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2:2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49.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1章 先秦部分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秦汉部分(一)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秦汉部分(二)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隋唐五代部分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宋金部分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元代部分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明代部分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清代部分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近代部分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其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广大读者学习专业教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适用于国内外教材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和课(章)后习题,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中国文学史权威教材之一。作为该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几年的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补充典型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中国文学史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本书严格按照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章目编排,共分为10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1章 先秦部分
1.1 复习笔记
一、诗歌——诗经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儒家“六艺”之一。相传为孔子所编定,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1.总体思想内容
《诗经》所收录的大都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它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诸如周人的建国经过、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以及某些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等。此外,诗经也对西周后期动荡混乱的政治局面、统治者的残暴行为以及人民因此所遭受的痛苦等做出了尤为深刻的揭露。
2.具体思想内容
(1)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
(2)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
(3)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
(4)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如《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
(5)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蒹葭》、《郑风·溱洧》、《邶风·静女》、《王风·采葛》、《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
(三)《诗经》分类
《诗经》现存305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1.《风》主要是民间乐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2.《雅》分为《小雅》和《大雅》,主要是士大夫等所作的宫廷乐歌,共105篇。
3.《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等,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共40篇。
(四)表现手法
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1.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2.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3.兴: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五)讽是人们对于诗歌社会作用的主要认识
1.讽占多数。这不仅反映了《诗经》的实际情况,而且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可以说,在阶级社会里,讽是人们对于诗歌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认识。
2.这个认识不但是《诗经》中的大量讽刺诗所由产生的思想基础,而且也是当时社会上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认识。当时社会已公认讽刺是诗歌的主要职能。
3.这个认识一直贯穿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影响历代进步诗人,推动历代进步诗论,促进了大量具有讽刺意义的作品产生。荀子、司马迁、刘勰等都认识到了讽产生于愤。自居易的讽谕诗和诗论是这个传统的发展。
(六)美刺说
1.《诗经》中少数作者明确写出了写作目的和写作动机,表达了自己讽刺或赞叹的情感,如《魏风·葛履》、《小雅·四月》等经过汉儒说诗以后,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这就是美刺说。
2.美刺说反映了我国第一批诗人对诗歌的朴素认识,奠定了我国早期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七)版本
1.今文经学:申培的鲁诗、辕固生的齐诗、韩婴的韩诗,现皆亡佚,仅存《韩诗外传》。
2.古文经学:毛苌的毛诗(毛苌诗说,为西汉时人毛亨所授,故称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盛行于东汉以后。今所传者即为《毛诗》。
(八)《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1.从内容、思想倾向、抒情特点等诸方面来看
(1)《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
(2)《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其余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
(3)《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4)《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
2.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来看
(1)《诗经》的基本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等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小。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都比较平稳简单。
(2)汉代以后,四言诗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写,但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诗型了。反而在辞赋、颂、赞、诔、箴、铭等特殊的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3)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二、散文
(一)历史散文
1.尚书
(1)简介
《尚书》,也称《书经》,是关于中国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所记大多是有关政治的一些言论和史事,有的出于当时史官的记录,有些是根据史料的追述。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相传由伏生口授,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是为《今文尚书》,《尧典》为其中的一篇。伪《古文尚书》把下半篇分出,并加二十八字,作为《舜典》。
(2)特点
①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②就文字内容而言,《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即指这个特点。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③《尚书》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a.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b.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c.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3)思想倾向
①总的来说,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为现实提供借鉴;
②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4)要旨
《尚书》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后经秦代焚书,损失很大。
该书要旨:
①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
②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5)《尚书》记载的文学理论
《尚书》记载了中国早期的文学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诗言志”
“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后世文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感情的特点,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古人在“诗言志”的认识基础上,已注意到“采诗观志”并曾经把“采诗”作为一种制度,力图充分发挥诗的认识作用,使之为统治者的政治服务。
②关于“诗言志”
a.提出:出自《尚书·尧典》的命题。
b.内涵:“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其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c.影响:“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它总结了诗歌的语言性和思想性两大特征,说明了两者的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
③诗的教育作用
a.“志”,既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古代统治者把这种思想概括成诗能“持其性情”,并十分重视诗所言的“志”的性质。
b.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常出现“言志”和“缘情”的对立。这种对立的理论主张之所以在文学批评史上出现,其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思想要求在文学理论上的反映。
(6)体裁
有三种分类法:
①四种说:典、训诰、誓、命;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
②六种说:典、谟、训、诰、誓、命;来自“可能是孔安国所撰”的古文尚书序。
③十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征、贡、歌、范;来自孔颖达监修的尚书正义。
(7)注释本
历来注释和研究《尚书》的著作很多,有唐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宋蔡沈的《书集传》,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2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
(8)《尚书·尧典》的文艺思想
①关于“诗言志”的提法
“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在先秦时期,“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言志说的实质是要求将诗歌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②《尧典》说明了早期艺术是诗、舞、乐三者的结合
a.《尧典》说明了在文学发展初期,诗、乐、舞的紧密联系。从文学起源的情况看来,一般的是伴随劳动节奏而产生音乐,因音乐而产生歌辞。在当时,乐和诗同样起着“言志”和教育人的作用。
b.诗与乐到后来才发展成两个独立的部门,产生以“声”为用的乐,和以“义”为用的诗。诗、乐、舞的紧密结合,《吕氏春秋·古乐》有所记载。《尧典》所述与此可以互相印证,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文学起源的重要历史资料。
《尚书》是我国现存的较早的古籍。“诗言志”是早期的诗歌理论。它在我国文学批评上的影响源远流长。
2.左传
(1)简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先秦历史文学中的一部著名的作品。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2)主要内容
①记录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止,共二百五十五年内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间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诸如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大小统治者荒淫残暴的罪行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也包含着相信占卜等落后的成份。
②写作技巧上,《左传》叙述战争和复杂的事件有条不紊,繁简适当,又善于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其它的细节中描绘形象,突出性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人所推崇,对后代撰写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有较大的影响。
(3)伦理思想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
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4)作品评价
①《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
被评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②《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它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服虔、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5)叙述方式
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
其他手法:
①倒叙和预叙;
②插叙和补叙,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
这些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起。预叙即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
(6)编年体例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时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
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
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
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
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
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
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
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
(7)文学特点
①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时间的故事情节化;
②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③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④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8)后人注释
《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诂》,清洪亮吉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清刘文淇等撰。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撰。
(9)外交辞令
①《左传》记载了很多文采斐然的辞令,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
②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里的分析见长。
③《左传》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韵味悠深。
(10)出现成语
东道主、肆其西封、退避三舍、及瓜而代、言归于好、魑魅魍魉、狼子野心、外强中干、表里山河、厉兵秣马、馀勇可贾、灭此朝食、困兽犹斗、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剑及屦及、鞭长莫及(鞭不及腹)、城下之盟、尔诈我虞、贪天之功、居不重席(居不重茵)、一之谓甚(一之为甚)、假途灭虢、经天纬地、多行不义必自毙、一鼓作气、居安思危、一问三不知
3.国语
(1)简介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2)内容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
①《国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证记言。
②《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记录重大历史时间,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
③《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齐桓公的论证之语。
④《晋语》篇幅最长,共有九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实际。
⑤《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
⑥《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少记重要历史时间。
⑦《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
⑧《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3)艺术特色
①长于记言;
②有虚构故事情节。
(4)思想倾向
①《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如《鲁语》记孔子语则含有儒家思想;《齐语》记管仲语则谈霸术;《越语》写范蠡尚阴柔﹑持盈定倾﹑功成身退,带有道家色彩。管仲见齐桓公
②《国语》与《左传》﹑《史记》不同,作者不加“君子曰”或“太史公曰”一类评语。所以作者的主张并不明显,比较客观。
③《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思想在书中得到了继承。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
(5)历史评价
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为:
①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
②在叙事方面,亦时有缜密﹑生动之笔。
③由于原始史料的来源不同,《国语》本身的文风不很统一,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④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⑤《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
⑥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6)社会影响
①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②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③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4.战国策
(1)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作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2)内容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战国七雄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3)特点
①《战国策》的文章语言风格独特,长于说事,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②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4)体例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知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今本共33卷:东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齐策6卷,楚策4卷,赵策4卷,魏策4卷,韩策3卷,燕策3卷、宋卫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5)《战国策》突出人物
①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东周洛阳人。事迹在《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出身寒微,读书刻苦,向往富贵生活,具有强烈的功名心,且知识丰富,能言善辩,善于运筹帷幄,为人主出谋划策,但没有自己固定的政治主张与理想,在战国时代纵横家中他是比较典型的。有关苏秦的详细史料,可参见《史记》苏秦列传,《东周列国志》等。
②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事迹在《苏代劝秦王留甘茂》中。③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
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之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
(6)《战国策》成语
一尘不染 大庭广众两败俱伤南辕北辙亡羊补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羽翼未丰引锥剌股门庭若市返璞归真狡兔三窟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安步当车不遗余力、不翼而飞侧目而视高枕无忧汗马功劳画蛇添足挥汗成雨三人成虎
(7)评价
①《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②《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③《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有三大特点:一智谋无双,二虚实相间,三文辞巧妙。
④《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二)诸子散文
1.论语
(1)《论语》简介
《论语》是用语录体写的最早一部儒家“经典”。书中记录孔子和他周围人物的言论和行动。撰写的不止一人,成书可能在孔子逝世的公元前479年以后。《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现存《鲁论》二十篇。
(2)孔子对文和道德的论述
①“有德者必有言”
孔子特别强调文和道德的联系,提出“有德者必有言”的看法。他在和子贡、子夏讨论《诗三百》中某些篇章时,把文艺作品道德伦理化。他还进一步把《诗三百》归结为“无邪”,将全部作品说成为都符合他所宣扬的“仁”“礼”等的要求。他认为诗和道德修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②“文质”说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③“辞达”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3)孔子对文学社会作用的重视
①“兴观群怨”说
a.内涵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b.意义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第一,兴、观、群、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和具体要求的概念。孔子谈论诗、文,是和当时礼教政治的道德伦理规范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他的基本观点。“兴于诗,立于礼”,即诗必需以礼为规范;“观风俗之盛衰”,主要是对统治者而言。“群居相切磋”,所指的主要也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交流切磋;“怨刺上政”,虽是被允许的,但由于“诗教”的约束和“中和之美”的规范,这种“怨刺”又必须是“温柔敦厚”、“止乎礼义”的。总之,提倡诗的“兴、观、群、怨”作用,是为了“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政治目的。
第二,“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一项重要贡献。虽然对它的具体社会内容,需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但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它总结了我国文学在当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诗经》所提供的丰富经验,把文学的社会功能概括得相当完整、全面,反映出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十分深刻。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早期就能提出这样的理论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兴、观、群、怨”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长期发展中,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后世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社会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武器。如刘勰针对缺乏怨刺内容的汉赋所提出的:“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在唐代兴起的反对齐、梁遗风的斗争中,诗人强调诗歌的“兴寄”以及唐代新乐府作者所强调的“讽谕美刺”和“补察时政,□导人情”的作用,都继承了“兴、观、群、怨”说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在黄宗羲的《汪扶晨诗序》及其他许多作家的文学主张中,还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巨大影响。
第四,“兴、观、群、怨”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尤其是在政治黑暗腐败和民族矛盾激烈的时代,它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例如“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歌,南宋时期陆游、辛弃疾的诗词等。就从不同的方面发挥了文学的兴、观、群、怨的作用。但这一理论对后世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消极的影响。除了它在思想内容上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外,还表现在后世一些人常常由于只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本身特点和规律,或把文学的社会功能理解得过于偏狭,例如对于山水诗、爱情诗的某种排斥就是如此。
②孔子对文学的艺术特征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因而他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论述比较全面。他在概括前人成果的同时,对诗的社会作用作了较有系统的理论表述,在理论上比前人发展了一步。
③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有其具体的阶级内容,归根结底是为了“事父”“事君”,为统治者服务。他的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一一“仁”“礼”等同样渗透在兴观群怨说中。
(4)孔子论诗乐很重视中和之美
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是他哲学理论上的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后来以“温柔敦厚”为基本内容的“诗教”的建立。
②崇尚中和之美的孔子,对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民间乐曲采取轻视、排斥的态度,说“郑声淫”,主张“放郑声”。而对于《韶》、《武》古乐则推崇之至,“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则反映出他复古守旧的倾向。
③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思无邪”说和“尽善尽美”说。
a.“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
第一,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第二,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第三,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b.“尽善尽美”说
第一,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第二,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第三,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5)孔子文论思想的影响
①在孔子的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处于始创阶段,他在诗歌社会作用等问题上的论述,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文学本身的特征,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孔子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积极影响
a.强调“诗教”,其基本观点,是肯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是受孔子“诗教”观的影响;
b.“思无邪”成为文学批评的标准;
c.文学的社会作用,即“诗可以兴、观、群、怨”说,尤其是“诗可以怨”,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
d.“辞达”说、“文质”说;
e.“尽善尽美”说,这一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总之,孔子的文艺思想表现了其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入世品格。这种经世致用的文艺观对后世在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理论的积极影响。
2.孟子
(1)简介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2)内容
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3)书中成语
不远千里、五十步笑百步、明察秋毫、始作俑者、缘木求鱼、引领而望、挟泰山以超北海、寡不敌众、妻离子散、匹夫之勇、出尔反尔、与民同乐、顾左右而言他、水深火热、救民水火、箪食壶浆、揠苗助长、事半功倍、出类拔萃、与人为善、解民倒悬、具体而微、心悦诚服、反求诸己、彼一时,此一时(此一时,彼一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地利人和、舍我其谁、绰绰有余、为富不仁、守望相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乱臣贼子、为渊驱鱼、自暴自弃、不虞之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手舞足蹈、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赤子之心、好为人师、不为己甚、左右逢源、夜以继日、自怨自艾、先知先觉、却之不恭、知人论世、专心致志、一暴十寒、舍生取义、杯水车薪、以邻为壑、独善其身、习焉不察、不言而喻、引而不发、仁民爱物、当务之急、一毛不拔、尽信书、不如无书、茅塞顿开、言近旨远、同流合污。
(4)艺术特色
①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又精炼准确。
②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的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③风格特征是气势浩然。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④修辞手法上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5)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①“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是指清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于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②“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的原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名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6)学说要点
①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②心性论
“性善”与“四端”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③义利之辨
即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④政治思想
a.民本说: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
b.法先王: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c.仁政与王道: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然后方推行仁政。
⑤德治观念
a.孔子论“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b.反对霸政,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c.恢复井田制度,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⑥教育主张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⑦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7)注本
《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3.荀子
(1)《荀子》简介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荀况,字卿,赵国人,生活年代后于孟轲。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二十卷、三十二篇,作者吸取、改造并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学说,也吸取了战国其它学派的思想,成了战国后期的重要思想家。《荀子》书中直接谈到文学的不多。
(2)荀子论“言”
荀子论“言”,有三个主要论点:
①特别强调道。荀子提出了文以明道的主张。道的实际内容是礼义。他认为一切言论,凡是合乎道的、宣扬道的,就是好的;凡是离开道的、违反道的,就是坏的。
②由于对道有不同的态度,所以可分成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圣人之言,最为完美,是崇敬的对象,效法的标准。而小人的奸言,“虽辩,君子不听。”
③“言”和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言”对政治起不同的作用。圣人之辩,“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小人之辩,“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
(3)思想倾向
①从哲学上说,荀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在天人关系上,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有“天职”,人有“人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既说明规律的不可抗御,也强调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在经济上,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无夺农时”等主张。为以后历朝历代所遵守,至今仍有借鉴之处。
③在军事上,其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以德兼人,反对争夺。要隆礼贵义,好士爱民,刑赏并重。此外,还论述了为将之道,如六术,五权等。
④学术上,坚持儒家“正名”之说,强调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主张“法后王”即效法文、武、周公之道。又由于主张“性恶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荀子成为后来出现的法家的开启者。
(3)荀子文学思想的内容
①荀子对于“言”的论点,也就是对于文学的看法。“明道”是荀子文学观的核心;关于圣人之“言”的理论,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征圣”的主张。
②《诗》是荀子文学思想中“宗经”主张的实践。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明道是三者的中心,这就是荀子文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它奠定了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的文学观。
(4)荀子论“名”
①荀子论“名”,分析非常精密。“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辩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这是荀子对“名”的要求,也是对于文章用词命意的要求。
②词的概念明确,那么句所表达的意也自然明确,虽似朴质,却很精当。假使玩弄概念,或“用名以乱名”,或“用实以乱名”,或“用名以乱实”,那就成为当时的“邪说僻言”。这是荀子所极端反对的。
(5)荀子论“乐”
荀子论“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他的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有名的《乐论》是他论乐的专文。荀子关于音乐的见解中有不少地方和文学批评有关。
①荀子认为音乐的产生和人们对于音乐的需要,是“人情所必不免”的事情;人们内在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反映人们各种各样思想感情变化的不同音乐,能使人产生“心悲”、“心伤”、“心淫”“心庄”等不同的心理反应。
②荀子指出,因为音乐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所以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面貌;因为音乐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巨大教育、感染作用,所以它能对整个社会的民情风俗以至国家的安危治乱发生直接影响。
③荀子反复批评了“非乐”的墨翟,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正其乐”,并利用音乐教化人民,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荀子重视乐教的主张,是他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在音乐领域的体现。
4.墨子
(1)简介
墨子,名翟,鲁国人。约生于公元前四六八年,卒于前三七六年(周安王二十六年)。相传做过宋国的大夫。曾到过楚、卫、齐等国。墨子主张简朴节俭,反对礼乐繁饰;主张勤劳刻苦,反对声色逸乐。重质而轻文,弃华而务实。他的尚同、尚贤,非攻、尊天等思想,与儒家大致相同;他的兼爱、节用,非乐、非命等思想,则与儒家相对立。
《墨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其中汇集了他弟子和后学者的记录。《墨子》文章的特点是逻辑性较强,语言质朴。它因被儒家斥为异端,故自来学者治之者很少,书中脱误也较多,直至清代,始多从事校释研究的人。
(2)墨子文学思想的要点是“尚用”与“尚质”
墨子文学思想的要点是“尚用”与“尚质”。为了使文学发挥对政治的作用,他主张“言有三表”:
①“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指言必有据,以古代圣王言行为准则;
②“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是说立言要从实际出发,以百姓的实际体验为依据;
③“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强调立言着文要考虑客观上对于政治的实际效果。三表是墨子提出的立言、著文的原则和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3)墨子强调作品的实用价值
墨子强调作品的实用价值,认为应该“先质而后文”,并提出反对“以文害用”的见解。
(4)墨子的“非乐”主张
①墨子从“尚用”、“尚质”的观点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他认为统治者的音乐享受,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很不利。音乐艺术的享乐,无论是对于从事政治活动的统治者,或者是对于从事劳动生产的被统治者,都没有任何益处,只能带来损失。
②在当时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墨子反对儒家大力提倡音乐以助长贵族奢侈享乐的生活,斥责统治者欣赏晋乐就是“亏夺民衣食之财”,这些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看法。
③墨子反对统治阶级把精神享受建立在对人民进行剥削掠夺的基础上。他主张“非乐”,是因为它们“不中圣王之事”、“不中万民之利。”这透露了他的非乐是小生产者的观点的一种反映。
(5)墨于“三表法”
①三表法是在《豐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②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名,有用之者”,“上本之子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③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
④此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与历史局限。
5.庄子
(1)简介
①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约生于公元前三六九年,卒于前二八六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为漆园吏。
②《汉书·艺文志》道家著录《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
(2)内容
①内篇,是郭象所定,属于庄学之内,一般认为应是庄子所著,是庄子思想核心,七篇可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内七篇篇目都为三字,与外、杂篇取各篇篇首两字为题不同,内篇篇目皆标明题旨,应属后人所加。
②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一般认为他的来源驳杂,秦汉以来,多数仍认为与内篇同属庄子作品。宋代苏轼指出其中有四篇,应非庄子所作。清代王夫之论析外、杂篇思想与内篇不同,不是庄子之书。至今,一般认为外杂篇,应是庄子后学及道家相关学者所作,经长期积累,由汉朝人所编汇,附于内篇之后。外杂篇之编纂,反映汉朝人对庄子思想与道家体系的理解。
(3)庄子的文学观
①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功功利影响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坐忘”。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庄周梦蝶”即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②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自然”、“素朴”。庄子队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提倡天籁,反对东施效颦。
③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得意”、“忘言”。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子“言”。由言的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
(4)《庄子》艺术特点
①文章的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在似乎矛盾的言论中有着深邃的智慧,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
②文章结构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
③句式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④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⑤《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
(5)注本
历代《庄子》注本,以郭象注、成玄英疏最为重要。严灵峰所编《无求备斋庄子集成》正、续二编已经多达数百部注本。今人王叔岷所著《庄子校诠》最为精详。
6.韩非子
(1)简介
①《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又称《韩子》。该书以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见长,又善于用浅近寓言说明抽象的道理。在韩非生前即已流传。西汉刘向校书,列入了几篇他人著作,如《初见秦》、《有度》和《存韩》的后半篇。定《韩子》为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
②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③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以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他还继承了荀子的人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
(2)思想内容
①《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突出,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③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艺术特色
①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②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③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4)注本
有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收集清朝学者对《韩非子》在考订和训诂方面的研究成果;近人陈奇猷的《韩非子集释》,亦在考订训沽方面收集前人对于《韩非子》的研究成果,内容更为丰富。梁启雄的《韩子浅释》,注释简要,便于初学。
(5)法家思想
①反对礼制: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②法律具有巨大的作用
a.“定分止争”,即明确物的所有权。
b.“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③“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
④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⑤“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⑥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法家其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利用。
7.吕氏春秋
(1)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吕氏春秋》文章大都篇幅不长,而组织严密,运用故事来说理,颇为生动。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2)主要内容
①《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
每纪都是15篇,共60篇。本书是在“法天地”的基础上来编辑的,而十二纪是象征“大圜”的天,所以,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来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八览,现在63篇,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②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的旧说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览》与《周易》《春秋》《离骚》等并列,表示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
(3)注本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毕沅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和王晓明的《吕氏春秋通诠》可以作为参考。
(4)《吕氏春秋》的思想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
①《吕氏春秋》有“执一”、“抟”这样的观念。“执一”和“抟”就是中央集权。这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②《吕氏春秋》对墨子提倡的“节葬”观念是赞同的,但是反对墨家提出的“非攻”。《吕氏春秋》主张兴“义兵”,《吕氏春秋》认为,一味地反对战争是没有意义,并且是不对的,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这实际是为秦国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辩护。
③在物质的起源问题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说拿过来加以改造。认为“太一”是万物的本源,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④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
⑤《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只有“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⑥《吕氏春秋》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将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提出“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乐》),又从“心”“物”感应关系,论述了音乐产生的心理过程。提出了“适”的概念,强调要音“适”和心“适”,才能获得美的感受。
(5)艺术特征
①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②《吕氏春秋》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这些寓言大都是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另一个成就。
③《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
(6)《吕氏春秋》的评价
①《吕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②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但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资料价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富有教育意义。
③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
(7)《吕氏春秋》的影响
①《吕氏春秋》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因而保存了各家的思想资料,成为先秦思想的资料汇编,许多古代的遗文佚事也靠它得以保存,史料价值较高。尤其珍贵的是《上农》、《任地》、《辨士》等篇,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
②《吕氏春秋》一书包容各家,具有调和色彩,所以也反映了当时儒法合流的某些趋势。《吕氏春秋》中某些法家的观点,往往渗入了儒家的成分。
③《吕氏春秋》一书在编书的方法和体例方面,比以前有所创新,对于后世《太平御览》等类书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
三、辞赋和古代神话
(一)辞赋
1.屈原赋
(1)屈原简介
①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王同姓贵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学识丰富,具有远大政治理想,主张任用贤能,修明法度,抵抗秦国侵略。曾辅助怀王图议国事,处理内政,应对诸侯,甚得信任。后为同僚上官大夫所谗,被怀王疏远。顷襄王时,更因令尹子兰之忌,被流放到江南。最后他鉴于国家政事曰益混乱,为秦国侵凌,迫近危亡,悲愤忧郁,自投泪罗江而死。
②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骚体”的创始者,作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强烈地反映了他的进步政治理想,坚决与黑暗现实抗争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的精神。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想象丰富,文辞绚烂,是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西汉时,刘向辑集屈原、宋玉及汉代东方朔、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为《楚辞》,东汉王逸为作章句。
(2)屈原个人作品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3)屈原的文学成就
①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②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
③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4)《离骚》内容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篇中反复申述作者远大的政治理想,诉说在政治斗争中所受的迫害,批判现实的黑暗,并借幻想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反动腐朽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5)《离骚》结构
①全诗以叙事为脉络,分为五大章。就情节结构上来说:
第一章(被贬)从家世和出生写起,诗人回顾了有生以来的奋斗及其不幸遭遇。
第二章(反思)接着面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经过反思,坚定了信念。
第三章(再试)又积极地重新求索,然而上下求索后却没有结果。
第四章(徘徊)诗人又陷入苦闷与徘徊之中。
第五章(他投)最后虽然在通过审慎思虑后决定西去,但充满憧憬的西去还是因为“眷顾楚国”而决然中途放弃。结果只能选择“以死殉国”。
②在五大章的基础上,全诗也可以分为份量相当的前后两部分,即第一、二章共91行为前半部分,写诗人有生以来的不懈追求与奋斗,以及遭致失败之后所引发的省视与思考,第三、四、五章共97行为后半部分,写诗人矢志不渝地继续努力,以及努力无果之后所产生的矛盾与苦闷。
③诗歌通篇是第一人称叙事的结构,情节分明,脉络清晰,而它的言志、抒情,则全都融入叙事过程之中,密切结合情节发展的具体阶段来进行,从而达到一种悲愤倾诉的强烈效果。
(6)《离骚》艺术特色
①《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②《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③《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
④《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⑤《离骚》中又多用对偶。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⑥《离骚》又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汩”、“搴”、“莽”、“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
⑦《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宋玉赋
(1)宋玉简介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成语“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2)宋玉的文学成就
宋玉是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他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伤春”与“悲秋”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云雨”意象。宋玉是中国第一位创作游戏文学的作家,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美的作家,第一位创作艳情文学的作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创作山水文学的作家。
(3)《九辩》的思想内容
①总的来看,“九辩”在内容上是有机的整体;分开来看,“辩”又是整个乐调的组成部分。宋玉的《九辩》,是借古乐旧题来抒写自己贫士失职、怀才不遇、老而无成、报国无路之愤慨的,内容主要是悲秋、感遇、思君。这三者又互相交织、彼此渗透、融为一体。诗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但不象屈原那样激烈和执著,情调相对有些低沉。诗中悲秋感怀的主题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九辩》以饱蘸激情的笔触首先描绘了肃杀凄凉的深秋景象。“悲秋”二字,首标其目,点明本旨,奠定了作品的基调,也象征着宋玉所处的时代。
在人生的重大关头,宋玉缺乏屈原那种刚毅无畏、正道直行、九死不悔的精神;而只有隐忍、哀伤、执着而又无奈的悲天悯人。他不能挺身而出,顽强斗争;而是洁身自好,穷处守高,独善其身。他持守高洁,有可取的一面;但又有消极的一面。他自叹自怜,无非纠缠着一个“我”字。这剪不断的愁丝织就了冲不破的罗网,使他这春秋已高的才士空余惆怅、彷徨、凄怆。
③宋玉是忠君的,因而又是思君、怨君的。他以“美人”自况,由于人生偃蹇而郁悒悲愁,千里迢迢远适异地,但是这飘萍飞絮何处才是归宿?思君之诚,报国之忠,均难达于君听。他的怨君,是由于忠君君不察、思君君不知而生的,所以他不恨、不怒。
(4)《九辩》在内容与形式上承袭了屈赋的流风余韵,但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创的艺术特色
①《九辩》的“悲秋”特色:诗人带着浓重的感伤情绪体味这秋色秋声秋意,就使这自然景象也染上了凄惋的感情色彩。同时,染上愁意的自然物色又反转来刺激人的感官,叩响人的心弦,使人倍觉神伤。好象大自然展现在愁人面前的秋色特浓、秋声特悲、秋意特深。这就达到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然后,诗人又通过这凝铸的含情之景与含景之情,把自己的心声传染给人们,引起别人情感上的共鸣。宋玉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第一个以“悲秋”名世的诗人,在他之后,历代许多“悲秋”的骚人墨客大多是受了他的感召的。
②宋玉赋的艺术风格是婉丽清新、缠绵悱侧、低回欲绝的,他的作品是情信而辞巧的,以宛曲之文抒隐微之情,有自己的性情面目。同时,因为宋玉服膺屈子,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有模仿或袭用屈赋句意、词意之处,时露斧凿痕,这便是宋玉作品的白璧之瑕了。
3.荀卿赋
(1)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2)儒学地位
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①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②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
③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
(3)思想观点
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①“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a.天道自然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b.“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c.“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
d.“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我们要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②“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a.“人之性恶”——自然资质为性的性恶论
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b.“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论
荀子认为,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荀子以为,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其则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③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就道德修习而言,荀子认为最高的要求就是“成圣”。圣人与普通人一样,也只有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成就自己。
(3)语言特色
①荀子的文章,独具风格。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
②特别强调论辩的重要性。在文辞上,相互呼应。荀子之文思理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反复推详,一篇中首尾一贯,一气呵成,整体理论系统严密,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二)古代神话——山海经
1.简介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全书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一些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后羿射九日等,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山海经》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经西汉刘歆校书,才形成现在的书籍。
2.流传版本
《山海经》传本较多,除各种单行本外,收入丛书者有:
《道藏》本、山海经怪兽(40张)、《四库全书》本、《格致丛书》本、《二十二子》本、《百子全书》本、《四部备要》本、《龙溪精舍丛书》本等。
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郭璞的《山海经注》。清郝懿行采前人注释之长,撰《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别为《订论》一卷,贡献甚大。今人袁珂的《山海经校注》集诸家之长而又时有新见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3.书籍特点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有如下几个特点:
(1)《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2)《山海经》保留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3)《山海经》与东夷有关;
(4)《山海经》两个组成部分;
(5)《山海经》描写顺序的不同。
4.《山海经》的评价
(1)评价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
(2)《山海经》的性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
①《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东汉班固则列入术数类,而刘秀歆则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晋郭璞很推崇《山海经》,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
②至明代,胡应麟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祖”,始将该书列入“语怪”之书。
③清《四库全书》也把此书列入小说类。近代鲁迅也认为此书是巫觋、方士之书。然而大多数论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其中尤以《五藏山经》地理价值最高。
(3)历代对《山海经》的地学价值的认识经历着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①东汉时,著名的治水专家王景,从治卞入手治河,临行,明帝赠送给他的参考书中就有《山海经》。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引用《山海经》达80余处。
②以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王尧臣《崇文总目》皆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书。明清时代是《山海经》地学价值被贬时期,被说成“多杂以神怪”、“道里山川难考据”。
③至近代,顾颉刚作《五藏山经试探》,发表了许多极为精辟的见解,使人们重新认识《山海经》的科学价值。
④其后,谭其骧又作《“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利用《山海经》中丰富的河道资料,将《北山经》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一条一条梳理,并加以排比,考证出一条最古的黄河故道。此文的发表,进一步确立了《山海经》尤其是《五藏山经》在地理学上的科学地位。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4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5 12:11 , Processed in 0.15664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