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公共管理(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10:3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873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
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7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
2013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7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7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
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7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7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
2011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7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08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
2010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08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08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
2009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08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0政治学与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7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0政治学与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0政治学与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5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0政治学与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5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0政治学与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4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4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3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3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说明:近年科目代码和科目名称为612公共管理(一),以往年份科目代码和科目名称为617公共管理(一)、608公共管理(一)、610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等。

内容预览
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执行子系统
2.利益团体
3.议程设立
4.政策周期
5.帕累托效率
6.非竞争性
7.转移性支付
8.税收效应
9.政治社会化
二、简答论述题
1.政策终结的阻碍。
2.负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影响。
3.税收分类。
三、案例分析题
1.智库与一带一路,公共收费。
2.政治民主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与政府措施。
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
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公共管理(一)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政策客体
2.交易费用
3.政策工具
4.决策权力
5.文化政策
6.决策法制化
7.自由市场模式
8.道德品质
9.政策的象征功能
10.专家会议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的两个重要职能。
2.政策评估的主要标准。
3.价值分析的主要标准。
4.西方学者对政策内涵的概括表述。
5.政治学对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
三、论述题(第1、2题每题15分,第三题20分,共50分)
1.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完善作为决策方式的民主集中制。
2.论述中国政策科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3.论述公共政策分析中宏观经济学框架的内容和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2013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31个省(区、市)前三季度GDP数据。从增速上看,今年各省份增速比去年明显降低;同时,31个省份的前三季度GDP总和为43.9533万亿元,超出全国GDP总量5.2771万亿元。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节能降耗和GDP考核等指标,会对数据进行修改,以让数据更好看。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的GDP总量,不仅呈现出“1+1>2”的局面,而且有递增的趋势。地方政府数据造假是欺上瞒下的行为,后果很严重,影响极坏。
地方官员之所以热衷于给数据注水,是因为数据不仅反映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还和官员的官帽是否能够戴得稳、是否能高升息息相关。数据一路飘红,意味着官员的帽子不仅可以戴稳当了,仕途也顺当多了。而对数据造假者追究责任目前还处在口头和书面阶段,未见有任何实质性惩戒造假官员的动作。虽然唯GDP的状况在改善,但目前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政绩还是基本依据GDP来衡最的,干部升迁或政绩好坏很大程度上也系于此。
数据的准确性不仅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还会影响公共决策。地方政府数据造假与民众的切身感受相差甚远。民众感觉到受骗就会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从而直接导致政府公信力流失。地方政府数据造假,会让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做出的公共决策不够客观。而政府决策一旦背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不但无法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形成阻力。更重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要完善统计问责制。将涉事官员的责任坐实,确保挤干“开会讨论的数据”中的水分,对造假行为予以严惩。
根据统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行为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很明显,与注水数据造成的严重后果相比,数据造假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很轻。更何况,就连这很轻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都没有人来承担——这也是数据造假不绝的根本原因。因此,完善统计问责制还是要以提高统计数据造假者的违法成本为基础。有必要修订现行的统计法,对数据造假者不但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案例问题:
1.结合案例,请你谈一谈统计数字造假对于公共政策过程有何影响?
2.中国屡禁不止的数字造假的根本性原因有哪些?
3.对于解决数字造假问题,你有何对策建议。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873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1 04:38 , Processed in 0.11551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