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24220.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四、论述分析题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第2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3章 秦、汉教育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5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6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7章 明代的教育
 第8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第9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10章 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 民国初期的教育
 第12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13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14章 反对教会教育与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运动
 第15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第16章 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第17章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第2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3章 秦、汉教育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5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6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7章 明代的教育
 第8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第9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10章 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 民国初期的教育
 第12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13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14章 反对教会教育与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运动
 第15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第16章 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第17章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王炳照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中外教育史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中外教育史”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3.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
  4.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的专业课复习题库,包括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四大部分。最新历年考研真题及视频,可免费升级获得。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精选名校考研真题,每道真题均提供高清视频讲解。学员可以通过真题部分的练习来熟悉考研真题的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本书参考大量中外教育史相关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遵循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的章目编排,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同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并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详细解析。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押题,其试题数量、试题难度、试题风格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完全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教育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教育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教育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中外教育史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六大特色:
1.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2.视频讲解:高清视频名师独家讲解重点难点  本产品第一次突破传统图书和电子书的死板文字,除了提供电子书内容外,还提供高清视频讲解,读者通过看视频"听课"很轻松地理解参考教材及历年真题。36小时高清视频课程,正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
  可以说,我们的视频是全国最为高清的视频,本书是全国第一套含有高清视频讲解的3D电子书。看我们的高清视频,清晰到如同高清电视,如临其境,真实体验影院视觉效果,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张莹莹,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硕士,专业课成绩优异,教育学统考专业课成绩排名教育学部前列。在北京数家辅导机构担任教育学统考主讲教师,熟练掌握教育学统考专业课的知识体系、理论框架和命题规律,成功帮助十几位学员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有丰富考研辅导经验。
  授课特点:对教育学统考专业课有较深的研究,易将深奥的理论问题通俗化,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赞扬。
3.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24220(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3D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4.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5.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3)答案遮挡——先看题后看答案,学习效果好【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6.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www.100exam.com(圣才考研网)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一、选择题
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统考2007年研]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考点】孟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是对孟子教育教学思想的考查。题中考查的是孟子内发论的观点。“放心”的意思,放是丢失,心自然是善心,“求放心”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也就是说,教育的全部作用就是在于引导人进行自我修养,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最终形成善的品质。孔子思想不具备这样鲜明的特点,荀子主张外铄论,庄子是反对传统的学问之道的。
2.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统考2007年研]

A.分斋教学  
B.自由讲学  
C.注重考试  
D.藏书读书
【考点】书院的特征。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历史上书院和书院教学总体特征的考查。书院作为一种不同于官学的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第一,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第二,盛行“讲会”制度,(有点像是辩论会)提倡百家争鸣。第三,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其实就是自由讲学)。第四,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第五,师生关系融洽。分斋教学只存在于个别书院;注重考试的书院大多存在于明清时期,是书院异化的表现;藏书读书确实普遍存在,但其只是普通现象,而非书院教学精神和本质层面的追求;自由讲学是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地方。
3.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统考2007年研]
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考点】朱熹有关大学和小学的教学内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朱熹有关大学和小学教学内容。朱熹认为,受认识水平限制,“小学”教育重在让儿童懂得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教儿童知识教他如何去做,不必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谓之“学其事”;“大学”则要求青少年进而懂得“事”中的道理,即大学的任务就是利用小学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知其所以然,谓之“穷理”。尽管“小学”教育也要识字、读书,但在朱熹看来并非主要目的。
4.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统考2007年研]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考点】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及其标志性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及其标志性学校、教学制度的考查。1862年清政府中的改革派为培养洋务人才而创办京师同文馆,引进西方学校管理制度,实施班级授课制,成为有别于中国传统学校的一个新创,成为中国近代学校和教育的开端。福建船政学堂在1866年12月开始招生,福州船政学堂是我国较早把西方自然科学引进课堂的近代科技和海军学校,为我国近代海军和造船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湖南时务学堂在1897年,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在教学中着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倡导民权学说,推动了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1863年,李鸿章奏请仿照京师同文馆设立于上海,初名为“上海同文馆”。1867年后,改称为本名,1870年2月,上海广方言馆正式移入江南制造总局办学。
5.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统考2007年研]
A.政治家   
B.学术人才   
C.新国民   
D.实业人才


【考点】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近代维新派教育家及其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的考查。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新国民”,梁启超认为,国家施行国民教育是为了“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这种特色的国民要求,有公德,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原理等品质。维新派教育家的思想贡献在于首先明确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和培养具有时代人格精神的国民,这是他们区别于洋务派教育思想之处。
6.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统考2007年研]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考点】中国的著名的学制。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是对清末政府正式开始建立近代学制的考查。进入20世纪,清政府被动开始系统的教育改革,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学制,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新式学堂。1902年正式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法案,又称“壬寅学制”,但未能实施。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12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制”是民国时期颁布的。
7.“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统考2007年研]

A.教育独立  
B.教授治校  
C.思想自由  
D.文理沟通
【考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是对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考查。教育独立、教授治校、思想自由、文理沟通都是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重要主张,而思想自由是其核心观点。“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另一种表述。这道题告诉我们,要多加注意题目所表达的意思。
8.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  )。[统考2007年研]
A.国民教育第一     

B.群众教育第一
C.干部教育第一     
D.儿童教育第一
【考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政策。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政策的考查。处于早日取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政治目标,考虑严酷的战争环境和根据地有限的条件,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有所侧重的教育政策,即将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大批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去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骨干。也就是说,干部教育是苏区教育最突出的地方,根据“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干部教育业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心。
9.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  )。[统考2007年研]

A.浙江大学  
B.复旦大学  
C.天津大学  
D.南开大学
【考点】国民政府大学的西迁。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是对大学西迁的历史史实的考查。国民政府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使一部分大学西迁并重组。西南联合大学是西迁重组大学中的典型代表,由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无论学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成绩斐然。
10.集中体现我国新文化运动民主追求的教育思潮是(  )。[统考2007年研]
A.平民教育思潮     
B.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C.科学教育思潮     
D.职业教育思潮


【考点】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思潮。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是对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教育思潮的基本精神的考查。代表人物为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发起的平民教育思潮致力于使普通民众获得教育机会和权利,是民主思想的具体体现。代表人物为曾琦,李璜和余家菊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强调教育必须体现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科学教育思潮倡导教育的科学化(教育的方法方式)和科学的教育化(教育的内容);职业教育思潮主张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生产并为学生出路着想。
11.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统考2008年研]

A.都学 
B.乡学 
C.国学 
D.官学
【考点】中国古代学校的名称和分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西周的学校教育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类型。国学有大学和小学,由中央直接管辖,为中央官学,设在王都,专为贵族子弟服务。国学之外是乡学。乡学是地方学校,是按地方行政区划分的供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读书的学校。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官学是一个相对于私学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因此,答案选C。

12.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统考2008年研]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考点】孔子教学思想中名句的理解。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在思考了相当时间后还想不通,然后再启发他;学生思考而有所领会,想说而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比如,一个方形的东西,老师已经说了一个角的样子,学生尚不能推出其余三个角的样子,这说明他还思考的不够,教师则不比要多讲,应该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因此,答案选D。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著名教育家说过的话,理解透彻。
13.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统考2008年研]

A.墨翟 
B.孟轲 
C.王充 
D.韩愈
【考点】王充的教育思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王充认为“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效验”、“有证”的原则,要使理论成立,不仅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有实践的检验。他还主张:“学问之法,不唯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即要打破崇拜古人,崇拜权威的心理。对于师长也要敢于质疑问难。因此,答案选C。王充教育思想中的论学习这部分是非常有特点的,他主张“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这点是有建设性的,之前荀子主张对老师要“师云亦云”,唯师是从,这两个人又非常大的不同,要做对比。
14.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统考2008年研]

A.帖经 
B.策论 
C.诗赋 
D.经义
【考点】科举考试中考试的方法。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策论又称策问,是从西汉射策发展而来的。它让考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考查出一个人治国安邦的才能,能够使考生开动脑筋去思考一些现实问题,有利于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策论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帖经,是将书上某行帖上几个字,要被试者将所帖的字填写出来,主要考查考生对书的记诵能力。诗赋,是后来加试的一种方法,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造力。经义,主要考查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经义策问的基础上加一经一赋,也称为帖试。宋代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故称。明清沿用而演变成八股文。因此,答案选B。2011年的考查科举考试方法的题目就变得特别的活,就是看哪两种方法是从唐代一直沿用到清朝的,是策论和诗赋。
15.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统考2008年研]

A.《蒙求》 
B.《名物蒙求》 
C.《童蒙须知》 
D.《三字经》
【考点】蒙学教材。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按其内容的侧重点,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五类:①识字教学的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其主要目的是教儿童识字,掌握文字工具,同时也综合介绍一些基础知识。②伦理道德教材,伦理道德的教材,如《童蒙须知》。其侧重于向儿童传授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③历史教学的教材,如宋王令作《十七史蒙求》。这类教材既向儿童传授历史知识,又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④诗歌教学的教材,如朱熹的《训蒙诗》、陈淳的《小学诗礼》等。选择适合儿童的诗词歌赋供他们学习,对他们进行文辞和美感教育。⑤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以宋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为代表。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鸟兽、草木、衣服、建筑、器具等。《蒙求》是历史学的教材。因此,答案选C。
16.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统考2008年研]
A.去除人欲 

B.获取天理 
C.博通百家 
D.求得功名
【考点】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人欲减少,天理就会被明白,而不是获得的过程,“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的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就是去恶。而在王守仁看来,“心即理”就是说,人心本就有含有所有的理,不用向外寻找,只要向内心去除蒙蔽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天理,不用获得。这道题的B选项错就错在“获得”两字上,这两个字有向外索取,而获得,所有,是错的,不用向外寻找,而是明自己的内心。因此,答案选A。
17.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统考2008年研]
A.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D.福州电报学堂
【考点】近代教育机构的特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于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设立于福州,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它通过工读结合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开创了我国近代职工在职教育的先声,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1874建立的专门技术学校是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1876年设立的福州电报学堂、1892年设立的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因此,答案选B。类似的题目在2007年也有考到。
18.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统考2008年研]

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
【考点】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措施。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1905年12月,清廷批准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包括:①“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其中,壬寅学制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法定学制,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②废科举,兴学堂,小学主要是利用原来的书院,义学和私塾改建等等。③建立教育行政体制,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学史司,在府州县建立劝学所专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④制定教育宗旨,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五条的核心是“忠君”。壬子癸丑学制是在民国成立初期建立的;男女同校制度是在民国成立初期建立的壬子癸丑学制中确立的;京师大学堂是在百日维新运动中创设的。因此,答案选C。
19.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  )。[统考2008年研]
A.废止读经课 
B.废止修身课
C.开设公民课 
D.开设法制课


【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政策和措施。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1912~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学制在摒弃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做了努力,如在中小学课程中取消读经课,增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课程和社会生活实用课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决定开设修身课,而不是废止。因此,答案选A。注意,本题考查教育改革政策和措施的,要注意把各个时期的这方面的知识做个总结,形成一条垂直的线,连接起来就比较好记忆了。

2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的学校是(  )。[统考2008年研]
A.陕北公学   
B.延安大学
C.华北联合大学 
D.抗日军政大学
【考点】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1938年8月,毛泽东为抗日军政大学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后来成为抗大的校训。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几乎每年都会考到一题。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都是抗日根据地著名的高级干部学校。因此,答案选D。
21.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 )。[统考2009年研]
A.君臣、父子、兄弟 

B.君臣、父子、夫妇
C.君臣、父子、朋友 
D.父子、兄弟、夫妇
【考点】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中国古代对于处理君臣、父子、夫妇等伦常关系的思想,在先秦儒家和法家那里就已经存在。而董仲舒则是更明确地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的思想。三纲是实现董仲舒理想社会等级秩序的总纲,是他最为欣赏的人伦等级基本公式。“三纲五常”是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另外,“五常”即为仁义礼智信。
22.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统考2009年研]
A.玄儒文史四馆 

B.玄儒律算四馆
C.文史律算四馆 
D.文史书算四馆
【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制度的变革。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自汉代以来,经学教育独霸官学。南宋时,在学校制度方面进行分科教学,设立研究老庄学说的玄学馆,研究古今历史的史学馆,研究辞章的文学馆以及研究经书的儒学馆等,这种分科设学的作法,是学制上的一大改革。
23.“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统考2009年研]

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积分法”  
D.“六等黜陟法”
【考点】北宋以来的中央官学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三舍法是宋代三舍考选法或三舍选察升补法的简称。为熙宁“新政”之一。当时,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专记诵,王安石认为不能造就用人才,因建议神宗,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创立太学生三舍法,将太学生分为上舍、风舍、外舍三等。在一定的年限及条什下,外舍生得升入内舍,内舍生得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中等者直接参加蓼试,下等者直接参加省试。三舍法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苏湖教法”为宋代学者胡瑗所创。胡瑗在苏州和湖州两地进行教学时,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的爱好分斋而教。经义斋学习六经,治事斋学习治兵、水利、算数等,使学生各择一专业再兼学一专业。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世纪才干的人为目标。元代中央官学实行“积分法”,方法是根据学生的月考成绩,优等者给一分,中等者给半分,下等者不给分,年终积分至八分以上者升补上一等级,若不能升等,来年积分即归零,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对宋代“三舍法”的继承和发展。清代在府州县学中创立严格的“六等黜步法”,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特点是,生员的等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或升或降。把生员的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24.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强调“事上磨炼”,其所谓“事”是指( )。[统考2009年研]

A.家事    
B.农事
C.人事    
D.心事
【考点】王守仁教育思想和道德修养方法。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王守仁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静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者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才遇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因此,他提出“事上磨练”。他这里说的“在事上磨炼”,亦“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认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他主张道德修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知行合一”。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是( )。[统考2009年研]

A.废除八股考试  
B.颁布近代学制
C.设立京师大学堂 
D.书院改学堂
【考点】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在京师设立大学堂,书院改学堂,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并没有颁布近代学制,中国第一个法定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颁布于1902年。

26.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统考2009年研]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
【考点】近代以来颁布的学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壬戌学制是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壬戌学制的主要特点是:①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②若干措施注意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③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补习教育。④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⑤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的“癸卯学制”、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以及1928年颁布的“戊辰学制”都未涉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7.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 )。[统考2009年研]

A.“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C.“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D.“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
【考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大学者,非谓有大楼指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出自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是儒家对大学的教育目的和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出自《复旦校歌》。大学是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是培养全面客观地了解和研究世界智者的地方。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这是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
28.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统考2009年研]

A.专任制 
B.导生制
C.导师制 
D.辅导制
【考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控制措施。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为了进一步控制学生,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行了《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实施导师制应注意之各点》。《导师制纲要》规定,从1938年起,中等以上学校的训导制度均采“导师制”,“每组设导师一人,由校长指定专任教师充任之”,“导师对学生之思想、行为、学业及身心摄卫均应体察个性,施以严密之训导”。“导生制”(也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叶,在英国实行的制度。
29.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统考2009年研]
A.晏阳初 

B.梁漱溟
C.黄炎培 
D.陶行知
【考点】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梁漱溟(1893~1988)是中国近代的教育家、哲学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独树一帜,他的基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特殊性分析的乡村教育理论及其实践,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他认为,中国的社会问题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相遇,中国文化相形见绌,为应付新环境而学西洋,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破坏殆尽,中国乡村破产崩溃。因此,当务之急是“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中国原本是一个大的农业社会,中国的建设问题归根到底是“乡村建设”,而乡村建设的实质是一个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他是一个立足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而晏阳初,黄炎培和陶行知对乡村改造曾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实践,但都不是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
30.在教育本质的问题上,杨贤江认为教育是( )。[统考2009年研]

A.社会的经济基础   
B.劳动力再生产手段
C.不偏不倚的公正事业 
D.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
【考点】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教育的本质,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突出特色,是他对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里,一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是以社会的经济阶段为基础的。”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在2010年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31.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统考2010年研]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轻视礼乐教育
D.轻视科技教育
【考点】墨家教育主张的特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墨家和儒家都比较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史教育,而科学技术教育是墨家教育内容最有特色的方,但是墨家主张“非乐”,认为儒家思想“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墨家认为儒家的乐教,不仅靡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于社会无补,主张“非乐”,因此反对音乐文化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A项和B项是儒家和墨家的共同之处;墨家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因此D项说法是错误的。2011年教育学选择题考查了墨家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

32.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  )。[统考2010年研]
A.孝廉
B.达于教化
C.贤良方正
D.茂材
【考点】察举制中的考试科目的掌握。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察举制度是汉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令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察举孝廉、秀才,明确提出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为标准来选拔官吏,不断完善汉初的察举制度。察举科目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常科,如孝廉为岁举,茂材在西汉为特举,东汉定为岁举;二是特举,临时需要或统治者个人兴趣偶一为之,如贤良方正科、明经科、童子科等。在各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注重考察德行,以孝行廉举为基本条件,主要是察举孝子廉吏。

33.国子学始立于(  )。[统考2010年研]
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朝
【考点】国子学的设立时间。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发展,成为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
34.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所谓“道”具体是指(  )。[统考2010年研]
A.礼乐
B.礼法
C.仁义
D.天理


【考点】韩愈教育思想和《师说》的掌握。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韩愈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构成了教师的任务。
35.随着书院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统考2010年研]

A.大都授
B.下帷讲学
C.讲论讲会
D.转相授受
【考点】书院的教学方式。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书院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学术的发展都起过重大作用。“讲会”是书院讲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开讲会风气之先的是南宋的朱熹和陆九渊。到了明朝中叶之后,随着东林书院《东林会约》的制定,讲会之风盛行。书院通过“讲会”,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流。
36.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  )。[统考2010年研]

A.《论语》和《孟子》
B.《论语》和《中庸》
C.《孟子》和《中庸》
D.《孟子》和《大学》
【考点】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致良知”说是王守仁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人都有“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的“良知”,也就是天理。但“良知”在圣人和一般人之间是不同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良知常被私欲所蒙蔽,处于不显露的状态,要想除掉私欲,恢复本心,必须有个为善去恶的“致良知”的功夫。“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顺应良知,扩充良知的过程。《大学》的目的就是和为学做人的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求放心”,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明人伦”。可见,王守仁“致良知”的这个命题就是创造性的综合自《孟子》《大学》。《中庸》主要讲了性与教,道德的最高原则(中庸)、修养的途径(自明诚与自诚明,尊德性与道学问)、学问的步骤(学问思辨行)等问题。
37.在人性与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性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旨在强调(  )。[统考2010年研]

A.人性如素丝
B.人性无善无恶
C.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
D.人性具有稳定性
【考点】王夫之的人性与教育作用。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王夫之主张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的。他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人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日生日成”以至于善的。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良教育养成不良习惯,要改变极不容易,所以必须从幼小时就注意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善成性,二是可以改变青少年时期因“失教”而形成的“恶习”。所以,在人性与教育作用的问题上,王夫之强调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
38.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统考2010年研]

A.涵养道德
B.开发“民智”
C.发展人的个性
D.造就“完全人格”
【考点】蔡元培的教育目的观。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蔡元培从国家与个人、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对峙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完全人格”的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所谓“完全人格”,是指德、智、体、美(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教育(智力)、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最高境界)和美感教育“五育”)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采取军国民主义教育(军事、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国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这“五育”有机结合起来,构成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
39.1913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深刻反思“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必须(  )。[统考2010年研]

A.改革普通教育
B.发展师范教育
C.扩大高等教育
D.推进社会教育
【考点】“癸卯学制”和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1913年,黄炎培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对“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尤其是扑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做了剖析,指出学生在学校中所受到的道德、知识、技能训练队走向社会后的题目毫无用处,提出要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革,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实用主义,提出改传统教育为近代实用教育的思想,成为民国初年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先导,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新教育改革运动。这里所说的“传统教育”指的就是普通教育。

40.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统考2010年研]
A.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B.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C.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
D.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
【考点】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混杂,目标分歧,导致中学的普通教育无从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难以保证。12月,教育部相继公布《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中学法》,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文理科等。这一变革使中学教育的目标、结构与线索更为清晰,更有利于发挥各种教育的功能,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41.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统考2011年研]

A.政治教育
B.科技教育
C.艺术训练
D.军事训练
【考点】墨家教育内容特色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考查对墨家教育主张,墨家教育内容特色掌握程度。墨家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最有特点的就是科技教育,主张以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来让“兼士”获得实际的本领,而且墨家在机械制造、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墨家排斥乐教,认为其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所以提倡实际的科技教育,而且,墨家的培养思维能力也是非常有特色。
42.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统考2011年研]

A.《大学》 
B.《中庸》
C.《论衡》 
D.《白鹿洞书院揭示》
【考点】儒家经典教育语录。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经典教育语录的熟悉掌握程度。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提到出了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为学之序就是上面所说的,学、问、思、辨、行。这道题的陷阱就在“出自”二字上,这个为学之序是出自《中庸》,是中庸所划分的学习过程,《大学》主要讲了三纲领八条目。
43.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  )。[统考2011年研]
A.设置博士  

B.守师法家法
C.建立察举制 
D.创办太学
【考点】中国教育制度。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掌握了解程度。这道题很多人都会选A,原因是没有彻底理解四个字,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施教机构系统和管理系统。博士在汉代是指太学的正式教师。所以,只是设置博士是肯定不能标志一个教育制度的形成的,肯定是创办了公办学校才能标志教育制度的建立。太学,是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是三大文教政策之一,其他两项分别是,独尊儒术,重视选士。其实就是:重儒,育士,选士。而建立察举制度就是建立了一个考试制度,而不是教育制度。
44.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  )。[统考2011年研]
A.帖经和诗赋 
B.墨义和策论
C.策论和诗赋 
D.经义和帖经

【考点】科举考试考试方法的变更情况。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科举考试考试方法的变更情况掌握的程度。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但是后来在北宋三次兴学中,第一次庆历兴学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罢帖经和墨义。所以,我们可以排除ABD.还有在清末新政的时候,废八股,改试策论。也可以知道策论是肯定有的,诗赋一直都是非常受重视的。
45.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性质上属于(  )。[统考2011年研]

A.理学书院
B.实学书院
C.制艺书院
D.考据书院
【考点】颜元教育思想。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颜元教育思想的掌握和对漳南书院的掌握。颜元和黄宗羲是在程朱理学之后,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的教育家。对他的思想有了解,就肯定可以立刻排除A,颜元主张教育要培养实用的人才,而且他的书院分为六斋,分别是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其中,理学斋和帖括斋学习程朱理学和八股文,其他四斋都是属于实学的内容,而且即使学习程朱理学和八股文也是作为反面来学习的,所以,整个书院的性质就是实学书院。
46.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统考2011年研]

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
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考点】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的重要举措的掌握程度。近代,帝国主义通过教会学校对华文化侵略进一步加深、加剧,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教育是拯救中国的手段,所以,对中国的教育主权不断的重视。起因于教会学校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许多学生退学表示抗议,得到很多人支持。运动不断扩大。其中,中华教育社与1924年7月召开的年会上讨论了余家菊提议的《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同一年10月召开的年会上通过了《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取缔外国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两个议案。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的文件。
47.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  )。[统考2011年研]

A.科学化 
B.集权化 
C.学术化 
D.法制化
【考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他的教育行政制度改革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这道题考查了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他的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掌握程度。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仿照法国教育行政模式,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蔡元培以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取代了原来的的教育行政制度,目的是希望中国的教育更加学术化,但两年后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就被废除,因为这样的行政制度的改革没有达到教育行政学术化的要求,反而使教育学术官僚化了。蔡元培首次提倡行政、学术一体化,以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理论水平,是值得肯定的。
4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洋务学堂特点的是(  )。[统考2011年研]
A.以造就专业人才为唯一培养目标

B.以“西文”、“西艺”为唯一教学内容
C.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原则
D.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考点】洋务学堂的特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洋务学堂的特点的掌握程度,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题。洋务学堂的特点是:培养目标--培养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教学内容--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下,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教学方法—-能够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
49.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是(  )。[统考2011年研]

A.生活可以取代教育 
B.教育是生活的中心
C.教育不能改造生活 
D.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考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有三层意思: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这里教育的意思有点像是“影响”,比如狼孩。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和生活不能分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是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同时,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
5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统考2011年研]

A.教育为长期的战争服务 
B.群众教育第一
C.注重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D.生产教育第一
【考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特点。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特点的掌握程度。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执行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政策,把教育事业作为抗战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在一切为了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指导下,将干部的教育工作作为根据地教育的重点。

51.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统考2012年研]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考点】西周时期贵族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周时期贵族家庭儿童教育的特点的了解程度。《礼记·内则》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辇革,女辇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可见,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如取食物用右手等,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如尊敬长辈的礼节,以及确立初级的数、方位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2.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  )。[统考2012年研]

A.系统性
B.等级性
C.制度化
D.专门化
【考点】唐代各类学校性质。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等组成的中央官学的性质的了解程度。唐代对各级官僚子弟所能进入的学校等级有严格的规定,如国子学要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太学是五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四门学是七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崇文馆和弘文馆也是皇亲及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孙才可准入;规定之外,很少能够破格入学的,一般庶族子弟只能进地方官学或实科学校学习。可见,唐代中央官学的等级之森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3.“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  )。[统考2012年研]

A.张之洞
B.康有为
C.蔡元培
D.晏阳初
【考点】蔡元培的教育主张。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蔡元培的教育主张,尤其是对其“尚自然”“展个性”思想的掌握程度。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生得到自由发展。他明确提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即教育者应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育者,这道题的关键是理解“毋宁”,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如,理解了这个词,这道题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另外,蔡元培就主张培养有个性的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4.严复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受斯宾塞“三育论”的影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和(  )。[统考2012年研]
A.新民德

B.移民风
C.增民财
D.强民体
【考点】严复的教育思想。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严复教育主张的掌握程度。严复提出三育救国:“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鼓民力”就是要发展体育,要使国民有健康的身体;“开民智”就是要废除八股,学习西学,开发国民的智慧,使国民具有实际的知识本领;“新民德”就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代替封建的伦理道德。总之,严复主张以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育武装国民,取代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这道题算是比较想简单的,只要对严复教育思想了解,最对是很容易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5.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是(  )。[统考2012年研]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考点】近代教育学制。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近代学制,尤其是对壬寅学制的熟悉程度。1902年(农历壬寅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以纵向的初等、中等、高等学堂为主,以横向的实业学堂、师范学堂为辅,将整个学堂教育系统地连成一体。可见,壬寅学制是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校系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6.最早输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教学法是(  )。[统考2012年研]

A.德克乐利教学法
B.蒙台梭利教学法
C.设计教学法
D.五段教学法
【考点】近代教学法变更程序。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输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教学法的熟悉程度。清末以来,西方的教学法开始渐次输入中国,其中,输入最早的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之后,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西方国家正在流行的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法,如设计教学法、德克乐利教学法、道尔顿制以及蒙台梭利教学法等相继传入中国,并引进课堂实验,对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7.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统考2012年研]
A.解决普及教育的师资问题

B.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C.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扶作用
D.尽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
【考点】陶行知教育思想。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对其创立的“小先生制”的熟悉程度。陶行知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即“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利用上学的儿童、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人,把这些识字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儿童或者小学生称为小先生。所以小先生制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8.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统考2012年研]
A.“博爱互助”

B.“谋生济人”
C.“敬业乐群”
D.“爱国崇实”
【考点】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的掌握程度。黄炎培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并将之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对于黄炎培,一次次考试的难度都在不停的加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9.我国近代最早制定分年课程计划,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的新式学堂是(  )。[统考2012年研]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上海广方言馆
D.湖北自强学堂


【考点】近代洋务学堂教学形式的了解情况。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近代洋务学堂的熟悉和掌握程度。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1876年,京师同文馆按八年制和五年制的构想分别拟定了分年课程计划,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中国近代的新式学堂大都是班级授课制,只要知道这些学堂建立的时间,这道题作对就不难。而且,在近代新式学堂中,最常考的是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还有福州船政学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发展群众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办学政策是(  )。[统考2012年研]
A.公有民办
B.公有公办
C.公办民助
D.民办公助
【考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群众教育的办学政策的掌握程度。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创造性地采取“民办公助”的政策,即充分发挥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尊重民众对学制、教学内容的需求,同时强调通过公助的形式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在战争环境中、经济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农村抗日民主根据地总结实践经验,采取“公办民助”的办学政策,发动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共同办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61.《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  )。[统考2013年研]
A.博士 
B.大成
C.翰林 
D.大儒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一年是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62.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  )。[统考2013年研]
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 
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
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 
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
【答案】A查看答案
63.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统考2013年研]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 
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
C.重视科举考试 
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
【答案】C查看答案
64.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统考2013年研]
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B.《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
C.《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
D.《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答案】D查看答案
65.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统考2013年研]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查看答案
66.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统考2013年研]
A.改革科举 
B.发行报刊
C.兴办学堂 
D.译介西书
【答案】B查看答案
67.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统考2013年研]
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答案】B查看答案
68.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  )。[统考2013年研]
A.教育立法独立 
B.教育教学权独立
C.教育内容独立 
D.教育督导独立
【答案】B查看答案
69.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经过多次局部的增改和调整,越来越重视(  )。[统考2013年研]
A.乡村教育 
B.普通教育
C.师范教育 
D.职业教育
【答案】B查看答案
70.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探索了乡村师范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统考2013年研]
A.艺友制 
B.小先生制
C.学徒制 
D.实习制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推行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他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发动小学生来充当教师。
71.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  )。[统考2014年研]
A.成均、泮宫
B.辟雍、庠序
C.辟雍、泮宫
D.辟雍、泽宫
【答案】C查看答案
72.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统考2014年研]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仕而优则学”
D.“自行束络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
73.“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句话强调知识作用的话出自(  )。[统考2014年研]
A.荀况
B.王充
C.王安石
D.颜元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意思是说,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在其无神论著作《论衡》。
7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韩愈《师说》中论及“相师”里有的是(  )。[统考2014年研]
A.学无常师
B.三人行必有我师
C.术业有专攻
D.青出于蓝胜于蓝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意为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75.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统考2014年研]
A.福建船政学堂
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C.北洋大学
D.劳工教育运动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福建船政学堂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将设厂、造船和培养人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76.20世纪20年代,从以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和实业救国为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的教育运动,转变为追求革命救国道路的运动是(  )。[统考2014年研]
A.平民教育运动
B.勤工俭学运动
C.工读互助运动
D.劳工教育运动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正式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它融合了泛劳动主义、互助论、新村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它的基本内涵是:尚俭乐学、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半工半读、消灭体脑差别等思想。
77.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是(  )。[统考2014年研]
A.洋务学堂
B.教会学校
C.清末学制
D.幼童留美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
78.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统考2014年研]
A.张之洞的《劝学篇》
B.康有为的《大同书》
C.梁启超的《变法通则》
D.严复的《救亡决论》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79.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解决(  )。[统考2014年研]
A.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B.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C.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D.职业教育内部的关系问题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1925年,黄炎培把社会化职业教育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提出:①“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②“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③职业教育应贯彻与各级各类学校之中。第四,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教育生涯中。可见,“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核心思想是解决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80.“五指活动”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统考2014年研]
A.差别性
B.整体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2422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5 19:38 , Processed in 0.1136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