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立平《社会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4:5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63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文 化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社会化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社会制度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集合行为与社会运动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二章 社会现代化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全球化与本土化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附 录 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代码884)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14)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东北财经大学社会学专业社会学(代码613)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理论(代码852)考研真题及详解(文法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共用)
 2013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48)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46)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47)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
 2012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742)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14)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理论(代码852)考研真题及详解(文法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共用)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社会学导论》(第2版,孙立平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社会政策概论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该教材,我们根据各类考试和考研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孙立平《社会学导论》的配套辅导书(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社会政策概论相关资料对孙立平《社会学导论》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10套名校考研真题,包括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近年的考研真题,并对部分真题进行了详解。
  (4)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孙立平主编的《社会学导论》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社会学专业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9638(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1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 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www.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的视野
1.社会学是看社会的一种特殊视角
对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社会学都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用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可以深化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一些看起来完全是个体的事情,当把它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就成为社会的现象。
2.什么是社会学
(1)什么是社会学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社会学是指对社会的研究,是关于社会的学问。“社会学”这个名词在英文中是Sociology,在法文中是Sociologie。西文中的这个名词实际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来源于拉丁文“Socius”,意思是“社会中的个人”,而“社会”的直接含义就是“群居性的”。也就是说,人类是群居性的动物,是生活在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的。后半部分来源于希腊文“Logos”,意思是“论述”或“学说”。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关于社会的理论或学说”。
从法国社会学家艾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也译为迪尔凯姆,1858—1917)起,逐渐给予了这门学科以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从而使之形成一门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一特定领域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存在于由各种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之中。
①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具体说,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②人类社会也是一个系统。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来,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互相联络在一起,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整个社会具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从社会这个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正是社会学的任务。
③社会学体现了科学中的综合发展这一趋势。在19世纪,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分化,表现为分科越来越细,部门化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中,人们会越来越多地认识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要求从总体上把握研究的对象。
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从社会学视角看来,只有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各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之处。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由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序列的完整网络,那么,作为把社会当做一个整体研究的学科的社会学,必然具有一种综合性学科的性质。
①这种综合性突出表现在它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社会问题时,总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以致自然因素来加以考察。
②这种综合性还表现在:社会学的研究经常结合和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成果来做综合性的考察。如果不利用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社会学是不能实现它对社会的多面向研究的。
(3)社会学的科学性
①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取得对人类社会的科学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表面的,而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不是片面的,而是系统、全面的。
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把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4)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①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这类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a.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都是对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某一领域进行具体的、特别的研究,其研究对象都是社会生活的个别领域,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整体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
b.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也会涉及对政治、经济、法律的研究。但社会学往往是把这些领域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从它们和其他部分的联系上对其进行综合研究。
②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区别则主要在于研究的角度不同。
a.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与社会学相比,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研究人类以往所经历的活动和事件,而不研究人类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它通过详尽地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和进程进行精确的描述。而社会学所注意的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也不是某些事件的实际进程,它所关心的是对这些具体事件进行概括、分析和综合,并揭示出其发展运动的规律。社会学的眼光往往不是投向过去,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b.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文化特征、类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从生理的角度研究各个人种,后者主要是研究人类的原始文化。许多人类学家也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人类的现代生活和文化。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人类学与社会学合流的趋势。虽然从目前情况看,两者并未完全融合为一门学科,但研究的对象与方向已经相当接近。
c.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往往被认为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诸如知觉、认识和学习、感觉、情绪和动机等心理过程,以及由这些心理特质所组成的个性。社会学所研究的不是人的心理,而是人的社会。两者虽然都对人感兴趣,但心理学感兴趣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特别是人的心理方面;而社会学感兴趣的则是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方面(从研究脑的反应机制方面来说,心理学也可看做是一门自然科学)。
二、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1.孔德对建立实证性社会学的设想
(1)社会学的提出
19世纪30年代,孔德连续出版了多卷本哲学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他在该书第四卷(1839)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后来的社会学家们大多将此作为社会学诞生的标志。
(2)孔德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社会学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科学发展的进程:
①从社会历史条件看,孔德生活在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人们急切地要求搞清楚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这是催生社会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从学术发展的背景上看,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下,自然科学曾长期被压制,之后,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科学繁荣发展的春天。到了孔德的时代,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都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孔德提出的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主张,为以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社会学学科的诞生,既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启发。
2.社会学的学科化以及在当代的发展
(1)涂尔干与社会学的学科化
在涂尔干那里,社会学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经验性的社会科学学科。
①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社会事实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而是此前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社会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在涂尔干看来,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来进行解释。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研究的实证规则。
②涂尔干关于社会学的这种主张,突出地表现在他对自杀的研究当中。涂尔干提出,需要用社会事实来说明自杀这种社会现象。涂尔干将自杀分为四种类型:
a.利他型自杀。是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
b.利己型自杀。是指因个人失去社会之约束与联系,对身处的社会及群体毫不关心、孤独而自杀,如离婚者、无子女者。
c.失范型自杀。是指个人与社会固有的关系被破坏,如失去工作、亲人死亡、失恋等,令人彷徨不知所措而自杀。
d.宿命型自杀。是指个人因种种原因,受外界过分控制及指挥,感到命运完全非自己可以控制时而自杀。
③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他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分析自杀与社会变迁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有关自杀的三个命题:
a.社会的人需要一个高于个人的社会目标;
b.对这个目标所负的义务不至使他失去自主;
c.他的欲望应受到社会秩序给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
在自杀原因上,涂尔干并不完全否定个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认为那是次要的,社会原因才是主要的。
(2)当代社会学及其主要范式
科学中的范式是指为各种模式和理论,包括对立的模式和理论所共同承认的、不言自明的一些信念和假设。在社会学中,这种理论范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人和社会的假设上。因为对人和社会的假设不同,作为研究社会的社会学这门学科才有了不同的模式。
①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的社会学
a.基本假设: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类似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人是社会的产物。
b.实证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类似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学科。它追求的是理论、概念和变数的精确性以及在研究目的和结论上的“价值无涉”。
c.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冲突学派、交换理论等。
d.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表现在,在强调经验材料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力图使社会学的研究通过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化等手段,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目标,进而将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同经验的操作概念联系在一起,实现理论知识体系和逻辑——方法论手段相统一的目的。
②人本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a.人本主义社会学有关人与社会的假设与实证主义恰好相反。在关于人与社会的假设上,人本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与自然界不同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b.人本主义社会学主张,社会学不应当是价值无涉的,而应当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应当依据人们对社会现象赋予的意义来解释社会现象。
c.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要包括社会互动理论、常人方法学、拟剧社会学等。
d.人本主义社会学指责实证主义忽略了社会行动者的特殊性、自主性与互为主体性,忽略了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抹杀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人本主义社会学的这种主张,在社会互动理论中有着集中的体现。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类的独特性在于他们创造与使用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使行动者能够了解自我与他人的期望,并在此基础上对互动的情境做出定义,以便选择适当的行动来适应他人和社会环境。这种以符号为基础的互动行为,就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即社会学必须侧重对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进行观察、描述和主观阐释。
③反思性社会学
a.波洛玛(1989)指出,除了自然主义社会学和人本主义社会学的对立之外,“仍有另外一套跨越于自然主义和解释性社会学的假设。这种假设的焦点是‘社会学家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说,这部分社会学家所侧重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学这门学科本身的问题。在对人和社会的假设上,反思性社会学与前两种社会学有复杂的交叉和重叠的关系。
b.在反思性社会学中,社会学家所致力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主观与客观、行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一系列对立。
c.在反思性社会学中,对社会学自身的研究和认知、对社会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反思,都是重要的主题。在当代社会学家对反思社会学的研究中,他们把科学研究过程本身研究作为对象加以反思,关注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的关系问题,认识到知识生产与学术制度及其他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仅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知识生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意识到认识论背后的社会条件。
d.反思性社会学中另外一个重要主题是社会批判。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是法兰克福学派,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全然是社会学的研究,但其批判的精神和理念在社会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3)社会学发展的新趋势
在1986年4月于纽约召开的东部社会学学会上,吉登斯(2003)论述了社会学在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些重要的新趋势。
①社会学将逐步摆脱l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社会思想的阴影。
②伴随着社会学争论而来的是将出现新的理论综合。
③社会学分析的主要对象将被深刻反思。
④社会学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视对世界体系的研究。
⑤社会科学内已有的学科划分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⑥社会学家将重新重视长期的大规模社会转型过程。
⑦社会学将进一步强化对社会政策或改革实践的研究。
⑧社会运动将继续对激发社会学想象力起主导作用。
三、社会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
1.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学
(1)普及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学提供的有关社会的基础知识,实际上是公民的一般常识。而这种一般常识,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只有具备了这种关于社会的科学知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自觉地适应不断变动着的社会环境,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合格的公民。
(2)社会学在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中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现代技术突飞猛进,使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任何重大问题,都不能单独靠某一门学科的方法去解决。大力开展社会学的研究,在各门科学学科与社会学之间进行合作,将有利于促进整个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3)社会学能够提供社会工作和行政、企业管理所需的知识
社会学是研究人的社会性格、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组织制度的,现代国家的行政组织和企业里存在着大量影响工作态度和生产效率的“人的因素”,以及影响行政和企业经营的种种组织、制度等因素,增进对于这些因素的认识,对于改善行政和企业组织管理,无疑是有益的。
2.内需不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案例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至少有三个重要的结构性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国内需求的有效提高。
(1)滞后的城市化:农村人口被甩在市场之外
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造成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这是一种分裂的工业化。于是,当工业开始大规模生产耐用消费品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没有能够消费这些产品的大量消费者。其原因在于:
①由于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农民的收入长期处于与消费耐用消费品不相称的低水平状态。农民收入的低水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长期被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②城市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许多耐用消费品的使用要以城市生活方式为条件。由此可见,分裂的工业化不仅将农民甩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之外,而且将农民甩在工业品的消费过程之外。
(2)制度不确定性:导致畸形的储蓄倾向
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消费模式与以前时代是根本不同的。如果说,生活必需品时代的消费模式是由人们的生理需求支撑的,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消费模式则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和结构因素支撑的。而要形成与耐用消费品时代相适应的消费模式,一个最基本的制度条件就是社会保障制度。
(3)收入结构与市场需求
收入结构与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要形成与耐用消费品时代相适应的消费市场,必须形成一个相应的结构性条件,那就是“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而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对于富人来说,尽管他们拥有很多的财富,有很高的收入,但对耐用消费品,也包括其他的产品,已经不可能有与他们的收入和财富相称的需求。相反,在另外的一端,就是低收入者那里,尽管他们对耐用消费品有强烈的需求,却没有现实的购买能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内需不足、市场疲软,几乎就成为必然。
②在人们的收入中,偶得性收入占的比重过大,而常规性收入占的比重过小,特别是劳动报酬在这个收入分配中占的份额过小。这样的收入构成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概括地说,这种收入结构造成人们支付能力有如下两个特征:
a.一次性支付能力很强。
b.常规性支付能力不足。
这就导致中国目前消费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买得起,用不起”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汽车。“买得起,养不起”,这是许多人对于汽车消费的感慨。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国家所遭遇的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的问题,尽管从表面上来看是一个经济现象,但实际上是与种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其他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63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18:11 , Processed in 0.13858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