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0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176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导 言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法律思想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宋元时期的法律思想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法律思想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近代的法律思想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623理论法学(法制史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623理论法学(法制史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山大学820法律史(B卷)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武汉大学825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考研真题
 2014年武汉大学825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考研真题
 2009年南京大学法学院924法律史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国法律思想史》(第3版,马小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外各大院校广泛采用的中国法制史权威教材之一,也被我国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马小红主编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配套辅导书(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是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教材的配套辅导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材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同时参考大量中国法制史相关资料对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二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精选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近年的6套考研真题,部分真题提供了详尽的答案详解。本书历年真题的答案及解析由高分考生根据本科目考研的参考教材和相关教师的授课讲义等精心编写而成,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突出难度分析,对常考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
圣才学习网│法学类(fl.100xuexi.com)提供法学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马小红主编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中国法制史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导 言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以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为研究对象。法律思想随着国家与法的产生而产生,它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经济基础直接的、集中的反映,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法律思想体现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历史上各个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的内容、本质、特点、作用、演变的过程和发展规律。
2.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相邻学科
(1)中国法律思想史与中国法制史。
①两者联系:在历史上,某种法律制度的形成,总有一定的法律思想为指导。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的法律思想,也往往体现在一定的法律制度中。
②两者区别: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对法律的起源、本质、特点、作用的看法,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的主张。而中国法律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则是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具体来说,包括立法、司法和执法制度。它既要研究法律制度的产生、内容、本质、特点和作用,也要研究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2)中国法律思想史与法学基础理论。
①两者联系: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必须以法学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法学基础理论,也应该联系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
②两者区别:法学基础理论是着重于横向研究,以研究当代的法学基本原理为中心。中国法律思想史则应着重于纵向研究,以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律思想为中心。从历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属于法律思想史的研究范围,而全面、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则是法学基础理论的任务。
二、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目的
1.是为了批判继承我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遗产,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首先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现实,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经验。与此同时,也要批判继承我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遗产。
(1)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发展,历时约四千年之久,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学派和众多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在法律思想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提出过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和主张。
(2)在执法方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刚正清廉、秉公执法的精神,也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实现法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
(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也有许多消极因素,已成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障碍。对此,我们应认真对待,下大力气,尽快清除。
既然传统法律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就应抱批判继承的态度,要在揭露中扬弃,在批判中吸收。只有这样才能继承与发扬历史上的法律思想优秀成果,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实行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2.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提高我们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自觉性。
我们学习历史,不是与现实无关,而是着眼于现实。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是为现实服务;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吸取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同样也是要为现实服务。
就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历代封建王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仔细分析起来大多与法制败坏有关。
封建法制和社会主义法制有本质的区别,不可类比。但封建立法、司法与王朝兴亡关系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却能给我们以启迪。历史已反复证明:政治状况与法制状况息息相关。我们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从历代治乱兴废的历史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3.还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和各部门法学的理解。
中国法律思想史不仅和法学基础理论、法制史非常接近,和中国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也都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通过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不仅可以掌握本门课程,而且有益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中国历史上各种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可以使我们对中国法制史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总之,我们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1)批判继承我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遗产,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实行依法治国服务;
(2)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增强我们维护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自觉性;
(3)扩大知识领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和其他部门法学的理解。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是我们学好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的必要条件。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176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4 02:42 , Processed in 0.0966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