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1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372.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策划与准备(采访前期)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深入与收尾(采访后期)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人物与事件类新闻采访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 文体与教卫类新闻采访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 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 特殊类新闻采访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一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二章 记者修养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刘海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新闻采访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新闻采访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该教材,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的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补充典型题。本书参考大量新闻采访学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更新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最新补充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新闻传播类(xwcb.100xuexi.com)提供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等各种新闻传播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精讲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刘海贵著的《新闻采访教程》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新闻采访学的师生参考。

内容预览
第一章 总 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1.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1)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定义说明了新闻采访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活动,是一项具有某些或部分调查研究性质的活动。但没揭示新闻采访的个性特征。
(2)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将新闻采访同调查研究作为同一概念欠科学、欠准确。
2.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与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新闻采访具有以下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
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采集信息、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2)时间的限制性
新闻采访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的全过程。
(3)项目的突发性
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突发性事件,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
每个人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需求,可能因职业、年龄、性别、经历、学历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偏爱。
(5)知识的全面性
要求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
三、新闻采访的地位
纵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全过程,采访的基础性、决定性地位与作用实在不容低估。采访的这种基础性、决定性地位与作用,主要应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上去认识。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联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1)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
(2)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
(3)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4)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四、新闻采访的方式
1.从形式上分
(1)个别访问
个别访问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在平时的采访中,记者主要是靠这一访问形式从新闻人物或知情人物那里获取新闻材料,又称“一对一”的访问形式。
个别访问的好处是: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
(2)开座谈会
开座谈会又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新闻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
开座谈会的好处是:
①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
②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
③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
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3)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又称“用眼睛采访”。个别访问和开座谈会侧重用耳听,现场观察则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
(4)参加会议
一般而言,大凡会议都是集中总结、筹划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效、经验、教训及问题等,与会者聚在一起讨论、建议,然后对下阶段的工作作出部署。所有这一切,往往可能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或线索。记者若是到会议中去“张网捕鱼”,一般都会如愿以偿。
(5)蹲点
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
(6)查阅资料
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这些资料包含不少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新闻线索,记者若能悉心从中查找,可确定不少报道项目,或可直接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7)改写
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
(8)问卷
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这种形式有成本低廉、具有匿名性及便于受访者思考等优点。
(9)电话采访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话采访则可能是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渠道。电话采访在很多情况下它往往补其他采访之不足,使新闻得以真实、完美地报道出来。
电话采访实施时应当注意:①准备要充分;②提问要凝练;③记录要及时。
(10)网络采访
①网络采访相比较传统媒体采访的主要特点
包括:a.信息的广泛性;b.采集形式的多样性;c.新闻采写的即时性;d.信息容量的无限性;e.信息采集过程的交互性等。
②网络采访的主要形式
包括:a.直接转载信息;b.组织网络调查;c.通过E-mail交流;d.查阅收集资料。
2.从性质上分
(1)常驻采访
常驻采访是指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这种采访的特点有:
①采访时间长,题材面宽,要求记者具有全局观念,从驻地的实际出发,注意采写既能反映当地实际又对全局有普遍意义的新闻;
②要有较强的独立社交能力和广博的知识;
③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④掌握采写各种新闻体裁的技能;
⑤要尊重所在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遵守所在国家、地区的政策法令。
(2)突击采访
突击采访是指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这种采访任务紧迫,事先无法从容准备,全靠记者的经验积累和临场发挥。
具体要求是:记者必须闻风而动,迅速赶赴事件现场,要忙而不乱,冷静观察,尽快弄清事件的起因、性质和相关材料,并有“倚马可待”——立等可取的写作能力。
(3)交叉采访
交叉采访是指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与单打一的采访形式相比,交叉采访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途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益高的采访形式。
交叉采访须讲究交叉艺术与要求:
①记者应根据新闻线索统筹安排,利用所在单位或地区的人员、交通、资料及通讯设备等便利条件,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条有理地进行交叉采访;
②记者头脑应冷静,决定应果断,行动应迅速,反应应敏捷。
(4)巡回采访
巡回采访是指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
(5)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指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通常适用于:潜入敌军、敌对分子、犯罪分子之中的采访活动;估计采访对象会拒绝与记者合作的采访项目;不宜公开记者身份的采访场合。采写揭露、批评性报道常采用这一方法。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显性采访而言的,与“微服私访”相仿,通常也称作暗访。
(6)易地采访
易地采访是指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记者长期在一个地方采访,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等好处,但也容易产生眼界狭窄、感觉迟钝甚至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等弊病。易地采访是克服这些弊病的有效方法,也是加强地区间、新闻单位间和各地记者间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的有效方法。
易地采访的好处是:①开阔记者眼界;②帮助本地记者有效地发现新闻;③促进各地记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注意事项是:①不要自视高明,要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②要利用易地采访机会,熟悉各地的情况,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全局观念,与外地记者真诚合作,提高相互间的报道水平。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37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17:32 , Processed in 0.09202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