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2016年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7816.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 儿童社会工作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妇女社会工作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一章 家庭社会工作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三章 社区社会工作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四章 医务社会工作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五章 企业社会工作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典型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并参考大量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对相关重要知识点也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精选了名校近年的社会工作考研真题,这些名校大部分以本书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4)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1.1 复习笔记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含义
(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
“模式”是指人们对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进行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对这种总结和归纳所作的理论概括。
①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
②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将“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所包含的所有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和过程称为“通用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和方法,简称通用过程模式。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
①强调全人服务观
通用过程模式是吸收了前人各种助人模式的经验,识别出助人过程中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因素,将之加以组织和结构化所形成的一般性助人程序。
②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它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2.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2)系统理论
①系统理论含义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
②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着重点
a.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通用社会工作过程强调人与环境是交叉互动、相互影响,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
b.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c.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③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
a.对服务对象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
b.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象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行为特征,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c.动态实务。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并在不断地消长和变化,故其需要与问题也需要不断地、连续地评估。
d.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即在横切面上同时考虑问题的所有相关层面,在纵贯面上注意问题的处理流程和阶段性步骤。
(3)生态系统理论
①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分析框架
a.“栖息地”
“栖息地”是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当栖息地有丰富的资源,能够提供有机体成长和发展所需时,人就会逐渐地繁殖和成长,反之则相反。因此,人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也被视为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人和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变和塑造。
b.“生存空间/活动范围”
“生存空间”是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作为人类发展过程建构起来的生存空间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个人特质因素的产物,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否则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
②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评估的核心概念和内容
a.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指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社会工作者运用“时间线”分析方法可以重现服务对象经历的集体历史事件,从中找出不同社会力量对个人生命发展阶段的影响。
b.人际关联
每个人都需要且也拥有与他人联系并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建构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对人际关联能力与状况的评估是认识人与其环境关系的重要指标。
c.能力
能力是指个人与环境交流,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具体而言,此种“能力”涵盖了从幼年生活经验发展出的自我效能感,能与他人建立有效而关怀的人际关系,有做决定的能力和自信,有能力动员环境资源及社会支持等。
d.角色
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表现,是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角色具有的社会性使其成为个人内在历程和社会参与的桥梁,因此角色表现受到个人感受、情感、知觉和信念的影响。
e.地位与栖息地
栖息地指个人在文化脉络中的物理及社会环境,地位是指个人在其所在的环境或社区中所拥有的成员地位。
f.适应力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适应良好与病态、偏差等问题无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交流,而适应不良指的则是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供的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调和的状态。
③生态系统理论的工作切入点
a.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b.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
c.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
(4)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①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
a.非疾病假设
优势视角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服务对象及其环境和现状,它不是孤立地或专注于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难的荆棘之中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
b.强调社会工作的任何过程都要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
优势视角的实践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做的一切都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及资源,协助其达到目标,实现梦想,并勇敢地面对其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
c.强调整全性干预服务
优势视角的理念与生态系统理论具有高度内在契合,倡导一种生态系统的方法,强调完整与全体,并且在评估和介入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经验予以关注。
②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
a.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b.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他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c.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d.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e.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1.助人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实务过程
社会工作帮助社会系统与个人提升社会功能,解决问题或预防问题的产生,都需要经过一个结构化的操作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改变的目的。因此,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有目的的改变过程。
(1)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社会工作的助人关系被看作是实现目标的基石与灵魂。因为,社会工作者通过助人关系才能与服务对象讨论如何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改变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才能在过程中逐渐产生改变的作用,达到助人的目的。
(2)改变是一种过程
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服务对象逐步形成自我改变意识的过程。社会工作者促使服务对象系统在自我觉悟、自我引导和自我行动中教育和改变自己。
(3)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
改变必须启发与促进服务对象内心的动机与愿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样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过程。
2.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1)运用综合方法
通用的过程模式在理论取向上采取综合的立场,从各种可取的知识和方法中选取最好的加以综合。
(2)工作过程阶段化
通用工作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划分为逻辑上前后相连的几个阶段。比如,介入应该是在有了计划和订立服务协议之后进行的行动,这样划分的目的在于显示助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实际工作中不同的阶段可能会交叉和重叠。
(3)工作任务阶段化
在助人过程中,每一阶段对服务对象都是重要的,都有与之相联系的具体任务,社会工作者完成每一项任务都需要专门技巧。
(4)整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通用过程模式整合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在每一阶段的工作中都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以及社会工作者的接纳。同时,通用过程模式还强调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表现为强调对工作负责,让服务对象参与持续的、定期的评估和检讨。
3.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1)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工作过程阶段化是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之一,但在实际应用时,通用过程模式助人过程的各阶段的先后次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备一定的弹性。
(2)工作过程是螺旋式的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工作时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修正原来的计划。
(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通用过程模式不是机械地将所有问题解决方案固化,社会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正工作方法,调整工作过程。
三、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1.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1)改变媒介系统
①“改变媒介”的界定
“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于政府、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
②“改变媒介”的作用
改变媒介促使个人完成生命任务及系统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促进服务对象与资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达到计划变迁的目标。
③“改变媒介系统”的界定
“改变媒介系统”是由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组成,这个媒介系统通过有组织的、结构性的工作,达到助人改变的目标。
(2)服务对象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辨别服务对象的类型,弄清楚服务对象是如何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的,是提供服务的第一步。
(3)目标系统
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实际工作中,在确认了服务对象系统后,社会工作者的任务通常是要与服务对象系统一起确定目标系统,服务对象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一般来说,目标系统大于服务对象系统,而且具有时效性。
(4)行动系统
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为了实现与服务对象的协议,帮助服务对象达到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通常与服务对象有关的人和系统一起,形成一个行动系统。
2.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1)四个基本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
(2)四个基本系统使社会工作者懂得,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
(3)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确定。
(4)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与一个系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识。
(5)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在改变过程中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除了与个人、群体和社区工作外,组织也会成为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时的改变目标。这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组织工作所需的知识,同时也要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
(6)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781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19 11:06 , Processed in 0.08614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