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海鹰《网络传播概论新编》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09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功能和特征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网络媒体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网络信息资源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移动媒体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网络广告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 网民:网络传播的参与者
 8.1 复习笔记
 8.2 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 网络传播与政治
 9.1 复习笔记
 9.2 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 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
 10.1 复习笔记
 10.2 典型题详解
第十一章 Web2.0:网络传播新发展
 11.1 复习笔记
 11.2 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网络传播概论新编》(张海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网络传播概论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传播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张海鹰著的《网络传播概论新编》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张海鹰《网络传播概论新编》的辅导用书(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典型题精练,巩固教材重难点。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并参考大量网络传播概论新编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对相关重要知识点也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更新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习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新闻传播类(www.100xuexi.com)提供新闻传播学等各种考试及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精讲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张海鹰《网络传播概论新编》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传播学的师生参考。

内容预览
第一章 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信息与信息革命
网络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新一次信息革命的产物。
1.现代信息的发展
(1)1838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莫尔斯电码,创造了把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点、划两种信号的新技术。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传递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电报信息“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2)l875年,贝尔发明电话并很快得到了普及。
(3)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劳特·香农发表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建立起比较完整狭义信息论,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
2.信息的含义
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现;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
3.信息的主要特性
(1)客观性:信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和关系,且信息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具有客观性。
(2)可处理性:信息是可以被加工处理的。信息可以被分类、组织等有序化处理,经过处理的信息可以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不同形式再生成。
(3)可识别性: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对信息进行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间接识别。
(4)可存储性:人类最早通过大脑记忆对信息进行储存,随着技术的进步,储存信息的载体大大增加。
(5)可传输性: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和信道进行传输。
(6)时效性:信息反映了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因而某些反映事物最新变化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7)共享性:信息不同于一般资源,它是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进行共享的。交换信息的双方不但不会失去原来的信息,反而有可能增加新的信息。
4.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语言的形成。人们在劳动中产生语言,通过声音传递使信息的质量、范围和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文字符号的产生和运用。岩画、象形文字以及甲骨文、钟鼎文等的产生,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的积累和传承通过文字,得以长期保存。
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印刷术的发明。11世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信息复制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递的范围。l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奠定了印刷工业的基础,扩大了文化的传播。
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电磁波的利用。l9世纪40年代和70年代,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报和电话机相继在美国面世,20世纪初无线电广播的问世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技术时代。
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目前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20世纪60年代后,电子计算机革命及其与通信技术的迅速结合,实现了信息传递、储存、加工处理以及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
二、信息社会
1.“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
1964年,日本《朝日放送》杂志刊登了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上岛的论文《论情报社会的社会学》,第一次使用了“情报社会”的概念(日语中无“信息”一词,此处“情报”即“信息”的意思)。以后,“情报社会”被译成英语“information society”,即“信息社会”,被西方社会接受并广泛流传。
2.对“信息社会”理念的贡献
(1)丹尼尔·贝尔(美)
①三个社会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1959年提出)。
②后工业社会特点: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和使用有关。信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知识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1973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2)阿尔温·托夫勒(美)
①人类社会的三次浪潮(l980年《第三次浪潮》):
a.第一次浪潮是始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
b.第二次浪潮是始于300年前的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主导生产方式,进入工业社会。
c.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第三次浪潮正在形成。微电子、计算机、航天、海洋、遗传工程和可再生能源等工业形式是第三次浪潮的基础。
②三次浪潮中资本性质的变化:
a.第一次浪潮中的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本。
b.第二次浪潮带来的工业社会,资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虚拟资本”,如股票,但股票依然代表了机器、厂房、土地等有形资本。
c.第三次浪潮使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本,有形资本不再是最重要的资本。
d.除资本的变化外,第三次浪潮还带来了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的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社会运转速度的加快。
(3)约翰·奈斯比特(美)
①美国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标志:
a.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数超过了“蓝领”人数。
b.l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l982年《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a.美国最根本的变化是进入了信息社会,未来社会将朝着一国经济向世界经济的转变、从集中向分散的转变等十个发展方向。
b.信息社会参与经济活动,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息、知识而不是资本。
③三种社会形态下人类发展眼光的变化:
a.信息社会是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人们注意和关心的是将来。
b.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向过去看,根据过去的经验从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c.工业社会人们更多地关注现在,讲求出货、完工、就事论事、最低限度的目标。
④三种社会形态下人的存在和交互方式:
a.农业社会体现为人与大自然的竞争关系。
b.工业社会是人与人工组合成的大自然的竞争关系。
c.信息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
(4)松田米津(日)
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不同形态(1982年《信息社会》):
①在工业社会中,机器代替和增强了人的体力劳动,现代工厂成为社会物质生产的中心,是整个社会的象征。
②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代替和增强了人的脑力劳动,信息产业将取代工厂而成为整个社会的象征。
3.信息社会正在表现出的特征
(1)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
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爆炸”或曰“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2)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
大量劳动力转向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体力劳动者逐步减少。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知识型劳动者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
(3)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生产和制造信息技术产品的信息产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上升为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
(4)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改变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接受教育、休闲娱乐,或者与他人交流,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含义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
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2)对联合国信息技术定义的理解
①信息技术一般所指是“一系列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
②信息技术具备如下的功能特征:能够对数量巨大的、格式变化的、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忆、处理、展示、发送和使用。
③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同文本、图形、声音和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变换相联系。
④信息技术是人类神经系统的延伸。工业革命带来的动力设备扩展了我们的肢体,而电子革命带来的计算机和网络传播则延伸了我们的神经系统。
⑤新信息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远距离通信技术三门复杂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的不同形式
(1)计算机技术
①计算机的发明及使用
a.时间: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诞生。
b.计算机承担的使用任务:信息加工、存储、传送、接收、识别、显示等。
c.特点:处理速度快、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存储容量大和辅助开发效率高。
②计算机的结构: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a.硬件系统: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又称“中央处理器”,即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
b.软件系统(见图1-1):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图1-1
(2)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
①集成电路的发明
1948年晶体管发明,逐渐形成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中最主要的是集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就是将众多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器等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芯片上。
②集成电路的分类
集成电路根据在一定尺寸的芯片上所包含电子元件的数量进行分类。
a.小规模集成电路,100个以下的电子元件。
b.中规模集成电路,20世纪60年代,可以集成数百个到上千个电子元件。
c.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可以集成1000个及以上电子元件。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0年代集成电路的电路数量突破百万。
e.巨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已超过l亿。
(3)现代通信技术
①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可用于彩色电视信号的传输以及电话、电报、数据、传真等各种电信业务。微波通信具有频带宽、容量大、质量好、适用于远距离通信等特点。
②卫星通信
a.含义: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微波中继站,在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进行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和数据传输业务。
b.分类:中低轨道卫星和同步轨道卫星。
c.特点:频带宽、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信号受干扰小。
③光纤通信
a.含义: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利用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光纤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和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外加保护层组成。
b.特点:信息传输量大、电磁干扰小、保密性强、重量轻、易敷设、原材料成本低。
④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一般是指处于移动状态的用户与固定点的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业务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通信业务。
四、全球信息化浪潮和中国的信息化道路
1.全球信息化浪潮
(1)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
①计划起源
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用20年时间建成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俗称的“信息高速公路”。
②“信息高速公路”含义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性的、世界性的电子通信网。该网把任何人与其他地方的任何人联系起来,并提供几乎是任何种类的可视化的电子通信(美国《大众科学》)。
③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要点
a.铺设覆盖美国的光纤网络。
b.用光纤网络联结所有的通信系统、数据库和电信消费设施。
c.让光纤网络能够传输视频、声频、数字、图像等多种媒体。
(2)美国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构想
1994年3月,美国政府提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构想,推动建立GII行业标准、相关政策和全球准入标准,旨在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最终是全世界的——电子通信网络,四通八达,将每个人都连在一起,并能提供所有想象得出的通信服务”。
(3)欧洲信息高速公路
l985年2月欧共体通过《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1993年,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建议开发欧洲信息网基础设施。1995年西方七国集团部长级会议就建立GII的一系列原则达成共识。
(4)日本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制定《2000年信息产业设想》,对新世纪的信息产业发展作了规划。2001年初,日本开始实施“e—日本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U—日本战略”,计划在2010年,建立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系统。
(5)俄罗斯
1994年成立国家信息委员会,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0年推出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要通过切实提高信息化,发展国内信息产业和专门的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综合信息产品和服务。
(6)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新加坡、韩国等从信息化入手,力争通过信息化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印度、马来西亚、巴西、智利、肯尼亚、南非等都纷纷抓住信息化的机遇,通过信息化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2.中国的信息化道路
(1)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信息技术被纳入国家总体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2)1987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一批科学院所正式开始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并开展网络上的科研合作,中国开始了信息化发展进程。
(3)2000年,第十个五年计划第一次将推进信息化列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
(4)2001年,成立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
(5)制定我国信息化发展方针如下:
①坚持面向市场,需求主导。
②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
③信息化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④既要培育竞争机制,又要加强统筹协调,努力为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⑤既要重视对外开放与合作,又要加强自主科研开发。
(6)2006年,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09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7 11:09 , Processed in 0.08054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