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0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1795.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大纲要求】
 【大纲精解】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与资源环境
   二、历史概况
   三、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
 【大纲要求】
 【大纲精解】
   一、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概况
   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战略与目标。
   三、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市场概况
   四、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品体系
   五、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布局(掌握)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旅游资源
 【大纲要求】
 【大纲精解】
   一、地文景观(掌握)
   二、水域风光(掌握)
   三、生物景观(掌握)
   四、天象气象与特殊景象(掌握)
第四章 内蒙古历史文化及相关旅游资源
 【大纲要求】
 【大纲精解】
   一、战国以前的内蒙古地区(掌握)
   二、元以前内蒙古地区的北方民族名称(掌握)
   三、蒙古族的兴起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掌握)
   四、内蒙古地区的岩画(掌握)
第五章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大纲要求】
 【大纲精解】
   一、蒙古族民俗(掌握)
   二、达斡尔族民俗(熟悉)
   三、鄂伦春族民俗(熟悉)
   四、鄂温克族民俗(熟悉)
   五、内蒙古其他民族民俗(掌握)
第六章 特色旅游商品与名店
 【大纲要求】
 【大纲精解】
   一、特色旅游商品与名店
   二、特色餐饮与名店
第七章 内蒙古主要旅游城镇
 【大纲要求】
 【大纲精解】
  一、旅游中心城市(熟悉)
  二、特色旅游名镇(熟悉)
  三、历史文化名镇(村)和传统村落(熟悉)
  四、边境口岸城市(熟悉)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能够在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深入研究了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大纲,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各省(市、区)的命题特点,并参考大量权威的资料文献及相关法律法规,精心编写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系列”。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改革后使用国家旅游局统一编制的计算机考试系统。本题库是按照最新考试大纲要求,针对科目四《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编写的配套题库。
本题库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章节题库”,基本覆盖了大纲规定的所有知识要点,旨在增强考生答题技巧,强化知识记忆;
第二部分为“模拟试题”,共有两套,可供考生检测复习效果,提高应试能力。本题库部分试题选自近年的考试真题,试题题型、难度与机考保持一致,对每一道题都给予了详细解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部分真题依据新大纲的题型要求做了适当的修订。
本题库与配套教材组合使用效果更佳。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大纲要求】
1.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与资源环境。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状况;熟悉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特点、气候、土地、矿产、水、草场、畜种和森林等资源概况。熟练掌握内蒙古自治区的区位与行政区划和主要地形地貌。
2.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概况。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后的历史发展脉络及主要事件;熟悉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首府的变迁;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地点、意义。
3.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及“8337”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内容;熟悉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所取得主要成就;掌握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指标。熟悉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铁路、公路和民航交通的基本状况。
【大纲精解】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与资源环境
1.自然地理(熟悉)
(1)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
(2)气候特点
①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热短促;
②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
③降水集中于夏季,水热同期;
④降水变率大,保证率低;
⑤日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⑥冬春多大风,风能资源丰富。
(3)资源概况
①土地资源
a.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在9个土纲中,以钙层土分布最少。
b.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②矿产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
a.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查干里门诺尔碱矿,是亚洲天然碱储量最大的碱矿。查干诺尔天然碱化工总厂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碱开采及深加工联合企业。
b.锡林郭勒盟锡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保有储量4.67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的五个矿区。
c.锡林郭勒盟锗储量全国第一,储量1600万吨,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30%。
d.内蒙古萤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e.石墨的远景储量约为3亿~5亿吨 ,居全国首位。
f.通辽市是我国最大的铸造砂和玻璃生产用砂基地,天然硅砂储量约为550亿吨。
g.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宝山玛瑙矿储量2775吨,居全国第一。
h.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埋藏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芒硝矿。
i.通辽市奈曼旗平顶山的中华麦饭石在国内品质最佳。它含有59种元素,其中18种是人体营养所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日本著名矿物学家、医学博士高仑熙称其为“世界稀有的药石,是质量最佳的纯真货”。
j.兴安盟阿尔山泉群由48眼泉组成,有温泉、热水泉和冷泉。是从深达2800~3500米的火山岩断裂带深循环上升的矿泉水,系氡锂锶偏硅酸热矿水。泉中的氡元素含量为每升11~60埃曼,居全国各温泉之首。
k.吉兰泰盐场是中国最大的机械化湖盐场、湖盐区,最大的碘盐加工基地和最大的天然胡萝卜素生产基地。
③水资源
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
a.水资源分布
  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7%,人均占有水量8 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3.6倍。
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4%,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b.地表水资源
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1.67%。扣除重复水量,年人均占有水量2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1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c.地下水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54亿立方米。
第一,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13亿立方米,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44%。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1%。
第二,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后,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的56%。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自治区平原区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在5.9~6.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山丘区地下水平均水资源模数的2.2~2.7倍。
第三,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是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
第四,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大兴安岭西麓黑龙江水系地区;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区;西辽河平原辽河水系地区;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阴山山地、海河、滦河水系地区;阴山南麓河套平原黄河水系地区;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④草场资源
a.面积
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原,其中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大草原被《中国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草原”。
b.种类
全区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碱草、野燕麦等禾本和豆科牧草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
c.分布
第一,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
第二,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宜于养羊;
第三,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
第四,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发展骆驼。
⑤畜种资源
内蒙古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畜牧业资源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
a.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主要是蒙古系品种,是蒙古地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乌珠穆沁牛、善于翻山越岭的白岔马、产奶量较高的布特哈奶山羊、裘皮扬中滩羊、能驮善走的苏尼特双峰驼、河套大耳猪、库伦驴、中国唯一的鹿类家畜驯鹿以及乌珠穆沁马、乌审马、金宝屯猪、边鸡等等。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抗灾能力强等特点,这些优良的母本为育种提供了优质的基因。
b.培育品种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培育品种资源也非常丰富,有三河马、三河牛等多个品种,总数量超过千万头。三河牛是全国牧区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型奶牛新品种,三河马驰名中外,乌珠穆沁羊以肉质鲜嫩无膻味而颇受中东国家青睐,产绒量较高的白绒山羊在国际上享有“纤维宝石”“软黄金”等盛誉。这些培育品种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又有优良的生产性能,对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⑥森林资源
a.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森林资源大省区之一,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8,居全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20%。活立木总蓄积量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5位。
b.树木种类
全区树木种类繁多,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的防护林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
c.大兴安岭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碳库、基因库和木材资源基地。内蒙古原始林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森林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32.5%,林木总蓄积量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61.8%,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这里盛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色木等,均为著名的优质木材。
d.生林区
内蒙古由东向西分布着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宝格达山、迪颜庙、罕山、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11片次生林区。罕山地区的云杉、油松、榨木、山杨林,大青山、乌拉山、蛮汉山的山杨、白桦林,贺兰山的云杉、松树林以及大青沟阔叶林等,都是具有较高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树种。
e.造林工程
第一,人工林遍布全区。据2008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652.69万公顷,位居全国第1位。2012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8.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5.7万公顷,飞播造林6.5万公顷,封山育林35.9万公顷;
第二,2012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4万公顷,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11.6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42.2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12.3万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全年实现林业产业产值240多亿元。
f.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2012年,全区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面积1543.05万亩。其中,轻度发生773.83万亩,中度发生481.24万亩,重度发生287.98万亩。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共防治各类林业有害生物726.37万亩。
据第一次内蒙古自治区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大类13种类型湿地,面积6368万亩,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59%,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三位。
⑦煤炭资源
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
a.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有四个,分别为伊敏、霍林河、元宝山和准格尔露天煤。霍林河煤矿是我国建成最早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准格尔煤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露天开采煤田,准格尔煤田(薛家湾区)的煤系硬质高岭土,从储量、品位到开采条件都堪称世界之最。
b.东胜煤田与陕西神府煤田合称东胜—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中最大的一个。东胜煤田的精煤和阿拉善的无烟煤以质优著称于世。
c.锡林浩特市北郊的胜利煤田,是全国最大的、煤层最厚的褐煤田。发热量7645~7711大卡/千克,全国最高。
(4)地形地貌
①地形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
②地貌
内蒙古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阴山山脉、大兴安岭、贺兰山形成一条山带,横很于内蒙古自治区,山带的北侧分别是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阿拉善草原,山带的南部是嫩江两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特后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
2.人文地理
(1)人口状况(了解)
内蒙古自治区由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49个民族组成。
①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
②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回族和满族;
③人口在1万以上的有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
④人口在1千人以上的有壮族、锡伯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
⑤人口在1千人以下的有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簇、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傈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枯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仫佬族、羌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普米族、塔塔尔族、京族、怒族、乌孜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赫哲族。
(2)区位与行政区划(熟练掌握)
①区位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②行政区划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它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区划分为9个地级市和3个盟,9个地级市是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3个盟为阿拉善盟、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1个区。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179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3 22:25 , Processed in 0.10180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