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晓东《文物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8 18:4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399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说明: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部分为回忆版)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1章 文物学概述
 第2章 文物研究与文物学的历史发展
 第3章 文物学与相关学科
 第4章 文物定名
 第5章 文物分类
 第6章 文物鉴定
 第7章 文物的价值与作用
 第8章 古器物
 第9章 古字画
 第10章 古文献
 第11章 古代文化史迹
 第12章 近代现代文物
 第13章 文物保护管理
 第14章 文物保护技术
 第15章 21世纪的文物学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说明:本部分严格按照李晓东《文物学》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视角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1章 文物学基本理论及历史发展
 第2章 古器物
 第3章 古书画
 第4章 古文献
 第5章 古代文化史迹
 第6章 文物保护技术
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
  说明:本部分参照李晓东《文物学》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的解答。学员既可以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来检测该考试科目的学习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自己的应试能力。
 李晓东《文物学》(第1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李晓东主编,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文物学》一直被用作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教材,并被大部分院校指定为考古和文物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系统、高效的掌握该教材内容,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制了李晓东主编的《文物学》的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3D电子书]李晓东《文物学》(第1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
  2.[3D电子书]李晓东《文物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教材李晓东《文物学》的配套题库,其中,最新名校考研真题可以通过免费升级获得。本题库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部分为回忆版)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本部分严格按照李晓东《文物学》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本部分参照李晓东《文物学》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的解答。学员既可以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来检测该考试科目的学习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自己的应试能力。
  圣才考研网(www.100exam.com)提供全国各高校历史类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历史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辅导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考古和文物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教材为李晓东主编的《文物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历史专业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七大特色:
1.互动学习:摇一摇,找学友,交友学习两不误  摇一摇,找到学习本书的所有学友,可精确查找学友的具体位置;与学友互动,交流学习(视频、语音等形式),交友学习两不误;学习圈内有学霸解答本书学习中的问题,并配有专职教师指导答疑解惑。

2.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3.手机扫码即可阅读,精彩内容,轻松分享  圣才电子书扫码即可在手机阅读,随处随学。可以不用客户端不用账号,简单方便!
4.质量保证:每本e书都经过图书编辑队伍多次反复修改,年年升级  我们拥有一支强大图书编辑团队,他们专门从事图书的编辑工作,对各类职称考试、考研考博等教材教辅深入研究,以及各类职称考试、考研考博的历年真题进行详尽仔细研究与分析,掌握考试命题的规律和方向,并结合行业最新前沿动态,不断分析整理各个科目的考试要点,把重要考点全部固化为试题形式,形成精准领先及时的备考e书。同时,依托北京高校资源,我们聘请知名高校众多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严格审核圣才e书,确保质量。
5.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6.功能强大:记录笔记、答案遮挡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知识点串联列举”“划线添加笔记”、“答案自动遮挡”、“全文检索”等功能。
  (1)知识点串联列举——相同知识点内容列表呈现,便于读者记忆和复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划线添加笔记——使用颜色笔工具,划一条线,写笔记,提交纠错。【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3)全文检索——输入关键词,本书相关内容一览无余。【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7.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00:30)
  咨询QQ:4009008858(8:30-00:30)

  详情访问:http://www.100exam.com/(圣才考研网|历史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1章 文物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文物保护[2014年中山大学研]
答:文物保护广义是指从国家设置各级文物机构、制订文物法规到文物部门所从事的各项工作都是以保护好国家文物古迹为前提。狭义是指为了避免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文物因素的发生,运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地面遗存的不可移动的各类文物与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藏品所进行的种种防护、保养、修缮,以达到长期保存文物的目的。
2.文物[2014年南京大学研]
答:文物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说,文物是历史上人们创造的或与创造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3.原真性[2012年中山大学研]
答: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原真性概念及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贯彻原真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改进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在符合国际保护理论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4.文化景观[2011年北京大学研]
答: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
二、简答
1.试述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浙江大学研]
答:(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2)内容
其内容包括:①口头传统和表述;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3)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答:例如:《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
三、论述
1.结合《文物保护法》中的“文物”、《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文化财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文化遗产”的定义,谈谈文物的概念和内涵。[2011年复旦大学研]
答:(1)文物
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文物的主要内容有:
①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③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④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
⑤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2)文化财产
文化财产是指每个国家,根据宗教的或世俗的理由,明确指定为具有重要考古、史前史、历史、文学、艺术或科学价值的财产并属于下列各类者:
①动物群落、植物群落、矿物和解剖以及具有古生物学意义的物品的稀有收集品和标本;
②有关历史,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及社会史、有关国家领袖、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之生平以及有关国家重大事件的财产;
③考古发掘(包括正常的和秘密的)或考古发现的成果;
④业已肢解的艺术或历史古迹或考古遗址之构成部分;
⑤一百年以前的古物,如铭文、钱币和印章;
⑥具有人种学意义的文物;
⑦有艺术价值的财产。
(3)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主要包括:
①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②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③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总之,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它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并且,它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各类文物从给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意识。
2.文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011年复旦大学研]
答:文物学是一门以研究、整理和保护文物为目的的学科。文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1)分类法
分类法是指按照文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统一标准的文物聚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文物的方法。分类法能够将各种各样的类按照相互之间的关系,组成系统化的结构,并体现为许多文物类别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关系组织起来的体系表,作为分类工作的依据和工具。
(2)排比法
使用排比法研究文物,可以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能够层次清晰、描写细腻,能更加细致入微的研究文物。
(3)历史分析法
是指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文物的方法,把文物放在一定的时空背景条件下,分析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特点,并且将不同的阶段加以对比,弄清其发展变化的实质,揭示其发展规律。
(4)逻辑分析法
是指利用现在数理逻辑工具,对文物进行分析,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分析文物学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已知的事实或者已经获得的经验,来推断新问题的方法。
(5)年代测试法
对文物的产生年代进行推断分析,然后进行测试,确定文物的年代。然后,把文物放在相应的年代中加以考察。
3.文物学研究的特点。[2011年复旦大学研]
答:文物学是在研究文物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文物进行系统的研究的一般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的新型科学。
文物学研究的特点包括:
(1)研究对象跨越的时间最长
文物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包括古代地上的、出土的和传世的以及近代乃至当代的文物(可移动的不可移动的文物)都属于文物学研究的对象。
(2)研究内容极其丰富
研究如何鉴定文物,评估文物的价值,以及如何保护文物等。
(3)研究领域跨学科
通过多学科的融合进行新的整合而成,是人们对文物认识和利用的学问,是关于文物运行与信息传播规律的学问。它涉及知识非常广泛,不仅仅与一门学科相关。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4)研究目的对国家意义重大
保管保护好文物,是文物世世代代相传,避免文物从本国流失到国外。通过对文物的研究,评估文物的价值,阐述各类文物的演变发展过程,今儿进行专题或专门研究,获取各类文物所蕴含的各种信息,诠释历史问题,解释历史规律。探讨如何做好宣传工作,是文物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399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7 12:21 , Processed in 0.09529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