要是通过农村中的两极分化和租地农场主租赁土地产生的。由于市场对工业原料和粮食的需求增加,加剧了农村的两极分化。有的富裕农民购置或租种土地,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经营农场,种植市场所需要的农作物,成为农业资本家。有的商人也租赁土地雇佣农业工人,经营资本主义农场,成为租地农场主。有些封建主受市场需求的刺激,改变剥削方式,雇佣农业工人代替依附农民,从而成为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即新贵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母体内产生的。是一种剥削方式代替另一种剥削方式。但它把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简陋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创造更大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时,这个社会才是资本主义社会。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标志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已经升起,经过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展,资本主义扩展到世界各地。

 

    二、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地理大发现包括一系列历史事件,主要有:

1486年葡萄牙人B.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风暴角(即“好望角”);

1492年C.哥伦布航抵美洲;

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路;

1519~1522年F.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1642~1643年荷兰人A.J.塔斯曼航行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等地。

    (一)地理大发现背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A.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a.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对黄金的追求,是另一经济动因。

b.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c.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B.地理大发现的条件

a.地圆说与航海技术的改进。罗盘针、星盘、结构结实、船身更大的海船。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

        b. 商业上的进步:

采用复式簿记;

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

观念上的改变。

股份公司的出现。

        C.专制政府的支持。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是因为:

            a.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

            b.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

            c. 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

地理大发现兴起的动因,源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海外商贸利益无限追逐的结果。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经济结构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谋生的自然经济转变为谋利的商品经济以后,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我扩张内在冲动,以及因优胜劣汰而产生的竞争压力,使得经济活动必然要突破地区与国家的局限而扩张成一种国际行为,对外贸易因此已不再是经济生活中的补充性因素,而成为经济运行的要求。到世界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去冒险,成为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制度的内在属性和必然行为。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史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地理大发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金欲”有之,“土地欲”有之,宗教因素有之,政治、经济因素有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有历史的必然,也有个人素质造成的偶然。这样才更接近历史的真是,揭示事件的本质。

这里涉及一个史学理论——“历史事件是历史环境的产物”。即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都是综合因素的产物。这些因素不单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有政治的、文化的、外部的、自然的、人为的等等。每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既要看到多因素作用,也要看到重要因素的作用。

    (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三条航线和两个方向。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经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航线;麦哲伦绕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再经印度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西班牙环球航线;达伽马开辟了东西方最短航线,哥伦布第一个发现美洲,而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美洲的发现,东西两半球文明的汇合与哥伦布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因此,哥伦布成为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对哥伦布的评价情况。.

    (三)、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地理大发现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揭开了近代殖民的序幕,最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时葡萄牙和西班牙。

        本部分内容自学,注意早期殖民扩张的性质;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的方式;“教皇子午线”等。

       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世界分割孤立状态的结束与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地理大发现发生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它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地理大发现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

  2、欧洲商业重心的转移。“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 随着新大陆和新航路的发现,欧洲的商业重心开始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经济机构,如证券交易所、航运保险公司等也开始在西欧一些主要城市发展起来。

  3、地理大发现在欧洲造成的最直接的经济后果是“价格革命”。当时西欧各国的殖民者和商人,从亚洲、非洲、“新大陆”源源不断运回大宗的金银财宝。由于货币流通量的急剧增加,刺激了物价的上涨。“价格革命”改变了西欧社会各阶层之间经济力量的对比。资产阶级利用“价格革命”,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经济地位。而靠固定(工资)收入生活的工人因物价上涨处境恶化了。西欧资产阶级不仅通过地理大发现对海外进行贪婪的殖民掠夺,而且由于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本国劳动人民生活穷困化。

  4、开阔了人类的眼界,有利科技进步,也敲响了欧洲封建制度的丧钟。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开阔了人类的眼界,使科学和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西欧工商业的空前发展,又促进了日益腐朽的封建社会内部革命因素的增长。因此地理大发现敲响了欧洲封建制度的丧钟。

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后果和影响研究情况

后果的理解,随着探险者足迹到达世界每个角落,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理念,随着贸易活动增加,各地区相互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由分散到整体的进程。地理大发现为上升的资产阶级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东方没有抓住时机,西方领先东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

    (五)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标志。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

   一、文艺复兴的含义与指导思想

1、文艺复兴的含义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该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文“Renaissance”。它概括了乔托以来的文艺活动的特点,被世界各国沿用至今。中国曾有人直译为“再生”或“再生运动”,但“文艺复兴”的译法已被普遍接受。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文化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这是由于时代已经发生变化,时代为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所以,文艺复兴一词没有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和社会本质。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因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带有各自的特征。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源于“人文学”。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统治着社会的全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切都被纳入到神学之中,教会控制的僧侣学校只讲神学、法学科目,视古典文化为异端。13、14世纪城市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新兴市民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创办了一批世俗学校,讲授“人文学科”,研究和传播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用世俗文化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反对基督教神学,当时研究古典文化蔚然成风。研究人文科学的人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以反对中世纪宗教桎梏及其一切封建残余,因此也称人道主义。为区别起见,中国习惯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思潮称人文主义,以后的则称人道主义。

对人文主义的评价:

第一,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宗教神学的一场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人文主义反映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在人文主义运动中涌现出的学识渊博的巨人,在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破教会统治,冲击腐朽文化,为近代文学、艺术、哲学、教育和实验科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资产阶级在当时还不是一个成熟的阶级,这就决定了人文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特别是人文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宗教的束缚,人文主义者从来就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没有否定基督教教义的神圣无比,乐于接受教会、教皇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并不反对宗教本身,只是反对宗教神学中禁欲主义主义等压抑人性的思想,没有抛弃宗教。

培根公开承认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伊拉斯谟既强调人的伟大作用,但同时却认为人们的知识程度决定于接近上帝的程度。这都表明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虽然以人道反对神道,但反抗程度始终没有能摆脱宗教的束缚,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不彻底性。

同时,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人是抽象的,抽去了社会和阶级内容。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他们所说的人,形式上是全人类而实际上则是资产阶级,他们所宣扬的人权,人性和个性自由,都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人生观;所谓人权,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所谓的人选,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性,所谓自由,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人文主义者,就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言,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个人主义就是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个人主义是那个时代最富于革命性的理论,是对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专制制度、宗教束缚及其团体精神的否定。

 

二、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

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

第一,意大利经济的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战争频繁,纷争不已,但经济上呈现一种特有的繁荣,一些城市共和国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有雄厚的财力。这些为文学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物质环境。

第二、与某些城市政权的支持分不开。意大利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艺术家、学者竞相延纳,加以庇护,为他们提供了多方位的帮助,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科西摩·美第奇说过:“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兽。”这代表了很多上层任务的看法。

第三、意大利特有的文化环境和人才结构,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在中世纪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对意大利本土上古代罗马建筑遗迹和古典文化手稿进行研究,书法思古之幽情。同时,意大利各城市长期同拜占廷、阿拉伯有着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使意大利人熟悉了更多的古希腊的文稿和艺术古迹。另外,拜占廷灭亡后,许多学者逃亡意大利,带来古典希腊文化,也促进了古典文化在意大利的复兴。

第四、14、15世纪的意大利具有适宜的政治环境,各城市的相对独立状态,城市国家在意大利北部、中部形成的均势,是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五、教皇、教会势力衰落。14世纪初罗马教廷西迁阿维农七十年,随后又是教会的大分裂,导致反教会神学文化的产生。

第六、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在中世纪几乎垄断了地中海贸易,意大利商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他们把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带回祖国,使新文化得以吸收异国的养料,呈现出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特点。

总之,文艺复兴首先倡于意大利决不是偶然的,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既是资本主义因素最发达的地区,又是罗马古典文化的老家,因此就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而一些城市政权对人文主义者的支持,对文艺复兴兴起、发展也起促进作用。教权衰落又为文艺复兴出现提供了有利时机,以上原因决定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

关于文艺复兴的发生的背景研究

 

三、文艺复兴的进程

1、文艺复兴的分期)

教材观点:14世纪上半叶——17世纪初

前后两阶段:14世纪上半叶——15世纪末;15世纪末——17世纪初。

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自学。(列表)

  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萌芽

  16世纪是西欧封建主义开始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欧洲封建国家解体和民族国家形成的时期,君主专制政体在欧洲许多国家普遍出现,国家权力在一些国家高度地集中君主手中,欧洲政治生活发生的这些变化必然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明显地反映出来。在意大利,马基亚维利的政治思想就反映了这个政治现实。

马基亚维利出生于佛罗伦萨名门望族,到他父辈时,家道已破落贫寒。他年轻是很有志向,发奋好学,博闻强记,精通古典文史,接受人文主义教育。20岁左右,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执政,他供职于佛罗伦萨政府,1492年,美第奇家族统治被推翻,佛罗伦萨重新建立共和国,从1498—1512年,他担任共和国的军事外交10委员会的秘书。当时虽年仅29岁,但已显示了他才能出众,能力非凡。他曾多次出使西欧诸国,国外复杂的政治斗争,给他的心灵深深的打上烙印,启迪了他的政治思想,为他后来撰写《君主论》奠定了基础。1500年,他首次到法国,考察了法国在强大的君主专制下国家繁荣昌盛的情况,痛感自己的祖国四分五裂,势必为强国所侵犯,将会导致覆灭厄运,他认为意大利要实现统一,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君主,依靠他的权势,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祖国的强大。在共和国供职时,他结识了名噪一时的切萨雷·博贾,博贾是个通晓“政治权术”的瓦伦丁诺公国的君主,以后他的政治理论学说和手段均受博贾的思想所支配。

1512年,美第奇家族重返佛罗伦萨,依旧实行僭主政治,马基亚维利因而失去政府职位,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曾多次向美第奇家族请求在政府中复职,然而此时,美第奇家族破获一起反僭主政府的阴谋案件,发现案卷中有他的名字,这一涉嫌案件使他遭到逮捕并受到拷打,后因无确凿证据被获释,以后也没有取得美第奇家族的谅解。1512年以后(43岁)是马基亚维利政治上失意之日,但也是他学术上成功之时。他引退后开始了他的著作生涯。

《君主论》(《霸术》)是马基亚维利献给佛罗伦萨统治者的奏疏。共26章,数万字。这份奏疏的目的:一是作者幻想得到美第奇家族的垂青,重返政界,实现其夙愿;二是幻想通过美第奇家族的权势,实现意大利统一事业,使祖国进入欧洲强国之林。序言说:“我今纳忠于阁下,写辑成书,以贡于阁下,暇时读之,出任国事,当可与古今伟人比隆矣”,从而“能拒异裔之侵犯,光复旧业,拯民于水火,为意大利争光荣,此机不可失也,望殿下图之。”书中自始至终体现了马基亚维利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反映意大利资产阶级关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愿望。

《君主论》政治思想:

第一、从人性出发研究政治,强调政治应脱离道德的约束,使政治学和伦理学分离。马基亚维利注重实际,他说:“人们实际怎么生活和如何生活距离很大。”他把人性作为政治生活的基础,人性就是人共同的本性。包括①人很凶恶,又很怯懦。人处于群体之中变得强大(凶恶),单独变得怯懦,凶恶与怯懦结合起来就产生一个后果,自己不受压迫就去压迫别人,人本性中就有傲慢因素。②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欲望无穷,能力有限,人总是不能满足,所以人总是在“咒骂现在,颂扬过去,寄望未来。”③人不知道感恩图,反复无常。

在马基亚维利那里人性是邪恶的,这是他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他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源,国家的核心是权力,没有权力约束的社会很难稳定,权力是政治需要,君主拥有权力应该摈弃道德。从理想上、感情上,他认为君主应拥有慷慨、仁慈、言而有信、信仰虔诚等优良品质,但从现实中从理智上他意识到险恶环境不允许君主具备那些优良品质,一个君主应采取诡计多端、背信弃义、撕毁条约、放弃诺言、名暗兼用,残忍无情,为达到目的可不择手段。马说:“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

第二、必须依靠专制君主统一意大利。针对四分五裂状态他指出,造成这种形状的原因是:教皇对世俗政权挑拨、干预,教皇为控制意大利力图分而治之。在《佛罗伦萨史》指出,另外贵族自私腐败和教会狼狈为奸,市民阶层宗教斗争也是四分五裂的原因。马认为意大利欲兴邦臻于统一局面,“非有智勇兼备、才德兼优的人,不能维新统一。”他把自己希望寄托在强有力的君主身上。按马的宿愿,极力推崇共和制,但他根据当时意大利的形势,共和制行不通,唯有行施君主专制政体才能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制服众多的地方君主。

恩格斯认为在意大利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很软弱,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只能向“整个封建制度的首脑即王权寻求有力的支持。“”在这种普遍混乱的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徒的各附庸国的状态相对抗。“

第三,提出君主统治术。

①君主善于统治。应该认识到法律和军队是君主制的基础,单独运用一方统治都不行。马说:“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运用法律,另一种运用武力,第一种方法是属于人类特有的,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属于野兽的…君主必须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君主既然必需懂得善于运用野兽的方法,就应当同时效法狐狸和狮子,既是能识别陷阱的狐狸,又是能威慑豺狼的狮子。但君主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行,并且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要进行欺骗的人总可以找到某些上当受骗的人们。法律

②君主在政治上应该考虑有效、有害,而不必考虑正当不正当。政治成功背后总是伪善的、诡计的,英明君主不应遵守信义,不必过多考虑仁慈,对人要么抚爱,要么致于死地,如果轻微伤害,总要招致报仇。一位君主总是不乏正当的理由为其背心弃义涂脂抹粉。

③君主应当使人畏惧,但不能使人憎恨。理想的君主既被爱戴又被人畏惧,但是两者合在一起是难乎其难。如果一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忘恩负义,容易变心,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避难趋利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时候,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因此,君主如果信赖人们的说话而缺乏其他准备的话,他就要灭亡。同时,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因为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可是畏惧,则由于害怕受到惩罚而保持着。”

④君主应富有远见防止献媚。

马的政治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政府权威的要求,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马对国家的现实主义分析也具有反神权反封建的性质,但其为目的可不择手段的观点,则因易为政治野心家和发动统治者利用而受到后人的非议。

比马基亚维利稍晚还有政治思想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及《太阳城》。

3、文艺复兴在西欧的传播

从15世纪后期,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逐渐传播到西欧其他国家,文艺复兴达到繁荣阶段。

 

四、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历史意义

实质:它名义上是鼓吹“复兴”古典文化,实际上是以新的世界观推翻神学、经院哲学以及僧侣主义的世界观,并以这种新世界观支配和推动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历史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精神时代——人文主义时代的到来。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乐观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反对中世纪教会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它以“人”为宇宙中心,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具体而言:

(1)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将越来越多的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同时培养了人们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创造精神,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2) 文艺复兴时产生的光彩夺目的文学艺术杰作,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它使自然科学脱离了神学,同时推翻了僵化的经院哲学体系。

(4)不仅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而且对以后的资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潮产生了影响,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局限:

(1)人文主义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人文主义者没有抛弃宗教)

(2)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保留了古代的一些迷信落后的东西,科学和鬼神之间还没有截然分开,在人们心目中,两者都能驾驭自然。他们相信占星术,并将他误作天文学,他们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某些中世纪的思想方式。
16世纪首先在德国发生,随后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 、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强有力的响应,个别国家的君主大力支持,部分下级贵族也积极投入,对反击的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冲击,促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涌现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基督教新教派。

 

一、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

1、天主教会资产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严密的精神统治,激起了以资产阶级为首4的广大群众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因此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天主教会对广大群众施行了严密的精神统治,使群众不知不觉地屈服于教皇的权威。

2、随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权力的坚强,王权同罗马教廷的矛盾日趋尖锐,把机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国际中心,它在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三分之一;政治上长期与世俗国王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在文化上居于至高无上的支配地位。至14、15世纪,西欧各国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以共同语言、共同的文字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为特征,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坚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并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天主教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天主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西欧各国利用教皇权衰落的时机开始了摆脱教廷的控制,以实现教会的民族化,15世纪西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出现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必备条件。

3、教会的腐败、搜刮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加。15世纪以后,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原罪”说和“救赎”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加上教会弊端丛生,这一切成为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英诺森八世有8个私生子,巴黎圣母院的教士把自己的住处变成赌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天主教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教会统治,因为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不利于工商业发展,世俗君主和改组则觊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打算,他们也站在反天主教的行列里来,16世纪,天主教成为众矢之的。

4、发生在14世纪末英国的威克里夫运动和15世纪捷克的胡司战争,也对宗教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宗教改革的发生,也得力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对教会腐败和丑恶的揭露和批判,为新教思想家发起改革提供了突破口。

6、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势力日益强大,他们对教会占有巨额财富并享有征税特权十分不满。为了追逐利润,他们需要剥夺教会的经济特权。因而。西欧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宗教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精神统治,改革封建主义的传统教会体制及其宗教生活形式,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宗教制度与宗教精神;二是剥夺罗马教皇对欧洲世俗政治的控制和扫除各封建诸侯割据势力,变革欧洲中世纪以来形成的那种由封建教会支配的政治体制,加速欧洲各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君主制王权的建立,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二、德国的宗教改革

  (一)德国的宗教改革原因

   (1)中世纪德国在政治上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16世纪初的德国在名义上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在这块土地上有大大小小许多封建领主,其中有七大选侯、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以及上千个骑士。这些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俨然是独立君主,他们有自己的行政组织、军队、法律、货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无权干预领主内政。

   (2)15世纪末16世纪初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经济发展的分散性使其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在中世纪后期,德国一直处于经济发展比较分散和不平衡状态。其表现是部分城市经济贸易繁荣,而有些城市还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有的成为国内贸易中心,但这种状况仅限于部分地区,没有一个城市能够成为全国的工商业中心。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大城市多半分布在边区,和外国的联系要比和本国的联系更为密切。

   经济的分散性不平衡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国家的分裂,使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家具。形成恶性循环。

   (3)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大肆搜刮由来已久。德国最大的不幸为天主教会插手德国内政创造了条件。德国成了收罗马天主教会榨取最重的地区,也是劳动人民最受剥削地区。因而是灾难最重的地区。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金币,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4)贵族对下层人民的剥削日益加重。德国劳动人民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民,而且少数农民仍处在农奴地位。农民不仅受地主剥削,还要交纳什一税,同时受商人和高利贷的盘剥。农民处于各国社会最底层,革命性最强。

这样,在德国,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而在这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教会封建主同德国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一切社会矛盾的焦点。教会封建主首先是大家痛恨的对象。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

从1520、8—10,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宗教改革思想。

他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提出他的政治思想。在信中他痛斥罗马教廷对德国的专横、掠夺,呼吁世俗君主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企图以民族的世俗权威取代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神权。他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的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凡属俗士世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俗世当局处理》这些内容实质是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这激发了德意志民族的情感。

路德宗教改革理论是“因信称义”,人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并得到上帝的恩典,从而使灵魂得救;在人与上帝之间,无须宗教法律、礼仪和神职人员作为中介,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简化烦琐的宗教仪式,七项圣礼中只保留洗礼、圣餐两项;

意  义:① 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最高权威论、圣礼得救论、教士特权论。打碎了罗马教会强加在广大教徒身上的枷锁,把信徒从封建宗教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他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教会高于国家的天主教思想。

② 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人的思考和意志,将人的个性体现在信仰之中。因而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中的具体反映。

    局限性:   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德意志君主和贵族身上,他承认君权神授的原则,反对人民拥有反对君主的权利。因此,在路德投靠诸侯时,广大人民开始离开他,而团结在人民宗教改革领袖的周围。

德国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止于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的缔结。共38年。大体分两阶段:第一阶段(1517—1525)为运动兴起和发展阶段。1517年,他点燃了德民族反对罗马教皇的怒火,在群众的支持下,运动迅速从宗教神学领域扩大到政治、经济领域。路德也从与教皇藕断丝连发展到1520年与教皇公开决裂,提出以信仰得救为核心的宗教纲领和以反对罗马教皇争取民族独立为核心的政治纲领,将各爱国阶层充分发达起来。第二阶段(1525—1555)为运动的高潮与分裂并演化为宗教战争时期。1525年农民战争把运动从反对国外的封建势力,扩大到反对国内的封建制度。由于运动的深入和路德本人地位的变化,他反对和攻击农民战争,在政治上进一步投靠诸侯,改革思想趋于保守,向单纯的神秘宗教方向发展。1526年以后,他主要致力于圣经的译注和借助诸侯,至上而下地进行路德教的建立和建设工作。直到1540逝世。

根据宗教改革全过程,我们任何从政治上评价路德的功过是非呢?在过去评价中,有一种意见认为,他对运动的贡献仅仅是起了引发、点火的作用,对于他后来的活动则是侧重他反对农民战争的政治态度,而认为只是起到了“叛徒“作用。该任何评价路德在历史中的作用呢?

(三)托马斯·闵采尔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

闵采尔主张:信仰得救,但他认为信仰不是别的,而是人的理性。人人有理性,也就都可以有神性,便都可以升入天国;他号召用暴力手段实现社会变革,在现实世界上建立人人平等的“千年王国“。他的主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不但反对教会,而且还反对封建贵族。要求实现尘世上的平等,取消压迫和剥削。他的主张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正是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德国爆发了农民战争。

农民战争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高潮,失败原因是市民阶级的背叛。路德号召,无论是谁,只要力所能及,就应该把反叛者“戳碎、扼死、刺杀,象打死疯狗一样。另外贵族的妥协。但运动打击了天主教势力,也加剧了德国政治上的分裂和宗教分裂以及农奴制的复活。

(四)路德教派的确立

路德新派教之得到传播原因:

第一, 它得到农民、工人和市民(中等阶级)的全面支持。

第二, 它得到一心一意想攫取天主教会财产的世俗君主(大诸侯)的有力支持。

第三, 它也得到德国爱国主义者的同情。

第四,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力不从心。

第五, 路德个人的主观条件也有助于新教的胜利。他学识渊博,雄辩的口才,又能写典雅的文章。

 

    三、瑞士的宗教改革

 

    四、英国宗教改革

 

    五、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宗教只是一个形式。

三个地区的宗教改革,以德规模最大,最激进;以加尔文教最成熟和系统;以英国最为保守。各教派教义均有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内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新教派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影响:

1、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大大缩小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天主教会虽竭力反扑,残酷镇压一切被称为异端的人,但已无法恢复以前的垄断地位。

2、新教教义不仅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符合他们创造“自由”、“平等”关系的需要,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3、从基督教本身发展看,“改教运动最大的意义,就是使基督教信仰恢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毫无窒碍地来到上帝面前。”

六、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的关系
  欧洲君主专制制度是从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国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形态,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16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逐渐解体,封建贵族阶级趋于没落,资产阶级兴起,两个阶级势均力敌,君主充当了仲裁者和保护者的角色,从而取得了他们的支持,确立了专制统治。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是国王个人专权,他依据“君权神授”说,把立法、行政、司法权集于一身,并且依靠官僚制度和常备军,对全国实行集权统治。

    专制王权本质上属于封建性质,它是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下,粉碎了地方割据势力之后逐渐树立起来的。封建割据,新兴资产阶级用财务支持君主,建立了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奖励工商业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活动。当资产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之后,必然与专制王权彻底决裂。

    一、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1. 16世纪经济的发展

16世纪,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南部在毛织、麻织和丝织业中出现了分散或混合形式的手工工场。地理大发现后,法国沿大西洋海岸的港口通过西班牙发展了对美的贸易。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成为重要的阶级力量。法国原始积累的特点是国债制度和包税制度的早期发展。

    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通过购买官职,以法律家和官僚的身份参加到政府机构里去。因此整个资产阶级与主权保持密切的关系。

    法国仍旧是一个封建农业国,人口的90%以上从事农耕。14、15世纪农奴制趋于瓦解、大部分农民成为人身自由的世袭佃户。

2. 专制制度的形成

    “价格革命”,贵族地主,许多人出卖土地。但在政治上他们仍然拥有特权,有的担任中央或地方的重要官职,领受优厚的年俸,贵族的爵位世袭,他们大都要求加强专制王权,以保持高官厚禄,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持封建统治。

    (1)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结束,奠定了法国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基础;

    (2)法国路易十一(1461—1483年),打败了伯根地公爵大胆查理,消灭了伯根地公国;

    (3)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7年)统治时,王权比较强大。

      ①三级会议长期停止召开,御前会议掌握着行政管理大权。

      ②下令剥夺男爵的司法审判权,削弱贵族而加强王权。

      ③下令取消仍然保有自治权的那些城市的独立地位,削弱地方势力而加强中央。

      ④着手创设常备军。

      ⑤从15世纪起,法国教会开始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实现教会民族化。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又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

      ⑥实行了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他禁止法兰德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毛织品进口,为法国商人取得在土耳其贸易的特惠权,从而保护了法国的工商业,他还部份地取消了国内关卡,开始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形成。

3. 掠夺意大利的战争

    为了巩固法国在地中海区的商业地位,占领意大利领土,1494—1559年,法国与德皇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卡托·坎布累齐和约告终,法国收复加来港,占领洛林的麦茨、土尔和凡尔登城。但侵占意大利领土的目的没有达到,加之长期的战争耗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削弱了王权。

4. 胡格诺战争与南特敕令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便开始在法国传播,部分资产阶级分子和农民、手工业者、雇工,法国南部有野心的大封建贵族也信奉加尔文教。加尔文教在法国称为胡格诺教。北方有分裂倾向的大封建贵族则仍信天主教,南北两个封建集团的矛盾由教派冲突酿成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1562—1594年)。1572年8月23日(即圣巴托罗缪节)晚上,天主教徒在王太后的策划下,在巴黎一地就屠杀了2000多名胡格诺教徒,激起了胡格诺派的强烈反抗,战争比前期更加残酷。南方建立了胡格诺联邦,北方建立了“天主教神圣同盟”,在混战中,天主教集团首领吉斯·亨利和国王亨利三世先后被刺死,胡格诺集团首领波旁·亨利于1589年即王位,称亨利四世(1589—1610年),开始了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

    1593年亨利四世改信天主教,次年加冕成为全国公认的国王,战争遂告结束。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但是也让胡格诺教徒享受宗教信仰自由,并且有权担任国家官职。敕令又允许他们维持25000的兵力和保留若干个堡塞。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5. 亨利四世发展工商业措施:

    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农业,降低农民的直接税,扶植工商业,给工场手工业发放补助金,提倡技术改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成立贸易公司,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二、英国都铎王朝的专制制度

1. 手工工场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

    1485—1603年是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因素迅速发展。

    呢绒业是英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1.6%。农村分散形式的手工工场除毛纺织业外,采矿、制革、酿酒、金属冶炼和加工、建筑、造船等也是重要的手工行业。

    16世纪前期的特点是贸易量上的增长,掀起了以呢绒输出为中心的对外贸易高潮。后期的特点是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贸易公司莫斯科公司(1554年)、东地公司(1579年)、利凡特公司(11581年)、,几内亚公司(1588年)和东印度公司(1600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商人的足迹已越出西欧及其领近地区的范围,同北欧、东欧、近东、北非和远东诸国商人直接交易。

2. 圈地运动

从15世纪末开始,英国农村发生了一个以“圈地”为外形的大变革,即圈地运动。

    16世纪的圈地运动,它是由农奴制的瓦解和农村商品经济的长期发展促成的,而本国和欧洲大陆一些地区与国家毛纺织业的发展则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对羊毛的需要激增,羊毛价格上涨。在圈地过程中,土地关系、农业经营方式和耕作制度都发生了变革。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封建农业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制产生和发展起来了。

3. 社会结构的变化

    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兴起。旧贵族靠征收封建地租过奢侈生活。农村中的农场主和租地农场主是新贵族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人采用新方法雇工经营,创办资本主义性质的农村和牧场,有的则通过土地买卖致富。圈地运动也引起了农民阶级的分化,在少数人致富的同时,有大批小农失去了土地,沦为工业或农业雇工,有的被迫乞食流浪。

4. 专制统治·宗教改革

    亨利七世(1485—1509年)开始,实行专制统治。

    亨利七世对封建割据势力采取断然措施,下令禁止旧贵族蓄养家兵解散封建家臣团,摧毁他们的城堡,消除旧贵族反叛王权的后患。在中央,国王选择亲信充当顾问官,不久又成立枢密院,枢密院受国王操纵,有权制定法令,并掌握最高司法权。枢密院,星室法庭。

    英国专制制度的特点是国王把新贵族和城市资产阶级作为主要的依靠力量,选任枢密院议员,把旧贵族排斥于这个最有权力的权构之外。地方各郡仍归治安法官管理,权力有所扩大。地方的实际统治者治安法官,由枢密院在地方乡绅中选任,执行枢密院规定的政策。

    亨利八世开始改革教会。1533年亨利八世公开和罗马教皇决裂,下令禁止向教廷缴纳岁贡。1534年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的最高首脑,对一切宗教事务具有最高的权力,可以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决定教义,并将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来审判教徒,镇压“异端”,改革教会,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改革后的教会称为英国国教(Anglican Church)。英国议会于1536—1539年通过了解散修道院并没收其全部财产的法令。约有2/3的教会土地被抛入市场,转到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手中,结果既充实了国库,又使贵族和资产阶级从中得利,他们因此更加拥护王权。

5. 重商主义和反对西班牙的斗争

    重商主义政策。限制羊毛原料和粮食出口,同时限制制成品进口,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又给贸易公司颁发特许状,允许垄断特定地区的贸易。政府还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对其劲敌西班牙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贸易,制海权,宗教分歧。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海盗在大西洋上经常劫夺西班牙殖民地和从殖民地运回金银的船只,以此作为打击西班牙的重要手段。海上抢劫、走私和向美洲贩卖黑奴的活动视为发财致富的有效途径。还支持西班牙的属地—尼德兰革命。1588年爆发了英西大海战,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彻底打败,海上实力受重创。英国初步夺得了大西洋航线的控制权。

6. 血腥立法和凯特起义

    “血腥立法”,迫害在圈地运动中被抛出的失业流浪者,对他们施行鞭打、烙印、割耳和降为奴隶等刑罚,甚至处死。立法,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

    1549年由小贵族凯特兄弟领导的诺福克郡农民起义,起义波及全郡,攻下了郡首府诺里季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圈地的狂潮。

 

    三、俄国留里克王朝专制制度的巩固

1. 16世纪的社会经济

    国家最后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取得独立。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完成了领土的统一。

    15世纪中叶起,俄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到16世纪已经有220种手工行业。耕地收回,“夺地”现象。从15世纪末开始,政府用立法手段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当西欧国家,如英国和尼德兰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候,俄国却加强了对农民的奴役,从此农奴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 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

    “贵族委员会”把持了政权,大公要受委员会的牵制。叛乱,政变。1547年1月已经成年的伊凡四世(1533—1584)亲政,改称沙皇。1549年初,伊凡四世改革,新法典于1550年颁布,规定将司法审判权和行政治理权进一步集中中央。

    50年代的改革加强了沙皇的中央政权,“特辖领土制”,中央地区和南方部份地区被定为特辖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由沙皇直接管理。组成“特辖军团”,“恐怖的”伊凡。

3. 对外扩张

  通过陆地蚕食逐步扩大领土,二是争夺出海口。1552年,1556年,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尽入俄国版图。

    俄国对西伯利亚的军事扩张开始于1581年9月,(1586—1594年)建立了秋明、托博尔斯克、别列佐沃、塔拉和苏尔古特等军事城镇,作为进一步侵占西伯利亚的据点。

    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出海口,立窝尼亚战争(1558—1583)。结果俄国不但没有夺得出海口,反而丧失了波罗的海沿岸部分土地。

4. 农民处境的恶化和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1606年夏,波洛特尼科夫在西南部的普迪夫尔城打败了沙皇的军队,10月包围首都莫斯科。由于起义军中成份复杂,卷入起义的小贵族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投降沙皇。

5. 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大贵族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当选为沙皇(1613—1645年),俄国从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613—1917年)。

 

    四、西班牙的专制制度

1. 工商业发展

    15世纪末西班牙实现统一,国家逐渐强大起来。查理一世(1516—1556年),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舰队。

    16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手工工场。

    商业上主要发展同美洲殖民地的贸易。

    尽管16世纪西班牙的工商业有明显的发展,但比英国、法国和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还是落后,工业的规模不大,产品有限,对外贸易几乎年年入超,只得用白银来弥补。国内贸易也不发达,专制政府掠夺政策的摧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幼芽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

2. 农业的落后

    西班牙的农业十分落后,没有发生象英国和其他欧洲经济发达地区那样的农业变革,农村仍然受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

3. 王权的加强

    西班牙是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收复失地运动”中逐渐统一起来的,统一后的西班牙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国,但是各省区仍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王权并不巩固。直到16世纪初,等级议会。从1521—1544年,查理一世同法兰西斯一世展开了争夺意大利半岛统治权的斗争,又不断同德国新教诸侯作战。

4. 腓力二世的反动统治

    1556年查理一世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由他的弟弟斐迪南继承,西班牙及其美洲殖民地和尼德兰交由他的儿子腓力统治,称腓力二世(1556—1598年)。

    实行极权统治,利用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新教徒。赋税极其沉重,大量举债。欧洲“价格革命”,政府对工业既不保护,也不鼓励支持,西班牙的产品一般质量低劣。

在外交上,腓力二世继续奉行霸权政策。在1588年,当它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时,却遭到英国海军毁灭性的打击,海上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同时出兵干涉法国的内战又以失败告终。

 

    五、英、法、俄、西专政制度异同

四国专制制度都是在16世纪封建制度逐步解体,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政治实现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

不同:

①形成方式不同。英法国家把政治改革、武力镇压和教会的民族化相结合,俄国以政治改革为主,西班牙则在反阿拉伯人的“收复失地运动“中确立了王权。

②阶级基础不同。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最快,英国贵族资产阶级化,他们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形成英国专制制度的基础。在法国和西班牙,虽然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由于农村中封建势力十分强大,因此,法国是资产阶级贵族化,并和贵族结成联盟支持王权。在西班牙,资产阶级没有地位,王权也相对弱小。以贵族、教士、城市上层为阶级基础。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没有发展起来,封建的农奴制有逐渐加强之势,阶级基础是中小贵族和城市上层富裕阶层。

③由于以上特点和影响,四国专制制度的专制程度有所不同,法国的王权最为强大,俄国和英国次之,西班牙相对薄弱。

④作用不同。英法专制制度初期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鼓励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班牙政府则支持航海业和海外贸易,促成了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俄国的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但在封建制度的后期,专制制度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革命的对象。

王权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关系不可能永恒存在。在各地大贵族势力被剪除后,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便稳固的确立起来。在它进一步强化自己之时,便把资产阶级看成一个“钱袋“。无休止进行勒索。同时以往的联盟在本质上原是双方在互相利用,并没有长久的一致利益,在地位上也一直存在君臣之分。另一方面,在大贵族势力被打击下去之后,整个贵族阶级对王权不仅俯首听命,而且日益将王权视为自己的保护者,王权也把贵族当作进行统治的依靠力量。于是,以君主为首的整个贵族阶级便以国家统治阶级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之上。从这时起,王权的历史进步性消失了,日益变成历史发展的障碍。

当王权与资产阶级之间从联盟关系转化为对立关系时,在资本主义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里,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资产阶级在财富上成为最富有阶级,其财富明显超过了封建贵族,而在社会地位上,相对拮据的贵族却通过专制王权占有统治权力。贵族阶级在经济实力不敌资产阶级时,于是就更加依靠手中的政治权力来巩固和加强其统治地位。王权就扮演了依靠专横政策进行统治的角色。这种矛盾表现:专制政府的掠夺性的税收政策;专制王朝实行一系列超经济压榨;国家权力保护落后抑制先进;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地位不平等,贵族有特权无义务,资产阶级有义务无权力。财富与地位,权利与义务不相称,实际反映新的经济基础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尼德兰革命

 

    一、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发展。尼德兰资产阶级是其自身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16世纪以前,尼德兰已经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进一步推动尼德兰工商业发展。在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程度最高;在农村,农奴制已经瓦解,南方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被半资本主义的租佃关系所代替。尼德兰的南北方的经济在当时欧洲较发达。

    (2)阶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由大商人、工场主和农场主组成的城乡新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的旧贵族成为新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多信奉加尔文教,要求摆脱封建关系的束缚。

    (3)西班牙的专制统治:西班牙在尼德兰的专制统治日益加强,不仅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激起了尼德兰人民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加尔文教派的人鼓动反对西班牙的专制统治。西班牙残暴的专制统治是革命发生直接原因。

 

    二、过程(1566—1581)

 

    三、意义

① 尼德兰革命是以反对西班牙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兴的解放资产阶级国家150万人口。

政治上还保留了君主制的某些特点,连激进资产阶级也没有获得充分的民主和言论自由。荷兰经济的繁荣仅是昙花一现,17世纪后期开始走向衰落。
沙发
 楼主| wtx 发表于 07-5-26 20:47:14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近代史2

第二单元 革命时代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发生的原因

①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其中最为发达的是呢绒工业。这种发展大部分是利用没有行会制度的农村环境.以分散手工工场形式进行的,也有少数规模较大的集中手工工场。随着呢绒业的发展,对羊毛需求量的增加,牧羊业成为有利可图的事情,圈地运动由此兴起,造成农村土地关系变革、资本主义的大牧场、大农场出现。这种资本主义深入农村的情况,对封建制度的瓦解有很大作用。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便渗入到农业经济中。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贵族用暴力手段大规模剥夺农民的一种方式。始于15世纪后期,直到19世纪上半期。

其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英工商业的发展,特别上毛纺织业的发展,羊毛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不断上涨,牧羊业成为有利可图的事情,圈地运动由此兴起。16世纪末17世纪初,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粮食价格暴涨。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有利可图,使圈地运动发展更快。

后果:它实现了农业的直接生产者与生产手段的分离过程,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态,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破坏了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英国的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使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过渡到农业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资本主义剥削。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促进了英国阶级分化。农民由于失去土地变成无产者,成为封建的主力军,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新贵族,其经营方式、经济利益、政治要求都与资产阶级一致,因而同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反对君主制度。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发动和领导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②英国特有的议会传统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③国教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支柱而受到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广大下层群众的反对,在他们当中兴起清教。清教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即将到来的反封建革命的舆论准备。

清教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是促使革命较早发生的思想酵母,清教的兴起打破了国教教会的思想垄断地位,动摇了封建王权的精神支柱,使世俗政权很难维持稳固的统治了,从而有利于革命的较早发生;清教传教士主动把布道和政治鼓动结合起来,自觉地充当了革命的宣传员,在动员群众反封建的斗争中起了组织领导作用;清教的民主管理方式也为英国人民创建政治共和国提供了参照模式。清教在组织上分为长老派和独立派,两派均实行民主的管理形式,与世俗政权中的君主专制制度迥然不同。

总之,清教运动从表面上看是清教和国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它不是一场纯意义上的宗教运动,它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以信仰和传播清教对抗国教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动员其他阶层和人民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披着宗教外衣是英国革命又一特点。

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反封建斗争呢?

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处于较低阶段,资产阶级处于形成时期,不可能产生一套完整的反封建王权的思想体系;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局限,他们力量不够强大,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便于发动群众。一是群众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影响。宗教语言是群众唯一能听懂的语言。当时的社会各阶级或阶层,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要求,往往都只有从现存的意识形态——宗教中去寻找思想武器,以便使自己的主张和要求易于被接受。恩格斯说:“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二是加尔文教也符合群众心理。这就加强了二者在宗教情感上的融合。

④英国封建专制王权的相对虚弱也利于革命较早发生的重要条件。

⑤斯图亚特王朝早期君主实行专制主义统治,将自己置于法律和国会之上,因此与国会发生冲突。矛盾焦点是征税问题。此外国王还卖官鬻爵、敲诈勒索、出卖专卖权、迫害清教徒、执行损害资产阶级的外交政策等等。甚至解散国会,实行无国会统治、使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与封建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由于国王向苏格兰推行暴政,激起苏格兰人起义。为镇压起义、筹措军费,1640年国王重开国会,“长期国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过程(1640——1688)

⑴掌握为什么革命一开始沿上升线发展?这是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结果。平等派功不可没。正是平等派支持独立派战胜了保守妥协的长老派,同时平等派也克服了革命性不强的独立派的弱点,才使革命一步步按平等派的意图发展的共和国建立。

⑵1649年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英国革命上升到其发展的顶点。之后,革命为什么开始走向低潮。共和国存在的主要社会基础是广大的城乡人民群众,而平等派士兵则是共和国的主要支柱。但是,共和国成立后,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却残酷地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地派的革命运动,因而从根本上动摇了共和国存在的基础,也为克伦威尔建立个人的军事独裁扫清了道路。在革命期间,尤其是在征服爱尔兰期间,独立派的军官和议员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逐渐变成大资产阶级和大贵族利益的代表,在经济利益上与长老派已没什么区别,因而在政治上满足现状,趋于保守。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他们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解除人民运动发展的威胁。他们成为支持克伦威尔解散共和国、建立军事独裁的护国政治的主要力量。而50年代初期人民运动的高涨,也为野心勃勃的克伦威尔提供了建立独裁统治的客观条件。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了个人军事独裁的护国政体。

但是,这个护国政体仅仅存在8年就垮台了,被推翻的斯图亚特王朝又重新在英国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革命一开始便采取了妥协、保守的路线,便已孕育着复辟的隐患;共和国成立后,革命走向低潮,从护国政体到君主复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保守政策的必然结局。

⑶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教参P105—106)

在评价克伦威尔时应注意:

第一,时代和革命任务的关系。17世纪是世界从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时代赋予克伦威尔的任务就是在英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这个任务他就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就应该肯定。

第二,阶级与个人实践关系。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人的行动都是受到他所属的阶级利益的约束的。评价克伦威尔也不能忘记他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无疑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苛求他,要恰如其分地给他应有的地位。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选2P150)。

第三,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任何人对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认识,在主观上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动机和效果不统一的事是常有的,不能简单地用为自己谋私利、权欲、想当皇帝否定他。把握以上三点,我们认为克伦威尔是功大于过。

在克伦威尔身上我们看到这样现象:某些领导人在革命初期能集中群众的意志,领导革命前进,但是一旦敌人被打倒以后,他们往往会利用在过去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高度集中起来的权力,实行个人专制独裁,并用对敌斗争手段去迫害反对他的敌人。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说:“克伦威尔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伦于一身。”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1)、摧毁了英国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统治地位的政权,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2)、英国革命对欧洲,进而对世界意义深远(鼓舞力量;革命期间产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及其思想传播,如托马斯·霍布斯、约翰·密尔顿  契约学说、唯物观)。

 

四、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与专制君主制相对,专制君主制是封建国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权组织形成,其特点是国王或皇帝是集军事行政和司法权力于一身的专制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专制君主一词特指16、18世纪西方各国的君主制,尤其是西班牙和法国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又称有限君主制,指资本主义国家中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虽为世袭国家元首,但其权力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保留君主制的国家,一般都实行君主立宪制。它是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分享权力,互相妥协的产物。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它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又随着内阁制和两党制的形成而最终确立和完善。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由国王、议会、内阁和政党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加以体现,而议会是核心,故称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英国革命,政变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律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指出,“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光荣革命”并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妥协,国家权力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国会一边,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形成。它通过国王、议会、内阁和政党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加以体现。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国家、民族的象征,主要由内阁安排参加一些礼仪活动。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内阁,内阁行使行政权,形成上,内阁对议会负责,但从19世纪以后,内阁却操纵议会,所以内阁是权力的中心,而内阁的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更是权力的核心人物。

对君主立宪制的评价:

君主立宪制是英国革命后最好的选择,是符合英国国情的。在英国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尝试了许多政体——共和制、军事专制、王权复辟,无论哪种政体都难以在英国扎根,而君主立宪制符合英国各阶级要求。

“光荣革命”后,由于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不可能建立一个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土地贵族也不敢在英国重新建立封建专制政体,所以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土地贵族只能在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政体,既保留君主,又不让君主权力过大——君主立宪制(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权形式)。这种政体既没有割断历史,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感情,又超越了传统,有利于社会稳定,为以后英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创造有利条件。

而各个党派利用议会形式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避免了内战的爆发,也为国内创造和平环境。

君主立宪制的适应性和弹性很大,它的优越性在后来越来越表现出来。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17世纪,正当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之际,欧洲几个大国的封建专制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变得更加成熟,尤以法国最典型。这是这几个国家的封建统治者为挽救封建专制制度的灭亡而作的最后努力。18世纪后,各国封建专制程度不同出现了危机。

一、法国专制制度

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以法国最为典型。17世纪初,亨利四世时专制制度基本定型,路易十三时已得到巩固,路易十四时加以完善。

法国专制制度的特点:

国王与国家成为一体,“朕即国家”;

“君权神授”将王权神化,国王不对人民负责,只对上帝负责;

对贵族实行怀柔政策,使之成为国王的驯服工具;

国王亲任政府首脑,直接控制最高行政权;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发严密完整的集权制国家体制,将全国所有权权力控制在国王一人手中;

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军队作为专制统治的用力支柱,并用警察密探维持统治;

实行思想专制,力求“思想统一”,对不同信仰者实行镇压;

实行重商主义,促进工商业发展,并为封建专制提供财力支持。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大约从15世纪下半期至16世纪中叶为早期,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为后期。

无论早后期,都把货币看做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的程度的标准,都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上,却有着不同的主张。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货币产生流通领域,为了增加货币,就要增加出口,千方百计提高本国商品的产量和质量,对本国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后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但是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证出超。路易十四财政总监科尔伯执行一套完整的重商主义政策,一是发展商业,在国内疏通运河,改造道路,建立统一的市场;在国外拓展外贸,成立贸易垄断公司,努力扩展殖民地;二是发展工业,奖励生产,以减少对外国消费品的依赖,从而达到限制金银外流的目的。科尔伯协助开办许多“皇家手工工场”,他们得到优惠待遇,不仅有国家贷款,而且取得专利权。重商主义缺点:引起严重的商业竞争和殖民地争夺,导致18世纪一系列商业战争;政府对商品规格的限定阻碍了技术创新并最终 不利于生产发展,而国家为某种目的对某些部门实行的优惠政策也破坏了各经济部门间的自然平衡。

路易十四后期,由于好大喜功,生活腐化,国库空虚,专制制度出现危机。路易十五时,专制制度自身陷入全面危机。

 

二、四分五裂与经济落后的德意志

17世纪初,德国仍是四分五裂,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皇帝之间的斗争有增无减,最后导致三十年战争的爆发。

1、三十年战争(1618—1648)

三十年战争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席卷大半个欧洲。这场战争经历时间长,背景复杂。

原因:三十年战争是德国宗教改革后教派斗争加剧的结果,也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欧洲列强的介入,使得德国问题复杂化,使德国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间的冲突,使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开疆拓土的冲突。

所以,三十战争实质是一场德国皇帝意欲加强权力,新旧教诸侯要求割据称雄,几个大国乘机扩展的战争。

过程: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战争分四阶段:⑴捷克阶段(1618—1624)捷克联合新教的领袖巴拉丁选侯进攻皇帝和天主教联盟,结果捷克战败,丧失了独立;

⑵丹麦阶段(1625—1629)丹麦在法国支持下出兵支援新教同盟,战争国际化,结果皇帝一方又胜;

⑶瑞典阶段(1630—1635)瑞典在法国支持下联合新教诸侯进攻皇帝一方,瑞典先胜,但西班牙出兵支援皇帝,打败瑞典军队;

⑷:法国—瑞典阶段(1636—1648)法出兵,战争扩大到整个欧洲。皇帝及天主教联盟被迫求和,1648年双方签订和约。

《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的内容(P37)

规定了法、瑞典获取的新土地。法实现了黎塞流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的目的。瑞典有权出席帝国会议,取得对帝国内部事物的发言权;

进一步扩大了德国的诸侯的权力,新教诸侯取得了新土地,拥有独立的外交权力,皇帝两手空空,不得干涉诸侯内政,把德国政治的分裂割据局面固定下来;

宗教方面仍维持“教随国定“原则,规定德国的路德教、卡尔教与天主教享有同等地位;

承认荷兰的独立地位,承认瑞士脱离帝国而独立。

每次国际战争都改变原有的力量对比,又把新的力量对比固定下来。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发里亚和约》在欧洲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威斯特发里亚体系。

威斯特发里亚体系就是以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欧洲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为内涵,以欧洲主宰世界为外延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

威斯特发里亚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使德国在国际上丧失了重要的政治作用,进一步加速了德国的分裂,使统一德国的努力被扼杀。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削弱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和约大体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家的边界,奠定了近代欧洲的国际局面;

和约承认天主教与新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以后解决国际争端开始摆脱神权的束缚;

开创了由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为近代外交体系形成奠定基础,揭开了世界近代国际关系的新篇章。

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⑴破坏了德国的经济,使农奴制复活。三十年战争在德国领土上进行的,这场战争使德国的工商业普遍衰落,城市被毁坏,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恩格斯说:“当和平到来时候,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被踩得稀烂,撕成碎片,流着鲜血。“当战争结束后,被迫流浪的农民刚定居下来,贵族就乘机把他们束缚在土地上,变成农奴,农奴制在德国复活,恩格斯称为”再版农奴制“。

为什么在西欧资本主义方兴未艾之际,在德国却出现农奴制复活历史倒退现象呢?德国及东欧学者认为:第一,16、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城市人口随之增加,因之对粮食的需求猛增,世界市场上的粮价也随之猛涨。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地主有经营粮食生产的强烈要求,由于德国经济落后,地主不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何物,他们只能在古老的农奴制中找到出路;第二,德国地主贵族在地方上拥有很大的权势,他们任意摆布农民,同时德国市民阶级力量薄弱,无力支持农民反抗地主恢复农奴制的横行霸道行为。农奴制复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⑵使德国的分裂局面彻底固定,严重妨碍了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⑶严重削弱了西欧天主教和封建势力;

⑷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当英国革命爆发时,三十年战争正处于战事最激烈阶段,大陆封建大国虽说想镇压英国革命,但却无法组织发动力量干涉,保证英国革命的顺利进行。

     从近代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中叶为止,政治上的分裂和经济上的落后成为德意志的两大特点。原因有哪些呢?主要有三:

第一,选帝侯制的形成早晨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无实权。皇帝是由封建诸侯选出来的,往往听命于诸侯,只拥有授予贵族头衔的权力。封建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各自为政,他们的领地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帝国议会形同虚设,根本无权干涉诸侯国的内部事务;

第二,宗教战争和三十年战争加剧了德意志的分裂和落后。在宗教改革过程中,封建诸侯夺取了大批天主教的土地,并且使新成立的路德教派服从自己的支配,这就增大了诸侯的独立力量。三十年战争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使得中央皇权更加衰落,封建邦国割据势力增强,进一步破坏了德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农奴制再版严重阻碍了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农奴制在13世纪时已经开始瓦解,农奴逐渐摆脱封建依附地位变为自由农民。16、17世纪,经营粮食的德国地主为了适应西欧市场对粮食的需求,恢复了农奴制,农民回退到农奴的地位,这种现象被称为“农奴制再版“。农奴制再版不仅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妨碍了劳动力的流动,而且也限制了国内工业品市场的扩大,束缚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三、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17、18世纪俄国的历史有两大内容:一是农奴制的巩固和完善。俄国主要通过法律——1649年《法律大全》使农奴制从法律上确立,并在以后不断予以加强,不久农奴劳动就成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俄国农奴也是手工工场的主要劳动力,俄国手工工场的性质是封建农奴制而非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此外,俄国的商业虽然颇具规模,但它是由沙荒及其近臣所控制的,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因此,封建农奴制是近代俄国经济长期落后的主因。

    二是彼得一世的改革。这次改革尽管全面西化,发展工商业,创建新式军队,发展文化教育等等,但是其性质却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彼得的现代化主要是以倡导科技、发展实业为目标,并未想触动俄国社会基础——农奴制。

   改革的内容:

   1、内政改革

   A、军事方面:1698年,解散射击军,建立正规军和近卫军,实行征兵制,兴办兵工厂,造船、铸炮。到1725年,建立了一支拥有130个兵团、20万士兵的强大陆军和一支拥有48艘战舰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

   B、行政机构:对国家行政机构进行全面改革,废杜马,设立参政院(指定9个亲信大臣负责9个部);全国划分为8个省,50个州;把地方政权完全集中到中央,绝对君主专制的国家。

   C、官吏选用制度:“职官等级表”(1722年,文武官14等)。彼得改变官吏选用制度,按能力和才干任用各级官吏(过去按门第选用官吏)彼得的第一位总检察长雅古任斯基小时候放过猪,他的亲信大臣、陆军元帅缅西科夫曾经在莫斯科街头卖过肉包子。

   D、工商业:大力鼓励本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投资发展工业,先后开办了冶金、纺织、造船等工场200多家。1712年,颁令规定工厂主可买进整村农民,农民永久依附工场。他又征召大批农奴开凿运河,建设通商口岸,发展商业。

   E、宗教改革:1721年废除大主教,由宗教会议管理教会,直接置于皇帝权力之下。限制或没收教会财产,修道院的世袭领地由世俗官员管理。

   F、文化教育:先后开办了工程技术学校、航海学校、造船学校、海军学校等专门学校,派遣留学生到西欧学习。设立科学院,简化俄文字母。他还创建了博物馆、图书馆和剧院,创办了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由他亲任主编。采用儒略历法。

   G、改革了礼仪制度,甚至采取强制性手段,迫使俄国贵族接受西方习俗。彼得1698年从国外回来接见贵族时,当场剪掉他们的长胡子(图1、图2),禁止他们下跪,后来又下令禁止穿俄罗斯长袍。彼得鼓励贵族学习西方人的嗜好,要他们头戴撒了香粉的假发,脚穿喇叭口的长统靴,带着妻子儿女参加各种晚会、舞会、进行社交往来等等。

   2、对外扩张

   1695-1700年与土耳其战争,夺取亚速夫。

   1700-1721年,北方战争。1700年,18岁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击败俄国和丹麦军队,彼得只身逃回了莫斯科。1703年,俄军再次进攻瑞典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要塞,占领了尼恩尚茨·纳尔瓦。彼得选中这块地方作为未来的首都,使它成为真正的通向欧洲的商口。

   1712年,彼得在涅瓦河两岸的荒岛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取名为彼得堡,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

   1721年,双方签订和约,俄国从瑞典手中夺得了芬兰湾、里加湾沿岸的土地,从而解决了北方出海口问题。

   1721年10月,俄国枢密院尊称彼得为“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也正式改称“俄罗斯帝国。”

   3、改革影响

虽然沙皇实行的改革未改变社会性质,但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条件。

四、十八世纪东欧各国的“开明专制”

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所显示出来的活力及其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使东欧一些国家君主突破传统的思维,在政策上作了一些调整,这就是18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开明专制”。

开明专制是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最早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其观点是,君主不用“君权神授”来加强自己权力,而是通过改革改善人民精神、物质生活来加强自己权力,君主仍坚持君权至上。所以既“开明”又“专制”。开明君主制是各国通过改革手段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萌芽,但17、18世纪还没有一个国家通过改革完成这种过渡。开明专制的具体实践者,普、奥、俄,这股潮流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陆续退下去。

(一)开明专制产生的原因

开明专制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18世纪欧洲大陆君主专制制度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实行的一大转变。促使这一转变的既有客观的社会经济因素,也有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

第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是开明专制的基本前提。进入18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荷兰、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法国迅速成长的资本主义关系遇到了来自封建专制的严重阻碍。一次次改革的失败,历史已经把彻底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彻底摧毁封建关系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提上了议事日程。显然,上述诸国是不会出现开明专制的。

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当时手工工场有相当发展,德意志莱茵河地区的冶金工业和萨克森的采矿业都颇有规模,奥地利的毛纺织工业方兴未艾;俄国经过彼得改革,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较快,丹麦、瑞典的航运业和造船业也比较发达。

随着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不仅拥有可观的经济力量,而且日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他们强烈要求改变旧的封建制度,以求自由发展并取得相应的政治地位。但在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英国、荷兰法等国,封建农奴制尚未解体,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触动。国家各级政权完全由封建贵族把持。资产阶级既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社会中应处的地位。此外,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与封建制度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不可能发动一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革命并引导它走向胜利。他们只要求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关系进行和平的和渐进的改革,而且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

总之,在这些国家中,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非同一般,对于他们提出的政治要求,任何统治者都不能漠然置之。可以说,他们已经强大到足以迫使封建统治者做出一定让步程度,同时,也仅仅强大到这种程度。

第二、启蒙学者为开明专制设计了蓝图。

开明专制的政治主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学者提出的。他们对宗教神权和封建特权深恶痛绝,力主对现实进行深刻变革,他们认为这种变革的实现,只有依靠理性和法律的原则,并且由开明君主来主持,即通过建立“君主和哲学家的结合”的途径才能完成。他们还一再指出,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开展,必须赋予君主在法律范围内行事的专断权力。

启蒙学者对开明君主倍加赞扬。伏尔泰说“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仁慈的国王是上天所能赐予大地的最好礼物。”另一方面,启蒙君主强调君主要依法办事,狄德罗说“没有法律就没有权力,而提供无限权力的法律也是没有的。”他们认为英国君主立宪是理想制度。认为实行开明专制可以避免发生革命。

他们的主张十分符合当时在位的一批欧洲君主的心意,必须改变现状,同时必须避免革命。

第三、开明君主认为开明专制的方案是解决国内矛盾和巩固加强他们的专制权力的良方。

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激化了资产阶级、人民大众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社会出现了动荡不安迹象。一些年轻有为的君主看到了这种现象,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满足资产阶级的一些要求。才能借其经济实力迅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同时又能通过抚慰资产阶级实现社会的稳定。启蒙学者提出的开明专制的方案正是适应了这种需求,所以开明君主们基本上接受了这种方案,同时用一种实用的态度对它加以改造。

第四、不少开明君主确实受了启蒙学者进步思想的感染,世界观发生了某些重要变化。

不少君主悉心拜读启蒙大师的著作,这在宫廷蔚然成风。君主们还屈尊纡贵,与学者们鱼来雁往。腓特烈大帝与伏尔泰通信。他以“国家第一仆人”自居。叶卡特琳娜二世不仅跟伏尔泰、狄德罗通信,而且在经济上大力帮助编写百科全书的狄德罗。

总之,18世纪欧洲大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世纪,是理性主义思潮大传播的世纪,也是君主专制权力进一步加强的世纪,正是在这几种因素的作用下,开明专制这一颇具特色的政治形式诞生了。

   (二)、 开明专制的内容:(P94—96)

开明专制的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开明专制的行政改革削弱了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和国家统一;

开明专制的政治改革,废除了某些等级特权,朝政治平等的目标前进了一步;

开明专制的经济改革,实际的主要受惠者是资产阶级。首先帮助资产阶级解决资金和劳动力来源;其次帮助资产阶级拓展国外市场;采取措施取消国内垄断和关卡、改善交通,造成正常的竞争环境,完善统一的国内市场。

(三)、开明专制的作用

促使欧洲落后国家的资本主义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开明君主改革的目的不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是富国强兵,可是,在18世纪,富国强兵与发展近代工商业和近代教育事业不可分割。所以势必会促进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缩短这些国家同英法荷等先进国家的差距;

推动了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开明专制的代表人物主观上都不允许触动王权,然而改革对封建君主制的冲击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对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让步迟早会影响到政治领域,促使旧式专制王权发生变化。封建君主制就这样在量变和局部质变的过程中朝资产阶级君主制发展;

使欧洲原先比较落后的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在开明专制的全部实践中,富国强兵的效果尤为突出。凡实行开明专制有成效的国家,经济发展都比较快,而且在此基础上明显地增强了军事实力。普鲁士从德以至一个小邦——铁罐堆中的一只陶罐一跃成为强大的王国。他统治的40多年,工商业和农业都呈现蓬勃发展景象,拥有一支准备精良,训练有素的20万大军。

开明专制消极影响:普、奥、俄三国改革有过反复,后来长时期内没有开展过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以封建残余比较浓厚,向资本主义过渡比较缓慢,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也比较深重。到19世纪,这三个国家一直是欧洲保守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最后发展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四),如何评价“开明专制”

传统观点认为“开明专制”是东欧一些落后国家的君主玩弄的政治花样,表面上是按法国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一些政治主张进行改革,实质上这些改革只是触及封建专制主义的皮毛,丝毫没有破坏它的基础,而且认为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18世纪欧洲大陆的“开明专制”制度是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在英国、荷兰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出现的,也是大陆各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一种副产品。

18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兴起和人民群众的斗争,迫使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封建君主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统治方式,在某些方面采取迎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同时坚持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开明专制”的主要措施是:在政治上,接受启蒙思想家的某些主张,如在国家观的社会契约说,国家应该关心所有人的共同福利等,并改进司法制度。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削弱农奴制。在思想上,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等。

“开明专制”是没落的封建统治者通过某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革,有限度适应改变了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以防止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维持自己统治的尝试。从主观看“开明专制”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的一种妥协,它虽然没有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一条通道,但是在客观上为后来德等国通过改革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是理解“全球史观”的重要环节。地理大发现引发的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世界史转折是本节的内容。西方资本主义借助暴力手段通过向亚、非、美、大洋洲的殖民扩张,将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使欧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区、各个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变成了西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世界各地都被商品和市场的纽带联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历史才真正成了统一的全球史,

资本主义的扩张使世界从分散变成整体,虽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它也伴随丑恶、罪恶一面。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一、荷兰、英国、法国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1、近代早期西方殖民扩张过程中主角的转换,西方殖民强国相继称雄世界。要了解各国盛衰的原因;

2、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应重点掌握。两国共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才开始称霸世界的,它们在同封建国家的斗争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潜力。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他们以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军事力量,开放的政策显示了对封闭政策的明显优势。因此封建国家西班牙、法国分别败给它们。

但在争霸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不惜以战争和暴力的形式来相互竞争,暴露资产阶级自私性、狭隘性。英国打败荷兰,突出了工业资本主义对于商业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荷兰以商业立国,无雄厚的工业,缺乏称霸世界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英国有雄厚发达工业,使它有充分的力量进行长期的战争。

封建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它们开拓殖民地目的,是为了把殖民地变成财富的来源,用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来满足封建统治者奢侈生活。而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殖民地目的为了扩大本国的再生产,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工业生产所必需资金,并将殖民地变成廉价工业原料的产地和宗主国工业产品的市场。

3、宗主国经济、政治制度不同,造就各国对殖民地的政策的不同和殖民地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争霸斗争的胜负。

西班牙和英国在近代初期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同,因而两国对南北美洲殖民地的统治政策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明显地影响到南北美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第一、不同的殖民地统治制度产生不同的政治发展方向。近代初期西班牙是一个封建国家,在殖民地推行的是封建的专制殖民管理制度,结果造成拉美殖民地各自分立,相互对立,影响了拉美独立战争的进程和后来的政治发展方向。受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北美殖民地实行立法、行政分立的双重统治制度,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使殖民地在独立战争中很快走向民主。

第二、不同的殖民经济政策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西班牙殖民经济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存在着更多的封建超经济剥削现象,严重地影响殖民地的扩大再生产,加上各地区的经济处于分离状态,无法形成太阳的殖民地市场,造成了独立了拉美各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长期存在。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其殖民地经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有利于殖民地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

第三、不同的社会政策决定了不同殖民地社会发展方向。西班牙在殖民地实行的是封建的等级制度,它所提倡的天主教文化造成了殖民地思想文化的落后、保守。而英国则不同,英国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去获取财富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在殖民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封建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它们开拓殖民地目的,是为了把殖民地变成财富的来源,用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来满足封建统治者奢侈生活。而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殖民地目的为了扩大本国的再生产,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工业生产所必需资金,并将殖民地变成廉价工业原料的产地和宗主国工业产品的市场。

 

二、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

本目是对前一阶段东西方力量对比强弱变化总结。从16—18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东方日益落后于西方的格局最终形成。导致这种变化原因:

第一、早期的西欧专制制度是建立在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基础上,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持和保护政策,西方在强化封建专制同时,实行开放式的经济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东方实行的封建专制制度有助于巩固传统的封建统治制度。以皇帝为首的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残酷地剥削农民,致使封建的自然经济难以解体,即使有所发展,也难以成长(重农抑商)。东方强化封建专制是以压制本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实行封闭式经济政策为特征。东西方封建专制强化方法不同结果不同,东方各大国封建专制统治巩固了,但经济却相对落后,西方各国经济发展了威胁了封建专制统治,并最终导致封建制度灭亡。

第二、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后,就开始走向世界,实行海外扩张政策,用殖民地的财富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东方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像中国明朝和日本德川幕府都曾几次颁布锁国令。这种政策使这两国家在国际上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因为宗教改革削弱了天主教,在宗教中产生的新教从精神上和心理上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发财致富的依据。文艺复兴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从而产生了为现实的幸福而奋斗的人生观和奋斗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东方国家为了维持封建统治,禁止非正统文化的传播,虽然也产生了某些新的文化思想,但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影响微弱。

 

三、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殖民扩张的后果)

西欧国家海外殖民扩张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

第一、导致了人口的重新分布。世界人种交流集中在黑人白人的全球扩散,白人因为移民、殖民而分散到各大洲,主要是美洲。黑人主要从非洲以奴隶身份到了世界各地,也以美洲为主。黑白人种的全球扩散的后果:印第安人数量大大减少;混血人种急增;种族主义思潮的产生。

第二、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的白人把欧洲的各种产品包括粮食作物、水果、家畜带到了美洲。同时,印第安人的传统植物也被欧洲人带到世界各地,对于世界经济乃至全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革命意义。

第三、西欧海外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往来,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全球市场也初具雏形。这种全球经济导致国际劳动的第一次大分工,西欧掌握全球性的贸易,发展工业生产,是世界的“城市”,美洲、非洲、亚洲为欧洲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和劳动力,成为世界“农村”。这种状况使亚非拉越来越依附于欧洲。形成了不合理经济秩序,殖民扩张是造成今天亚非拉经济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

第四、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从整体而言,西欧文化已压倒东方的儒家文化、中亚的伊斯烂文化和美洲的印第安文化而成为主流文化;具体地说,中国和西欧文化交流,还是互补性的。“西学东渐”以科技为主,“东学西渐”以传统的东方哲学和文化为主要内容。但这种对等关系很快就随西方侵略而失去平衡。

以上西方殖民扩张带来的后果是以暴力强迫促成的,带有极大的不平等性,致使东方从属西方。
经过前一阶段物质、思想方面的准备,从18世纪下半期,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美各国。

美国革命在世界近代史占有显赫地位,主要在于它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它继承了尼德兰和英国革命的传统,通过革命了资产阶级政体中最成功的“美国式民主”。同时它又直接引发了规模更大的法国大革命和范围更广泛拉美革命。

(一)北美殖民地时期,着重介绍美国式民主产生的独特环境,突出殖民地存在民主因素,民主因素广泛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各方面;

(二)美国革命思想重点介绍杰弗逊的“天赋人权”思想及人民革命主张,《独立宣言》是他思想的体现;

(三)革命期间进行民主改革,在杰弗逊民主思想指引下展开的;

(四)《联邦宪法》正式确立了美国式民主制度。《联邦宪法》含有民主因素,它也是“妥协”产物,它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民主派和保守派之间矛盾,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宪法中有大量保守因素。

 

一、北美独立战争爆发背景

1、独立前北美社会经济状况

从1607年~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拓,到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起来。

独立前,殖民地存在着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各种经济成分中,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它是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北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尤其是造船业、冶金业、纺织业的产品已能同英国竞争;中部殖民地盛产粮食,大量外销英国;南部盛行大种植园经济,生产的烟草、蓝靛等大量输往英国。

南部的种植园经济,在北美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孪生物。其所从事的商品生产,为北方资本主义和欧洲市场提供粮食和原料,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着一定配合作用。因此,奴隶制在当时还没有构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没有达到不相容的地步。这种从事商品生产的奴隶制经济并不是古代奴隶制的简单重复,而是种植园主为获得稳定劳动力从事商品生产,从古代借用的野蛮方法。

上述情况表明,在殖民地经济发展中资本主义成分占主导地位,奴隶制经济对资本主义有一定的配合作用,封建、半封建经济力量微弱,虽然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小农,但它是自由的小土地所有者,而且也在不断产生资本主义。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发生的运动必然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

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独立战争的领导者——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为独立战争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殖民地的民主因素

与欧洲各国和西属拉美殖民地相比,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民主因素,这为美国以后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奠定了基础。

关于美国殖民地时期是否存在民主因素以及民主因素的表现

3、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启蒙思想的传播

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也使各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了统一市场和共同语言,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初步形成。随着统一民族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必然要求打破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但到1750年左右,北美居民在感情上还是忠于英国的,原因;北美居民绝大多数是来自英国的移民,对英国都怀有故乡之情;北美需要英的保护,在1763年前,北美殖民地受到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威胁,渴望母国的保护;南方殖民地的种植园主与英之间形成密切的贸易关系,他们出售烟草,同时又从英国购买奢侈品。但这种对母国的依恋的情感下面隐藏着一种富有北美色彩的强烈的民族重要潜流。新世界的环境不仅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也塑造出新的思想方式和新的文化心理结构。北美人民充满了乐观进取精神,希望用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他们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这种信念使他们普遍感到自己是与旧大陆不同的新人。北美人民的这种自豪感就是民族意识觉醒最鲜明的表现。

在美利坚民族形成过程中,启蒙思想在各殖民地传播,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

富兰克林、杰弗逊等号召殖民地人民维护自由、平等的权利。欧洲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给予民族民主意识的发展以巨大推动,民族意识,独立意识日益提高。

4、殖民地与宗主国矛盾的尖锐化

英国对殖民地的基本政策是力图使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因此极力阻挠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七年战争前,英国因忙于同法国的战争,对殖民地的限制还不十分严厉。七年战争之后,英国政府企图把战争所耗费的大量军费全部转嫁给殖民地人民,从而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抵制,导致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矛盾的总爆发。

 

二、过程

1、武装斗争的开始

1775、4、19,列克星顿枪声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

1775、5、10,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这时各地人民一致要求大陆会议能担当领导武装斗争的任务,并且支持人民自发的军事行动。但是,被温和派所控制的大陆会议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无动于衷,只有到后来当人民的自发的武装斗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会议才勉强承当了领导殖民地民兵作战的任务,任命华盛顿为殖民地军总司令,通过“必须采用武力的宣言”,发行纸币,招募志愿军,改编民兵为“大陆军队”。但大陆会议看来,采取军事行动,仅仅是迫使英国对殖民地让步的手段而已,一旦英国作出让步,放松对殖民地的压迫,它仍愿意放下武器与英国握手言欢,复归于好。

当时北美广大群众虽然不满英国的高压政策,但他们仍幻想英国会作让步,取消十余年来的压迫政策。

由于北美大多数人幻想同英国和解,独立这个字眼在当时几乎成了危险的字眼,很少人敢说出来。公开提出独立要求的人就更少了。到1776年上半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潘恩《常识》的发表后,北美人民才明确提出独立的要求。

他写作这书的目的让北美人民明确反英斗争的目标是独立,让人们放弃对英国殖民者的幻想,他慷慨激昂写道:“辩论的时期已经结束,应该用武器这最后手段来解决争议”,“敢于反抗专制君主的人们,赶快起义吧!”同英国联合“是一点好处也得不到的”,谈论和平是“荒诞透顶的说法”。潘恩的思想在殖民地人民中间引起强烈反响,唤起了人民民族觉悟,为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吹响了号角。当时英国一家报纸惊叹《常识》“无人不读,而且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改变了态度,那怕在一小时之前他还是一个强烈反对独立思想的人。”杰弗逊更坦率对潘恩说,“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一件伟大事情,他说出了我们大家所想的意思,也是我们所讲的意思。”(《常识》内容教参P57—62)

《常识》通俗易懂,充满革命激情,深受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欢迎。几个月内销量超过50万份。《常识》猛烈抨击了英国政府对待殖民地的暴政和君主专制政体。坚决主张共和制和北美殖民地独立。在独立宣言发表以前,《常识》成为独立战争的唯一的重要思想武器,其民主主义思想在《独立宣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2、《独立宣言》的发表与美利坚联众国的建立

   1776年 7月4日第2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资产阶级民主派T.杰斐逊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根据。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们诸如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让与的权利。指出,为保障上述权利,人们才建立政府,任何政府一旦损害这些权利,人们就有权改换它或废除它,建立新政府。宣言列举和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实施的暴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自由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

第一,他体现了杰弗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主要内容基本是反映了1776年由潘恩写的《常识》一书的基本观点,是一篇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献。

第二、它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人权原则。K.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政治愿望。另一方面,由于屈从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压力,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暴露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

  第三、《独立宣言》的发表对发动群众进行独立战争,对争取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援,对利用法国等国与英国的矛盾开展外交斗争并最终组成反英联盟,都起了重大作用。宣言对推动后来的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对法国大革命及其《人权宣言》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标志着自由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关于美国诞生的标志(教参P108)

3、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原因:

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是战争的性质,人心的背向;

大陆会议在人民群众推动下采取正确措施和灵活战略战术,使英军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在国际上,美国得到多助,取得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

美国政府充分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从而孤立削弱英国力量;

华盛顿的个人作用也不可忽视。他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时,军队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经他整编后,战斗力迅速提高。作为军事统帅,他沉着指挥,随机应变。

关于华盛顿的评价问题国内史学界主要集中在华盛顿是不是杰出的军事家和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教参P112)

4、独立战争期间的民主改革(71—72)

5、北美独立战争胜利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在美洲爆发的一场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大规模的人民革命斗争。这场战争不仅使北美十三州人民挣脱了殖民枷锁,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它也惊醒了整个欧洲,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法国革命的爆发。更重要的是,在它的影响下,拉丁美洲人民纷纷起来反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在这场战争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北美十三州的劳动人民和黑人奴隶,殖民地的资产阶级和种植园阶级则充当了领导者。战争的结果,使美洲出现了第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的独立极大地冲击了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在美洲建立的殖民体系第一次受到致命的打击,美国独立革命的胜利为19世纪初出现的美洲政治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1787年宪法》

1、《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地理独立战争胜利后,邦联制越来越不适应美利坚合众国发展需要。美国在独立战争结束后曾存在一个 制时期。(1781—1787)邦联制是根据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它是美国第一部全国性宪法。按照这不宪法成立的美国国家组织有几个特点:

第一、各州保留了很大独立性。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货币权力,国家需要军队、钱时只能求助各州。

第二、中央最高机构邦联国会,由各州派2—7名代表组成,表决时每州一票。邦联国会有宣战、媾和、缔约、募兵权,但每项决定都需经过9个以上州同意才能生效。国家不设总统或其他名义上国家元首。这就限制了中央政府权力,中央政府形同虚设。

根据《邦联条例》成立美国国家只是由13个独立国家组织的松散联盟,而不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各州保留了很大独立性,中央权力极小,中央成为各州的代理机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邦联条例》制定的基础有三个:

资产阶级民主派根据殖民地时代的经验,害怕中央权力太大会压制人民的自由,侵犯人民的权力,会产生暴政,反对中央权力过大;南方种植园主害怕中央权力太大,会为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控制,推行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小州反对中央权力太大,害怕大州压制小州。

《邦联条例》的通过是地方分权主义的胜利。(州权主义的胜利)中央政府形同虚设。麦迪逊把这种状况比喻成“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用沙子拧成的绳子。”这对于一个新建立的国家来说,邦联制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弊端。

首先:在对外贸易中无法保护自己产品,使美国处于不利地位。当时美国与英国、法、荷、西班牙等国都有贸易关系,各国特别是英国商品大量涌进美国市场,严重威胁本国工业发展。但是中央政府无权规定全国统一的关税,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又因很难代表各州缔结商业条约,也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各州自定关税和发行货币,也阻碍着国内贸易的发展。

其次:由于中央政府没有财权,也不能征税,从而也就无法维持一支常备军。战争期间所欠下的大量公债无法偿还,这就损害了有产者债权人的利益。这些有势力的经济集团要求加强中央权力。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需要。

再次:在国际上不能保卫国家安全。当时欧洲各大国对新生的美国虎视眈眈。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被迫的,总想伺机寻衅,驻在美西北边境的英军,在战后仍不肯撤走,勾结印第安人不断骚扰美国居民。这些情况使美国有识之士感到忧虑,他们认为使这个用八年流血换来的新生国家免于夭折,必须强化中央权力。

最后:在人民起义面前,中央政府显得苍白无力。中央政府难以有效地维护国内秩序和镇压人民起义。

不过到1786年以前,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就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有不同的政见,1786—1787年的谢司起义震动了整个统治集团,他们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镇压人民运动,制宪会议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了。

2、《1787年宪法》

制宪会议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宪法的主要制定者是麦迪逊和汉密尔顿。其间,联邦派与州权派、大州与小州、蓄奴州和自由州、南方和北方因利益冲突而发生激烈争论。经过反复的争论,在三个问题上达成妥协。1787、9、17,最后通过。

第一、联邦派和州权派之争,焦点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总统选举。联邦派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认为各州不能立法,对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反对立法机关选举行政首脑,主张民选;州权派坚持州权至上,立法至上的原则,虽然同意中央有权规定通商和税收,但要求中央权力在行动前必须经若干州同意,行政首脑由立法机关选举并对其负责。两派斗争的结果是妥协,建立一种中央与各州分权的联邦制,双方的权力皆由宪法规定,受宪法保护。各自独立,互不侵犯。但中央的宪法应是全国最高法律,行政首脑产生的办法既非民选,又非国会选举,而是由各州选举人选总统。

第二、大州和小州之争,焦点参加国会代表人数。

大州主张参加国会的代表人数按人口比例(两院都如此)代表人数与投票人数应一致,认为过去邦联国会受限制最主要永远是各州均1票表决权,保证大州在联邦国会中的统治地位;小州主张建立一院制国会,各州不论人口多寡,有同等的代表名额,按旧制表决,1州1票。

大州依仗人多势众,抵制小州方案,小州据理力争,以退出会议相要挟,为避免分裂,双方达成妥协,把国会分成两部分,参议院每州派两名代表,大小州均等,照顾小州的利益;众议院按州中自由公民人数比例计算,照顾大州利益。

第三、南方和北方之争,焦点是黑人人数计算。南方主张选代表时,黑人应算数,纳税时不算数;北方主张恰恰相反,选代表时,黑人无文化、无人格,不应算数,纳税时是生产者应算数。

最后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妥协,一个黑人奴隶算3/5人,无论选代表还是纳税均如此,称为五分之三妥协案。

这三方面的争论实质是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分配问题。这样美国通过和平而不是内战的途径,由各州推选的代表制定了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未来的政治制度的基石。

宪法内容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 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

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

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

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

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

26条修正案 

1787年制定的宪法没有把独立宣言和当时许多州宪法中所列举的民主权利包括在内,没有提及言论、出版、信仰及其他公民自由。因此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反对。马萨诸塞州、弗吉尼亚和纽约等 5个州在批准宪法时就曾强调必须修正。以后在广大人民群众和一部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强烈要求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经J.麦迪逊等人的倡导,提出12条修正案。1789年9月25日国会通过10条修正案,交由各州批准。从1791年12月15日这些修正案得到批准起,开始生效。这10条修正案通称“人权法案”。主要内容是宣布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宗教信仰等自由,规定非依法律不得扣押人、捕人、搜查及没收财产以及刑事诉讼案中的被告有权要求迅速公审和律师辩护等等。在当时的情况下,附有“人权法案”的10条修正案的1787年美国宪法,确认了民主共和、三权分立与人民的权利自由等制度和原则,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对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的宪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有重要的影响。

这部宪法以后陆续附有其他16条修正案。其中较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的第13条修正案;1920年生效的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19条修正案;1964年生效的关于选举时取消人头税限制的第24条修正案;1971年生效的关于降低公民选举年龄为18岁的第26条修正案,迄今这26条修正案均已成为1787年宪法的一部分正式生效。1972年国会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第27条宪法修正案,在得到 3/4的多数州议会批准后,也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

3、《1787年宪法》的评价

我们观点,《1787年宪法》是美国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国家制度发展演变的产物。

第一、它加强了联邦政府的力量,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调解了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使美利坚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这不仅加强了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而且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美国第一次革命的成果。

第三、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制衡制度,使美国成为实行“三权分立”最早的国家之一。

第四、这部宪法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当时封建专制制度在生活各国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不论是对美国还是对其他国家都具有进步意义。

第五、由于宪法是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取得政权,国内阶级矛盾上升的条件下制定的,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妥协的产物。所以 ,它又具有鲜明的保守性和反人民性。(种族歧视、保留种植园经济、印第安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

总之,《1787年宪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有利于巩固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板凳
 楼主| wtx 发表于 07-5-26 20:51:1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近代史3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最为深刻和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完全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革命,在深度及广度上都要超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从革命爆发时起,人们都习惯称它为“大革命”。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上下限和分期问题(教参P114),我们观点是从1789、7、14——1799、11。分四个时期: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共和国时期。

一、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旧制度的危机)

“旧制度”一词是18世纪末法国革命者对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所下形容词,它反映了事物本质,就作为法国史专用词保留下来。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

18世纪末,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然而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注意: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资本主义远远超过工商业资本主义,包税人是法国特有现象,金融资产阶级(包税人、银行家)属于大资产阶级,他们因经济实力雄厚在日后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主要通过自耕农分化。农民中分化出大农、小农。大农(富农)通过租地、买地扩大经营,主要自己劳动,雇佣部分日工、短工。这种富农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小农式资本主义。在发展水平上远远赶不上英国农场。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广泛深入农村,没有经过圈地运动并出现新贵族,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

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城市中盛行行会制度,变成工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国内关卡林立,国家、教会都有权征税,使商品流通极为困难;从法国中部奥尔良运货到西部诺曼底,货价比原来增加了20倍,而当时从中国运货到法国货价不过比原价增加3—4倍。资本主义发展与旧的封建制度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封建等级制度上。

革命前,法国仍保留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每个人法定地从属社会的一个“等级”。社会居民分为三个等级,僧侣、贵族、第三等级。三等级壁垒森严,对立严重。第一、二等级属特权阶级,享有不纳税权利,是统治阶级,革命的对象;第三等级占全国人口总数97%,政治上无权,又无社会地位,他们要纳税,承担各种封建义务。第三等级中资产阶级经济上富有,又有较高文化素质,在反封建斗争中,充当了领导者。由于资产阶级内部经济实力差异,又分成不同阶层。资产阶级上层是金融资产阶级——包税人、银行家、军火商、高利贷者,他们同封建制度有联系,他们反对暴力,只想通过改革参与政权,在革命中政治上代表君主立宪派。资产阶级中层是工商业资产阶级,他们要求经济自由,主张推翻封建专制,自己掌握政权,政治上代表吉伦特派。资产阶级下层是中小资产阶级,他们深受启蒙运动影响,政治上最激进,主张实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实行民主共和制,政治上代表雅各宾派。在第三等级中,人数最多是农民,承担国家、教会、领主的各种捐税、义务,他们是反封建的主力军。整个第三等级对形状不满,不愿照旧生活下去,统治阶级也不能再照旧统治下去了。

2、旧制度危机的加深(革命形势成熟)

表现:财政危机;对外战争屡遭失败,法国在欧洲大陆降到二等国家地位;几次财政改革的失败引起贵族与王室冲突,削弱统治阶级力量。旧制度已病入膏肓,任何改革无力挽救颓势,统治阶级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召开三级会议上。财政危机成为大革命爆发直接原因。

列宁说,一般说来,革命形势特征是什么呢

⑴统治阶级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上层“的某种危机,即统治阶级的政治危机,给被压迫阶级的愤怒和不满造一个爆破的缺口。光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对革命的到来通常是不够的;要革命到来还须”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

⑵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超乎寻常的加剧。

⑶由于上述原因,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些群众在“和平“时期忍气吞声地受人掠夺,而在动荡时期,整个危机形势和”上层“本身都迫使他们去进行独立的历史性的发动。

不是任何革命形势都会引起革命,只有在上述客观变化加上主观变化的形势下才会产生革命,这种主观变化就是:革命阶级能够发动足以打倒旧政府的强大的群众革命行动。

 

二、三级会议的召开和革命的爆发

1、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5、5,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会议前就代表名额问题发生争执。会议开始后,第三等级要求改革,特权等级只想解决财政问题。双方斗争持续一个多月,第三等级单独组成国民会议,并发布“网球场宣言“为法国制定一部宪法。7月初,国民议会改为制宪议会,资产阶级反封建纲领已经形成,那就是将法国改造成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法治国家。

2、攻占巴士底狱

1789、7、14,法国大革命开始。

 

三、“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的改造

1、君主立宪派改造国家的措施

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实际上成为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革命取得第一个回合胜利后,制宪会议在君主立宪派领导下运用立法手段,对法国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它确立的资本主义基本原则,人们称“八九年原则“。

第一、通过一系列废除封建权利的法令,总称《八月法令》。它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

赎买问题:一般认为赎买方式是保守的,但赎买本身就是废除的具体形式之一。它是采取较为缓和的形式来废除,这在当时有利于新政权巩固,以免引起混乱。革命导师并不反对赎买方式。恩格斯说,“我们决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我讲过他的意见:假如我们能用赎买摆脱这整个匪帮,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的事情了。“

第二、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和意义

第三、制定《1791年宪法》宪法是几年来制宪会议各类法令的总结和概括。体现了革命取得的各项成果。也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整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四、通过了一系列反封建的法令

君主立宪派改革措施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后的改革不过是这些改革的深化而已。

2、封建势力的武装干涉和君主立宪派的垮台

1792、8、10,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了法国几百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结束了三年来的君主立宪派统治,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一个新阶段。君主立宪派垮台的原因是与国王妥协,消极抵抗外来武装干涉,以及实行反人民的政治、经济措施。

关于对君主立宪派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评价问题

我们观点:法国大革命的任务是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评价这次革命中各个政治派别,就应该依其在摧毁旧封建制度,建立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做了些什么来衡量。列宁说:“资产阶级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君主立宪派在执政的三年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反封建的,基本上完成了大革命摧毁旧制度,建立新政权的历史使命。实行君主立宪制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当时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要求。因为法国是一个千年的封建王国,小生产占优势,容易产生君主制。资产阶级提出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资产阶级保护自己利益的根本要求,具有重要的反封建意义。体现君主立宪派土地纲领的《八月法令》在原则上宣布废除全部封建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失去了依旧,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虽然他们所领导的革命既不能彻底摧毁国内封建势力的反抗,也不可能战胜联合起来的欧洲列强,但他们所完成的事业,是这次大革命真正成熟,确实保留下来的果实。

君主立宪派倒台的根本原因是金融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马克思说,“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而君主立宪派不肯迈出这一步,不肯依靠下层群众力量,满足群众的某些要求去打击敌人,结果只能遭到垮台命运,被更激进的派别取代。

 

四、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9、22——1804年

2、吉伦特派统治的垮台

1793、5~6月初,巴黎人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把更激进的雅各宾派推上历史舞台。

吉伦特派倒台的基本原因是由于他们对限价运动的敌视态度,限价运动矛头对准了资产阶级和经济自由原则,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在直接打击封建势力的问题上,他们和雅各宾派还是一致的,并没有妥协退让的表现,吉伦特派有功于革命的。由于法国大革命面临着强大的外国武装干涉的威胁,才发展到必须暂时地限制和打击资产阶级来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激烈程度,不如此就不可能动员起群众的力量去抗击敌人,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独有的特点。吉伦特派只是不能适应这一要求,才遭到垮台的命运。

 

五、雅各宾专政

1、雅各宾派初期政策

、雅各宾派是在内忧外患形势下上台执政的。为了挽救革命,、雅各宾派采取了一系列满足人民要求的措施。

第一、连续颁布三个土地法令,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第二、制定了1793年宪法。

第三、颁布全面限价法令。

第四、颁布“惩治嫌疑犯条例”。

后两项措施构成“恐怖统治”全部内容。如何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呢?

首先,恐怖统治实行初期确实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雅各宾派是在内忧外患危机中掌权的。要巩固统治,只能用革命恐怖对待反革命的恐怖。恐怖统治的实行初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要求,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济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对敌斗争上,由于人民踊跃参军,积极参加对敌斗争,各地贵族叛乱相继平定,外国干涉军被迅速逐出国门。到1794年初,雅各宾政权建立时所面临的那些危机,基本上都克服了。恐怖统治完成了它的使命。

其次,恐怖统治在实行期间违反法制,滥杀无辜现象相当严重。对发生叛乱的地区,惩罚十分严厉,对于被捕的,尤其是政敌,更不放过。另外,还出现了违反人权原则、破坏信仰自由的“非基督教化”运动,强迫人们放弃基督教,搞无神论的“理性崇拜”。据统计,在恐怖时期,经审讯而被处死的有17000人,加上为审讯被处死以及病死狱中的人有3万5千—4万人。在这些人中,60%是工农,25%是资产阶级,真正贵族只占8%。

第三、恐怖统治作为一种战时体制,是在特殊条件下采用的一种非常手段,带有极大被动性,在主要方面是限制和打击资产阶级的。统制经济体制违反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原则,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这在夺取胜利的情况下是必要的,但无论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过渡进程来看,还是从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规律来看都是暂时的。一旦危机克服,就应该终止,并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但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当权派,在恐怖统治年代里养成了排他自保和权力欲膨胀的心态,使他们继续利用恐怖手段,排除异己,维护自己的权力,因而不肯果断地终止恐怖,违背了历史潮流,导致了雅各宾派内部分裂为三派,即埃贝尔派、丹东派和罗伯斯庇尔派。罗伯斯庇尔对两派都进行镇压,恐怖统治失去了原来的目标。为了掩盖一个错误,可能再犯十个错误来弥补;为了回击一项指责可能杀更多的人。当一个政权的维持需要以鲜血的不断流淌作为代价时,它存在的合理性就会发生疑问,更多的人会对它产生反感,甚至公开反抗。

恩格斯说:“恐怖统治成了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从而变成了一种荒谬的东西。”恐怖统治是雅各宾垮台主要原因。

雅各宾垮台主要原因:内忧外患基本平息后,资产阶级不愿继续接受限制自身利益的恐怖统治;雅各宾派内部的分裂削弱了自身力量;恐怖统治期间,雅各宾派目无法纪滥杀无辜,激起社会各阶层不满,彻底摧毁自己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关于对罗伯斯庇尔的评价是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六、热月党与督政府

1、恐怖统治的终结

热月政变后上台执政的是热月党人,他们属于共和派,基本上都是当年投票赞成处死路易十六的“弑君者”。热月党上台后,一方面取消了雅各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释放了大批嫌疑犯,废除全面限价法令,统制经济体系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原则得到恢复,吉伦特派代表一律召回。另一方面,努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

关于热月政变的性质,目前我国史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教参P119)

一种意见认为,热月党人的政变是反革命政变。热月党人主要是由吉伦特派和斐扬派的残余分子组成,代表了革命时期从事军需供应、土地和粮食投机的新富者的利益,政变后他们取消了雅各宾派的一系列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政策,如最高限价法令,解散了巴黎的革命市政府,打击了民主派的力量,使革命力量遭到血腥镇压。助长了保王党的气焰,是对革命的反动。

另一种意见认为,热月政变不是反革命政变,是结束雅各宾专政的非常措施,是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一个转折点。热月党人急切地想结束雅各宾专政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正常秩序,所以说这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历史潮流,不能因为热月党人镇压群众就全盘否定热月党的政绩。热月党坚持了1789年原则,维护共和政体,反对波旁王朝复辟,镇压了保王党叛乱,并且也从未触动过雅各宾派的土地法令。所以不能把热月党人和反革命分子混淆在一起。

刘宗绪等认为,热月政变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重大转折点,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规律。论据:

第一、热月党人仍属于资产阶级,与雅各宾派的区别仅仅在于他们代表 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雅各宾派则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热月党人并没有改变政权的性质,热月党人推行的政策完全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二、雅各宾派的专政措施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采取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一旦局势好转,资产阶级必然抛弃这些政策,而热月党人反对的正是罗伯斯庇尔的过分的恐怖主义和限价等法令。

第三、热月党人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企图稳定社会秩序,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它的原意是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一个新阶段,即巩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阶段。是符合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历史潮流的。因此,可以说,热月政变还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不能认为它是反革命政变。

总之,关于热月政变的性质,可以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便正确认识热月政变的性质。

从热月党人的派别组成来看,它几乎包括了代表大、中资产阶级的所有政治派别。因此,作为与封建势力经过长期的殊死搏斗,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是不会与封建势力妥协的,

从热月党人上台后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来看,它仍然保持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果。然而,法国资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盟是建立在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共同斗争的基础之上的,一旦资产阶级完全控制了政权之后,必然不会给予包括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应有的民主和政治权利。但是,在长期的与封建制度的斗争过程中,法国人民已经在政治上逐渐成熟,因此,他们必然要与剥夺他们应得的权力的热月党人作拼死的抗争。这是督政府统治时期政治动乱的主要原因。

热月政变是将革命进程中为了夺取胜利而超越既定革命目标的那些步骤退回来,这是一种正常的后退,一直要退到成熟的基点上去。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规律。马克思论及热月政变后法国的社会状况时说:“资产阶级社会的真正代表是资产阶级。于是资产阶级开始了自己的统治。”但热月党人的后退还不够,对于社会上经济实力最强的金融资本利益以及反映这一利益并在革命中立下大功的君主立宪派,他们仍采取敌视的态度,这不利于真正稳定局势的建立,从当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看,“成熟的基点”应当是君主立宪派时期的政策,因此,热月党人的倒台也是必然的 。

2、督政府的统治及垮台

1795年,热月党人制定了新宪法,根据这部宪法成立了督政府。督政府统治软弱无力,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无力抗击反法联军进攻。到1799年秋,法国政治、经济、军事上以片混乱。这表明宪政民主的共和制度在当时已不适应实现政治稳定的需要,要迅速达到稳定,就只能暂时抛开共和制下的代议制民主,实行集权式体制。督政府无能使它只有依靠军队才能克服一时的危机,这就为军人参政打开了方便之门。在这个背景下,拿破仑掌握法国政权。

1799年11月,通过政变,拿破仑夺取政权。督政府倒台后建立起来的拿破仑政权在各方面都已不同于大革命时代。雾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拿破仑夺取政权这是当时法国社会阶级斗争形势造成的。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末他的角色是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选4、507)历史的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

 

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列宁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的度过的。”

政治上,大革命是一次彻底而深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波旁王朝和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 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且它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原则,也不断完善和改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对欧美以及世界各地反封建民主运动和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都有十分重大影响。

经济上,大革命的胜利,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法国确立支配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思想上,大革命使启蒙运动中所提出的,与封建统治针锋相对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取得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直到今天,大革命所提出思想原则仍在一些国家奉行“自由、平等、博爱。”

在大革命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作用。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民群众发动得比较充分并广泛参加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民群众起了决定性作用。

1789、7、14,巴黎人民对国王顽固对抗革命的态度忍无可忍,毅然发动起义,攻下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取得革命的第一次胜利,揭开了革命的序幕。

1792、8,在欧洲发动封建君主武装干涉和国内宫廷叛乱活动使革命处于危机情况下,法国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把革命推向新阶段。在吉仑特派统治时期,法国人民促使议会建立共和国,把国王推上断头台。当吉仑特派不能领导革命前进时,1793、5、31——6、2,巴黎人民举行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仑特派,建立雅各宾专政,把革命推向最高峰。在雅各宾统治时,人民群众促使雅各宾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来满足广大人民要求。上述表明,法国人民在革命发展的每个关键时刻,都战胜资产阶级的妥协,把革命推向深入。人民群众在革命中显示主力军决定作用。成为资产阶级夺权赖以依赖,不可缺少的力量。

 

八、法国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特点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虽然这两次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革命的主力军都是人民群众,革命的结果也都是以新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旧的封建制度。但是,法国革命却有着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十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法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则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宗教的外衣掩护下进行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而采取了公开的政治斗争形式。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保守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比较民主,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经济上,英国不仅保留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且保留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在政治上,保留了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联合专政。法国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建立了共和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完全统治。

出现以上不同点的原因主要在于:

(1)英、法两国的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状况不同。英国资产阶级之所以与新贵族结成联盟,主要因为在革命前由于圈地运动,资本主义深入农村,封建贵族阶级内部已分化出新贵族,新贵族在政治和经济利益方面几乎与资产阶级一致,这样,就为这两个阶级的联盟提供了前提。同时,由于新贵族的出现,英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削弱,新贵族在国会的下院中占有优势,这就使资产阶级所面临的敌人还没强大到非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才能战胜的地步。此外,新贵族与农民阶级的利益根本对立,资产阶级不愿人民参与革命,以免在革命胜利后威胁他们的利益。正因为如此,在革命中,他们一方面利用人民的力量来达到夺权的目的,另一方面又竭力压制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和限制民主运动的发展。

在法国,革命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能像英国那样深入农村,没有出现象英国那样的新贵族,反而有些资产阶级用金钱贿买爵位,成为“穿袍贵族”。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过程十分曲折和缓慢,另一方面也说明资产阶级所面临的封建势力十分强大。在法国的等级制度中,前两个等级基本上都是革命的对象。此外,法国王权高度集中,在法国革命中,又遭到外国势力的不断干涉。因此,资产阶级要想战胜国内外的强大敌人,只有依靠第三等级中的人民群众,并与他们结成联盟。人民群众在革命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也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盟。

(2)两次革命所处的时代特点不同。英国资产阶级之所以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革命,其主要原因在于英国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手工工场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水平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很低,资产阶级尚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对于宗教的信仰还很虔诚。因此,资产阶级要想传播自己的主张,号召和利用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只能借助宗教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清教的旗帜下进行的。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期,自然科学已经发展起来,宗教的愚昧性已充分暴露,资产阶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启蒙运动在唤醒人民起来革命,抨击和揭露封建制度发挥了极大作用,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因此,法国革命完全抛弃了宗教的外衣,在政治战线上与封建制度展开了公开的斗争。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进行得不彻底,其主要原因除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共同领导了革命之外,还在于英国下层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始终不成熟。无论是平等派还是掘地派,虽然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等一系列革命主张,但始终不主张采用革命的暴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资产阶级的镇压面前,也从没采取过抵抗行动。因此,他们虽然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起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但却没有为自己争得民主权利的力量。因此,英国资产阶级没能达到像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专政的顶点,致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建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体制。

法国大革命进行得比较彻底的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爆发在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大机器工业时代的前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已达到不可调合的地步,只有推翻封建制度,资本主义才有发展下去的可能。因此,法国大革命一直发展到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彻底清除封建残余的雅各宾派的专政。此外,法国革命前夕,法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比较成熟,已拥有自己的思想武器,与广大人民群众结成联盟,而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自始至终起了主导作用,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实行比较彻底的社会经济改革,从而使革命不断沿着上升路线发展。

 

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同属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18世纪,都获得了成功,并成为后来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榜样。

不同:第一,美与英法革命任务不同。由于革命前美是英的殖民地,因此美革命肩负着对外推翻英殖民统治,对内扫除封建残余和进行民主改革的双重任务。

第二,革命后建立的政体不同。

第三,革命中解决土地方式不同。法国以民主方式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革命中雅各宾派通过几个重要的土地法令,使数以千计的农民变成了小土地所有者。英则以圈地运动,兴办资本主义农牧场的方式将农民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力。美没有以民主的方式解决西部土地问题,该问题直到1862年才真正得到解决。

第四、革命中旗帜不同。英国革命发生较早,是在宗教旗帜下进行的;而法和美由于有启蒙思想作指导,革命是在公开的政治战线上向敌人宣战的。

第五、革命中同盟军不同。由于革命前社会矛盾的激化程度不同,各国所面临的革命任务和封建势力的强弱不同,对人民群众的依靠程度不同,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美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法是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成联盟。因而各国革命的深度也就不同。相对而言,法资产阶级最为彻底,所以它又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督政府内外摇摆很难长久

大革命要应对内外纷争,需要强权政治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的产儿

对外作战战功卓著、内部管理和协调灵活有效



拿破仑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

拿破仑时代的涵义(时间空间和内容)

拿破仑时代的政治制度(执政府和帝国)

1799年宪法、1802年宪法、1804年法令(5月18日称帝、12月2日加冕)

1804年《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时代的经济政策

保护主义政策

推进工业革命、鼓励发明、扶植民族工商业

对外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拿破仑时代的军事战争

与反法同盟作战

发动侵略战争(西班牙、意大利和俄罗斯)

1810年与奥地利公主结婚,将路易十六变成了自己的姑父

第一次退位和百日王朝

拿破仑帝国覆灭以及对欧洲和法国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和神圣同盟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内容

维也纳体系的实质

神圣同盟的历程

19世纪初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历程

19世纪初期欧洲殖民地的政治特点



                 维也纳会议和主要内容

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

欧洲所有国家都参加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国际政治会议

俄罗斯、英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操纵

大国之间勾心斗角、各怀目的

英国、奥地利和法国曾签署秘密同盟条约,约定互相支援,共同对付普鲁士

 

             维也纳会议总决议的内容

恢复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葡萄牙、德意志等

重新分割欧洲领土和海外殖民地(瓜分波兰、芬兰、罗马尼亚、挪威和撒克森)

英国获得更加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组建德意志邦联

限制和削弱法国(恢复1790年法国的国界、东北边境的要塞和堡垒由联军占领3-5年,赔款7亿法郎、成立尼德兰王国、确立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维持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维也纳体系的实质

恢复欧洲的旧秩序

限制和削弱法国

大国控制局面、强权政治和霸道逻辑

1648年以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的国际政治原则

英国均势外交政策的发端与演变

 

                         神圣同盟

何谓神圣同盟?

建立过程和活动

1815年9月,俄、普、奥三国首脑在巴黎宣布成立,11月英国参加,为四国同盟。

1818年法国参加,变成五国同盟

镇压1822年西班牙革命(法国出兵)

镇压1820—1821年意大利革命

 

神圣同盟的解体历程

1821年希腊爆发起义,反对土耳其的统治

英国和法国主张支持希腊起义者

奥地利主张镇压

俄罗斯积极地介入

1827年三个国家出动联合舰队,打败土耳其和埃及联合舰队

1828年俄罗斯正式对土耳其宣战

1829年希腊独立

    神圣同盟的解体历程

1830年法国爆发7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统治,建立奥尔良王朝

1830年比利时革命,独立建立国家

1848年革命,横扫欧洲大陆,神圣同盟

19世纪初期欧洲殖民地的政治特点

1790—1803年的海地革命

黑人领袖杜桑·卢韦杜尔1801年宣布独立,并组织颁布新宪法

当年,拿破仑派遣军队镇压,并以和平谈判为理由诱捕卢韦杜尔(1803年死于法国)

1803年法国军队投降,当年11月海地通过独立宣言,1804年正式建立国家。

 

                  南美大陆的独立战争(1810--1826)

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北部独立战争

米兰达和西蒙·玻利瓦尔

1819年12月,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联合建立哥伦比亚共和国

1822年,艾瓜多尔加入并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南美大陆的独立战争(1810--1826)

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南部地区的独立战争

圣·马丁是杰出的领导人

1818年智利宣布独立

1825年秘鲁获得独立

 

美洲大陆的其他独立活动

墨西哥的独立历程

1823年中部美洲地区建立“中美联合省”

1838年分裂为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5个国家

巴西的独立(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

 

                 美洲大陆独立活动的历史意义

欧洲殖民体系经历了第一次解体

欧洲殖民观念发生了变化

欧洲大陆的争夺与对非洲和亚洲的争夺开始加剧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industrial revolution)

1、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

西欧的海外扩张及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①西欧的海外扩张为欧洲的工业品,特别是纺织品、枪支、金属用品、船舶及船舶用具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市场。

伯明翰

为印度提供斧头

为北美土著居民提供战斧

向古巴及巴西运送铁链、手铐

②海外殖民扩张,推动了西欧手工工场的发展。

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

生产工具的专门化

手工工场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也是现代大机器工业的先驱

③西欧的海外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在北美的欺骗性贸易:廉价物品要高价

英国印度分司在印度的掠夺。

黑人贸易

④西欧对海外的殖民掠夺也培养了对发财的狂热情感和唯利是图的精神。

宗教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①意大利   商路从地中海——大西洋

②西班牙   西班牙对殖民地统治太严、太死,本身工业落后

③荷兰     缺乏机器生产所需的原料、劳动力资源及水利

④英、法:

A:贸易方面      七年战争法国失利

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

B:英国在煤炭生产上居领先地位

C:英国工业为生活必需品

D:英国有更多资金:  贸易中获得  宫廷花费少

⑤英国在其他几方面也占优势:

A:大量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动力是城市发展及人口增加引起粮价上涨。地主圈占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提高了效率,造成大量流动人口。

B:人才优势:1685年法国取消“南特敕令”大批加尔文教徒逃到英

C:英国行会制度比较薄弱:棉纺织业是新兴产业,17世纪时英文cotton还指粗羊毛制成的呢绒

E:岛国交通便利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1、纺织业中的机器发明

A:1733年 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

用手掷来掷去—在滑槽上用绳子来回牵。

B:1765年 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看到妻子珍妮的纺车倒了受启发,设计出同时纺8根线的机器,妻子向人弦耀,邻居给捣毁了,迁到另外一个市镇。

C:1779年,塞寥尔·克伦普顿发明了骡机“(Mule)(水力纺纱机)

D:1785年  埃蒙德·卡特菜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2、煤和铁

炼铁燃料:木炭(木材而来)—   焦炭(煤转化来)

炼铁方法:生铁↓

              ↓搅拌

熟铁

3、动力机器——蒸汽机

詹姆斯·瓦特改进蒸汽机,大学科学仪器的修理员,朋友资助,完成了“恶魔”

马修·博尔顿把“恶魔”带到他工厂去修理,并与瓦特合伙制造蒸汽机。

4、交通运输业:

1807年,英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1年英国仿制成功。1814年、斯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
最初时英国禁止机器出口,欧洲大陆的情况也不利于工业化.

 

    一、法国工业化

1、  条件

手工业比较发达

大革命摧毁了君主专制制度:专制制度(和中国比较、和英国比较)

距离英国近,容易受到影响:(人类学上的传播理论)

2、  概况:

1815年拿破仑帝国倾覆后,国内外政局势趋向稳定,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3、  特点(同英国相比)

A: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租税盘剥没有大规模圈地。

B:小企业长期、大量存在大企业发展迟缓,因为法国服饰业,高级化妆品和奢侈品制造业发达,不适合大规模生产,销售量小

C:法国中小农经济长期占优势:没有大规模圈地

D:高利贷资本特别活跃是法国工业革命的另一个特点。

 

    二、美国工业革命

几乎与法国同时开始

4、  美国发展工业革命在有利条件

A:国内条件:

殖民地时期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基础较好。

美国旧的行会势力微弱,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独立战争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资金来源多:奴隶贸易;掠夺印第安人土地,土地投机;政府偿还国债

    国内市场大:西部

B:外部:

  远离欧洲,南北都弱,东西大洋,有利于保持长期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美国利用中立国地位,利用欧洲战争坐收渔翁之利。(如拿破仑战争期间)

5、  美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A: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时,注意加以创造性改进,较早实行专利制度和标准化生产方法。

B:内战推动了工业革命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发展。《乱世佳人》

                                    农业机械化

 

                                       

C:与西进运动密切联系、互相促进      工业西移

                                       

 

                                    交通运输

    三、德国工业革命:

6、  德国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美三国

政治上长期分裂1871年普法战争后统一

农奴制的再版:16、17世纪、粮食需求多;地主贵族在地方势力大

战争破坏:三十年战争(1618—1648)

7、  德国工业革命所需资金主要来自对国内的掠夺:

解放农奴索取赎金:赎金相当于25年

德国还成立投资银行和股份公司集中游资

8、  国家分裂的局面造成市场割裂,通过关税同盟的形式得以补救。

1819年,普鲁士联合部分小邦成立了北德意志关税同盟

后又成立中德、南德关税同盟

1834年,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取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

9、  德国工业革命中,以铁路建筑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变革。

铁路建设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推动。

10、国家政策积级干预是德国工业革命的另一突出特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他攻击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是世界主义的,忽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认为各国经济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的普通的规律,政治经济学应成为国民经济学,研究各个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根据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部门的不同,把各国的经济发展分为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认为德国当时处在将过度到农工商业的时期,必须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德国各邦实行高关税政策以保护民族工业;兴办国有企业,资助私营企业,国家直接投资铁路。

10、视智力作用,积级推行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

1825年普十实行义务教育制;

各邦兴办技术学校,职工补习学校;

科研与生产相同结合。

↓严谨的性格(装灯泡、一块钱的故事)。

 

    四 、俄国工业革命

1、  俄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A:政治条件  俄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    向西欧学习的传统,农奴制限制流动。

B:资金:

商业利润

“边区殖民地”被掠夺:为俄工业品提供了市场

政府的税收制度:包税制、承包商人发了财。

C:国际上的影响: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2、特点:

    A:外国资本和技术在俄国工业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B:发展不平衡:   地理上:工业企业集中在欧俄在区

产业结构上: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慢、投资少、见效快。

C: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技术落后。

长期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缺乏竟争文化系质低。
一、工人运动的背景

1、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的全面变革,工厂制度逐渐确立,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失去了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手工业者能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得到满足,但工人阶级不行)妇女和儿童大量卷入劳动大军,极其辛苦,当时的调查,萨拉·古德的8岁的女孩的证言如下:

“我是高沃煤矿的矿坑通风口值班工人。工作并不累人,但我必须在没亮光的情况下值班,我很害怕。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5点半前出门。我从来不入睡。有时心情愉快时,我就唱歌,但不是在黑暗中,在黑暗中,我不歌唱。我不喜欢待在矿坑里。有时清晨上班时,我非常瞌睡。我上主日学校,他们教我祈祷。我己多次听说过关于耶稣的传说。我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要来到人世间,真的,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死,但是他已得到了供脑袋枕着休息的石头。我希望上学,不想待在煤矿里。

我国某些地区对工人的残酷剥夺:血汗工厂

2、工人阶级意识的萌生与发展由于大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也逐渐感觉到大工业生产中,工人单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但在政治上提不出独立的纲领和目标,所以只好跟着工业资产阶级走。

但少数工人有了一些新的观念:

认识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调和;

工人一齐停止工作对资产阶级和政府将是威胁;

部分工人从信任依靠议会的思想中解放了出来,认为议会也是维持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二重性、国家起源)

3、1832—1834年的立法和政冶斗争

1832年议会改革后,由于选举权扩大,新当选的议员中,辉格派占多数,对工人采取敌对的态度:

A:工会运动被镇压

1834年2月正式成立了“全国各业统一工会“他们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物”。政府对其进行镇压。

B:1834年8月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刺激了工人阶级。

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人呈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呈算术级数增长,因而贫穷和痛苦等是人类命运中无法避免的,他对济贫的看法是“一个降生到己人满为患的世界上来的人。如果父母无力负担抚养他的责任,而社会又不需要他的劳动,他就没有权利得到一点食物,……在自然盛大的宴席上,没有他的座位。自然命令他离开”。马尔萨期把贫困的责任完全放在了个人头上。

(古埃及的神谕:“我给所有的饥饿者以面包,我给所有的裸露者以衣裳”

圣经:使徒保罗说,你要嘱咐他们行善……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未来。)

边沁的功利主义认为人都是把快乐和痛苦作为行动的动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功利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力争有利的东西而避免有害的东西,因而立法的原则就是,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政府干预贫困问题也要根据人们避苦求乐的天性来进行立法。查德威克是1834年英国家委员会关于济贫法报告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是个成功的记者,他根据边沁提出的人类具有避苦求乐的天性,他提出应以新的原则来重新修改济贫法。

因此,新的济贫法“在一切情况下首要的,根本的,应得到普遍认可的原则是……游手好闲者的整个状况不明显好于独立劳动者收入最低层的状况”。

他主张将济贫活动集中到济贫院中,济贫院要将男人、女人分开,防止任何人外出来接见来访者,禁止吸烟,禁止喝酒,给他们找活干,受救济者行动越轨就要受到监禁。

 

二、工人运动

1,卢德运动: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亦称破坏机器运动,据说工人纳德·卢德是捣毁机器的首创者,所以叫卢德运动。

机器的广泛使用给广大工人带来了新的灾难和痛苦,“机器排斥工人的现象使大批工人失业,当时工人认识不到造成灾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只是把矛头指向了机器,掀起了卢德运动。

2,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工人生活极苦,1831年、1834年两次起义,被镇压。

3,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受残酷剥削,工人到企业主窗下唱革命歌曲,遭到军警的毒打和逮捕。此事成了织工起义的导火线,第二天,工人起义,被镇压。

4,  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

1836年6月,一批先进工人和手工业者在木匠洛维特的领导下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为了改善工人生活条件,争取人民权利,1837年起草了“人民宪章”,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人们热烈支持,人们纷纷签名表示支持,请愿书重达50公斤,送到了议会,但被否决。1841年—1842年经济危机推动之下,宪章运动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但又遭到了否决,1848年革命推动下,又掀起一次高潮,英国政府为了镇压示威,发布公告预先恫吓同时任命“铁公爵”惠灵顿率领大批军队集中于伦敦,宪章派领导人屈服了,运动走向了低潮。

衰落原因:

A:通过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只有社会矛盾极为尖锐情况下才可能。

B:英国成了世界工厂,获断垄断利润,英国人可以到殖民地谋生,缓解了国内的紧张局势。

    C:工人阶级没有统一的领导和科学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1,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在西欧的进一步发展,到1825年时,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给劳动人民带灾难,人们不能不思考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问题。

2,  阶级前提: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3,政治前提: 1831年1834年法纺织工人起义;

1836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工人运动失败,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中国农民起义的模式)

4,理论前提:

德国古典哲学:

             辩证法思想:黑格尔思想“合理内核”

             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基本内核”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威廉·配第经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完成,提出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随法国军队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1802年后开始宣传空想社会主义

傅立叶:商人家庭出身,想创立“法郎吉”,合适人数1620名,占地一平方公里,内部按劳动性质分为各个专业劳动队,成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欧文:手工业家庭,家贫,10岁左右独立谋生,后来富裕了,1824年到美国创“新和谐社”,实行生产工具和财产公有,按劳分配,共同劳动,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等项原则,并计划在两年或两年半时间转入完全的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

    二、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

马克思:1818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特利尔城,父亲是律师,父亲是犹太人,1835年中学毕业时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困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想到的就不是可柃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中学毕业后,他到了波恩大学读法律,大学一年级时和童年的好友燕妮私订终身,燕妮是个贵族小姐,许多英俊的贵族青年为之倾倒,但她选择了马克思,后来马克思又转到了柏林大学读书,1841年获博士学位,但马克思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和燕妮结婚后,为了支持马克思,燕妮亲自做家务,替马克思抄稿,有一次孩子在燕妮怀里哭闹着,房东来催要房租,可是他们实在没钱,于是来了两个警察,将马克思的东西查封了,燕妮只好和孩子们睡在地板上,1881年燕妮去世了,恩格斯说“摩尔”(马克思)也去了,1883年马克思的大女儿去世了,马克思在3月份也离开了人间,恩格斯说:他有许许多多的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据说马克思有私生子)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普鲁士巴门市一个工厂主的家庭,中学没毕业就为父所迫,开始在父亲的公司里做事,刻苦自学,掌握了10多种语言。后来又到了在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厂工作。

有一天去救济一个穷朋友,在酒馆门口看见一位姑娘劝一个老者别喝酒了,抢了老人的钱就跑,老者在后面追,一下子倒在了地上,年轻的姑娘不忍心了,就把钱给了那个老人,那个老人就回去喝酒了。

姑娘离开酒店的时候心里非常难过,头巾掉了也不知道,恩格斯拾到头巾就追了上去,那个姑娘哭着说父亲把一月的工资都喝酒了,家里都没有吃的了,于是恩格斯把救济那个工人朋友的东西给了那个姑娘放到了门口就走了。

那个姑娘后来知道了,就追到恩格斯家大骂恩格斯以为有几个钱就了不起,恩格斯看天色晚了,就让管家给她安排了房间睡了。第二天,恩格斯为那个穷朋友安排了葬礼,两个人彼此发现对方的美,这个姑娘爱上了这个英俊的年青人,这个姑娘就是玛丽·白恩士,她后来随恩格斯四处调查,恩格斯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玛丽·白恩士1863年去世,死前举行了婚礼,恩格斯1895年在伦敦去世。

 

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1,唯物史观:

两人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面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他们的基本观点就是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指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2.剩余价值学说

古典政治经济学己初步认识到了劳动创造价值,马、恩认识到资本家的利润是因为工人生产的产品的价值超过了工人的工资形式所获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  科学社会主义: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合理的论证。认为共产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找到了实现革命的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

 

1848年欧洲革命·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共产主义同盟

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需要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1847年6月对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组,在伦敦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大会草案的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了《共产党宣言》,其中第一段话为;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最后一段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完成。

 

二、1848年革命

1,  革命原因:

A,根本原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14年维也纳会议遵循“正统原则”,塔列朗提出,主张各国应恢复1792年以前的边界,并恢复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正统王朝,欧洲封建势力复辟,但与此同时的是各国陆续开始工业革命,封建结构的存在仍使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重重阻碍,德意志在政治上四分五裂,意大利也没有统一,奥地利的民族压迫和掠夺政策。成倍地增加了北部人民的负担,到1848年时两者矛盾也非常尖锐。

B:直接原因:

1845年和1846年的农业歉收(马铃薯遭病)及1847年的经济危机,物价高涨、粮食缺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2,  法国二月革命:

1830年七月革命后,统治法国的是七月王朝,政权掌握在金融贵族手中。从事金融投机。从1840年,基佐任总理,(1848年二月革命中流亡英国。)后从事历史研究。著有《法兰西史论丛》、《英国革命史》、《欧洲文明史》、《法国文明史》)对内维护金融贵族利益,对外讨好英国。积极向外扩张。反对七月王朝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1847年下半年起,全国各处出现工人示威和农民骚动。资产阶级共和派举行“宴会“进行群众性政冶集会,1848年1月29日,在巴黎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有全体反对派议员参加,被政府禁止了,成为二月革命导线。

2月22日。巴黎工人,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高呼“改革万岁“打倒基佐”要求建立共和,国王路易·菲力浦仓促逃往英。2月24日成立临时政府,主要职务由资产阶级共和派担任,工人阶级想革命继续推向前进,要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和国两者矛盾激化,临时政府组织别动队,将工人运动压下去了。

路易,波拿巴(拿破仑的侄子利用七月王朝时动荡不安,他试图以武装叛乱来发动政变。1836年10月30日,他模仿其伯父的样子,身穿灰军装,头戴拿破仑式三角帽,窜到斯特拉斯堡驻防军的两个炮兵团发表演说,号召士兵推翻路易·菲力浦,结果被捕流放到美洲,在美国开了张假护照回到瑞士,1840年8月,他带了几个伦敦仆役穿上法国军装,在布伦登陆,结果失败,在监狱中写《论消灭贫困》,1846年越狱。跑到伦敦,1848年2月革命后,他赶回巴黎,农民把他看作拿破仑一世的化身投他的票,当选总统,梦想当皇帝,1852年建法兰西第二帝国。

    3、德国三月革命:

    4、意大利革命

    5、1848年欧洲革命的意义

A,1848年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

  B,1848年欧洲革命使无产阶级受到锻炼,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第一国际

1848年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但到1857年时,爆发了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工人运动高涨。

1,第一国际成立:1864年9月,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了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有英德意波等国近2000名工人参加,10月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各国工人代表主张不一,马克思重新改写了《成立宣言,》并拟定一个新的《共同章程》,这就是第一国际。

2,前期反对普鲁东主义的斗争,普鲁东主义认为造成社会灾难的极源是货币的存在和交换的不平等,提倡和平的经济改良,宣传无政府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政党,主张建立无政府社会。遭到失败,分化,瓦尔兰转向马克思主义。

3,后期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巴枯宁出身俄国贵族,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基本上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义者,1847年11月在巴黎举行的纪念波兰人民1830年反沙皇政府起义17周年时,他发表演说,对俄国专制制度进行抨击,赢得一定声誉,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他赶到法国参加革命运动。1849年5月,在德国的德累斯顿领导了起义,起义失败被捕引渡回俄国,在狱中写10万字的《忏悔书》讨好沙皇尼古拉一世,说他是慈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逃到了日本,又到美国,后又回欧洲时,加入了共产国际,主张无政府主义,被开除。

4,解散: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最后一次代表会议,宣告解散

 

巴黎公社

 

    一 、第二帝国的危机

法国在第二帝国时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一度比较稳固。但工人的境况并没有改善,共产国际宣传下,工人的觉悟提高,成为帝国统治的威胁。

1860年,英、法商业条约签订后,英国商品大量向法国倾销,严重影响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1870年,共和派记者奈尔被拿破仑三世的弟弟庇尔·波拿巴枪杀,激起了法国人民的革命情绪,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以大象作文章)。

 

    二 、普法战争的原因和进程

路易·波拿巴为了挽救帝国,企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人民视线,想发动对普战争,皇后欧仁尼说:“如果没有战争,吾儿将不能做皇帝了。

为什么选择普鲁士:

1,为了占领德意志工业发达的莱茵区;

2,1866年普奥战争前,俾斯麦为了争取法国中立答应胜利后把莱茵河左岸领土割让给法国,但是普鲁士不愿给;

3,不愿在自己的身边产生一个强大的国家。

普鲁士愿意同法国打,法国阻挠下,南方四邦还没有统一进来,为了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0年7月19日,因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866年,西班牙爆发了革命,路易·波拿巴支持的国王被推翻,王位空缺。在俾斯麦的丛恿下,西班牙临时政府提出请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列奥波德为国王,这样法国就会两面受敌,路易·波拿巴得知向普鲁士抗议,当时普王劝列奥波德不去为王,并通知了法国政府,但到1870年度,路易·波拿巴又派使者见普王,要求他作出保证永远不许列奥波德继承西班牙王位,普王语气温和地拒绝了这种无理要求,并将此事告知了在柏林的俾斯麦,俾斯麦为了激怒法国政府,就把电文改成了对法国带有侮辱的口气,予以发表,法国政府和路易·波拿巴大怒,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完成。

战争开始后,法国连吃败仗,9月1日在色当决战,普军集合二十万能兵力和七百门大炮,法军伤亡惨重,麦克马洪元帅三次受伤,拿破仑二世投降,本人也成了俘虏。

 

三、九月四日革命

法军战败消息传出后,巴黎工人和市民发动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起了共和国,但临时政府不愿把工人武装起来极抗,普军长驱直入。

巴黎无产阶级强烈要求武装起来,政府被迫扩充了国民自卫军,面对人民的威胁,国民政府加速了投降步伐,并且新成立的梯也尔政府开始调兵准备镇压工人。3月18日凌晨,政府军占领了蒙马特尔高地国民自卫军的停炮场。该区的妇女发现政府军企图拖走大炮,敲响了警钟,广大群众和国民自卫军起来包围了政府军起义,占领了政府机关,成立了临时革命政府,然后3月28日进行了公社成立典礼 。

 

    四 、巴黎仑社的措施

政冶上: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镇压反动分子。

经济方面:成立工人合作社,成立劳动就业介绍所,改善人民生活处境,进行救济。文化:开放图书馆,博物馆,举办展览会。

4月3日。国民自卫军兵分三路向凡尔赛进攻,失败。

5月17日,凡尔赛逼近巴黎。巴黎人民英勇保卫公社,第六军团的两个少年兄弟,随军队和敌人争夺街垒,占领了街垒后,14岁的弟弟冲上去将红旗插上了去,随后被敌人打死,17岁的哥哥立刻又冲了上去高举红旗,随后就牺牲了,他们的父亲没有落泪,拿起武器和敌人血战。5月20日。凡尔赛军在叛徒指引下攻进巴黎,从5月21日——28日的一周,展开了更为惨烈的战斗,史称五月流血周。最后一批战士倒在公墓的一堵墙下。

 

    六 、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A,  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内部派斗争削弱了公社的力量。

B,   公社犯了一些错误   

军事上:没有乘胜向凡尔赛进军

政治上:没有对反革命采取有力措施

没能与农民联盟

                                  经济上:没有对法兰西银行采取措施

2、历史意义:

A,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证明工人阶级能够建立一种崭新的国家。

B,斗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地板
 楼主| wtx 发表于 07-5-26 21:07:58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近代史4

第三单元 改革时代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扩散,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加剧了其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为了进一步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英国的两次议会改革。资产阶级是如何迫使封建统治阶级作出让步,双方在利益基础上联合起来,结成联盟,借助封建上层统治者的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发动王朝战争来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或废除不合时宜的封建农奴制度;或消除分裂因素,统一国家。这主要以德国、意大利的统一和俄国1861年改革为代表。美国则是个例外,林肯能审时度势,及时采取革命措施,发动人民投入到内战中,消灭了南方的奴隶制度,从而使内战成为这时期唯一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第一讲 英国改革和美国内战
一、英国的政冶改革与发展

1、  第一次议会改革:

A,背景:工业资产阶级壮大;

议会别陈旧需变革

19世马2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总体经济力量己相当强大,但是,工业资产阶级的政冶地位和他们迅速膨胀的经济实力不相称,要求政治权力。

另一方面:当时议会己腐朽陈旧。工业革命前,英格兰东部人口最多,而北部和西北部多是森林和沼泽,工业革命后,在这里出现了一些人口众多的新兴工业城市,其中有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利兹等,人口的变化产生一些腐败选区(例:丹维兹由于海潮的冲刷和地形变动己沉没到北海,名义上的30名选民己迁居其他地方,其议员名额照样保留。每逢大选,一家富豪指派数名选民入海投票,盖顿在腐败选区是堪居榜首,它仅有2名选民,换言之,该地两名选民每逢议员选举总能轻而易举地当选为议员。与此同时,兰开夏郡,人口高达130万,只能选送两名议员。曼彻斯特18.2万居民,伯明翰有14.9万人,利兹有12.3万人,都无权选送议员。

B,斗争过程:

城市:为了改变陈旧过时的议会制,新兴资产阶级从18世纪60年代起发动了以改革选举制度为目标的运动。

拿破仑战争后,为了保护土地贵族英国改府颁布了谷物法,规定:按照英国国内市场价格,每夸脱小麦低于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这样,导致国内粮价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使普通人民生活状况恶化,而且损害资产级利益,这样为了取消《谷物法》及改革选举制度,资产阶级同人民群众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1819年8月16日,在曼彻斯特的彼得广场约8万名工人,手工者集会,要求取消谷物法实行普选权,政府出动大批警察和骑兵进行血腥镇压,被称为“彼得卢屠杀”,因为屠杀群众的士兵是参加反拿破仑时的滑铁卢战役的团队,因而得名。

大屠杀后,托利党政府又通过了“封口令”(堵嘴法令):禁止五十人以上群众集会以及有乐队和旗帜的群众操练或游行;准许政府和地方政府任意搜查私人住宅;禁止出版亵渎上帝和反政府的书刊、凡写作,印刷,出版,销售反政府的书刊者都处以徒刑或流放;对一切出版物每份征税四便士。人们把这项法令讽刺为“封口令”。

农村:斯温(Swing,绞架的意思)运动。1830年农村是个歉收年。

在肯特郡有400农业工人捣毁一些打谷机,运动迅速扩散,10月份时,很多地主和农场主收到署名斯温上尉的恐吓信,因此这运动被称为斯温运动,政府军队到第二年初才镇压下去。

要求议会改革的声势越来越大,国际上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复辟王朝;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欧洲民主势力高涨。

C,议会改革:

当时的惠灵顿,(外号“铁公爵”)顽固反对改革,国王任命辉格党人格雷组阁。

1831年3月1日,议会改革方案问世,两院辨论3周,经下议院表决,仅以一票优势通过,到上议院表决时,格雷作了长篇演说,上院议长在结束演说对跪倒在地,恳求贵族们不要轻易地否决此案,结果还是被否决,连续三次被上院否决,格雷前往王宫,请国王作出选择,要么批准政府辞职,要么加封足够的贵族以保证政府议案通过,国王选择了前者,又请惠灵顿组阁,人民激烈反对,人们到银行挤兑黄金,使经济陷入瘫痪,惠灵顿住宅受到袭击,这样,国王召回格雷组阁,格雷得到国王在必要时增封贵族的书面保证后重新组阁,改革法案得以通过,(托利贵族有意缺席)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城市的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房产主在和年租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中的选举资格是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租地农业家也取得了选举权,同时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衰败选区,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名,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

D,评价: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动,为工业资产阶级打开了议会的大门,有巨大进步意义,但广大人民群众仍未能获选举权。

    2、新型政党的出现

1832年议会改革后,保守党、自由党随之出现,英国的保守党和自由党是逐渐发展形成的。

保守党一词衍生于法语,在1832年前后,人们经常称呼托利党为“保守党”,最初用来称呼惠灵顿为首的托利党,1832年前后,托利党分化,以后罗伯特·皮尔重建托利党,公开采用了“保守党”的称号,皮尔领导的保守党承认工业革命造成的变化,开始关心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自由党词来源于西班牙,1831年;英国议会改革进入交潮,以格雷为首的辉格党政府接连几次提出议会改革案,使托利党人大为恼火,他们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格雷一伙。并用自由党一词贬称他们。1832年议会改革后,越来越多的自由党贵族步入工商业界,加速了他们同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融合,尤其是数量可观的代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激进分子参加自由党,使自由党获得一定优势。

    3、第二次议会改革

第一次议会改革不彻底,英国上层政冶的贵族特征尚未消除,下院的多数议席依旧被土地贵族所控制,自由党为了扩大自己影响,声称要进行新的改革,保守党内一部分为了挽回声誉,也声称要改革,但二者都没有实质性举动,他们都把改革的旗号当作扩充自身实力和打击政敌的工具。

第一国际建立后,工人争取普选权的斗争高涨,成立全国改革同盟号召民众积极参加争取普选权和秘密投票的斗争。

1866年,自由党内阁迫于形势,授意格莱斯顿提出了一个保守的改革法案,被否决,罗素内阁辞职,保守党德比伯爵组阁。

德比内阁面对严峻局面:

其一,是在自由党内阁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侥幸上台的,在下院缺乏多数,随时可能垮台,

其二、工人斗争风起起云涌。

1867到3月8日,保守党领袖迪斯雷利提出新的议会改革草案,错综复杂的政冶形势迫使保守党领袖采取了较为果断的措施。

1867年议会改革完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参加政权的斗争,使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在政冶舞台上扮演主角,一部分工人获选举权,提高了自己的地位。

但仍未能实现普选权和秘密投票制。

4,第三次议会改革:

第二次议会改革后,两大政党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加剧,自由党的实力逐渐削弱,以约瑟夫·张伯伦为首的自由党激进派和其他团体在全国开会要求继续改革,实观男子普选权,与此同时对保守党完成了组织更新,在各地加强竞选活动。格莱斯顿自由党政府实行新的改革,促使议会颁布了新的议会改革令:年收入10镑的成年男子,均可成为了选民。扩大了选民范围,大批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二、美国内战

    1、领土扩张与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后就走了扩张、侵略的道路,半个世纪大西洋——太平洋。

1803年,杰弗逊总统利用拿破仑忙于欧洲战事,1500万美元购得了路易斯安那,版图扩大一倍。

1811和1818年,美国强占了西属佛罗里达,1819年,佛罗里达成为美国的一个蓄奴州。

1845年,通过强行移民,策动暴乱,建立傀儡政权等阴谋手段,吞并了得克萨斯,将其变成了美国第二十八个州。

1846~1848年美墨战争,占领了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地区。

1853年,借口修筑从得克萨斯到加利福尼亚铁路之最佳路线,通过“加兹登购买”用1000万美元购买了基拉河以南29460平方公里的土地。

1846年又以战争威力,将英属奥勒冈地区攫为已有。

1867年,又从俄国手里购买了阿拉斯加。通过上述一系列领土扩张和侵略活动,到19世纪中时,美国把它的疆域从大西洋沿岸推进行太平注沿岸。

西进运动是美国向西部扩张领土,实行群众性移民和对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运动。领土扩张取得广阔土地,丰富资源,吸引移民。

19世纪中时,西进运动进入高潮时期。既是一场地理革命,也是资本主义向广度发展的表现,对于美国的民族性格及美国的政治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西进运动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2、第二次英美战争

英国不甘心让美国独立,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不断截击美国商船,破坏美国对欧洲的贸易,美国欲利用英国忙于对法战争吞并加拿大。1812年6月18日,美国对英国宣战美国军队连连失利,占领美国首都华盛顿,纵火焚烧,后修整刷白,称白宫,奋起抗击,战后缔结《根特和约》,划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线,巩固了美国政治独立。

    3、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针对“神圣同盟”企国干涉拉美革命的阴谋,在致国会的文中发表了对外政策声明,即著名的《门罗宣言》,提出两原则“不再殖民”原则和“不干涉”原则,“不再殖民”原则(欧洲列强不得再把美洲已独立的国家当作殖民对象)“不干涉”原则(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既存殖民地与附属国,也反对欧洲到强将它们的制度扩展到西半球和干涉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

这一宣言,当时起到了扼制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捍卫美国家独立的进步作用。

    4、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工业资本主义大幅度发展,是19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情,发展最早的是棉纺织业,机器生产也最早在棉纺织业中使用,然后扩散到其他工业部门,到30年代中期,在皮革制造业、羊毛织业、制铁业,玻璃工业中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业生产制度。到40年代末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到1860年时,美国工业生产已在全世界第四位。

资本主义农业也在发展。自殖民时代以来在北方就开始形成了小农土地所有者阶级,随着向西部扩张,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小农:小农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劳动进行生产,自给自足,越来越带有商品经济的性质。

原因:  东北地区进入工业革命后,农产品需求增长

交通运输的改善,加强了东北工业区和西北农业区经济联系。

工业革命的结果,农民消费廉价工业品,出卖自己产品。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阶级的分化,一部分转化为农业资本家,一部分变成农业工人,上述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所走的道路,列宁称为“美国式道路”。

英国工业革命和美国北部工业化,市场上棉花的需求大增,气候适宜种植棉花,因而经营棉花生产的南方种植场奴隶主便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在种植场奴隶制度下,奴隶主不仅对于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而且对于直接生产者——黑人奴隶拥有充分的所有权,可以施加肉体的惩罚、可以买卖、可以杀死他们,作为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能建立家庭。

与古代奴隶制度不同的是,美国南方奴隶制度不仅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而且是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资本主义提供原料。

奴隶不断起来斗争,北方人民也要求放心除这种野蛮的剥削制度,持这种见解和为实现此主张而斗争的人被称为废奴主义者。他们到处宣传发动,要求消灭南方奴隶制度,还组织废除的行动,“地下铁道”,通过群众掩护,设立驿站,分段护送等办法。帮助南方奴隶逃出虎口,获得自由,其中著名的人物哈里特·塔布曼,本人出身奴隶,逃出获自由后,参加地下铁道工作,先后十九次到南方,一头救出三百多奴隶,人称“塔布曼将军”。

进步作家斯托夫人写的《黑人吁天录》(又翻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风行全国,对唤起舆论给起了较大作用,林肯称赞她为“挑起一场大战争的小妇人”。

    5、西部土地问题与南北斗争的尖锐化

在美国领土向西扩张的过程中,西部接二连三成立了新的州。但是每当建立新州之际,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扩大到西部去,应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观点相反。

因美国联邦众议院的代表是按各州的人数比例选出的,北部人多,南方奴隶主要控制众议院是不可能的。为了维持地位,参议院各州两名代表,所以只要增加奴隶州,则在参议院占有优势。

再者奴隶主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奴隶和土地,棉花消耗地力,又不施肥,需扩大,否则就有逐渐消亡的危险。

北方农民不满意国家独立后实行的土地国有,然后拍买的政策,他们要求政府无代价地从国有土地中拔出小块土地分给到西部去的每一个居民。

北方资产阶级想把西方变成工业资本主义的后方,为北方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粮食并且购买北方工业品,认为只有发展农民经济方能达到目的。

1819年以前,自由州和奴隶州数目相等,1819年,当密苏里即将成为新州时,该州作为自由州还是奴隶州关系到南方在参议院地位,双方激烈争论,1820年3月,国会代表妥协,确定密苏里为奴隶州,同时从堪萨斯基州分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同时对未建州的西部土地划定了奴隶制和自由制的界限,北纬36度30分以南为奴隶区域,以北为自由区域。

“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南方奴隶主不满足,妄图把奴隶制扩充到整个西部土地上去。1854,讨论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新州的奴隶问题由该州的居民自己去决定,这就等于取消了“密苏里妥协案”所规定的分界线,把整个西部开放给了奴隶制。

为了使堪萨斯成为奴隶州,奴隶主武装便冲进堪萨斯,北方成千上万的农民用英勇的斗争回答奴隶主的强暴为,双方发生了流血冲突,史称“堪萨斯内线。”可以说是美国内战的前奏曲。

南方奴隶主变本加厉,1857年操纵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了“得累斯·斯科特判决案”(原是密苏里州黑人奴隶,主人带其到自由州,返回密苏里),宣布,奴隶无论被带到任何地方,都是主人的财产,这就是说奴隶制度在全国一切地方都是合法的。北方广大人民极其气愤,掀起了反对奴隶制的高潮,在这个高潮中出现了1859年的起义。

约翰·布朗:祖父参加过独立战争,本人主张用革命暴力解放黑人奴隶,参加过“地下铁道”的活动,参加过堪萨斯内战。1859年10月16日率领十八个白人和三个黑人(其中有三个是他的儿子)在弗吉尼亚州的哈波渡口起义,杀死镇长,抓住几个当地的种植园奴隶主,海军陆战队赶来镇压,最后血战两昼夜,失利。从容的走上绞刑架:“只有用鲜血才能清洗这个罪恶国度的罪恶”。

北方人民团结在共和党周围。共和党是在堪萨斯内战的反奴隶制高潮之中形成的。在南方奴隶主进攻下,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坚决地进行斗争,在这样背景下,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下,有广大农民、工人和自由黑人参加的反对奴隶主的统一组织。共和党内有两派:温和派反映了大资产阶级立场,反对废除奴隶制度,只是主张把奴隶制限制在原有的奴隶州国内,反对奴隶制扩张。激进派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中革命集团的利益,他们反对奴隶制的态度比较坚决,主张无条件废除奴隶制,实行有利于农民的《宅地法》。

与共和党对立的是民主党。民主党代表南方奴隶主的利益,与南方奴隶主有经济联系的一部分北方资产阶级分子(如向奴隶主提供货款的纽约大银行家、运输及推销南方棉花的北方大商人船主等等)。

共和党成立后参加1856年大选,失利,又参加1860年大选。1858年民主党关于奴隶制的辩论出现分裂,1860年形成南方两民主党。

1860年前夕,全国出现革命形势。1857年的经济危机,国内动荡,北方广大工人,农民都把南方奴隶制看作是一切苦难的根源。南方奴隶斗争加强,经常发生烧毁种植园仓库的事。1860年11月总统选举就是这样情况下发生的。

在竞选中,共和党推出林肯为总统候选人。

林肯:1809年出生在肯塔基州,父亲是勤劳朴实拓荒者,生母南希·汉克斯是个慈祥善良的人,常讲英雄反抗强暴的故事。3岁时,他从牧师那里听到了“奴隶制”这个词,他就问:母亲耐心地解释,林肯从小就热爱劳动,诚实坦率,嫉恶如仇,受到母亲的很大影响。

5岁上学,老师赫兹尔是个反对奴隶制的人,老师的教诲牢记心头,年龄小,学习好,沙地上练习,由于受奴隶主迫害,全家失去了土地,迁居到印第安纳州,辛勤劳动,开荒地,闹传染病,母亲顾邻居病人而染病,病逝。

父要娶了年轻寡妇萨莉·布什,她很喜欢林肯,教他读书,关心他的生活,后来林肯自豪地说:“我的一切,都归于我天使般的母亲”。当有人问他是哪一个,他说“两个”。

林肯天天劳动,晚上读书,在邻居家借了书《华盛顿传》,晚上下雨将书淋湿了,到邻居家道歉,愿意帮助砍三四英亩玉米作补偿,邻居感动,送给了他那本书,问他将来想干什么:“我不想总是割玉米,我想成为一个伟人。”

1859年,迁到伊利诺斯州,在商店当店员,他为人正直,诚实。一次,一个妇女买东西多付了6美分,他步行6英里还给他,因为林肯的坦率、诚实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人们称他“诚实的阿伯”。

1832年,他开始步入政界、竞选伊利诺斯州州议员,到处演讲,帮人们割草,失利。

1834年他做了律师,正直。有人请他从法律上帮助他侵占一个寡妇和6个孩子的600美元。林肯回答说:“我不能帮助你争到这600美元,使孤儿寡妇吃苦,你要知道,既使在法律上讲得过去,在道德上未必讲得过去,这案子我不能为你办,但我可无报酬地向你建议:你精力充沛,体格健壮,还是想别的办法吧,不必在孤儿寡妇身上打鬼主意”。

有人诬告威廉是杀人凶手,林肯作辩护律师,证人咬定,晚上10点多看到被告行凶。林肯问您怎么看清是威廉,证人说那天月亮很亮,林肯脑子里推算了一下,斩钉截铁的说,那天晚上是上弦月,10点多时已经落下了,一下了驳倒了伪证。

1856年,林肯加入共和党,成为共和党领袖,竞选失败,1860年再次参加大选,母亲萨莉·布什,赶到城里,静静地站在人群中,看着做讲演的林肯,心理觉得非常骄傲。

林肯提出了自己的反奴隶纲领,在纲领中要求限制奴隶制的扩张,实现《宪地法》,实行保护关税。

结果,林肯当选为总统。林肯的当选对于南方奴隶制度是一个直接的威胁,虽然共和党的纲领中只是反对奴隶制的扩张,但南方奴隶主仍然无法忍住,党得自身地位岌岌可危,决定不再坐而待毙,而发动叛乱,1861年2月4日,南方七个州集会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宣布成立“美利坚诸州联盟”。1861年4月林肯就任总统后,首先发动进攻,又有4个州参加反叛,内战爆发。

    6、内战第一阶段:

奴隶主发动内战基于主观估计:

知名将领都奴隶主出身,私人武装准备充分

指望英国的帮助,棉花供应

没有考虑不利因素:

北方有强大工业

北方人口众多2234万,南方910万

北方在政治上同仇敌忾,南方属叛乱,内部不稳

但北方在最初一再失利,南军甚至一度威胁华盛顿,只是因大雨滂沱,道路泥泞才未向华盛顿进军。

失败原因:

A:只是为了恢复统一,不是为了废除奴隶制(个人财产权,边境诸州是奴州)

B:北方自由黑人要求参军杀敌,解放南方同胞遭拒绝,损伤热情。

C:南方奸细在北方活动。内战初期担任北方军队总司令的麦克雷伦,消极总工。

资产阶级(劣等军火卖给政府,物资卖给敌人)政府不管。

失败引起人民群众不满,人民开会,游行,演讲,要求解放奴隶,武装黑人,打击反革命活动,清除敌对分子的破坏,要求用革命的方法,群众请愿,向报刊写信,各派领袖去会见林肯,如果不采取激进措施,就会出现革命。

①国内形势下,林肯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了。

②国际形势,英国政府开始酝酿武装干涉内战了,为了争取道义上的优势,必须解放奴隶。

③为了扭转残局,解放黑人奴隶可瓦解南部经济。

④同时联邦已经控制了边境上几个仍在北方的蓄奴州。

这样:1862年9月24日清晨,发表了震动全世界的《解放宣言》。

    7、解放宣言及其他革命措施

A:《解放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

南方奴隶纷纷逃亡,北方军队黑人增多,英、法工人阶级进行斗争,英、法最终放弃了干涉。

B:《宪地法》:规定凡支持拥护共和国的成年公民,从1863年6月1日起,只要缴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从国有土地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成为私有财产。

鼓舞了士兵的战斗热情。

C:其他措施

武装黑人的政策,大批黑人参军

镇压反革命(逮捕奸细,清除军队中异已分子)

实行《征兵法》由志愿参军改为有义务参军,任命格兰特(爱喝洒)为“全军大将军。

实行累进所得税,富人承担多些政府费用。

    8、第二阶级:

到1863年,北方在军事上开始有了好转,这一年7月1日取得葛底斯堡大捷。当时南方军人总司令罗伯特·李率领七万大军向北挺进,以期侵入宾夕法尼亚并直逼联邦政府首都华盛顿。1863年7月1日,在宾夕法尼亚的葛底斯堡被米德将军率领的九万三千名北军阻挡,双方进行三天激战,南北各死伤二万多人,南军战败被迫后退,此役阻止了南军北进,成为北军由败而胜的转折点。

1864年春,北方从东西两线展开攻势,东线格兰特将军亲率军队攻打敌人,以消灭敌人有生力军为主,最后直逼里士满。

西线,谢尔曼将军直通南方最大的军事工业城市亚特兰大,然后向“海洋进军”,目标是萨凡纳,破坏铁路,烧掉种植场仓库等,打击敌人经济力量。

1865年,两军进攻里士满,南方经济凋敝,海军封锁,人民拒绝当兵,奴隶逃亡,南方主力在罗伯特·李率领下撤出里士满,4月9日投降,恢复统一。

    9、林肯被刺

1865年连任总统,3月4日发表就讲演说:“我们热情地期望,热忱地祈祷,这场巨大的战争灾祸能够迅速地过去。”……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所有人心存宽容,对上帝所启示于我们的正义坚定不移,让我们发愤努力,共完成正在从事的工作,去包扎国家的伤口,去关心为国捐驱的人,照料其孤儿寡妇,去做一切能够缔造和维护我们自己中间以及所有国家之间公正而持久和平的事情。

踌躇满意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做恶梦,梦见自己等待南方战场的消息,累得睡着,听到哭声,起身后一间间房子找,最后在角落里一间房里看到死尸脸上蒙上黑纱,问卫兵何人死,回答总统。

约翰·威尔克斯·布思,演技平平,想出名,在南方有拥护者,北方少,想刺杀总统。《我们的美国亲戚》,没有因总统达到而推迟,总统到已开演,进总统包厢,推开门向后脑一枪,雷斯·波恩少校扑向歹徒,歹徒跳到下面舞台上,然后跑到后台逃走了,林肯紧急医疗无效,死亡。

    11、南方重建:

林肯死后,副总统约翰逊继任为总统,他颁布了大赫令,赫免了几乎全部叛乱分子的罪行,南方各州的立法行政大权又落到奴隶主分子控制之下,对黑人报复。

北方资产阶级广大人民非常愤慨,1866年国会选举的结果,急进派取得了多数,通过公民权利法案,一切美国人,包括黑人,一律享有公民权力。

1867年又通过南方“重建法案”,过去参加加叛乱的各州实行军事管制,在军队监督下,选举成立新的州政府,法案剥夺了叛乱分子的选举权,但南方黑人获选举权。

1868年,南方多数州选出了州立法会议,并且组成了新的州政府,在一些州里,黑人在立法会议的下院中获得一半席位。在某些州黑人当选为副州长。

南部的经济变化,奴隶主转变为资产阶级化的种植园主,一大批新的资产主义农场主,工业资产阶集团,新的金融资产阶级集团出现。

不彻底性:经济权益没有保障,奴隶主仍然在社会上居主导性地位(非州小黑人搬行李的故事)

    12、内战评价: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产阶级仍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为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二讲 德国和意大利统一
一、  俾斯麦与德国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

A:政冶背景: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德意志仍旧是大小邦林立的四分五裂之中,在18世纪时,德国人说:“一年有多少天,德国境内就有多少个国家”。共360个小邦国。一千多个骑士领地。

维也纳会议上规定,建立德意志邦联,这个邦联由德意志34个邦和4个自由市(汉堡、不来梅,吕贝克和法兰克福)组成,奥地利代表主持邦联会议,实际是操纵在梅特涅手中。

另一方面:普鲁士作了一些调整:1848年1850年先后颁布两部宪法,成立了两院制议会,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国王享有统治国家的“神圣的权力”他是军队,教会和文官的首脑,内阁大臣向国王负责,普鲁士不过是一个议会装潢起来的专制国家。

B:经济背景:

工业:50~60年代,德国工业发展较快,大规模工厂建立起来,克虏伯钢铁公司在1860年就闻名世界了,普鲁士发展尤为突出,有两个特点:

① 政府直接插手工业生产,加强工业生产的计划性;

② 工业生产与军事工业发展密切联系,重视军工生产(联系星球大战)。

农业:普鲁士道路。19世纪初,普鲁士仍然是一个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先后担任首相的施泰因和哈登堡推行了改革,1807年,施泰因颁布《十月敕会》,废除农奴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保证农民人身自由。1811年,哈登堡颁布《调整敕会》,规定农民可以占有土地和摆脱封建义务,但需缴纳高额赎金(相当于常年地租的25倍)或让部分土地(约占其所用庄园土地的1/3至1/2)给地主。从1816到1848年,普鲁士约有35万农户赎回了封建义务,变成了自己份地的所有者。地主由此得到了150万摩根的土地和1850万塔勒的现金。施泰因——哈登堡的改革是从封建的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过度的重要一步。

在施泰因——哈登堡改革中获益者主要是少数大农户,大部分贫苦农无力赎买封建义务。1848年革命中给统治者以打击(迫使其进一步改革。1850年3月2日,普鲁士政府颁布《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使农奴制改革有了根本的突破。《调整法》废除了20种基于人身的封建义务,与土地相关的封建义务则需赎买,或者缴纳相当于年贡赋20倍的赎金,或者把相当于赎金的份地割让给地主,并且将允许赎买的范围扩大到全体农民。《调整法》的实施,使农民遭受了巨大的掠夺,经受了痛苦的折磨;同时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刚刚摆脱封建义务束缚而成为独立土地经营者的小农,随着土地的兼并而日益分化,最终沦为雇工,这就加速了容克地主庄园经济向资本主义的转化。与此同时,德国的其他各邦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革。

列宁指出:“普鲁士式道路”“使农妇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容克式的经济,同时分化出少数‘大农’,使农民在几十年内受着最痛苦的剥夺和盘剥”。

〈略讲一下英国式道路〉

C:统一运动的兴起:

资产阶级为了使劳动力自由移动,开拓海外市场,渴望统一。

50年代专形成一个强大的运动,人们通过歌咏大会,体育表演和民族服装展现等文化活动来表达内心对于统一及自由的渴望(世界杯开幕式上韩、朝一起打旗进场,中美乒乓外交、姚明到美国打NBA)。

民族同盟:一些邦的自由派领袖集会于爱森纳赫,发表呼吁书,号召成立一个政党,为统一而努力,这样,9月份,民族同盟成立,它联合了德意志的自由派和激进派,还有一些政客及一些学者:他们认为历史发展证明,普鲁士注定要统治全德意志,有的学者认为为了统一,宁愿牺牲立宪政府的自由主义理想(谈一下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同盟中有一个思想倾向:重视实实在在的特质力量,决不耽于幻想,他们在国家的角逐问题上,他们只看到力量的角逐,因而也比较认同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国。

D:与统一抵触的内部因素:

奥地利本身是个帝国,统治着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捷克人、波兰人、意大利人等,如果举起民族统一的大族,就会危及帝国的存在。

南部、中部各邦反对统一,害怕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

    2、两条道路之争:

50~60年代,实现民族统一的任务已经提到历史日程,怎样统一,不同阶级立场和要求不同。当时存在着面条不同的道路:

一条是“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即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发动人民群众,用革命手段,扫除封建割据,克服政治分裂,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倡的道路,也是一条对劳动人民最有利的道路。

另一条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道路,即在普鲁士或奥地利的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君主国。王朝战争道路又有两个方案:一是“大德意志方案”,即在奥地利王室领导下,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德意志君王国。另一个是“小德意志方案”,即在普鲁土容克贵族领导下,排除奥地利,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争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权展开了激烈的斗净。1849年,普鲁士为了排挤奥地利,提出一个改造德意志的方案,主张建立一个的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联盟,遭到奥地利和几个邦国君主的反对。1850年5月,奥地利为了打击普鲁土,邀请一些邦国在法兰克福开会,通过了维持德意志邦联的决议,挫败了普鲁士的计划。

1860年,普鲁士积极推行军事改革,准备武力解决统一问题,而且当时也只有普鲁士才能实现国家统一,因为:

普鲁士王朝依靠的容克阶级资产阶级化,生气勃勃

普鲁士有强大的陆军,军队训练有素

普鲁士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农业

普鲁士有完善的行政系统,教育制度

俾斯麦的雄才大略

俾斯麦:1815年4月1日出生于一个容克世家,容克那种专横作风在这个家族身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先在哥廷根大学读后到柏林大学读书攻读法律,对历史和外语感兴趣,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发生过28次格斗,劣名远扬。

“他身高1米八以上,身材修长,一头略带红色的金发垂到肩膀,身上披着一件几乎看不出什么颜色的长斗篷,并且通常喜欢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弯曲的铁棍,身后跟着一条浅褐色的猎犬”。

1835年,在柏林法院当过公务员,在王家卫队服过兵役,强壮的体格,粗野的个性,追求目标的毅力和不择手段是他的个性。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1839年,他回到家乡亲自经营庄园,他采用新式农具,还开办砖瓦厂和一些商人,银行家交往很多,是一个资产阶级化的容克。

政治上是一个顽固的专制主义者,1848年,德国革命时期,他在议会中公开声称:“我是一个容克,我要压倒革命”,他在自己领地上组织勤王军镇压革命。最初时也坚决反对统一,但是自1851年他进入外交界任普鲁士驻法兰克福联邦代表会的公使以后,他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变化,但是要由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他看来又任驻俄公使,开阔了眼界,认为俄国和法国都会阻止德国统一,要统一德国,必须用武力和战争为后盾。“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并立政策这种温和的方式来解决,而只能用剑撕开”。

他的主张要付诸实施需要契机:

    3、宪法纠纷:

1861年威廉一世掌权后决心用武力统一德国,致力于军事改革,以增强军事力量,要大量征兵,把后备军征召到正规军中,装备新式武器,要求议会增加拨款,以充实军事改革费用。

下院中自由党人不愿让后备军征召到正规定中,因为后备军一直有自由的传统,但政府强行撤回法案,甩开议会,强制推行军事改革,于是自由党人让步了。自由党领袖的妥协引起左翼分子不满,他们脱离自由党,另外成立“德意志进步党”,要求政府在预算中详细明确地列举经费开支的项目。目的在于防止政府把非军事性的经费用于军事改革。威廉一世一怒,解放了下院。

但1862年选举结束,进步党夺得了多席位,和威廉一世的斗争日益激烈,军事改革面临搁浅的危险。威廉一世心灰意冷,一度打算退位,这时候,有人推荐俾斯麦,威廉一世也希望这样有魄力,有手腕的人帮他渡过难关。

俾斯麦到达柏林,和威廉一世会晤,两个人的观念十分默契:决定不管议会同意与否,军事改革事在必行。俾斯麦在议会发表演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少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的错误——而且要用铁和血。

俾斯麦上任后,装出和议会和解的样子,但从1862年10月宣布议会休会,开始进入无议会统治。

进步党想使用暴力,但本身较弱,想依靠工作阶级,但心里又怕工人阶级提出普遍选举权的原则。

俾斯麦为争了争取工人阶级,秘密会晤了“全德工人联合会”主席拉萨尔,达成协议,拉萨尔保证他领导下的“全德工人联合会”支持俾斯麦的统一计划,俾斯麦允诺实行普选权,稳定了局势。

    4、对丹麦战争:

A:由来。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问题。两个公国都是丹麦国王的私人领地,荷尔施泰因和石勒苏益格是不可分的联盟,荷尔施泰因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1863年底,丹麦国王颁布新宪法,把石勒苏益格划入丹麦版图,引起德意志人反对。

俾斯麦的目的:

a、提高普鲁士威信,使之成为德意志权利保护者的形象

b、演练对奥作战,同时观察奥地利军事情况

c、制造普奥之间的领土纠纷,以使有借口发动对奥战争。

B、经过:普奥军队很快战胜

C:结果:《维也纳和约》,把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割让给普奥两国。

普奥签协定:石勒苏益格归普鲁士管辖,荷尔施泰因归奥地利管辖;普鲁士有权在荷尔施泰因开凿运河,修筑铁路和敷设电缆,这为普奥战争埋下了伏笔。

    5、普奥战争:

A、俾斯麦外交活动:

俄国:同奥地利在争夺巴尔干半岛上有矛盾,1863年波兰起义反抗俄统治中,支持俄镇压起义,稳压了俄国。

英国:英国欲用普鲁士牵制法国,俾斯麦同英达成协议,降低普鲁士关税,博得好感。

法国:拿破仑三世好大喜功,有领士野心,亲自到法国会晤拿破仑三世,言语含糊地答应给法国领土“补偿”,兼并卢森堡、比利时或莱茵省,诱使拿破仑三世同意普鲁土进攻奥地利。

意大利:奥地利占有意大利的领土,因而很容易订立同盟条约,共同进攻奥地利,战争胜利后,意大利收威尼斯。

B:内部策略:

1866年4月9日,向德意志邦联议会提出一个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提案,要求在普遍直接选举的基础上,选出一个全德议会,以便进行改革建立全德道路、邮政、电报和电话的管理机构;实行迁徙自由、营业自由、统一货币,度量衡、关税和商业立法等。提案没有被通过,但博得了资产阶级的好感,普选制迷惑了工人阶级,国内局势稳定。

C:战争:

指责奥地利对荷尔施泰因管理不善,激怒了奥地利,战争爆发。

双方决战于萨多瓦。毛奇作为总参谋长具体指挥战役,俾斯麦也亲自到了前线上,身上带着毒药,如果战争失利,就准备服毒自尽。毛奇在望远镜里看到普军按计划赶到会战地点时,他对普王说了一名“陛下今天不仅赢得了这个战役,而且赢得了整个战争”。普军获胜,威廉一世主张乘胜进军,直捣维也纳。但俾斯麦就此罢手,“不羞辱奥地利是绝对必要的,不要干使与之友好相处不可能的事。”

双方签《布拉格和约》:奥地利同意解散德意志邦联,同意在普鲁士领导下成立北德意志联邦,奥地利放弃了对荷尔施泰因的统治。

整个条约没有苛刻的条款,表现了俾斯麦的雄才大略,为后来对法战争中争取奥地利中立打下了基础。

以普鲁士为首成立“北德意志联邦”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初步完成,进步党现在开始支持俾斯麦的政策了。

    6、普法战争:

A:原因:南方四邦仍在联邦之外,因为其背后有法国支持,俾斯麦没有因为普奥战争中他们站在奥地利一方而惩罚他们,也没有强行让他们加入北德意志联邦,而是等待时机(毛奇在对奥战争胜利后就制定了对法作战计划)。

普奥战争后,法皇拿破仑三世要求得到俾斯麦允诺的领土补偿,要求得到莱茵河西—岸的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拿破仑三世的意图被俾斯麦弄到报纸上,拿破仑三世很被动,南方四邦开始倾向普鲁土,普鲁土等有利时机。

B:外交努力:

英国:和法国争夺殖民地,关系紧张。

俄国:同俄国签定普俄互助条约。

意大利:法国阻挠其统一运动,特别是阻止教皇的罗马并入民族国家,也不站在法国一边。

奥地利:关注和俄在东部的争夺,不愿再干涉普问题,而且被宽大处理,不敢轻举妄动。

C:战争过程:

导火线:利奥波德继承西班牙王位事件,被俾斯麦巧妙利用。1870年战争爆发。

色当战役:毛奇对普王说:“近卫师进攻了,我祝贺陛下取得本世纪最伟大的胜利。”胜利后,直逼巴黎。

1871年1月18日又在瓦尔赛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最终统一起来。

国王在庆功宴会上说“您,罗昂将军,磨亮了宝剑;您,毛奇将军,使用了宝剑;您,俾斯麦伯爵,多年来如此卓越地掌管我的政策,每当我感谢军队时,就特别地想到你们三位。”

    7、评价:

历史功绩,顺应历史潮流

军国主义——俾斯麦本人应该说并不穷兵黩武

    8、德国统一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A:直接后果是德国最终完成统一,国家走向强盛,法国被严重削弱了。

德国完成统一,造成人口的大量增加,统一的全德市场形成,加上法国割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且赔偿50亿法郎作为战争赔款,还承担德国占领军的一切费用,这些无疑都为德图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个统一军事上强大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中心崛起。

法国的民族感情受到了巨大伤害,广大人民在战争中充当炮灰,导致革命,巴黎公社,最后失败。

德国的强大激起了统治者扩张的野心,法国也不甘心丧失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法德之间矛盾长期存在。

B:原来欧洲大陆之间的由各弱小国家组成的中间地带丧失了,大国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加深,欧洲力量重新配置,各国都重新酝酿对外政策,以适应这一变化。

 

    二、意大利统一

    1、近代早期意大利概况:

A:处于分裂状态:

北部大部、中部一部处奥地利

南部西西里王国由西班牙控制

中部有教皇国(受法国影响)

只有撒丁王国是独立国家

B:资本主义有相当大发展,但遇到几个障碍

a、外国的统治和压迫,作为经济附属,限制生产,征收高税

b、政治上的分裂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c、封建专制制度:封建的剥削关系,多年是对分农,每年的收获物大部分要被地主夺走。

    2、马志尼的早期革命活动:

马志尼出生于热那亚一个富裕的医生家庭,在大学时专攻法律,同时读了有关意大利历史的大量书籍,回顾往昔光荣历史,面对国家破碎的现实十分悲伤,“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萌生了统一意大利的思想,他参加了秘密革命组织“烧炭党”,烧炭党是意大利资产阶级的秘密革命团体,因最初成员逃避在烧炭山区而得名,扮成烧炭工人,烧炭党的政治主张是争取民族解放和消灭封建专制制度。

马志尼参加烧炭党组织的暴动,结果被捕入狱。在狱中,他思考意大利复兴的方案。出狱后他创立了“青年意大利党”,只要在40岁以下,原意献身于把祖国从外国及本国的暴君下解放出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奠基于完全民主之上的意大利共和国的事业的人才能参加他的党。

“青年意大利党”的功绩:在意大利解放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独立的、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斗争任务,为了实现任务,强调走“自下而上”的道路,先后组织了几次暴动都失利了。

    3、1848年意大利革命

第一阶段:

1848年1月,西西里岛人民起义,标志1848年意大利革命的开端。

起义原因:西西里长期处西班牙统治之下,人民不满,农业歉收,矛盾激化。爆发起义,起义者解放了整个西西里岛。

教皇国、撒丁王国都发生革命,在革命浪潮中,人民一致要求对奥宣战。

1848年3月下旬,意大利反奥民族解放战争正式开始,各地人民纷纷组织志愿军,涌现出了英雄;加里波第。

加里波第水手出身,曾加入青年意大利党,1848年革命开始后,他组织志愿军参加民族解放战争。

在民族解放战争爆发的同时,国内也开始了人民革命运动,要求缩短劳动日,提高工资,农民占领地主土地。

封建王公贵族,资产阶级自由派害怕革命深入,转回矛头进行镇压。

马志尼号召人民“国王的战争结束了,民族的或者说人民的战争开始了”。

第二阶段;民主派为领导的阶段,由于资产阶级民主派不愿触动封建的土地关系,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国际环境中有利于革命的氛围已结束。

新的革命高潮是从威尼斯开始的。8月11日威尼斯人民举行起义,宣布威尼斯为独立的共和国,其他各地相继爆发起义。在革命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撒丁王国国王阿尔伯特又同奥地利作战,想保持统一运动的领导权,但他并不是真心同奥地利作战,也没有作充分准备,结果很快战败,把王位让给了儿子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新国王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

反动势力又开始反扑,奥地利协助,这样1848年革命也就很快失败了。

    4、1848年革命后统一运动中的两条路线

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人物马志尼,主张通过人民革命战争,驱逐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多次组织武装暴动想以此实现国家的独立与统一,但主要依靠中小资产阶级,对农民问题不够重视,暴动失败,但唤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民族意识,提高了人民的觉悟和斗争勇气。但屡次失败,人们开始把统一的希望寄托予自由派身上。

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领导人是撒丁王国的首相加富尔。

加富尔:1810年8月10日出生在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其父亲是撒丁王国的侯爵,其母亲也是贵族家庭出身。加富尔是次子。按照贵族传统必须习武从戎,被送进都灵陆军大学学习,去军队成了一名少尉,不太遵守纪律,离开军队后游历了英、法、瑞士、比利时,开阔了眼界,对研究西方世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产生了兴趣。

回到撒丁王国后,父亲让他管理一部分家乡,他不满自己的次子身份(无继承权),力图尽快实现经济独立,发愤经营农业、商业、银行业,甚至参与各种投机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资产阶级化,愿意为意大利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解放效劳,但拒绝革命方法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成为了自由派领导人,这种温和的主张也为撒丁王国新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所容忍。1852年任首相,进行了一些改革: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激励发展工商业及外贸;

②主张政教分离,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

③不断加强国防力量,任意增强军事实力。

这些改革增强了撒丁王国的国力,得到了意大利各邦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支持,也博得了民主派的好感。

加富尔贵族出身,希望通过外交和王朝战争的方式来完成统一,自己的力量无法对付奥地利,他想依靠法国帮助,为了博得法国好感,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站在英法一方。1858年,加富尔和拿破仑三世在普隆比埃尔会唔,双方商定:法国将在一场撒丁王国反对奥地利的战争中支持撒丁王国,出兵20万,帮助撒丁王国把奥地利从伦巴底和威尼斯赶出去,建立一个包括撒丁王国伦巴底和威尼斯以及教皇领地罗曼那在内的上意大利王国归萨伏依王朝统治,作为报答,皮埃蒙特将把萨伏依和威尼斯两地割让给法国。

5、1859年对奥战争

同拿破仑三世会唔以后,加富尔积极进行战争准备,加强军队,筹集军费,修筑要塞,大批伦巴底和威尼斯人越过边界,组成志愿军,把加里波第召回国,商定由加里波第领导并指挥这支志愿军。

大大张旗鼓搞军备,目的刺激奥地利开第一枪,奥地利于1859年4月23日向加富尔递交了一份最后通牒,限3天内答应解除总动员,否则承担一切后果。加富尔拒绝了通牒,奥军越过界河,打响了第一枪。

在法国与撒丁王国联军打击之下,奥地利军队节节失利,意大利各地掀起了革命高潮,纷纷推翻当地统治者,建立了自由派的临时政府。

拿破仑三世非常惊恐,其出兵只是想建立自己的意大利的控制,而不是帮助意大利建立成一个统一的大国,于是单独同奥地利皇帝会见签订了和约,奥地利把伦巴底让给了法国,由法国转让给撒丁王国,但威尼斯仍归奥地利,恢复英德纳和托斯坎纳等中意各邦的君主统治。

加富尔见自己的统一计划被破坏,要求撒丁王国继续单独同奥地利作战,但被国王拒绝了,他辞掉了首相职务,到中部意大利活动,积极进行并入撒丁王国的宣传,中部各邦的自由派都支持加富尔的主张。

1860年3月,加富尔重新担任首相,操纵中部各邦举行“公民投票”,将其并入撒丁王国。4月在法军监视下,萨伏伊和威尼斯举行了所谓公民投票,正式将两地划归法国。这样初步完成了意大利的局部统一。

    6、西西里起义和加里波第进军

西西里在西班牙统治之下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1860年4月,人民起义,起义遭到血腥镇压,转入游击战。

消息传开后,加里波第组织了“千人志愿军”前去援助,因穿红色衣服又称红衫军,红衫军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人们拿起武器协助作战,撒丁政府暗中向志愿军提供武器、资金,很快就打败了政府军,解放了全岛。

8月,加里波第不顾自由派和法皇的反对直捣西西里王国首都那不勒斯,在当地人民帮助下迅速打败西班牙军队。

加里波第进入那不勒斯城后,以行动表明了他主张由萨伏依王朝统一意大利的态度,将波旁王朝的军队交由撒丁王国海军指挥。

加富尔建议让南意大利人实行公民投票,对南意大利并入撒丁王国进行表决。民主派没有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宣传工作,表决结果,南意大利并于撒丁王国。1860年11月初,艾曼努尔二世在加里波第的陪同下进入那不勒斯,接受全部权力。

1861年3月17日,都灵议会正式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撒丁王国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为意大利国王。1861年6月加富尔去世,政治不稳定,教皇国的大部分和意大利的威尼斯地区还处在奥地利统治下。

    7、意大利统的一完成

1866年,普鲁士、奥地利爆发战争,意大利加入普鲁士一方作战,最后奥地利战败,威尼斯归还意大利。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不得不调回驻罗马的军队,意大利军队和加里波第的志愿军进入教皇辖地,投票,罗马合并于意大利,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0.44平方公里,天主教)。意大利统一最后完成。

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到罗马。

    8、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

A:贯穿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自上而下”道路胜利。

B:保留了较多旧残余:

封建土地制度——世代永佃制

政治中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有较大权力,2%的人有权选举众议员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5#
 楼主| wtx 发表于 07-5-26 21:12:05 | 只看该作者

近代史

还没有完,需要的话支持哈,下次再传哈
6#
 楼主| wtx 发表于 07-5-27 08:37:3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近代使5

五、俄国
    1、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1年改革,标志着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较快,从1860~1900年,俄国工业产量增长了六倍,经济面貌大为改观。
A:俄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
a、农奴制的废除。解放劳动力,扩大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b、强占了大片殖民地,对殖民地的残酷掠夺,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俄国是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利用老牌资本家的资本,经验和技术成就,来发展自己的工业。
但总的说来,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靠输出谷物来换取外国工业品的农业国,到1899年时,农业人口仍占5/6,其工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90年代时,其棉纺工业中的劳动生产率比英国低1/2~2/3。
B:俄国在经济技术上落后的原因:
a、改革前俄国工业基础太差,技术底子薄,经济上极端落后。
b、残存着许多封建农奴制残余。
农奴隶残余的经济基础是贵族地主的大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因缺少土地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继续受地主的奴役,农民为了租佃地主的土地,要用自己的耕畜、农具为地主耕种土地(即“工役制”)或把自己收成的一半作为实物地租交给地主(即“对分制”)。其结果:一方面由于地主坐享其成,不愿采用新方式农业机器,耕作技术惊人落后,使农业荒芜不堪,生产水平极端落后,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被地主压榨得一贫如洗,造成购买力低下,从而限制了为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原料、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的扩大,阻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c、沙皇压制统治的腐败,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C、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a、垄断的发展:从80年代起,俄国开始产生了垄断组织,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辛迪加,辛迪加就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高价销售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料而成立的垄断组织。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在商业上已失去独立的地位,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总办事处承揽订货,然后在参加者之间按照协议规定的份额进行分配,原料采购也由办事处统一集中办理。与托拉斯有区别,托拉斯中,参加的工业在商业上、生产上、法律上都丧失了独立性,由托拉斯的董事会来统一经营它们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原来的企业主则作为托拉斯的股东,按照自己的股份取得利息。
b、俄帝国主义的特点:
军事封建性:1861年改革后,俄国保存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因为沙皇制度所依靠的是地主贵族,为了保护地主贵族就要维护农奴制残余。但是在另一方面,沙皇政府也不能不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由于国内市场狭小,不能不发动侵略战争以开辟国外市场,而且对边区各民族进行屠杀和压迫,把边区化为国内殖民地。这样,沙皇制度带有高度的军事掠夺、侵略的性质。
经济上的落后性;生产技术低,质量低。
对西欧帝国主义国家的依存性:俄国缺乏资金和技术;沙皇政府在财政上依靠西欧,它向西方列强借了大量的债;特别是英、法西国,俄国垄断资本受到外国资本的直接影响及参与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沙皇俄国是集资本主义压迫,殖民压迫及军事压迫于一身,表现得最为野蛮的国家,这也是俄国能成为列宁主义故乡的原因。
    2、民粹派运动和工人运动
A:民粹派运动:
19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俄国平民知识分子发动的要求消灭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运动。
民粹派主张: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积极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
其主张是好的,但基本观点是错误的: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种“偶然”现象,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无产阶级也不会成长和壮大;认为知识分子所领导的具有“共产主义”本能的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鼓吹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暴动来推翻沙皇专制,然后依靠农民,通过农民村社来实现社会主义;民粹派认为历史不是人民群众所创造,而是个别杰出人物,即所谓“英雄”所创造的;人民群众即所谓“群氓”是盲目地跟着“英雄”走的。
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一批民粹派组织在拉甫洛头,特卡乔夫的领导下成立于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建立后,他们的工作重心在城里,一方面在知识分子中宣传,另一方面又在工人中间进行鼓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到1874年春夏间,民粹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参加者约1000人,这些以“英雄”救世主自居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宣称,他们到农村去的原因是解救受难的农民,在下去之前,他们抱着天真的幻想,充满胜利的信心,满以为他们这样下到农民中间一鼓动,农民就会跟着他们这些英雄人物揭杆而起,掀起社会革命,倾刻就可推倒沙皇政府。为了接近农民,在广大农民中进行宣传,企图发动农民立即推翻沙皇专制,但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到民间去”运动很快被沙皇政府镇压下去。
1876处,以菲格纳与阿普捷克曼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民粹派分子,鉴于过去的失败教训,成立了新的组织“土地与自由社”在求把土地分给农民,让农民村社实行自治。同时,他们还在农村中以教师、医生等身份到农民中进行工作,但他们不能正确看待农民,农民不了解民粹派,也失败了。
到1879年,土地与自由社因为内部意见分歧而发生分裂,形成以阿普捷克曼、查苏里奇等人为领导的“土地平分社”(黑分社),以菲格纳、米海洛夫为首的“民意党”,土地平分社继续坚持原来的立场,又不能采取正确的斗争方式,因而感到无能为力,不久便停止了活动。民意党奉行唯心的英雄史观,否认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另一方面鼓吹少数”英雄“的意志可以自由决定历史发展方向,个别“豪杰”的冒险行动在瞬间扭转乾坤,因此,他们拒绝在工人阶级和农民中进行艰苦的群众性革命工作,主张以个人恐怖手段来推翻沙皇统治。1881年3月,民意党人在彼得堡用炸弹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炸死了,亚历山大三世疯狂镇压,民意党于1883年停止活动。
(什么是幸福: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
    B:工人运动的兴起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无产阶级成长起来,它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开始用罢工斗争显示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些工人阶级的组织,1875年成立“南俄工人协会”,到1878年成立”俄国北方工人协会”他们积极组织工人罢工,很快就被沙皇政府摧毁。
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是普列汉诺夫于1883年在瑞士日内瓦建立的“劳动解放社“。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出身一地主家庭 ,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曾在彼得堡矿业学院求学,于1875年加入民粹派,并当过民粹派机关报《土地与自由》的编辑,后来又是黑分社的领导,1880年因沙皇警察的通缉,被迫逃到国外,在国外侨居的前期,他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欧工人运动,与恩格斯建立了通信联系,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决心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来,1882年,他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1883年他与原来黑分社的一些成员在日内瓦建立了劳动解放社。劳动解放社对在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贡献。他们把《共产党宣告》、《雇佣劳动与资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译成俄文,而且写了些阐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把它们印好,秘密地运入俄国散发,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起到了作用。
同时该社的成立与活动推动在莫斯科、基辅等地社会主义团体的建立。1900年时,该社协助列宁在国外创办《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作出了贡献。该社忽视与工人、农民相结合,未能把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03年该社解散。
※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生于一个伯爵家庭,肄业于喀山大学。1910年11月,82岁高龄离家出走。11月20日在阿斯达堡车站逝世。
    六 、日本
    1.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A:经济发展,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从1868年到1894年,在日本发展起来的主要是轻工业,由于缺乏煤、铁等资源,重工业还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
对日本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起了很大作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不仅控制了朝鲜,而且勒索中国2.3亿两白银,取得了掠夺中国资源,倾销商品和开设工厂的特权,这都大有助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后,日本即出现一个行办企业的热潮,交通运输业、重工业发展显著,1897年,创立了日本第一个大型冶金工业企业——官办的八幡钢铁厂,它的部分经费就是来自中国的赔款,它所使用的铁矿石就是强制中国供给的,“八幡”创办,对于日本工业发展极为重要:它投产的第一年度,生产的钢铁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占82%。
B:垄断的发展:
在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过程中,生产和资迅速集中,垄断组织也就形成了。财阀是日本垄断资本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就是金融头,到19世纪未20世纪初,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级,其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
之所以出现军事封建性的特点,主要是由于186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其改革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在农村中还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到19世纪未20世经初50%的土地仍然掌握在地主手中。因此,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一方面有大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另一方面存在着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同时,日本垄断资本的本身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三井,三菱等财阀几乎都是日本政府一手扶持起来的特权商人,他们同时又是封建大地主,都是以家族为中心建立垄断公司,公司内部也存在严格的“宗法式”统治。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本来就是热衷于积极对外侵略的,再加上由于封建残余的保留,人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日本经济技术水平较落后,国内资源不足,农业落后,所以经济上处于劣势的日本帝国主义不能指望通过经济竞争去夺取国际市场和原料产地,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方面表现更为疯狂。
    2、自由民权运动与1889年宪法
    A:自由民权运动:
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掌握在封建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手中。新建立的政权采用“天皇制”的形式,宣布由日本天皇亲自执政,由一批主要是地主、武士特别是萨摩、长州的武士出身的官僚和军阀控制政府和军队,实质上日本仍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
新政权的改革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农民不断斗争。
农民的斗争鼓励了资产阶级。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增大了,他们不满于政治无权地位,尤其是中小资产阶级对明治政府不满,因为明治政府给给予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扶植,他们无所得;
中小地主也对政府的政策不满,明治政府的土地法令虽然确认了他们的土地所有权,他们是受益者,但高地税对他们不利,因而遭到强烈反对;
都分中下级武士对于废除武制度也不满。因“征韩论”而被排挤的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江藤亲平,制岛种巨等人成为他们的代表人。
1874年1月,板垣退助(1837—1919)等向政府提出建立民选议院的建议书,并组织“爱国公党“成为自由民权运动的发端。同年4月,板垣又的士族出身的片冈健(1843—1903)等在士佑创立”立志社“宣杨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1875年,立志社与其他性质相似的地方团体代表在大孤集会,将爱国公党改为爱国社,在全国开展宣传活动。
    在自由民权运动的初期阶级,主要的参加者是不满“藩阀”政府的士族和士族知识分子,他们很低多人受到“天赋人权论,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客观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地主的政治要求。从1877年开始。出观了自己民权运动同农民斗争结合趋势议书,着重指责政府以人民的税款资助特权商人和商额地税的政策,这主要反映了农民的要求。
    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迫使明治政府于1881年10月颁布诏宣布10年后开设团会。颁布宪法。1881年10月。由参加民权运动的各团体在东京组成了自由党,选举板垣退助为党的总裁,自由党主张建立立宪政体,担倡“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882年4月,大限重(1838—1922)组织立宪改进党。主张实行共国式的立宪君主制,倡地”主权属于君及之间”。
    自由党的立宪改进党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党但自由党的政治主绵较激进,它的地方组织常和农民结合在一起,领导人民进行反专制政府的斗争,而主要改进党,则吸收了与萨账,“藩阀”关系较浅的大资产阶级,从一开始就是运动中的温和派。
    政党的活动,很快就引起了政府的恐惧,政府一方面采取严格限制与镇压措施,另一方面又采取买党魁和挑拔离间的手段,例如让三井出钱收买了自由党到总裁藤二郎,并通过右藤垄板垣,板垣终于不顾大多数党员的反对,地运动正在进行之时,于1883年。接受政府公费出国旅行,放弃了反对专制政府的斗争,立党改进党乘机攻击,揭发改进党与三麦的关系。两党互相攻击,使政府阴谋得逞,地方党细织领导的农民斗争也引起自由党上层领导集团的不安,于是在1884年10月,处由党宣布自动解放。
    争取自由民权的斗争并没有因为自由党解放而停止,从1884年到1886年,自由党人领导一系列下层群众的反政府起义,但最比利时都被政府镇压下去。
    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是日本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向广大人民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并迫使政府颁行了宪法。
    B:1889年宪法
    在镇压瓦解自由民权运动的同时政府也不得不考虑制立宪法的问题1882年,日本政府委派伊藤博文起革宪法。
    伊藤博文从小备尝辛苦,16岁时入松下村塾,受教于吉田松阴门下,深受吉田器委。伊藤博文后来操作级参加尊重运动。1862年12月12日夜伊藤与坂去瑞高杉晋作十几名志士。潜入到英国公使肆附近。伊藤博文在前面开路,手持木锯,锯断使馆四周的木栅栏,欺了人随即鱼贯而入,扔出自制的燃烧弹,随后,伊藤等人返回附近住处,初夜痛饮,治于援君的狂热之中。
    但他去英国留学后,思想发生变化,认为反凭一股热情是无法救国的,认为要开国向西方学习。
    岩仓县视使团中,伊藤博文在人民革命斗争和自由民权运动冲击下,向政府提出建议书,指出立宪思想己成为世界潮流,要顺应潮流,先发别人,循序渐进,接政府意志制立宪法,1881年2月,明治政府派伊藤赴欧洲考察党政。
    经过对西欧务国考察,认为英国宪法中“国王号有王位而元统治权”“与我国国体不想符”;(注意英国宪法的形式同其节国家不同,它不是集中规定在一个宪法文件里,而是由许多不同年代产生的分散的个别的“成文法”“习惯法”和“惯例”构成的。)而德国政府号采应议,却有独立权“君主亲掌立法行政大权,不经君主许可,一切法律不得实行”“可见,邦国即后主,君主动邦国”。对德国宪法推崇各主,认为适合日本国情。
    在伊藤博文主持下,以德国宪法为本起革日本宪法,到1889年2月,以天皇名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宪法视定:日本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天要为国家元首,神圣不可侵犯,有绝对的权利,有批准法律,任意大巨。而集和解放议会,宣战、婧和、统帅陆海军等权利。宪法充许巨及在法律范围之内,有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贵族由皇族及华族细成。应议院由选举主生。但只有缴纳15元直接税的25岁以上男子选举产生;宪法规定设枢密院和内阁。枢密院由交官和大巨组成,是天要的顾问机关,内阁大臣只向皇负责而对议会间接地负 “道德”上的责任。地内阁中,海陆军大巨的权力最大,他们可以直接向天皇上奏。
    可见1889年宪法只不过是巩固了明治维新者在日本确立起来的近代天皇制度。但是,宪法毕竟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的参政权,根据法律行使行政权和同法权的原则。确立了同行政权机构分离的立法。同法体系等等,这就使日本的国家形态同以前的绝对专利制主义有所区别。这在一程度,上也反映了自由民权运动的成果。
    3、日本的对外侵略
    A、“侵古琉球
琉球原是独立的小岛国,曾向中国封建王朝纳贡,1872年。日本把琉球国王邦架到东京,强迫琉球国又宣布他自己是日本的琉球藩王,1871年,琉球船只在台湾海岸道难,一引起琉球渔民与台湾地居民冲突时被杀,日本使以此为借口,于1874年发动侵略中国领士台湾的战争。迫使清政府与日本鉴订屈辱的《北京条约》以50万两白银的赔款作为日军退出台湾的条件。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改为冲?县。
    B:侵略朝鲜(后面细讲)
    C、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D:镇压义和团
    E:日俄战争,19世纪未。日本和俄国激烈争夺在中国的利益,日本在得到英、美支持之下,于1904年2月8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泊的中国旅顺的沙俄太平洋舰队,使基有受重大损失,10月10日。双方正式宣战,日本陆军主力从朝鲜北上,跨过鸭绿口,侵入中国东北。另一支部队从海一攻入辽东半岛,包围了俄国经营多年的要?旅顺口,经过争夺战结束。这时航行几个月,远道而来束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也来到远东1905年5月27日在对马海峡附近与日本舰队相遇,经过两天海战。俄舰被全部?灭。
    这时俄国国内爆发革命,沙俄无力再战英美也怕俄国革命会引起连锁反应。最后波及到自己,另一方面怕日本势力过于强大对于其在远东的利益和利,因而美国出面调停1905年9月5日,日俄在美国的朴次茅斯参订条约:日本取得中国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南部。以及对朝鲜的独立权。
    4: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在状大。
片山潜的活动:片山潜出身贫寒,且到美国也打工也上学。1895年田日本。组织成立“劳动组合期成会“。并创办刊的《劳动世界》,由片山潜任主要。
1898年,片山潜和革德秋水等,以研究社会主义为园在,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后为共产国际活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是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在片山潜的积极号召下,1932年8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了世界反战大会。
    七、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
    (一)斯宾塞
斯宾塞的思想具体表现为:
A:社会有机体说:
斯宾塞将社会者作是一个庞大的有机体,而这个社会有杨体和生物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许多相似之处,但有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区是,在生物有杨体中,个别或部分是为了整体而生存,在社会中则相反。
集体的繁荣昌盛,被者作与它的组成分子的繁荣昌盛无吴,前者从来也不会被认为是社会努力的目的。是社会为了自己成员的幸福而存在,而不是成蜗为了社会的幸福而存在。无论做多大的努力,这个政治集合体一切主张本身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这些主张有所实观的话,那只是因为它们体观了这个集体的组合分子的主张。
这一主张表现了斯宾塞强烈的个人主义,而它最终发展成为对社会竞争也不不足奇了。在斯宾塞看来,由于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这一区别,社会应被称为超量均衡的原则,加以调整既表现在社会与其周国环境之间加生存竞争中。也表现在各型社会之间以及杨成莱一社会的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之中。如同自然界一样,这种生存斗争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社会,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体,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竞争,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存强汰弱,让更加优异的个体和种族生存下去。这种生存竞争豪无疑问在构成了社会进公的基本动力。
B:进化理论“1852年发表论文《进化的?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但他仍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产将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原则移植到社会理论中。
C:社会达尔文主义:
正是在社会有机体与进化原则的基础上,它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人机体,这个有机体凭借内在的生命,不断沿着由简单制复杂,由低级制高级的过程向前发展,最终目标是一种理想的静止状态,人类社会要想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只有通过自然选择才能实现,即社会发展的规律同生物进化的规律一样,也是生存竟争,优胜劣汰。
D:政治思想: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基础这上,他认为为了确保人类自然选择理论的顺利进行政府就保障人们的政治自由,为了维护个人自由,他认为国家应该是对外保障其社会成员不受侵略,对内防止其社会成员互相侵犯,执行平等的自由法则。
社会权利方面:他主张无情地消寡妇和瘦弱儿童,以保证种族的进化。绝结和强大,有利于族种族在世界各民族的生存竟争中。
思想中的缺陷:
斯宾塞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引进社会科学这是一个创举,但社会科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生物学。达尔文的关于自然选择的伟大理论固然受到马尔萨斯的启迪。(他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得到启示,每一物种都有巨大的繁殖力,但存治者只在极少数,这说明自然界中存在剧烈的生存竟争,这种竟争造成大量物种死亡,从而维持民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但达尔文本人几乎从来将此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他研究的是自然科学而非社会哲学。
(二)尼采唯意志论:  
1.尼采的生平:
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一个传教士家庭,1866年进波恩大学学习?学,不久改学在?1869年任瑞士巴秦尔大学在典?言学额外教援,1878—1979年患精神裂症,:年去教职。1900年斗于?。
2.权本华的思想:生命意志说:意志是宇宙人让的本质,意志的基本特点是求生,即维持生存,延续生命,世界处于一种由意志具体表现为欲望,欲望得到满足这前是痛苦,得到满足之后陷入尽?和烦恼,这也是痛苦,人若要摆脱痛苦,需要忘我。
3.强力意志论:
尼采接受了叔本华的基本理论,但是不同意叔本华的认为人在意识面前是顺序,否定,放弃的消极求生意志,认为人生痛苦是无法避免的,而要消除痛苦,不能采取逃避的办法,而要加强自身的权力。超过一切弱者,使自己成为自岫的主人。
4.  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以生命意志为基础,否定帝的存在而肯定自我,他于1884年,以教文诗的形式,出版了哲学专著《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在书中,他借查拉图士特拉之口宣布了上帝的尼亡,并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再定?教道德。
5.超人理论:否定旧道德国时,强调新道德的实现要依靠超人,超人是充实、丰富,伟大而完全的人,超人为了实现自己意志,可以不择手段。
    (八)   第二国际的建立
1.第二国际建立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这下时期国际上成立新国际的条件日趋成熟:
    A:80年代。世界各地出现繁的罢工浪潮。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较之以前有回个新解受。
广大半熟练工人在新工如领导下多次举行罢工。非熟练工人成为斗争的中坚。
    罢工规模大,斗争激烈,延续时间长,己从分散的斗争发展全国性斗争,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如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五一大罢工”发展为全国性总罢工。震撼了世界。
    C:工人运动己经越出西欧,北美范围,扩展到了东欧。亚非其他地区,如东欧的俄彼运动捷,亚洲的日本以及南非等地区均有罢工。
    罢工斗争中,各国无产阶级彼此注。互相支援,加了缘无产阶的国际团结。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 辞(马克思墓现在位一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东端,在马克思墓前,有一块高约四米的大理石碑,碑的顶上是铜铸的马克思头像。墓碑正面上方刻着这位伟大导师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墓碑中央着一块白色大理石,上面刻着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
    墓碑一面刻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工界”。
    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精心理下,《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相继问世。恩格斯相继发表了《社会主义从尽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维希、曼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等重要著作。
    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德国的成廉,李卜克内西、法国的羞德和拉法格和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等,都作出了贡献。
    C: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民主工党(1875年)其他国家也纷纷建立社会民主党或工人党,这些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组织,成为无产阶级新的国际联合的基础。
2.巴黎代表大会。
3.工人运动的发展而要新的国际组织的领导无政府主义者,工联主义者以及法国的可能派都想建立国际组织,想把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楷抓到自己手中。
1889年,法国可能派抱着这个国的建议召开一个国际工人代表大会,考虑到可能派和其他马克思主义的敌人成立国际组织会给工人运动造成不堪设想的无果,并且为了与可能派即将召开的国际大会相识衡,恩格斯伦敦教促法国的结派发起召升一个国际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的代表大会。
经过努力,接受可能邀请的只有英国工工会领袖和英国社会民主同盟的领导人,而盖德派发出的邀请即圾得大多数工人组织的欢迎和接受。
A:召开:1889年7月14日,即攻克巴士底狱100周年经念日那天,在巴黎召开了两个国际代表大会,出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大会的有来自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几乎欧洲所有国家以及美国和阿根延的工人组织都有代表参加。而出席可能派的代表大会的代表总数达550人,但其中法国人有占497名。另外9个国家的只有80人。而且不多都是工联主义者,从大会代表成分来看,这个大会是清一色的可能派的代表大会,这一事实表明,可能派夺取新国际的领导权的计划失败了。
参加马克思主义者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有许多卓越的工人领袖:如法国的威廉李卜克内西,蔡特金,法国的拉法格,德和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等,恩格斯忙于《资本论》的脱移。未能出席。
  B:讨论问题
  国际劳工立法问题。
决议指出:资本产主义迅速发展的结果,因此工人阶级必须利用一切手段(集会、报纸宣传、请原及示成游行)促使各国政府制度产劳动,实际八小时工作制,劳动保护制保护童工和女工的利益。废除血汗制度等;
  大会还讨论了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问题并通过了相关决议。
    决议指出,展开经济斗争以争取制定工会立法,是工人阶级解放自己“先决条件”是启发劳动人民阶级党的手段,但是“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还必须加强”决不与其他政党要协的社会主义政党,展开反资本主义统治的政治斗争,只有取得政权,人类才能获得解放。
    大会讨论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问题大会极据法,美两国代表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要求各国工人每年5月1日组织大规模的面游行。
    大会讨论了取消常各军和实现全及武装的问题。
    大会在决议中遗责了军国主义,指出军国主义和常各军国为资本报务的反动工具,是实行政度和社会在迫的工具,是对外侵略的工具而且给人民带来痛苦和沉重负担。因此,决议要求击败各国政府所提出的军事法案。
    要求取消常务军。“以全民武装代替常各军”以和平和民主去代替侵略。
    这样,巴黎大会制立了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钢领。实际上就是宣传新的国际第二国际的?这些成就首先应归功于恩格斯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C:会议的不是:
    对于会上的一些错误的言论没有给予批判。
    奥地利的代表维克多,阿勒在会上大肆宣传对无产阶级有言的资本主义自动崩溃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要需要革命就可以自动专向崩溃,工人阶级只需要消极等待。
    苏格兰工人领袖力依尔哈地认为八小时工作日的法律的制定比一切革命有价值。
    1、  19世纪晚期的第二国际:
    2、  第二国际成立后为得的成绩:
       巴黎大会后,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的高涨,1890年五月一日,英、法、德、意等十多个国家的工人举行了严势?大的示威游行,热烈庆祝“五一”节,充分表达工人参加政治斗争的热情。
    德国党领导工人展开斗争,迫使政府1890胩取消了《813党法》
    在各欧洲国家的议会选举中,工人政党被选进议员代表越来越多。
    3、  反对元政府主义的斗争:
   第二国际初期,元政府主义是主要思想危险第二国际时期元政府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元政府工团主义者,德国的青年派和荷兰的绍文胡期分子等,他们认为一切权力都是?恶的,否认政治斗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他们不顾时代特点和客观条件,反对工人阶级利用宣法手段积革命力量。庄收随时采用“直接的革命行动”用个人恐怖和?泰动同资产阶级实行决战。
   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元政府主义者就反对工人阶级进行经济斗争,反对无产阶级参加议会斗争,并把议会斗争说成背叛革命,大会驳了他们的错误主张;在1891年8月的布?尔大会上讨论对得军国主义和战争的态度问题时,纽文胡斯要求大会宣布,不论发生任何战争,都该应召各国工人举行国际性罢工,统地主张以总罢工反对任何战争,煞了正义战争和?正义战争区别,大会否决了元政府主义者的主张;1893年3月苏黎世大会讨论社会民主党的策略时,再夺取政权的重要性。
   经过几次斗争,在苏黎世大会上,取得了元下府主义者参加会议的策略。在1896年7月的伦敦大会上,坚决拒绝承认元政府主义者的第一国际会员,从机时在组织上根元政府主义?第一国际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第二国际领袖们在反对元政府主义的同时,放松了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警惕,助长了右倾机会主义倾向的增长。90年代,右倾思想日益泛滥。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危险,当时右倾机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党的福尔玛,他美化统治阶级,宣扬阶级“通过议会可以达到一切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只要争取更多的送票和议席,就可以“和平地实现社会主义。
   恩格斯为回击这股右倾机会主义思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对此进行了批判,1891年5月,恩格斯公开发表了《哥达钢领批判》,又利用德版《法兰西内战》出版的机会,为该书写了导言,重中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同年6月,又写了《社会民主党1891年钢领草案批判》类锐地批判了所有谓和平过度到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观点。
   7、修正主义的泛滥:
   1895年8月5日,元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与世长辞,这大大削弱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力量,此后,右倾机会主义在第二国际内部逐渐了上风。并发展成为系统的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的开始伯恩施坦。伯恩施坦合适正主义出后。资主阶级喝采第二国际的右派对其进行了批判,首先是普列汉诺头,?顾卜克内西,奥伦敦尔。罗莎森堡和克拉拉、蔡特金为代表的右派,先应对伯恩施坦进行了批判。
1900年巴黎代表大会,这个时期出观的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及法国独立社会主义者米勒诗入阁事件。表明国际右倾机会主义发展到了顶点。
巴黎大会上讨论米勒兰入阁事件的过程中开了非常激烈的斗争,主生了三种不同意见:一派是以盖德为首的入阁派,另一派以饶勒斯为首的入阁汇报会,第三派茨基是以考?为首的“中派“考茨基提出的决议草案说:“个别社会党人参加资产阶级政府,不能认为是夺取政权的正常开端,而只能认为是在迫在迫不得己采取的暂时性的特殊手段,如果在某种情况下政治形势要求作这种昌险的尝试,那么,这是代表大会不对此发展意见。大会以29通过了考茨基的决议草案,这个决议后束被称为“橡皮决议案”。
大会另外还讨论了组织问题,到1900年为第二国际一直没有一立形式的常设领导机构。这是一个很大的弱点。由于第二国际活动范围的扩大,也出于加强工人组织联系的需要,大会决议成立国际的最高领导机关。即国际社会主义局,但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领导机构,只能算是一个通和统计的中心机构,因为它所没权力。各国的党可以自行其实。
核心问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
2、关于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和第二国际的成就。
3、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新流派的出现。
4、论美国的进步运动。
5、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立法的历史背景。
6、评英美文官制度(19世纪后期)
7#
 楼主| wtx 发表于 07-5-27 08:39:2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近代史6

第一节 殖民主义笼罩下的亚洲
自1498年达•伽玛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以来,东西方的联系在世界一体化的浪潮中日渐密切,双方的物资、文化交往和人员交流超过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这种交流并不是在和风细雨中进行的,而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是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其坚船利炮轰开了亚洲的大门。
一、 封闭沉睡的亚洲
16世纪,当西方已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亚洲各国仍然沿着原来的封建道路缓慢前进。然而,当时的东方并不逊色于西方。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东亚的中国、南亚的莫卧儿帝国都是极盛一时的大国,足以威震欧洲。然而,这些大帝国却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这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他们依然在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和封建专制统治。中国的皇帝是天子,独揽一切大权。奥斯曼的素丹则是主在人间的代表,享有无边的权利。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的皇帝也不例外。二、经济上,这些国家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但是这时的农业经营方式仍然停留在封建时代的水平上。
2、经济政策上,坚持重农抑商,不仅对工商业者课以重税而且常常干预他们的经济活动;在社会等级上,工商业者也被视为社会的最低层,备受歧视。结果造成了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难以产生。虽然中国、日本较早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始终都没有发展起来。
3、在外交政策上,普遍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明清两朝几度禁海,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日本的幕府也曾连续颁布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与外界贸易,对到达外国船只也实行严格的监视。奥斯曼帝国则忙于军事征服,无意于发展对外贸易。
4、在文化上,禁锢人们头脑,扼杀一切异端邪说。例如,在中国实行八股取士,清朝还大兴文字狱;日本推崇朱子理学。结果造成人们的思想遭到严重束缚,一切聪明才智被扼杀。整个社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窒息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在西方已率先步入资本主义门槛时,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面前,东方各国仍旧推行违背时代潮流的经济文化政策,结果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国力日渐衰微。在东西方世界的赛跑中,日渐落后于西方,西方开始用其坚船利炮打开亚洲的大门。
二、 西方殖民势力在亚洲的扩张
1、殖民先锋——葡萄牙和西班牙
早在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就在马拉巴海岸的柯钦建立了第一块殖民据点。1506年,葡萄牙进入东印度洋,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获得多种特权。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又将矛头对准了东亚南部海岛地区的马六甲,继而向东南亚挺进,相继使许多海岛的王公臣服。除海岛外,葡萄牙人还深入中南半岛的 ? 罗、缅甸,开设商馆,并且在1516年进入中国广州,但是此时东亚大陆的各国的统治还比较稳固,葡萄牙无力主宰,继而转向从事海盗活动和军事冒险行动,同时想法和中国建立贸易往来。1553年,葡萄牙人骗居澳门,建立了对华贸易的中转基地。
与葡萄牙人相比,西班牙在亚洲建立殖民基地则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西班牙在亚洲的主要侵略对象是菲律宾。自1525年开始,西班牙连续三次组织殖民远征队,入侵菲律宾,但是由于当地人和葡萄牙人的排挤,直到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才再次抵达菲律宾,并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才将菲律宾的中部和北部纳入自己的殖民体系。马尼拉被经营为西班牙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中心。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菲律宾开始策划远征中国和日本,由于中日两国对于外来势力的戒备相当森严,并且在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又被英荷联军摧毁,它征服中国和日本岛的计划也随之破灭。
葡西两国在海外殖民的成功,激起了西欧其他国家进行海外扩张的强烈欲望,后起的英荷两国随即开展了与老牌殖民国家的争夺。
2、后来居上者——荷兰与英国
经过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荷兰的商业迅猛扩展,海上运输业也尤为发达。为了打破葡西两国对于东方香料贸易的垄断,1595年,荷兰的第一支远征队开赴东方,翌年占领爪哇开始了他的殖民活动。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并很快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印尼群岛。殖民史上的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它不仅在印尼群岛建立了殖民霸主地位,而且在中国和日本也攫取了非同寻常的殖民权益。两次入侵中国的澎湖列岛,并侵入台湾。在日本,荷兰从德川幕府那里获得了“朱印状”,享受在日本免除关税的贸易特权。
英国在亚洲经营的重点则印度。1600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609年得到了莫卧儿王朝的许可,在苏特拉建立了第一个商站。1637年英国舰队进入中国珠江口,炮轰虎门,但被中国击退。从总体上看,在17世纪,英国及东印度公司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对东方大国的优势还不明显,因此,他的殖民活动主要局限在一些沿海地区。18世纪中叶,伴随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掠夺廉价原料,开辟商品倾销市场成为了首要目标。英国加紧了殖民扩张的步伐。向东,英国侵略缅甸、马来亚和中国沿海;向北,将矛头对准了中国的西藏和喀什葛尔;西北方,又不断入侵阿富汗、伊朗和中亚地区。在对印度的征服中,英国花了近百年的时间, 1757年英国在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了孟加拉王公的军队,为英国征服印度其他地区奠定了基础,直到1849年,英国才完成了对印度次大陆的征服。在征服印度期间及以后,英国对尼泊尔、缅甸、不丹、阿富汗、中国也发动了侵路战争,扩大了在亚洲的殖民范围和种种特权。
3、法国的扩张
法国是欧洲的传统大国,也是世界的殖民强国。从16世纪开始,法国早期的殖民者就以传教士的名义在印度支那开展活动。在传播福音的外衣下,收集情报、培植势力,为以后法国的公开侵略提供方便。18世纪中叶以前,法国就已在印度等地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和商站。然而,法国在七年战争中的惨败使其的殖民活动严重受挫,海外殖民地几乎全丧于英国之手。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为了重整东方的殖民业,建立侵略中国的跳板,法国决定在印度支那扩展其势力。通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法国终于控制了越南、柬埔寨、老挝、广州湾,并将其合并为印度支那联邦,受驻西贡的法国总督的统治。同时,法国还积极参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发动了中法战争。
4、俄日两国在东亚的扩张
17世纪以后,俄罗斯不断向中亚和西伯利亚扩张。17世纪40年代开始,入侵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到19世纪末,通过武力征服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已占领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一个国家。
俄罗斯的疯狂扩张与19世纪下半叶迅速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开始积极地向朝鲜和中国东北部扩张自己的势力;以武力打开朝鲜大门,并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为20世纪上半叶对中朝两国的全面征服打下了基础。
5、姗姗来迟的美国
在众多的西方殖民者中,美国是来到亚洲最晚的一个。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发生了殖民争夺战争,菲律宾于1902年落入美国手中。
经过西方列强长达400年的殖民活动,亚洲大部分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仅有朝鲜、伊朗和奥斯曼帝国等少数国家还保持名义上的独立,但是正在走向被吞并和瓜分的结局。19世纪的70年代开始,随着欧美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更加疯狂,掀起了瓜分东亚的狂潮。在东亚,除日本之外,绝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现代的殖民帝国也随之形成。
三、 文明的碰撞与亚洲社会结构的变动
当西方殖民主义者带着资本主义的气息来到亚洲时,将不可避免地与东方文明发生碰撞。我们可以根据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所产生的影响大致将其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一)两个阶段:
1、16-18世纪:在这段时期内,亚洲的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多大的触动。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这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亚洲千百年发展起来的传统手工业相媲美。无法在亚洲各主要国家倾销其工业产品,没能触动亚洲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其二,这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这一时期西方殖民者主要以暴力掠夺东方的金银为主要目的。其三、这一时期西方殖民者对亚洲国家的优势并不明显。占领的地区有限并且主要是以在沿海建立商业据点为主。
2、19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西方国家先后步入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了掠夺原料和开辟商品销售市场,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殖民范围不断扩大,对亚洲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亚洲的社会经济结构在西方的机器大生产的面前逐渐瓦解。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在西方机器大生产所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被摧毁,牢固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当然,亚洲各国所遭受的破坏的程度也不完全一样,独立国家、半殖民地、殖民地所受影响依次递增。印度作为一个殖民地国家,其传统的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几乎在英国机器大工业所生产的廉价商品面前彻底崩溃。数千万的棉纺织手工业者失去生计,因而产生了一次极大的社会震荡。19世纪晚期,当西方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他们加速了对亚洲国家的资本输出,利用殖民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开办工厂、种植园、银行等,发展铁路、航运等现代交通业。亚洲的社会经济结构也随之向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列宁就曾指出“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那里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错,在许多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开始走向政治舞坛。先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无产阶级在此时力量也不断提高,和民族资产阶级一道,不仅反对殖民者而且也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要求实行政治的西化,要求扩大民主。
(二)影响:
1、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客观的说,西方殖民主义者在破坏亚洲原有的经济结构的同时也给亚洲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某些有利的因素。它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并为亚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些客观条件。特别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亚洲一些国家开办工厂,刺激了亚洲现代工业的产生。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些有利的因素并不是殖民者的主观愿望所为。西方殖民者根本不愿意看到亚洲国家强大起来,因此极力地扼杀亚洲的民族工业,使亚洲原本就发育不全的资本主义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前进。正如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的统治给印度带来的后果是,曾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
2、政治体制的变革: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也引起了亚洲国家政治体制的变革,殖民地国家完全采用西方的统治模式、半殖民地国家伴随殖民化程度的加深也在不断进行政治改革;独立国家更是采用西方政治制度。
3、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原有的社会阶层之外,又增加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阶层。伴随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他们不断推动着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四、亚洲各国的抗争
(一)第一次民族运动高潮:19世纪中期
亚洲人民为挽救民族、革新国家,展开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在19世纪中期形成了第一次民族运动高潮,包括1825—1830年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反荷起义, 1839—1842年阿富汗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 1848—1852年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这些斗争均属农民或封建主领导的旧式反抗,而且带有强烈的宗教偏见,无一例外地遭到失败。封建上层的某些开明分子饱尝了资本主义船坚炮利之苦后,也曾产生学习西方科技以挽救危机的想法。中国的洋务运动和土耳其的坦志麦特(改革)颇具代表性。但封建统治的腐败和顽固,证明了他们的天真和肤浅。唯有日本经过坚决鼎新革故的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道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出现,给19世纪70—90年代的第二次民族运动高潮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第二次民族运动高潮:19世纪70—90年代
印度国大党运动、伊朗君主立宪运动、土耳其奥斯曼人领导的立宪运动、中国戊戌变法是其中的代表。此外,还有一些旧式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的运动,如越南安世反法农民战争、朝鲜甲午农民战争、印度尼西亚萨敏运动、中国义和团运动。这些斗争都遭到失败,但改良派提出的学习西方,推进政治、经济、教育近代化的主张,启迪了后来者。
   (三)第三次民族运动高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掀起了近代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民族运动高潮。民族主义组织和政党的出现及其活动,明显地说明这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崭新的民族民主革命。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西方资本主义长期冲击亚洲的一个后果是亚洲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其次,在20世纪初刚走上垄断资本主义道路的各国对亚洲压迫和掠夺的加强,骤然导致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的深化和反抗的加剧。此外,1905年俄国革命,对亚洲尤其是伊朗和土耳其颇有震动。日本在同年日俄战争中取胜,使亚洲民族主义者大受鼓舞。亚洲的民族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的道路。1896—1902年菲律宾资产阶级的革命、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1908—1909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1911—1912年中国辛亥革命、1905—190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反英斗争、1912—1914年印度尼西亚新兴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潮迭起。虽然一些旧式的斗争如越南安世反法农民战争、印尼的萨敏运动还在继续,但未能影响这场运动的主流。囿于历史的局限,亚洲的革命斗争并未能使各国在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两方面取得完全成功。不过,它毕竟使亚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奠定了以后亚洲各国独立的基础。
在亚洲人民的反抗中基本都已失败告终时,处于亚洲最东边的日本却通过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走向了一条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险,成为亚洲唯一一个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的成功之路。
第二节  非洲的开发

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在古代文明发展的多极世界中,非洲占有一席之地。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埃及古代文明。北非沿海曾经是地中海古代文明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7世纪以后,伊斯兰文化在北非、东非沿海及西苏丹等地的传播,使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出现了新的繁荣。在广大撒哈拉以南地区,经过长期稳定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黑人文化。到16世纪以前,非洲跟欧亚大陆一样,已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既有已经进入发展程度不等的封建社会阶段(地中海,红海和印度洋沿岸的某些非洲国家);奴隶制国家(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刚果河(扎伊尔河),赞比西河流域以及大湖地区);原始社会(赤道热带森林,赞比西河以南,撒哈拉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边缘以及东非大裂谷东支沿线)。无可讳言,今日非洲在整体上是落后的,但这主要不是古代历史遗存的因素所造成的,而是15世纪以来殖民主义侵略和统治留下的恶果。如果没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非洲社会将循着自己的轨迹向前演化发展。
一、 殖民者到来与黑奴贩卖
黄金热驱使下开展起来的对非洲海岸的探险并没有使实现冒险家们实现他们的黄金梦,反而发展起来了西方殖民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黑奴贸易。
   1、 黑奴贸易
在古代和中世纪,黑人就经由撒哈拉商道、尼罗河及印度洋贩卖到南欧、阿拉伯世界、波斯、南亚等地。,奴隶买卖是普遍现象,而不是黑人所特有的,也有白人被卖给黑人为奴。贩卖黑奴并非是欧洲人的发明,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生产力太低)。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黑奴贸易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数以千万计的非洲黑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被贩卖到美洲以及印度洋、亚洲由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和矿井中工作,另一些黑人在捕奴、掠奴战争及贩运途中死去。
   (1)黑奴贸易在非洲持续了将近400多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     勃兴期(15中叶-17世纪中叶);
②     繁荣期(17世纪中叶——18世纪末);
③     衰亡期(18世纪末-19世纪末)。西方的大多数国家都曾参与到这项罪恶的贸易中来。
欧洲殖民者中,最先参与到贩卖黑奴中来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黑奴最开始是被用于弥补葡萄牙国内劳动力的不足上,这和伊斯兰人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理由是一样的,后来又被用于葡萄牙的一些殖民据点上。美洲大陆发现以后,黑奴贸易也随之延伸到了美洲。从17世纪中叶起,荷兰、英国、法国都先后投入到这项贸易活动中来。三角贸易体制也于17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建立起来。
欧洲(工商业品)
非洲(黑奴)                   美洲(农矿原料)
关于黑奴贩卖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献档案。从这些纪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黑奴贸易的规模相当庞大。16世纪每年运到美洲的黑奴大约在1000-2000人之间;到了18世纪上升到1-2万人之间。按照兰松的估计,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运到美洲的黑奴约为1.4亿。但是我们要注意,运到美洲的黑奴人数不等于离开非洲的黑奴人数。由于航行重恶劣的条件,大约一半的黑奴死于运输的途中,以致于在贩奴船的后面经常尾随着一群等待尸体的鲨鱼。
   (2)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A、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美洲的直接奴隶制曾经是欧洲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17世纪中叶起,欧洲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例如,咖啡成为主要饮料、蔗糖消耗量激增等),对热带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而促使西印度及美洲大陆生产热带产品的奴隶种植园获得巨大发展。这成为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1625年第一批英国移民来到巴巴多斯,种植烟草、棉花、蓝靛等作物。1641年首次引种甘蔗,巴巴多斯因而被称为“西印度糖岛之母”。这里运进黑奴数量便由此成倍增长。以后,甘蔗种植迅速推广到背风群岛及牙买加、安提瓜等岛屿。在甘蔗引进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后的二十多年,蔗糖占到伦敦从殖民地种植园进口总值的将近一半①,超过了烟草。17世纪末18世纪初,牙买加种植园的发展逐渐取代巴巴多斯的地位,其运进黑奴的数量也超过巴巴多斯,奴隶与白人的比例高达10比1②。在法属西印度,1635年瓜德罗普岛先引种烟草,17世纪中叶以后又陆续引进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17世纪末,种植园奴隶制已经成为西印度群岛的经济基础。因此,仅在17世纪后半叶的50年间,非洲大西洋沿岸卖给欧洲人的奴隶数量就超过以前200年的总和③。18世纪是西印度的繁荣年代,也是种植园奴隶制发展的黄金时代。西印度成为欧洲蔗糖的主要供应地以及欧洲列强重要的海外经济支柱。北美在1619年运进第一批黑奴,但在以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北美的黑人奴隶制没有发展起来。其原因是种植园经济发展缓慢,而且最初的奴役对象主要是贫穷的白人契约奴,直至1661年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才率先通过法案,确定黑人是终身奴隶。到18世纪,英国棉纺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植棉业,从而大大促进了奴隶贸易,使饲养黑人成为各蓄奴州的主要事业。18世纪后半叶及19世纪,由工业革命引起的棉纺织业的巨大发展,对美国棉花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美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园迅速从沿海低地扩展到红壤丘陵区,然后发展到亚拉巴马黑土带,并越过密西西比河谷直到得克萨斯。此时,奴隶种植园的重心便逐渐由西印度转移到北美大陆,美国成了黑奴的主要进口国。美国南方棉花种植园奴隶制的发展还成为19世纪黑奴走私贸易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B、美洲的种植园奴隶制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从历史上看,当一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占优势的是产品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即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状态中,奴隶才会被大量用于生产领域,如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反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剩余劳动就受到或大或小的需求范围的限制,而生产本身的性质就不会造成对剩余劳动的无限制的需求,这种奴隶制就带有温和的家长制的性质,古代东方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家长奴隶制就是这样。而美洲的种植园奴隶制不同于历史上任何发达的奴隶制。它不是同一般的商品经济相联系,而是卷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这个市场使它们产品的外销成为首要利益。因此,它必然受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支配,需要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才得以生存。就美洲种植园的经济作物而言,只有在仅需简单劳动的天然肥沃的广大土地上大规模使用大批奴隶来经营才是有利的。因此,种植园必须不断向外发展,不断开垦新的肥沃土地,奴隶制才有生命力。如前所述,17世纪中叶以来,西印度和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奴隶制正是不断开拓新的领地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它们也就需要源源不断地运进黑奴,增加劳动力供应。
C、奴隶死亡率太高,需要不断补充。美洲种植园奴隶制既然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就如马克思所说的,意味着在奴隶制的野蛮灾祸之上再加一层过度劳动的文明灾祸。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隶价格低廉,农场主宁肯从外面购买奴隶,也不愿让奴隶生儿育女、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很多农场主坦率地承认:“购买比繁殖更便宜。”①所以种植园中儿童很少,奴隶死亡率往往超过出生率。圣文森特岛有一年黑人出生2656人,而死亡4205人。因此,在种植热带作物的地方,黑人的生命被视同草芥。正是几世纪来成为巨大富源的西印度农业,吞没了几百万非洲人。英国废奴主义者威廉•福克斯在1792年向英国人民揭露,在每一磅蔗糖中,他们吃下去两盎司人肉。
    2、 黑奴贸易的废止:
①  惨无人道的黑奴贸易和黑奴制也激起了许多正义之士的愤怒,伏尔泰、孟德斯鸠:侵犯人权;宗教团体:反宗教的野蛮性;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 反对贩卖黑奴和呼吁废除奴隶制结合在一起,欧美大陆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在欧美各国人民的呼吁, 丹麦率先宣布停止黑奴贸易。继而英国、美国、法国都相继加入到禁奴行列中来。但是黑奴贸易至此并没有真正停止,一些不法商人打着各种旗号继续从事着这项罪恶的贸易。伦敦市长利文斯在通过《废除贩奴贸易法》200周年时,在对伦敦参与奴隶贸易道歉时承认,摧毁黑奴制度的不是白人的慈善,而是黑人反抗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②        许多非洲人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命运,经常采取集体暴动、逃亡甚至是自杀的手段同奴隶贩子进行斗争。
③           美国南北战争后奴隶制的废除是奴隶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动摇。
④  欧洲人向新世界的移民(19世纪上半叶发生在美国,19世纪下半叶发生在南美。)使美洲不再迫切的需要奴隶。
⑤   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欧美的迅速进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促使他们要求实行\"自由贸易\",\"自由劳动\"政策,打破商业资本家对贸易的垄断,把非洲变成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然而,只要商业垄断公司控制的黑奴贸易继续存在,非洲就无法成为工业资产阶级所希望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890年在布鲁塞尔国际会议上,通过了反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这标志着长达400多年代的大西洋黑奴贸易结束了。
    3、黑奴贸易的影响:
①对非洲:A、 人口大量丧失,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据教科文组织估计,大约丧失了2.1亿人口。B、掠奴战争使非洲已有的物质文明受到巨大破坏,并且加剧了非洲部落间的冲突,甚至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独立后非洲政局不稳的一个因素; C、打乱了非洲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D、种族歧视。
②     对欧美大陆:A、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各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发展。B、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C、黑人文化传入美洲,对于美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二、 内陆探险与瓜分非洲
在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到来之前,欧洲殖民国家仍旧醉心于高利润的黑奴贸易。他们在非洲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非洲沿海的一些殖民据点和商站。到18世纪晚期,尽管欧洲人已在非洲活动长达300多年,但是他们对非洲内陆仍然一无所知。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到来,机器大生产对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需要迫使他们加快步伐向非洲内陆挺进,了解非洲内陆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地理环境、民风民俗便是摆在欧洲殖民者面前的头等大事。内陆探险活动由此展开。
欧洲人对非洲的内陆探险可以根据探险者动机的不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  地理探险时期:1768年英国人布鲁斯在埃塞俄比亚探索青尼罗河的源头——利文斯病逝于班韦乌鲁湖附近。这段时期主要是教会和各种地理学会的赞助下,来自英法意葡等国的探险家们先后探索了尼罗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等几条大河的河流走向。目的:揭开非洲地理中的谜团;传播基督教福音;一举成名。
2、  政治探险时期:利文斯之死——19世纪末欧洲杯瓜分。这段时期的探险队多由各国政府赞助或是直接派遣。队员们多时军人和冒险家,他们的工作是直接为本国政府瓜分非洲服务,是列强瓜分非洲的政治工程的一部分。代表人物:布拉柴和斯坦利。
欧洲人的探险虽然揭开了非洲内陆神秘的面纱,推动了人类对非洲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但是却为欧洲殖民者向内陆挺进提供了条件,加速了非洲的殖民化进程。跟随探险队的足迹,西方殖民者的活动也从沿海深入到内陆,从而开始了非洲大陆沦为西方殖民国家的完全殖民地的过程。到一战爆发时除了埃塞尔比亚和利比里亚以外,非洲已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其中,法国所占面积最大,达非洲总面积的35%。   
三、 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由于欧洲各殖民国家自身的政体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他们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制度和经济掠夺形式也不尽相同。
1、殖民统治形式:直接统治(剥夺殖民地原有的统治者的权利,建立新的统治体系)和间接统治(各殖民地的地方政权仍由当地统治者保留,并保留传统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法律制度,省一级和中央政权由殖民者掌握。阻力小)
2、经济掠夺形式:攫取经济利益是欧洲列强在非洲建立殖民地的主要目的,然而由于非洲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欧洲列强实行了不同的经济掠夺形式。
单一作物或矿产制——最普遍的形式。使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原料产地。
强征实物赋税制(主要流行于比属刚果、德属喀麦隆、法属赤道非洲)
强迫劳动制(主要用于公共建设)
3、殖民活动的影响:
①政治上,瓦解了非洲各国原有的部落组织和酋长制度,带来了西方的司法和管理体制。通过列强的谈判,大体确定了非洲各国的疆界。带来了非洲的巴尔干化。
②经济上,非洲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原有的经济形态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畸形的单一作物或矿物制。这虽然有利于非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非洲却极易受到世界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的影响。非洲经济现代化落入依附性的陷阱当中。
③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也有所改善,城市开始兴起。并且在欧洲人和非洲人开办的工厂里出现了第一批雇佣工人。
④文化上,除北非的阿拉伯世界之外,撒哈拉以南非洲开始普遍采用拉丁字母书写,结束了无文字时代。宗主国的语言成为殖民地的官方语言,形成了所谓的英语国家、法语国家。并且在欧洲人和当地统治者上层开办的学校里,产生了非洲近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中不少成为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
当然,我在此不是赞扬殖民活动,但是我们在谴责他的罪恶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实殖民活动和其他所有的文化接触一样,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 巨变下非洲人的抗争
自15世纪初欧洲殖民者踏上非洲大陆起,到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非洲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沿海到内地的深刻变化过程。非洲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遭到严重冲击。他们并未逆来顺受,而是在屈辱和悲愤中奋起,进行保卫土地,保卫家园,保卫独立,反对殖民统治的浴血战斗。非洲人们的抗争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16—18世纪是非洲反殖斗争的初始阶段.
由于殖民者的占领和统治只局限于沿海地带,因而非洲人民的反殖斗争具有局部性.它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非洲人保卫土地和家园的斗争,由部落酋长及头人组织和领导.南非科伊人和科萨人反对荷兰殖民者掠夺土地的所谓霍屯督—荷兰战争和卡弗尔战争最为壮烈.莫桑比克内地马津巴人的反葡起义也属这一类型.二是反对黑奴贸易和种植园奴隶制的斗争.恩东戈女王领导安哥拉人民保卫国家主权和反对奴隶贸易的近40年的战斗,在非洲反殖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佛得角群岛,圣多美—普林西比不时爆发奴隶起义,其中以圣多美岛的安哥拉黑奴起义坚持的时间最长(1574—1596),影响最大.三是传统政权领导的反殖斗争.葡萄牙殖民者在非洲除了直接占领和统治的地区以外,还把保护国制强加给刚果和东非城邦各国.这些国家和城邦的君主为摆脱殖民者的控制,欺凌和掠夺,领导了各种形式的反殖斗争.其中较大者有1665年刚果国安东尼奥一世领导的反葡战争,1631年和1698年蒙巴萨素丹领导人民围攻殖民据点耶稣堡的战斗.前者因安东尼奥一世战死疆场,刚果王国从此一蹶不振,走向分裂和瓦解.后者则给葡人以沉重打击,并在阿曼素丹的帮助下,把盘踞在鲁伍马河以北的殖民者全部赶走.这一时期的反殖斗争,时近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萌芽,它限于局部地区,规模较小.
(二)18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是非洲受到进一步殖民侵略,许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时期,也是非洲人民进行民族自卫战争,进行近代改革尝试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时期.
这一时期非洲人的抗争主要有:埃及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斗争; 北非马格里布各国的斗争;西非人民的抗英斗争,几内亚人民的抗法斗争;南非祖鲁人抗英斗争等
在19世纪中叶非洲还兴起了一场自救图强的改革风潮。 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大的改革运动有埃及默罕默德阿里的改革;马达加斯加的拉达马一世的改革;埃塞俄比亚的迪奥多尔二世改革;突尼斯的宪政改革;摩洛哥的哈桑一世的改革鞥。然而这些改革在国内外保守势力的反对、自身政策的失误和欧洲列强的干预下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些改革中引进了工业革命的物质成果,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这是无法抹掉的。这虽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但也应视为非洲国家现代化的最早尝试。
   (三)19世纪70年代——一战爆发
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时期,由传统政权领导的抵抗运动仍然是反殖反帝
斗争的主要形式.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卫国战争,1882—1885
年和1894—1898年马达加斯加的两次抗法战争。这些由统一的国家领导的反侵略战争,就其全民性,组织程度和形式以及武器装备而言,都达到了非洲近代时期反侵略战争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在宗教形式下发动的反殖运动.其中一种以伊斯兰教圣战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苏丹马赫迪起义。宗教运动的第二种形式是在传统宗教的旗帜下发动的反殖斗争,其典型的例证便是坦桑尼亚的马及马及起义(1905—1907年).起义的组织者金吉基蒂勒不仅宣传祖先在天之灵不死,它会来拯救人们,而且用传统的宗教方法组织和发动群众.第三种形式便是从基督教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土著基督教会,例如尼日利亚的土著浸礼会,南非的埃塞俄比亚教会运动,尼亚萨兰黑人浸礼会,并由奇伦布韦领导了反英起义(1915年).这类宗教外衣下的反殖反帝斗争,本质上是下层人民群众的起义.资产阶级民族运动也在这一时期开其端.由于非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产阶级民族运动主要兴起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 另外,这个时期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涌现了一批民族运动的新型领导者和组织者,出现了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罢课,罢市,抵制运动等新的斗争形式,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斗争口号.这一切表明,非洲反帝反殖的民族解放斗争正从自发的旧式斗争走向新的有比较明确的民族民主要求的自觉斗争.
(四)、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问)
1、  反殖斗争几乎遍及全非所有沿海各国和地区
2、  反殖斗争的规模日趋扩大,组织程度有所提高,由各国的国王和君主领导的反殖斗争占居主要地位只有少数先进地区的斗争具有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性质
3、  民族主义意识开始萌芽
4、  民族斗争的宗教色彩浓厚
5、  没有形成席卷大陆的革命风暴
第三节  拉美:从殖民地到民族国家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近代史的开端,可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标志。这之前,印第安人世代居住于此;这之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先后侵入,摧毁了玛雅人、印加人和阿斯特克人的古印第安文明,葡萄牙占领了巴西,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大陆及西印度群岛。美洲的被发现与被征服,是拉丁美洲历史巨变的起点,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亦有极深刻的影响。
一、拉美的殖民地化
1、西班牙的征服活动:自1496年哥伦布之弟巴托罗海•哥伦布在海地岛上建立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圣多明各以来的15年里,西班牙完成了对西印度群岛的征服。此后,以此为基地向南北美扩大自己的殖民地。1521年,西班牙贵族科泰斯率军征服墨西哥,摧毁了印第安人的古代文明的中心——阿兹特克帝国。1533年,西班牙冒险家皮萨罗率军占领了古代印第安人的另一文明中心印加帝国的首府库斯科。到1535年西班牙基本征服了秘鲁全境。此后,西班牙殖民者继续南进,在不足二十年的时间里相继征服了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地,建立了一个大于西班牙本土20倍的大殖民帝国。
2、葡萄牙征服巴西:1500年,葡萄牙的卡布拉尔远航船队在赴印度途中被热带风暴吹离了航线,因而到达巴西海岸。 他随即以葡萄牙国王的名义宣布此地归属葡萄牙人所有。但是在此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由于葡萄牙将中心放在亚洲的殖民扩张上,因而未对巴西实行有效占领,只是偶尔派船只去采伐巴西木。 1530年当它发现西班牙和法国在窥视巴西后,葡萄牙国王才派贵族苏萨前往巴西建立殖民地。
3、西葡的殖民统治:
①殖民统治机构:
A.  西班牙。印度事务院(1524)四大总督区:新西班牙、秘鲁、新格兰那达、拉普拉他
B.  葡萄牙。都督府→北巴西、南巴西行政区→总督府
②单一产品制大庄园制与大种植园制
③天主教的传播
④对殖民地人民实行残酷的掠夺和屠杀
⑤给殖民地带去的都是宗主国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农奴制的经济剥削方式。
    二、殖民化危机与拉美的独立运动
    (一)殖民化危机
1、  殖民地经济的变化——解放生产力、冲破殖民束缚。
18世纪后半期,拉美的工农业都有相当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繁荣起来,各地相继出现商业中心。 18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殖民地的封建体制中已逐步成长起来。然而,殖民政府却依然实行许多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政策,禁止殖民地同外国进行贸易。另外,殖民地制造的财富却源源不断地送往宗主国,阻碍了殖民地的原始积累。因此,激起了殖民地新兴的工商业者和农场主的不满,他们要求自由贸易,摆脱宗主国的控制。
2、  社会矛盾日渐尖锐:阶级矛盾与种族矛盾
3、  新思想的传播: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4、  19世纪欧洲大陆的有利局势:西葡的衰落与大陆封锁体系
   (二)拉美的独立运动:
   1、  海地独立运动——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
   2、  西属美洲的独立战争
   3、  葡属巴西的独立
   (三)拉美独立的历史影响:
   1、  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先后建立了17个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日拉美的政治版图。
   2、  除巴西外,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打击天主教教会的政治经济势力,取缔限制各国工商业发展的殖民垄断制度,实行自由贸易为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  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给独立后的拉美各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独立后拉美社会经济的发展
没有走上西欧、北美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主要归结为拉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独特性。虽然政治独立,但是他的经济仍是一种依附型的经济体制,对内仍保留着封建制度的残余,对外成为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殖民地。
(一)经济上:
1、  大地产制的长期存在
原因:
A、  独立战争的领导者和有功之臣利用手中权力霸占了原殖民者所有的大片土地。并且还以各种手段兼并印第安人的土地。
B、   各国的军事独裁政权实行封地制,将大量土地赐予各级官员。
C、  外国移民和外国垄断公司的增加,加速了对土地的争夺和兼并过程。
D、  19世纪后半期,国际市场对拉美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时发展大庄园经济有利可图,加速了土地的兼并。
影响:
A、  广大农民陷于贫困和破产,社会矛盾激化。
B、   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庄园带有一个自给自足的性质。
C、  带来国家分裂和动乱等离心因素
2、单一型和依附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使国内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的极大影响。
3、与西欧北美等资本主义大国的纵向联系要比当地民族经济内部的横向联系更为密切。
(二)政治上:
考迪罗主义盛行。考迪罗原为军事首领的意思,后来用于泛指拉美的军事独裁者。考迪罗大多出身于军官或是大地主,并依靠地主集团的支持掌握军权,成为该地区的最高首领。他们既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国王或大封建主(权力不是来自世袭),也不同于英美等国的总统或首相(无须通过选举产生)。他们多通过政变或是战争等暴力手段上台,因而统治也不稳固。有的统治时间长达几十年,有的却在几小时内从宝座上跌落。
影响:(不利于拉美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
A、  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政变和内战连绵不断。
B、   与邻国关系上,往往穷兵黩武,彼此发动战争。
C、  维护和加强大地产制
D、  瓦解和破坏拉美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E、   为帝国主义向拉美渗透打开了大门
(三)社会等级划分严格
克里奥人:大地主、大庄园主
混血种人及19世纪后期到拉美的欧洲新移民:商业、医生、工程师、教师等
印第安人和黑人:劳作于庄园牧场或厂矿
等级制度和种族主义阻碍了社会的流动、制约了社会潜力的发挥。
(四)英美势力的渗透与泛美主义
独立战争后,英美开始取代西葡在拉美的位置,积极渗透到拉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英美的渗透和西葡的殖民统治的主要区别在于西葡主要以超经济强制进行殖民掠夺;而英美则主要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更具隐蔽性。拉美独立后,首先填补这个势力真空地带的是英国。在拉美独立期间,英国曾给余军火、金钱和外交上的支持,这就为它日后控制拉美奠定了基础。从拉美独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通过贷款、直接投资等经济手段控制着拉美,特别是南美洲。
    美国是英国在拉美扩张势力的头号竞争对手。早在1823年,美国就发布了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国家插手美洲事务,其实是试图在门罗主义的保护下建立由美国领导的美洲体系,把美洲变成美国独霸的势力范围。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的资本主义迅速过度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寻找海外贸易和投资市场,每股开始大规模向拉美渗透。1889年在华盛顿召开了美洲18个国家参加的泛美会议,并成立了美洲各国商务局。从此,美国以泛美主义为武器,向拉美展开了政治干预和经济的全面渗透。为了将拉美变成自己的独家后院,美国极力的排挤英国在美洲的势力。
1895年的委内瑞拉事件中迫使英国的让步,同意成立有美国参加的仲裁法庭,从此,美国可以在仲裁名义下干预拉美事务的权利。1900年,美国由迫使英国废除1850年签订的关于美英两国共同控制中美地峡运河的条约,并订立美国单独开凿和管理运河的新条约。此后,英国在拉美的势力逐渐被美国所排挤出去。
    不仅如此,美国还发动同西班牙的战争,夺取西属波多黎各,并成为古巴的保护国。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独立后的拉美其实仍受制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名为独立国家实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也是拉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原因。
8#
playindream0 发表于 07-5-27 19:14: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多关照  支持
9#
gaojm1949 发表于 07-5-27 20:34: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10#
shutingting 发表于 07-5-30 10:01: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1 20:43 , Processed in 0.13680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