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gshuang5520 发表于 09-4-3 11:0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明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有:
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是前提条件;
2、统治者吸取前代覆亡教训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调整统治政策,重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新的社会制度或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推行;
4、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各地区长期友好的经济交往,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5、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6、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提高;
7、前代的基础;
8、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9、中国古代一些杰出政治家、改革家的努力。
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而言,可能有两种或多种因素起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
二、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原因;
1、中国历代封建政府采取最基本的经济政策都是重农抑商,历代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2、统治者注重调整生产关系,使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劳动时间及在一定程度减轻剥削,如对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调整;
3、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提高;
4、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5、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
6、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性著作的指导;
7、天文历法的发展,有利于农时的安排;
8、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表现
1、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
(1)商周木、石、骨、蚌和少量的青铜农具;
(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开始使用和推广;
(3)两汉直辕犁;
(4)魏晋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2、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
(1)商周已种植“五谷”;
(2)隋唐时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3)明清时棉花推广,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
3、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
(1)春秋战国牛耕技术;
(2)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隋唐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4)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4、水利工程建设
(1)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门豹渠;
(2)秦朝开凿灵渠;
(3)隋朝的大运河;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六朝的总和。;
(4)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
5、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区域化
(1)唐朝时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影响
1、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无农不稳”;
2、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
3、农业的发达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4、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5、农业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发展的一般原因
1、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2、手工业生产工具的发明;
3、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4、统治者对手工业品的需求;
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如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6、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也有助于手工业的发展,如丝绸、纸张、瓷器的大量出口。
(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纺织业
(1)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
(2)三国时期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锦遐迩闻名。
(3)隋唐产地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有不少新产品,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风格。
(4)明清“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明中后期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陶瓷业
(1)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技术日臻成熟。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白瓷的产生,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隋唐白瓷、唐三彩和青瓷中的秘色瓷。
(3)明清江南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
3、冶铁业
(1)西周晚期铁器出现。
(2)春秋战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练钢技术。
(4)隋唐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5)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的发展。
4、造船业
(1)隋唐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
(2)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先进船队,反映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5、造纸业
(1)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东汉的“蔡侯纸”。
(2)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3)唐朝宣州、益州的直都十分有名。
(4)明清时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并出现了多种颜色的彩色印刷品。
6、手工业著作:《考工记》、《天工开物》。
(三)对手工业发展的一般认识
1、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农业的制约;
2、官营手工业、城市手工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三者相结合,但官营手工业处于支配地位;
3、唐宋至明清时期,城市手工业有较大发展,规模扩大,技术更先进,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手工业的发展具有落后性;
5、手工业商品化趋势增强,明中后期在以生产商品的目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四、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商业发展的一般原因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2、水陆交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3、各民族各地区经济交往有助于国内商业的发展;
4、统治者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的加强,有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商业发展的表现
1、商品流通
(1)春秋战国时,中原市场繁荣,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
(2)隋唐时,商人足迹遍全国,胡商也遍布各大都会;城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内有邸店、柜坊;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唐后期,扬州出现了夜市。
(3)明清时,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2、货币流通
(1)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称“商人”),以贝为货币。
(2)战国货币众多,秦朝统一货币,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
(3)隋仍铸五铢钱。唐高祖“行开元通宝钱”。
(4)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5)明朝时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城市的发展
(1)商、周都城都是全国的政治、交通中心。
(2)春秋战国,封建城市兴起,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聚集着许多人口。
(3)隋唐,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商业大都会;扬州与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中心,唐后期有“扬一益二”之说。广州为南方的商业都会。
(4)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4、交通和对外贸易
(1)夏朝有“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的记载;商周时大道宽广平坦,沿途设有旅舍、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夏、商、周三代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2)汉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3)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修筑两条驰道:榆林→涿郡,太原→洛阳,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
(4)唐朝:陆路:长安(向东)→朝鲜;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海路:登州(向东)→韩国;扬州(向东)→日本;广州(经海上丝绸之路)→波斯湾。
(5)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三)商业的一般影响
1、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从而促进了封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3、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5、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封建自然经济;
6、促进了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市民文学不断发展。
五、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经济制度和经济现象
(一)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掌握其含义、实质及评价。
2、闭关锁国:掌握其含义、原因、后果及认识。
(二)经济制度
1、土地制度
(1)井田制:掌握其含义、目的、内容和瓦解的原因。
(2)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屯田制、均田制、更名田);小农土地所有制。
2、赋税制度
(1)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略)。
(2)赋税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
①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为主过渡,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由实物为主逐步向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主要标志。
③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⑤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纳实物或货币代役,以“庸”为标志。
⑥商品税逐渐加重。
3、经济现象
(1)经济重心的南移:掌握原因、过程、表现、影响和认识。
(2)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掌握出现的条件、标志、发展概况、发展缓慢的原因及认识。

热点连线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与和谐社会问题。
二、人口、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业、对外贸易与城镇化建设问题。
沙发
lichanghu 发表于 09-4-6 17:30:24 | 只看该作者
好 谢谢啦 啊
板凳
kyghy 发表于 09-4-8 15:38:1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地板
tiantian0908 发表于 09-10-21 22:18:29 | 只看该作者
辛苦,谢谢~
5#
nonzi126 发表于 10-1-19 19:57:40 | 只看该作者
好 谢谢啦 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8 11:50 , Processed in 0.31507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