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笔记] 发展心理学 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ngelwxz 发表于 07-12-27 16: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是属于心理学基础领域之一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一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简而言之,发展心理学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特点和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特征:连续性
                      阶段性(发展具有年龄的特征)
发展心理学包括2个主要部分和4个方面
2个主要部分:
(1)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
(2)社会性的发展特征
4个方面: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动作和活动行为的发展
思维发展
言语和情绪的发展
(二)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理解总系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
总系的发展是作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动物进化的特征
个体的进化过程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了在社会过程当中所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一些行为方式。
社会化过程是指在一定环境上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发展,进而形成新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的表现包括:学习、适应、交流、参与
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们学习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了解、解释、预测和调控在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当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1)了解人类的成长过程
(2)为了给进行教育提供非常好的参照
(三)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心理学方法有相同地方: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访谈法等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指同一时期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一个年级或某几个年级的被试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
横断研究的优点:可以同时研究很多个较大的样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横断研究的缺点:缺乏系统的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比较复杂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之内对儿童心理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同:
横向研究是同时选择很多年龄进行同时施测
纵向研究只选择其中一个对象来进行重复的测量
纵向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色
纵向研究能够揭示同样一个人或同样一组被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纵向研究的优点:
能够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纵向研究的局限性:
1)样本容易减少  
2)反复测量(影响被试的发展、成长、情绪,给被试带来经验)
3)时间较长,变量较多,长期追踪要经历时间、社会、环境的变量,可能会误导实验结果
(3)聚合交叉研究
聚合交叉既采用了横向研究的方法,也采用了纵向研究的方法,既克服了横向研究的短处,保持了横向研究的长处,同时也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因此其科学性、适用性非常强。
(4)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分为两类: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
同卵双生子是指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受精卵,两个受精卵表现出基因的完全相似性
异卵双生子是指母亲同时成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细胞发展成两个独立的受精卵
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以及同父母的不同兄弟姐妹可以看到遗传和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的不同影响
同卵双生子:即包括遗传密码相同,也包括环境的不同
异卵双生子:遗传密码不同,社会环境基本相同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儿童心理和行为表现的一种方法,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步骤:
1)作观察的设计、确定观察的内容、确定观察的方式、选择观察策略、制定观察记录
2)对所要观察的内容有基本了解,观察时让儿童处于自然放松状态
3)记录与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
4)观察时辅助以采用分析儿童的其他方法、材料,进一步整合研究规律和研究行为的全面性
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儿童的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最大的特点:
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因此要尽量采用主动权来影响儿童,同时访谈法还需要制定一个特定的目标和一整套的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相对于观察法更为深入更为主动的获得儿童更多的、更有价值、更为深层次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问卷法:
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内容设计比较容易、完整,目标更为明确,在很短时间内能够收集大量数据,定量分析比较容易开展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语言和儿童习惯的表达方式,选择问题时要注意观察与儿童研究行为有关的项目设计的科学性,以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当中是适应的而且能动表现出来的。
问卷法的局限:
对儿童的言语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年幼的儿童不适合采用问卷法
测量法:
按照标准的题目或标准的程序通过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一些测量
举例:智力测量、人格测量
测量法的优点:
编制十分严谨、处理比较方便、量表比较现成、有现成的常模,很容易比较
测量法的不足:
使用灵活性比较差、对主试要求比较高、受到经验影响非常多
实验法:
对研究过程中的某些变量进行操作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的优点:
比较容易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解、对可控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获得数据可靠性比较大
实验法的不足:
现场很难采用随机的方法,样本不容易控制,现场实验费时费力,技巧比较高,条件比较高
(四)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近代西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其实是围绕遗传与环境的不同而有非常多的转变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在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有关儿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认为:儿童就是一个小的大人,所以对儿童进行教育应该把他作为一个“小大人”来教育,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要求他。
随着科学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的进化,卢梭和侉美纽斯以及洛克等人提出,对儿童教育要根据儿童天性,遵循自然的法则,不应把儿童作为一个具体而微的成人,而应该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教育。
不足:尽管对儿童天性的研究了解会促使人们思考儿童天性是什么、由什么决定,那些教育家、思想家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他们依然无法对儿童天性进行非常多的正确的认识。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西方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进步主要来源于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进化论得以发展。
该时期主要观点包括:
遗传决定论:
片面强调了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当中的作用,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因此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是先天遗传的自然发展和自然暴露的过程,与外界环境和外界教育没有关系,外界环境和外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起的作用至多也只是延缓和促进素质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其本质。
“一两遗传胜似十吨教育”——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敦(英国)——《遗传的天才》
注意:
高尔敦不仅是儿童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和创始人,他还做了家谱研究,对977个英国名人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在977个名人的亲戚当中有332个跟他们具有同样的名声,又调查了977个普通人,发现他们的亲戚当中只有一个是名人,因此他认为是遗传决定因素的影响。
高尔敦不仅作过家谱研究,而且他提出大量相关测验,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品性受制于遗传的作用,他贯穿提出遗传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相关系数的高低表现出来。
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强调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不足: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代表人物——华生——《婴儿心理的研究》
他认为意志和环境完全可以塑造人的行为,他的行为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们的行为决定于外界的刺激。
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认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应该主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代表人物—— 斯特恩(德国)——《早期的儿童心理学》
合并原则:
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单纯是天赋本能的逐渐体现,也非单纯对外界环境的接受或者反映,实际上是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因此他认为遗传和环境是不可以随便改变的。
现在普遍的观点: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过程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普莱尔   对婴儿期儿童的研究,对较大年龄儿童的研究是空白
霍尔     提出不仅要研究儿童,而且要研究青少年和老年
         《青少年心理学》
         《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年
弗洛伊德   研究意识和潜意识的发展阶段  
童年时的心理事件会对成年后的心理事件起作用
荣格       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对个体儿童进行研究,而且要开始对成年时候的心理发展进
行研究
提出“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都是心理研究对象,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发展路线是
不一样的,分期是25岁-40岁分期阶段”
            认为“我们要重视中年危机”
格林悟斯    美国心理学家,1930年《发展心理学概论》,最早提出我们不仅仅是要孤立的
研究儿童心理,我们要去追求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
古德伊洛夫  美国心理学家,1935年《发展心理学》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采用发展心理学替代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普莱尔  《儿童心理》  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二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是当代心理发展学当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1)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基本观点:人类的认识不管有多么高深,多么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候甚至胚胎时候
发生认识论是指认识论的发生实际上是从胎儿期、受精卵、胚胎时期就开始了。
“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过程重演了人类的文明史”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生物学、逻辑学、心理学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重点内容: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皮亚杰认为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心理产生质和量的变化
他认为心理、智力和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适应的两种方式:
同化:将环境的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示或结构当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的过程
      图示(scheme)认为儿童在出生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是动作的结构与组织,这
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当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
心理的机能机构而不是组织结构
顺应:主体改变了主体的动作以适应环境而发生的质的变化
同化是指图示的丰富和扩展,通过横向结构的改变对外界刺激的输入和过滤
顺应是指改变内部环境以达到适应现实环境的过程
几个重要概念: 1.图示(scheme) 认为儿童在出生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是动作的结构与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当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 心理的机能机构而不是组织结构
2.平衡
是指内部的图示和外部的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当中达到暂时的平衡状态
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一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终结,它只是某一个水平的平衡成为另外一个水平的平衡状态
3.同化
当外部环境刺激于主体的时候,外部的刺激或现实的材料就会被处理或改变,结合到主体的内部结构当中,或者是和现有的图示整合到一起,这种对外部输入的过滤和改变叫同化。
同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横向丰富和改变的过程,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会引起图示的改变和创新
4.顺应
发展过程当中质量的变化,通过创立新的图示或者调整原有图示,以改变适应新的生活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实际上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改变内部图示达到适应外部的过程,因此适应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状态。
2)心理发展因素和发展结构
他认为导致心理因素的发展有四个因素:
机体的成熟
他认为成熟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② 社会经验
经验有两种: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
③ 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
④ 心理内部存在的平衡过程
3)儿童心理发展结构的变化
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是促进心理结构发展的动态过程
皮亚杰认为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包括了整体、转换和自调整三个结构上的变化
4)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理论的心理发展分为4个阶段
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进行是连续的,但是由于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又表现为阶段性
他认为各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结构,有一定的年龄特征,表现为:
出生到1岁半、2岁: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只有动作活动有了协调的感觉,没有表象,没有思维,只是感觉知觉和动作之间的活动
1岁半、2岁到6、7岁:前运算阶段
儿童具有了信号功能,开始产生表象,可以通过简单思维过程来进行表象前运算过程
6、7岁到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开始表现出具体的运算过程
11、12岁到14、15岁:形式运动阶段
儿童思维活动超出具体的感知经验,能够从形式从内容上抽象出来,可以进行逻辑推演
第三点,各个阶段的发展从低到高,有一定的次序,而且有一定的交叉,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基础,但前后有质的不同,所以心理发展的阶段是许多因素的融合,各个发展因素从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渐到形成系统的过程。
(2)新皮亚杰主义的简述(后皮亚杰主义)
新皮亚杰的观点:
(1)新皮亚杰的观点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了修订,是皮亚杰发展的前提
     皮亚杰发展过程中受到2个质疑
(2)信息加工论和皮亚杰理论相互促进在一起,促使了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3)日内瓦学派本身的促进
     日内瓦学派是皮亚杰理论的发源地,他们认为他们扩展和修订了皮亚杰的基本观点,而且从广度和深度上提升了皮亚杰理论
     日内瓦新的皮亚杰学派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而且是个人人格发展的需要
     强调了应用层面。它认为儿童不仅仅是认知的发展,而且包括了情绪自我意识、人格的发展。
皮亚杰心理发展观念(重要): (1)心理发展观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3)心理发展因素 (4)心理发展结构 (5)心理发展阶段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代表了俄国一些基本观念
对儿童的学习和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维果斯基的基本观念:
(1)维果斯基是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文化历史观
文化历史观是指人类的心理发展不仅仅是受到生物进化规律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环境与教育影响下从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变的过程。
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的标志:
1)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和概括功能
3)间接的以词和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的发展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如何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呢?
1)维果斯基认为心理机能的发展是来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
2)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发展中语言的发展是促使心理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
(3)教学发展观
三个重要问题:
最近发展区
是指智力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原有独立活动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教学来弥补和消除
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3) 学习是有最佳期限的。如果脱离学习某一个技能的最佳期限,发展的观点就会不利,所以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要以成熟和发展为前提,同时要建立在正在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维果斯基认为教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内化的发展阶段,他认为教学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从而引发和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
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2个重要理论:
弗洛伊德主义
爱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发展心理观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他通过病态人格研究从而提出人格发展基本观点。
他认为人类存在于潜意识当中的本能是人类心理的一个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1)人格理论和人格发展观
弗洛伊德最早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主要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
后来又引进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结构
他认为本我类似于早期的无意识概念,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当中是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最强有力的部分
他认为在心理发展时期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明显。
自我是一个意识结构
自我遵循的是一个现实原则,既从本我出发,又是本我与外部环境的中介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如同骑士与马的关系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代表了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水平,超我和自我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是本我的盲目激情与保护机体免受伤害。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追求快乐原则,自我是追求现实原则,超我是追求理想原则
2)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分为5个时期:
口唇期( 0-1岁)
0-6个月:无对象期间    6个月以后:开始发展他人概念
②肛门期( 1-3岁)
③前生殖器期(3-6岁)
过渡到性的发展,表现出倒错现象    恋母情节
④潜伏期(6-11岁)
性的发展停顿或退化,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兴趣
⑤青春期(11岁-成年)
个体从父母那摆脱自我,容易产生性的冲动,而且容易产生对成年的抵抗
(2)爱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爱里克森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观点,同时对弗洛伊德的观点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
爱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既考虑到生物学的作用,又考虑到社会、文化的作用,他认为人格发展过程当中逐渐成熟的自我阶段是在个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导和整合的作用,因此个体成长都普遍体会了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世界的发展阶段。
他提出自己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出生-2岁):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愧感和疑惑感,体现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性的实现
勤奋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现能力的发展
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
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
4.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三个重要代表人物:华生、斯基纳、班杜拉
突出的特点:强调现实环境的作用
(1)华生的心理发展观体现环境决定论,否认了遗传的作用
三个理由:
1)行为的发展就是通过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产生的,并不是来源于遗传
2)生理结构的遗传并不导致机能结构的遗传
3)遗传不能控制行为的发展,遗传作用越小,行为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大
(2)华生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构造上的差异以及幼年时后的训练是可以说明后期行为差异的。
华生提出教育万能论
华生的学习观是一种条件反射,是完全适用于行为主义的预测和控制行为为目的的
(3)华生认为儿童的学习不仅仅是体现在认知功能的发展,而且他也认为儿童的情绪发展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斯基纳观点:
斯基纳认为学习可以包括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指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需要想办法反映这种行为
操作性行为是指发生时并不看到刺激条件而随便做
举例:
斯基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可以通过塑造、强化、消退和及时强化等作用
强化既可以塑造行为,也可以消退行为
斯基纳强调及时强化
斯基纳将强化作用分为积极强化作用和消极强化作用
斯基纳提出儿童行为可以通过强化的作用做出很多具体控制
1)重要应用:育婴箱
2)提出行为矫正观
3)制造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斯基纳理论上与华生观点的不同:
补充了操作条件反射的作用,区分了强化的不同所带来的作用
班杜拉发展心理学观点
班杜拉1977年出版《社会学习理论》
几个概念:
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来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四个组成成分:注意过程、保持、运动复现、动机过程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强调了观察学习,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既不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也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可以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产生某种经验,被创造的条件和内部经验又反过来影响后来的行为。

[ 本帖最后由 笔为剑 于 2008-7-14 19:59 编辑 ]
51#
南方的雪花 发表于 15-12-3 20:38:47 | 只看该作者
angelwxz 发表于 07-12-27 16:17
模仿游戏——〉角色表演游戏——〉有规则的游戏
儿童游戏的发展在时间上也是不一样的
游戏的发展更集中的 ...

youyong   多谢
50#
oukeke1 发表于 11-7-29 23:15:35 | 只看该作者
爱死你了,楼主!!该怎么表达啊
49#
katrina678 发表于 11-7-21 13:15: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辛苦了
48#
gglyforever 发表于 09-10-30 18:53:5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东西啊
47#
gglyforever 发表于 09-10-30 18: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angelwxz 的帖子

谢谢楼主啊
46#
Feile 发表于 09-10-14 23:23:01 | 只看该作者
太详尽了...
45#
张圣强 发表于 09-10-14 16:19:2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很感谢

感谢楼主 很感谢
44#
张圣强 发表于 09-10-14 16:18:1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很感谢

感谢楼主 很感谢
43#
zskl365 发表于 09-10-14 09:26: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太好了,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6 13:32 , Processed in 0.09481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