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理工大学2012公共经济学入学考研真题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范老师 发表于 14-10-30 17:5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名次解释
  社会边际成本
  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多一个单位该种产品所导致的资源消耗的价值增量。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弥补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公共预算
  公共预算定义为:公共预算就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为了保证政府职能的有效运转,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①公共预算涵盖整个公共财政领域;
  ②公共预算以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是对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进行的计划安排;
  ③公共预算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预算的执行过程也受到法律的严格的监督,不经法定程序,任何人无权改变预算规定的各项收支指标。
  转移性公共支出
  转移性公共支出:也叫政府转移支付,是通过“公共收入——国库——政府支付”过程将资金从收入方转移到支付方。转移性公共支出是一种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的无常支付,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地、单方面的转移。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作用范围:转移支付性资金一般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财政补贴支出费用上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不缴纳费用而人人都能享受的产品。虽然产品共同享有的范围可以不同,但作为公共产品,必然就是人们集体使用这种产品,并共同享有其利益,而难以把集体使用的部分和个人获益加以区分。
  税收转嫁
  税收的转嫁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调整市场交易价格的方法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
  二、简答
  1、解释市场失灵即政府应如何消除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它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外部负经济效果、垄断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生产、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商品交易以及社会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狭义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它主要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引起的。
  ①进行宪制改革→(政府的政策偏差)
通过立宪建立政府政策制定的规则、建立约束经济和政治活动者的规则或限制条件,从而使政策方案按照法定的程序更合理更科学的制定和执行,以减少和避免决策和执行失误
  ②在政府机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政府政策的低效率)
  只要打破公共物品生产的垄断,在政府机构内部建立起竞争机制,就可以消除政府低效率的最大障碍。
  ③对政府的税收和支出加以约束→(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
  政府的收入来源与税收,政府的支出必然依赖税收状况,因此对政府的税收和支出加以约束,就会从根本上抑制政府的过度增长或机构的过度膨胀。
  ④引进利润动机→(公共物品的供给低效率)
  即在政府内建立利润激励机制,允许政府部门对节省成本的财政剩余有一定自主处置权,同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严格的监督机制。
  ⑤建立监督机制→(寻租活动)
  成立专家委员会定期对政府机构进行评审,确定其应提供的公共产品量及预算资金等。
  外部效应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1)正的外部效应:所谓正的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主题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活动主体产生的有利影响,使之不付代价地受益。
  ①生产的外部正效应:就是一个生产者的投入或产出给另一个生产者带来不付代价的收益,即某厂商因别的厂商的生产活动而无偿受益。(养蜂人与果园)
  ②消费的外部正效应:就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消费的外部收益。(注射疫苗、私人家庭的花园等)
  (2)负的外部效应:所谓负的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活动主体造成的不经济影响而为之付出的成本、代价,或者将成本、代价强加于其他经济主体身上。
  ①生产的外部负效应:就是一个生产者的投入或产出使另一个生产者增加成本或代价。这种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对稀缺的和使用不受限制的公共资源来说表现的更为明显。(如造纸厂、公共池塘捕鱼、油田)
  ②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就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会造成另一个消费者消费的外部成本。(如吸烟、高峰时间驾车外出)
  解释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
  (一)税收公平原则:
  定义、地位/重要性: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首要原则,维系税收公平是保证征收目的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A 受益原则(该原则不能推广到所有场合,因为对公平标准的判断有很大局限性。)
  B 负担能力原则——关于如何测定纳税能力:
  ①客观说:主张以纳税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为测度纳税能力的标准。
  ②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到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尺度
  而牺牲程度的测定,又以纳税人纳税前后从其财富得到满足(效用)的差量为准。
  (二)税收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可从多方面理解:
  从经济运行机制有效性——有利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效运作
  从资源配置——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税务行政角度——税收过程本身要提高效率
  社会保障的含义及其功能
  定义: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动员全社会力量,用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办法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社会的贫困群体实行社会救助,提供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的社会成员,或者在其收入无法维持必要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保障其享有基本的生活权利。
  社会保障的功能:
  ①保障与补偿功能:既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也是其最基本、最直接的功能。主要是体现在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两个方面。社会救济具有鲜明的扶贫特征,社会保险是一种事后补救手段,同时也是一种事前预防措施,能有效地分散风险。
  ②社会稳定功能:为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有必要通过政府的干预,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劳动者乃至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促进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
  ③经济调节功能:从宏观上看,社会保障被称为调节经济的“减震器”,可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使其均衡协调,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微观上看,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资金的来源与使用在时序上的分布,使其协调均衡,也可以调节各方对社会利益的分享。总之,社会保障基金在国家的财政运用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④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的是在于缩小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这种对市场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分配不公平进行纠正的功能有两种方式:一是垂直性再分配,二是水平性再分配。
  5、公债的特点和结构
  特点:
  ①公债的发行或认购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当政府决定发行公债时,公民是否购买完全由其对公债投资价值的判断和购买能力决定。另一方面,政府发行公债所依托的是信用而不是政治权利。
  ②公债是有偿收入:通过发行公债取得的公共收入政府必须按期偿还,此外还要按事先约定标准支付一定数额利息。
  ③公债收入形式灵活:是否发行公债以及具体的发行量和发行方式,完全由政府通过对公共支出的需求状况、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分析灵活的确定。
  公债收入的基本功能:
  ①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最基本的功能:用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对于经济体系的消极影响很小,只是对社会储蓄资资金流向的一种重新分配,既不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又不会过度的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造成无毒的通货膨胀,还可以迅速取得所需资金。
  ②公债还具有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是政府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调节手段之一。通过公债发行与回购,财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流通货币总量,从而实现相关调控目标。
  结构:
  债权主体结构:实际上就是公债资金来源的结构
  国债期限结构:代表了未来公共财政偿债支出的时间表
  三、论述
  1、说明我国现阶段教育支出现状并提出改革建议政策方向。
  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现状:
  我国目前教育支出现状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结构上,无论是与规范理论的要求相比较,还是与其他国家的一般支出水平相比较,均显得不尽人意。
  ①财政性教育投资不足: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与经济发达的国家不可相提并论,与世界平均水平也相距甚远,甚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历史比较来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也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原因: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向企业和个人倾斜,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由此引起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降,造成财政性教育支出严重不足。
  ②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这首先突出的表现为三级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政府应在基础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而在高等教育中期辅助、推动、引导作用。但是我国三级教育经费上的分配却并非如此。长期以来政府几乎包办了高等教育,而我国对初等、中等教育的投入与许多国家相比显得相对不足。不仅如此,我国高等教育中还存在着效益低下问题。
  ③现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由政府包办,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现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
  中国公共教育支出改革的政策方向:
  一 改进预算管理体制:考虑单独设置“教育经费类”级科目,汇总目前分散在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教育经费,以便真实而又清晰的反映教育经费的支出状况。在此基础上,改革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将所有学校及其各类教育经费拨款统一归科技政府教育部门管理。
  二 加大财政支持教育的力度:政府应转换职能,调整支出结构,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此外政府教育基建投资属于资本性支出,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效率。本着成本收益相对应的原则,教育基建投资可通过教育公债来筹集资金,将成本分摊到它所产生效益的各个时期中去。
  三 优化教育投入结构:一是优化三级教育投入结构,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全社会参与战略,采取自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学办法。二是优化地区教育投入结构,中央政府应该通过平衡各地区之间教育条件特别是义务教育条件,来保证所有国民享有基本教育机会与权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5 17:03 , Processed in 0.0783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