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北京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点精讲及典型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1:0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367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片段阅读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二节 篇章阅读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二章 数量关系
 第一节 解题策略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二节 计算问题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三节 行程问题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四节 比例问题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五节 几何问题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六节 计数问题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七节 初等数学问题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八节 其他问题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三章 判断推理
 第一节 图形推理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二节 演绎推理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三节 定义判断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四章 资料分析
 第一节 解题策略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二节 文字型资料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三节 图形型资料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四节 表格型资料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第五节 混合型资料
  一、考点精讲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北京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命题特点合理安排章节结构,共分为4章,即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每章都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考点精讲,梳理核心知识点,建立系统而准确的知识脉络,方便备考者记忆。
第二部分为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有针对性地精选了近年来的部分真题(因村官考试真题很难收集齐全,且题型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故此部分真题中包含部分最新地考真题,敬请考生知悉并谅解,如收集到最新真题,编者会在第一时间补充更新,届时学员免费升级软件即可阅读!)并作出了详尽解析,对考生掌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大有裨益;另外还精选了大量典型例题,也给出了解析,对备考者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技巧,掌握未来考试方向大有帮助和启发。

内容预览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片段阅读
一、考点精讲
(一)特点分析
1.题目特征
片段阅读题,可以分为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态度理解题、标题选择题等几类。在考试中,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细节理解题最为常见。
2.考查要点
片段阅读题的文字数量适中,考查目的明确,出题方式灵活,错误选项干扰性强。做此类题目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对考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片段阅读的题型分类、考查要点和出题思路,然后通过“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的方式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培养自己做题的感觉,同时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二)常见题型与解题策略
1.主旨概括题
(1)特点分析
①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应考者对主旨的概括和观点态度的提炼归纳。
②一般通过“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提问方式进行考查。
【例】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和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使用人才应当唯器是适,用其所长,各得其宜。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B.人才使用应尽其所能
C.人才的成长空间在其优势领域
D.人才使用应各得其所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文段的主旨句是“使用人才应用其所长、各得其宜、量才而用”,即使用人才要“各得其所”。A项错误,只是说明了对于人才的态度,C项错误,“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只是题中结论的原因。因此答案选D。
(2)答案定位
对于主旨观点题而言,在纷杂的信息中提取文段的主旨或观点,就要求应考者在解题时,首先找出关键点,一般可通过首尾句、关联词语、高频词语等的具体定位来把握。具体而言,其答案出现的位置有以下几种:
①出现在“而且”、“并且”、“也”、“还”、“甚至”、“更”等表示递进关系的引导词之后。递进关系暗含了“更重要”的含义,作为语句表达的主体,要想体现该句的重要性,往往通过使用递进关系加以强调。
【例】危机处理是指突如其来的一个事件爆发以后,政府怎么处理,怎么应对。危机管理则更全面,不仅包含了针对危机爆发期、持续期和消退期的处理方法,甚至包括了针对潜伏期的处理,就是当危机还没有产生的时候,政府应具有一种预警的能力,然后再具备危机处理应变的能力。
根据这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A.危机管理包含危机处理
B.危机处理更关键
C.危机处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
D.危机管理可以预防危机事件发生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危机处理是事件爆发之后政府的处理措施。A项正确,由“不仅包含了针对危机爆发期、持续期和消退期的处理方法,甚至包括了针对潜伏期的处理”可知,危机管理包括危机处理和潜伏期的处理。BC两项错误,危机处理仅是危机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并不等于“危机管理的核心”或“更关键”。D项错误,因为包括潜伏期的处理,危机管理具有预警的能力,但并不是“危机管理可以预防危机事件发生”。
②在“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等表示转折关系的引导词之后。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是讲求策略的,通过转折这一方式引起对方注意,恰好符合这种语用策略。
【例】当下,各地都在加强民生建设,“安居”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让老百姓“安居”,并不是简单的“拆平房、盖楼房”,这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如果借民生工程之名,搞“一刀切”的拆迁、“摊派式”的销售,实际上是额外地掏百姓腰包,强行把个人、家庭的钱转化为城镇建设资金,粉饰地方的形象工程,这显然违背了民生工程的初衷,老百姓不满意,也就难免了。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民生建设首先要让百姓“安居”
B.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百姓“安居”问题
C.解决民生问题不能搞形象工程
D.有些地方官员没有为百姓办实事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项正确,由“但是”可知,“让老百姓‘安居’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是本文的观点。即根据实际情况,解决百姓“安居”问题。A项错误,偷换概念,原文“安居”是民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并不等于“民生建设首先要让百姓‘安居’”;C项错误,“民生问题”过于宽泛;D项错误,属于无中生有。
③在“因此”、“所以”、“可见”、“看来”、“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表示结论关系的引导词之后。通常在具体的分析或陈述之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对全文的主旨或中心观点进行总结归纳,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
【例】经济复苏的根本就是产业复苏,特别是全球分工体系框架下,各国经济已不再致力于构建大而全的生产体系,而是侧重于强化世界范围内的比较优势。并且在危机沿着产业链条进行全球传递的过程中,各国各产业受到的伤害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适时、适度、具体的产业政策对于各国走出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介绍促进经济复苏的方法和途径
B.强调经济复苏需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
C.说明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的特点
D.阐述差别化的产业调控应该如何实现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由“因此”可知,“适时、适度、具体的产业政策对于各国走出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为文中主旨,即产业政策对走出危机的重要意义。因此答案选B。
④在“只有”、“除非”、“必须”、“应当”、“需要”、“怎样”、“如何”等表示必要条件的引导词之后。在整个文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论文段主旨的重要依据和条件,没有该条件就不会引导出其后的结果。因此考生应寻找表示必要条件的关联词,以明确主题句所在位置。
【例】看来,不只是贵族有偏见,平民也自有平民的偏见。这种偏见就是看不见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和独自为人的权利。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迷失太久,今天,无论是尊重自己的权利,还是尊重他者的权利,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我们要早一天学会这些东西才好。只有先学会了尊重自己和尊重他者,我们才能开始学习有尊严的生活,我们才能尊严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自己获得尊严的前提
B.不论贵族或平民,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
C.先尊重自己,还是先尊重他人,困扰着世人
D.当今很多人都不会尊重别人,只知索取尊重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正确,文中首先提出偏见的本质是不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接着说明获得尊严的方法。由“只有先学会了尊重自己和尊重他者,我们才能开始学习有尊严地生活……”可知,获得尊严的方法是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
⑤重点寻找首尾句的核心观点,通常情况下,首尾句能够较快地推断出文段的主旨。
【例】成本决定了绿色燃料的发展速度。它最大的竞争对手石油工业在经历了10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后正处于全盛时期,目前运营的大部分石油冶炼厂都已实现收支平衡。而生物质燃料工厂仍需要上亿美元的前期投资,在计算绿色燃料的价格时,这部分成本也必须考虑在内。
对这段话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计算绿色燃料价格,需考虑前期投资成本
B.相对于传统的石油,发展绿色燃料的成本处于劣势
C.石油是绿色燃料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
D.石油正处于全盛时期。其他燃料无法与其相比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成本决定了绿色燃料的发展速度”是本文的主旨句,而且是规律性总结,后文围绕这个主旨,把绿色燃料与石油工业作对比,指出石油冶炼厂已基本实现收支平衡,而绿色燃料因仍需巨额的前期投资,故在成本上处于劣势。因此答案选B。
2.意图推断题
意图推断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说话的意图、目的、初衷。
(1)提问方式
常见提问方式有:“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这段话告诉我们”等。
(2)答题要点
意图推断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提问的要点,既然是“意在”、“推出”,即文段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需要考生通过文段字面语句的表达推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解答意图推断题时需要注意两点:
①出题人在设置题目选项时通常会将文段的字面表达意思设为一个干扰选项,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排除。
②考生在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初衷时要结合原文进行引申,不要过度猜测,造成与题目无关。
(3)解题方法
①作者的意图一般与其论述的主旨相关,通过对主旨的把握,能快速有效地判断作者的意图和目的。
【例】我们发现零工制度有一个重要的支持机制就是完善的、科学化的员工培训系统。几乎所有的现代企业和公司都非常重视内部培训,有的企业主甚至成为了培训狂,哪怕有一秒钟的空闲也要为员工安排一次培训。但真正有效的培训并不是无休止的洗脑和课程轰炸,不是“潜能激发”和“感恩教育”,而是适合公司运营需求的专业性、针对性、科学性的业务训练。这种培训机制如果能够建立起来,无论你是否采用零工制度都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很多公司培训缺乏科学性
B.科学的员工培训对企业很重要
C.零工制度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
D.过度培训可能会造成相反效果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首句即文段主旨句,指出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系统是零工制度重要的支持机制。其后说明仅仅重视培训还不够,必须要有真正有效的培训。即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科学的员工培训对企业很重要。因此答案选B。
②意图推断题的题干材料一般围绕某一个主体关键词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对主体关键词的把握,能快速筛选掉不相关的选项。
【例】尽管“负面新闻”关注的是体现冲突、对抗、不和谐的负面题材,报道者对题材的使用角度与表现方式却可能不尽相同:优秀的报道者往往在负面题材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即使发现不了积极的因素,也会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消极因素,给人以警醒、反思;而蹩脚的报道者面对某些负面题材,会以猎奇、把玩的心态进行报道,使人徘徊于感官的刺激当中,难以获得精神的震撼、洗礼与反思,反而会扩大人们对社会的恐惧与不安全感,造成极坏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即使负面题材也包含着可供挖掘的积极因素
B.报道者是否优秀主要体现在对负面题材的挖掘深度
C.对负面题材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
D.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更为积极的视角处理负面题材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文段围绕“负面新闻”展开论述,讲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公众产生的不同影响,即文段意在说明如何处理负面题材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答案选C。
③某些意图推断题的材料,是一个故事或寓言,在解答时应先概括其整体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推断出作者的意图想法。
【例】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
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同是“把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结果是行人紧裹衣服;南风温暖和煦,结果行人脱衣而行。通过二者的比较可知,北风和南风的输赢主要在于其方法上,即方法得当可以柔克刚。因此答案选A。
3.细节理解题
(1)特点分析
①细节理解题涵盖范围广泛,涉及文段各个方面的细节,尤其是容易被人忽略、混淆的细小信息。需要考生对文段信息进行细致入微的把握,难度较高。
②此类题目通常以“下列选项符合文意”、“不符合文意的是”、“选项理解正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等形式来进行提问,测量考生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应考者应认真阅读、分析材料信息、查找关键点,避免为相似度高的选项所迷惑。
【例】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知”中的“知”是认知的意思
B.文章主旨在于评论徐文长的“怪”
C.在“他知”中,徐文长的字排第一
D.“自知”与“他知”不同,并不奇怪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正确,“自知”是自我认知的意思。B项错误,文中主要叙述“自知”与“他知”的不同,徐文长的“怪”只是论证这一主旨的一个例子。C项错误,“徐文长的字排第一”应是“自知”而不是“他知”。D项错误,由“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可知,“自知”与“他知”的不同是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
(2)陷阱与策略
①偷换时态
现代汉语中有三种时态:过去时(已然)、进行时(现在)、将来时(未然)。三种时态之间不能相互替换。表示过去时的词语:已、已经、曾经、过、了。表示进行时的词语:现在、目前、正在、在……中、着。表示将来时的词语:将、要、将要、不久、很快、趋势。时态随意调换会造成时间和具体含义的偏差,考生应该注意文段中的时态转换,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年来,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传统节日反倒有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淡忘的趋势。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支持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的做法
B.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大部分青年人已经淡忘了传统节日
D.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可以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由“传统节日反倒有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淡忘的趋势”可知,传统节日被淡忘只是一种趋势而不是“已经淡忘”。因此答案选C。
②偷换数量
现代汉语中表示数量大小的词语有三个级别:较多量、较少量和中间量。中间量指看不出多少,只表示有量。表示较多量的词语:大多数、大部分、广大、一片。表示较少量的词语:少数、少部分、一点儿、个别、稍。表示中间量的词语:有些、某些。做题时要留意观察选项中出现的表示数量的词语,确认阅读材料和选项中的相应细节表述在数量上是否吻合。选项一般会出现较多量和较少量的相互偷换,或者将原文的中间量偷换为较多量或较少量等错误。
【例】美国交通运输业正逐渐从以石油为基础过渡为采用多种替代能源,如乙醇、生物柴油、电力或氢能等。为了更加壮大这支队伍,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调查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CNG汽车是指主要由甲烷构成的天然气在25兆帕左右的压力下储存在车内类似于油箱的气瓶内,用作汽车燃料。使用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噪音污染,而且其不含铅、苯等致癌的有毒物质。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A.CNG作为卡车能源可能性很大
B.CNG可能会成为一种替代能源
C.美国交运输业现在仍以石油为基础
D.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好处很多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由“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可知,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有可能性,但没有说可能性很大,夸大了文段中的说法,这属于偷换程度,与原文不符。
③偷换范围
表示范围的副词所管辖的范围大小不同,做题时要留意观察选项中出现的表示范围的副词,确认阅读材料和选项中的相应细节表述从范围的角度来说是否吻合,有没有扩大或是缩小的处理。容易扩大范围的词语:一切、所有、都、完全、各个、全部。容易缩小范围的词语:没有、无、微乎其微、几乎没有、只有、唯有、仅仅。
【例】现在的娱乐圈一片污水泥浊,深陷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的艺人,大多是自由职业者,签约于经纪公司,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缺乏应有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明星们一切向钱看,只看重名气却败坏了名声,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道德层面却是严重滑坡,这是不争的事实。
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是(  )。
A.长期以来,娱乐圈呈现出一片污水泥浊的现象
B.深陷在娱乐圈的艺人们都是自由职业者
C.经纪公司都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应有的思想和道德教育
D.娱乐圈的明星们道德层面严重滑坡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错误,原文的时间限定词是“现在”而非“长期以来”。B项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娱乐圈的艺人们“大多是自由职业者”,而不是“都是自由职业者”。C项错误,“经纪公司都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原文当中并没体现出范围词“都”。D项正确,由“道德层面却是严重滑坡,这是不争的事实”可知,娱乐圈的明星们道德层面严重滑坡。
④偷换程度
形容词受不同程度的副词修饰,表示的语义轻重有所不同,做题时要留意观察选项中出现的表示程度的副词,确认阅读材料和选项中的相应细节表述从程度的角度来说是否吻合。根据现代汉语中形容词是否受程度副词修饰和受什么样的程度副词修饰,可将形容词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级别:原级、比较级、特别级、最高级。选项一般会出现将较低级别的形容词偷换为较高级别的错误作为干扰。如原文是“较容易”,而选项偷换为“很容易”。表示程度的词语:较、很、非常、最。
【例】专家认为,如果汽车技术行业经过长年的研发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以算是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的油耗,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加速动力性能的情况下,已经在尽量省油,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
B.目前生产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制动效果
C.无论汽车技术怎么发展,节油效果都不会很显著
D.在节油和动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寻求突破难度很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错误,程度把握不正确,“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并不是说“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B项错误,偷换概念,把“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偷换为“制动效果”。C项错误,属于扩大题干意思程度进行推断。根据“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知既然是最佳,再寻求突破当然难度很大,因此答案选D。
⑤偷换话题
所谓话题就是指论述的对象,保持对象的一致性是一个基本的答题原则,即确保选项与原文谈论的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主体、同样的客体。有些干扰选项设置会省略材料中话题前面的修饰语,或将材料中话题改换为意思相近但不相同的词语,或直接改换另一个话题,从而造成偷换话题的错误。
【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保护和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生存而不被别的国家和民族所同化。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越尊重传统文化,越能更好地开放。传统文化的根扎得越深,吸收外国文化的能力就越强。
与上文表达的意义不符合的选项是(  )。
A.重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
B.重视传统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文化的独立性
C.重视传统文化才能强化文化的同化能力
D.重视传统文化就能够更好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错误,文段主要强调了重视传统文化是生存且不被别国同化的必要条件,主要谈的是自身,而没有提及去增强同化别国的能力。
⑥偷换关系
偷换关系主要指偷换逻辑关系,通常有几种情况:原文所表述的是并列关系,选项变为其他关系;原文是必要条件关系,选项变为充分条件关系;原文是特定的因果关系,选项把因果颠倒;原文是肯定,选项变否定,原文是否定,选项变成肯定的肯否矛盾、混淆是非的错误。做题时要留意观察选项中出现的关联词语,确认阅读材料和选项中的相应细节表述在逻辑关系上是否吻合。
【例】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
A.自我结构是儿童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之一
B.儿童对社会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反映出自身的社会自我
C.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
D.儿童的自我结构和判断社会交往情境的能力几乎同时发展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错误,属于偷换关系,原文为并列关系,选项偷换成因果关系。文中“同时”一词反映出“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和“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是表示并列关系的两个独立部分,而并非因果关系。
⑦偷换情态
现代汉语中修饰动词的情态副词表示事物发展的可能性或者确定性。做题时要留意观察材料和选项中出现的表示情态的词语,确认阅读材料和选项中的相应细节表述从情态的角度是否吻合。选项一般会出现将可能性偷换成确定性的错误。表示可能性的词语:可能、也许、大概、几乎、不一定。表示确定性的词语:是、有、总是、绝对、一定、永远。
【例】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断出(  )。
A.“人口红利”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
B.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
C.“人口红利”期是一国人口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D.一个老龄化社会,必然已经结束了“人口红利”期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错误,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选项却得出“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的结论,两者不相符。由“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可知,“人口红利”期是一国人口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因此答案选C。
⑧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在细节理解题的考查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强拉关系,即原文甲和乙没有联系,而选项中将二者强拉关系,一般表述为“甲决定乙”“甲导致乙”“甲比乙……”;二是主观臆断,即过度引申,做出材料并未提及且与材料无关联的判断。
【例】我们说儒家是道德至上或者道德决定论的时候,是一种宏观上的总体定性和评价。所谓“子罕言利”或者“小人喻于利”,是着眼于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超越存在的“应然”特质而立论,所拒斥和鄙夷的只是“不义而富且贵”。具体到关乎民生的问题,儒家并非不言利、否定利,而是主张让利于民,惠民富民;并非认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认为民生决定道德。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儒家认为“利”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B.儒家的民生观不是空谈道德而是强调以民为本
C.儒家认为道德与民生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促进
D.在民生问题上,儒家倡导道德至上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题中首先提出儒家排斥“不义而富且贵”;接着指出关于民生,儒家主张让利于民,惠民富民,认为民生决定道德。A项错误,“不同时期”在文中没有涉及,无中生有。C项错误,“相互促进”与文中“并非认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相矛盾。D项错误,儒家道德至上与文中不符。B项正确,儒家的民生观是强调以民为本。
4.词句理解题
(1)考查方向与提问方式
①词句理解题主要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常常带有比喻或其他修辞上的意义。主要有两类:一是对词或短语的理解,二是对句子或段落的理解。考生需要把握文段的语境,依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推论词语的真实含义。
②此类型问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为“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指的是”、“文中的‘它’指的是“等等。所要分析的一般为文中出现的重点名词、动词代词及关键短语。
【例】基因疗法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科学家发现,遗传密码对一切生物都是通用的,他们想到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充当载体,把正常基因输送到人体内。这个过程是先从患者身上取下一些细胞,然后把正常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让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入细胞的染色体中,这样人体细胞就能够获得正常的基因,来取代原有的异常基因。把这些修复好的细胞培养、繁殖到一定数量后送回患者体内,这些细胞就会发挥“医生”的功能治好疾病。
对“基因疗法”理解正确的是(  )。
A.基因疗法无需服用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B.基因疗法需要把正常基因嫁接到待修复细胞中的病毒上
C.基因疗法需要以病毒为载体,这种病毒对人体无害
D.基因疗法将在医学领域获得大规模的应用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错误,文中并没有涉及基因疗法的安全性高低和副作用大小。B项错误,“把正常基因嫁接到病毒上”而不是“嫁接到待修复细胞中的病毒上”。C项正确,由“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充当载体”可知,充当载体的逆转录病毒对人体无害。D项错误,文中没有涉及基因疗法是否将“获得大规模的应用”。
(2)解题策略
对要分析的词语或语句,文段通常会在其前后进行具体的解释和论述。因此,解答词语或语句的含义时需要瞻前顾后,观察与该词语或语句有意义依存关系的前后句,通过前后对比,快速定位答案所在位置,并运用代入法进行检验,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例】人们穿行于城市中,不仅是空间的行走,也是时间的穿越。时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和谱牒,“它”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气质所系。资金和技术可以使城市迅速变得高大,却无法使城市变得悠久。一件用许多金银珠宝堆砌而成的现代工艺品,其价值也许根本无法与一件朴素甚至有些残损的宋代瓷瓶相比,它们之间价值的体现仅仅在于时间。
这段话中的“它”是指(  )。
A.空间
B.时间
C.城市的文脉和谱牒
D.时序的完整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文中“它”指代对象就存在于前半句“时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和谱牒”中,即题中“它”指代的应该是主语,即“时序的完整”。因此答案选D。
5.态度理解题
态度理解题要求应试者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倾向或者对某事的评价。解题的关键在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判断作者的倾向和意图。
(1)提问方式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作者认为”、“作者的态度是”、“作者对XX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有无道理”“作者是否认同××”等。
(2)题型分类
①明显观点题
有明确的引导词如“××认为”,“××觉得”,“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作者的意愿”,“作者的评价”等等。这些词的后面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确定观点出现的位置后,对其观点态度进行分析理解从而准确作答。
【例】数字化阅读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也成为当下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数字化阅读华丽的外表下面,却有一种触手可知的冰冷感。古人讲开卷有益,但当开卷变成了开机,当纸张变成了按键,当厚重的二十四史变成了电脑里一个小小文档,我们又该何处寻找开卷阅读的乐趣呢?
作者对数字化阅读的态度是(  )。
A.肯定性
B.否定性
C.怀疑性
D.批判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由“然而”可知,其后内容为作者提出的个人观点,作者将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较,认为数字化阅读无法得到阅读乐趣,说明作者对数字化阅读持批判态度。
②隐含观点题
文段没有明确的表述出作者的观点,而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隐含地表达作者的态度和对某事的评价。
【例】为增加新闻的鲜活性,很多报道会选择小切口的微观切入,经济新闻报道也不例外。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报道往往又会使读者的感知过于零碎、片面。比如在此次金融危机报道中,一会儿是旅游业冷清,一会儿是房地产滞销,一会儿又是中产白领有钱不敢花……到底全貌是怎样的?这时候,微观切入时的大局意识就非常重要。
这段文字的作者对经济新闻选择微观切入的态度是(  )。
A.不置可否
B.赞成
C.反对
D.辩证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正确,作者的态度主要在于两个方面:①小切口的微观切入“往往又会使读者的感知过于零碎、片面”;②当描述全貌时,“微观切入时的大局意识就非常重要。”文中对于微观切入分析了小切口和大局意识的使用场合和情况,即作者对经济新闻选择微观切入持辩证态度。
③无观点题
文段仅仅是对事物、事件、人物进行客观的陈述,解释其原因、原理或者表达现状,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主观性评价。
【例】日前,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沃森战胜了美国电视智力节目《危险边缘》的两名人类常胜将军,一时间,很多网友担心,电脑越来越像人了,将会超越人类智慧。从深蓝到沃森,人工智能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电脑会代替人脑吗?近几年,每次有电脑战胜人脑的事发生,都会有“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不久的将来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并最终替代人类。
作者对于“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的态度(  )。
A.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实现电脑模拟人脑
B.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
C.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超越人类智慧
D.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类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宰者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由“很多网友担心”、“‘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可知,文段的这些观点都不是作者自己的,作者的态度在文段并未体现,因此答案选B。
6.标题选择题
标题是表明文章和作品内容的简短语句,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标题选择题,即找到最适合做文段标题的一种题型。
(1)提问方式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为上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等。
(2)题型分类
按照文段体裁的不同,可将标题选择题分为:说明文类标题选择题、新闻类标题选择题、议论文类标题选择题、记叙文类标题选择题。
①说明文类标题选择题
文体风格平实、客观,常用凝练的语言说明事物的原理或构造,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文段阐述的主体。
【例】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将人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人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A.磁共振成像
B.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C.成像技术的新思路
D.磁共振现象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文段中心句,文段主要围绕磁共振成像的原理进行解释说明,因此答案选B。
②议论文类标题选择题
文体风格观点明确,论证有利,通常围绕论点举例论证,寻找论点是解题的关键。
【例】网上“恶搞”,是对“搞”的对象不加限制。和谐理念要求社会成员诚信友爱,“恶搞”则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恶搞”说这是“幽默”,却不把自己作为“恶搞”的对象;和谐理念要求以理性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恶搞”却不考虑采取的手段是否合理合法;创新在于创造新的事物,而“恶搞”热衷于把矛头指向著名人物和经典作品,恰恰说明了其创新能力的不足。“恶搞”不断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和主流意识,导致文化虚无主义的产生,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越来越多的网民对“恶搞”的消极影响有了清醒的认识
B.网上“恶搞”有悖和谐理念
C.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制网上“恶搞”之风
D.“恶搞”颠覆主流意识,混淆是非荣辱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文段开始从和谐理念的要求与网上“恶搞”实际情况的对比入手,得出“恶搞”不断冲击社会道德底线,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结果。A项错误,没有提到越来越多的网民对“恶搞”的想法。CD两项错误,都只提到了“恶搞”害处的一个方面,也未曾提及和谐理念。B项正确,既提到和谐理念,也提到“恶搞”与和谐理念的“不和谐”。
③记叙文类标题选择题
通过一个事件的描述,总结归纳出标题。解题时,应将关注点放在寻找并判断叙事的主体及其特点上。
【例】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费德曼每拿到一个研究合同时,总会买面包圈分给大家。后来他养成了习惯,每到周末都会在办公室放一筐面包圈,让大家吃。为了收回成本,他在面包筐旁放了一个篮子,标有建议价格。结果这个没人看守的收款篮收回了95%的面包钱。后来,他辞职专卖面包圈。每天一早,他将面包圈和收款篮放好。几年后,费德曼赚的钱和原来当研究分析师时一样多。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一个关于诚实的试验
B.一个靠智慧赚钱的故事
C.一种新的销售方式的产生
D.把生意当作一种经济学实验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由“没人看守”可知,文中体现的是人们道德的自律和普遍的诚实品质。A项正确,“诚实”与此意思相符,且表达方式新颖。
④新闻类标题选择题
文体风格简洁、明快且客观,在选择标题时,要确保标题表述的意义完整,切忌口语化、空乏的表达。
【例】2011年4月29日从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了解到,我市见义勇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全市包括江阴、宜兴在内的基金总量已超6000万元,比2009年增长一倍多,今年有望突破8000万元。去年,全市所有基层派出所及交巡警大队成立见义勇为工作站161个。成立以来,通过基层各工作站上报信息受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已有79人,颁发奖金10.4万元。下半年,市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将举办“10年来我最感动的见义勇为英雄”活动。
给上述新闻拟标题,最适合的一项是(  )。
A.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
B.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有望突破8000万
C.2010年无锡市成立见义勇为工作站161个
D.无锡市见义勇基金会表彰见义勇为人数已达79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文段首句主要叙述两件事,第一件是见义勇为基金规模在逐年增长;第二件是基金总量有望突破8000万。“基金总量有望突破8000万”有具体数字,且体现文段重点,并能吸引读者,因此答案选B。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367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6 18:39 , Processed in 0.97952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