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禽流感知识普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猪八戒 发表于 07-4-8 11:4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神经氨酸苷酶N1、N4 和N8的结构被确定

H5N1禽流感病毒是根据该病毒衣壳上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蛋白命名的,每个蛋白都有几种不同形式。神经氨酸苷酶帮助该病毒逃脱被感染的细胞并进攻新的细胞,是Tamiflu (oseltamivir) 和 Relenza (zanamivir)的作用目标。这些药物是根据神经氨酸苷酶N2 和N9的晶体结构设计的,是当时唯一可以获得的这种结构。现在,N1、N4 和N8的结构也已经确定。与以前的结构相比,它们都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在活性点的一个角上有一个空腔,该空腔闭合后就可以锁定到其目标上。设计用来寻找这一活性点的药物也许可以利用该结构,从而也许可避免某些病毒对Tamiflu所形成的药物抗性

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蛋白质),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



除了禽流感,还有哪些从动物传给人的疾病?

  除禽流感外,很多种病原微生物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以下是危害比较严重的几种传染病:鼠疫:出现在公元6世纪,传播动物为鼠,由鼠的寄生虫跳蚤将病原体传播给人,感染者的病死率为30%~100%。
 霍乱:出现在公元18世纪,传播动物为鸡,感染者的病死率为30%~100%。
 炭疽:出现在公元19世纪,传播动物为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感染者的病死率约为20%。
 艾滋病:出现在1980年10月,传播动物仍不十分明确,疑是非洲绿猴,感染者的病死率为61%。
 疯牛病:出现在1985年,传播动物为牛,感染者的病死率为100%。
 猴痘:出现在2003年5月,传播动物为冈比亚硕鼠和土拨鼠,感染者的病死率为10%左右。


为什么说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概率很小?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侵袭。首先,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而禽流感病毒没有;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非典”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而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毒。一般来说,“非典”患者的发病和禽流感临床表现,尤其是早期表现很相似,如发热、干咳、少痰、乏力、头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及体征,同时可伴有头痛、关节和肌肉酸痛、乏力、腹泻等。所以,要注意与“非典”的区分,最为可靠的区分方法是实验室检测。

毒为何消灭不了?

  流感病毒为了生存而不断发生变异,以逃脱动物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人们为了预防禽流感也研制出了各种疫苗。但机体在产生特异性抗体后,病毒为逃脱机体的扑杀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异,这样原有的抗体即失去作用,病毒就可使动物重新发病。因此就目前的防疫技术和手段而言,禽流感病毒是消灭不了的。

毒的结构、形状和化学组成?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这8个片段编码10个病毒蛋白,其中8个是病毒粒子的组成成分(HA、NA、NP、M1、M2、PB1、PB2和PA),另两个是分子质量最小的RNA片段,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NS1和NS2。NS1与胞浆包含体有关,但对NS1和NS2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现在已经获得了包括H3、H5和H7在内的几个禽流感病毒亚型HA基因的全部序列以及所有14个血凝素基因的部分序列。
  禽流感病毒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纳米,但也常有同样直径的丝状形态,长短不一。病毒表面有10~12纳米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两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HA(棒状三聚体)和NA(蘑菇形四聚体)。
  禽流感病毒粒子大约由0.8%~1.1%的RNA,70%~75%的蛋白质,20%~24%的脂质和5%~8%的碳水化合物组成。脂质位于病毒的膜内,大部分为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脂。几种碳水化合物包括核糖(在RNA中)、半乳糖、甘露糖、墨角藻糖和氨基葡糖,在病毒粒子中主要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
  病毒蛋白及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是病毒基因组特异的,但病毒膜的糖蛋白或糖类链的脂质和碳水化合物链的成分,是由宿主细胞确定的。

禽流感病毒名称中的N和H分别代表什么?

  流感病毒的抗原结构分为H和N两大类。H代表Hemagglutinin(血细胞凝集素),有如病毒的钥匙,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N代表神经氨酸酶(Neuramidinase),是帮助病毒感染其他细菌的酵素。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及毒力如何?

  禽流感病毒致病力的变化范围很大。禽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可能是不明显的或是温和的一过性的综合征,甚至是100%发病率和/或死亡率的疾病。其毒力主要取决于病毒粒子的复制速度和血凝素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组成,临床表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感染不同亚型的缘故。目前国际上一般按欧共体规定的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来判定毒力,当IVPI>12时,则认为是高致病力毒株。
病毒是如何复制的?

  病毒吸附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这包括暴露于核内体内的低pH,导致HA的构象改变介导膜融合。这样,核衣壳便进入胞浆并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独特的机理转录。启动转录时,病毒的核酸内切酶从宿主细胞的mRNA上切下5′帽子结构,并以此作为病毒转录酶进行转录的引物。产生出6个单顺子的mRNA,并转译成HA、NA、NP和三种聚合酶(PB1、PB2和PA)。NS和M基因的mRNA进行拼接,每一个产生出两个mRNA,依不同阅读框架进行转译,产生NS1、NS2、M1和M2蛋白。HA和NA在粗面内质网内糖基化,在高尔基体内修饰,然后转运到表面,植入细胞膜中,HA需要宿主细胞蛋白酶将其裂解成HA1和HA2,但两者仍以二硫键相连,这种裂解可生成传染性病毒,并以出芽方式从质膜排出细胞。

禽流感病毒抗原是否经常发生变异?

  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频率很高,且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1)抗原漂移: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
 (2)抗原转变:抗原性转变是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禽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片段特性允许发生片段重组,从而引起突变。它有可能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毒力各异的子代病毒。
病原

1.l 形态 病毒粒子一般呈球形,直径为80~120nm,但也有丝状,长短不一。病毒粒子表面有长12~14nm的放射状纤突覆盖,这种纤突可分为两类:一类呈棒状,是由血凝素(HA)分子的三聚体构成;另一类呈蘑菇状,是由神经氨酸酶(NA)的四聚体构成。

1.2 基因组结构 AIV是负链单股RNA病毒,基因组由8个不同的节段组成。当2个以上AIV感染同一个细胞时,常常发生遗传重组,这可能是产生不同于原始毒株的新子型病毒的原因。目前,有关AIV基因序列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包括HS、H7、H3在内的几个亚基因的部分序列。这对了解病毒的致病

力、宿主范围、组织趋向性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的遗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1.3 分类

1.3.l 型的分类 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P)的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A、B九三型。禽流感属A型。这三型的特征为:

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人、猪、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爆发流感,并与人群中的流感有关。

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

C型流感病毒在人类和猪中存在,但病毒相对温和,不常发生。

l.3.2 亚型的分类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流感病毒分为不同的亚型。

A型禽流感病毒有15种HA抗原(HI-H15),9种NA抗原(N1-Ng)。其中 H5和 H7亚型能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

1.3.3 依据致病性的分类 根据AIV的致病力把它分为高致病性AIV和低致病性AIV,都属A型。国际学术界有人建议把人工接种禽出现75%的死亡率作为高致病力毒株的标准。遗憾的是从有些地方分离出的HSNZ毒株又不能引起75%的死亡率。

1.4 抗原性变异 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频率很高,变异最高的是HA,其次是NA,这两种抗原可独立或同时发生变异,有时只涉及一个(HA或NA)。根据抗原性变异的程度可分为两种:漂移和突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突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抗原漂移 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小幅度的变异,其原因尚不清楚。但禽类病毒发生抗原漂移比哺乳动物少。抗原漂移的机制实质上是单一位点突变就能改变表面蛋白(HA或NA)的结构。因此也改变了它的抗原性,导致产生抗原性的变异体。

抗原突变 由于突变幅度较大导致产生新的亚型,这种现象称为抗原突变。变异涉及抗原的数量和幅度大小,直接影响流行的规模。抗原突变在人流感的发生史上表现明显。

1.5 基因组变异 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变异方式有基因重排、互补、表型混合和核衣壳移植、重排抑制和突变抑制等。基因重排只发生在同型病毒之间,并与基因重组不同。基因重组时发生基因断裂、交换、连接三个过程,而基因重排不发生断裂和连接,只有基因交换。

1.6 生物学特性 AIV致病力的生物学特性极不一致,不能依据病毒的宿主来源或抗原亚型(HA)来预测。单独的抗原性组成不能决定致病力,像任何病毒一样,致病力是宿主与病毒相互间作用的特性。对一种禽类有致病力的流感病毒,不一定对另一种禽类也有致病力。致病力可能还与病毒的组织趋向性有关。如只局限于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病毒与能侵害全身并到到达生命重要器官的病毒,产生完全不同致病力和疾病。

致病力的分子基础尚不完全确定。科学家认为是多基因作用的结果,可以与HA和NA的作用区分开。但确有证据表明,HA基因对致病力非常重要。特别是HA的可裂解性。高致病力病毒的HA可在许多不同的细胞中裂解,产生出有传染性的病毒,而低或中等致病力病毒的HA,一般不发生裂解。

1.7 对外界环境和消毒剂的抵抗力 AIV在温度适宜的自然环境下生存较长时间,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环境。在冷冻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禽的分泌物和粪便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对外界的抵抗力大大增强,在鸡淘汰后的105d内,仍可从粪便中发现有传染性的病毒。病毒在22℃的水中能存活7d,0℃时至少存活30d以上。

病毒不耐热和对紫外线敏感,在56℃加热30min、60℃10min、100℃1min即丧失活性,病毒有囊膜,对乙醚、氯白粉、高锰酸钾、新法尔美、百毒杀等常用消毒剂和紫外线、阳光直射 40~48h均可将病毒杀灭。

2 流行病学

2.1 流行特点 禽流感的自然感染过程非常令人费解,因为有的毒株在一个鸡场中传播很快,而有的每株却传播很慢;有的毒株可能引起大面积发病,而有的毒株仅引起某地、某场,甚至某场中共栋鸡舍局部发病。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禽流感在流行时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一定差别。

2.2 易感动物 很多家禽和野禽都能自然感染AIV,包括:火鸡、鸡、鹤鸡、珍珠鸡、鸽子、鸭、鹅、燕鸥。鸵鸟、麻雀、乌鸦、寒鸦、燕子、天鹅、平胸鸟等。家禽中火鸡最敏感,鸡其次,鸭、鹅和鸽子多呈隐性感染,国外报道已发现带毒的鸟类达88种。不同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但以产蛋鸡多发,历史上多次禽流感大流行,都是以产蛋鸡开始发生的。

研究证明,鸭和野鸭感染流感病毒多无症状,对鸭并不造成损害,并且每一种能感染人的流感病毒的主要亚型(如 H1N1、H2N2、H3N2)都能在鸭体内复制。这表明鸭在流感的自然发生中的独特性和重要地位。

除此之外,AIV也可引起人类和其它动物(如猪。马、海洋哺乳类动物、鼬科动物)等发生疫病。

2.3 发病季节 禽流感一年四季可发,但以冬、春季多发。夏季较少,即使发生鸡群的症状也较轻。

2.4 传播途径感染禽从呼吸道、结膜和粪便中排出病毒,传播方式可以通过与感染禽直接接触和与污染了的饲料、水、用具等间接接触都能传播。人工感染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结膜、消化道。肌肉、腹腔内、静脉内、泻殖腔和颅内接种。

禽流感是通过水平传播,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垂直传播。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实验感染母鸡后,所产蛋的内部和表面都可能带毒。

2.5 感染传播还与如下因素有关 ①家禽的种类,一些对鸡有致病力毒株,但对鸭、鹅却无毒力;②品种:同样的H9N2毒株,如感染AA肉鸡引起的损失要比感染本地上鸡严重;③年龄:即将淘汰老母鸡对禽流感的抵抗力明显高于处于盛产期的新母鸡;④健康状况:健康的鸡群对禽流感的抵抗力明显优于病弱鸡群;⑤应激因素:受寒冷、贼风、运输、转群等应激的鸡群,感染同一毒株后,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大于未受应激鸡群。

3 临床症状

3.l 潜伏期 短的几小时到3d内不等。一般3~7d。潜伏期的长短依赖于病毒的毒力、剂量。感染途径及被感染禽类的种别。

3.2 临床症状

3.2.l高致病性禽流感 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主要临床特征为: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食欲不振;头颈水肿;鸡冠和肉髯肿胀发组;饮水增加;水样粪便,开始呈浅

绿色,后期呈白色;结膜肿胀充血,腿脚皮肤弥漫性出血和肿胀,有呼吸道症状,喷嚏、咳嗽,鼻眼有分泌物;口腔中粘液分泌物增多;共济失调、瘫痪、扭头等神经症状。产蛋下降或停止,产软壳蛋,畸

形蛋。鸡和火鸡感染后症状明显,鸭和鹅感染后症状较轻或不明显。

3.2.2 低致病性禽流感 特点是潜伏期长,传播慢,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低,或呈隐性感染。病鸡仅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采食减少,产蛋下降5%~10%,褪色蛋和沙壳蛋多,畸形蛋和软壳蛋少。

如不采取措施,很容易造成疫情扩散、蔓延,并且病毒毒力还有变强的可能。

3.3 并发症 常与其它病毒性疾病(如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等)或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并发或继发感染。

3.4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取决于禽类种别和病毒毒力,以及环境、年龄、性别、饲养状况、有无继发感染等诸多因素。饲养管理不当。鸡群营养不良,环境卫生条件太差及强应激因素都会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7 23:26 , Processed in 0.08255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