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金融联考预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chq1314 发表于 08-7-2 14:0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结束,对2009年的考研学子而言,更关心的是:“2008年的试题中暗含了哪些规律性和趋势性的信息,为2009年备考又有哪些提示性信号与经验?”。一向秉承“以考生为本:想考生之所想、急考生之所急!”的翔高教育通过多方关系取得试题原题,火速组织专家级培训师对《2008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联考“金融学基础”试题》(以下简称“2008年试题”)进行解密,惟愿尽快为2009年金融联考学子提供科学的复习战略指导。
一、2007年试题基本指标与总体特征
总体而言,经过6年的金融联考摸索,特别是经过2007年根据最新的联考大纲使试题的命制更标准化,2008年金融联考试题更加成熟与合理。
1.从难易程度的角度来看,2008年试题难度中偏上,偏题、怪题很少。所谓难题以“灵活运用和综合分析”为基本特征,而不是以“高深理论和复杂计算”为特征的。总体上,对那些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考生来讲,这套试题并不显难。此外,“难题、中等难度题、容易题”分布趋于科学,约为5:3:2。
2.从题型设计与分布的角度来看,2008年试题采取了选择题、计算与分析题、论述题三种大的题型,并且分值比例约为2:2:1[1]总体上,(1)选择题以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考察为主、难度以容易题为主;(2)计算与分析题以对“具有计算特征的重点理论和重要公式”考察为主、难度以中档难度题为主;(3)论述题以对“与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热点具有紧密结合的重大理论”考察为主,总体来说比较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难题为主。三大题型分工明确,从而使得该套试题区分度表现较高。
3.从考点分布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原理占54分,金融学原理占96分,试题比例将近12,这也符合金融学联考的宗旨。根据不同学科,具体分析可发现:微观经济学占30分,宏观经济学占24分,货币银行学占14分,国际金融学占40分,投资学占52分。除了货币银行学明显偏低外,国际金融和投资学部分的分值都很高,这是命题趋势,国际金融学命制热点论述题的概率比较大,而投资学部分命制计算题的概率大、且命制的题目多。同时,也与《2008年金融联考大纲》所公布的《样卷》的风格体例相似。这也体现2008年金融联考更趋于成熟。另外,由于今年以投资学为代表的微观金融学分值增加了很多,使得整体试卷难度较2007年略有上升。
二、命题规律
2008年试题再一次体现了金融联考的核心规律:“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考察考生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考察考生对重要理论的运用以及对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规范分析能力”。具体表现为:
规律一:灵活性试题比例有所下降,试题特意增加了一道死记硬背的知识型试题。
例如试题在分析与论述题的第一题就特意命制了一道死记硬背的题目。
试比较论述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效力。
本题是命题小组特意增加的一道死记硬背题目,降低考生难度,因为论述题的第二题难度相当大,第一题命制了一道难度较低的给分题,是为了使试题难易程度的结构将下来。
规律二:经济金融热点问题仍然是论述题设计的重要题材。
以分析论述题第2题为例:
2.下表给出了2000~2006年我国的部分宏观经济数据,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我国的内外均衡问题做一评价。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经常账户(亿美元)
205
174
354
46
687
1608
2499
资本与金融账户(亿美元)
19
348
323
53
1107
630
100
错误与遗漏(亿美元)
﹣119
﹣49
78
18
270
﹣168
﹣131
官方外汇储备(亿美元)
1656
2122
2864
4033
6099
8189
10657
GPI增长率(%)
0.4
0.7
﹣0.8
1.2
3.9
1.8
1.5
GDP增长率(%)
8.0
7.5
8.3
9.5
9.5
9.9
10.7*
城镇登记失业率(%)
3.1
3.6
4.0
4.3
4.2
* 估计数值。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2007年8月)
本题是试题的最后一题,是一道考查现实热点的综合分析题目,试题的难题较大,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该题首先要求考生读懂表格内容,其次要求从表格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次还需要将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找出来。在将整个表格都理解清楚后,才需要考生联系所学知识对表格内容的现状、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深入分析。
规律三:基础题与能力题(综合题)采取相分离的考察模式,使得试题区分度提高,成绩趋于正态分布,试题的选拔功能明显增强。
2008年试题保持选择题分值不变,着重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均属于基础题,难度系数较小。将计算与分析题由2007年的70分改为60分,是对考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考查。将分析论述题由2007年的一道,20分改为两道,每道15分共30分,考查考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重要理论的能力。
规律四:各学科考点分布合理,分值分配趋于平衡。
从表1可以发现:2007年各学科分值分配的标准差最小,说明2007年试题各学科考点分布合理,分值分配趋于平衡。
1 各学科考点分布统计(分值)

2006年试题
2007年试题
2008年试题
微观经济学
29
30
30
宏观经济学
21
38
24
货币银行学
42
12
14
国际金融学
8
40
40
投资学
50
30
52
合计
150
150
150
标准差
16.66
11.05
14.62
规律五:定量分析方法(体现在计算题)分值有所下降,但仍然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2008年金融联考大纲》在《2007年金融联考大纲》的基础上,对计算与分析题和分析与论述题的分值进行了调整,定量分析的分值有所下降,由去年的70分将为60分。但是在选择题中的定量分析却有所增加。针对经济与金融问题而言,基本分析方法主要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近些年,学术研究定量分析法发展成为主流和常用分析方法,基于此,近些年的金融联考试题中定量分析的试题比例有增加的趋势。2007年达到最高值,7道计算与分析题全部命制成计算题。2008年虽稍有下降,却也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表2可以发现近三年金融联考定量分析法的分值趋势。
2 定量分析方法分值比较(近三年)

2006年试题
2007年试题
2008年试题
计算型的选择题
10
8
12
计算题
24
70
60
合计
34
78
72
规律六:随着微观金融成为金融学主流,投资学部分的分值明显增加。
尽管2007年投资学部分较2006年有所减少,但是2008年投资学部分的分值为54分,占到试题总分值的30%以上,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学部分定量计算内容比较多,比较规范,与近年来联考大纲的规范化趋势一致,其次,金融学领域,微观金融逐渐成为主流,命题小组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在这方面题目的命制会相对增加。

三、2008年命题趋势及备考提示
翔高认为:2009年金融联考大纲与试题将继续延续2008年的风格特征,考核内容、题型、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基本保持一致。但是,金融联考大纲可能会进一步优化,一些在不同学科具有出现的考点将会进行整合。结合本文第二部分的归纳与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复习指导,供2008年考生复习备考整参考:
(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复习的同时,强调理解与运用,忌讳死记硬背考点。在以往辅导培训时,发现一些考生,听完或读完一段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便开始如同背诵政治似的背诵金融。到最后,遇到稍灵活的试题,便无从下手,根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这中间的主要误区在于:考生重背诵而轻理解和运用。建议考生,每复习完一部分基本概念和理论
时,将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事例进行分析和解释,或者多阅读一些学术论文。
(二)加强操练,做到熟悉。2008年一共38题,题量较大,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觉得时间不够,导致紧张,结果最后几题胡乱写,影响正常水平发挥。这中间的主要问题在于:考生平时理解和知道相关理论和概念,但是不熟练,缺少操练。尤其是在冲刺阶段,一定要以此作为复习主要目标。另外,多操练,还有助于答题格式规范训练。
(三)重点理论需要完整掌握。通常重点理论的相关内容比较庞大,有时候,一本书未必能详尽。故此,考生需要自己理出一条思路进行完整掌握。通常,对一个重点理论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把握:理论背景(发展历史)、理论假设、理论推导、基本结论、理论评价、理论发展。
(四)多看几本书、多了解一些经济新闻、院校信息和辅导班信息。有些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与外界交流、消息闭塞,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候其他人复习的经验、或者其他同学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是可以用于参考的。
(请关注翔高教育金融联考研究组的相关复习指导资讯)

4 2008年金融联考试题》考点分析(按题量统计)

经济学原理(68分)
金融学原理(80分)
章节
选择
计算与分析
论述
章节
选择
计算与分析
论述
第1章经济学导论



第1章
货币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2章
利息与利率
1
1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
1

第3章
金融市场
1


第4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2


第4章
商业银行



第5章
市场理论

1

第5章
其他金融机构



第6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第6章
中央银行
1


第7章
一般均衡与效率



第7章
货币政策
3


第8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


第8章
货币供给
1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1


第9章
货币需求和其他货币理论



第10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10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11章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
2
1

第11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12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与投资
1


第12章国际收支
1

1
第13章完整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D-AS模型
1


第13章外汇与汇率
2


第14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14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15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
1


第15章国际资本流动



第16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1


第16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
第17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2


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1






第18章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第19章债券投资
2
1





第20章股票投资
2
1





第21章投资组合管理
2






第22章金融衍生品和风险管理
1


合计(题量)
14
3
0
合计(题量)
19
3
2
合计(分值)
28
30

合计(分值)
38
30
30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合计60分;计算与分析题:每题10分、共6题,合计60分;论述题:每题15分、共2题,合计30分。
沙发
lufcat 发表于 08-7-10 20:50:28 | 只看该作者
you are so kind
板凳
together 发表于 08-7-24 22:39:5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LZ提供这么好的信息   大家多参考下
地板
KEAIMAOMAO 发表于 08-8-17 20:51: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5#
yvipyu 发表于 08-9-21 20:29:0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6#
erchun-sun 发表于 08-9-28 23:4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chq1314 的帖子

xie xie
7#
haipigzhu 发表于 09-1-1 17:43:43 | 只看该作者
详详细细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4 15:52 , Processed in 0.11492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