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10:2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775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什么是社会政策
 绪论 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章 个人福利与社会政策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什么是社会政策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部分 社会政策的形成、发展、调整
 第四章 以应对绝对贫困为目标的社会政策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以应对工业化社会中的生活风险为目标的社会政策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国家对公民福利责任的正视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福利国家危机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政策改革与探索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部分 社会政策分析
 第十章 公民身份与社会政策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分析社会政策的理论视角与主要概念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二章 社会政策比较研究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资料对教材的所有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考研真题和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什么是社会政策
绪论 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社会政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实际存在的一个政策类别,二是指对这个类别的政策的学术研究。对于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是对社会政策本身以及与社会政策有关的现象的描述、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政策的本质、功能,以及与社会整体和各个相关部分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和概括,给出理论解释。
一、社会政策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联系
在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是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贫困、失业以及各种反常的社会行为的突显。社会各个方面对此做出了各种反应,其中包括政府有关社会政策的实施和民间的慈善救助活动的开展。
1.民间慈善活动的发展
(1)1869年在伦敦建立的慈善组织协会。
(2)组织的目标是推进和协调有关的慈善救助活动,以消除济贫领域的混乱。
(3)该协会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是以贫困是个人的原因造成的、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的认识为基础的,认为接受公共救助会摧毁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和道德意识,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
(4)特点是对贫民进行“友好访问”。试图通过对贫民的“友好访问”,对其提出建议和忠告,使他们学习自我控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具有远见,最终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包括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对求助者提出建议和劝告等。
(5)发展了对自己的工作人员从雇用到培训和薪金支付的一套制度。
2.社会科学系的建立
(1)1912年12月经伦敦经济学院创建人悉尼·维伯在伦敦经济学院建立一个社会科学系,专门培训社会服务人员。
(2)社会服务和社会救助活动从识别“谁是穷人”开始转向了“他们为什么受穷”。
(3)社会科学系逐渐变得对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关心。
(4)蒂特马斯被称为英国第一个社会行政的教授。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
社会行政被公认为是一门由社会改良主义者推动的学科。在19世纪中后期人们对贫困和社会福利的争论是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社会改良主义者强调的是造成贫困的社会原因,倡导通过社会改良性的政府政策减少贫困、推进社会福利、增进社会公平。
1.社会行政的产生背景
(1)社会调查的发展。社会学的发展和人口调查的实施,把大量的关于社会状况的调查数据汇集得出调查结果,被社会改良人士和工会作为有力的工具推动政府对社会福利予以关注,制定必要的社会政策。
(2)实际的社会政策的发展。政府推出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教育、住房、社会照顾等各种社会政策。
(3)各种正式的社会组织活动的惯例化。人类活动的专门化产生了各类正式组织,其活动方式的基本特点就是按惯例行事。
2.社会行政的主要特点
(1)实用主义。关注的是具体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无家可归等社会问题的特征和范围,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主要集中于政府的社会政策。主要关心的是对政府认定的或法定的社会服务进行研究,而不太关心对非法定的社会福利形式的研究。
(3)具有跨学科的特征。把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而不是作为一个学科。
3.蒂特马斯推动社会政策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
(1)扩展了社会政策的范围。社会行政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定的社会服务的起源和实施。蒂特马斯解开了学科研究与这些法定的社会服务之间的联系,因此,他的许多研究为对社会福利的实质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2)重新界定社会政策这个学科的目的和重点。
①社会政策的研究要注重对客观事实的了解;
②社会政策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
1.历史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20多年,各国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使得在社会福利方面改良主义、渐进主义以及对社会直线进步的信奉居主导地位,社会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有效地执行国家的社会政策方面。
(2)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注意到了对福利问题的争论,重新估价社会政策这个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政治立场,并明确地从社会政策的角度进行研究。
(3)70年代后期左右两派争论。左派认为,社会政策主要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是对工人阶级社会控制的工具。右派则认为,社会福利政策支出破坏了市场机制,影响了资本投入,损害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福利依赖。
2.社会政策研究的定位的看法
(1)把它看做一个研究领域;
(2)把它看做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3)把它看做像经济学、社会学等基本学科一样的一门学科;
(4)把它看做以社会学为其理论基础的学科。
四、社会政策的研究方式和主题
社会政策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其研究方式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相似,包括对有关事实的调查了解和对了解的事实的理论概括。社会政策本身具有的价值取向的特点,社会政策研究与政策倡导不能区分开。
1.社会政策研究的特点
(1)作为学术研究需要弄清事实,对社会政策的形成过程、社会政策本身的内容、它的实施导致的结果(包括谁直接受益、谁间接受益、谁受损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等)、社会各个阶层或群体的反应等尽可能客观地进行调查了解,客观地进行描述和分析。
(2)社会政策涉及人们对社会福利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主动追求,涉及人们期望的社会生活状况,它与利益、价值、信仰等发生联系。社会政策研究不能回避对社会政策本身和它导致的结果以及它的社会追求进行解释和评价,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也不可能是价值无涉的、非规范的。
2.研究方式
(1)描述社会政策,具体分为:①描述政策的制定过程;②描述政策本身的内容;③描述政策的执行过程。
(2)分析和解释社会政策,是对社会政策的具体目标和总的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和理论解释。
(3)评估和影响社会政策,是对政策本身的内在一致性、政策过程、实施结果等不同阶段的评估,对政策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的评估。对政策的评估涉及对有关事实的调查了解,涉及对所得事实的价值判断,并根据评估和判断提出对政策本身或执行方面的调整性建议。
3.主题
(1)建构用来陈述国家福利供给的概念。这样的理论主题是寻求把现实世界的状态转变为有助于分类、解释和理解的抽象的思维的构造物。
其社会政策研究的这方面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两类:
①建立有关描述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现象的概念模式。建构的概念包括:福利国家、国家福利、福利社会、社会供给、集体供给、财政福利、职业福利等。
②建立国家福利的类型学或分类学。把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依据其某些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社会福利分成三种类型: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保守主义法团主义的福利国家和社会民主的福利国家。
(2)对国家福利供给的起因、功能进行理论解释。这个主题的研究现在有很多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矛盾的理论解释。
(3)对规范理论的系统阐述。理论的这个类型是为政策发展建立一个概念框架和鉴别出能够被用于评估政府的社会规划方案的标准。这类理论一般用于对社会政策项目进行评估,确定它们是否满足或实现了特定的目标,是取得了积极的结果还是取得了消极的结果。
4.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
目前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决策者提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但关注的更多是是操作层次的制度设计,而且缺乏综合性的理论研究,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特征的思考也很欠缺。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775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10 23:01 , Processed in 0.09101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