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北大学2007年视听语言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范老师 发表于 14-11-6 22: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北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       考试专业:视听语言       考试时间:3小时 一、名词解释 (共30分,每题5分) 
1、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是以人类的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运用。它是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画面可以被无限放大和切割;它的传播是单向的,无法像自然语言一样实现交流双方的即时反馈;它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受众不必经过专门学习,可以自如接纳;同时它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即使发展到当今的成熟形态,观众仍无法预知在新的作品中是否会有新的语言创造。 
2、景别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银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景别的取决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影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从某种意义上讲,景别的选择就是影视画面创作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是创作人员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表现。 
通常景别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来划分;一种是按被摄体在画框中的面积比例来划分。景别大致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3、特写 
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视距最近的画面。特写镜头是刻画性镜头,镜头中的细节被放大、强调并摆在观众眼前。镜头完全没有空间和方位感,所要传递的信息仅来自被摄对象自身。这是影视摄影中最具视觉强势的镜头,用来从细微处揭示对象的特征和本质,被摄对象孤立于环境、背景和一切多余的部分直面观众,并使其注意力无法分散。另外,由于特写分割了被摄体与周围环境的空间联系,常被用作转场镜头。特写画面通过描绘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特写画面在表现人物面部时,提示出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其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形成一种区别于戏剧舞台的场面调度;特写画面在准确地表现被摄体的质感、形体、颜色等方面也很重要。 4、拍摄高度 
拍摄高度是指摄影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者说相对高度。拍摄高度的选择在影视画面的创作中至关重要,它可以影响到画面中的地平线的高度、景物的展示程度、远近观感等因素。我们一般根据拍摄高度的变化,把它大致分为: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 
①、平角度(平摄) 
平角度拍摄时由于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其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平角度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 
②、仰角度(仰摄) 
仰角度拍摄是摄影机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线向上进行的拍摄。仰角度拍摄由于镜头低于对象,产生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 
③、俯角度(俯摄) 
俯角拍摄是一种自上往下、由高向低的俯视效果,这时摄影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水平
沙发
 楼主| 范老师 发表于 14-11-6 22:17:27 | 只看该作者
线。一般来说,俯角拍摄具有如实交代环境位置、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的特点。 
5、运动摄影 
所谓运动摄影,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影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即成为运动画面,比如,由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升降摄影所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等。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相比,具有画面框架相对运动、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等特点,它不仅通过连续的记录和动态的表现在银屏上呈现了被摄主体的运动,产生了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重的空间和层次,形成了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而且使观众能够通过银屏用运动的视点观察运动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运动。 
6、情绪长度 
情绪长度就是镜头所表现的主体的情绪发展所需要的时间长度,编辑时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镜头的长度。内容长度主要由人们的视觉特点决定,而情绪长度是一种描写长度,主要由人们的心理特点决定。它往往通过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抒发情感,让观众进一步感受到镜头所传递的信息,并由此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影片《魂断蓝桥》最后女主人公自杀一段,就是将女主人公的面部特写与越开越近的军车画面反复交叉组接,创造出女主人公自杀时的种种情绪气氛,矛盾绝望之情尽在其中。这几个情绪镜头的交叉组接所形成的情绪积累的效果,使影片产生了更大的艺术感染力。 
 
二、 简答题 (共60分,每题20分) 
1、视听幻觉的特点 
艺术品是源于心理的一种产物,关于艺术的任何科学研究都将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这其中自然包括对接受效果的研究。幻觉是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人的眼睛通过视网膜接受视觉信息,而大脑则像计算机那样对信息进行处理,人的大脑是所有大脑中最为复杂和最为发达的。电影的幻觉不仅与生理有关,更与心理有关。 
一个照片的负片影像投射在银幕上时,如果对我们这个负像看上一会儿,当在银幕上取消负像后,我们就会看到这个负像的正像。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后像。 
视听幻觉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 银幕形象形成在人的大脑中。 
(2) 电影幻觉是无法抗拒的生理—心理效应。 (3) 对电影幻觉的感应和认同不需要特别的学习。 影视的出现,使人类潜在的感知作用得到挖掘。在创作和欣赏影视的过程中,人类对自身感知作用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视听语言与自然语言都是表意交流的工具,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视听语言可以打破自然语言的时空限制,同时借助科技手段,在语言的制造过程中把视觉与听觉能力完全调动起来,具有自己特有的语法和修辞方式,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规律。 ① .没有最小的信息单位,画面可以被无限放大和切割。 
所谓“镜头”,是指摄影机连续不断地一次拍摄的片段。影片中每一个镜头都可以不停地分割下去,一直分切到每一静态画面,而每一静态画面所包含的信息又由于观影者个人感知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影视是没有最小信息单位的。 ② .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视听影像由于自身的记录性,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与观影者不同步,因而这种传
板凳
 楼主| 范老师 发表于 14-11-7 07:10:20 | 只看该作者
播总是单向的,它无法像自然语言一样实现交流双方的及时反馈。 ③ .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受众不必经过专门的学习与训练,便可以自如接纳。 ④ .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影视是科技的产物,视听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影视的表达系统不像词语语言那样具有长期的固定性,并且技术和观念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对语言的表达层面形成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视听语言是一门创造性的语言。 3、景别在影片创作中的作用 
电影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景物等一般称之为“景”,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空间距离叫做景别。按照摄影机和被拍摄物体从远到近的距离,可以粗略的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不同的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造成不同的节奏。全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近景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景别。由远到近的组合形式,和画面越来越高涨的情节发展相辅相成,适用于表现愈益高涨的情绪;由近到远的组合形式,适于表现愈益宁静、深远或低沉的情绪,并可把观众的视线由细部引向整体。  
①、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观众在看电视时与电视机屏幕的距离是相对稳定不变的,画面景别的变化使画面形象时而呈现全貌,时而展示细部;时而居远渺小如点,时而临近占满画框;从视感知上使观众或远或近地观看一个物体成为可能。  
②、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在电视画面的造型表现和画面镜头中,不同景别体现出不同的造型意图,不同景别之间的组接则形成了视觉节奏的变化。观众不仅在画面时空和视距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摄像者的画面思维,而且也以景别跳度、视点跳度的大小、缓急中具体地感受到整个电视片或电视节目的节奏变化。比如远景画面接大全景画面,再接全景画面,节奏抒情、舒缓;两极景别的镜头组接如全景接特写,节奏跳跃、急切。  
③、景别的变化使画面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不同景别的画面包含不同的表现时空和内容,实际上是摄制人员在不断地规范和限制着被摄主体的被认识范围,决定了观众视觉接受画面信息的取舍藏露,由此引导观众去注意和观看被摄主体的不同方面,使画面对事物的表现和叙述有了层次、重点和顺序。对画面景别的调度,实质上是对观众所能看到的画面表现时空的调度。运用不同景别有效地支配观众的视听注意力并赋予被摄主体以恰如其分的表现意义是电影电视编摄人员的重要创造活动。 三、论述题 (共60分,每题30分) 
1、论述叙事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①平行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 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
地板
 楼主| 范老师 发表于 14-11-7 07:10:33 | 只看该作者
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如影片《南征北战》中,导演用平行蒙太奇表现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的场面,造成了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  ②交叉蒙太奇 
  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 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如《南征北战》中抢渡大沙河一段,将我军和敌军急行军奔赴大沙河以及游击队炸水坝三条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③重复蒙太奇 
  它相当于文学中的复叙方式或重复手法,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划人物, 深化主题的目的。如《战舰波将金号》中的夹鼻眼镜和那面象征革命的红旗,都曾在影片中重复出现,使影片结构更为完整。  ④连续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情节线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平铺直叙之感。因此, 在一部影片中绝少单独使用,多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相辅相成。 
2、论述声音的艺术表现功能及音画关系 
一、声音的艺术表现功能 
①塑造空间,增强真实感 
电影空间是由画内部空间和画外部空间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空间,它大大拓展了影视的空间,使摄影机可以自由地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因素。 
②完成时空转换,增强连贯性 由于声音的连续性特点,使同一声音可以在不同的时空中延续,从而成为转换时空的契机,影视中常利用声音来转换时空。 
③渲染、烘托情绪气氛 二、音画关系 
声音与画面是构成影视艺术的物质载体,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音画关系一般可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形式,其中音画对位又包含音画同步和音画对立。 
①音画同步,音乐为画面服务 
音乐的视听形象、画面的视觉形象是一致的,音乐在情绪、气氛和内容上与画面统一,并进一步烘托和渲染画面气氛,强化画面内容。例如1997年囊括了11项大奖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在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上基本上都是采用同步的形式进行。舒展、宏大的管弦乐配合画面镜头,华丽地展示了这艘当时号称“上帝都无法让它沉没”的豪华巨轮的雄姿。 
②音画对位 
指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音乐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两者形成对位关系,以期更深刻地表达影片内容。 
a 音画平行 
音画平行是指音乐的听觉形象与画面的视觉形象是相分离的,音乐不具体追随画面内容
5#
 楼主| 范老师 发表于 14-11-7 07:10:41 | 只看该作者
也不是与画面处于对立状态,而是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情绪状态,在听觉上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联想和潜台词,从而扩大影片在单位时间的内容容量。 
b 音画对立 
导演和作曲有意使画面与音乐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例如:画面表现的是欢天喜地的喜庆气氛,而声音表现的却是深沉悲哀的忧伤格调等。 
③ 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有三种表现形式:基本主题贯穿式、主题对比式、多主题式。电影音乐常用主题贯穿的表现手法,根据影片的思想内容、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以及影片的艺术结构,将主题音乐加以重复、变奏、发展,贯穿成影片音乐的主体。主题重复是音乐创作常用的手法之一。 
在电影音乐中,除指某段音乐中包含的音乐主题反复外,主要是指全片中主题音乐反复出现;主题发展也是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当确定了音乐主题之后,为了展开音乐构思塑造音乐形象,作曲者采用重复、变奏、展开、对比等手法,充分揭示音乐内容,完成乐曲的艺术表现;主题变奏是主题发展的一种手法。既保留主题音乐的某些特征,又加以一定的变化,使主题音乐每次出现都增添新的因素。主题变奏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主题音乐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装饰性变化,最常见的是旋律、节奏和织体的改变。二是保留主题音乐最富有特色的旋律轮廓,从节奏、和声、配器等方面作较大的变化,并增添新的材料,以致主题音乐的性格发生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1 21:28 , Processed in 0.11107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