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5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299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模块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第二模块 章节题库
 第1部分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1章 溶液和胶体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4章 物质结构
  第5章 分析化学概论
  第6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7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8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9章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
  第10章 分光光度法
  第11章 电势分析法
 第2部分 有机化学
  第1章 有机化学概论
  第2章 饱和脂肪烃
  第3章 不饱和脂肪烃
  第4章 芳香烃
  第5章 旋光异构
  第6章 卤代烃
  第7章 醇、酚、醚
  第8章 醛、酮、醌
  第9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
  第10章 胺
  第11章 杂环化合物
  第12章 糖 类
  第13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第14章 脂 类
第三模块 模拟试题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年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
(1)历年真题及详解部分:收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近年真题,并给出了详尽的答案解析。考生不但可以通过真题把握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的命题规律和考查重点,而且还能培养解题思路。
(2)章节题库部分:本部分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3)模拟试题及详解部分:精选了2套模拟试题,且附有详尽解析。这些模拟试题的编排是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对试卷结构和命题内容的规定的,同时,这些题目也代表了我们对未来考试方向的预测。考生可通过模拟试题部分的练习,掌握最新考试动态,提前感受考场实战。

内容预览
第一模块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难挥发物质的稀水溶液中,凝固点相同的是(  )。
A.沸点升高值相等的两溶液
B.物质的量深度相等的两溶液
C.物质的量相等的两溶液
D.质量摩尔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BC两项,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上升,以及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均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D项,若二溶液中一为非电解质溶液、一为电解质溶液,如为b(C6H12O6)=b(NaCl)的二溶液,由于NaCI在水中离解,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总浓度b(Na+)+b(C1)大于b(C6H12O6),溶液的凝固点自然不等。若二溶液均为电解质溶液,则因为二电解质正、负离子的比例不同,或二电解质离解度不同,二溶液的凝固点也会不同。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则反应

(3)为(  )
A.

B.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反应式(1)-反应式(2)得反应式(3),根据盖斯定律


3.测定溶液pH时,常用的氢离子指示电极为(  )
A.甘汞电极
B.Ag-AgCl电极
C.玻璃电极
D.铂电极
【答案】C查看答案
4.定量分析中,对照试验的目的是(  )
A.检验偶然误差
B.检验系统误差
C.检验蒸馏水的纯度
D.检验操作的精密度
【答案】B查看答案
5.下列0.10mol·L-1的酸性溶液中,能用0.1000mol·L-1NaOH溶液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c(HB)=0.1mol·L-1的弱一元酸可被准确滴定(终点误差不大于±0.2%)的条件为弱酸

。其中


6.已知







向相同浓度的

混合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沉淀的离子是(  )
A.Ca2+
B.Mg2+
C.Mn2+
D.Ni2+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四种难溶氢氧化物均为1:2型。类型相同的难溶电解质,若被沉淀离子浓度相同,则溶度积最小者首先被沉淀。
7.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为了保持渗透平衡,可以在浓蔗糖溶液上方施加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为(  )
A.浓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B.稀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C.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和
D.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差
【答案】D查看答案
8.298.15K时,Ag2O(s)的

,则



为( )
A.-92kJ·mol-1
B.92kJ·mol-1
C.-66kJ·mol-1
D.无法确定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标准状态、298.15K,Gibbs方程给出的是同一过程的

之间的关系。

分别是过程





是标准状态下1molAg2O由0K升温至298.15K过程中系统的熵变,不是过程


9.用EDTA滴定Ca2+、Mg2+时,能掩蔽Fe3+的掩蔽剂是( )
A.抗坏血酸
B.盐酸羟胺
C.三乙醇胺
D.NaCl
【答案】C查看答案
10.电极反应

的电极电势为



的电极电势为

,则

的电极电势

的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电极电势是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极反应的写法无关。
11.在含有Pb2+和Cd2+的溶液中,通入H2S至沉淀完全时,溶液中

为(  )
A.

B.

C.

D.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在含有PbS(s)和CdS(s)沉淀的溶液中,同时存在以下二平衡:

根据多重平衡原理,二方程中硫离子浓度相等。二式相比可得C。
12.已知

水溶液的密度为1.251g·mL-1,则其质量摩尔浓度为(  )
A.5.38mol·kg-1
B.4.38mol·kg-1
C.3.00mol·kg-1
D.2.68mol·kg-1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计算得


13.已知体积为V、浓度为0.2mol·L-1的一元弱酸水溶液

,若使其解离度增加一倍,则溶液的体积应稀释为(  )
A.2V
B.4V
C.6V
D.10V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计算得

所以


14.0.5molO2(g)与1molCO(g)完全反应生成lmolCO2(g),反应进度为(  )
A.1mol
B.2mol
C.3mol
D.无法判定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反应进度定义:

,其中,化学计量数

需根据化学反应式确定,因此无反应式则无法判定反应进度。
15.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1HCOOH溶液,滴定突跃范围的pH为6.74~9.70。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
A.甲基橙

B.中性红

C.溴酚蓝

D.甲基红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酸碱滴定中,所选用指示剂的变色点

应在滴定的pH突跃范围内。
16.下列化合物可水解为

的是(  )
A.

B.

C.

D.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是内酯,水解生成γ-羟基酸;B项是酸酐,水解生成二元酸;C项是环醚,除非有浓HI作用,否则不会水解;D项是环状半缩醛,容易水解生成γ-羟基醛。
17.下列化合物既有顺反异构体又有对映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没有手性碳原子,且同碳二取代没有立体分布差异,没有顺反异构,也没有对映异构;B项,有顺反异构:顺式1,2-二甲基环戊烷,又有两个手性碳原子且分子内无对称因素,有对映异构;C项,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有对映异构,由于是环烯烃,没有顺反异构体;D项,也是环烯烃,没有顺反异构,甲基连在双键碳原子上,没有手性碳原子,没有对映异构。
18.反应

主要的一取代产物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烯烃发生光照下卤化反应时,相对于双键的α-碳原子容易发生卤原子取代,形成一取代主要产物。1-乙基环己烯有三个这样的α-碳原子,因此有三个主要产物。
19.可用于制备

的方法是(  )
A.

B.

C.

D.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是伯酰胺降解反应,产物是

; B项是酰胺水解反应,产物是

;C项是氧化反应,产物是

;D项是氰基水解反应,产物是


20.下列环状结构无闭环共轭体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分子中,环上有一个sp3杂化的饱和碳原子,没有p轨道,共轭体系局限在形成两条双键的4个碳原子中,共轭不闭合。BCD三项,分子中分别有自由基、碳正离子和碳负离子,自由基、碳正离子和碳负离子都可以形成sp2杂化,有一条p轨道与两条双键的4条p轨道平行,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B项是自由基,p轨道上有1个电子参与共轭,整个共轭体系中有5个p电子;C项是碳正离子,p轨道上没有电子,整个共轭体系中有4个p电子;D项是碳负离子,p轨道上有2个电子,整个共轭体系中有6个p电子。
21.下列化合物中,与过量苯肼作用后生成

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生成的糖脎分子中,3,4,5位三个碳原子上的羟基在碳链的同侧,对应的糖环上,3,4,5位三个碳原子上的羟基也在环平面的同侧。
由B、C、D三个糖生成的糖脎分别是:
B:


C:

D:


22.下列化合物结构中,存在p-π共轭的是(  )
A.苯甲醛
B.苯甲醇
C.苯酚
D.苯乙烯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苯甲醛分子中羰基与苯环存在π-π共轭;B项,苯甲醇分子中苯环连接饱和碳原子,苯环与羟甲基没有共轭;C项,苯酚分子中苯环与羟基氧原子存在p-π共轭;D项,苯乙烯分子中苯环与碳-碳双键存在π-π共轭。
23.2,6-二羟基嘌呤的结构式为(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 B两项,都是二羟基嘌呤。嘌呤环上原子编号与其他稠杂环不同:

A项是2,6-二羟基嘌呤;B项是2,8-二羟基嘌呤;CD两项,都属于苯并咪唑。
24.(2S,3S)-2,3-二溴丁烷的Fischer投影式为( )
A.

B.

C.

D.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的构型2S,3R;B项的构型2R,3R;C项的构型2R,3S;D项的构型2S,3S。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醛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但可以和水形成氢键
B.烷烃不具有活性官能团,是一类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C.季铵碱的碱性比氢氧化钠弱得多
D.对硝基苯酚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水溶液中,季铵碱的碱性与NaOH相当。
26.乙醚和正丁醇的分子式均为C4H10O,它们属于(  )
A.互变异构
B.碳链异构
C.官能团异构
D.官能团位置异构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乙醚的官能团是醚键(又称氧桥键),正丁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两个化合物组成相同,只是官能团不同。
27.下列属于SN2反应特征的是( )
①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影响,与亲核试剂浓度无关
②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影响,与亲核试剂浓度有关
③发生构型翻转
④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①和④属于SN1反应的典型特征,②和③属于SN2反应的典型特征。
28.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的硝化反应时,只生成一种一元硝化产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D两项,都有两种可能的一硝化产物;C项,有三种一硝化产物;B项,只能有唯一的反应位置。
29.

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反应,(a)(b)(c)三个碳原子上的氢被取代的活性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a)>(c)>(b)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光照下烷烃与溴发生早已经取代反应,不同碳原子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活性不同,三级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反应活性最高,二级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次之,一级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活性相对最低。
30.在酸催化下可水解生成两种物质,且分子式符合C3H6O2的化合物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3H6O2的分子组成有一个不饱和度,可能是碳-氧双键或环。①若是碳-氧双键则有

符合条件;②若是环则有

(乙二醇缩甲醛)符合条件。
二、填空题:31~55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31.磷酸的

,该数值的有效数字是(1)位。
【答案】2查看答案
32.用铁铵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2)法。
【答案】佛尔哈德查看答案
33.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量时,要使试样的称量误差≤0.1%,至少应称取试样(3)克。
【答案】0.2查看答案
34.已知

,则缓冲溶液

的缓冲范围的pH为(4)。
【答案】7.0~9.0查看答案
35.火柴头中的P4S3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P4O10(s)和SO2(g),在298.15K和标准状态下,1molP4S3燃烧放热3677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5)。
【答案】




36.用差减法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时,有少量K2Cr2O7掉在桌面上未被发现,则配得的标准溶液浓度将偏(6)(填“低”或“高”)。用此溶液测定试样中铁时,会引起(7)误差(填“正”或“负”)。
【答案】低;正查看答案
37.判断下列过程的熵变。(填“正”、“负”或“零”)
①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8);②活性炭表面吸附氧气:(9)。
【答案】正;负查看答案
38.某+2价金属离子有9个价电子,价电子的主量子数为3、角量子数为2,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10)周期(11)族。
【答案】四;I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该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结构为


39.在室温下,

溶液中,c(H+)=(12)mol·L-l,HA的共轭碱的

(13)。
【答案】


40.下图给出了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趋势。H2O的沸点最高的原因是(14);H2Te的沸点比H2S高的原因是(15)。

【答案】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Te分子间色散力较高。
41.碳正离子①







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6)。(只填序号)
【答案】①③②④
【解析】碳正离子是缺电子的sp2杂化,能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产生的+C效应分散正电荷而得到稳定;也能与给电子的烷基产生+I效应分散正电荷得到稳定。+C效应强于+I效应,而且这些效应可以叠加,越多越稳定。
①有+C效应和两个+I效应;②有两个+I效应;③有+C效应和一个+I效应;④只有一个+I效应。
42.顺-9-十八碳烯酸的结构式是(17)。
【答案】


43.化合物①







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18)。(只填序号)。
【答案】②④③①
【解析】对位取代的苯酚的酸性取决于取代基性质。吸电子基增强酚的酸性,给电子基削弱酚的酸性。—NO2是强于—Cl吸电子基,—CH3是强于—H的给电子基。
44.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19)。
【答案】

【解析】浓HI与醚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H+结合醚氧原子,在饱和碳原子上形成正电荷中心,I-进攻断开C-O键,形成C-I键:


45.两组化合物①仲丁醇和异丙醇;②异丁醇和异丙醇,可以用Lucas试剂鉴别的是(20)。(只填序号)
【答案】②
【解析】Lucas试剂可用于鉴别能溶于浓盐酸的不同的醇。①中两种醇都是仲醇,与Lucas试剂反应有相同的现象,反应数分钟后都出现混浊,因此不能鉴别二者。②中两种醇,异丙醇是仲醇,异丁醇是伯醇,加入Lucas试剂后数分钟出现混浊的是异丙醇,不经加热不会出现混浊的是异丁醇。
46.吡咯、呋喃、噻吩和吡啶中,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比苯弱的是(21)。
【答案】吡啶查看答案
【解析】吡啶是六元芳杂环,环上的N一种有强吸电子效应,相当于第二类定位基,对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致钝。吡咯、呋喃、噻吩是五元芳杂环环上的杂原子都有强给电子效应,相当于第一类定位基,对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致活。
47.化合物

在酸催化下分子内脱水,主产物是(22)。(填结构式)。
【答案】

【解析】在酸作用下,3,3-二甲基-2-丁醇发生羟基质子化,生成碳正离子,继而邻位上一个甲基迁移发生碳正离子重排,最终得到产物:




48.二糖

的两个单糖是通过(23)—苷键连接的。
【答案】


49.丙氨酸乙酯在pH=4时,在电场中将向(24)极移动。
【答案】负查看答案
【解析】丙氨酸乙酯分子中只有—NH2,没有羧基—COOH。在pH=4的水溶液中—NH2质子化形成正离子:

,在电场中会向负极移动。
50.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25)。
【答案】

【解析】脂肪族伯胺与HNO2作用,-NH2转化成-OH。
51.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26);

(27)。
【答案】

【解析】前一个反应是δ-羟基酸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后一个反应第一步是酯水解反应生成一个二元酸盐,第二步酸化生成相应的二元酸,其中一个是β-羰基酸,受热发生脱羧反应形成产物。
52.Fehling试剂和Tollens试剂中,能区别苯甲醛和苯乙醛的是(28)试剂,此反应的明显现象是有(29)生成。
【答案】Fehling试剂;砖红色沉淀查看答案
【解析】Tollens试剂与苯甲醛和苯乙醛都能反应,且有相同的现象。
53.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答案】


54.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32);


(33)。
【答案】


55.化合物

可由(34)和(35)通过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制备。(两空均填结构式)。
【答案】

三、计算、分析与合成题:56~63小题,共55分。
56.(6分)比较下列配离子稳定性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1)


(2)


答:(1)

的稳定性高于

。理由如下:
前者配位原子是C,其电负性与中心原子电负性相差较小,易于给出孤电子对,对中心原子内层d电子结构影响较大,所得配合物为内轨型配合物。后者,配位体水分子中的配位原子是O,其电负性与中心原子电负性相差较大,其孤对电子只能进入中心原子的外层轨道,对中心原子内层d电子影响较小,所得配合物为外轨型。同一中心原子所成配合物,内轨型较外轨型稳定。
(2)

的稳定性高于

。理由如下:
乙二胺(en)是多齿配体,与Co2+形成螯合物;NH3是单齿配体,与Co3+形成简单配合物。同一中心原子所成螯合物稳定性较简单配合物高。
57.(4分)指出下列分子中的极性分子并说明其空间构型。

答:CHCl3,极性分子,四面体构型(中心原子以sp3杂化轨道与1个H、3个Cl原子键合,分子无中心对称性);
NCl3,极性分子,三角锥构型(中心原子以sp3非等性杂化轨道与3个Cl原子键合,分子无中心对称性);
(BCl3,中心原子以等性sp2杂化轨道与Cl原子键合,平面正三角形构型,分子呈中心对称,无极性;CS2,中心原子以等性sp杂化轨道与S原子键合,直线型构型,分子呈中心对称,无极性;SiH4,中心原子以等性sp3杂化轨道与H原子键合,正四面体型,分子呈中心对称,无极性)。
58.(8分)298.15K时,将电极



组成原电池。
(1)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2)写出电池反应,并计算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已知:

解:(1)计算得

(2)原电池反应为




59.(5分)测定某一元脂肪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先用脂肪胺与苦味酸(M=229g·mol-1)反应得到苦味酸铵盐。称取0.0304g苦味酸铵盐,用95%的乙醇溶解,定容至1L。将此溶液在0.5cm比色皿中于380nm测得吸光度为0.400。已知苦味酸铵盐在380nm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求该脂肪胺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计算如下

所以


60.(7分)已知298.15K时,

,反应




(1)计算500K时该反应的


(2)汽车内燃机中汽油的燃浇温度可达1575K,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说明该温度是否有利于NO的生成。
解:(1)计算如下

(2)因反应的

,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产物生成。
61.(6分)用简单并能产生明显现象的化学方法,分别鉴别下列两组化合物(用流程图表示鉴别过程):
(1)戊酸,戊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
(2)氯代环己烷,环己烯,环己醇。
答:(1)

(2)


62.(6分)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有手性碳,经催化加氢后得无手性碳的化合物B(分子式为

);A用臭氧氧化后在Zn保护下水解,可得一种有手性碳的二醛C(分子式为

)和乙二醛。请写出A、B、C的结构式和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1)A、B、C的结构式

(2)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63.(13分)按照要求制备下列物质(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和主要反应条件,无机试剂任选):
(1)由苯为原料制备1,4-苯二胺;
(2)由乙醛为原料制备2,4-二羟基戊酸。
答:(1)向苯环上引入氨基的主要方法是还原环上的硝基。针对产物对苯二胺,由于硝基是间位定位基,对二硝基苯不能通过直接硝化制得,只能在引入一个硝基后就还原其成为氨基,氨基及乙酰氨基都是邻对位定位基,可以保证在对位引入第二个硝基,再还原成为第二个氨基。推断示意如下:

合成路线:

(2)产物2,4-二羟基戊酸是α-羟基酸,对应的α-羟基腈可以由3-羟基丁醛与氢氰酸反应得到,这个四碳醛从C3—C4处断开是两个乙醛。推断示意如下:

合成路线: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299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7 20:15 , Processed in 0.13484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