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诺贝尔化学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踏浪 发表于 06-9-9 20:3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
       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
       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
       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
       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
       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
       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
       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
       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
       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
       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
       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
       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
       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
       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
       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
       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 (英国人)
       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 (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
       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
       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
       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
       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
       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 (德国人)
       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
       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
       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
       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
       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
       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
       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
       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
       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
       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
       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
       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
       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
       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
       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
       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
       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
       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
       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
       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 (美国人)
       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 (澳大利亚人)
       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
       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
       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
       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
       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
       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
       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
       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
       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
       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
       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
       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
       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 (美国人)
       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
       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
       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
       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
       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
       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
       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
       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2003年  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
       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  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
       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沙发
lizheng3998 发表于 06-9-13 12:16: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5 20:54 , Processed in 0.14624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