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复习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2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4736.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导 论
  0.1 大纲要求
  0.2 大纲详解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1 大纲要求
  1.2 大纲详解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 大纲要求
  2.2 大纲详解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3.1 大纲要求
  3.2 大纲详解
 第四章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4.1 大纲要求
  4.2 大纲详解
 第五章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5.1 大纲要求
  5.2 大纲详解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6.1 大纲要求
  6.2 大纲详解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7.1 大纲要求
  7.2 大纲详解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8.1 大纲要求
  8.2 大纲详解
 第九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9.1 大纲要求
  9.2 大纲详解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
  10.1 大纲要求
  10.2 大纲详解
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导 论
0.1 大纲要求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方法论上的二元性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论的创新
五、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0.2 大纲详解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多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
(1)市场化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2)工业化
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3)国际化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我国加入WT0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2.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包括生产关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以及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
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4)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在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经济学界开始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
1.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在资源稀缺性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应该是经济人,而应是社会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方法论上的二元性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材中的方法论二元性问题非常明显,从而导致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性和在论证上缺乏严密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排斥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遵循传统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第二,完全采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板块结合。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论的创新
要承认和考虑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合理方面,拒绝两者的极端形式,走一条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的“中间道路”。
五、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含义
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是指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应理论。直面现实式的研究并非是不要理论,而是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回答所隐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理论本身,直至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2.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
(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我国经济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交互作用所推进的现代化过程将催生出中国经济学。
(2)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首先是学术思想来源的开放性;其次是学术队伍的开放性;再次是学术观点的开放性。
(3)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实证分析方法;其次,重视计量分析方法;最后,更加重视经济观点的证明。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473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2 19:14 , Processed in 0.08783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