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离职300天考研,跨专业录取同济(附本人快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Bs 发表于 12-6-16 15:5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帖地址: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5&id=339477982&sty=1

       曾以梦想为名赋予一段时间以主题和意义,过去的一年左右时间,我憧憬,茫然并且努力,重复着一条无数学子沥血的路。初试复试,之后等来录取的结果,和朋友们按惯例的考后狂欢一闹就是一周,之后又很快地各奔他乡...直到某天,守着欧洲杯醒来的清晨,可以独自一人慢腾腾地考虑早餐,我在全家的吧台前悠闲地枕着晨光,观看着同济门口穿梭的熟悉身影,却开始对着那段记忆恍惚不已——此时此刻便是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吗?这也是我最近常常想起的问题。

       转专业——对设计专业的无限向往萌生惊险一跃的念头,像很多投奔建筑的同学一样,我打小放下的绘画梦想迟迟未能熄灭。一句“画画没意思”让我成为了一名纯粹的理工男,怀着对发动机的向往就读了机械学院的能源类专业,然后就发现阴差阳错的高考强大坑爹的一面——专业细分之后我读的是暖通空调,其他被分出来的专业与发动机也相去甚远。由而浑浑噩噩四年,期间自然也没能筹备到转专业的资本。之后毕业了,从事绿色建筑咨询的工作,单位在郊区,租金低廉,房间朝南,外带大阳台;工作不算辛苦,无需加班,甚至有些安逸。因为是国有企业,大家相处地都很愉快,常有聚餐或者体育赛事的福利,但总感觉少了什么,总希望生活能够与众不同,总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总觉得不该按部就班地去做践行文档的道路,于是想着:考吧,是时候出发向前了。
       自然先学画画,对此并不陌生,一直很好奇建筑速写那种独特气质的来源,模仿却难得其韵。初学时,为了克服拿笔的心理障碍,我狠着心临摹照片,国家地理的图够漂亮,艰难的临摹自然有了一份兴趣和快慰。报了手绘的课程后,我跳过了素描的部分直接开始了建筑绘画,最早是练线条,是个颇见功底的活,听说有些院校的建筑系排线得练两年...除此之外,我在建筑学方面的积累也少的可怜,毕竟身处垃圾建筑满大街的中国,毕竟平常的生活里缺少对空间的关注,竟然从未对这些庞然大物提起过兴趣。最囧的一次,老师在课上让画手绘,要求随意发挥,我竟画了个欧式的小房子,门廊用的形式在现在看起来近似于帆拱,也算是历史上的结构奇迹,结果被老师嘲笑不已。看来,开发商对欧式的亲睐,它的影子事实上也存在非专业的民众身上。就是这样,我在 “一穷二白”的状态下起步,开始陷入到对于方盒子们特有美感的迷茫状态之中。
旁听史论课程最后成了太美妙的一次经历,原本分不清欧式中巴洛克与新古典区别的我一边在历史书中找到对应,又在卢永毅老师的课程上逐渐明晰了其发展脉络,现代建筑也仿若历经沧桑之后的自然成果,其不再面目可憎。有了一点甜,便会更加努力地吸吮。王受之先生的建筑史乃至设计史也是相当生动的课程,最有意思的是里面会有和卢老师不相一致的观点,由此可见到这种历史解读一定程度的主观和多元。另外,通过阅读《建筑师》杂志,很多细节逐渐漂亮鲜活起来,无论是对路斯的讨论还是对贝伦斯的剖析都仿佛让这些大师再度复活。历史以别样的姿态自述,实在美不胜收,而对建筑学的理解也因此变得更富有角度。随着了解一天天变得丰满,兴趣与看待的方式由此变得更加成熟,对于所谓的建筑观,彼时也开始有了模糊的概念。

       从未有过像快题这样快节奏的经历,在本专业“养老”四年,最让人纠结的还是时间限制,三小时的题目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好在手绘做了积累,时间都花在方案上了。毕竟初学建筑毫无概念,最可怕的莫过于不知道好的建筑究竟应该是怎样。缺少标准,缺少常识,还缺少方法。如何理解建筑成为那段时间最困扰的事情,为此我在文远楼做过实测,在C楼蹲过点,揣摩过B楼,测绘出平面后,研究过平面图纸与实际空间的对应。读建筑评论也是那时的必修,印象最深的有马清运的父亲住宅,最为佩服的是墙体的构造形式,简单普通的建筑材料产生了别样却也和谐的建筑外观;还有刘家琨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稳健的体量和粗犷的外表一下子让我领略了现代建筑的美,入口以及流线的别样处理让人感叹其匠心独运的细致。不过最有帮助的还是卢老师的课,那些对于建筑大师及其代表作品的专题解析,让我获得不少阅读建筑的视角和方法。路斯的缪勒住宅算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了,毫不起眼的外表之中竟藏有多变而个性鲜明的空间。这点直到后来读了一篇名为“七个住宅的剖面路径研究”的论文,才让我领略这种空间设计的强大之处。
       略懂空间之前,每每挣扎于游离在门外的状态,偶尔瞥见一眼门内的精彩便会雀跃不已,现在回想,这种状态也许是最好的,可以耽于一根筋似的傻学。此时便会感受到另外一种魅力,就会需要一些宁静的力量,所以像《空间组合论》这种早期国内大师的作品便足够感人。整本书的阅读方式还是蛮有趣的,开篇部分虽然是枯燥抽象的文字,但后篇占据整书大部分的就是图示说明了。彭一刚老前辈的线稿非常精彩,精准而自如,内容虽基础却能受用很久。欣赏着这些严谨而自然的美,连抄绘他的图示都成为了一种乐趣。更多的基础方面学习来自《建筑概论》,组合论中的部分内容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更多的解释,结构与空间,空间与尺度...学习快题之后,这些体会就会更加深刻。之后因为考试改革的缘故(2012年考研第一次由历史与理论改成建筑基础的综合科目)又读了构造、建物、节能等,都能有所获益。所以,也许要多亏了同济突如其来的改革,我对于建筑的理解才会更为全面自信。
       快题自11年5月份始是几乎一直在练的,从最初的不堪入目到后来技法的稳定成熟,积攒下来的量估计不下80张。相关的笔记也堆得厚厚的一摞。唯一的感慨是快题在快题之外,每一次的突破都不会是在对快题本身的研究上,随着量的增多,快题的表达乃至读题解题会自然而然地成熟起来。对节能、对构造、对物理的学习则会增添别样的理解角度,做法也会丰富。设计是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但是谈创新,先得有积累。

       考研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随着导师做了次课程设计,是与大四学生同堂的联合设计,旧城区更新的项目。与著名的同级本科生共事甚感压力,好在有强势的也有随和,个人觉得后是者更为成熟的设计态度,毕竟团队作战,要懂得什么时候妥协。所以过程还算顺利,R的模型表达能力和速度都让我震撼;S的小空间做的相当别致精彩,让我对本科生的设计能力有了深刻印象;Z的总体协调能力怎么看都极具领导气质,却谦虚得一塌糊涂;而两个随和的美国人Stephen和Ashwin总是鼓励我们,对我这个一口烂英语的半调子尤其有耐心。拼死拼活最后总算赶出了成果,不糟糕也不牛叉,第一次的课程设计以此谢幕,不算遗憾。

       考研走来,回头时才发现已远行至此。对面游泳馆旁的临时停车场已经停业,取代之的挖掘机昭示着新的建筑即将破土动工,期待一下这份同济建筑的新作吧。不再去想那个生活的难题,我在路上,走过考研。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范老师 + 5 + 15 感谢您积极参与论坛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范老师 发表于 12-6-17 21:29: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板凳
ydw 发表于 12-6-17 21:31:26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啊,,,,,,,,,
地板
IcyBullet 发表于 12-6-17 21:42:5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呵,一起 加油
5#
蜗牛cl 发表于 12-6-17 22:13:5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学环艺的。也想考同济的建筑系。
6#
乐一博 发表于 12-6-17 23:20:3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很有两下
7#
黑马蜂 发表于 12-6-18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呵,一起 加油
8#
苇一 发表于 12-6-18 13:45:04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梦想真的要努力——向学长学习
9#
园林小子 发表于 12-6-19 19:13:53 | 只看该作者
佩服楼主[t:19]
10#
 楼主| HBs 发表于 12-6-20 13:26:05 | 只看该作者
蜗牛cl 发表于 2012-6-17 22:13
我是学环艺的。也想考同济的建筑系。

和我同考的也有一名环艺考生,快题130,很牛啊~吾等汗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7 19:55 , Processed in 0.50624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