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复习全书【核心讲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3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577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第一章 出版概论
  第一节 出版活动
  第二节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第三节 出版物
  第四节 出版资源
  第五节 我国出版业
  第六节 主要发达国家出版业概况
  第七节 出版学概述
 第二章 编辑概论
  第一节 编辑与编辑工作
  第二节 编辑人员
  第三节 编辑学研究
 第三章 出版历史知识
  第一节 文字与文献载体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与传播
  第三节 古代图书的生产
  第四节 古代图书的流通
  第五节 近代印刷业的发展
  第六节 近代出版机构
  第七节 近代出版物
  第八节 近代著作权意识的萌芽与实践
 第四章 出版行政管理
  第一节 出版行政管理概述
  第二节 国家对出版单位的管理
  第三节 国家对出版业务活动的管理
  第四节 国家对出版物印刷、复制和发行的管理
  第五节 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
  第六节 国家对出版活动的奖惩措施
 第五章 出版社经营管理
  第一节 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
  第二节 出版社计划管理
  第三节 出版物质量管理
  第四节 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
  第五节 出版社财务管理
  第六节 出版社的发行管理
 第六章 出版物市场
  第一节 出版物市场概述
  第二节 出版物市场需求
  第三节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第四节 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
  第五节 市场营销策略
  第六节 国际书展
 第七章 数字出版技术
  第一节 数字出版技术概述
  第二节 数字出版文档格式技术
  第三节 数字出版元数据技术
 第八章 著作权知识
  第一节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
  第二节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第三节 著作权的内容
  第四节 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
  第五节 著作权限制
  第六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
  第七节 著作权的侵权与法律保护
  第八节 出版单位与著作权
 第九章 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我国广告法中与出版有关的规定
  第四节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 《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复制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第七节 《印刷业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
  第八节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相关规定
  第九节 《书号实名申领管理办法(试行)》的基本内容
  第十节 《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第十一节 《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第十二节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基本内容
  第十三节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基本内容
  第十四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第十五节 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主要措施
  第十六节 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
  第十七节 与出版有关的保密规定的主要条款
  第十八节 《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的基本内容
  第十九节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第二十节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基本内容
 第十章 时事政治
第二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5小时视频讲解]
 2015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3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
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第一章 出版概论
【知识框架】

【大纲要求】
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前提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概念、要素和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关于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
2.熟悉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掌握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掌握出版物的要素和特殊性。
5.熟悉从各种角度作的出版物分类。
6.了解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7.掌握关于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维护的知识。
8.熟悉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9.了解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0.熟悉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1.了解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12.了解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
13.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开展出版学研究的意义。
14.熟悉出版学的学科内容及其相关学科。
15.了解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
2.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出版物的要素、特殊性和从各种角度作的分类。
5.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6.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
7.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8.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9.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10.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
11.出版学的基本知识和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
【要点详解】
第一节 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掌握)
1.定义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
2.“出版”的由来
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但是在我国古代,人们没有使用“出版”这个词,而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等。
就目前所知,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这个词的是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编辑序言中两次使用了“出版”这个词。
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大清印刷物专律》,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这一专业用语,但却把出版物称为了“记载物件”。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其中却没有对“出版”下明确的定义。给“出版”作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3.我国和西方国家关于出版的定义
我国和西方国家关于出版的定义,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差别是西方着重于“公之于众”,我国则强调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西方的出版定义有提及编辑的,也有把编辑包含在选择或制作中的,我国的“出版”定义中则明确包括“编辑”。
编辑、复制、发行是出版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当代社会,作为社会化的出版活动,还必须由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单位来完成。凡是由这些企业或单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完成的出版活动,就是合法的出版活动;凡是由不具有这一资质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完成的编辑、复制、发行行为,就不是合法出版活动。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掌握)
1.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表1-1-1 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要点    具体内容  
  编辑    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复制    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  
  发行    出版单位通过某种方式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例1.1】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2014年真题]
A.作者、编者、读者
B.策划、审读、编辑加工
C.编辑、复制、发行
D.编辑加工、整体设计、校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某种方式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例1.2】下列行为中,属于正规出版活动的是(  )。[2014年真题]
A.研究员李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物价涨跌原理》一文
B.大学教师王某在参与编辑的学报上发表自己的一篇论文
C.编辑张某把自己的作品印了5 000册,以每册20元的价格卖出
D.公司职员郭某购得新加坡出版的《天地》一书,将其自费印刷500册,分送亲友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某种方式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出版活动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B项具备出版活动的三个要素。
2.如何看待博客出版等现象
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由于某些信息或文化的传播现象跟出版活动有着近似性,它包含了出版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人们往往把这样的现象称为“出版”,如博客出版、微博出版等。对此,我们应看到:
(1)这些传播现象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2)这些传播现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
(3)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并且已经深入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掌握)
进行出版活动还必须具备一个前提——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定义,“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如建筑作品、模型作品就没有这种可能。作为出版活动前提的“作品”,是指那些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
【例1.3】不能用于出版的作品是(  )。[2012年真题]
A.设计图稿
B.舞蹈录像
C.建筑模型
D.说唱录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定义,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包括:①文字作品;②口述作品;③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④美术、建筑作品;⑤摄影作品;⑥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⑦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⑧计算机软件,等等。但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如建筑作品、模型作品就没有这种可能。
四、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熟悉)
出版活动与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出版与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出版活动应社会需要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作为出版活动的社会基础,对出版活动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出版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出版活动;只有当社会经济有充分的发展时,才会造就巨大的出版物市场。
②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可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三个层次,而对生存资料的需求最为重要,居于第一位。出版物在一般情况下属于发展资料,某些较特殊的出版物则兼属享受资料。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促使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①通过对社会经济的推进影响出版活动的发展;
②通过对出版技术的不断改进,直接促成出版革命的发生和出版业的发展。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①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②历史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文化需求所形成的合力,是出版活动最重要的活力和动力。出版活动在不同国家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巨大的差异,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文化资源存在很大的差距。
【例1.4】出版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  )。[2013年真题]
A.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B.出版发展的程度决定社会文化的先进程度
C.出版能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
D.出版能促进文化交流
E.出版是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出版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①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出版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从属于社会文化,与整个社会的文化状况息息相关。②通过文化传播,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主要包括:a.增进文化积累;b.推进文化创新;③促进文化交流。
2.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它所生产的出版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所施加的影响来实现的。
表1-1-2 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能动作用    具体内容  
  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①引导社会舆论。出版对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集中表现在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上。出版业向社会提供大量出版物,能营造一定的思想氛围,从而形成某种舆论导向。  ②培育思想信念。各类出版物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成果,影响着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版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最大影响,就是通过出版物来提高劳动者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使广大劳动者朝着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  ②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出版活动能够通过大量出版物的传播帮助人们掌握先进的经济理念,从而大大推进经济的发展。  ③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人们借助出版物的流通,能够广泛、及时地掌握各种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信息,并适时地运用于实际经济工作中,从而加快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①出版活动对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的推进作用,主要在于发现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并组织、促进其迅速传播和运用,使它们尽快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②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和技术能力。  ③许多科技读物在提高人们的科学技术素养,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都证明了出版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力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①增进文化积累。出版物能将人类的各种精神文化财富记录下来,积累起来,使之广泛流传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传承下去。  ②推进文化创新。丰富的文化积累能推动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又增加了新的文化积累。不断推动文化创新是出版活动的重要功能。出版活动要不断推动文化创新,扩大文化积累,社会文化才会出现崭新的局面,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才会不断提高。  ③优化文化选择。出版活动根据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播的社会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各种作品进行认真筛选后才予以复制、发行,实际上就是代表社会对文化作品进行优化选择,以发展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剔除落后、阻碍社会前进的文化糟粕。这是社会精神风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促进文化交流。通过出版物的广泛流传,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就得以相互交流,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建立起共同发展的互补关系。出版活动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例1.5】关于出版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2015年真题]
A.开展出版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备精神文化资源
B.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
C.出版活动能推进文化创新
D.在出版活动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只负责精神产品的生产,不涉及物质产品的生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既是文化产品又是文化商品的属性,决定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既负责精神产品的生产,又负责物质产品的生产。A项,进行出版活动的必要前提是作品,即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B项,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和产品流通这三个基本阶段组成;C项,出版事业是进行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
【例1.6】出版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的(  )实现的。[2011年真题]
A.创利功能
B.设计功能
C.开发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在当今社会,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出版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的文化功能实现的。因此,出版业又被称为一种内容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577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1 05:16 , Processed in 0.35842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