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财政学复试必备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axianneng 发表于 11-5-3 19: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财政分配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财政活动只能存在于分配环节之中,因而财政体现着一种分配关系,也就是说,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任务,在财政方面制定的处理各种财政活动的规则和秩序,是对财政关系的强制规定,它是根据统治阶级利益处理财政活动关系的准绳。
 
3.财政制度:是根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财政工作的依据和规范,即规范财政活动关系的具体形式。
 
4.实证分析法: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
第一章    国家、经济与财政




1.财政: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活动,或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控制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
 
2.社会总产品: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C+V+M)。
 
3.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出来的那部分价值(V+M)。
 
4.财政本质:财政本质从自然属性这一层次来看,就是指财政与信用、价格、工资、财务等的质的差异,或者指财政在同一社会或不同社会的共性;就社会属性这一层次来看,除了财政的共性特征之外,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财政,还具有社会(制度)特征,即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财政还有着特殊的差异。
 
5.社会主义财政本质:基于社会主义财政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基础上的,体现着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可以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来概括。
 
6.经济:就是指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7.价格分配:是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从而引起价格背离价值的一种分配。
 
8.信贷分配:主要是一种资金使用权的调节分配,即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配的基础上,利用信贷活动,以保证所有权不变为条件,把分散闲置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对使用权的调节分配,以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余缺的一种活动。
 
第二章    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指由于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经济学假定的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的前提与条件,因而一些问题不能依靠市场解决或市场解决不好。
 
2.帕累托最优:指在既定前提下,一旦资源配置达到使一个人的效用或福利的改善必然造成另一个人的效用或福利受损害时状态。
 
3.外部性:指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它企业或其他个人强加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收益或提供补偿。
 
4.道德风险: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5.逆向选择:指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
 
6.政府失灵:指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矫正不能完全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结果,不能确保公平分配收入。
 
7.资源配置职能:指财政具有通过一定方式,特别是通过资金、财力的分配,引导人才和物力的流向,促进资源配置趋向“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功能与职责。
 
8.分配收入职能:指财政具有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占有、使用来调整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功能与职责。
 
9.稳定经济职能:指财政具有通过一定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总量平衡,并适度增长的功能与职责。

第三章    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理论




1.公共产品:是指可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每一社会成员消费时不会导致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2.混合产品:是介于纯粹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既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又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的这类产品。较为典型的混合产品是具有拥挤性的公共产品,在价格上排他的公共产品也可能成为混合产品。
 
3.私人产品:指以支付一定的费用为前提才能为个人拥有的产品,私人产品通常不能无条件地供所有人共同享用,并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4.林达尔均衡:其基本思想是,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按照自己获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分担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费用,则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达到最佳的效率水平。
 
5.公共支出: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和政治经济目标而安排的各种支出的总称,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部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6.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政府增加某些项目的支出,会相应减少社会公众的有关支出,使公众的实际收入增加。
 
7.公共支出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指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使某些社会主体或个人收入得以增长并使社会成员的一些支出转换用途。
 
8.公共支出的分配效应:指政府的公共支出可能存在的利益转移现象,从而使公共支出带来的利益产生再分配
 
9.量入为出原则:在财政上的基本含义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要力争做到财政收支平衡。这一原则是保持财政分配的相对稳定,防止国家债务过度膨胀的客观要求。
 
10.量出为入原则:在财政上的基本含义是指应根据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收入规模,这一原则肯定了政府公共支出保持必要数量的重要性。
 第四章    财政支出效果




1.财政透明度:是向公众公开政府的结构和职能、财政政策的意向、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预测。以规范财政收支,提高财政预算质量,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与控制。
 
2.成本-效益分析法: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投入与实现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
 
3.计划—规划—预算制度:根据各项目及各项目所包含的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评估,并通过预算制度进行控制的方法。
 
4.成本—效率分析法:能够指出某项支出计划是有用而且有价值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那些无法说明支出到底有多大用途或价值的公共支出计划的选择。
 
5.公共劳务收费法:指国家各职能部门根据政府向全社会提供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性质来确定收费标准的方法的总称。
 
6.政府采购制度: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来实现货物、工程或服务购买的制度。
第五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1.瓦格纳法则:这一理论认为,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呈现一种不断增长的长期趋势。而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国家活动规模日益扩大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外在因素是影响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的重要方面。即在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只有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才会急剧上升,经过这个“激变”期后,财政支出一般不会再回到原来的水平。
 
3.发展阶段增长论:这一理论指出,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公共支出的增长有不同的特征。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公共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到经济发展中期,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当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入成熟期,公共积累支出与公共消费支出将出现新的较高增长,随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转移支出占GNP的比重,则取决于政府再分配的目标。
 
4.官僚行为增长论:这一理论强调政治制度与官僚行为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由于官僚以机构规模最大化作为目标,这成为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甚至会使财政支出规模超出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要的支出水平。
 
5.财政支出弹性:可用财政支出增长率/GNP增长率来表示。主要反映财政支出增长与GNP增长之间的关系,当计算结果大于1 时,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快于GNP的增长,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好;计算结果小于1,反映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NP的增长,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差或无弹性;计算结果等于1,可反映财政支出与GNP呈同步增长。
 
6.边际财政支出倾向:可用财政支出增加额占 GNP增加额来表示。主要用以说明在GNP的增加额中,用于增加财政支出份额的大小。通过这一指标在不同时期与若干年度中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7.财政支出结构:也可称为财政支出构成,指财政支出由哪些具体的支出项目所构成,通过一定的财政支出结构,可以考查各类财政支出项目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析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重点与政策变化。
 
8.购买支出:也可称为消耗性支出,指政府为购买特定的商品和劳务所安排的支出,其支出的实现是以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为条件。这类支出一般由政府投资和社会公共消费支出两部分构成。
 
9.转移支出: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的社会成员或特定的社会集团所给予的部分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

第六章    购买支出(上):社会消费支出




1.行政管理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行使其职能所安排的经费,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保障各级国家管理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费用。
 
2.国防支出:国家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而用于陆、海、空军及国防建设的各种费用。
 
3.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是财政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及广播电台、电影、电视等各种社会事业支出的总称,通常指用于社会事业部门的事业费,一般由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各种性质的公务费、科学研究经费及必要的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等组成。
 
4.定员管理:确定人员编制的指标,根据“精兵简政”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各个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规定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工人数。人员编制或人员配备比例必须先进合理,经有关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在执行中一般不得突破。
 
5.定额管理:确定开支的限额,对不同的支出项目制定相应的开支标准。
 
6.核定收支:事业单位要将全部收支(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的收支)统一编列预算,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发展计划、财务收支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核定事业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规模。
 
7.定额或定项补助:对没有财政补助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事业单位实行的办法。定额补助就是根据单位收支情况,按相应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并保持几年不变。定项补助则是根据事业单位收支情况,对其某些支出项目实行补助,如对工资支出项目进行的补助。
 
第七章    购买支出(下):政府投资性支出


1.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作为特殊的投资主体,为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利用公共支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特定部门和需要进行的投资活动。
 
2.基础产业:基础产业通常指一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工业部门,是对能为国民经济实现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的特定经济部门的总称。
 
3.基础工业:基础工业主要指能源开发建设项目、重要的基本原材料的开发利用项目。此外,在不同的国家,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在不同历史时期也被视为国家的基础工业部门。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种类型的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桥梁、机场、水陆通道与码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城市水电气供给系统、排污系统、城市交通系统)、重要的公用事业部门(如通讯、邮电部门)等。
 
5.“绿箱政策”:基本上不会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造成扭曲的支持政策,称为“绿箱政策”。基本涵义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
 
6.“黄箱政策”: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的政策,被视为“黄箱政策”。基本涵义是指由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7.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是国家为防备因各种难以预见因素的产生所造成的重大意外事故和国民经济的重大脱节而形成的物资缺口,有计划地建立国家物资后备而安排的财政支出。
 
8.财政后备:财政后备是包括国家物资储备支出、预算预备费、预算周转金和预算结余在内的国家后备的总称。

第八章    转移支出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政府依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强制性地参与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福利提供保障的一系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由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或政府多方共同筹资,在劳动者及其家属遭遇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时,为防止其收入中断而提供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制度。
 
3.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向某些特定企业和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和津贴,它是国家协调经济运行中各方面利益分配关系的经济杠杆,也是发挥财政分配机制,配合价格杠杆,共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特定手段。

第九章    财政收入概述




1.财政收入:对于财政收入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释。第一,它是指政府为满足财政支出的资金需要而必须进行的筹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解决怎样筹资(运用什么财政收入手段).从哪些方面去筹资(财政收入有哪些来源)以及能够筹到多少资(财政收入的规模可以有多大)等一系列问题。第二,无论政府在上述三个方面怎样选择,筹资的结果都会形成归政府占有和支配的财政资金。这些财政资金也称为财政收入。
 
2.受益原则:受益原则是指人们对财政收入的分担应该同人们对政府所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消费状况相联系。消费多的多分担(多交纳),消费少的少分担(少交纳)。受益原则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种分担和交纳的方式能使个人福利损失降至最低,因而也是最符合效率要求的。但是,这种原则的贯彻执行必须取决于人们正确表达对政府提供物品的需求,否则就没有可操作性。然而,由于政府提供的物品绝大部分是公共品而使人们很难正确表达其需求,这就必然使受益原则在现实执行中面临困境。
 
3.支付能力原则:支付能力原则是指人们对财政收入的分担要与人们的支付能力相联系。收入水平高的多分担多交纳,收入水平低的少分担少交纳。支付能力原则的优点首先在于它能更好地解决征收过程的操作性。其次,它还可以在收入过程中贯彻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但按这种原则征收造成的福利与效率损失则较大。
 
4.财政收入的形式:1)税收。(2)国有经济收入。(3)政府收费收入。(4)债务收入。
 
5.财政收入的来源:1)来源于不同的经济成分。(2)来源于社会产品价值。(3)来源于不同的产业部门。
 
6.财政收入的结构:1)形式结构:税收、国有经济收入、政府收费收入、债务收入。(2)来源结构:所有制构成、价值构成、产业部门构成。
 
7.财政征收程度: 指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一个相对数指标,主要反映一国政府参与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程度。
 
第十章    税收原理




1. 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税收的额外负担:指某种税收的课征,对私人或企业在完善市场经济中的最佳决策产生扭曲,从而使私人或企业所承受的实际负担超过税金本身负担的部分。
 
3.受益原则:每个纳税义务人应根据他从公共服务中得到的受益大小而相应纳税,即政府各项公共活动的费用,应根据各人所享受该项服务利益的多少,而分摊给个人。
 
4.纳税能力原则:按纳税义务人的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纳税。
 
5.税收负担:是指由于政府征税而给纳税人或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损失或者转移。
 
6.宏观税收负担: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政府征税总额占该国同期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其内部结构状况,反映着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
 
7.微观税收负担:通常是指具体涉税主体的税收负担状况,具体涉税主体包括单个纳税人、某些纳税人的集合、单个产品、单个行业、单个市场、单个税种、单个税系等等。
 
8.税收转嫁:税收转嫁也可称为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其应纳税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9.税收归宿: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是指处于转嫁过程中的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最后落脚点。
 
10.税收资本化:购买者将所购商品未来应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买价格中将税收负担向后转移给商品出售者。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




1.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实施税收分配活动和处理税收分配关系而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的总称。
 
2.流转税: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营业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
 
3.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各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4.税制结构:是指国家根据集中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要求,合理设置各个税种从而形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税制结构也可称为税制模式。
 
5.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是指在整个税制体系中,流转税和所得税占有相近的比重,在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方面共同起着主导作用。
 
6.主体税:是指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有主要比重的税种,主体税标志着税制结构模式的类型特征。

第十二章    国际税收




1.国际税收: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是国家在征税方面所拥有或者行使的权力,包括税收立法权和征收管理权。
 
3.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对不同跨国纳税人的同一税源,征收同类税收所造成的双重或多重征税。
 
4.免税法:免税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居民(或公民)来源于国外的跨国所得,单方面免予征税,借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一种方法。
 
5.抵免法:抵免法是指居住国在本国税法规定的限度内,允许本国居民(或公民)用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来冲抵应缴本国所得税税额的一种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6.税收饶让:是指一国政府对其纳税人从国外得到优惠减免的所得税税款,视同已纳税款,从而准予抵免的一种特殊抵免措施。
 
7.国际避税:国际避税是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异,以及税法中的漏洞、缺陷或不足,通过对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精心安排,以达到的减轻税负的行为
 
8.国际逃税:又称国际偷漏税,即跨国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困难和漏洞,以种种非法手段逃避或减轻纳税义务的行为。
 第十三章    公债




1.公债:公债是政府依据信用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活动。 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向个人、企业、社会团体、金融机构以及他国政府借款取得的收入是政府的债务收入,同时也是政府的一种负债,也可称为公共债务(简称公债)。
 
2.国债:公债有时也称为国债,在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借债的国家,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中央政府的借债。但在允许地方政府借债的国家,一般只把中央政府的借债称为国债,而地方政府的借债只能称为公债或地方债。
 
3.国家信用:国家信用也可称为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国家信用通常由中央政府信用和地方政府信用组成。国家信用是指政府依据信用原则进行的财政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作为信用关系的债务人而进行的公债活动;二是政府作为债权人所进行的财政资金有偿运用的活动。
 
4.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额/财政支出×100%,说明当年财政支出中债务筹集部分的比重。
 
5.公债的负担:一是指公债作为政府的债务,必然会形成政府还本付息的财政负担,二是指政府还本付息的财政资金所造成的公众负担。 
 
6.公债的限度:政府年度公债发行额的限度,一个预算年度内可以发行多少数量 公债。政府债务累积余额的限度,政府未还本付息的债务规模可以有多大。
 
7.公债市场:政府通过证券市场去发行和偿还公债,人们通过证券市场买卖公债就形成了公债的交易市场――公债市场。按公债的交易层次和阶段,公债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从弥补市场缺陷的角度出发,提供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通过分配政策和手段调整和改变市场机制所确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以实现社会公正。
 
3.稳定经济职能:政府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经济周期波动趋于平缓,实现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4.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限的一项重要制度。
 
5.分税制:按事权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支出,依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按税种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6.转移支付制度:以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宗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7.一般性转移支付:上级政府根据不同层次政府在税收能力与支出需求方面和各地区在资源、人口、贫富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按照统一的法定标准或公式将其财政资金转作下级政府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
 
8.特殊性转移支付: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的目的将其财政资金转作下级政府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
 
第十五章    政府预算管理与监督




1.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
 
2.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按部门为单位编制的部门全部收支的预算。
 
3.国库集中收付:国库集中收付是指政府预算资金从收纳、储存到使用拨付、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劳务供应商账户的全过程均由国库集中执行完成。
 
4.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是相关监督主体对财政经济及其相关活动的监督。
 
第十六章    财政与宏观调控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一定时期内市场经济活动不断重复从复苏、扩张、收缩到衰退这一循环过程的内在变化规律。这种周期性变化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或GDP)、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等综合经济指标的波动反映出来。
 
2.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总体上相当,保持一种均衡关系。财政收支是否平衡是指财政收支运动的结果。
 
3.公共投资政策:公共投资政策是政府实现对全社会投资规模和结构的政策引导和调节,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事业发展、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需要和促进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实现宏观调控中有重要的作用。
 
4.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政府的支出能使国民收入增长的倍数。
 
5.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判断,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应运用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工具。其目的是运用反周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来缓解经济波动,熨平经济周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2 05:02 , Processed in 0.15873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