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考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的考研经验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eu 发表于 11-7-5 20:3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就像一场战役,从了解对手到确定目标,从战略到战术,要知己知彼,有进有退,因时制宜;分阶段,有计划地打,才能笑到最后。我有幸能从考研这一关闯过来,经历了将近一年在心智、精力、体力方面的种种考验和挑战之后,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和大家共享、共勉。

  确定目标:大三上学期的寒假

  我本科是在上财学会计的,本科阶段专业课的学习重基础,内容宽泛,我选择考研主要是想进一步明确一下自己在会计领域的兴趣方向,对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有个定位。另外,据我了解,上财、厦大和人大的会计在国内知名度较高,我今后想在北京发展,于是初步将目标锁定在人大会计学。之后又查了下近几年的分数线,看了下专业课的真题,觉得心里有底,有些把握,于是最终确定了报考人大会计学。

  养精蓄锐:三月初到七月初

  这段时间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和基础积累两个阶段。前期准备主要是资料和培训班的选取。我多方征询意见,上网查资料,跑书店,跑培训班,最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参考了下公认的意见,做了决定。数学买了本复习全书,结合教材慢慢啃,又报了个基础班;英语从单词和阅读抓起;政治和专业课暂且还没准备。我自认为英语的底子不差,熟悉一下考研的出题范式之后,贵在坚持;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许多难题都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和变化,一开始就注重全面和扎实,有不懂的就在下课时去“堵”老师问。

  据我个人的体会,从三月初开始准备考研到暑假之前,是基础积累阶段,这段时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处于快速增长期,学习效率也处于高速上升阶段。这段时间我感觉不断有新的东西充实进来,身心处于很饱满的状态,士气高涨。我每天六点四十赶到图书馆占座位,从七点半开始看书(早上有课除外),平均每天保证有十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花了一个月时间看了遍上财的数学教材(因为是上课用的教材,比较熟悉),除了每周上基础班,其他时间主要就是看复习全书了。坚持每天做两篇英语阅读,背几页单词。

  初战告捷:七、八月份,暑假

  经过前面三个多月的基础积累,这两个月是巩固提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和一个研友租了房,准备“闭关修炼”,对各科的提高班展开全面出击。我四科都报了,其中会计学是在网上查到凯程的辅导班,问了下时间和讲课老师,觉得还行,就报了。每天都是一整天的课,每天回来都累得不想看书,索性一口气上完课后,积累了一堆笔记,之后慢慢巩固。我政治是跟着辅导班边学边看的,专业课是上了强化班才看人大指定教材的,之前复习了一遍上财的教材。暑假过完后,虽然很累,但觉得特充实,也更有自信了。

  乘胜追击:九月到十二月份中旬

  大三下开学后,我就找出之前积累的基础班、提高班的资料和笔记开始巩固、消化,查漏补缺,去粗取精。看了两遍后,差不多能够完全吸收了,感觉辅导班讲的内容其实挺少的,原来满满的头脑又想有新的东西进去了。于是我趁热打铁,从十一后到十一月中旬,我看了四、五遍人大会计的指定教材。做了几本公认的数学习题,太偏太难的我没有做,我个人比较喜欢李永乐的风格。英语复习仍是按部就班,加进了一些辅导班上做题的技巧和思路。政治边做辅导班的习题,边记忆知识点。通过做题,知识巩固了,思维灵活了,思路也拓展了。比之暑假期间,这时的复习状态又上了一个层次。

  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我开始做真题。第一遍做,第二遍看,第三遍琢磨出题思路,之后又回过头有针对性地看笔记和资料,查漏补缺。英语能保持在七十多分,心里还有底;数学做第一遍时,客观题总要丢分,主观题总不能考虑周全,当时想能有125左右就行了;政治的多选题错得挺多,大题还都差不多能拿到大部分分数;专业课第一遍做时,主观题的思路还不是很清晰、全面,客观题不是很熟练。找到这些问题后,我通过强化知识点,反复研究出题思路的方法,努力提高正确率,将总分控制在365以上。我又报了数学、政治和专业课的冲刺班。数学冲刺班授课到最后主要就是巩固一下重点,题型预测命中的概率很小,因为我知识点和题型已经掌握得很熟了,顺便也可以提高一下自信。政治所谓的压题其实只是心理暗示而已,出题的人不是吃干饭的,今年的政治大题几乎都避开了考研班所谓的重点,因此,掌握好知识点才万无一失。比如最后十几天拿本市面上畅销的总结考点的书看看就行了。对于跨校报考的我来说,上一下专业课的冲刺班是必要的,它至少可以保证复习的思路不会偏,重点能抓住。

  巩固成果:十二月下旬到考试前一天

  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巩固以前的复习内容,不断强化理解和记忆,保持住一种专注和积极的状态。我过了遍政治的知识点,之后做了八套模拟题,开始背大题的考点;数学做了两遍400题,考前一个星期开始做《轻轻松松考高分》,其实只花了两个下午就做完一本,自我感觉状态不错;英语开始看作文,每天坚持写一篇,模拟题只做了三、四套,练练手,之后就一直看真题;专业课又把书和真题看了两遍,之后一直看冲刺班的讲义。

  在每场考试前,我都要看一下需要强化记忆的东西,比如答题思路、公式、概念等,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考试状态。最终我的成绩和我的估测没有很大出入,也算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吧。

沙发
 楼主| seu 发表于 11-7-5 20:30:36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我是跨校报考,专业课的复习一开始就引起了我的重视。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是参考书、资料和辅导班的选择。人大会计学有指定的四本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可以有针对性地看看,对考研价值不大。辅导资料我用的是凯程辅导班的讲义,强化班和冲刺班各一份,还有发放的真题,因为附有参考答案,所以较有价值。财务会计最好要结合注会的教材复习。复习重点,解题思路和答题要点,在辅导讲义里都有很好的解释。凯程辅导班的老师主要是结合辅导讲义授课,还进行复习经验的传授和复习方法的指导。因为老师是人大的,所以授课内容很有针对性,还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我们解答考研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难题。当时人大会计班的上课的只有六个人,本来以为不会开班了,最后还是开了个小班,当时觉得凯程还是一个信得过的辅导机构。后来才知道凯程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通过率在招生的时候是严格控制人数的。就于是我又报了它的冲刺班,参加了免费的复试指导。做了真题之后,感到上了辅导班,复习思路没有走偏,对人大的出题思路有了更深的把握。

  时间安排

  我从七月份开始复习了一遍上财的教材,因为学过,比较熟悉,主要是过了下基本的知识点。八月份上了凯程的强化班,因为之前没有看人大的教材,发现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与上财教材的内容和思路

  还是有较大出入的。于是听完课后,我花了一个多星期,看了遍人大的教材。之后结合辅导讲义,把教材反复看了六、七遍。十月份做了一遍真题,十二月份上了冲刺班,之后又开始反复看真题。到了十二月份下旬,教材已经看得很熟了,我就专门看冲刺班的讲义,考前一个星期,做了两遍冲刺班的模拟题。

  复习思路

  人大会计学的试题分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主观题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深入把握,这需要广泛的积累,平时的融会贯通和积极的思考。客观题有传统的重点部分,综合题重知识点的全面和灵活,通常不是很难,只要扎实掌握基本的重点就可以了。根据试题考察的结构,我将会计学的复习分成客观题和主观题复习两部分。先攻客观题,看完第一遍教材后,我把重点放在书中计算题的例题和相关知识点上,之后通过做真题,了解基本的出题方向后,整理出所有可能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的知识点以及可以综合出计算题的地方。接下来专攻主观题,主要是通过反复看课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光看书还不行,还需要拓展思路,凡是书中出现的可以延伸的知识点,都要思考一下与之相关的应用和其他知识点,为此我会在看书时记下需要思考的地方,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是请教老师。其实主观题的复习是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的复习当中的,多看,多想,才能应对各种问题,游刃有余。

  从考研这一路走来,我有四点深切的感受,也算是我成功的经验,在这里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准备考研的同志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引起重视。

  一是要选好目标。在选择目标的时候,应首先考虑今后的职业规划和所选目标的分数线这两个重要因素。既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因素,保持应有的谨慎,以降低风险;又要合理估计自己的能力,保持自信,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选择一个不高也不低的目标,本身就是考研过程中要面对的第一个重要的挑战。目标一但确定,就应该一心一意,全力以赴。

  我当初花了一个寒假的时间,查资料,征询意见,先是选定了会计这一行,然后考虑到要在北京发展,于是初步圈定了北大、人大、中财、对外经贸四个目标,在比较了分数线和专业的知名度之后,最终选定了人大。

  二是资料和培训班的选取应精而不多,因人而异。近几年出题的范式是“一脉相承”的(这在数学中表现尤为显著):考查的重点、难度基本上保持均衡。资料不是越多越好,有针对性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选择资料时,我会比较同类的几种公认的版本,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风格和难度的。在报辅导班之前,我会听一下授课老师的巡讲,再选择适合自己的班。

  总之,不管是辅导资料还是名师讲课,都只是考研学习的辅助手段,它们的运用都应该服从我们考试目标和学习方式的需要。我们要灵活使用这些辅助手段,真正达到为我所用,而不是相反受它们的牵制。

  三是时间安排要分阶段,排计划,讲效率。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在考研过程中,学习效率的发展变化有它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可以分阶段来表示。从三月初开始准备考研到暑假之前,是基础积累阶段,这段时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处于快速增长期,学习效率也处于高速上升阶段。到了暑假(七、八月份),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效率达到第一个高峰,这时整个学习和精神状态都是较好的。之后的一个阶段,效率会略有下降,这段时间贵在坚持,经过这一段的积累和深化之后,到十月份以后,学习效率又会出现第二个高峰。之后到了考试前两三个月,学习状态渐趋平稳,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巩固,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到考前二十天左右,进入所谓的冲刺阶段,说是冲刺,其实保持平稳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考前短短的几十天内,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学习状态要达到另一个高峰,不是很容易的,因此能够维持住高峰时期状态的七、八成就很不错了。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效率的规律,分阶段来制定学习计划。比如何时要看完什么书,何时要解决什么问题,预期在什么时间达到怎样的目标,甚至何时应该放松一下,都可以作为计划的内容。总之,计划的制定要注意松弛有度,效率第一。很多时候,适当的放松比持续的学习更能提高效率。

  四是心态调适很重要,要有张有弛、全心投入、心态平和、全力以赴。考研打的是持久战,较量的是心智和耐力。在准备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情绪出现波动,心态产生起伏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尤其在失落、焦躁和疲惫的时候,不妨暂且看些熟悉的、容易的内容,提高一下自信;或是上网、聊天,找些和考研有关的轻松的事情做。总之,一但发现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无法维持下去,就要找个适合的方法调整一下,当低谷阶段过去,就会重新振作精神,坚持下去。虽说要有张有弛,但放松也要有度,放松不代表分心和逃避,更不能放弃。应该借放松的机会,重新找回学习的激情和奋斗的希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积蓄力量。

  到了考前的最后阶段,一切压力和杂念应该尽量抛弃,在战术上要全力以赴,在心态上只需要两个字:平和。不管之前复习的效果如何,也不要评估自己的胜算有多少,一切都为时已晚,只要保持住当前的状态,全力以赴就可以了。
板凳
干物女也 发表于 12-5-17 11:45:41 | 只看该作者
我想问下版主,我是在一所2本普通大学上的数学专业,想跨科考人大的会计专业,有没有可能性,保险性存在多少,看完你的文章后感触良多。希望版主看后,能给我些建议,是不是我的目标订的太高了。西南大学,以及上财,目标会不会也高了能。希望版主能解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7 23:45 , Processed in 0.23181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