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外语考研二外英语完形填空高分特训100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7:1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140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完形填空技巧指南
 1.1 出题形式
 1.2 多项选择填空解题技巧
 1.3 篇章选词填空解题技巧
第2章 完形填空高分特训100篇
 2.1 多项选择填空(Passage 1~Passage 65)
  ◆政治法律类
  ◆生态环境类
  ◆商业经济类
  ◆教育文化类
  ◆科普科研类
  ◆社会生活类
 2.2 篇章选词填空(Passage 66~Passage 80)
  ◆文学传记类
  ◆商业经济类
  ◆教育文化类
  ◆科普科研类
  ◆社会生活类
 2.3 篇章盲填(Passage 81~Passage 100)
  ◆文学传记类
  ◆商业经济类
  ◆教育文化类
  ◆科普科研类
  ◆社会生活类
                                                                                                                                                                                                    内容简介                                                                                            
目前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二外英语”考试科目没有采取全国统考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而是采取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自行组织考试的办法,但是各校的考试要求、命题特点大同小异,一些学校的试题类型、内容难易程度都非常相似,因此,研究一些学校的考研试题非常有价值。我们参照一些名校二外英语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和要求,认真研究了众多高校考研科目“二外英语”真题,精心编著了“二外英语”辅导系列丛书。
《外语考研二外英语完形填空高分特训100篇》是由圣才考研网组织人员精心编写而成的,本书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提高英语水平和完形填空应试能力。本书归纳“二外英语”完形填空常考题型,并针对不同题型提出应试技巧,以帮助考生提高英语水平,在考试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的100篇完形填空专项训练根据“二外英语”完形填空部分的常考题型分为三大题型:多项选择填空、篇章选词填空和篇章盲填。每类题型下的文章按题材分为商业经济类、教育文化类、科普科研类和社会生活类等等。书中所有试题均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且多项选择填空部分的每篇文章后都有文章大意,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英语水平。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1.1 出题形式
“二外英语”的完形填空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语段特征(如衔接与连贯等)的辨识能力。
出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在一篇文章中留出10~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填空后的文章意义通顺、连贯,结构完整。
②在一篇文章中留出10~20个空白,并给出一个词汇表格,要求考生从表格中选出符合句意的单词,形式上要注意词的性、数的变化。
③在一篇文章中留出10~20个空白,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出合适的词,没有选项。
④在一个句子中留出1个空白,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写出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入空白处。如:
Probability isthe mathematical study of the ______ of an event’s occurrence. (likely)
1.2 多项选择填空解题技巧
一、多项选择填空答题攻略
许多考生在答题时,通常只阅读一遍文章,采用一边阅读一边看选项一边答题的方法,以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缩减用时。然而,经研究,高效的答题方法实际上并非如此。本书建议考生至少要把文章读三遍,每一遍带着不同的目的。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第一遍阅读,目的在于弄清楚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结构和脉络,并对作者的整体观点和态度有一个清晰的把握。阅读过程中,不要留意和关心空缺和选项,相反,应该特别留意、仔细推敲文章中完整句子、反复出现的词语以及表示逻辑关系的词,因为它们往往对选项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和提示。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往往可以在此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语法知识、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在不看选项的情况下,推敲出某些空白处缺少的词语,至少是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或者逻辑关系。这时候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浏览一下选项,如果有与自己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那么这种选项正确率就较高,因为这些选择是完全基于文章而不受选项干扰的。相反,如果选项中没有同自己意思相近的,那么很可能说明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有偏差,应该赶快纠正。
2.逐句分析,各个击破
第二遍阅读,可以边读文章,边看选项并选择答案。这时候因为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把握,答题时就不容易走弯路,不会出现读到后面发现意思相悖又返回去修改选项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效率。在做题过程中,有时根据当句中已知信息和搭配就可以做出选择,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推导分析,遇到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策略。
①一些词汇题和语法题属于纯语言知识问题,包含含义明显的词汇、固定搭配或习惯用法、常用句式这些题一般仅依靠当句的已知信息就可以判断选项。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It takes moreupkeep, bums more fuel and is slow  6 thestarting line because it depends on learning—a(n) __7__ process— insteadof instinct.
7.[A]incredible[B]spontaneous[C]inevitable  [D]gradual
【解析】空格所在部分是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破折号之间的部分是learning的同位语。从句内这两处信息可以看出,空格处的形容词既要说明导致“智力起步慢”的学习特点,又要说明嘘唏不同于本能,也就是说不是即刻、自发的反应,由此可见gradual“逐渐的,循序渐进的”符合题意。
②而对于有些词汇题、语法题和语篇题,四个选项无论哪个放在句中,都完全符合语法规则,意思也没有错误,需要把它们的词义放到语篇的上下文中考虑。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Intelligence, it__5__ out, is a high-priced option.…Plenty of other species are able tolearn, and one of the things they’ve apparently learned is when to __8__.
8.[A]fight[B]doubt  [C]stop  [D]think
【解析】句意:许多其他物种也能够学习,而且他们显然学会了何时停止。我们可以看到就单句来讲,四个选项均意义合理,语法正确,但是,第一句指出:智力是代价高昂的选择,接下来说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由此看出,只有C项符合文意,其他均无法同上文联系起来。
3.复读全文,核对答案
第三遍阅读,这时候虽然所有空白都已填上,但建议考生还要快速通读全文,看看语法结构是否正确,用词语义是否准确,上下文逻辑是否关系严密。这个过程也可以帮助解决第二遍答题中不太确定的选项。英语知识运用题命题人设置选项的原则是:正确答案必须是从原文中挖掉的那个词或短语,且必须为唯一正确选项。基于这个原则,最后一遍阅读过程中,考生应该从各个角度观察,为之所以选择某选项和排除干扰项找依据,确保文章意义完整,结构合理。
二、多项选择填空应试技巧
1.关注重点位置,提示全文
重点位置的句子包括文章首句、第一段最后一句、第二段第一句以及文章最后一句。
一般来讲,文章的第一句起到让考生熟悉语言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全文的中心。考生可以依据首句判断文章体裁、推测文章主旨大意,首句有时能为全文做题提供重要依据。第一段最后一句、第二段第一句以及文章最后一句往往是作者放置文章主题的地方。文章最后一句通常是作者对自己观点的总结、对文章所讨论问题的结论或提出的建议、对事情发展结果、后果或影响的描述。总之,考生如果首先阅读和重点理解这些重点位置的句子,做题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感。
2.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前文中,我们提到本部分的题目,有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直接猜出答案,有的可以根据所在句子的内容确定答案,有的则需要纵观全文,先易后难就是首先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能猜出的答案与选项对比,如果有匹配的则选之,当然最后还要保证其符合整体逻辑。其次,选出那些只根据上下文就能确定的、直接的明显的答案,诸如固定词组、常见句型等,在保证了这两部分答案后,考生无疑增强了信心,减轻了心理压力,从而在面对综合性、难度较大的题目时,可以集中精力。
3.尊重第一感觉
对于模棱两可的答案,最好相信第一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本书要求考生在第一遍通读全文的时候尽量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来猜测一些答案,就是为了避免干扰项的消极影响,从统计学的角度,第一印象的正确率较高,而观察了太多干扰项后,人们的正确判断往往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轻易改动,尊重第一感觉。
4.瞻前顾后,寻找线索
考生在做这部分试题的时候要放平心态,不要慌张,应该知道有些空格在读完整句乃至整段后仍选不出答案是有可能发生的,有时候,文章最前面的空格提出的问题要到文章的末尾才能找到答案。遇到这种情况,考生就需要瞻前顾后寻找线索,分为词汇线索、语法线索、语义线索、逻辑线索和常识线索。
(1)词汇线索
词汇线索指词组的固定搭配,重点是动词,特别是那些与介词有固定搭配的动词。这些固定搭配方式能帮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排除错误选项,因为它们的搭配是约定俗成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跟意思无关。因此,本书提醒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意以词组为单位记单词。这样在记住单词意思的同时,也掌握了其搭配方式。下面是一个根据词汇线索做题的例子:
He is that  2bird, a scientist who works independently  3 anyinstitution.
3. [A] of  [B]with  [C] in  [D] against
【解析】固定介词搭配,independently of“不依赖于,独立”。
(2)语法线索
有些语法所要求的固定形式可以帮考生锁定正确答案。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The rats developbacterial infections of the blood, _____ their immunesystems—the self-protecting mechanism against diseases—had crashed.
[A] if [B] as if  [C] only if  [D] if only
【解析】主从句时态不一致,主句为一般现在时,从句是过去完成时,所以看出从句是用到虚拟语气。as if好像,多用来引导虚拟语气中的条件句,意为“就像”。if虽然也可以用来引导虚拟语气,但表达“如果”的意思。only if一般引导真实条件句,且only if放在句首句子要倒装。If only引导虚拟语气用来表示美好愿望,意为“…就好了”。因此,根据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知识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答案为B。
(3)语义线索
涉及语义线索的问题一般比较难。这种题可能有多个选项都符合单句话的语法要求,并且意思正确,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来确定一个最佳选项。考生需要纵观上下文,以意义为基础分清句子关系和逻辑关系,要注意行文中的固定搭配、词的复现、词的同现、语境和句际关系。下面的例子运用了语义线索中词语的复现。
To some extendour intelligence is given us __2__, and no amount of special educationcan make a genius out of a child born __3__ low intelligence.…Thus, thelimits of a person’s intelligence are fixed at birth…
2. [A] so far [B] by chance  [C]at birth [D] before long
【解析】后文中“fixed at birth”,暗示我们选项应该为C。
(4)逻辑线索
指通过分析句间的逻辑关系做出对连接词的选择。从统计角度看,表示转折和让步关系的连接词出现频率最高,尤其是however一词。下面是一个主次关系逻辑的例题:
They would try to decide whatintelligence in humans is really  17 , not merely howmuch of it there is.  18 , they would hope to study a  19question: Are humans actually aware of the world they live in?
18. [A] Above all  [B]After all   [C] However [D]Otherwise
【解析】由空格后“它们会希望研究一个基本问题:是否人类真正认知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可知它们会研究的前后内容之间存在主次关系,因此选项A正确。
(5)常识线索
指依据自己对文章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做出选择。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与之明显冲突的错误选项,同时在对语言不太有把握时,也可学着用常识来帮助判断。下题是用常识帮助做题的例子:
This groupgenerally do well in IQ test,  9 12-15 pointsabove the  10 value of 100…
10. [A] normal  [B] common  [C]mean  [D] total
【解析】句意:这个团体通常在IQ测试中表现很好,得分比平均成绩100分高出12到15分。这里,normal value(一般成绩),common value(普遍成绩)似乎都能讲得通,但是如果对IQ测试了解的人,应该知道研究表明,IQ测试平均成绩为100分,这样就可以直接锁定mean value(平均成绩)。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140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8 21:53 , Processed in 0.09022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