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心理学] 2012年教育心理学论坛习题整理集合(内附链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名檀 发表于 13-1-11 12:5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最早的辅助教学机和程序教学源于哪个理论?
是自我强化还是操作条件反射?谢谢 我的教材中是后者
2、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这是道单选题,有的题中选的B,也有的选D
但是我还看见一种说法是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都是间接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3、今天做的这两道题,题干稍不同,答案已上色。不知原委,求高人指点

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
A内驱力降低说  B连结-试误说   C刺激-反应理论   D折中主义理论

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
A连结-试误说  B经典条件作用 C刺激-反应理论 D操作条件作用
4、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逻辑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与任何具体领域。从学习迁移理论来看,这种观念与()接近?
A形式训练说 B关系转换说 C产生式理论 D学习定势说
5、  苛勒顿悟学习实验中,能结局此类问题的黑猩猩是
A. 人工饲养的
B. 所有野生的
C. 野生驯化的
D. 个别野生的
6、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区别,这四个总是分不清。希望明白人能给个通俗易懂的概念。
做题时候总是犯迷糊
比如下面这些题
单选题
1.吃酸梅流口水属于(无条件反射)
2.动物听到主人呼唤它的名字就能有反应,这是(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多选
1.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无条件反射(AB
A。吃食物流口水 B。瞳孔在强光下收缩  C。谈虎色变  D。望梅止渴
2.下列哪些限制属于条件反射(ABD
A.吃食物流口水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C.谈虎色变  D。望梅止渴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AC
A.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
4.下列现象属于无条件反射的(ACD
A.吃苹果唾液分泌    B.谈到苹果唾液分泌   
C.
闻到苹果的香味分泌唾液  D.看到苹果分泌唾液
另外: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以及测验引起焦虑是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呢
8、做了11年的真题,发现怎么好多知识点在我的参考书上找不到对应内容,无比郁闷,答案是可以理解的,但求助大家这些题是源自谁的杰作啊,莫非我的参考书都排不上用场么。
28题:教心的 概念学习中的变式
29题:教心的 桑代克早期学习规律:多重反映律,联结转移律,类推反应律
9、经典迁移理论有十个,现代迁移理论有四个,太多了,不想全背啊!求大师讲讲哪些比较重要?
10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09年真题简答)
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完成某件事的主观判断。
影响因素主要有:
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人的自我效能感是最大的。多次成功的经验有助于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一次的失败而改变。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2。间接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则会降低。
3。言语说服。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建议或劝告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式。但依靠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高不易持久
4。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如处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会妨碍行为的操作,降低自我效能感。
二,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10年在普心中考过简答题,历年共考过3道单选070812
维纳认为人们总是试图去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而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人们归因的四种主要因素。他将这四个因素划分为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
他认为当前后结果一致时,人们常常会归因于稳定因素,如能力和任务难度,当前后结果不一致时,人们往往会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努力,运气。这种归因,又影响着人们对自己下次行为结果的预期,如果归因于稳定因素,人们会期待下次结果与上次一样,如果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期待下次结果与上次不一样。
他还认为,如果人们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如骄傲,满意,信心十足。如果归于外部原因,如运气和任务难度,则产生的满意感较少。
三,简述德韦克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10年简答,07多选,08单选,11多选)
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
持能力实体观的人认为能力,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质。
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则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可控制的,是可以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加强的。
持不同内隐观念的人相应地选择不同的成就目标。
持能力实体观的人倾向于建立表现目标,他们选择适宜的任务,希望以最好的成绩表现他们聪明的一面,避免被人看不起。
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倾向于建立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任务。
11、学习广播体操时,把连续动作分成小节拍跟着老师做,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A整合阶段   B定向阶段  C模仿阶段  D熟练阶段
我个人认为应该选C可是凯程的答案给的是A,我对照了书上的相应内容,还是感觉答案给的有问题,大家帮忙看看,答案给的到底对不对?
12、在看大纲解析的习题时,我发现有1道题从大纲中找不到知识点,所以来到这里请教一下哈~
题目如下:
对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生影响最大的人物(
A、詹姆斯B、桑代克C、卡特尔D、霍普金斯
答案是AC,有关这部分的内容我只在大纲上看到了桑代克,没有AC这两个人的介绍啊,还有那个霍普金斯更是没见过啊!有谁看到此贴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呢?非常感谢哈。
13、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6年真题中共考过4次,071道简答,081道单选,091道多选,101道单选,并且全部与强化理论有关)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斯金纳认为个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答性行为,它是由已知刺激所引起的,主体只是被动对刺激作出反应;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则是由主体自身所发出的,最初是自发的行为。
这两种行为对应着两种作用:一种是经典性条件作用,它是S(刺激)-R(反应)的联结,反应由刺激引起;另一种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它是R-S的过程,先有行为,后给刺激(即强化),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

斯金纳还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在作用时遵循以下规律:1,任何反应如果随之紧跟强化刺激,这个反应就有重复出现的倾向。2。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二)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10真题单选)
1,强化与惩罚(07年真题简答)
任何能增加个体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使个体反应频率下降的就是惩罚。
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即在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呈现愉快刺激,使个体反应频率增加。(09真题单选)
负强化即在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撤消不愉快刺激,从而是个体反应频率增加。
惩罚也可分为两类:
惩罚I,在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呈现不愉快刺激,使个体反应频率减少。
惩罚II,在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撤消愉快刺激,从而是个体反应频率减少。
2。一级强化与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满足个题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
二级强化: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如金钱,分数。
3,强化程序(08真题单选)
强化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间隔强化又可分为定时强化,等比强化,变时强化,变比强化。间隔强化下的行为反应特点是建立慢,消退也慢。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该理论在6年真题中考过3次,2次单选,1次简答)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由老师到学习者的传递过程,而是由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旧知识的双向作用来充实,丰富,改造原有知识经验。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在建构的过程中主要有3个特点:
1。主动建构性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承担着学习的责任,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自主的自我管理和调节。
2。社会互动性
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即学习者和学习辅助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和规范。
3。情境性
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的,它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因此,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该理论在6年真题中考过3次,2次单选,1次多选,今年很可能命制简答题)
1。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的联系(即有逻辑的,非表面的联系)。
2。认知同化过程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认知同化的过程。
同化过程的核心就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观念,这决定了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
3。讲授式学习观
  奥苏贝尔大力倡导讲授式教学,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发生的,而不是通过发现。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思考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
  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学系统中,学生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的传授和接受者的主动构建而实现。而发现学习则是指学习者主动去发现学习内容,而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他们,发现后,再将其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他认为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有可能是有意义的。
4。先行组织者策略
它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类属性的学习。
14、忽然被人问了一句:迁移和启动效应有什么区别,有点蒙,请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15、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叫做学会学习的实验的?在哪里出现过呢?
16、行为主义是最早的学习理论,它对学校的教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A.个别化教学   
B.
非指导教学
C.交互教学
D.行为矫正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5197&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
17、人完成走迷宫任务所涉及的学习过程是:

A.尝试-错误         B.顿悟
18、今天在微博上突然看到有人对这个产生疑问,说单词一天不背就要忘,而骑自行车就算一年不碰拿起来照样会骑,我也试图用教心的原理解释,但总没法说的那么令人信服,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就这个问题做个系统的回答,当个简答题看好了
陈琦的那本教育把这二者混在一起,都归在社会建构主义那一节,并且都可以用anchored instruction 表示。。。

冯忠良的教育说情境性教学模式很多,如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

还有的地方说认知建构主义的情境式教学和社会建构主义里的抛锚式教学。。。

我想问:这两个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是怎么个属于或包含法?看着看着一会就晕了   不知道怎么归的!
20、下面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具有强化思想的有
A桑代克 B托尔曼 C斯金纳 D班杜拉
AC之外为什么没有 班杜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算模仿不算强化?
22、关于组织策略的问题
在组织策略里,列提纲和做图表有什么不一样呀?做图表下面的系统结构图跟概念关系图又有什么区别?
23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的相互过程的一般规律,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也是由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组成,包括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教)、学生学习(学的主体)和教师心理(教的主体)。教与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五个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三个过程。(学教过程指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教学过程是学教过程这一系统的一部分)五个因素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由两方面影响学教过程: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的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方式、兴趣和需要差异等。五个因素的教师对学生具有指导地位,是根据教学目标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关键,涉及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过程。五个因素的教学内容是学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育心理学不研究课程内容,而注重教学内容的难度结构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关系,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组织方法。五个因素的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五个因素的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指课程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和气氛,师生的关系,同学的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其中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说白了,学生是主体,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学生)
三个过程的学习过程是被研究最多的内容,形成了学习和动机理论,而且各个学派对学习过程有不同解释。三个过程的教学过程起步晚,发展快。(以前都是研究学生怎么学才能学好,现在也慢慢开始研究教师怎么教才能教好)评价/反思过程是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的独立过程,又贯穿学习过程个教学过程。对学习和教学的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反思和改进。三个过程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围绕学习过程,评价/反思过程随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变化而变化,又反过促进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第二章学生因素,第三章教师因素,第四、五、六、七章介绍学习过程的学习理论,第八章介绍动机理论,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介绍对学习过程的不同方法的研究,第十四章介绍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第十五章介绍教学环境,第十六章介绍评价/反思过程从章节篇幅上讲,学习过程是重点,包括了从第四章到第十三章,其次是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评价/反思过程,各占一个章节,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则没有独立章节)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6004&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

24、教心中,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收说,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为什么要比学习任务的概括性、综合性水平还要高呢?不是一座知识的桥梁么?不懂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4325&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

25、情景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
有什么区别啊,感觉两种教学都和情境挂钩。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2493&fromuid=2331690

26、来来来,再出个题: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个人对知识的主观建构吗?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1571&fromuid=2331690

27、学校中的强化,可以是()
A外部强化B内部强化C正强化D负强化
答案是:CD
在学习过程中,个体选择哪种成就目标,一方面取决于他们所特有的内隐能力的观念,另一方面取决于()

A反馈信息B外在课堂环境C创设问题情境D作业难度
答案是:B
这两道题的答案不知道为什么选?请帮我解释一下!感谢感谢!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0874&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

28、“下列心理学家学习理论中含有强化论成分的是”等五题
这里的题目来自大纲解析配套1000题和海文金榜2000题里,我感觉很模糊的题目
请同志们赏个解析吧

1.下列心理学家学习理论中含有强化论成分的是(多选)
A斯金纳B桑代克C班杜拉

2.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而呈现的榜样是
A活的榜样  B符号性榜样  C诫例性榜样  D活生生的人

3学生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以避免家长监督,这种现象属于
A条件反射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4下列符合建构主义观点的是
A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B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5某考生学会了z检验后,也能够在检验中采用z的检验步骤进行解题,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多选)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自迁移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0779&fromuid=2331690

29、奥苏伯尔把学习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又分为三种: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结合冯忠良和陈琦刘儒德的书我发现,这个分类有点奇怪。
冯书中把“鸟”的概念归为概念学习。而刘把“狗”与狗的联结归为符号学习(表征学习)。这两个东西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另外,冯书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归为符号学习?敢问这个难道不是概念学习?(普心里面,举“黄河” “鲁迅”的例子把这个叫做单独概念。)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0047&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26typeid%3D627%26orderby%3Ddateline

30、为什么说“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属于间接动机??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9977&fromuid=2331690

31、几种迁移理论的辨析
小弟不才,自己归纳了一下,请高人指点。

旧的迁移理论最初以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为代表,认为只要训练了官能,就能得到广泛的迁移。

桑代克,伍德沃斯说,不对,迁移不是广泛的,它有条件限制,这个限制就是两个问题共同因素的多少。
于是格式塔又跳了出来,骂到,我们用小鸡和小孩做纸张颜色选择性反应的实验,说明,不是共同因素起作用,是问题的内在因素的关系的类比,起的作用,我们把这个叫做“关系转换说”。
贾德也出来补充道,而且,像我们这样的高级货,比你们这种只会联结反应的东西还多出了形而上的概括,学习的迁移,更重要的还要用问题的规律性知识来做知道。
鲁宾斯坦冒了头,这样不全面,我们还要讨论迁移的过程,对问题的解决来说,首先要分析然后要概括。
哈洛带着他的猴子来了,照你们所说,你们好像脑子都特别清楚的样子,我看,人还是没那么有理性的,迁移还受到定势的影响。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9812&fromuid=2331690

32、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理论
第二轮看到教育心理学了,发现有些理论和发展心理学很相似,那准备背诵的话是要以教育心理学为主嘛?比如各学派的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和普心都有重复的,要怎么背诵?
我现在只是想先整理出发展和教育者两块的大内容,因为这两部分近两年真的是以基本理论为主要考点的,所以求前辈指导!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9487&fromuid=2331690

33、两道关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单选
1.认为个体的动机是”他认为自己能够完成某项活动“而产生的,该观点接近心理学家()的观点
A.阿特金森   B.班都拉  C.斯金纳   D.德维克
2.布鲁纳强调原理的学习是为了增强( )
A.水平迁移和一般迁移   B.垂直迁移和一般迁移  
C.水平迁移和特殊迁移   D.垂直迁移和特殊迁移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6235&fromuid=2331690

34、关于自我意思自我概念自尊三个概念的讲述互相重叠,很混乱啊
北师陈琦等版教心第二章
关于自我意思自我概念自尊三个概念的讲述互相重叠,很混乱啊。
比如说:自尊与自信等成分构成个体的自我概念,自尊又属于自我体验的主要部分。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方面。
请问这个怎么梳理呢?求教求教。谢谢~~~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2910&fromuid=2331690

35、《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中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由莫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第三章:知识的学习。P75,对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词、短语或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它们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载体。但人的思想在头脑中不是以词语而是以命题来表征和记录的。人思考的对象不是词语而是命题”,这句话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心理学家用实验来验证这个观点的“实验”我没有想明白是为什么:
          温拿(wanner,1968)曾向被试呈现如下的四个句子:
(1)当你给自己的结果打分时,不要更正你的答案,只要仔细地划出你的错误答案;
(2)当你给自己的结果打分时,不要更正你的答案,只要细致地划出你的错误答案;
(3)当你给自己的结果打分时,不要改你的正确答案,只要仔细地划出你的错误答案;
(4)当你给自己的结果打分时,不要改你的正确答案,只要细致地划出你的错误答案。
          其中第1句和第2句、第3句和第4句意义相同,但用词稍微有差异;第1句和第3句、第2句和第4句意义不同,用词也稍不同。
          实验是全体被试先听其中的一个句子,然后第一组被试提醒按原句回忆刚才听到的句子,第二组不做提醒。然后两组被试都判断另外两个句子是否听过,其中一个是刚才听过的那个句子,另一个没有听过。这个没有听过的句子可能与原句意义相同但表述稍有不同,也可能是与原句意义不同且表述稍有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未受到提醒的被试判断字面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的句子的正确率是50%,处于随机水平;判断字面稍有不同且意义不同的句子的正确率为100%。受到提醒的被试对意义相同句子的判断正确率也显著地低与对意义不同句子的判断正确率。这说明,人们倾向于储存句子的意义(命题),而不是特殊的词句。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人们倾向于储存句子的意义,它是一个简单的大致意思,是一个句子的轮廓。就像普通心理学当中说道的,人倾向于观察整体后,再分辨细微。因为整体在脑中所占的容量要比细微小很多,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大脑的短时记忆容量。(至少上述的这个实验让我认为它用的是人类的短时记忆而非长时记忆)。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合理请对此比较了解的学长学姐多多指导( 嘿嘿,忘记说了,我现在是一名大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5528&fromuid=2331690

36、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
今天做的这两道题,题干稍不同,答案已上色。不知原委,求高人指点
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
A内驱力降低说  B连结-试误说   C刺激-反应理论   D折中主义理论
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
A连结-试误说  B经典条件作用 C刺激-反应理论 D操作条件作用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3929&fromuid=2331690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5 收起 理由
govycm + 25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华夏小七 发表于 13-2-8 21:27:36 | 只看该作者
版主真细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3 11:58 , Processed in 0.11534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