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大学《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2007学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ingyuyunthl 发表于 08-10-4 13: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大学《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2007学年)
IgNJhdC  
试题 [YmR$&Yg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vF\Y~+  
1.舆论 R~hD` 2[%  
2.新闻价值 \> ]vzB  
3.报纸的二次售卖 KsB|!e8  
4.接近权 {J|e|bg  
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JsH{M$w  
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D MT02N  
2.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 .Sh~kKB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Vt63n$p)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MvliyMjgZ$  
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A{886%s  
2.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是否等同于有偿新闻? } c<*(0lu  
3.简述你对当前娱乐新闻的看法。 +P7]T(L:k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30分) $zV,><g  
1.何谓传媒市场细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的现状。
2.试评价1978年来中国的新闻改革。 8%$ai*`>  
五、分析题(20分) bzp.3&1  
根据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国传媒由“信息为王”向“故事为王”方向发展的利弊得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A&8U{Fj)f  
1.舆论 \Ow,)@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b(/sSMJn  
2.新闻价值 r03uRPc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 5n5.2p  
3.报纸的二次售卖 M4( O 5h/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f@7.%f2   
4.接近权 w=vg)U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dib(NV"Dx  
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 ,<#/  
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9&s#m1^9\  
答:题中所述观点有误。 \UW~f%}  
(1)新闻不是“事实”、“现象”,而是“事实”或“现象”的信息。 4DLP:b\3  
(2)新闻只是“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信息,不一定是“与人类生存有关”。 “与人类生存有关”。中说明了新闻的重要性,而没有包括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 _bG 7=j  
(3)新闻可以定义为:新闻是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 6\-g'bcER  
2.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 +9.vkqy<w  
答:(1)传者中心论、受者中心论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是互动的,  (!.Uv4e  
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L742<2%$  
(2)传者具有传播渠道优势,是“把关人”,但传者的新闻选择也要受到一些标准的制约。 K{@_~  
(3)受众并非完全被动,长期的反馈行为影响了传者的新闻选择。受众已成为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WS6XVzH"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 06$R@AV  
答:(1)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我们所说的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包括:事实与意见分离;超然中立的态度;平衡原则。 ([xXy,Xh  
(2)报道者主观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纯粹的客观”不可能实现。 &(n[;t$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kJn|Vg79  
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gBjx*7EC  
答:(1)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H,h[CK*E  
(2)两者的区别:出发点不同;归宿点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要求不同。 {aYP=w:  
(3)两者的联系: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两者会出现一定的复合现象。 cb3~l  
2.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是否等同于有偿新闻? <r 0|rY  
答:(1)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AlIZf^MgR  
(2)受众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新闻媒介产品,新闻媒介产品通过市场流通到达受众,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属性。 k/cqM*L5:<  
(3)有偿新闻就是指某些企业单位或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需求的违法行为。 ] pv9riH  
3.简述你对当前娱乐新闻的看法。 9 TgdC^|9  
答:(1)娱乐新闻是那些以文艺和娱乐界事实为素材的新闻。它除了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外,还具有娱乐性、消遣性,属于软新闻的范畴。 *nRs;j+`  
(2)娱乐新闻在一定情况下,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起到社会解压的作用。 e *o;q;a  
(3)但是娱乐新闻的泛滥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SkZmzg%N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30分) l~_,z?:l.?  
1.何谓传媒市场细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的现状。 )qim =  
答:[答案要点] (1)传媒市场细分化是指根据不同层次受众的差异性需求来分化传媒市场,实行分流发展,从笼统追求“共赏”走向细致地满足“分赏”,在不同层次上满足受众多元的信息需求。 tcdZ/Ey8o  
(2)从报纸业、广播业,电视业等几个方面来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化的现状。 @B s;I )  
2.试评价1978年来中国的新闻改革。 S$5gx\D_  
答:[答案要点] (1)1978年来中国的新闻改革经历了三次跨越。 'QOO}@*H~  
(2)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这三次跨越进行评价。 <"Lc {D7m  
五、分析题(20分) @cTSQ?NO  
根据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国传媒由“信息为王”向“故事为王”方向发展的利弊得失。 V*G~"YhF  
答:[答案要点]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信息”概念被引入我国,立即引发了国人追捧。提供信息被认为是新闻的第一要素。但是,在新闻娱乐化遍及全球的今天,“故事”正在取代信息成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要素。“讲述故事”正在取代“报道新闻”。利:增加新闻可读性,扩大受众面;弊:片面追求故事情节,扭曲事实造故事。 fwjY,eTw
沙发
fzshkk 发表于 09-3-29 12:33:18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的,谢谢啊,请问还有别的关于安大的资料吗?拜求!
板凳
nameqinp 发表于 09-3-30 18:24: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提供

谢谢楼主提供
地板
姜彩杰 发表于 09-5-5 17:37:2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了,还有其他的资料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3 00:37 , Processed in 0.08653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