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到那些身心灵修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3yagn 发表于 12-10-30 22:0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唉,其实从决定考研到现在,心态一直还挺平和的,已毕业,辞职考研想的很清楚,换个环境,更高的起点,未来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一切正常,在复习过程中,也逐渐了解这门学科,对自己本身思维各方面也开阔许多
但是,最近看到胡因梦、张德芬、许宜铭还有之前的李一之流,整日宣扬什么灵修了,谭崔了,甚至上演聚众淫乱的戏码,还被人奉为人生导师。很难受,自己也不知道难受什么,或许是怕有一天别人听到我是学心理学的就与上述人划等号。看到他们博客上记载的内容,感觉整日关注内心的人好可怕,他们的生活就是各种讲座各种班培训什么心灵之旅。。。我怕自己会变成这样的人,一个不实在的人(个人定义无褒无贬)
我觉得学习心理学是学习一种方法论,学习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更全面,不会轻易否定别人,起码到现在为止是这样的,人还是实在的人,关注日常的衣食住行。只是今晚只是搜了一下关于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出现了一堆上述信息,就让我心里受到很大的干扰,唉,我开始怀疑自己了
我想问本专业的同学和已经读研的同学,你们会遇到这种困扰吗
22#
袁敏之 发表于 12-11-5 15:02:5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观点,我看过张德芬的书,我觉得有些东西和心理学还是挺像的,她和马丁纳写的一本《心灵突破60问》看看还是挺有用的,是帮助你走出偏执找回自己的书,就是感觉马丁纳总在里面做他那个生活花精的广告……
21#
fjh890515 发表于 12-11-4 20:04:04 | 只看该作者
觉得楼主有点偏激了,别的人我不清楚,但是张德芬确实不能算“不实在”的人,不少心理学本科生都推荐她的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其实你自己读读的话,会发现她的多数观点都是源于心理学。比如我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就是“每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是一件礼物,只是有时候礼物的包装不太好看“,这个观点就是源自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格里曼创立的《积极心理学》。
楼主说的情况,现在确实有,心理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非常苍白,而很多伪心理学更是大行其道。所以,如果能考上心理学研究生,我必将为心理学在中国的普及奉献终生。
20#
LAEXELIN 发表于 12-11-4 13:18:23 | 只看该作者
搞研究吧,研究比较干净
19#
olululu 发表于 12-11-4 08:22:10 | 只看该作者
李河合 发表于 2012-10-31 21:53
以下为一己之见,仅做参考。

我怎么觉得那群家伙各个都是顶着“灵修”的名义在实行兽欲的神棍呢,跟心理 ...

你说的太好了!他们确实跟心理学没关系,却误导了一大批人,包括一些有心里障碍的人觉得自己“被治好了”,这种现象造成了一种假象--关注心理健康的人都神神叨叨不务正业,这是让我最难受的地方--
现在明白,不必关注他们如何,就像你说的闹剧早晚会过去
--偶是楼主,那个id回不了了。。。
18#
X___J 发表于 12-11-1 12:19:35 | 只看该作者
13yagn 发表于 2012-10-30 22:22
看来你也是跨专业的?
可能刚才心理比较乱,所以胡言乱语,就是一些人甚至很多名人打着心理学的噱头吸引 ...

是的,还不够努力,估计得来年再来
17#
李河合 发表于 12-10-31 21:5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河合 于 2012-10-31 21:54 编辑

以下为一己之见,仅做参考。

我怎么觉得那群家伙各个都是顶着“灵修”的名义在实行兽欲的神棍呢,跟心理学真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吧。
虽说“神婚”也就是群体乱交,咳咳…《达芬奇密码》里面有这个描写,不过那种年代久远的习俗我觉得统统特不靠谱,基本没啥参考价值。
很多所谓“灵修”是打着《爱经》的旗号的,但是啊,《爱经》那就是类似于女儿新婚之夜妈妈教给孩子怎么传宗接代的艺术品,说白了就是印度的长篇春宫连环画,其实最早跟“灵修”真没有啥关系哦。顺便说我大学还下过好几个《爱经》的电子版,看完觉得研究历史的多看看挺好的,一般人就没必要咯。
反正我一点都不相信性爱能让人醍醐灌顶,更不信混乱的性关系或者互相玩暧昧会让自己焕然一新。我觉得从一而终才是正常生活的基石。
中国这几年还是压抑个人欲望挺严重的吧。我个人之见,这就是个大众意欲发泄正常性欲的扭曲表现,有点类似美国的性解放,早晚都会来的。
楼主不要迷茫。单单从这个一面来讲,人力资源以及心理治疗跟这几件事情其实都没有多大关系。这种闹剧早晚会过去。我倒是特别可怜现今在研究性学的几位学者。就当下中国大众的性意识这个现状,他们背负的责任实在太沉重了。
16#
森林唱游 发表于 12-10-31 21:36:4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那些畅销书  好多宣传所谓正能量啊 、灵修啊什么的,都打着心理学幌子吧......不能由此来看这门学科啊~
看看欧美国家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我们怎么也会进步的吧
15#
 楼主| 13yagn 发表于 12-10-31 15:39:35 | 只看该作者
太谢谢你们了,心理版真的很有爱!已经调整过来了,剩下的日子好好加油!
14#
lulumanman88 发表于 12-10-31 00:17:33 | 只看该作者
本身学习心理学,也是因为咨询兴趣作为起点的,不过几年下来,义工志愿者也做过一些,觉得还是适合工作吧,星期六日做做义工,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一直做咨询跟做义工,我担心我的心理能量受不了~~~

ps:反思反省自己的内心其实没啥不好,关键是不能乱想,得有一些方向指导你去想。想了之后还是得能改变自己运用到生活中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0 11:35 , Processed in 0.08841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