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
不全面,只找到这一点
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教育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六艺 2、朱卷 3、古文经学 4。著录弟子 5、苏湖教法 6、历事制度
7、三纲五常 8、精庐精舍 9、家学 10、官余讲学
二、填空。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与( )到( )末年被取消。
2、董仲舒的代表作是( ) 朱熹代表作( ) 王守仁代表作(
)。颜之推的代表作( )。 3、国将兴,必( )
而中傅.......国将衰,必( )而轻傅。
4、玉不琢,不成( ) ;人不学,不知(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化,教学为先。 三,简答
1、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分几级?请按级别列出虞、夏、商、周的学校名称。
2、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系统形成于何时?请列出唐代的三级学校。
3、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为哪九等?如何据此选官?如何升降?
4、王充提出了哪四种培养目标?
5、我国古代积分制产生与什么时候?如何积分?
6、书院与理学家有什么关系?7、颜元的漳南书院分为哪几斋?
8、韩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有什么异同?
9、为什么要召开鹅湖会议?其影响如何?
10、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哪些新学校?
四、论述题
1、评朱熹的读书法。
2、孟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西南师范大学1999年教育史考研试题
一、简答
1、六艺 2、有教无类 3、古代字书“三、百、个” 4、颜元“实学”的具体内容5、书院的教学特点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朱熹读书法 8、墨子十大主张9、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意义 10、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二、解释、
1、生活教育 2、抗大教学的主要原则 3、“四书”“五经”4、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三、论述。
1、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2、蔡元培自治普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3、《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 4、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史考研试题
一、填空
1、相传“ 庠 ”这种教育机构产生于( )时期。
2、《解蔽》是(《 》)中的一篇。
3、《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之谓( )。
4、汉代中央官学除太学外,还有( )和鸿都门学。
5、南朝宋元嘉年间,京师开设有儒学馆,( )、史学馆、文字馆。
6、唐朝在府、洲、县除设有儒学、医学、还有( ),以传授道家学说。
7、宋代文教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抑武事。
8、明清学校成为( )的附庸,学风恶劣。
9、京师同文馆创办于( )年。
10、1721年(这个时间可能不对),清政府颁布( ),重申改书院为学堂。
11、( )的成立是中国职业教育运动兴起的标志。
12、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注义论》提出了( ) 的文化教育方针,为
新民主主义教育指明方向。
二、是非题判断(对打“ ”,错打“ ”)
1、夏朝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2、《吕氏春秋》杂糅了儒、墨、道、法各家的思想,但以儒家思想为主。
3、西汉太学中传授的儒家经学主要是今文经学。
4、元朝时期的社学是社会教育机构。
5、“一身动则一家强”,“一家动则一家强”是王夫之说的。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首先是由张之洞提出来的。
7、清末新教育制度就是指建立新学制。
8、教会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结束其历史。
三、名词解释。
1、 虚一而静 2、《颜氏家训》 3、《读书分年日程》 4、洋务教育 5、平民主义教
育 6、生活教育
四、翻译下面两段文字,并回答:
1、 作者和文献名称是什么? 2、分别分析评价其教育主张。
“君子深造之有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虽有嘉肴,非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非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入学考试教育史试题
一、 填空。
1、在如何教方面,孔子主要提出( )的原则。
2、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很重视学习的( )。
3、汉代太学的教学原则是严守( )。
4、魏晋南北朝,( )的创办是南朝教育兴旺的重要标志。
5、隋唐时期教育管理的行政机构是( )。
6、古代书院学规中最为著名的学规是( )。
7、为锻炼学生的实际才能,明代国子监一度实行了( )制度。
8、近代第一次官派教育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 )。
9、严复指责八股取士的三大祸害:( ) 、( )、( )。
10、壬戌学制是在( )年颁行的。
11、袁世凯倒台后,( )为教育总长,他表示要执行民国六年制定的教育政策
。
12、我国现代教育中,( )大力倡导并实行大职业教育主义。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句子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一项专门的社会活动 B、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表现着教育的
原始性
C、始社会的教育不具有阶级性 D、原始社会的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2、法家的教育主张有( )
A、以培养:原始社会的教育“法术之士”为教育目的。
B、废先王之教 C、反对儒家的礼乐教育 D、以法为教 E、以吏为师
3、北宋熙宁、元丰兴学的主要措施有( )
A、整顿地方官 B、创立太学“三舍法” C、改革科举制度 D、颁行《三经新义》E
、顿和发展专科学校
4、宋代文教政策对宋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 )
A、促进了文化繁荣 B、进一步促进了儒、佛、道三教的融合
B、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D、导致军事实力严重削弱 E、驱使读书士子埋头读书,
个个成文弱书生
5、洋务派开办的新式学堂是( )
A、同文馆或广方言馆 B、教会学校 C、武备、水师学堂 D、船政,机械、电讯学
堂E、新式学堂
6、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大学有( )
A、北京大学 B、南开大学 C、燕京大学D、岭南大学 E、 圣约翰大学
7、南京临时政府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有 ( )
A、维护“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 B、废除“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
条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 D、惯窃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精神E、对惯窃自由平等
的民主共和精神
8、袁世凯复古主义教育宗旨的七条标准中最主要的两条是( )
A、爱国 B、尚武 C、崇实 D、重自治 E、法孔孟
9、壬戌学制对中学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
A、改为四年一贯制 B、改为“三、三”两级制 C、升学与谋生二者兼顾
D、采用学分制
1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创办哪些学校( )
A、红军大学 B、黄埔军校 C、苏维埃大学 D、抗日军政大学 E、马克思共产主义大
学
三、名词解释
1、五经 2、致良知 3、《西学东渐》 4、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四、简答
1、春秋战国时期科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是什么/
2、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内容。
五、论述。
1、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2、如何评价‘癸卯学制’的性质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史考研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六艺 2、虚壹而进 3、经学 4、六学二馆 5、苏湖教法 6、私学 7、中体西用 8、“癸卯学制” 9、教会学校 10、乡村教育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科学教育家?
2、分析晚清留美幼童的派遣及其历史意义。
3、简评“五四”时期的平民运动。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
1、宋代书院的产生及其教育特点。
2、试论颜元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
3、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述评。
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教育史考研试题
一、 填空(2x15=30分)
1、孔子的“六艺”是()
2、渐与集是( )在教学上提出的重要观点
3、()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时兴时废,使学术和教育中心转移到了()
5、韩愈的师道观主要体现()一文中
6、北宋三次兴学的重点是兴办()
7、王守仁从“心学”出发,主张的学习观是()
8、元代地方首创的基层教育机构是()
9、清代阮元创办的代表性书院是()
10、洋务派的教育方针是()
1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时期
12、蔡元培主张大学的办学方针应该是()
13、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批判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14、大力倡导和兴办职业教育的中国近代教育家是()
15、杨贤江写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二、 名词解释(6*6=36分)
有教无类
经学教育
蒙学洋务学堂
教学学校
民办公助
三、 简答(8*5=40分)
1、 简析墨子关于教育目标的基本主张
2、 隋唐科举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
3、 王守仁儿童教育观的基本主张
4、 严复科学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5、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哪些教育上的基本经验
四、 论述(22*2=44分)
1、 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借鉴作用
2、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教育是一门研究( ) 的科学。
2、当代教育学研究的主要趋势有( )。
3、教育的基本职能是( )。
4、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5、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学校教育的方针是( )。
6、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的理论学说有以下几种,即( )。
7、当代学制的主要类型有( )。
8、美育的特点有( )。
9、常用教学的原则有( )。
10、教师的劳动特点有( )。
二、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
1、教育与教育学 2、学制与教育制度 3、学科与课程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5、德育、智育、体育
三、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2、当今世界课程理论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1、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中,阐明教育对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分析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关系,说明‘教学相长”的规律性。
西南师范大学1999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德育、智育、体育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3、学科、科学与课程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学 5、劳动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
二、填空题、
1、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2、现代教育学发展的一般趋向( )。
3、教育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有( )。
4、美育的特点有( )。
5、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6、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
7、中小学常用的教育原则主要有( )。
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一些具体方法是( ) 。
9、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10、当代国外学制发展的趋向是( )。
三、简答。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何关系?
2、确定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学说主要有哪几种?各自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3、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哪些特点?
4、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把握当代课程改革的倾向,分析不同课程理论,以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
1、当代教育学研究的主要趋势是( )。
2、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根本矛盾是( ) 。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
4、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
5、当代外国学制改革的主要趋势有( )。
6、当代课程类型主要有( )。
7、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 )。
8、体育的主要特点有( )。
9、美育的主要内容有( )。
10、当前我国德育研究的主要理论学说有( )。
二、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学制与教育制度 2、德育与美育 3、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 4、学科、科学与课程 5、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三、简答。
1、如何理解当前教育改革中由“教育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作”转变到“教育是学生学习交流的活动”的意义。
2、确定教育目的(教育出发点)不同理论学说的主要观点。
3、当代课程理论主要流派的各自主张的要点有哪些?
4、德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主要是什么?
四、论述题
试述教育适应人的发展规律,以及学校教育主导和限定人的发展的原因与条件。
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德育、智育、体育 2、义务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3、美育与艺术教育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5、学科与课程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1、教育是扎根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
2、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3、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又是一种特殊的活动。
4、人的将来的属性在他还处于胎儿期就已经具有,他的发展仅是这些属性的量的增加,人的发展过程完全依赖与其细胞中预先形成的情况。
5、“教育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作”必须转变到“教育是学生学习交流的活动”的观念上来。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和教育主导人的发展的理由。
2、阐明当代具有较大影响的几种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和发达国家在教学内容改革方
面的总的趋向。
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教师
3、班级
4、教学过程
5、教育制度
二、评论与论述
1、“一个教育者应该认识到人生生命历程的教育学意义,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与非连续性的辨证过程。”
2、“教育是科学,它具有客观性,严密性和逻辑性,任何温情脉脉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似的教育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3、“当前在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不是“个人”的东西多了,而是“个人”的东西太少了,虚假的社会性销蚀了人的个性。”
4、“动物界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类特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教师
3、班级
4、教学过程
5、教育制度
二、评论与论述
1、“一个教育者应该认识到人生生命历程的教育学意义,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与非连续性的辨证过程。”
2、“教育是科学,它具有客观性,严密性和逻辑性,任何温情脉脉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似的教育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3、“当前在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不是“个人”的东西多了,而是“个人”的东西太少了,虚假的社会性销蚀了人的个性。”
4、“动物界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类特
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 简答(每个10分,六选五)
1、 广义与狭义教育的区别
2、 思想品德的基本构成
3、 教育制度的阶级性
4、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5、 学分的意义
6、 学位的等级性(参考书无表述。综合能力测试题)
二、 论述题目(每个25分,五选四)
1、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3、 教育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
4、 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与科学性
5、 论述“教育先行”
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简答(10*5)
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2教育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教师的职业品质。
4两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
5学校管理的主要步骤。
二、论述(25*2)
1结合教育的基本特征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2结合现实谈谈在基础教育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辨析(15*2)
1教育先行就是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
2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材料评述题20*1
略
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现当代文学史考研试题
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5分*6,共30分)
1.战国策派 2.《茶馆》 3.《白鹿原》
二、简答题(15分*4)
1.简述茹志娟小说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三选二,30分*2)
1.巴金《家》与《寒夜》在艺术风格、主题题材、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评论写作(三选一,1500~2000字,共150分)
1.我看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与“海派”
2.评论一首诗歌
3.评论一篇散文(《白马湖之冬》)
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史试题[回忆版]
一。填空
送分题 别写错别字 一般满分
二.名词解释
1.六艺
2.有教无类
3.中庸
4.学记
5性三品说
6三纲领 八条目
三.简答题
1.科举制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
3.“生活即教育”
4.朱子读书法
四.论述题
1.隋唐时期教育制度的创新(或特点)
2.评述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不知想错没 总觉得这个题更象是高考历史题)
3.结合现实评述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
因时间久远 本人记忆力有限 不可能一字不错 但相信大体就是这些知识点 可信度应该在90%左右 希望参加过西南师范大学2004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研友雅正 不胜感激
西南师范大学1996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解释概念:
1. 学习 2.学习迁移 3.创造性 4.智力技能 5.品德
二、填空:
1.当代西方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2.当代西方德育心理理论的主要派别是:
3.知识感知的心理规律是:
4.知识理解的理论有:
三、论述题:
1.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主要区别
2.激发学习动机的心理学原理
3.提高知识理解的效果的教学措施的心理学原理
4.问题教学的特点和优点
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个概念2分,共10分)
1.发现学习 2.概念同化 3.学习迁移 4.学习动机 5.道德观念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略)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3分)
1.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3.智商高的学生创造力也高。
4.在学校教育中,发展理智思维必须从概念学习开始。
四、简要回答:(每小题8分,共32分)
1.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2.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3.创造性的实质
4.性格与学习的关系
五、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题16分)
1.联系教学实际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2.联系当前实际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教育机智 2.试干学习 3.经验泛化说 4.道德行为 5.教学设计
二、分析判断题:(判断对错,简要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24分)
1.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的实质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而不在于学习的方法是接受学习或发现学习。
2.派生归类学习是一种质变学习。
3.如果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观念可以利用,要进行新的学习是很困难。
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5.规则学习是一种技能学习。
6.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映,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映。
三、简答题:(前五个题每题8分,第六题10分)
1.比较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区别。
2.举例说明“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的原理。
3.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4.举例说明学生品行和学生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有何特点,为什么教师必须重视这两类问题行为。
5.教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学习动机?
6.运用观察学习的原理分析传媒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如何控制学生对传媒的获得。
四、论述题:(16分)
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实验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 问答题(10分/题)
1, 撰写实验报告必须包括的内容.
2, 多因素实验的优点.
3, 情绪研究中的生理指标.
4, 记不起来了.
5, 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步骤.
二. 实验设计题 (30分/题)
1, 按信号检测论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自行编写一系列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
2, 设计一个关于思维的实验,要求有一定创新性.
三, 统计分析题(3分/题)
四, 计算题(31分)
就是一个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要求用方差分析几种实验处理是否有差异的题目.
一. 问答题(10分/题)
1, 撰写实验报告必须包括的内容.
2, 多因素实验的优点.
3, 情绪研究中的生理指标.
4, 记不起来了.
5, 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步骤.
二. 实验设计题 (30分/题)
1, 按信号检测论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自行编写一系列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
2, 设计一个关于思维的实验,要求有一定创新性.
三, 统计分析题(3分/题)
四, 计算题(31分)
就是一个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要求用方差分析几种实验处理是否有差异的题目.
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30)
1地壳
2萨王纳
3生态系统
4河流阶地
5对流层
6潮汐
7坡立谷
8土地评价
9钙化过程
10生物多样性
二简答题(40)
1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3试分析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4何谓地质大循环?何谓生物小循环?二者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关系如何?
三论述题(30)
1自然区划的含义是什么?请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20)
2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一个热门话题,自然地理学怎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作用?(10)
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经济地理考研试题
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
考试科目:世界经济地理
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州4尼罗河5巴黎盆地
二简述题(20)
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15)图略
在地图上填出:
1统一后的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界和国名;(1分)
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分)
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分)
4城市:不来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分)
四论述题(50)
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30)
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0)
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经济地理考研试题
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
考试科目:中国经济地理
一专业术语解释盘(20)
1中国经济地理
2人口构成
3华南农业区
4京津唐工业地带
5经济地带
二分析论述题(80)
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辨析(5*3=15)
感应性与感受性 错觉与幻觉 语言与言语
二。单项选择(1。5*10=15) 1。 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属于相关法的是: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测验法 D 实验法
2。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是:
A 汉代王充 B南北朝范缜 C 明代李时珍 D清代王清任
3。冯特队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展了最小觉差的方法
4。动物出现大脑皮层始于: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动物
5。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于:
A 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思维萌芽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6。最先把内、外倾向的概念引入人格研究的是:
A荣格 B格罗斯 C阿德勒 D斯普兰格
7。能很好的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注意理论是:
A早期选择模型 B中期选择模型 C晚期选择模型 D单通道模型
8。形状知觉:
A涉及到无意识推理 B受到眼睛运动的妨碍 C 涉及到知觉者的主观构造 D A和C
9.信息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移被称为:
A 置换 B复原 C 失语 D整合
10。儿童言语获得的单词句阶段出现在:
A 6个月左右 B 1岁左右 C 18个月左右 D 3岁左右
三。现象分析(5*3=15)
1。从众 2。酝酿效应 3。气质的血型说
四。简答
1。心理学研究通常涉及的三类变量
2。注意的生理指标
3。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4。性格评定的常用方法
五。论述(任选一题,23分)
1。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衰史,谈心理学的走向。
2。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留问题,谈记忆研究的走向。
3。从智力测验的利弊,谈智力理论的走向。
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辨析(5*3=15)
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 注意起伏与注意分散 个性与人格
二。单项选择(1*20=20)
1。《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其作者是:
A 得莫克利特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笛卡尔
2。冯特对心理学最深远的贡献是: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展了最小觉差的方法
3.标志心理反映形式的发生的是:
A 对无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 B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 C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 D以上都对
4。动物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始于: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动物
5.在心理学中,“意识”这个概念通常都是在下列意识的哪一个特征上加以使用的:
A客观反映性 B主观能动性 C言语知觉性 D社会历史制约性
6。条件性抑制主要有:
A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B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C消退意志和外抑制 D分化抑制和超限抑制
7。莱维特的研究发现,下列的沟通网络中,沟通速度最慢的是:
A圆形 B链型 C轮型 D Y型
8。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发展的关键问题是:
A 依恋 B伙伴交往 C角色学习 D自我同一性
9。弗罗姆动机强度公式表明,最可能导致高强度行为动机的主观期望概率:
A趋于0 B在0。5左右 C趋于1 D无规律可循
10。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A单眼线索 B视轴辐合 C双眼视差 D晶体调节
11。弗雷斯总结了有关研究,认为"所谓知觉到的现在"可以持续
A3、4秒 B7、8秒 C1分钟左右 D无上限
12.时间知觉受空间知觉的影响称为
A Tau效应 B Kappa效应 C PHI 现象 D 瀑布效应
13。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
A语义记忆 B短时记忆 C情节记忆 D感觉记忆
14。实验(莫雷,1986)表明,汉字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
A声音编码 B形状编码 C语义编码 D以上都对、
15实验(Gates,1917)表明,记忆效率最高的试图回忆在:
A20%左右 B 4 0%左右 C 60%左右 D 80%左右
16。有关系列位置曲线的实验表明,只影响近因而不影响首位效应的因素是
A呈现速度 B单词频率 C单词关联性 D回忆前的插入作业
17。儿童言语获得的双词句阶段出现在:
A 6个月左右 B 1岁左右 C 18个月左右 D 3岁左右
18。轻度智能不足的智商范围是:
A 90-70 B 70-50 C 50-25 D 25以下
19。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看,活泼型相当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0。卡特尔16人格因素测验(16PF)属:
A投射测验 B推理测验 C客观测验 D智力测验
三。现象分析(5*3=15分)
1。社会促进 2。记忆回避(恢复)现象 3。失控
四。简答(8*4=32分)
1。类人猿的智能行为表现
2。从表象的特征谈表象的作用。
3。阿诺德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4。常用的气质评定方法
五。论述(任选一题,18分)
1结合动机理论,谈动机调整的策略
2结合概念结构理论,谈概念掌握的策略。
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辨析(5*3=15)
意识与无意识 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二、单项选择(1*20=20)
1。从反映水平看,用以标志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一词是
A心理 B意识 C自我意识 D环境意识
2、“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与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3、蚯蚓爬T形迷津实验证明,蚯蚓已能对信号刺激形成稳定反应,这里的信号刺激是指:
A迷津入口 B 迷津左右方向 C 电击 D迷津出口
4、从动物发展的阶段性看,有许多复杂的本能行为的昆虫属:
A 感觉阶段 B 知觉阶段 C 思维萌芽阶段 D思维阶段
5、关于类人猿的语言学习能力,最初尝试的是教黑猩猩学习:
A口语 B手势语 C符号语 D文字
6、在当前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却很容易被意识的经验处于:
A非意识水平 B前意识水平 C潜意识水平 D无意识水平
7、按照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谈梅止津”是一种
A纯生理现象 B无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8、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学科,主要涉及: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物理环境 D心理环境
9、由于效价与期望成反比,导致最强动机的主观期望概率是:
A 0.25 B 0.5 C 0.75 D1
10、根据双重记忆理论的解释,系列位置记忆曲线尾端部分的成绩源于: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1、实验(Sternberg,1969)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
平行扫描 B系列自中断扫描 C系列全扫描 D线索扫描
12、实验(krueger,1929)表明,记忆效率最高的过度学习在
A 25%左右 B 50%左右 C 75%左右 D100%左右
12、实验(Gates,1917)表明,记忆效率最高的试图回忆在:
A20%左右 B 4 0%左右 C 60%左右 D 80%左右
14、从表象兼具直观性和概括性看,它是:
A从感觉知觉过度到记忆的桥梁 B从记忆过度到思维的桥梁
C从感知觉过度到思维的桥梁 D从具体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桥梁
15、“咿呀学语”出现在:
A从前言语到言语阶段 B单词句阶段 C双词句阶段 D从句子到会话阶段
16、研究(Ekmen&Friesen,1975)表明,下列表情中最难识别的是:
A愉快 B厌恶 C惊奇 D悲伤
17、最先使用离差智商概念的智力量表是:
A比-西量表 B斯-比量表 C韦氏量表 D瑞文推理测验
18、鉴定智能不足的智商标准是:
A<100 B<70 C<50 D<25
19、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看,兴奋型相当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0、最先把内、外倾概念引入人格研究的是:
A弗洛伊德 B弗罗姆 C荣格 D格罗斯
三、现象分析
1、时尚
2、注意分配
3、前提气氛效应
四、简答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2、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
3、语言在人的心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价值观的特征
五、论述(任选一题)
1、结合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谈对遗忘的认识
2、结合情绪理论,谈情绪调控的策略
3、结合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谈性格塑造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