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0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1793.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的文学
 第1章 上古文学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先秦历史散文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先秦诸子散文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1章 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伟大的历史家散文家司马迁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辞赋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汉代乐府民歌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1章 建安和正始文学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西晋文学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陶渊明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南北朝诗人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1章 隋及初唐诗歌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盛唐边塞诗人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中唐前期诗人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中唐其他诗人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晚唐文学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 唐代传奇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 唐代通俗文学和民间歌谣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3章 晚唐五代词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1章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北宋前期的词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南宋前期文学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爱国诗人陆游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爱国词人辛弃疾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南宋后期文学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话本和宋代民间歌谣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辽金文学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1章 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西厢记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白仁甫马致远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元前期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元后期杂剧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元末南戏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元散曲和民间歌谣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元代诗文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1章 三国演义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水浒传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明前期诗文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明代的戏剧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汤显祖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西游记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金瓶梅及明中叶后其他长篇小说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明代的拟话本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明代散曲和民歌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10章 明中叶后的诗文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编 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
 第1章 清初诗文词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清初戏曲作家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洪昇和长生殿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聊斋志异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儒林外史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红楼梦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10章 清中叶的诗文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编 近代文学——晚清至“五四”的文学
 第1章 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诗文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小说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近代戏曲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6章 近代民间文学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内容简介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其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广大读者学习专业教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适用于国内外教材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和课(章)后习题,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修订本)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中国文学史权威教材之一。作为该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几年的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补充典型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中国文学史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本书严格按照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的章目编排,共分为9编,每编分为若干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的文学
第1章 上古文学
1.1 复习笔记
一、文学艺术的起源
1.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没有歌词,但这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开始。
2.原始诗歌
(1)原始诗歌的形式:简单的、表意的和有节奏的呼声或叹声。诗乐舞一体。
(2)原始诗歌的内容:原始的诗歌韵语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括渔猎、畜牧和耕种等生活内容,同时还有对自然现象的描述。
3.原始散文
(1)产生时间:散文的产生较晚于诗歌,它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以文字为其必要的条件。
(2)特点:简短、精炼,便于记诵,富于节奏和韵调,有诗的味道。韵语部分,语言旋律最自然、音乐性最强烈、词意最精粹。
二、古代神话
1.概念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起源
原始时代,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使他们同自然作斗争时,显得十分无能。于是,他们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把一切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3.意义
通过创造神话英雄人物,如伏羲、神农、黄帝、嫘祖、仓颉等,把无数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加以总结、集中,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使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向前发展,这就是神话的积极意义。
4.著名的古代神话
(1)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的女娲补天是我国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它反映了我国原始人与自然作斗争的伟大力量。女娲不但是世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人类的始祖。
(2)后羿射日
《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的后羿射日是我国氏族社会后期的为民除害的英雄神话,反映出劳动人民渴望战胜自然灾害的美好愿望。
(3)鲧、禹治洪水
《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它是最高统治者同人民对立以及地上王权——奴隶主的权威日益提高的反映。
(4)黄帝擒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的这个故事,是我国氏族社会部族之间相互斗争的反映。
5.神话和后世的宗教迷信的区别
神话和后世的宗教迷信根本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1)神话是要同自然作斗争,要战胜自然的;而宗教迷信的神则是至高无上不可抗拒的、人类万物的主宰,人们对神崇拜,对神屈服。
(2)神话对世界采取积极态度,敢于反抗神的权威,富于革命性;宗教迷信是消极的,宣传人对神的无力和无能,人必须做神的牺牲品。
(3)神话是现实生活斗争的反映,而宗教迷信则是脱离现实的、纯心理活动的表现。
6.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
(1)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创作方法是浪漫的。而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不仅启发了作家的想象力,还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
(2)有的辞赋家、诗家、散文家往往把神话故事载入篇章,形诸歌咏,或用作典故,以充实作品的内容;或借为讽刺,以抒写作者的情绪;或炼成词藻,变为精粹的、形象的文学语言。
(3)神话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鼓舞人们的革命精神,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179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4 07:18 , Processed in 0.08632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