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师中国近代二十五讲 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engzaixin 发表于 07-12-4 10: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近代,只是一个时间范畴,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的历史科学名词。在世界史中,从欧美国家来说,近代时期是指一个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标志着西欧各国近代史开端的,是这些国家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近代史的开端。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法国近代史的开端等等。但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这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在1840年进入近代的时候,不是由于中国社会历史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到了要求取代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而是由于外来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才把中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近代社会。所以,对中国来说,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是中国社会开始步出中世纪,开始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近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形态,即在封建社会崩溃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到1949年,一百一十年,所不同的只是以1919年为界,分为新、旧民主革命时期,所以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应到1949年止,1840年到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期。

1.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成为共识。

“半殖民地”这一概念首先是列宁提出来的,1915年《社会主义与战争》,首次提出中国为半殖民地国家;1916年以后又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进一步阐述:帝国主义时代的国家不仅有殖民地占有国、有殖民地,还有各种附属国,其中包括“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的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等。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

“半封建”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分析德国1848年革命前的状况,是“半封建半官僚的君主专制的压迫”。后来,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1912年)中将这一概念用于分析中国社会:中国是“落后的、半封建的农业国家”。特征:“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同时在农民身边已有一个资产阶级成长起来并在向上发展”。

在经典作家那里,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是作为两个独立概念来使用的。将两半联系起来并用来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本世纪20—30年代。

中国共产党中,较早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是蔡和森,1922年9月,《统一借债与国民党》一文中提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

1926年,《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资产阶级及德英克拉西尚未成功,而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

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完整的概念:“六次大会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和数年来农民宝贵经验,指出农民运动的路线,其主要精神是争取广大的农民群众建立农村中反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巩固无产阶级在农民革命斗争中的领导。”

1934年1月,张闻天在《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分析了中国的土地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社会的经济性质是“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经济”,“这种经济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与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中各阶级的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动力”。1934年6月,史学家吕振羽在《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明确断定:鸦片战后,中国社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36年12月,毛泽东开始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此后,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点作了理论上的阐述,从而使这一概念得以确立。

80年代至90年代初,学术界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进行过热烈讨论。讨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是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内涵是什么?两半是“同步共生”还是时间上有先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的趋向怎样?

比较重要的是李时岳《论洋务运动》(1981.3.12《人民日报》)、《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几点思考》(《历史研究》1988.1)等文,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内涵不同:半殖民地是就国家地位而言,半封建是就社会形态而言,另一半是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不是同时进行的,半殖民地化开始于1840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为半殖民地化的确定时间;半封建化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产生,形成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君主制度。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不是一个趋向而是两个趋向: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从一个独立国家变成半殖民地的国家,这是向下沉沦的过程;由于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从封建社会变成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化,是向上发展的过程。

这些观点提出的意义:①在思想方法上,由一点论进到两点论,扭转了历史研究领域中长期存在的简单化和绝对化倾向,是一进步。

②在历史观方面,观察历史发展,已将视线从单纯的阶段斗争移注于社会经济发展,即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放在主要位置上。

李的观点并没有完全被学术界所接受,但认识毕竟又向前进了一步。应如何理解半殖半封建社会?

(一)两半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涵。半殖民地涉及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问题,近代中国,就国家地位而言,既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又没有完全(至少在形式上)丧失独立,故称半殖民地半独立;就社会形态而言,虽然发生了资本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在形式上),但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仍然保持着,故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

(二)两半在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时,又是一个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整体。①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同时又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使中国成了“半封建”社会。②帝国主义为了自己的侵略利益,保持和支持中国的封建主义,扼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半封建”;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的封建主义的存在又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基础和支柱,所以近代中国是“半封建”基础上的半殖民地。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发展趋向

我们同意李时岳的观点:近代中国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趋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从独立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这表现为向下沉沦的趋向;另一方面,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封建经济结构解体,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表现为向上发展的趋向,在这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近代中国人民为追求自由民主独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特征

是一过渡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中间状态。其含义包括两点:①1840年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生,中国已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②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绕,中国资本主义始终难以成熟并健康发展,没有成为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近代社会是一特殊的畸形的过渡社会。

第一,近代中国是强迫型过渡

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类型的过渡模式: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自发型过渡,在外部力量的促动下被迫进行的强迫型过渡。后者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中断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使原有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变化。较之自发型过渡,这种外力强加的过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这种外力是以枪炮与战争开路的,是以本国人民遭受侵略和凌辱为代价的。

第二,近代中国是未完成型过渡

日本是强迫型过渡,但通过自身的改革,成功地摆脱了西方列强强加给它的不平等条约,迅速地成为工业国家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国虽差不多与日本国同时起步(洋务运动),但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政治体制变革滞后,自己丧失了多次大好机遇,未能完成这一过渡。

第三,近代中国社会结构长期处于新与旧并存的多重矛盾之中:

经济上:小农经济、传统手工业、旧式商业与资近代工业、金融及商业并存,同时还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因素(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全部资本中占60.7%、1920年占70.4%;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1920年,近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仅为4.9%,农业占95.1%)。

政治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体制是控制中国的强有力因素。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是民主形式下封建专制的复合政治结构,1928年后,是军阀专制,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制。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势力是“看不见的手”,通过不平等条约等特权左右中国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结构中不可分离的因素。

文化上:以儒家伦理观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依旧存在并长期占统治地位,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识的新变化也逐渐兴起,表现为各种新思潮及近代文化教育的出现。在输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中,既包括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也包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思想与文化。

总之,近代中国的社会运动表现为双重演化趋势: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不断地加深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与此同时,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关系产生并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进步社会力量经过一次次民族战争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阻止了中国社会更进一步殖民地化的势头。其中既有历史的沉沦,又有历史的进步。

近代最有影响的宣传家,也是戊戌维新的领导者之一梁启超说:“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过渡时代者,希望之涌泉也,人间世所最难遇而可贵者也。有进步则有过渡,无过渡亦无进步。……过渡时代,则如鲲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江汉赴海,百千折以朝宗,大风泱泱,前途堂堂,生气郁苍,雄心  皇,其现在之势力圈,矢贯七札,气吞万牛,谁能御之?其将来之目的地,黄金世界,荼锦生涯,谁能限之?故过渡时代者,实千古英雄豪杰之大舞台也,多少民族由死而生,由剥而复,由奴而主,由瘠而肥所必由之路也。美哉过渡时代乎?(《过渡时代论》1901.6)

梁启超看到了中国近代比封建社会向前迈进的一步,这是一个孕育着新时代的生机与希望的时代。过去,讲中国近代史,常常产生偏颇,好像中国近代只是一部受欺凌屈辱的历史,有人称之为“耻史”,当然,受侵略这是一方面,但是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这个阶段,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部。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
沙发
tiantian0908 发表于 09-8-10 17:16: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啊
板凳
tiantian0908 发表于 09-10-20 12:17:26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你!!
地板
13944942495 发表于 09-12-18 21:1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engzaixin 的帖子

谢谢 了阿 呵呵~~
5#
13944942495 发表于 09-12-18 21: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tiantian0908 的帖子

谢谢~ 了阿 顶~
6#
13944942495 发表于 09-12-18 21: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13944942495 的帖子

队的 写ixe
7#
13944942495 发表于 09-12-18 21: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13944942495 的帖子

谢谢 谢谢
8#
13944942495 发表于 09-12-18 21:1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13944942495 的帖子

谢谢 谢谢~~
9#
13944942495 发表于 09-12-18 21: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13944942495 的帖子

谢谢 谢谢~~
10#
13944942495 发表于 09-12-18 21: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13944942495 的帖子

谢谢 谢谢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8 07:55 , Processed in 0.09456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