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可以考研成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fkl 发表于 07-6-22 10:3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s:2] [s:2] [s:2] [s:9]
一。根据个人能力及现实水平,准确择校选专业
    虽然近年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但仍有一些专业报考量不足,个别甚至出现招不满或无人报的现象。在个别学校的热门专业,即便是总分超过350分(四门课总分为500分,一般最低线为325分),也未必能保证被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生。据了解,目前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上,文史类、经济类专业报考者一般较多。如在北京,理工类专业的报考与录取比例一般在2:1~4:1之间,但文科专业的报考与录取的比例则高达6:1~9:1。具体专业与学校之间,这种不平衡则更为突出。在专业上,工科的计算机、自动化等一直是热门,文科的法律、财经则一直是热门。在这些专业中,报考与录取的比例往往高达20:1以上,甚至更高。北大、人大等名校则是众多考生集中的地方。在这类学校,个别系的考生就可能超过1000人,没有绝对高的成绩,基本上难以保证被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生。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建议同学可避开这类学校及这类专业。当然,一些热门专业或 热门学校中仍存在一些相对的冷门方向及专业,同学不妨有选择地报考。
    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众所周知,“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剑走偏锋”,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应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的学校和院系是欢迎并鼓励跨专业报考的。部落'{,?;]H3@
    从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跨专业考研的所跨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经济类专业要考数学,对于理工科学生选择该类专业要考虑以下两点: 一、该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可能对理科生有利,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系的金融与证券专业。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等要考数(一);二、考的专业课科目比较少,这样理改文考生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一些。    社会学是一门领域广阔的学科,根据历年的招生情况看,应届考生居多,社会科学专业出身的比例也较大,带着其他学科背景进入社会学,都有其独具的优势。社会学相对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学科而言,比较容易入门,只要准备充分,复习得法,考取希望还是很大的。
   法学院在读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非科班出身,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专业的鸿沟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往往能融专业素质于法律学习中,他们视野广阔,看问题的角度新颖而独特,要是再加上复习得更加充分,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理科之间跨专业报考,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的专业,隔行如隔山,文科、社会科学之间还稍好一点,理工科之间差别更大,报考其他专业就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学习,自然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当然,这座山也不是翻不过去的。
   总之,决定是否跨专业报考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慎重选择,不可追逐一时的热门、潮流,要尽可能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
二。抓好时间,效率管理
效率的发展变化有它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可以分阶段来表示。从三月初开始准备考研到暑假之前,是基础积累阶段,这段时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处于快速增长期,学习效率也处于高速上升阶段。到了暑假(七、八月份),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效率达到第一个高峰,这时整个学习和精神状态都是较好的。之后的一个阶段,效率会略有下降,这段时间贵在坚持,经过这一段的积累和深化之后,到十月份以后,学习效率又会出现第二个高峰。之后到了考试前两三个月,学习状态渐趋平稳,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巩固,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到考前二十天左右,进入所谓的冲刺阶段,说是冲刺,其实保持平稳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考前短短的几十天内,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学习状态要达到另一个高峰,不是很容易的,因此能够维持住高峰时期状态的七、八成就很不错了。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效率的规律,分阶段来制定学习计划。比如何时要看完什么,
何时要解决什么问题,预期在什么时间达到怎样的目标,甚至何时应该放松一下,都可以作为计划的内容。总之,计划的制定要注意松弛有度,效率第一。很多时候,适当的放松比持续的学习更能提高效率。
三。心态调适很重要,要有张有弛、全心投入、心态平和、全力以赴。考研打的是持久战,较量的是心智和耐力。在准备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情绪出现波动,心态产生起伏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尤其在失落、焦躁和疲惫的时候,不妨暂且看些熟悉的、容易的内容,提高一下自信;或是上网、聊天,找些和考研有关的轻松的事情做。总之,一但发现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无法维持下去,就要找个适合的方法调整一下,当低谷阶段过去,就会重新振作精神,坚持下去。虽说要有张有弛,但放松也要有度,放松不代表分心和逃避,更不能放弃。应该借放松的机会,重新找回学习的激情和奋斗的希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积蓄力量。
四。尽力强化四项素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风良教授表示,导师在复试中会着重考查考生对基本理论是否熟悉,是否能运用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这首先需要考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回答问题时,“观点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导师主要是看考生能否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
 较高的综合素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王晓华副教授认为,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及发展潜力,要给导师留下一个好印象,综合素质很重要。为此考生平日要多积累,多看一些权威的专业期刊和专业书籍等。当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是短期内能够提高的,但至少要在面试中做到不紧张,把自己最优秀的潜质表现出来。 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理工科专业,导师通常很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研究学习能力。比如理化、生物、计算机等专业的复试通常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动手能力在复试中占有很大比重。考官通过观察考生的动手情况,从侧面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所以,理工科的考生有必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进一步熟悉相关常识、操作流程等。
 良好的英语水平。较高的英语水平特别是一口流利的口语能力,能给自己在复试中加分,导师们也越来越看重学生的英语能力。“哑巴”外语是不少考生的通病,近几年的研究生复试中,导师们越来越注重考生在外语听、说方面的能力。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复试时,导师会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的听说能力。
  当然,对于以上四种素质,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会有差异,导师会根据本专业的不同要求而有所侧重,考生还要根据学校公布的复试方案来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从而在复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本帖最后由 xfkl 于 2007-7-8 09:34 PM 编辑 ]
30#
198382 发表于 07-9-13 18:50: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好帖啊[s:2]
29#
chart17173 发表于 07-9-13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受益非浅[s:2] [s:2]
28#
conanjun 发表于 07-8-25 13:27:18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就是胜利,,大家一起加油啊,!!相信自己,没错的
27#
冰屿 发表于 07-8-25 00:19:03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就是胜利
26#
slg916 发表于 07-8-24 23:29:5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
25#
huangtian 发表于 07-8-19 21:35:32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坚持!就会成功的!
24#
fstar0276 发表于 07-8-5 20:44: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谢!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23#
baistone 发表于 07-8-4 23:20:03 | 只看该作者
寻找伙伴,考海大
22#
 楼主| xfkl 发表于 07-7-4 10:12:2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初试具体经验

关于初试复习方法相信大家看过很多人帖子,也有很多自己的体会了,所以我不想再就具体步骤来详谈,就说说一些感觉比较有体会的主题吧。考研结束有段日子了,后面的路还很长,希望现在能把一些体会总结一下,以后就不会再怎么回头看这段路,毕竟未来还有很长要走,人不能一直沉静在过去。
心态:说心态最重要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如果说努力是基础,方法和心态的调整便是成功的关键。说老实话,我也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尤其后来做真题或模拟受打击,然后又感觉时日无多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如此,但是有的人顶住撑下来了,有的人就在那里止步。行百里者半九十,十二月时,亲眼目睹身边很多人在放弃边缘挣扎那壮观的景象,一直很震撼,如果研究生报名选择在十二月份的话,教育部会因此少收很多报名费。适时的心里暗示或者放纵我觉得是有必要的,考研那根神经没必要一直绷那么紧,人的承受也是有限度的,每周用个一天半天给自己调整,干干自己喜欢的事或者好好休息下,对下周的复习效率是相当有好处的。
还有就是不要被身边的消极因素影响,可能复习时身边总会有同学支持不下去想放弃,这时你可以鼓励他,但是千万别被他的消极态度而影响自己,毕竟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你下来了,总有人会占据你的位子。情绪低落时找找自己好友或父母倾诉一下,最好不是考研的朋友,那样对你心态调整更有利。想想有那么多人关心自己支持自己,坚持撑下去。我当时就想,不管考没考上,但是只要我尽力了,父母不会怪我,我也问心无愧了。
考研需要压力,但是不要过于托大,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反来会起负面作用。研究生不是唯一出路,也不一定是最好出路,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只要能走适合自己的路,考研不过是一次尝试罢了。
效率与时间:其实说白了就是质与量的关系,有了量了,再加上质的保证,复习就有质量了。每天8-12小时的复习时间我觉得足够了,如果真正效率高了,少点都没事。每门复习一两小时可以换换其他科目,这样有利于提高效率。
真题:如果按真题的重要程度高低来排的话,英语自然最重要,数学次之,政治最次要。说英语考分的高低,跟你对真题把握程度的深浅息息相关一点都不过分,多研究几遍真题,了解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后对做题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数学真题我建议在第一轮后用,之前的复习就像做项链一般把每个珍珠加工好了,而真题就是那一根绳,靠它来把之前的珍珠穿在一起做成项链。刚考试做真题时我也就80-90分,但是你只要把每个不懂的题以及相应章节好好把握,以后多看几遍,就会发现进步很快,一套比一套成绩好的。政治真题我认为就是看看答题结构方法就行了,在内容上参考价值不大。
自信:他属于心态里面的,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我觉得是因为重要,自信是源于内心,源于你的复习状况的,只要你按部就班好好复习了,自信一点,相信自己能成功,只有时间花到了才不会盲目自信,也不会一点没底。在外做人低调点,但是面对自己时,自信点又有何妨呢?
其实考研时点滴感触很多的,一时要写反而就凌乱而且想不起来了,但是过程的艰苦和充实是记忆犹新的,希望后来人能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我两位好友今年失败了,明年也接着再干一年,祝她们明年成功,也希望大家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8 21:43 , Processed in 0.08875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