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2018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复制链接]
ooo 发表于 17-8-14 2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0112.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81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856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四川师范大学81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81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10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10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科目配套的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本题库精选了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6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
  第二部分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南开大学、西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近50余所名校考研指定的参考书目,本书提供了该教材第三版所有课后习题的答案详解。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参考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经典教材的体系,共分为12章,按照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进行分类,精选典型试题(含名校考研真题),并提供详尽的参考答案。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81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品德
3.榜样示范法
4.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5.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6.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简答题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2.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功能及运用要求。
4.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
5.层次原则的必要性及运用要求。
三、论述题
1.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论述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狭义的教育,也是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在学校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品德
答: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指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在阶级社会里,思想品德是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及其规范在个人意识和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从性质上讲,思想品德是一个中性概念,其核心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对社会规范的掌握和认同,它通过人的为人处世表现出来。
3.榜样示范法
答:榜样示范法又称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榜样示范法在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榜样示范法,必须遵循的具体要求包括:①必须实事求是地选择和运用榜样;②应尽可能让先进人物现身说法;③注意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榜样示范教育;④注意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开展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答: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承担的最重要的责任,是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5.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以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为核心展开,因此,一般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形成过程、决策执行过程和总结反馈过程的考察来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目标管理;②计划管理;③规范管理;④信息管理;⑤队伍管理。
6.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整个环境中那些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因素所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广泛性、动态性、特定性及可创性的特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包括:①良好的环境具有感染作用;②良好的环境具有促进作用;③良好的环境具有约束作用。
二、简答题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答: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政治方向
引导政治方向是指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即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及其他方式,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受教育者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超越性本质的体现。
(2)约束规范行为
约束规范行为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人们传导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3)激发精神动力
激励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体现为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们努力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人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民主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奖惩激励四种。
(4)塑造个体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品格及资格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个体健全的品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2.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答: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生命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认识生命的教育
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生命和理解生命,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首要内容。人的生命具有有限性、创造性、独特性、双重性、超越性等特征,主要包括:
①人的自然生命即物质形态的生命是所有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自然演化的杰出结果;
②人的文化生命即精神形态的生命是人的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根本标志。人的生命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条件。
(2)尊重生命的教育
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是人的其他价值创造、实现和评估的先决条件,脱离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过程,就无所谓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便不可复得,维持生命存在是每个人自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因而必须珍惜和热爱生命,把生命的尊严看作最高价值。尊重生命,不仅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而且要尊重一切生命。
(3)生命意义教育
人是一个探询意义的生命存在,正是意义决定了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方向,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对意义的追寻。生命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生命意义,积极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并在实践中实现和创造生命意义。
(4)人生幸福教育
幸福是人生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追求。生命价值观教育要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追求幸福、实现幸福、享受幸福,过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①培养受教育者体验幸福的生命情感。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是人的生命幸福的基础,也是幸福的源泉。自尊、乐观、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能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才能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②引导受教育者追求个性化的幸福生活。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幸福追求,在认识并不断反思自我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生命的终极价值。
③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合理的手段获得幸福。对幸福的追求要有平和理性的心态,这样才不会在物欲和世俗面前丧失自我,才能努力履行和完成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5)死亡教育
人的生命总是要走向灭亡的,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和逃脱的命运。因为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珍贵,因为人们意识到死亡的必然和生命的短暂,才应更加尊重和珍爱生命。生命价值观教育要引导人们认识死亡,接受死亡,征服死亡,超越死亡,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功能及运用要求。
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工作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功能及运用要求包括: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功能
①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和优良传统,而以管理为载体便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最佳选择。
a.管理活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
b.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管理的支持。
②有利于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a.以管理为载体,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
b.以管理为载体,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受教育者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
c.以管理为载体,就能及时发现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水平,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基础。
③有利于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培养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而运用管理载体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管理活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养成教育的功能,它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规范和协调人们的行为,从而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运用要求
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育者对管理载体的认识,促使他们自觉地运用管理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充分发挥管理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作用。
②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要帮助管理人员克服那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分离开来的错误认识,使其努力将两者结合起来,自觉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将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这既是运用好管理载体的要求,也是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③建立健全“一岗两责”制度
“一岗两责”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实行一个岗位、两种责任,既抓管理又抓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做,既能较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又能满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人员精简的需要,是运用好管理载体的一个重要举措。
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要求和内容制度化,即变成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a.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要求如集体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民主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等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中。
b.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具体内容体现在各地区各单位的规章及其具体管理制度中,如通过“市民文明公约”等形式体现社会公德的要求,通过企业规章体现职业道德的要求等。
⑤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运用创造良好环境
以管理为载体,就要努力提高全社会管理水平,因为管理水平的高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科学规范的管理可以起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从而使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活动有序化的作用,这就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
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所应发挥的作用。从总体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教育职能
教育职能是指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状况,运用理论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等方法,对教育对象开展教育,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职能。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最基本的职能,是教育者其他职能的基础。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职能包括以下内容:
①观念传导职能
向教育对象传导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职能。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养和传导社会规范的能力,恰当运用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向教育对象传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
②活动组织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地采取“理论灌输”的形式,还必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因而组织好各种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职能。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组织活动时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要注意通过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③激励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褒扬、奖赏或批评、处罚等手段激发教育对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需求,努力培养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能力,使教育对象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④引导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解决教育对象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引导其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因而引导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职能。
(2)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实际,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对象进行管理的职能。具体表现为:
①确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要有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者就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分层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可行的教育计划,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教育计划,以达成目标。
②进行制度管理
教育者要参与制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规章制度,并切实以此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制度范围内有序进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参与所在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得它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章制度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共同规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
③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因素复杂多样,只有协调好各种教育因素,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因而协调各种教育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职能。
5.层次原则的必要性及运用要求。
答: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层次原则是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
(1)层次原则的必要性
①坚持层次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特征所决定的
现实社会中的人总是千差万别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因此而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生活方式更趋于多样化。所有这些都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层次性。因而必须分层次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②坚持层次原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正视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区分层次开展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鼓励先进的同时,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照顾多数,要以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作为教育的基点。只有这样,才能从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基础出发,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不同层次、不同起点的教育对象都能有所进步。
③坚持层次原则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只有坚持层次原则,对教育对象因材施教,使教育对象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同时,个性、兴趣、爱好、才能也得到和谐发展,才能使各种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2)层次原则的运用要求
①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准确了解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
只有准确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并将其放到一定的时间、场合等特定条件下加以考察,才能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每一个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②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根据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载体和方法。
在调查研究、分清层次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确立适宜的教育目标、内容、载体、方法等,以便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③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适宜的氛围,满足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
分清层次,区别对待,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培养大批创造型的人才,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为此,就必须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其既能满足受教育者发展的共同要求,又能满足受教育者个体个性发展的特殊需求,从而促进教育对象自由全面地发展。
三、论述题
1.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依据,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包括人的存在论、人的本质论、人的发展论等基本内容:
①人的存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人的存在论从分析事关人的生存的两种基本关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矛盾人手,揭示出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三位一体的现实存在。“现实的人”是全部历史活动的承担者,社会正是通过人的创造性活动而存在和发展的。马克思人的存在论启示我们: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所形成的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逻辑起点,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现实的人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方式。
②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着丰富的科学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命题上:
a.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同动物的生命活动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为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而生产,按照美的规律去建造。人类的这一本质特性是产生和决定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
b.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通过社会实践塑造和表现自己,在人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和基础上生成了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一切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主要、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经济、政治、法律和思想关系等,它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和体现着人的本质。
c.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揭示了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因和根据,也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根本动因,因为人不能孤立存在,而是处在相互联系的社会之中,相互联系的原因就是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因,三者缺一不可,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注重从人的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注重社会关系的优化。
③人的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归宿
马克思运用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方法,从四个方面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a.从他所处历史时代人的发展“异化”现状的思考和批判开始,分析了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b.通过剖析人的发展“异化”的根源,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认为分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是劳动“异化”的根源,人的发展的“异化”状况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后达到顶点。
c.通过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人的活动规律,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和谐一致理想目标的现实道路。
d.通过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人的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三个历史阶段(即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马克思对人的发展三个历史阶段的划分,说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进、逐渐提高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前提和基础,为后一个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提供条件,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必然趋势和发展结果。
(2)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①现实的个人的生命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a.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思辨的、抽象的,而是实践的。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培养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健全政治人格的人,更要注重提升人的实践能力,激发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
b.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虽然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但其最终是要促成个体的思想转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如果只在“整体”不在“个体”上,就会造成个体的独立性、主体性和能动性被极大地忽视的后果。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模式化和标准化之中。
c.思想政治教育是解放人、培育人的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但不能因此就把它理解成是万能的,使之变成塑造人的神话。而是要在关注个体的生存基础和合理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赋予受教育者以应有的终极关怀。
②要“以人为本”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a.要强调主体性
主体性的缺失或弱化会导致人的工具性的泛化,使每个人都只根据自己的目标来确定其价值,盘算着如何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只有在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条件下,给受教育者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人们才能形成对社会的忠诚感和责任感,社会的发展才具备条件和保障。
b.要进行理性的引导
只有对人的工具性加以理性引导,才能获得人们的理性支持。既然每一个人都具有为他人服务的工具性,也具有天然为己考虑的目的性,那么就必须正确引导人们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人们合理地获取个人需求,而不是以损害他人、甚至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此外,还要注意融入情感与鼓励个性的发挥。培养具有独立性、丰富多彩的、有鲜明个性的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克服人的工具物性的最好方式。
③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必须把人的价值放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理解。我们要着眼于人的个性张扬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着眼于个人与社会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来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之满足的性质和程度大小,因而,只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在科学的价值论基础之上。并使这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始终贯穿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之中,才能促进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协调发展。
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人之全面生成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制定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因为这一学说揭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必然性,表明社会主义教育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性、方向性。思想政治教育即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的发展方向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定要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相一致。
2.论述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答: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它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点。
(1)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环境的新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①积极影响
a.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传统媒介,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运用这些资源有助于教育对象更深入了解社会,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如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大众传播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褒扬,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弘扬,以及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披露和鞭挞,在新媒体的放大效应下,能够引起教育对象更广泛的关注,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
b.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和接收平台,开辟了新的教育途径
新媒体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通过卫星通信和互联网的结合,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构筑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媒介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借此可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更好地作用于教育对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育对象往往被动地接受教育信息。而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功能,使单向信息传播向双向、多向互动转变,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双向互动,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②消极影响
新媒体主体的大众化、内容的庞杂性又使大众传播环境更为复杂,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
a.新媒体主体的大众化,有可能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
第一,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特征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搜集信息,也都可以作为新媒体的主体传播信息。这就使得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拥有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教育对象也掌握着和教育者相当的信息量,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他人进行信息传递。
第二,交互性极强的新媒体使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不再轻易受媒体左右,而是可以通过与媒体以及其他受众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教育者。可见,新媒体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话语自由,这种自由颠覆了“把关人”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容易被其他各种信息所淹没,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影响力下降。
b.新媒体内容的庞杂性,对主旋律教育造成负面影响
在传统传媒环境中,教育者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而使用新媒体的众多主体都可按照自己的意愿传播信息,这就导致新媒体信息中主流和非主流的并存,高雅和粗俗的并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在新媒体中自由传播,对主旋律教育构成挑战,产生有害影响。
c.新媒体表达的隐蔽性,导致一些新的道德问题
现实中的所有矛盾和内心深处的所有想法,都可以在新媒体上轻松表达;由于新媒体监控还不够完善,信息发布者在很多时候不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导致一些人为所欲为。于是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侵犯版权、侵犯个人隐私权等,这些问题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缺失的一种表现。
(2)对策
①要加强大众传媒的建设与管理,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的坚强阵地
大众传媒既是信息的“发射源”,又是信息的“过滤网”,其状况对舆论的形成及社会生活都有重要影响。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监管,使其始终弘扬主旋律,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加强正面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风尚,以形成积极的舆论环境。
②大众传播要加强对舆论的评析和监督
大众传媒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要求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明确清晰,毫不含糊,要敢于剖析现实生活问题和矛盾,通过讲道理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要引导人们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不断增强受教育者的精神免疫力。
③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网络及新媒体环境
要制定有关网络及新媒体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网络及新媒体的管理,要建立健全网络及新媒体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网络及新媒体道德教育,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要建立和健全红色网站,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坚持不懈地开展网上“扫黄”工作,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优化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使网络和新媒体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因素。
④引导媒体加强自律
这一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要加强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把关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教育者”角色,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努力避免舆论导向偏离社会要求和公共利益的倾向。这是从源头上优化大众传播环境的举措,必须下大力抓好。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011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3 10:51 , Processed in 0.08869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