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清华大学考研经验汇总(2008清华考研必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ha 发表于 07-4-9 12:5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  题: 几点总结(sem技经)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8 16:39:56 2007), 站内

看了菜鸟的心得,觉得也比较详细了,这里补充一些我的感受吧。

我也是考的技经,今年也算是二进宫。去年第一次考,还在学校,时间也比较充裕,考完试自我感觉不错,基本上发挥了水平,结果复试都没进。今年成绩相比去年差不多少,不过一直都在工作,七月份毕业去上班,八九月份基本没有心思看书,到了十月份报完名了才感觉时间挺紧了,开始翻书,然后十一二月那段时间正好公司特别忙,基本上天天加班,花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晚上七八点钟到家,看到十二点左右,再加上周末的时间,有时候累得实在是不想看,也就断断续续的了。尤其是数学,仗着去年的功底,花的时间仅比英语多点,实践证明这是最大的失误。成绩一出来,对照于去年的复试线,加上菜鸟(389)老早就在网上报了分,一看第一个报分得就比我高,估计是没戏了。于是老早就开始联系调剂,结果今年的复试线令人咋舌,侥幸进入复试,复试中也没认真准备,知道复试成绩的时候又开始担心,最后总算是波澜不惊的得知我复试通过了,呵呵,感觉有点rp爆发。

今年383,73,71,116,123,去年388,71,68,145,104

政治: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上个辅导班是很必要的。有那种牛人不用上辅导班,照样八九十分。不过这种牛人不多,一般的同学我还是建议去上个班,至少那些老师能够带着你从头到尾的捋一遍,他们总结的一些东西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至于上什么班,倒无所谓了,领航导航海航的,随便选一个。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以从网上下载录音,效果是一样的,而且节省了好多money。我是去年上的领航,今年觉得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就下了个徐之明的录音,感觉和现场没什么区别,而且一天可以听好几天的内容,可能一个周末就能搞定了一门课,一个月就能把所有的都过一遍。

英语:去年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上面,把NCE3/4背了一遍,然后自己下载了个朱太奇的mp3和讲义,那个mp3从头到尾听了一个月,觉得不错。朱老先生的语速有点慢,要有耐心,幸好我的mp3能够调速,1.5倍的速度,就和普通人语速差不多了;建议大家可以听听,方便又实惠。
说实话,今年我是一点没有准备英语,唯一做的题目就是研究了一下去年的真题,考前两周白白让我写作文,凑合着写了两篇,所有的就是这些了。我也很惊讶于居然还能比去年高,怀疑老师是不是阅卷失误了,呵呵。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rp让老师失误阿,所以大家还是好好从基础做。相信敢往sem去的基础都不错,有时间就好好研究研究真题,弄清楚老师的出题思路,研究研究题干和选项。补充一点,答题的时候不要把重点放在完型上,这是个不容易得分又费时间的题目,简单的说,你可以花十分钟迅速做完只得四五六分,也可以花二十分钟认真做完得到六七八分,所以建议把时间花在后面的阅读上和写作上。

数学:比菜鸟郁闷得多的分数。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希望大家引以为鉴。陈文登有句很经典的话,天天看天天练,长流水不断线。去年我是这么做的,考试两个小时就完事了,结果还不错;今年觉得自己有底,就周周看周周练,流流水断断线,基本上就是周末花个半天的功夫去看,代价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说今年成绩低与试题难有关系,这不否认,不过我一出考场就知道有两个公式用错了,显然还是平时练笔不够。
建议:选本书,李永乐的或者复习指南——应该差别不是很大,我是用的复习指南——认认真真地做五遍,基本上第一遍比较慢,可能一个月,第二遍二十天,后来就很快了,第五遍的时候估计不用一周就能搞定了,因为看一眼就明白是什么思路了。考前一两月就该做模拟题了,400题或15套,看个人的偏好了。

微经:好好研究书目中的两本书,黎的和平狄克的。先做平狄克的,网上有好多版本的课后练习答案。在读读黎的,两本书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一样,比如平狄克的就没有太多的风险分析(06年这里出了个题20分,复习的时候没看,光荣挂了),而黎的就没怎么分析两部收费这部分(06年也是一个大题)。451(原来458)对应用计算能力要求比较高,基本上都是中微的范围,没有什么让你直接简单论述的内容。可以做一做蓝皮书,就是朱宝宪陈章武出的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清华版。这里面的题好多是中级的,对于生手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对于备考也比较合适。十八讲的许多内容也很经典,可以参考着看。网上可以找到一些北大经济中心的试卷和练习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议这些资料可以到人大经济论坛里面去找,有些问题也可以到那边去问,在那里潜水的大牛比较多。

复试:进了复试,千万不要松懈,初试的话可能是海选,复试就是直接的PK了,有可能就是面试中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把你前面所有的心血浪费掉,好多血淋淋的教训。
好好看看傅的工业技经,不管是笔还是面,都很重要。对于口语,平时没练得最好多准备一下,我一进门也没让我做自我介绍,一开口就是Where are you from,然后又是一堆问题,还好这半年在公司没有白呆,基本上都讲清楚了。面试的时候注意不要瞎说,不懂就是不懂,我就是一个问题说大了,老师给指了出来,狂汗!/


前两周有个帖子说基本上每一个考清华的人都有一段历史。辛苦是必然的,甚至辛苦可能都不会有相应的回报,每个人都要有准备,特别是sem的,基本上初试比例都是20:1,有些专业甚至更多。所以不仅要坚持,还要坚持吃苦,不要轻易放弃,相信总会有rp爆发的时候

应届的同学一定要好好利用好暑假,如果报了辅导班,只要跟上进度,这两月完全可以把数学和政治过一遍。很辛苦,但很有价值。

如果第一年没有考上,不要放弃,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考研是唯一能够实现自己梦想得方法。考sem的好多都是在职的,两三个年头也是很正常的,我原来打算考三年,再考不上就考MBA。

对第一年没有考上的同学会问,毕业了是要找工作考还是认真复习的考呢,我觉得这主要看个人吧,不过第一年成绩不是很好,那说明基础还是不太扎实,建议好好复习,不要去找工作,因为工作了毕竟少了很多精力;如果第一年的成绩还可以,建议去找个工作,因为我觉得如果从七份开始就复习,那到后来也会觉得很烦,完全可以到了十月份十一月份开始复习,一般来说两三月时间也够了,到那时候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辞职;至于说找什么单位,一定要打听清楚累不累,我在去这个单位之前推掉了京东方和富士康的offer,他们都给户口,但是听说巨累,基本上就是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驴使得那种,而且走了还有好多违约金,现在这家不给户口,当时随时可以走,环境也还可以。

最后感谢所有这其间帮助过我的人,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有白白的关心支持,每次关键的时候总有你的鼓励,还有王工,润石哥,还有版上这么多兄弟,谢谢!

[ 本帖最后由 aha 于 2007-4-11 01:23 PM 编辑 ]
27#
g591384344 发表于 10-1-20 16:15:53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26#
zhaozq1986 发表于 09-5-31 13:3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aha 的帖子

顶!!!!!!!
25#
zhaozq1986 发表于 09-5-31 13:3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aha 的帖子

顶!!!!!!!!!
24#
jinjie5578 发表于 09-3-28 15:32: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好人啊!!!!!!!!!!!!!!!!
23#
timrocky 发表于 08-12-13 15:16:29 | 只看该作者
Many thanks for these files.
22#
oibook13 发表于 07-4-12 12:47:33 | 只看该作者
师兄能留下邮箱吗  我想考08清华的计算机  如有可能想和你多咨询些有关清华学校的信息
21#
 楼主| aha 发表于 07-4-9 13:23:23 | 只看该作者
[s:10] [s: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
 楼主| aha 发表于 07-4-9 13:22:09 | 只看该作者
标  题: [合集] 我的考研经历---与大家分享!!!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ug 16 13:52:08 2006), 站内

☆─────────────────────────────────────☆
   xiangfeng (xiangfeng) 于  (Sun Aug 13 21:10:53 2006)  提到:

  现在我想把我的考研经历写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从我的经历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所谓的差生只要通过自已的努力、只要自己坚持、只要你自己相信自己是可以取得好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的。
  我是从2003年的四月份开始有考研的打算的,当时是由于找工作找的不合适,所以无路可走,也只有考研了,而且当时也取得了家里人的同意与支持,我想这一点对我很重要。当时大四都快毕业了,大家都在做毕业设计,而且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同学之间的互相请客上,很少有时间学习。所以真正开始学习应该是在7月初。当时同学都已离校了,我们几个考研者搬入了学校旁边的一个小房子里,准备开始学习。我的当时感觉是自己很cool,考研者。
  大约是7、1我大约花了一天的时间想我到底该如何学习,我认为学习应该有个大致的计划和时间安排,所以花一天的时间绝对是值得的。这时一定要先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大致的学习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每门功课的时间安排,如果这时你还没有决定考什么学校,考什么专业课的话,那么我建议你最好快点拿好主意。因为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学习专业课了,尤其是向我这样的跨专业的考生,最好早点准备专业课。因为有的学校有专业课的辅导班,而且开课很早,所以越早决定就约有可能参加。我当时制定的学习计划是总的考研分为三轮,第一轮是基础是从七月到九月,主攻数学和专业课,主要以看教材为主但是英语不能放过,每天也坚持学习。第二轮是九月到十一月,为提高。此三个月主要是看的参考书,开始复习政治(我第一轮并没有复习政治)。第三轮为十二月到考试为冲刺轮,主要是作模拟题,并在做题中发现自已的不足并马上加以改正。
   下面具体的谈一下自已三轮的复习情况并把我在其中得到的有益的启示说一下。
   第一轮复习最重要的是打基础,或许大家很不在意看数学书,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看一下。我当时主要是由于基础太差,所学的高数几乎只是会上半册,下册几乎完全不会,而概率和线数几乎完全不会,所以我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去看书。第一轮我的每天的时间安排是:早晨七点起床,七点半吃完饭,八点准时到教室去学习,八点到十二点学习数学,中间也会间或学习一些英语,但几乎有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都是用来学习数学的。第一轮的复习到底时间如何分配主要靠自已对自已的学习情况的把握。我之所以把如此多的时间放到数学上是有我自已的想法的。我曾经给我的考试定下过一个基本的考试成绩的目标是330分。其中政治和英语每门60分,数学是90分,专业课是120分。而其中以数学的难度最大,而且我的专业课是选择的北邮的信号与系统,大部分都是数学知识。所以我的数学必须得学好,而且必须是放在首先学习的位置。下午我主要是看专业课,其中也会加杂的学习一些英语。具体的怎么分配时间应该有自己根据自已的兴趣来分配,以学习不累为好 。(最好是几门功课在一起学习,当然这只是适合我的方法)。晚上我还是学习数学。但也和我上午下午的学习一样,也不是完全的学习数学,也会看些专业课和英语。
   当时学习数学的上册时感觉自己根本就不用两个月就能把数学看一遍,我第一遍看的时候看的很仔细,每一个细节都看到了,而且第一册的课后习题我也全作了,看完第一册只用了大约不到两个星期。看第二册的时候麻烦就大了,看多元微积分时我连看了大约三天完全就看不懂,当时感觉郁闷的要死,我马上和我的研友交流了一下,他们说下册也是比较难的(和我住在一起的有两个考研的,我们三个人住在一起,其中有一个是当年考北航只差6分,所以遇到这类需要寻找同情的问题我当然不会找他,我找了另一个于我成绩相当的好朋友亚军,当时我们提到数学下册的问题大有同感,所以我的心情也在互相的抱怨于鼓励中得到了一丝好转,问问题是很有学问的,如果我要是问那个牛人,肯定得到的回答是高数已经看完,得到这种回答可能我会更郁闷吧)。当时也就是心理上得到了一些安慰,感觉并非只有自已郁闷,心情好了一些。但依旧是看不懂。妈的算了,当时我就决定先看我最喜欢的概率。(这时我真正的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就是对概率有好感,感觉学习概率非常实用,即便以后打扑克也可以用的上)概率第一章我也是看的非常仔细,每一点我都看到了,但是一直感觉自己似乎没有找到学习概率的技巧,当看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时候又惊奇的发现他妈的还是有微积分的知识,而且还是多元的。郁闷啊!当时我就想,自己难道真的就这么差劲吗,没有一门是可以看完的。考!!没办法了,我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看高数,二是开始看线数,对于线数我当时是一无所知,只是感觉似乎自已还应该会求行列式的值吧。而此时的时间已经到了7月20号左右了。我实在不想,至少当时不想去看多元微积分,觉得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难懂的知识,我一直都在怀疑我当时是怎么考过这门课的,我做了先看线数的决定,线数倒是很独立的一门课,于高数和概率联系都不是太大。所以我的选择看来还是对的。看线数还是要很仔细的看,我是用的是一个很薄的好像是石油化工什么出版社出的书,这本书的突出特点就是薄,比sony超薄单放机薄多了,所以看起来特别有成就感。大约用了两个星期我就把它看完了,注意我此时只是看了一遍只是把最基本的概念看了一遍。这时已经是八月份了。下面就是硬骨头高数下册了。我此时有一个大的利好就是我的研友们都已经累的将要吐血把高数下册给看完了。我没事就问他们,结果是大家都又很好的收获。我和亚军以及其他的几个研友王珂,大志每天都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所以大家讨论起来特别的方便。我的体会是考研时最好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一个考研小组,小组中各个人每天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这样对学习考研极有好处。因为考研是一个很艰难恨漫长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某些书你看不懂,某个题你不会作,或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很不开心的事,这时可以找同学聊聊,如果是关于考研的事情,那么找考研小组中的人来聊就会特别好,因为大家关心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而且都同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聊起来就特别容易产生共鸣。而讨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我就不在多提了把。和我住在一起的亚军就是我最好的研友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每天谈得都是考研,每天在一起讨论数学和政治,虽然可能无法计算这对我的考研到底能增加多少分,但我觉得我们的讨论非常有意义,至少这让我感觉每天学习都充满了激情,感觉考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枯燥,甚至现在想起来我都感觉考研是一个很不错的事情,我感谢我的好朋友亚军,王珂和大志、。就是这样我在大约九月初看完了所有的数学。当然这离考研的要求还差很远,因为我只是看了教材,除了书上的例题我几乎没有做过什么题。但我从这得到了信心,我觉得我完成了我既定的安排,考研成功肯定没问题。
   专业课的复习起实质上我是走了弯路的,我现在觉得最好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先复习完数学以后在来看专业课的。因为在信号与系统中有非常多的数学知识,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确是数学和专业课的第一遍复习是在一起的,这样在学习信号与系统中我就觉得效率不高,甚至有时觉得效率很低。现在我的体会就是在作一件事情之前必须有比较合理的计划(什么是合理呢,我觉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自己的计划就是很合理的),并坚决的按照计划去执行各种学习,考研肯定没有什么问题。英语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背单词,又重新的看了一下语法书。我买的是一本特别薄的带有很多例句的语法书,这本书我看了大约用了一个星期的零碎时间看完,听力是每天晚上都会听一点,大约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样子。
第二阶段提高阶段,时间大约是9、10、11三个月。这个阶段必须是全面复习的阶段,这个阶段我觉得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成绩最快的一个时间段,必须全力复习。我的时间安排表仍是早7:30起床,大约24:00睡觉,但是这个阶段我有午休的习惯,睡大约1个小时。这个阶段的体力和脑力消耗都非常大,我不是十分的赞成挤出睡眠时间来增加学习时间这种做法。睡眠对这个阶段来说十分的重要,也是保证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我的做法是挤出其他的时间来增加学习时间。比如我甚至这时削减了吃饭的时间(我以前吃饭后经常要散步15分钟,现在我是几乎吃饭后马上就去学习);我把手机放到屋子里不随身携带,以此来减少与其他的朋友联系而消耗的时间。虽然这样看起来似乎争取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每天都算下来争取到的时间是很多的。第二条我觉得尤其实用。极少甚至在这一段时间内不与其他的朋友联系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时间对考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上午四个小时,7;30-11:30,中午12:00-1:00午休。下午1:00-5:30,晚上6:00-10:00。11:00-12:00是听力或是背单词的时间。这样一天大约有13到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下面是选择参考书了。我的数学选择是李永乐那本复习全书,政治选择的是岳华亭的复习全书,英语的方法是一直做题,做真题。我买的是考试虫的十年真题,讲解的极为详细。专业课书我的选择肯定是针对性特强的北邮出的信号与系统考研辅导了。我认为选择一本合适的参考书十分的重要,因为整个冲刺阶段都是围绕着这几本来进行复习的,我的建议是选择自己不讨厌,看着不厌倦的参考书为好。数学有很多人选择了陈文灯的书,我起初选的也是这本,但是我看了大约有一个星期觉得写的太难了,并不适合我这种基础比较差的人,我看陈文灯的书感觉非常的吃力,于是我就咨询了一些曾经考过研的人他们向我推荐了李永乐的书,我看了觉得非常适合我。所以我觉得选择一本合适的参考书太重要了,而且可能并不是第一次就能选择合适的,开始阶段一定要好好问一问自己你买的参考书是不是适合你自己的,如果不是你应该果断的换掉。但是也不能总是换,应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并一直坚持的详细的把这本书给吃透。所以我认为找到合适的参考书和坚持主要看一本参考书并把此书看好看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参考书现在的品质都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你选择哪一本适合的都是可以的,适合不适合我的标准是能否心情不错的看下去,至少不要对此书有一种烦厌的心理就行。但是如果你看了几本都心情烦厌,这可能要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我选择了参考书,并始终努力的看、学习这几本书。数学和专业课依旧是花时间最多的科目。这一阶段我上午学习数学和政治,下午学习英语和专业课。晚上学习所有的功课,包括回顾白天学过的知识。数学主要是看那本李永乐的参考书,拼命的看,每天大约平均4-5小时,这本书有很多的评注,非常的好,所以也需要一些记忆。这时我只是看,做的很少,只做了书后每一章后附的练习题。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时一个失误。我现在想想即便当时我开始做书上的例题而不是选择去看,可能会耗费我很多时间,导致我这一阶段的任务没法完成。数学我就是这样坚持着看下去,看的很仔细也很辛苦。一直看到了11月底才看完。这时我的研友大多已经做了好多套模拟题了。但是我仍是坚持我自己的计划。这一点我认为也非常重要。英语我是一直做题,因为我没有发现什么别的更有效的办法来应付考研英语。做题做的很慢,大约每两套都要一个星期,评点的非常仔细。我在一个下午按照考研的时间来做短文阅读,然后在花一个下午学习英语的时间去详细的评点。对每一个做错的题我都会问自己我为什么做错,下次怎么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然后在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做除了阅读、听力、作文以外的其他的题目,在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评点。就是这样做了一个月,我总结了一下,发现自己做题错误的最重要原因是单词不认识。我就用了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又把大纲的单词又给背了一遍。然后又是继续做题,继续发现问题,继续解决一些问题。一直持续到这一阶段结束。政治就是一直看书,这一阶段学习政治简直就是一种休息,我只是在学习数学或是专业课累了时马上学习政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看看,然后做一下书后的练习题。只用了两个月就看完了。专业课的复习和数学是相同的,也是看,不过我连书后的习题都没做。那是冲刺阶段的任务。也是看的非常详细。到11月底,数学、专业课选择的辅导书我看了三遍。因为人是会遗忘的动物,所以当你看了一遍觉得没什么提高时千万不要泄气,人人都是这样。而且遗忘被我们在一起考研的人公认为时考研中遇到最多也是最讨厌的一件事。我想克服它的方法就是重复了。第一遍我用了大约两个月,第二遍三个星期,第三遍一个星期。就这样,我的提高阶段在十一月底结束了。当这时我已经有了信心,认为我既然能完好的按计划实现我的提高阶段的学习,应该能够完成我的预定的330的计划。
     从12月开始最后冲刺阶段的学习。数学主要是做模拟题,专业课主要是做了辅导书习题和近五年的真题,政治也是做题,我作了一个什么2000题,但是没有做完,又做了陈先奎的八套题,粗略看了起航的五套题,最后又买了一本复习的什么要点全书,其中全是各个考点的一个不太详细的解释。
      数学我选择的还是李永乐的400题。有数一20套吧。我最后只做了8套。
第一次做的是第一套,用了整整三个小时。当时我做的时候感觉就是很不顺,感觉没有什么把握,而且题明显的感觉做不完,好多还是不会做。当做完我对答案我发现我只得了61分。对完答案我当时就傻眼了。61分,这难道就是对我这几个月的回报吗,我甚至不如那些整天学习态度没有我好的人的分数,真是太让人伤心了。几乎是整整一天我都被一种非常悲伤、甚至是绝望的状态下度过。到了晚上,我实在是没有心思学习了,我到了操场开始跑步,边跑边咒骂老天的不公平并大声的哭泣。当跑到第四圈的时候我就开始想,为什么我会考这么差,是因为我不会吗?不全是,有好多题是我以前见过,但是在模拟的时候又不能马上想起来的;还有一些是我会做但是没有时间做的;也有做的不仔细而出现错误的,而真正由于完全不会做而失分的并不是很多。我发现我还是会有很大的提高余地的。我马上返回教室开始总结我到底是在哪些发面出了问题,并把所有出现的问题都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上,出现什么问题马上解决,发现有哪部分掌握的不好,马上就在看一遍参考书的这一部分。我是每周做两套题,每次都是全真模拟,用足三个小时,然后在用两天的学习数学的时间去评点。就这样我在做题的时候发现我每次都有提高,从60多分到70分,到做到第八套时我已经能做到90多分。然后我又选择了两套陈文灯的最后模拟题。成绩还可以一次是一百多一点,一次是将近一百。这时已经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心理对数学已经没有了刚开始复习时的惧怕心理,我认为虽然我的数学不是特别的优秀,但绝对不会不过线,而且肯定能完成我90分的目标。从这一点来说我时绝对的成功。所以我在考试时是很自信的一种心态。所以我认为做模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绝对不能少,确实可以快速的发现问题,可以提高分数。最后我的数学考了98分,不是高分,但是对我自己来说,这个分数我非常的满意,而且确实我的水平也就是这么多。英语最后一个阶段我还是做模拟题,我买了一个什么所谓的考试命题小组最后五套模拟题,方法也是和数学相同,先用足三个小时做题,然后在评点。最后的一个多月我只做了五套英语题,确实是有点少了。所以英语在最后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只有53分。当然这肯定有其他的原因,并不是完全是由于做模拟题太少,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投资在英语上的时间有点少。政治做的是八套陈先奎题,并看了五套起航的题。又背了起航的二十天二十题。我在考研时一直把学政治当成一种消遣,一种学习数学、专业课之余的休息来学的,效果却很好。我的政治在最后考了67分,我也很满意。专业课我就是以做题为主,数学和专业课我做的都很规范,我都是专门找了一个大本,做在上面,专业课最后做了整整两大本。所以在考试时我也是非常的自信,而且我在做真题的时候已经发现真题很简单。就是这样我一直都坚持到考试,而且在这段时间我一直都是要求自己与考试接轨的。上午做数学和政治,下午做英语和专业课,晚上评点。而且中午只在教室趴在桌子上睡大约半个小时,因为考研时中午的时间很短,妈的考试地点还离我住的地方特远,所以我只好提前适应了。
    1月10号考试,考前我一点都不紧张,考前一天晚上学校就已经放假了而且教室都已经不让使用了。我就到超市去逛了逛,回去又在床上看了政治和英语,大约22点就睡了。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睡不着,直到凌晨2点多才入睡。考政治、考英语。当考完英语,我简直就是郁闷的要命。因为考英语时我头痛的要命,根本做题一点感觉都没有。我考,当时真是超郁闷。回到住处,我躺在床上,真想大哭一场。但是哭又什么用呢。后来亚军回来我们聊了聊,他说考的也不好,而且我这时心情也变好了一点,或许大家考的都不好呢!我安慰我自己,而且我也时不确定自己确实考的不好,只是好多题拿不准而已。晚上我们吃完饭继续学习,大约九点我又出去跑了步,心情此时大爽,回去睡觉,仍是睡不着。第二天考数学感觉发挥的一般,就是那样,会做的也做了,不会的仍做了,但大题第一题我没做对,真是郁闷!下午考专业课,非常的困,但是觉得并不影响考试,虽然头痛我还是很快做完了,感觉确实简单,最后成绩为131,还行。
   考研就这么结束了,甚至在考试结束时我还有一些不敢相信。哎,考研!结束了!或许我从这半年的考研生活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如果你选择做一件事,你必须坚持到底,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坚持到底,一定会取得成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考研者能有所感悟,祝大家坚持下来,取得成功!
                                                
                             2004.08.28
19#
 楼主| aha 发表于 07-4-9 13:16:47 | 只看该作者
标  题: 2006年考清华电子的一点经验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Nov 17 11:06:34 2006), 站内

我去年报考清华电子,总分429,在电信类里第3。往事如云烟散去,仿佛隔世。而昨天期中考试终于告一段落,只剩一篇5k字的论文了。每每在6教看到考研的同学,才发现自己竟然从来没有为他们写点什么。今天写一点,希望能有所帮助。

4门里我的英语可能是稍微好的,得分87分。不过英语的学习没有什么技巧,完全靠积累。任何辅导班的吹嘘都是骗人的鬼话,跟\"根治乙肝\"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英语我不赞成报任何辅导班,即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这就是我给考研英语的最大建议。我去年复习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看英语,只在7月份的时候缩译了小说《哈利波特6》,发在fantasy版上。大概3w字,用了一周的时间,每天4点睡,12点起。呵呵,现在可没有时间做那样的事情了,所以感觉考研的期间还是挺自由的,值得怀念。阅读我曾经用过张锦欣老师的那本,人大出的,我感觉不错,我大概一天作10篇,平均5分钟一篇,一个小时做完,平均会错4道。当然我的英语基础稍好一点,所以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人。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建议,就是抓作文。因为阅读就算花了很多时间练,其实也不一定提高多少分。而作文准备好了可以提高很多分,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小作文建议要背5篇,看15篇。大作文要清楚套路,当然字句的提高需要真功夫,短时间难以奏效。但是把思路写清楚,句子明晰,内容丰富,重要的一点还要有自己对topic的理解和新意,这样阅卷老师会眼前一亮,留下很好的印象。最忌讳套用现成的复杂句子和复杂词汇,或者故意卖弄自己的单词量而表达不够贴切等。作文的出入在上下10分,这10分比起攻阅读要划算多了。现在离考研还有2个月,搞作文足够了。

信号与系统今年是否由山老师出题不得而知,好像还是。复习的最主要资料是教材和山老师的笔记。其他的参考书可以看奥本海默的《信号系统》和《离散时间信号处理》还有曹志刚老师的《通信原理》。我们昨天就是考曹老师的课,他监考。我信号得了125分。注意清华的信号系统没有大纲,当然以教材为主,所有章节都建议看。另外曹志刚的《通信原理》也有很多可借鉴的,比如对于等效带宽,《通信原理》里归纳了多种方式,是值得阅读的。总之专业的积累对信号系统这样外延广泛的课很有好处。另外要提的是山秀明老师并不看重奥本海默的《信号系统》,我猜想原因可能是后者的教材里没有信号空间的理解,而这又是山老师比较喜欢的。我面试的时候山老师坐我右面,现在他是我一个考研同学的导师。

数学题逐年简单,对于喜欢作难题的同学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去年我数学提前70分钟做完,检查了n遍。但是还是马虎了,得分142,不是高分,呵呵。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难题作得好,简单题就要出错。我数学作了很多题,但是对于去年简单的试卷,显得不太有用。建议以打好基础为主,不要作太难太技巧的题了。然而否不作难题就能打好基础呢,这个问题不太好讲,但是讲究技巧的题目的确不太有吸引力了。但是有些很漂亮的方法,如陈文登老师在微分方程部分里的算子法,简单方便,值得掌握。

政治我得分75。教材以红宝书为主,练习题陈先魁《2000题》就可以。别相信任何的压题,别去背最后的《n十天n十题》。注意一定要作模考,就作真题。看到大题的时候要先想考点,再列自己的思路。也许大题没时间拿笔写,但是最好要把自己的答题条理列在纸上。这个一定要清楚,考试的时间很紧的,要锻炼答大题的技巧和经验。

复试的名单和初试分数和录取名单,我在前面用Llorente或者L1orente的id整理了,我整理它们的目的就是因为感觉清华复试的透明度太低。我整理的那份名单把能搜集到的初试分数都罗列清楚了,还有最后的录取名单是我特意用DC拍下来的,就是最初时贴出来的名单。

考研在我们的人生中是显著的一章,我一直想把期间的经历和故事写出来,以报告或小说的方式。但是到了清华就很忙,手里压了好几篇开了头的稿子都没时间写完。我想好的一篇故事是《电子系办外八君子》,当然这是比较搞笑的。是指2006年3月27日傍晚电子系办外等录取名单的8位同学。令人惊讶的是这8位同学都考上了。但是细细想来,这并不是完全意外的,因为它验证了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所以最后对考研同学要说的就是:考研很累,很黯淡,很郁闷。而且如果没录取,好像一年的付出就全浪费了,显得很残酷。但是不要有畏难、退缩、敷衍的态度,坚持到底,善始善终。哪怕最后没有考上,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对待。其实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还会遇到比考研更复杂和严峻的挑战。这就是我今天所说的,属于应试经验,现在离考研还有一段时间,希望不算太晚。至于故事类的,只能留给遥远的未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4 03:45 , Processed in 0.11347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