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2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65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篇 环境问题篇
 第一章 水环境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大气环境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土壤环境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固体废物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物理环境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生物环境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全球变化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篇 环境学原理篇
 第八章 环境多样性原理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 人与环境和谐原理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 规律规则原理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一章 五律协同原理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二章 环境科学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篇 环境调控篇
 第十三章 人口—环境调控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四章 经济—环境调控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五章 资源—环境调控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六章 生态—环境调控
  16.1 复习笔记
  1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七章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
  17.1 复习笔记
  1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第2版)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3)免费更新内容,获取最新信息。本书定期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内容预览
第一篇 环境问题篇
第一章 水环境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水资源和水环境
1.地球上的水
地球表层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沼泽等的一切淡水和咸水,大气中的水汽、水滴和冰晶,土壤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南北两极冰盖和各大陆高山冰川中的冰,以及生物体内的水,构成了一个大体连续、相互作用、不断相互交换的圈层,称为水圈,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圈层之一。
(1)水量及其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由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部分构成。
①海洋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4%。
②陆地水包括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6%;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冰盖和冰川,80%位于南极地区难以开发利用,其次为地下水。
直接供应人类生活、生产需要的河水和湖泊淡水的数量很少,是水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水的自然循环
①水循环的定义
水循环即水的自然循环,它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②水循环的过程
从全球范围看,从海洋的蒸发开始,蒸发形成的水汽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被气流输送至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成降水。海洋上空的降水回落到海洋,陆地上空的降水则降落至地面,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补给河流和湖泊,一部分渗入土壤与岩石空隙,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后都汇入海洋。由此构成全球性的连续有序的自然水循环系统。

图1-1水的自然循环过程
③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④水循环的必要条件
水循环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在地表温度、压力下水可以发生气、液、固三态转换。
⑤水体的更替周期
水体的更替周期是指不同水体在循环过程中被全部更换一次所需的时间,是反映水循环强度的重要指标。
(3)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①天然水的定义
天然水是由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所组成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的溶液综合体。
②天然水的化学成分(见表1-1)
表1-1天然水的组成

③大气降水组成
大气降水的组成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有关,不同的地区降水的化学成分差异性较大。
2.水资源
水资源一般仅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并逐年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水资源。
(1)水资源的特性
①作用上的重要性。维持人类生命、发展工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
②补给上的有限性。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一般均可通过水的自然循环实现动态平衡。
③时空上的多变性。水是自然地理环境中较活跃的因素,其数量和质量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
④利用上的多用性。水资源具有“一水多用”的多功能特点。
(2)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
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表现在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三方面。
①生活用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对人类社会而言,生活用水可分为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两类。
②生产用水。水是重要的生产资源,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两部分。
a.农业用水。水最早被用于农田灌溉,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牧业灌溉用水及渔业用水。
b.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主要包括原料、冷却、洗涤、传送、调温、调湿等用水。
③生态用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生态系统自身的维系与发展同时也要消耗一定的水量。
(3)水的社会循环
水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迁移转化,形成了水的社会循环。
人类社会给水系统的水源和排水系统的受纳水体大多是邻近的河流、湖泊或海洋等,取之于自然水体,还之于自然水体,形成另一种受人类社会活动影响的水循环,这一过程与水的自然循环相对而言,称之为水的社会循环。见图1-2。

图1-2水的社会循环过程
(4)水资源短缺
世界上近40%的人口难保有足够的洁净用水,在非洲、亚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西部、中东等地区,水资源已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世界约1/3的人口生活在面临中度和高度水紧张的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09年3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3版《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呼吁世界各国就地球面临的缺水现象采取紧急行动,指出水的不合理、不公平的利用不仅阻碍世界经济发展,还可能威胁地区和平。
(5)中国的水资源
①我国的水资源特点
a.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和亩均少;
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平衡,年内和年际变化较大;
c.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d.水污染的蔓延,极大减少了我国水资源的可用量。
②我国的水资源短缺
a.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处于缺水上下限(1000~5000m3)的中低值,总体上缺水;
b.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均衡;
c.我国正常年份每年缺水量近400×108m3,农业缺水、城市缺水及生态环境缺水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三大主要问题,北方城市多数为资源性缺水,而南方城市则多为水质性缺水。
3.水灾害
水灾害是指水过多、过少所形成的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利影响。可分为水灾和旱灾两大类。
(1)洪水灾害
①洪水的危害
a.除南北极地、高寒地带和沙漠外,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2/3的地区都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成因的洪水灾害。
b.我国的洪灾有两大特点,一是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二是受灾地区面积广。
②洪水的成因
a.自然因素。第一,暴雨是造成绝大多数河湖洪灾的主要原因;第二,地质活动在局部地区可导致洪灾的发生。
b.人为因素。第一,城市化;第二,修堤筑坝;第三,毁林荒地。
③防洪减灾战略与措施
a.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指兴建水库、修筑堤防、整治河道、开辟分洪区等工程,改变洪水的自然状况,包括调蓄洪量、削减洪峰、加大泄洪量、分洪、滞洪等,以防止或减轻洪灾的不利影响。
b.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不是直接控制洪水,而是通过法律、经济手段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技术手段,加强防洪管理,调整洪水发生地区、洪水威胁地区的开发利用方式,以适应洪水的自然特性,减轻洪灾损失。
(2)干旱灾害
①旱灾的危害主要表现
a.由于土壤水分含量低,使作物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造成农业减产或无收;
b.由于地表径流量减少,造成城市及工业用水短缺、人畜饮水困难、航运中断。
②旱灾的成因
a.降水和蒸发是干旱形成的两个基本的气象气候因素,而其中又以降水与干旱的关系最为密切。
b.就大范围的干旱而言,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引起的降水量的变化是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
c.在我国,大范围的、长期性的干旱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西风环流形势稳定发展、太阳黑子活动和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有关。
③旱灾的减灾措施
a.推广人工降水;
b.发展节水灌溉。
二、水污染
1.水污染概念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主要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见表1-2)

表1-2污染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一般常用综合指标如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或总有机碳(TOC)等表示耗氧有机物的含量。
3.水污染源
(1)点污染源
点污染源的排污形式为集中在一点或一个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内,多由管道收集后进行集中排放。
①工业废水
长期以来,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最重要的污染源。工业废水具有三个特点:a.污染量大;b.感官不佳;c.水量水质多变。
②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行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其组成有一定差异。
(2)面污染源
面污染源又称非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一般分散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通常表现为无组织性。
①农村面源
a.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改变了土壤的物理特性,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产生更多的农田径流并加速土壤的侵蚀,使得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质和有毒的农药;
b.分散农村居民点的生活污水、粗放发展的乡镇工业所排废水,是水环境重要的污染源。
②城市径流
在城市地区,大部分下垫面被屋顶、道路、广场所覆盖,地面渗透性很差。雨水降落并流过铺砌的地面,常夹带有大量的城市污染物进而进入排水系统。
③降水
大气中含有的污染物随降水进入地表水体,归入面污染源,如酸雨降低了水体的pH,影响幼鱼和其他水生动物种群的生存,并可使幸存的成年鱼类丧失生殖能力。
4.水污染的特征
(1)地表水污染特征
①河流污染
a.定义
河流污染是指进入河流的污染负荷,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造成河流水环境质量降低,影响到水体使用功能的现象。
b.特点
第一,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河流的径流量和入河的污水量、污染物总量决定着河流的稀释比;
第二,污染扩散快河流是流动的,上游受到污染会很快影响到下游的水环境质量;
第三,污染影响大河流,种类繁多的污染物可以通过饮用水危害人类。
②湖泊(水库)污染
a.定义
湖泊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湖泊的数量超过了湖泊的自净能力,造成湖泊水体污染的现象。
b.特点
第一,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第二,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第三,生物降解和积累能力强。
(2)地下水污染特征
①污染来源广泛;②污染难以治理。
(3)海洋污染特征
①污染源多而复杂;②污染持续性强;③污染扩散范围大。
三、水环境质量标准
1.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
(1)定义
①水质标准
水环境质量标准(简称水质标准)是指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基于水环境质量基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能力制定的控制环境中各类污染物浓度水平的限值。
②水质基准
水环境质量基准(简称水质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2)水质基准分类
①毒理学基准,如人体健康基准、水生生物基准等,是在大量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
②生态学基准,如营养物基准等,是在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学分析制定的。
(3)我国的水质标准(见表1-3)
表1-3水环境质量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概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
(2)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见表1-4)
表1-4水域范围与标准分类


(3)水质指标(见表1-5)
表1-5各类水质指标



四、水污染控制
1.水污染的源头控制
水污染预防要比通过“末端治理”试图消除水污染更加经济、有效,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1)工业水污染
①优化结构、合理布局;②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③就地处理;④强化管理。
(2)生活水污染
①合理规划给水排水;②加强公众教育。
(3)面源污染
①农村面源
a.发展节水;b.减少土壤侵蚀;c.合理利用农药;d.截流;e.畜禽粪便合理处理;f.加强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处理。
②城市径流
a.充分收集利用雨水;b.减少城市硬质地面;c.增加城市绿化。
2.污水的人工处理
(1)污水人工处理的方法
①处理方法的分类及定义
a.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去除污水中不溶性的呈悬浮态的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b.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
c.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并采用一定的人工强化措施,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净化的方法。
②各种污水人工处理方法的工艺及污染物去除对象(见表1-6)
表1-6污水人工处理方法及污染物去除对象



(2)污水人工处理的分级(见表1-7)
表1-7污水人工处理分级、方法与污染物去除对象

3.尾水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尾水处理处置常与污水的资源化相结合,其主要途径包括尾水的生态处理及重复利用。
(1)尾水的生态处理
①技术方案
尾水生态处理技术依赖水、土壤、细菌、高等植物和阳光等基本的自然要素,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综合自净能力,完成尾水的深度处理,同时通过对尾水中水分和营养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尾水无害化与资源化的有机结合。
②尾水生态处理主要类型包括稳定塘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
③尾水生态处理的优点是净化效率高、运行效果稳定,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④尾水生态处理的缺点是通常需要更多的停留时间和占用较大的空间。
(2)尾水的回用
①技术方案
a.工业回用经妥善处理的城市尾水和工业废水,一般可回用作冷却水、生产工艺用水、锅炉补给水,以及其他油井注水、矿石加工用水等;
b.农业回用再生水的农业回用主要为农田灌溉;
c.城市回用经一定处理的尾水还可作为城市低质给水的水源,如冲厕用水、空调用水、消防用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
②优点
将尾水的净化和尾水的回用结合起来,既可以消除尾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又可以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若水质控制得当,可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③缺点
大规模的尾水回用涉及社会、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难以控制。
(3)尾水的自然处置
①定义
尾水的自然处置是指利用水环境自净能力进行尾水江河湖海处置。
②尾水的江河湖海处置
将经过处理的尾水,利用放流管离岸输送到一定水下深度,通过多孔扩散器,使尾水与周围水体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迅速混合、稀释,以达到规定的环境标准。
③科学的尾水江河湖海处置应满足的要求
a.自然处置的尾水应经过必要的预处理;
b.尾水的自然处置应科学实施。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65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22:49 , Processed in 0.0801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