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具体内容 |
《新华 字典》 | 原由新华辞书社编,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版。此后多次修订再版,2011年已出版第11版。 《新华字典》(第11版)收录单字10000多个,正文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释义简明准确,对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转义都分别举例解说,基本上可满足阅读一般著作和报刊的需要,并能起规范汉字的作用。它是我国目前最通行的一部小型普通字典,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 |
《汉语大字典》 | 正文按200部首顺序排列。该书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集古今汉语研究之大成。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其特点有: ①在字形方面,字头统一采用新字形,在字头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字形源流演变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进行字形解说; ②在字音方面,采用现代音、中古音和上古音三段标注,对所收列的单字尽可能地标注现代读音,并收录了中古的反切,标明了上古的韵部; ③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及生僻字的义项 |
《现代汉语词典》 | 一部以收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正文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每个条目都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注重规范化,收词重在普通话语汇,释义也以现代义为准,不详列古义。同时,注意吸收汉语研究的新成果,对词语的语音变化、意义和语法功能,都有细致的分析,释义科学,部分词条有例证。 《现代汉语词典》基本上反映了目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能够满足广大读者查考的需要 |
《辞海》 | 《辞海》是一部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词典,除普通语词外,还收录100多个学科或专业领域的主要专业词语。 1999年第5版之前的版本都按部首编排。《辞海》第6版增加了现代汉语词汇、反映我国新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工程和建筑、各学科或专业领域新出现的专业词语、去世的国内外知名人物等内容 |
《辞源》 | 编纂开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辞书。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初版。 《辞源》(修订本)共收录单字12890个,复词84134条,反映鸦片战争(1840年)之前的汉语词汇面貌,是一部以古汉语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词典,可用以解决阅读古籍时有关词语掌故、典制、文物等方面知识性问题。其特点为:①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西方现代词书的特点;②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③结合书证,重在溯源 |
《汉语大词典》 |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收录古今汉语的一般语词及已进入一般语词范围内的常见百科词汇。释文注重历史性、全面性,具有义项齐全、释义准确、例证丰富和资料翔实等特点 |
二、百科全书 要点 | 具体内容 |
特点 | 概述性 | 百科全书是百科知识的总汇,它用准确、精练的语言,系统、全面地叙述和说明人类各个知识领域或某个知识领域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提供各种事物的基本知识、历史和现状 |
完备性 | 百科全书被称为“工具书之王”,几乎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其完备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它广泛汇集各个知识领域或某一知识领域的名词术语。 ②它的编纂体例和检索系统也最为完备:a.以大中小条目、概观性文章及丰富的插图,满足读者的查考、浏览和阅读需求;b.以目录、索引和参见系统,加强检索功能;c.以再版制、连续修订制和补卷制,保证知识材料的新颖性 |
权威性 | 百科全书是供长期查检和引据的权威工具书,带有“知识标准”的性质,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的权威性体现在编者、撰稿人和出版者三方面 |
编排 方式 | 含义 | 百科全书以条目为基本单元,全面、系统地介绍知识。条目一般由条头、释文(有时附必要的图表)和参考文献构成。 条目的编排一般有三种方式:①按条头字顺编排;②分类编排或分类;③分类与字顺相结合的方式(即大卷分类)编排。按条头字顺编排是现代百科全书编排条目的主流。 现代百科全书为了方便寻检和扩大用途,还编有与正文紧密相关的内容:前言、凡例和目录,插图,索引,知识性、资料性附录(如大事记、地图集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索引 |
类型 | 综合性 百科全书 | 概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供读者查检基本知识和基本资料,可分为: ①学术性百科全书,学术性百科全书一般为多卷本,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 ②普及性百科全书,如《中华常识百科全书》; ③通俗性百科全书,如《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
专业性 百科全书 | 以某一学科或某一门类知识为收录范围,如《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百科全书》、《世界历史百科全书》、《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和《化工百科全书》等 |
地域性 百科全书 | 它以与某一地域相关的知识为收录范围,全面介绍该地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及历史状况,如《北京百科全书》、《西藏百科全书》、《黑龙江百科全书》和《广州百科全书》等 |
常用百科 全书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1994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 第2版在编排上采用当代世界各国编纂百科全书的一般通行做法,全书的条目不按学科分类排列,而是按条目标题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使读者更加便于寻检查阅。它是中国第一部按国际惯例编写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
《不列颠百科全书》 | 在海外又称《大英百科全书》,素以学术性强、权威性高著称。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于2007年合作推出,重要资料和数据截至2007年2月。这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参考工具书。全书正文按英文条目字母顺序排列,设有条目中文标题和内容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和条目中文标题笔画索引 |
要点 | 具体内容 |
特点 | 资料性 | 年鉴内容丰富,一般由大事记、专论或综述、事实概览、统计资料(图表)、人物志、机构简介、附录和目录索引等构成 |
时限性和连续性 | 年鉴汇集最近一年内各方面或某一方面的情况、统计资料等,是一定时间内客观现实的反映,有人称之为“年度百科全书”或“微型百科全书”。 年鉴一年一册,反映事物、情况的发展变化,又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
新颖性 | 年鉴能及时提供有关学科和事物发展的最新资料,反映各个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动态,可弥补百科全书不能经常修订和资料不及时的缺陷 |
功用 | ①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 ②具有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价值 |
类型 | 综合性年鉴 | 内容广泛,比较全面地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进展情况,如《中国年鉴》、《世界知识年鉴》 |
专门性年鉴 | 包括专科性、专业性、专题性年鉴等,反映某一专门范围的年度进展情况及有关资料,大多围绕一定的学科、专业、专题,系统收集和提供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为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如《中国出版年鉴》、《自然科学年鉴》《世界经济年鉴》 |
统计性年鉴 | 主要用统计数字来说明有关领域或部门的进展情况,一般供专业人员使用,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
地域性年鉴 | 反映某一地区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年度进展情况及有关资料,主要供查阅地方性资料使用,如《湖北年鉴》、《上海经济年鉴》、《广州年鉴》 |
常用年鉴介绍 | 《中国年鉴》 | 《中国年鉴》是一部以及时反映我国的时事形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综合性年鉴,用中、英文同时出版 |
《中国出版年鉴》 | 1980年创刊,现由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出版,是反映中国图书和报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基本情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每年出版一册。 它内容丰富,评介性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不仅可用来查考出版资料,而且可作为读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