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过关必做1000题(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562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章节习题及详解
 第1章 水文学和水文地质
  1.1 水文学概念
  1.2 洪、枯径流
  1.3 降水资料收集
  1.4 地下水储存
  1.5 地下水运动
  1.6 地下水分布特征
  1.7 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2章 水处理微生物学
  2.1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2 细菌生理特征
  2.3 其他微生物
  2.4 水的卫生细菌学
  2.5 废水生物处理
 第3章 水力学
  3.1 水静力学
  3.2 水动力学理论
  3.3 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
  3.4 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路
  3.5 明渠均匀流
  3.6 明渠非均流
  3.7 堰 流
 第4章 水泵及水泵站
  4.1 叶片式水泵
  4.2 给水泵站
  4.3 排水泵站
 第5章 水分析化学
  5.1 水分析化学过程的质量保证
  5.2 酸碱滴定法
  5.3 络合滴定法
  5.4 沉淀滴定法
  5.5 氧化还原滴定法
  5.6 吸收光谱法
  5.7 电化学分析法
 第6章 工程测量
  6.1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6.2 控制测量
  6.3 地形图测绘
  6.4 地形图的应用
  6.5 建筑工程测量
 第7章 职业法规
第二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3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2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0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考试用书和相关法律法规编写了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的辅导资料(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过关必做1000题(含历年真题)
本书提供章节习题与历年真题的详解内容。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章节习题及详解。遵循最新《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基础考试大纲》的章目编排,共分为七章,每章节前均配有历年真题分章详解。所选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侧重于选用常考重难点习题,并对大部分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第二部分是历年真题及详解,包括:
①2013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②2012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③201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④2010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真题部分根据最新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基础考试大纲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全部真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圣才学习网│工程类(gc.100xuexi.com)提供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等各种工程类考试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给水排水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章节习题及详解
第1章 水文学和水文地质
1.1 水文学概念
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某河流的集水面积为600km2,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5亿m3,其多年平均流量为(  )。[2013年真题]
A.15.85m3/s 
B.80m3/s 
C.200m3/s 
D.240m3/s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河川径流的特征值主要包括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其中,径流总量W是指一段时间(T)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单位为m3。其公式为W=QT,式中,W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Q为多年平均流量;T为一段时间。计算可得:Q=W/T=5×108÷365÷24÷3600=15.85(m3/s)。
2.关于小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
A.小循环是指海洋蒸发的水汽凝结后形成降水又直接降落在海洋上
B.小循环是指海洋蒸发的水汽降到大陆后又流归到海洋与陆地之间水文循环
C.小循环是指随着大气环流运行的大气内部水循环
D.小循环是指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换与循环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水分循环即水的三态互变,由水文四要素构成:蒸发、降水、入渗、径流。大循是指海洋蒸发的水汽降到大陆后又流回海洋的循环。小循环是指海洋蒸发的水汽凝结后形成降水又直接降落在海洋或者陆地上的降水在没有流回海洋之前,又蒸发到空中去的局部循环。
3.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480km2,年径流深度为82.31mm,其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  )。[2012年真题]
A.2.61L/(s·km2) 
B.3.34L/(s·km2)
C.1.30L/(s·km2) 
D.6.68L/(s·km2)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河川径流的特征值主要包括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其中,径流总量W是指一段时间(T)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单位为m3,其公式为:W=QT;径流模数M是指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单位为L/(s·km2),其公式为:

;径流深度R是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W折算成全流域面积上的平均水深,单位为mm,其公式为:

。故


4.水的大循环是指(  )。[2012年真题]
A.从海洋蒸发的水分再降落到海洋
B.海洋蒸发的水凝结降落到陆地,再由陆地径流或蒸发形式返回到海洋
C.从陆地蒸发的水分再降落到海洋
D.地表水补充到地下水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水分循环即水的三态互变,由水文四要素构成:蒸发、降水、入渗、径流。大循环即海陆间循环。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凝结后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其中一部分渗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又被蒸发进入天空;余下的水分则沿地表流动形成江河而注入海洋。小循环即海洋或大陆上的降水同蒸发之间的垂向交换过程。其中包括海洋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小循环(内陆循环)两个局部水循环过程。
5.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km2,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108m3,其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2011年真题]
A.1200mm 
B.833mm 
C.3000mm 
D.120mm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河川径流的特征值主要包括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其中,径流深度R是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W折算成全流域面积上的平均水深,单位为mm,其公式为:

。代入数值得

,注意流域面积单位为km2。
6.河流河段的纵比降是(  )。[2010年真题]
A.河流长度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B.河段沿坡度的长度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C.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长的比值
D.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段沿坡度长度的比值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纵比降是指任意河段首尾两端的高程差与其长度之比,又称纵坡降,以千分率或万分率表示。河流(河谷、沟道等)纵剖面坡度是反映各级阶梯的基本形态测量指标,它间接地反映势能大小。
7.对水文现象进行地理综合分析时常用(  )。[2009年真题]
A.高程平均法 
B.纵横剖面法 
C.经纬分度法 
D.经验公式法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水文学研究方法有:①地理综合法,按照水文现象地带规律和非地带性的地域差异,用各种水文等值线图表示水文特征的分布规律,或建立地区经验公式以揭示地区水文特征。②成因分析法,根据水文变化的成因规律,由其影响因素预报、预测水文情势的方法。③数理统计法,根据水文现象的统计规律,对水文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进行水文情势预测、预报的方法。
8.径流总量的计量单位是(  )。[2009年真题]
A.L/s 
B.kg
C.m3
D.t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河川径流的特征值主要包括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其中,径流总量W是指一段时间(T)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流量,单位为m3。其公式为W=QT。
9.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方面是相似性与(  )的对立统一。[2008年真题]
A.特殊性 
B.普遍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水文现象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在空间上既具有相似性,也不排除具有某种特殊性。
10.水文现象在时程变化方面存在随机性,与下列哪一项对立统一?(  )[2007年真题]
A.必然性 
B.偶然性 
C.突发性
D.周期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水文现象在时程上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在地区上具有相似性和特殊性。
11.悬移质输沙率的计量单位是(  )。[2007年真题]
A.m3/s
B.kg/m3 
C.kg/s
D.L/s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描述河流中悬移质的情况,常用的两个定量指标是:①含沙量,指单位体积内所含干沙的质量,用CS表示,单位为kg/m3。②输沙率,指单位时间流过河流某断面的干沙质量,用QS表示,单位为kg/s。
12.多年平均的大洋水量平衡方程为(  )。[2011年真题]
A.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B.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C.降水量+径流量+蓄水量=蒸发量
D.降水量+径流量-蓄水量=蒸发量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流域水量平衡是指对于任一闭合流域,其在给定时段内输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区域内蓄水量的变化。多年平均的大洋水量平衡方程为: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多年平均的陆地水量平衡方程是: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13.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是建立在下列哪个范围上的?(  )[2008年真题]
A.内陆河流域
B.外陆河流域
C.相邻流域
D.闭合流域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流域水量平衡是指对于任一闭合流域,其在给定时段内输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区域内蓄水量的变化。所以,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是建立在闭合流域范围基础上的。
14.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00km2,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10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
A.315mm
B.587mm
C.463mm
D.408mm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河川径流的特征值主要包括流量Q、径流总量W、径流模数

、径流深度R、径流系数α等。径流模数是指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单位为

,其公式为:

,式中,F为流域面积(

)。径流深度R是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W折算成全流域面积上的平均水深,单位为mm,其公式为:

。则年径流深为:


15.对水文现象进行地理综合分析时常用(  )。
A.参数等值线法
B.立体平面化法
C.丘陵平原化法
D.经纬平移法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以实际观测资料为依据,对水文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按不同目的要求,水文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①成因分析法。由观测资料,从物理成因上研究水文变化规律,只定性分析,在定量上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②数理统计法。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长期观测的资料进行统计计算,以寻求其规律性。③地理综合法。由地区经验公式和等值线图分析,揭示水文现象的地区分布规律。
16.城市化进程会使得(  )。
A.径流系数变小,洪峰流量减少,峰现时间提前
B.径流系数变大,洪峰流量加大,峰现时间提前
C.径流系数加大,洪峰流量加大,峰现时间靠后
D.径流系数,洪峰流量,峰现时间都没有大的变化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同一时段内流域上的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之比值称为径流系数,用α表示,它主要受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兴土建以及地面的水泥化,使得雨水的下渗、被植被的吸收大为降低,径流系数也就变大,洪峰流量加大,峰现时间提前。
17.水的大循环是指(  )。
A.海洋蒸发的水凝结降落到陆地,再由陆地经径流或蒸发形式返回到海洋
B.从海洋蒸发的水分再降落到海洋
C.从陆地蒸发的水分再降落到海洋
D.地表水补充到地下水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是指海陆间循环。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凝结后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其中一部分渗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又被蒸发进入天空;余下的水分则沿地表流动形成江河而注入海洋。小循环是指海洋或大陆上的降水同蒸发之间的垂向交换过程。其中包括海洋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小循环(内陆循环)两个局部水循环过程。
18.一次降雨形成径流过程中的损失量包括(  )。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的流域蓄渗阶段的降雨全部消耗于植物截留、土壤下渗、地面填洼和流域蒸发。当降雨强度逐渐增大,超过下渗强度时,就会形成坡面上的细小水流。
19.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s,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A.0.55
B.0.45
C.0.65
D.0.68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径流系数α是指同一时段内流域上的径流深度α与降水量P之比值。其公式为α=R/P。径流深度R是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W折算成全流域面积上的平均水深,单位为mm,其公式为

。径流总量W是指一段时间(T)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单位为

,其公式为W=QT。则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20.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以下哪一个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  )
A.径流
B.水文循环
C.降水
D.蒸发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进行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又称“水分循环”或“水循环”。水文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对自然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①直接影响气候变化。②改变地表形态。③造成再生资源。
21.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进行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又称“水分循环”或“水循环”。水文四要素为:蒸发、降水、入渗、径流。
22.河流某断面的多年平均年输沙总量应等于(  )。
A.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
B.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河床质年输沙量之和
C.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之和
D.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河床质年输沙量之和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年输沙量是指一年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输沙总量,包括悬移质泥沙及推移质泥沙两种。
23.以下对水面蒸发和土面蒸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面蒸发和土面蒸发都受到气象因子(气温、饱和差、风力等)的影响
B.水面温度越高则水面蒸发越强烈
C.土面蒸发与土壤性质和结构无关
D.土壤含水量越小则土面蒸发也越小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水面蒸发是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水面蒸发包括水分化汽(又称汽化)和水汽扩散两个过程。土面蒸发是指土壤中的水分通过上升和汽化从土壤表面进入大气的过程,土壤蒸发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根据蒸发的发生机制,可将影响蒸发的因素分为两大类:①物体表面以上的气象条件,如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②物体自身的因素,对于水面蒸发来说,有水体表面的面积和形状、水深、水质和水面的状况等因素。对于土面蒸发有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土壤结构、土壤色泽、土壤表面特征及地形等。
24.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mm。
A.450
B.500
C.950
D.1400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对于任一闭合流域,其在给定时段内输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区域内蓄水量的变化,这就是流域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式中,P为年降水总量;R为年径流总量;E为年蒸发总量。水量充沛的年份,

为正值,补充蓄水量;水量少的年份,

为负值,蓄水量的一部分蒸发掉。多年平均情况下,

。故,该闭合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mm)。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562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1 05:15 , Processed in 0.09275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