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所知道的一些关于哲学考试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豆腐大王 发表于 07-11-23 14:2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去年考了哲学 虽然没有考上  但查了很多资料  对哲学考试有了一些了解  我看到很多朋友甚至不知道哲学要考什么 怎么复习 在这里我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  就我所知道的告诉大家
1.哲学考什么
a.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报考的专业都考哪几门 ,不知道的朋友可以登陆自己要考的学校的网站 点击招生一栏 寻找研究生教育 下面应该有你要考的科目介绍以及参考书籍 。但是,有一些不太知名的学校可能在自己的网站上不会发布这些,那这部分考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在百度搜索栏里打上你要查你学校的专业方面的问题,如:兰州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考试试题或者兰州大学哲学系考试科目等;因为百度这个东西很讲究查的技巧,所以同学们可以试试多钟方法,把一个问题分几种方式输入,也许有你要找的内容也不一定。
b.对于实在找不到要查的考试科目的同学,可以参考以下的内容,但我要声名,这只是就一般情况来说的,当然会有例外:
外国哲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一般为: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也就是到费尔巴哈)          第二门考试科学可能是如下选择之一:中国哲学史(占150分,只考这一门)  中国哲学史加现代西方哲学(两门150分)
中国哲学专业的考生考试科学可能为:第一种情况  中国哲学史(150分)  西方哲学史(150分)
                                                   第二种情况 中国哲学史(150)     西方哲学史加辩证唯物主义(150)
                                                    第三种情况 中国哲学史(150)      辩证唯物主义(150)
2.哲学怎么复习
a.外国哲学的考试题型一般分两部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大不了有个论述,其实和问答题一个效果。
以西方哲学史为例,名词解释一般占50分,最少50,甚至更多。这部分最容易拿分,一定要争取拿到。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的答题模式如下:第一步,答这是哪个哲学家的观点;第二步,这个观点的主要内容;第三步,这个观点的历史影响或者当时的历史背景。举例如下:
相或理念
柏拉图自己创造的一个概念。
理念相当于英文中的idea,型相相当于英文中的form。当被译作相或理念时,其侧重点不同。
相是事物的原型或模本,它是永恒存在的,被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感官所领会。我们的灵魂和身体结合之前,居住在相的世界中,那时灵魂熟悉诸相。神在造物的时候就是以相为原型和摹本的。因此,相似乎存在于神的心灵或理性的原则中。
相与具体事物联系的方式有三种:
a.相是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因而也是具体事物的目的。
b.事物分有相而存在——分有说
c.事物模仿了相——模仿说。
相和相之间的关系:越具体的相越低级,越抽象的相越高级。比如一个植物学家从一支玫瑰花出发到玫瑰花再倒花。善是最高的相,柏拉图比苏格拉底更进一步,这里的善不仅有伦理道德的意义,而且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意义。
认识相的方法:回忆;辩证法;欲求,也就是爱的能力。
柏拉图的理念论设立了脱离具体事物的相作为事物存在的原因,具体事物是因为模仿了相而获得一定程度的存在性。他和巴门尼德的分歧是明显的,因为后者不承认感性事物具有任何存在。在后期的著作中,柏拉图借巴门尼德之口对自己的分离学说提出了批评,可能就是这个缘故;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批评了老师的理念论,后者似乎更为重视运动变化的感性事物,但亚里士多德也并为完全脱离理论轮的影响,他和柏拉图的分歧主要在理念的分离学说上。
问答题:尽可能答自己知道的就好了,是名词解释的延伸而已。
b.中国哲学史
题型一:名词解释,举例如下:
白马非马
这是战国时期的名家公孙龙的一个命题,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命题,是为了否认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在他看来,白马和马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因此它们之间是毫无联系的。白马这个概念是既名色又名形的,马这个概念只是名形的。所以说:白马非马。从白马和马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讲,它们是有区别的,马概念的内涵小,白马概念的内涵大,但是马这个概念的外延比白马这一概念的外延广,它包括了白马在内的所有的马。这两个概念在逻辑上有类属关系,在哲学上是一般和个别的辩证统一关系。就公孙龙看到了马和白马的区别这一点来讲,他的白马非马是有道理的。但他否认了二者的联系,否认马对白马来讲有逻辑上的蕴含关系,这是错误的。
公孙龙证明白马非马的另一条论据是:”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这里后一点是对的,求白马,送上黄黑马当然是不可以的。但公孙龙故意不说,求马,送上白马也是可以的。这就使一种诡辩。
后期墨家用自己的概念类属关系的理论批评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理论。
题型二:简答题,同样尽量把知道的都答上
题型三:标点和翻译。不用怎么准备,有一定文学功底的没什么问题。
c.现代西哲
名词解释,例下
逻辑源自主义
1.外在关系说
a.逻辑原子主义与罗素的外在关系说密切相关。
b.罗素在对莱布尼茨的研究中,发现其哲学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莱布尼茨恪守传统的主谓逻辑,按照这一逻辑,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还原为实体和属性。莱布尼茨的单子是封闭的,包含有一切事物的属性。另一方面,莱布尼茨又是符号逻辑的创始人,设想构建一个由最简单的符号为单元的符号系统。联结单元的关系不属于单元,而是逻辑研究的独立对象。因此,他的单子就是众多的独立实体,每一个单子没有和其他单子联系的窗户;也就是说,不包含与其他单子的关系。但是,莱布尼茨没有就此得到独立的外在关系的结论,而是求助于上帝的先定和谐来建立这种关系。罗素认为这是莱布尼茨的败笔,是新旧两种哲学无法调和的结果。罗素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传统逻辑的基础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内在关系说,因此把关系看成是内在于,附属于事物的性质,因此有了几千年来的将事物划分为实体和属性而给人的思想带来的桎梏。在此基础上,罗素提出了外在关系说。
c.外在关系说又是罗素在本世纪初为了反对布拉德雷等人的内在关系说提出的。罗素认为关系并没有进入关系项的定义中,比如在“A在B之上”中,并没有任何证明可以表明A和B具有某种在…..之上或在…..之下的性质,这里的关系与A和B的性质无关,是外在于这两个关系项的,因此是独立的,实在的。逻辑原子主义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对内在关系说的批判见Pg67
2.逻辑原子主义
a.基于外在关系说,罗素得出了世界是由多元的事实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事实的存在都不依赖于其他事实。最简单的事实是原子事实,与其对应的是原子命题;与复杂事实对应的是分子命题,分子命题是由原子命题组成的,这些原子命题的真假决定了分子命题的真假。原子命题之间互相独立,既不相互推论也不相互矛盾。原子命题是由命名了个体的专名和表示属性或关系的谓词构成的,它包含的词是通过与经验的事物相关联而获得意义的,而且它所涉及的事物不可能再分解为其他更简单的事物,这些词代表了逻辑原子,它们是一些感觉材料,对逻辑原子的陈述就是原子命题。
b.整个宇宙是建立在原子事实之上的逻辑构造,与它对应的则是一个理想的逻辑语言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借助于原子命题以及它们的真值函项组合,我们就可以表达一切知识。
c.然而,在对日常命题的分析中,罗素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分析意向句。比如,“托勒密相信太阳围绕地球转”是一个意向句。按照逻辑分析,整个复合句是分子命题,由两个原子命题“托勒密相信”和“太阳围绕地球转”组成,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蕴涵。根据逻辑运算法则,蕴涵的前件为真,后件为假,则整个命题为假。但这一个分析不符合事实。因此不管托勒密有什么信念,他具有这样的信念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后期的罗素也不得不放弃了逻辑原子主义。
d.逻辑原子主义企图把复杂的,不确定的知识逐步分解为一些简单的,能够得到经验证实的原子命题。这种哲学理想和分析方法对逻辑实证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偶不知道 没法发表意见。
15#
jingshenlingxiu 发表于 09-5-18 14:41:3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帮助,正是我想问的,感谢楼主分享经验
14#
happy142306 发表于 09-4-25 01:18: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13#
shijingsubo 发表于 09-4-21 13:58: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豆腐大哥
12#
康乃馨秋叶 发表于 09-4-20 16:36:38 | 只看该作者
复习的时候我怎么知道会出什么题呀,怎么去归纳总结呀
11#
zhyuan520 发表于 08-9-4 11:50:34 | 只看该作者
太重要,解决了本人的疑惑啊[s:9]
10#
py8927647 发表于 08-6-15 10:04:13 | 只看该作者
[s:4] 谢谢
很有帮助
9#
mylovexf 发表于 07-12-9 12:22:30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了!
8#
肖卜文 发表于 07-11-30 15:59:47 | 只看该作者
7#
jinyu20066 发表于 07-11-29 17:57:17 | 只看该作者

xie xie

谢谢这位同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8 09:35 , Processed in 0.09633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